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論》序 (1)
《傷寒論》序 (1)
1. 《傷寒論》序
夫前聖有作,後必有繼而述之者,則其教乃得著於世矣。醫之道源自炎黃,以至神之妙,始興經方。繼而伊尹,以元聖之才撰成湯液,俾黎庶之疾疢,咸遂蠲除,使萬代之生靈,普蒙拯濟。後漢張仲景,又廣湯液為《傷寒卒病論》十卷,然後醫方大備。茲先聖後聖,若合符節。
至晉太醫令王叔和,以仲景之書撰次成敘,得為完帙。昔人以仲景方一部為眾方之祖,蓋能繼述先聖之所作。迄今千有餘年,不墜於地者,又得王氏闡明之力也。傷寒十卷,其言精而奧,其法簡而詳,非寡聞淺見所能頤究。後雖有學者,又各自名家,未見發明,僕喬業醫,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書五十餘年矣。
雖粗得其門而近升乎堂,然未入於室,常為慊然。昨者,邂逅聊攝成公,議論該博,術業精通,而有家學。注成傷寒十卷,出以示僕。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內,分析異同,彰明隱奧,候陳脈理,區別陰陽,使表裡昭然,俾汗下而灼見。百一十二方之後,通明名號之由,彰顯藥性之主,十劑輕重之攸分,七精製用之斯見,彆氣味之所宜,明補瀉之所適。文皆引《內經》,旁牽眾說,方法之辨,莫不允當。
實前賢所未言,後學所未識。是得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謂慊然者,今悉達其奧矣。親覿其書,誠難默默。不揆荒蕪,聊序其略。
時甲子仲秋日,洛陽嚴器之序
白話文:
《傷寒論》序
自古以來,前代聖賢創立學說,後代必有繼承發揚之人,如此醫道方能顯揚於世。醫道源起於炎黃時代,因其神妙之理,方始創立經方。後來伊尹以聖賢之才撰寫《湯液經》,使百姓疾病得以祛除,萬世生靈皆受其惠。及至東漢張仲景,更擴展《湯液經》之內容,編成《傷寒卒病論》十卷,自此醫方之學趨於完備。這些先聖後聖的傳承,猶如符節相合,一脈相承。
至晉朝,太醫令王叔和整理編次張仲景的著作,使之成為完整典籍。古人稱仲景之方為眾方之祖,正是因其能傳承前聖的成就。至今千餘年來,其學說未曾湮沒,亦有賴王叔和的闡揚之功。《傷寒論》十卷,內容精深奧妙,方法簡明詳實,非見識淺薄者所能透徹理解。後世雖有研習之人,卻各立門派,未見真正闡明其中精義。我自幼習醫,畢生鑽研仲景之學五十餘載,雖略窺門徑,卻未至精通,常感不足。
近日偶遇聊攝成公,其學識淵博,醫術精湛,家學淵源深厚。其所注《傷寒論》十卷,示我閱覽。書中於三百九十七條治法中,剖析異同,闡發隱微,探明脈理,分辨陰陽,使表裡之辨清晰可見,汗下之法確然可循。於一百一十二方之後,詳解方名由來,闡明藥性之理,十劑輕重之區別,七方應用之精要,辨明氣味之宜忌,揭示補瀉之適用。行文皆引《內經》,旁徵博採各家之說,於方法之辨,無不精當。
此乃前賢未言,後學未識之理,可謂深得仲景真意。昔日我所疑惑之處,今皆得其奧妙。親見其書,實難沈默不言。不揣淺陋,略述其概要。
時甲子年仲秋,洛陽嚴器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