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紫金牛膝散」中包含「紫金皮」是因其藥性與方劑功效相輔相成。
「紫金皮」即紫金牛的根皮,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方劑中其他藥材消炎止痛,利濕消腫之效則可改善膝蓋腫脹積液,活血止痛之效則能改善膝蓋疼痛,促進血液循環。
因此,「紫金皮」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活血止痛功效,更有效地治療膝蓋疼痛、腫脹等病症。
紫金牛膝散方中加入葛根,主要是為了其 舒筋活絡、通經活絡 的功效。
葛根性涼味甘,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透疹、升陽解肌、止痛等功效。在膝關節疼痛方面,葛根可以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特別適合因 風寒濕痺 而導致的膝關節疼痛。
此外,葛根還能 利水消腫,對於因 濕氣過重 而導致的膝關節腫脹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紫金牛膝散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腎強腰,活血通絡: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強腰、活血通絡的功效。紫金牛膝散主治腰膝痠軟、筋骨疼痛、風溼痹痛等症,川牛膝的藥性可以有效改善這些症狀,起到強筋壯骨的作用。
- 引藥下行: 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功效,可以將藥物引導至腰膝部位,增強藥效。紫金牛膝散中其他藥材,如紫金牛、桑寄生等,也具有一定的補腎強腰作用,川牛膝可以將這些藥效引導至腰膝部位,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紫金牛膝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出處: 《証治準繩‧瘍醫》| 王肯堂
古文內容分析:
古文記載紫金牛膝散主治「手半押屈,及腳上一切腫毒、堆核,焮痛者。」並提及「手屈發」一症,俗名「手牛押屈」,乃手三陰經風熱聚毒所致。
文中舉一病例,患者手腕生疽,兼見面目、手臂浮腫,飲食不進,神思昏憒,小水不利等症,病況危急。醫者先用玉樞丹加蟾酥外塗,排出蛆蟲及膿液後,症狀緩解,後經調養而痊癒。
主治病症:
根據古文描述,紫金牛膝散主要治療以下病症:
- 手半押屈 (手牛押屈): 手部屈曲之處紅腫熱痛,可能是由於手三陰經風熱毒邪壅聚所致。
- 腳上一切腫毒、堆核、焮痛: 腳部各種腫毒,包括腫塊、硬結,伴有紅腫熱痛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方中藥物組成為:紫金皮,赤葛根皮,赤毛桃根,山布瓜根,赤牛膝,魚桐根皮,天布瓜根,落鴉槍根。
基於古文描述及現代對個別藥材的藥理研究,可以推測紫金牛膝散的治療原理如下:
- 清熱解毒: 古文提及病因為「風熱聚毒」,方中多用根皮類藥材,例如赤葛根皮,赤毛桃根等。這類藥材可能具有清熱解毒之效,以消除病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紫金皮可能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又用赤牛膝,結合其他藥材,可能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腫脹,緩解疼痛。
- 疏通經絡: 手三陰經病變,會影響手部屈伸功能,使用根皮類藥物,可能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局部氣血運行。
總結:
紫金牛膝散主要針對手足部位的腫毒、硬結,伴有紅腫熱痛等症狀,其治療原理可能為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疏通經絡。但需注意,此分析乃基於古文記載及現代藥理推測,實際應用仍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辨證論治。
傳統服藥法
紫金皮、赤葛根皮、赤毛桃根、山布瓜根、赤牛膝、魚桐根皮、天布瓜根、落鴉槍根。
上砍爛。
糟炒熱,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紫金牛膝散, 出處:《準繩·瘍醫》卷三。 組成:紫金皮、赤葛根皮、赤毛桃根、山布瓜根、赤牛膝、魚桐根皮、天布瓜根、落鴉槍根。 主治:手半押屈,及腳上一切腫毒,堆核焮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