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附餘》~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1)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1)
1.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治第一
(凡十七條)。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千般疚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
(舊本俱列本篇第二條。余玩其文義,確是開章語氣,且有內外因,及不內不外之病由;然後有上工之問,並啟色脈診法,如後文所云;故特僭移於篇首焉。)
五常,即五行;其名本內經五常政論來。東方生氣,動而為風;人稟東方之生氣而生,故曰因風生長。風又為六淫之首、百病之長,故曰亦能害生。生害而廣言萬物者,見人在萬物之中而不可逃也。觀於浮舟覆舟之水,其理益可信矣。元真者,五臟之元陽真氣也。此句為養生治病之要,學者當吃緊著眼。蓋元真通暢,衛氣自固,經絡自不受邪,豈能入臟腑?是無臟腑之內因。又元真通暢,而神機流貫,四肢九竅,血脈不致壅塞,是無皮膚之外因。言欲避風氣之害,惟有珍重元真。養生者可以保其不病;治病者可以救其已病。不特為後文二十五篇之綱,亦且為本篇一十七條之大綱也。客氣,謂五常政、六微旨中加臨之氣;邪風,謂天地虛邪之風也。二句仍合內外因而言,猶言不知珍重元真,則內氣不充於外,外邪深入於內,而必死矣。直者為經,橫者為絡。經絡外通皮毛,內通臟腑。臟腑之元真不充,中邪,必致入臟,故曰內因。手、足為四肢;耳、目、口、鼻以及二陰,為九竅。俱以元真通暢,而使血脈相傳;倘血脈壅塞,則是外邪中之,遂使元真不貫,故曰皮膚所中;是不言外因,而實為外因可知。房室,女色也;金刃,非殺戮之謂,如古之宮腐、刖足者是;玩下文病由字自見;蟲獸,指爪牙角毒而言也。言除卻臟腑元真之氣不充、血脈元真之氣不貫,惟有如此,則成不內不外病由,故曰不越三條也。今就內因而言:上之養元真、慎起臥,使邪不幹經絡;次之雖已受邪,預為醫治,使之不流臟腑。就外因而言:受邪必由四肢而漸至九竅;才覺重滯,或搖動為導引,以利其機;或呼吸為吐納,以清其氣;或針以出其血;或灸以壯其火;或膏藥以活其凝聚;或按摩以散其鬱結。邪去氣行,九竅焉得閉塞哉!治內外因者如此。王法即上文金刃而廣之,如鞭樸笞杖之類。禽獸,即蟲獸,如今之云、廣,所謂孔雀糞能致瘴者皆是。災傷,指墜溺種種也。言不內不外之因,雖曰天數,亦可謹慎,故曰更能。若房室嗜欲之多寡、衣服飲食之冷熱、五味之於形體,雖各有所喜,亦各有所惡;偏好則偏衰者,理也。並能慎之,則病由安得入其腠理乎?語氣已完;後二句,又就腠理而自釋其義耳。皮肉之窈冥虛空為腠。五臟之元真,各自開門,由其本經而出於皮肉之窈冥虛空;又三焦之陽,亦各從上中下,而氤氳於此,故曰通會之處。夫氣之所注,血即隨之,故為血氣之所注也。理者,皮膚之紋,與肉輪並其絲綹相應者,自然皆從本臟腑之形質化出,故曰:皮膚、臟腑之紋理也。
白話文:
(共十七條)
人稟受天地間的五常之氣(金、木、水、火、土),因風的運行而生長。風氣雖然能孕育萬物,也能傷害萬物,就像水能讓船浮起來,也能讓船翻覆一樣。如果五臟的元氣真氣暢通無阻,人就會健康平安。但如果受到外來邪氣侵襲,很多人會因此喪命。各種疾病的產生,不外乎這三種原因:一是經絡受到邪氣侵入,進而影響到臟腑,這是屬於內在因素造成的;二是四肢、九竅的血脈運行不暢,受到外界皮膚的侵襲,這是屬於外在因素造成的;三是房事過度、刀劍或金屬利器所傷、蟲獸咬傷,這些則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總之,疾病的產生不外乎以上這些原因。如果人能注重養生保健,不讓邪風侵犯經絡,在邪氣剛進入經絡,還沒傳入臟腑時就及時治療,或者四肢剛感到沉重不適時,就採用導引、吐納、針灸、藥膏敷貼、按摩等方法,不要讓九竅閉塞,並且能不違法紀、避免禽獸的傷害,房事不過度,飲食注意寒熱,節制酸甜苦辣的攝取,不讓身體衰弱,這樣疾病就沒有機會從皮膚紋理侵入。所謂「腠」,指的是三焦元氣匯聚流通之處,是血氣注入的地方;所謂「理」,指的是皮膚和臟腑的紋理。
(原來的版本都把這段文字放在第二條,但我仔細研究其文意,認為這段話更像是開篇的引言,而且包含了內因、外因和非內非外等疾病的成因,然後才有醫生的詢問,以及後續的色診、脈診等方法,因此我將它移到篇首。)
五常,也就是五行,這個名稱出自《內經》的「五常政論」。東方代表生氣,其運行變化就產生了風。人稟受東方的生氣而生長,所以說因風而生長。風又是導致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的首要因素,也是百病之首,所以說風也能傷害生命。這裡廣泛地提到萬物,是說明人身處萬物之中,無法逃脫風的影響。觀察水能使船漂浮也能使船翻覆的道理,就更加能理解這個說法。所謂「元真」,指的是五臟的元陽真氣。這句話是養生治病的要點,學者應當特別注意。元氣真氣暢通,衛氣自然鞏固,經絡就不會受到邪氣侵犯,也不會傳入臟腑,這就避免了臟腑的內在因素造成的疾病。此外,元氣真氣暢通,神機就能順暢運行,四肢、九竅的血脈就不會阻塞,這就避免了皮膚的外在因素造成的疾病。由此可見,要避免風邪的侵害,最重要的是珍重元氣真氣。養生的人可以保持不生病,治療疾病的人可以救治已經發病的狀況。這句話不只是後面二十五篇的綱領,也是本篇十七條的大綱。所謂「客氣」,指的是五常政、六微旨中附加的氣;所謂「邪風」,指的是天地間虛弱不正的風。這兩句話仍然是針對內在和外在因素來說的,意思是說,如果不知道珍重元氣真氣,內在氣機就不會充盈於外,外邪就會深入體內,導致死亡。經脈是直行的,絡脈是橫行的,經絡外連皮毛,內通臟腑。臟腑的元氣真氣不足,受到邪氣侵犯,必定會傳入臟腑,這就是所謂的內在因素。手腳是四肢,耳朵、眼睛、口、鼻以及大小便排泄孔是九竅。都需要元氣真氣暢通,才能使血脈順暢運行。如果血脈阻塞,就是外邪侵入,導致元氣真氣無法運行,這就是所謂的皮膚受邪。這裡雖然沒有直接提到外在因素,但實際上是外在因素造成的。房事指的是女色,金刃不單指殺戮,比如古代的宮刑和刖足等刑罰。仔細觀察下文「病由」的用法,就能明白。蟲獸指的是爪牙、角和毒液等造成的傷害。總之,除了臟腑元氣真氣不足、血脈元氣真氣無法貫通之外,剩下的就是這種非內非外的病因,所以說疾病的產生不外乎這三種原因。現在就內在因素而言,上策是保養元氣真氣,注意起居作息,使邪氣不侵犯經絡;次策是即使已經受邪,也要及時治療,不讓邪氣傳入臟腑。就外在因素而言,受邪必定是從四肢開始,逐漸到九竅。剛感到沉重不適,就用搖動身體的導引方式,使氣機運行順暢,或者用呼吸吐納的方式,使氣機清澈,或者用針刺的方式排出淤血,或者用艾灸的方式增強火力,或者用藥膏來活絡經絡,或者用按摩的方式疏散鬱結。邪氣除去,氣機運行順暢,九竅又怎麼會阻塞呢?治療內外因素的疾病就是這樣。王法指的是上文所說的金刃,更廣泛的來說包括鞭打、棒擊等刑罰。禽獸,指的是蟲獸,就像現在說的,孔雀糞便能導致瘴氣一樣。災傷指的是墜落、溺水等等。這些非內非外的病因,雖然說是天數,但也可以通過謹慎小心來避免。所以說「更能」。至於房事嗜欲的多少,衣服飲食的寒熱,五味對身體的影響,雖然各有所好,但也有所惡,偏好哪一種都會導致身體的某方面衰弱。如果都能謹慎注意,疾病又怎麼有機會侵入皮膚紋理呢?這句話已經結束了,後面兩句是解釋「腠理」的含義。皮膚肌肉的隱蔽虛空之處稱為腠,五臟的元氣真氣,各自打開門戶,從自己的經脈而出,到達皮膚肌肉的隱蔽虛空之處,而且三焦的陽氣,也各自從上、中、下三個部位,氤氳於此,所以說是元氣匯聚之處。氣所到之處,血就會隨之而至,所以是血氣注入的地方。所謂「理」,指的是皮膚的紋理,以及肌肉紋理與皮膚紋理相應的絲縷,自然都是從本臟腑的形態本質而來,所以說是皮膚臟腑的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