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金匱懸解》~ 自敘

回本書目錄

自敘

1. 自敘

仲景先師,著《金匱玉函要略》一書,垂諸雜病之法,以約言而析玄理。玉楸子神宇天光,自負解者,乃參伍悅研,三載於茲。真宰恍惚,未得其眹。百家諸子之論,率皆過目而冰銷,入耳而瓦解,茲獨驚怖其言,譬猶河漢無極。其義何居?《南華》之奇,《太玄》之奧,可謂諔詭幻怪之至矣,然何至如此之閉結不解也。

仲景先師,憂念元元,意濟後來,知其解者,旦暮俟之。千百年來,竟索解人不得,此真欲廣文通恨事已。

戊辰,孟秋,既成《傷寒懸解》,乃復凝思眇慮,入此堅白。心遊萬仞,精騖八極,八月末望,又告成功。靈思妙悟,怳恍離披,幽理玄言,往來絡繹。向解《傷寒》,心枯神瘁,幾於白鳳朝飛,彩毫夜去,詎以強弩之末,竟爾羽沒石開,是亦千古之奇也。

蓋揚莊之文,義淺而辭深,《金匱》之書,言顯而理晦,非精於《靈》《素》之理者,不能解《金匱》之言,昧其理而求其言,是以幽冥而莫睹其原。注《金匱》者,蕙質而蓬心,金口而木舌,是皆今日適越而昔來者也。僕也身登會稽,親探禹穴,目睹越國江山,知昔日之來者,歧路迷罔,自謂適越而非也。

嗟呼!扁桑流譽於針砭,和緩蜚聲於方藥,彼豈樂此而為之?丈夫有志,郁淪奧渫,胸臆約結,何以為歡,求為醫經藥錄,啟先聖之玄扄,非第消永日而遣牢思,抑亦康濟斯民之術也,由是刳心刻意,而書傳焉。下之辭賦詩歌之麗,雕蟲篆刻之工,詹詹小言,間間小智,壯夫何心而為此也。

戊辰八月東萊都昌黃元御撰

白話文:

醫聖張仲景前輩,撰寫了《金匱玉函要略》這本書,闡述各種雜病的治療方法,用簡潔的語言分析深奧的醫理。我玉楸子自認為可以理解其中的奧妙,於是仔細研讀,花了三年時間。但真理似乎飄忽不定,始終無法真正領會。其他醫家的理論,我讀過後都像冰雪一樣融化,聽過後也像瓦片一樣碎裂,唯獨對《金匱》的內容感到驚恐,它就像無邊無際的銀河一樣深奧。這其中的道理究竟在哪裡?《南華經》的奇特,《太玄經》的奧妙,可以說是詭異幻怪到了極點,但為何仍不像《金匱》這樣難以理解、難以破解?

仲景先師憂慮天下百姓,想幫助後人,知道一定會有能理解他的人出現,日夜期盼著。但千百年來,竟然找不到能理解他的人,這真是想要推廣學問卻遺憾的事情。

戊辰年秋季,我完成了《傷寒懸解》之後,再次深入思考,探究《金匱》中堅實深奧的道理。心志飛躍萬丈高空,精神馳騁於八方極遠之處,在八月末終於又有所成就。靈感妙悟,思緒紛雜,深刻的道理、玄妙的語言,不斷湧現。先前在研究《傷寒論》時,我耗盡心力,幾乎到了精疲力盡的程度,彷彿白色的鳳凰已經展翅高飛,彩色的筆墨也已用盡。沒想到竟然能以強弩之末,射穿堅硬的石頭,這也是千古罕見的奇事啊。

一般來說,楊雄、莊子的文章,內容淺顯而辭藻華麗,《金匱》這本書,文字直白而道理晦澀。如果不是精通《靈樞》、《素問》醫理的人,無法理解《金匱》的意涵。如果只著重文字表面而忽略其中的道理,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無法看到事物的本源。那些註解《金匱》的人,雖然有美好的才華,但內心卻如蓬草一般雜亂,口才很好卻像木頭一樣沒有靈活,他們都是現代前往越國,卻走錯路繞道回來的人。我本人親自前往會稽,探訪大禹的遺址,親眼目睹了越國的山河,才知道那些過去說自己了解《金匱》的人,都只是迷失在歧路之中,自以為是,卻沒有真正理解。

唉!扁鵲、桑弘羊以針灸聞名,和緩以藥方享盛譽,他們難道是樂意這樣做的嗎?有志向的男子,如果埋沒在污泥之中,胸中鬱結,又如何能快樂呢?我想要撰寫醫學經典,開啟聖賢的奧秘,不只是為了打發時間和消除煩悶,也是為了造福百姓的醫術。因此,我竭盡心力,著述了這本書。至於那些華麗的辭藻、精巧的雕刻、細微的言論、瑣碎的智慧,大丈夫又怎麼會去做這些事情呢?

戊辰年八月,東萊都昌黃元御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