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藤膏

JI XUE TENG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1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雞血藤膏以「雞血藤」為主要藥材,這與雞血藤的藥性與功效密不可分。

雞血藤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補血調經之效。其藥性溫和,適合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腰膝酸軟、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因此,雞血藤膏以雞血藤為主要藥材,正是利用其藥性來治療相關疾病,並以膏劑的形式方便服用,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雞血藤膏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雞血藤膏的主要成分為雞血藤和黃耆。根據古籍記載和現代藥理研究,其主要功效和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1. 活血化瘀,舒筋止痛

  • 雞血藤:是方劑中的主要藥物,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在多個醫案中,雞血藤膏被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經閉不通、瘀血凝聚成瘕、腰腿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
    • 《類證治裁》中提到雞血藤膏可與當歸鬚、牛膝、降香等藥材合用,治療「絡脈不和」。
    • 《張聿青醫案》中,雞血藤膏常與當歸、川芎、紅花等活血藥材配伍,治療血虛氣滯、經阻不行等症。
    • 《和緩遺風》中也提到雞血藤膏可「滋肝以灌溉經絡」。
    • 這些記載表明雞血藤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從而緩解疼痛,改善經絡功能。

2. 補氣固表,利水消腫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雖然在提供的古文內容中,黃耆並未直接與雞血藤膏一同出現,但根據方劑組成,黃耆可以輔助雞血藤發揮作用。
    • 補氣可以增強機體的功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雞血藤活血化瘀的作用。
    • 利水消腫可以幫助消除組織間隙的水腫,減輕疼痛和壓迫感。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內容分析,雞血藤膏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雞血藤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功效,可以直接針對跌打損傷導致的瘀血腫痛。
  2. 婦科疾病
    • 經閉不通、痛經:雞血藤膏可以活血通經,緩解經期疼痛。《張聿青醫案》、《慈濟醫話》、《臨症經應錄》中均有雞血藤膏用於治療經阻腹痛、經血不調的記載。
    • 產後瘀血、瘕瘕:《類證治裁》、《旌孝堂醫案》、《臨症經應錄》中均提到雞血藤膏可用於治療產後瘀血、結瘀成瘕等症。
  3. 經絡痹阻,肢體疼痛
    • 腰腿痠軟、筋骨疼痛:《和緩遺風》、《重訂通俗傷寒論》中提到雞血藤膏可與滋補肝腎、舒筋通絡的藥物合用,治療腰腿痠軟、筋骨疼痛等症。
  4. 其他
    • 血汗:《沈菊人醫案》中記載雞血藤膏與滋陰清熱藥物合用,治療血汗症。

綜合分析

雞血藤膏以雞血藤為主要成分,通過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為主要作用機理,輔以黃耆的補氣作用,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婦科疾病、經絡痹阻等病症的目的。在古代醫案中,雞血藤膏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舒筋通絡、補益氣血的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雞血藤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上海方)。 組成:雞血藤。 主治:壯筋骨,暖腰膝,和血調經。主治:跌打損傷。

雞血藤膏,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蘇州)。 組成:雞血藤(乾者)100斤。 主治:養血和血。主治:血不養筋,筋骨痠痛,手足麻木,婦女月事衰少。

雞血藤膏, 出處:《中國藥典》一部。 組成:滇雞血藤膏粉87.5g,川牛膝23.8g,續斷21.2g,紅花2g,黑豆5g,熟糯米粉175g,饴糖120g。 主治:補血,活血,調經。主治:血虛,手足麻木,關節痠痛,月經不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