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摘錦》~ 卷之上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上 (3)

1. 陽明經脈證治法

經曰: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不得臥。此本《內經》之文小變之也。陽明者,足胃,戊土也,其標濕,其本燥。此經行身之前,從面下腹抵足,乃有目疼鼻乾,腹大滿實之證。凡陽明,專主裡,俱宜下,惟身熱微惡寒,為病在經,當汗之也。

自太陽傳來者,名循經傳;有本經自受病者,能循經傳,亦能越經傳,不可不知也。陽明胃又為中州之主,無所不受,六經之邪皆能入之,但入,謂之入腑,入腑不復再傳矣。

其脈長而大,經曰: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又曰:傷寒三日,陽明脈大。長大而浮者為經病,長大而沉者為腑病,其證目痛,鼻乾,惡寒,身熱者,病在經,宜解肌。

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便實不惡寒者,病在腑,宜下。

經曰: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此言陽明本經自受風寒之證別也。

經曰: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此即太陽篇中,服桂枝,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證也。若無渴證,微惡寒者,葛根湯主之。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此即太陽篇中頗欲吐者,為傳也。胃經受邪則喜吐,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濈汗出也。此上三條,皆言太陽循經傳於陽明也。

經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太陽經與陽明經齊病者,曰合病。先太陽經病未解,陽明經病復同病者,曰並病。若太陽證罷,只陽明經病見者,曰傳經病。如太陽經病不傳陽明經,即入陽明胃腑者,此太陽陽明也。證治見下。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此太陽之邪,因汗、下、利小便,轉入胃腑,太陽陽明也。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用小承氣和之,愈。此二條皆太陽陽明證治也。

經曰: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邪自陽明經不傳少陽,自入於腑,乃本經自傳,謂之正陽陽明。正陽陽明者,病火,本風盛氣實,津液消爍,或始惡寒,汗出多,寒罷而反發熱,或始得病便發熱妄言也,證治見後。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少陽經病不可發汗,利小便,若誤,則邪入於胃。又,少陽經病不傳三陰即入胃腑者,皆曰少陽陽明也。證治見少陽中。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此二條言陽明胃腑之表證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此總結上三陽明之病,云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此言表邪入胃,不復再傳之故也。《內經》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成氏注云:胃為水穀之海,主養四旁。四旁有病,皆能傳入於胃,入胃則更不復傳。

不但太陽、陽明、少陽有入胃之證,雖太陰、少陰、厥陰,亦有入胃腑者,不可不知也。

凡陽明病,身熱微惡寒,目眶痛,鼻乾,不得眠者,此風寒在經,乃表病也,宜汗之。

經曰: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此二條皆陽明在經證也。

經曰: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以胃久虛故也。太陽病身若癢者,責其不能得汗也,故用各半湯。此陽明病身癢如蟲行者,責其胃虛不能作汗也,宜小建中湯

凡陽明病,潮熱,自汗出,譫語,發渴,去衣被,揚手擲足,斑黃,狂亂,不惡寒反怕熱,大便實者,此陽明腑病,謂之在裡,宜下之,三承氣湯選而用之。

陽明屬胃,其本燥,非通泄不可,必待表證已罷,用承氣湯以疏利之,則熱除燥潤而病瘳矣。若惡寒未除,則表邪尚在,不可下也,切須記此。且病三焦俱傷,則痞滿實堅燥俱全,宜大承氣湯枳實苦寒以去痞;厚朴苦溫以除滿;芒硝鹹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病斯愈矣。邪在中焦則有燥實堅三證,故用調胃承氣湯。

甘草和中;芒硝潤燥;大黃瀉實。不用枳實,恐傷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調胃之名於此立也。上焦受傷則為痞實,用小承氣湯。枳實、厚朴除痞,大黃泄實,去芒硝,則不傷下焦血分之真陰,謂不伐其根也。假令調胃承氣湯下之,則瘥後元氣不復,以其氣藥犯之也;大承氣證用調胃承氣下之,則瘥後神凝不清,以其氣藥犯之也;小承氣證用芒硝下之,則利不止,變而成虛矣。

經曰: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此陽明本經病入於腑,乃正陽陽明也。即前脈遲,汗出多,微惡寒,桂枝證也。

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

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此一條乃傷寒里證用下藥之秘法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不服。經曰:凡服藥不中病即止,不必盡劑,即此意也。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此亦正陽陽明也。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腸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實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語言必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經言:胃中有燥屎,屎貯於大腸,尿貯於膀胱,屎尿由小腸分別,各從其道而貯,何以燥屎反在胃中也?蓋水穀入胃,遊溢精氣,以營百脈及其變化,而糟粕津液則為屎尿,人皆有之,安能為病?惟傷寒之邪入里,寒化為熱,熏蒸臟腑,地道不通,變化不行,其水穀之在胃中者,不能糟粕、津液流行布散,凝聚乾澀,穀氣與邪氣相併,以致發熱、煩渴、滿實急痛、譫語狂亂,此當下,去之,使地道通,變化行,燥屎去而病愈也。但言胃,則小腸、大腸皆在其中矣。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五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此上七條,見古人於下證一事詳審斟酌,不肯忽略之意,秘法要旨,非心領神會不可得也。

經曰: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吐後心煩謂之內煩,下後心煩謂之虛煩。此心煩者,以胃中鬱熱凌迫火位,故爾心煩也。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此大承氣湯是治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之證,非治能食但硬之證也。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此因不大便,繞臍痛,煩躁發作,知有燥屎在大腸中,故使地道不通,不得大便也。方見下。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此二條皆言燥屎之證,故並宜大承氣湯主之。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小便利則大便硬,今大便乍難乍易,則小便不利也,此燥屎在胃中,與上不同。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內經》曰: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不頭疼,目痛,惡寒,此無表證也。不腹痛,發渴,譫語,此無里證也。《針經》曰: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目中不明,證近危惡,故急用大承氣湯下。

陽明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陽明證雖法多汗,或濈濈然微汗出,或手足濈濈然汗出,此汗出太多,則熱迫津液將竭,正氣脫也,故用大承氣湯急下之。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熱病不以汗解,腹滿而痛,傳之急也。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金匱要略》曰: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寒證,屬太陰,當與溫藥。經曰:大滿大實自可除,下之。腹滿不減,此為實病,屬陽明,當與下之。此上皆可下之證也。

經曰: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太陽蓄血則如狂者,膀胱,腎之腑也。腎主志,志亂則狂。陽明蓄血則喜忘者,胃,脾之腑也。脾主意,意閉則忘。《針經》曰: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喜忘也。

膀胱貯尿,蓄血則尿反快;腸胃貯屎,蓄血則屎反易。

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凡傷寒可下之證,皆自表入里,故下之。今不言陽明病,但言病人無表裡證,是外不惡寒,里無譫語,非風寒自表而里之證,乃脾胃內傷之病也。經曰:浮數之脈宜以汗解,不可下也。

此非外感,浮則傷胃,數則傷脾,至七八日,發熱消爍津液,正陽盛陰虛之時,苟不攻之,其熱不已而變生焉。雖脈浮數,可下之,言不待脈候沉實而論也。此內傷之證,屬於脾胃,又為下證,故類編於陽明篇中,然必合下三條同看,乃見此脈證治法之詳備也。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此承上文,乃陽明傳厥陰也。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營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而除。今脈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此「辨脈法篇」中全文,因與此篇脈證一例,故並附之,以便人之參考也。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此陽明病下後之證,與上文證治宜同,故並集之。按此四條,均是浮數之脈下後之證也。蓋浮為熱,客於氣,數為熱,客於血,下之邪熱去,而浮數之脈亦當解矣。若下後數去而脈但浮者,則營血間熱去而衛氣間熱在矣,為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之證。經曰:脈浮者必結胸也。

若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者,主梔子豉湯吐之。若下後浮去而脈數不解者,則衛氣間熱去而營血間熱在矣,為熱氣合併,迫血下行,消穀善飢之證。血至下焦,如大便利者,必協熱而便膿血,血盡乃愈。如六七日不大便,則血不得行,蓄積於下,為瘀血,主抵當湯以下之。

若下後浮數之脈俱不解,則邪氣不傳於裡,鬱於營衛之中,必生惡瘡也。

凡陽明病表邪未除,里證未具者,猶當和解之。

經曰: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以潮熱知在胃。凡大便溏者,應氣降而胸脅滿去也,以胸脅滿不去,知其屬少陽也。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腹滿不大便,舌上苔黃者,為陽明邪熱自入於腑,可下;脅滿不大便而嘔,舌上苔白者,為陽明邪氣傳入少陽,宜和解之。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此條當分作三治法。

如脈但浮大,無諸里證者,此邪在於經,可與麻黃湯以汗之;如脈弦大,外證罷者,此邪在於里,可與大柴胡湯下之;病過十日,外不解,脈續浮者,此邪在半表半裡,可與小柴胡湯和解之;若不尿,腹滿加噦,此關格之病也。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此條言太陽之邪漸傳於裡之證治也。如嘔而心下痞者,此邪在半表半裡,乃小柴胡證。

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下後邪氣留於心中,乃梔子豉湯證。如未經下者,必漸入於胃而屬陽明也。不惡寒而渴,乃白虎加人參湯證。惡寒而渴,還屬太陽,故主五苓散。五苓散,太陽藥也。若陽明,則豬苓湯,然皆非小便數者所宜也。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小便數,大便硬者,當與小承氣湯和之,此不因吐下發汗後,小便數,大便硬,乃發熱汗出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也。若無滿實,不可下之。

經曰: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曰不更衣十日無所苦者,只問其小便日幾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