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倬

《傷寒兼證析義》~ 心腹諸痛兼傷寒論

回本書目錄

心腹諸痛兼傷寒論

1. 心腹諸痛兼傷寒論

問:凡宿有心腹諸痛,因外感之邪觸動而發。若欲先治表症,里痛勢難刻緩;若欲兼治其痛,又恐有礙於表,歷考方論中,素無成法,可師幸顯示至理,以補昔賢之未逮,曰:諸痛皆有表裡氣血虛實寒熱之分。

其痛在肌表者,中間不無里症,如胃脘留飲之臂痛,腎虛足不任地之腳心痛,腎衰風襲之下體痿弱,骨節疼痛,豈非痛出外而病根於裡者乎?然病雖從內而發,其實痛在經絡,所以治表之藥,總無妨於本病,但不可不顧慮血氣以虛其虛,痛必轉劇也,其胸脅肩背諸痛,症雖不一,以大綱論之,悉為陽分之疾,縱有傷寒表症,而痛楚不堪者,不妨兼治其痛,並無引邪入犯三陰之虞,即使陰邪上逆,不過先溫其里。若腎心痛之與背相控,如從後觸其心者,仍無礙於里症也。

白話文:

許多腹痛、心痛等症狀,都是因為外來的邪氣觸動內在而發作。如果想先治療外在的表症,內裡的痛楚難以立刻緩解;如果想同時治療內外,又擔心影響表症的治療,歷代醫書中也找不到明確的解決方案。希望您能闡明其中道理,彌補前賢的不足。

各種疼痛,都分為表裡、氣血、虛實、寒熱等不同的原因。

疼痛位於肌膚表面的,內裡也可能存在問題。例如胃脘留飲導致的臂痛、腎虛導致的腳心疼痛、腎衰風邪侵襲導致的下體痿弱和骨節疼痛,這些都是疼痛表現於外,病根卻在內部的例子。

雖然疾病從內部發起,但疼痛實際上發生在經絡之中,因此治療表症的藥物,通常不會影響本病的治療,只是要注意血氣虛弱的情況,不能只顧著虛其虛,否則疼痛反而會加劇。

胸脅、肩背等部位的疼痛,症狀可能不盡相同,但從大方向來看,都是陽分疾病。即使有傷寒表症,但疼痛難忍的情況下,可以同時治療疼痛,不用擔心會引發邪氣侵犯三陰。就算陰邪上逆,也可以先溫養內裡。

如果腎心疼痛與背部互相影響,例如感覺從後方觸及心臟,也不會影響內裡治療。

觀仲景太陽例中,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內有虛寒者,必當先溫其里而後解表,乃正治也。至於腰臍少腹諸痛,雖皆陰分之患,然既有表症則當從表治之,如腰痛而兼外感,亦須桂枝湯以分解太陽之邪,則裡氣亦得疏通,而痛必少緩,寒者則加附子以溫之。腹痛用小建中為土中伐木之聖藥,血虛而氣散者尤宜,有寒則加乾薑,寒甚則加附子。

虛寒則用桂枝人參湯,寒極而嘔,金匱大建中湯。少腹痛,用當歸四逆湯,寒加吳茱萸最妙,此皆兼理外內之良法也,大抵有宿病之人,不得用峻汗峻攻之法,必參其人之形氣盛衰,客邪微甚,本病之新久虛實,向來之宜寒宜熱宜補宜瀉宜燥宜潤宜降宜升,或近日服過何藥之相安不相安,其間或挾痰,或挾血,或挾火,或挾氣,或挾水,或挾積,務在審症詳明,投劑果決,自然隨手克應矣。故凡智者用方,法法不離古人,而實未嘗執古人之成法也。

白話文:

根據仲景《傷寒論》中關於太陽病的記載,若傷寒患者服用瀉藥後持續腹瀉,排出清稀的穀物殘渣,並且身體疼痛,則應該優先救治內臟;若患者背部疼痛,大便自行恢復正常,則應該優先救治外感。內臟虛寒的患者,必須先溫暖內臟再解表,這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至於腰部、臍周、小腹等部位的疼痛,雖然都是陰分疾病,但如果伴有外感症状,就應該從外感治療入手。例如腰痛伴有外感,就需要用桂枝湯來解除太陽病邪氣,這樣內臟的氣機也能通暢,疼痛自然減輕。如果患者體寒,則可以加附子來溫暖。腹痛可以使用小建中湯,這就像是用土克木一樣的治法,尤其適合血虛氣散的患者。如果患者體寒,可以加乾薑,寒氣重則加附子。

虛寒的患者可以用桂枝人參湯,寒氣極重的患者則用大建中湯。少腹疼痛可以使用當歸四逆湯,如果體寒則加吳茱萸效果最佳。這些方法都能兼顧內外治療,是十分有效的。總之,對於有宿疾的患者,不能使用峻猛的汗法或攻法,必須根據患者的形體、氣力、邪氣輕重、疾病的久新虛實、以往的治療經驗,以及是否適合寒熱、補瀉、燥潤、升降等方法,以及最近服用過哪些藥物、藥物之間是否相安,以及是否伴有痰、血、火、氣、水、積等情况,仔細審察病情,明確診斷,果斷用藥,才能隨手應對。因此,有智慧的人用藥,法則雖然不脫離古人,但實際上並沒有拘泥於古人的成法。

問:一少年素有便血,自言觸穢腹痛,經日不止,因覓土醫刺委中出血如注,是夜即大發寒熱,頭痛如搗,腹脅滿痛,不能轉側,譫語如見鬼狀,一館師以大柴胡下之而愈,愈後不時寒熱咳嗽,服滋陰清肺之藥兩月餘,其嗽愈甚,近日飲食少進,大便作瀉而兼下血,左右關尺皆弦細而數,未識此症,尚可圖治否?曰:此必刺委中時,感冒風寒,因其人素有便血,邪乘虛入,而為熱入血室,如陽明病下血譫語之例,非獨婦人經水適來適斷而有是症也。

用大柴胡得愈者,是偶中,痛隨利減之效,原非正治,所以愈後不時寒熱咳嗽,脾肺清陽下陷而肺失通調輸化之氣也。斯時不與調補脾胃,反與寒涼清肺,則脾氣愈傷,不能統血而為下脫泄瀉之患。虛損已成,雖暫時復生恐難為力矣。蓋腹痛一症舉世咸謂沙脹,或刮,或刺,或飲冷水,種種為害非淺。

白話文:

一位年輕人經常便血,自稱接觸穢物後腹痛,持續多日未止,便找土醫生在委中穴施針,結果大量出血。當晚便開始發冷發熱、頭疼欲裂、腹脅脹痛難以翻身,胡言亂語,狀似見到鬼魂。一位醫館師傅以大柴胡湯治療後痊癒。痊癒後,他時常發冷發熱咳嗽,服用滋陰清肺的藥物兩個多月,咳嗽反而加重,最近食慾不振,大便稀溏並帶血,兩邊手腕的脈象都弦細而數。不知此症是否還有治療的可能?

醫生說:這一定是他在委中穴施針時,染上了風寒。由於他本來就有便血的毛病,邪氣乘虛而入,導致熱邪入血,就像陽明病下血神志不清一樣,不只是婦女經期前後才會有這種症狀。

用大柴胡湯治好他,純粹是碰巧,因為疼痛隨着排泄減少而緩解,並非正治之法。所以痊癒後他經常發冷發熱咳嗽,是因為脾肺清陽下陷,導致肺氣失調,無法輸布氣血。如今不調補脾胃,反而用寒涼藥物清肺,脾氣受損更嚴重,無法統攝血液,便會出現下脫泄瀉的毛病。虛損已經形成,即使暫時恢復,恐怕難以持久。腹痛這個症狀,世人普遍認為是沙脹,就用刮、刺、喝冷水等各種方法治療,造成的危害不小。

曾見有陰虛停食腹痛,誤飲冷水,吐利不止。周身青黑而斃者,有經水將行作痛亦飲冷水,經閉不通而成蠱脹者,與夫痛痹一症,《靈樞》謂之賊風,後世方書名為痛風,亦曰白虎歷節風,近來呼為箭風,例禁湯液,恣用針艾火淬。

愚夫無知,被其煽惑而受非刑,固不足訝,即明哲之士亦常以箭風二字鑿鑿而談,且有自任時醫者,身有所痛必請村中叟嫗挑淬,咒水吞符無所不至,吾將以《靈素·痹論》,《金匱》胸痹血痹諸例,請用從火,庶不致與俗全違耳。

白話文:

我曾經見過有人陰虛體質,停滯食物而腹痛,誤飲冷水後,嘔吐腹瀉不止,全身發青發黑而死。也見過有人在經期將至時腹部疼痛,也誤飲冷水,結果經血閉塞不通,導致腹部鼓脹成病。還有痛痹症,《靈樞》稱之為賊風,後世的醫書稱之為痛風,也叫白虎歷節風,近來又稱之為箭風,這些病症都忌諱服用湯藥,反而要以針灸和艾灸,以及火療來治療。

那些愚昧無知的人,被這種說法迷惑而遭受不必要的痛苦,這也並非奇怪的事。甚至一些聰明人,也經常以「箭風」二字信誓旦旦地談論這個病症。有些自稱是醫生的人,身上只要有一點疼痛,就一定會請村裡的老頭老太太用針灸、咒水、吞符等方式來治療。我將參考《靈素·痹論》和《金匱》中關於胸痹、血痹等病症的治療方法,主張用溫熱療法來治療,希望能避免與民間的治療方式完全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