甲煎唇脂

甲煎唇脂

JIA JIAN CHUN ZH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六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7%
肺經 25%
胃經 25%
肝經 12%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甲煎脣脂中包含松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收斂止血: 松香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於脣裂、脣瘡等症狀,能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2. 保護脣部: 松香能形成保護膜,隔絕外界刺激,防止脣部乾燥、脫皮,並有助於恢復脣部光澤。

因此,甲煎脣脂中添加松香,可有效改善脣部問題,達到潤脣、止血、保護脣部的功效。

甲煎脣脂方中加入茅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消炎止痛:茅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脣部潰瘍常伴有疼痛,而茅香可以溫經散寒,消炎止痛,緩解疼痛不適。

二、活血生肌:茅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脣部潰瘍往往是由於外傷或感染引起,而茅香的活血生肌作用能幫助傷口快速修復,促進脣部組織再生。

甲煎脣脂中加入藿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芳香闢穢,解毒消炎: 藿香性辛溫,具有芳香闢穢、解毒消炎的功效,可以有效抑制脣部細菌滋生,預防感染,改善脣部炎症。

二、 燥濕止癢,促進癒合: 脣部乾燥、脫皮、潰瘍等問題往往伴隨瘙癢,藿香的燥濕止癢功效可以緩解不適,促進傷口癒合。此外,藿香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脣部血液循環,加速修復。

甲煎脣脂方中加入零陵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芳香開竅,活血化瘀:零陵香氣味辛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之效。脣部色素沉著、暗淡無光,多因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致。零陵香可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脣部血液供應,減輕色素沉著,使脣色紅潤。
  • 散寒止痛,溫陽補氣:零陵香還具有散寒止痛、溫陽補氣的作用。脣部若受寒,容易出現脣色蒼白、口脣乾裂等症狀。零陵香可溫陽散寒,改善脣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緩解脣部疼痛,改善脣部狀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甲煎唇脂》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唇裂口臭」,推測其為外用脂膏,主要用於滋潤唇部、防治乾裂,兼能芳香化濁以改善口氣。古代醫家認為唇裂多因風燥、血熱或津液不足所致,而口臭多與脾胃濕熱或穢濁內蘊相關,故方中多選用芳香辟穢、潤燥涼血之品,製成脂膏外塗,既直接護唇,又藉藥氣調理口齒之氣。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分類與配伍

  • 芳香化濕辟穢
    藿香、零陵香、甘松香、艾納香、丁香、沈香、白檀香、蘇合香、麝香等,均具辛香走竄之性,能醒脾化濕、驅除穢濁之氣,改善口臭;其中麝香、沈香更能透達藥力,促進局部吸收。
  • 潤燥養膚
    烏麻油、蜂蠟為基質,滋潤唇部;紫草涼血活血,輔以朱砂(傳統外用有解毒斂瘡之效),共治唇裂血熱。
  • 防腐黏合
    白膠香(楓香脂)、甲香(蠑螺厴)具黏合作用,兼防腐固形,使脂膏不易變質。

2. 製法深意

  • 雙瓶煎藥
    將芳香藥與油脂分置兩瓶,覆合密封後埋地慢火煨製,意在使香藥之氣沉降入油(避免高溫散失藥性),體現「取其氣而不耗其質」的思路。
  • 紫草染色協效
    紫草煎煮至「骨白」後濾過,顯示有效成分(如紫草素)已溶出,既能染色,又發揮涼血潤燥之效;朱砂外用可增色兼斂瘡。

3. 治療原理

  • 外用潤燥
    油脂與蠟形成保護膜,直接防止唇部水分流失;紫草、朱砂針對血熱或風燥所致之裂口。
  • 芳化去濁
    多種香藥配伍,可抑制口腔異味菌群(符合現代芳香抑菌理念),間接調理口臭。

三、中醫理論推導

此方體現「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

  • 從「脾開竅於口」論治:香藥多入脾胃經,醒脾化濕以除口臭根源。
  • 從「血熱生燥」論治:紫草、朱砂涼血,烏麻油潤燥,共療唇裂。

特色:結合滋養與芳香,標本兼顧,反映古代對唇部護理與口氣調理的細緻經驗。

傳統服藥法


甘松香5兩,艾納香1兩,苜蓿香1兩,茅香1兩,藿香3兩,零陵香4兩。
先以酒1升,水5升,相和作湯,洗香令淨,切之;又以酒、水各1升浸一宿,明旦納於1鬥5升烏麻油中,微火煎之,三上三下,去滓,納上件一口瓶中,令少許不滿,然後取:上色沈香3斤,雀頭香3兩,蘇合香3兩,白膠香5兩,白檀5兩,丁香1兩,麝香1兩,甲香1兩。上八味,先酒、水相和作湯,洗香令淨,各各別搗碎,不用絕細,以蜜2升、酒1升和香,納上件瓷瓶中令實滿,以綿裹瓶口,又以竹篾交橫約之,勿令香出。先掘地埋上件油瓶,令口與地平,以香瓶合覆油瓶上,令兩口相當。以麻搗泥泥兩瓶口際,令牢密,可厚半寸許,用糠壅瓶上,厚5寸,燒之,火欲盡,即加糠,三日三夜,勿令火絕,計糠十二石訖,停三日,令冷出之。別煉蠟8斤,煮數沸,納紫草12兩,煎之數十沸,取一莖紫草向爪甲上研看,紫草骨白,出之,又以綿濾過,與前煎相和令調,乃納朱砂粉6兩,攪令相得,少冷未凝之間,傾竹筒中,紙裹筒上,麻纏之,待凝冷解之,任意用之,計此可得50挺。
方中瓶的制法:先以麻搗泥,泥兩口好瓷瓶,容一斗以上,各厚半寸,曬令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口臭嘴唇紅腫嘴唇焦裂

相同名稱方劑


甲煎唇脂, 出處:《千金》卷六。 組成:甘松香5兩,艾納香1兩,苜蓿香1兩,茅香1兩,藿香3兩,零陵香4兩。 主治:唇裂口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