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卒病論》集

回本書目錄

《傷寒卒病論》集

1. 《傷寒卒病論》集

論曰:余每覽越人人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怖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慄。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

齎百年之壽命,持至寶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濛濛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竟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

白話文:

【論曰:每次看到《史記》中扁鵲為趙簡子診病和周公姬旦(齊侯)的臉色診斷,都感歎他們醫術的高超。令人驚訝的是,當今社會的人們竟然不注重醫藥學,不去深入研究藥方和技術,上可以治療君王和親人的疾病,下可以救助貧窮和貧困的人們,中間可以保護自己的身體,維護生命。他們只是忙於追逐榮耀和地位,攀附權貴,日以繼夜,只追求名利。他們看重了枝節末葉,卻忽視了根本,外表光鮮,內心空虛,皮膚都不存在了,毛髮又怎樣依附呢!突然受到邪氣的侵襲,遭遇非正常的疾病,禍難到來,才驚慌失措。他們放下身段,卑躬屈膝,祈求巫師和道士的幫助,最後只能歸咎於天命,束手無策。

他們擁有百年的生命,持有珍貴的健康,卻交給平凡的醫生,任由他們擺布。唉,當生命終結,靈魂消逝,轉化為其他生物,沈睡在地下,徒留人們為之哭泣。可悲啊!整個世界都昏庸無知,沒有人能醒悟。他們不惜生命,像輕視生命一樣,他們追求的榮譽和地位又算得了什麼呢?進不能愛護他人、瞭解他人,退不能愛護自己、瞭解自己,在災難和禍難面前,身處困境,矇昧不明,如同遊魂一般。悲哀啊!追尋世俗的人,急功近利,追求浮華,忽略了生命的基礎,拋棄自我,處境危險,就像冰谷一樣,到了這樣的地步。】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卒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

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夫天布五行,以運萬數,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腑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議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

白話文:

我的宗族向來人數眾多,超過兩百人。自建安年間至今,還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已佔了三分之二,而因傷寒而亡的更佔了七成。感嘆往昔逝去的生命,悲傷那些橫死無救的亡魂,因此我勤奮研讀古籍,廣泛收集各種醫方,並參照《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以及平脈辨證的方法,撰寫了《傷寒卒病論》,共十六卷。雖然不能保證能治癒所有疾病,但希望藉此可以讓後人能夠明瞭疾病的根源。

若能參閱我所收集的醫學知識,已可領悟醫學精髓的半數。天地運作依循五行之理,以推算萬物的變化,人體則秉承五行之常,具有五臟六腑。經絡、腑俞、陰陽互相貫通,奧妙難解,變化無窮。若非才智過人,見解精妙,怎能洞悉其奧妙呢?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等醫學大師,中古有長桑、扁鵲,漢代有公乘陽慶及倉公。此後,便再也沒有如此傑出的醫學人才出現了。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彷彿。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管窺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長沙守南陽張機著

白話文:

現在的醫生,不認真研究經典,只憑著自己的一點淺薄知識行醫。他們各自沿襲家傳的醫術,墨守成規,從不創新。診病時,只顧著嘴上說得流利,匆匆忙忙地開藥。摸脈只摸寸關尺三部中的寸部,不摸尺部,握著手只摸手,不摸腳。人迎脈和趺陽脈,三部脈象都不仔細觀察,心跳和呼吸次數,不到五十次就下結論。短時間內就診斷病情,也不仔細考慮其他可能性。面部和頭部,也不認真觀察,簡直是管中窺豹,一葉障目。想要醫死人而救活人,談何容易!

孔子說:「生而知之者,是上等人;學習才能知之者,是次等人;博聞廣識才能知之者,是再等人。」我秉承先祖的醫術,謹遵孔子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