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說意》~ 卷首 (2)

回本書目錄

卷首 (2)

1. 營衛解

肺主氣,氣行皮毛則為衛,肝主血,血行經絡則為營。然肺藏衛氣,肝藏營血,而實則皆出於中焦,以氣血乃水穀之變化。中焦者,消磨水穀,變化氣血之樞軸也。《靈樞·營衛生會》: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蓋水穀之氣,有清有濁。水穀入胃,脾陽消磨,散其精華,化生氣血,內自臟腑,外達經絡。精專者,行於脈中,命之曰營,剽悍者,行於脈外,命之曰衛。營者,脈中之血,血中之氣,是謂營氣。營氣在脈,隨宗氣流行。穀精之化營氣,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宗氣。宗氣者,貫心肺而行呼吸。營氣之行,以息往來,血之流動,氣送之也。

白話文:

肺主管體內的氣息,氣息運行到皮膚和毛髮處形成防護層;肝則主管血液,血液循行於經絡形成營養。然而,肺藏著防護層的氣息,肝藏著營養的血液,實際上這些功能都是從中焦(即消化系統)產生的,因為氣息和血液是由飲食轉化而成的。中焦就像是飲食轉化為氣息和血液的關鍵樞紐。

人從飲食中獲取能量,食物進入胃部後,由脾的陽性功能消化吸收,將其中的精華轉化為氣息和血液,供應到五臟六腑,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清潔的部分成為營養,混雜的部分則形成防護層。營養物質在脈管中循環,混雜的部分則在脈管之外運行。營養物質不斷地在體內循環,每五十週轉一次,與陰陽的能量相連接,就像環形無盡的循環一樣。

飲食中的氣息,有清潔和混雜兩種。食物進入胃後,脾的陽性功能進行消化,將精華部分轉化為氣息和血液,這些精華部分在體內循環,形成內部器官的營養。而混雜的部分則在脈管外運行,形成防護層。營養物質在脈管中循環,與宗氣一同運行。食物精華轉化為營養物質,其中主要的氣息聚集在胸部,被稱為宗氣。宗氣貫穿心肺,負責呼吸。營養物質的運行,通過呼吸進行,血液的流動,則是由氣息推動的。

平人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一息脈六動,氣行六寸。人之經脈,六陰六陽以及任、督、兩蹺,計合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之中,漏下百刻,以分晝夜。二百七十息,水下二刻,氣行十六丈二尺,是謂一周。一萬三千五百息,水下百刻,脈行八百一十丈,人氣五十營於身,一日之度畢矣。

營氣初行,常於平旦寅時從手太陰之寸口始,以肺主氣而朝百脈也。自手之太陰陽明,注足之陽明太陰,自手之少陰太陽,注足之太陽少陰,自手之厥陰少陽,注足之少陽厥陰,終於兩蹺、督、任。周而復始,陰陽相貫,營周五十,明日寅時,又會於氣口。此營氣之度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正常人一天一夜的呼吸次數為一萬三千五百次,每一次呼吸心跳六次,氣息在身體中移動六寸。人體的經絡系統包括六條陰脈和六條陽脈,再加上任脈、督脈、兩蹺脈,總共有合共一十六丈二尺長。一天之中,有百刻來分隔白天和黑夜。兩百七十次呼吸,水向下流落兩個刻度,氣息移動十六丈二尺,這可視為一次完整的循環。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水向下流落百刻,脈搏在身體內移動八百一十丈,一個人的氣息在一天內完成五十次循環,一天結束了。

營氣開始循環,通常在黎明時分的寅時,從手太陰之寸口開始,因為肺主管氣息並供應全身的脈絡。氣息從手太陰到陽明,再到足陽明太陰,從手少陰到太陽,再到足太陽少陰,從手厥陰到少陽,再到足少陽和厥陰,最後回到兩蹺脈、督脈和任脈。這個循環周而復始,陰陽相互貫穿,營氣每週轉五十次,第二天的寅時,氣息又會回到寸口處。這就是營氣的運行規律。

衛氣者,不隨宗氣,而自行於脈外,晝行陽經二十五周,夜行陰臟二十五周。其行於陽也,常於平旦寅時從足太陽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內眥。《靈樞·衛氣行》:平旦陰盡,陽氣出於目,目張則氣上行於頭,循項下足太陽,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別於目銳眥,下足少陽,至名指之端。

其散者,別於目內眥,循手太陽,至名指之端。別者,至耳前,合於頷脈,注足陽明,下至跗上,入中指之端。其散者,從耳下下手陽明,入次指之端。其至於足也,入足心,出內踝下,入足少陰經。陰蹺者,足少陰之別,屬於目內眥,自陰蹺而復合於目,交於足太陽之睛明,是謂一周。

白話文:

衛氣的運行,並非依隨宗氣的節奏,而是自行在脈絡之外運行。白天在陽經路徑上運行二十五週,夜晚則在陰臟經路徑上運行二十五週。當它在陽經運行時,通常在清晨寅時從足太陽的睛明穴開始,睛明穴位於眼睛內側。《靈樞·衛氣行》描述,清晨陰氣結束,陽氣開始從眼睛發出,眼睛張開時,氣體上升至頭部,沿著背部下行至足太陽,達到小指的末端。有部分衛氣在眼睛尖端分離,下降到足少陽,直至名指的末端。

有一部分衛氣在眼睛內側分離,沿著手太陽經路徑,直到名指的末端。有一部分衛氣分離後,到達耳前,匯合於頦脈,注入足陽明,向下至腳踝,進入中指的末端。有部分衛氣從耳下進入手陽明,進入次指的末端。當衛氣達到腳部時,進入腳心,出於內踝下方,進入足少陰經路徑。陰蹺,即足少陰的一個分支,與目內眥相連,從陰蹺再回流到目,交會於足太陽的睛明穴,這是一週的完整循環。

如是者,二十五度,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其入於陰也,常從足少陰之經而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是謂一周。如是者,二十五度,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於是從腎至少陰之經,而復合於目。陰陽一日一夜,亦周五十。故少陰主內,太陽主外,衛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出乎陽則寤,入乎陰則寐。

此衛氣之度也。

營起於氣口,衛起於睛明,營氣之行,陰陽相間,衛氣之行,夜陰晝陽。起止不同,道路各異,非同行於一經也。

白話文:

這樣的循環,共二十五次,當太陽下山,陽氣消散,陰氣開始接收能量。進入陰氣時,通常從足少陰經開始,流向腎臟,腎接著流向心臟,心流向肺,肺流向肝,肝再流向脾臟,最後脾流回腎臟,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循環。這樣共二十五次,當清晨陰氣消散,陽氣開始接收能量。接著,從腎臟流向足少陰經,然後回到眼睛。陰陽在一天一夜裡,也會完成五十次的循環。

所以,足少陰經主掌內部運作,太陽經主掌外部功能,衛氣在陽氣充足時開始活動,在陰氣濃厚時停止。當衛氣離開陽氣,人們會醒來;進入陰氣,人們就會入睡。

這是衛氣的循環方式。

營養物質從氣口開始運行,衛氣則從睛明穴開始運行。營養物質的循環遵循陰陽相交的原則,而衛氣的循環則在夜晚由陰轉陽、白天天亮。它們的起始和終點不同,運行路徑也各自獨立,並不會在同一條經脈上共同運行。

2. 風寒解

風者,天地之生氣,寒者,天地之藏氣。四時之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木旺於春,木氣發生則風動,水旺於冬,水氣蟄藏則寒作。蓋春木司令,陽自地下東昇,風動而冰解,則生氣得政,冬水當權,陰自地上西斂,寒凝而凍合,則藏氣得政,是風乃陽氣之發揚,寒乃陰氣之翕聚,氣不同也。

風之中人,必由金水之外斂。金水主衛,衛性收斂,而風性發泄,衛氣不啟,泄之以風,而愈欲收斂,斂而莫達,則內閉營血,而生裡熱。寒之傷人,必因木火之外泄。木火主營,營性發泄,而寒性閉蟄,營血不秘,閉之以寒,而愈欲發泄,泄而不透,則外束衛氣,而生表寒。

白話文:

風是天地間生長的氣息,寒是天地間收藏的氣息。四季之氣,春季生長,夏季繁榮,秋季收穫,冬季收藏。木在春季旺盛,木氣生發則風動;水在冬季旺盛,水氣深藏則寒起。大抵上,春季木氣主導,陽氣從地下東升,風動而冰解,則生氣主導;冬季水氣主導,陰氣從地上西縮,寒凝而凍結,則收藏氣息主導。因此,風是陽氣的展開,寒是陰氣的聚合,氣質不同。

風侵襲人體,一定來自金和水的收斂。金和水主衛護,衛護性質收斂,但風性質發洩,衛護之氣不開,用風來發洩,反而更想收斂,收斂而無法達到,則內部閉塞血液,產生內部熱症。寒傷害人,一定來自木和火的發洩。木和火主營養,營養性質發洩,但寒性質閉藏,營養血液不密閉,用寒來閉藏,反而更想發洩,發洩而不透徹,則外部束縛衛護之氣,產生表面寒症。

風為春氣,三春之月,天溫日明,人血淖液而衛氣浮宣,襲之以風,不能傷也,值氣涼而竅閉,得風氣之疏泄,是以傷衛。寒為冬氣,三冬之月,天寒日陰,人血凝澀而衛氣沉藏,感之以寒,不能傷也,值氣溫而竅開,得寒氣之閉斂,是以傷營。營傷則衛郁,宜麻黃以瀉衛,衛傷則營郁,宜芍藥以瀉營,營衛發達,則表邪退矣。

《素問·玉機真臟論》: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桂枝、麻黃,發汗之方。

汗貴乎早,「陰陽應象論」: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營衛感傷,在皮毛之部,桂枝、麻黃,治皮毛之方,皮毛邪散,後日之變,無由生矣。於此失治,未幾而或入陽明之腑,或入三陰之臟,於是乎治腑治臟,危證叢生,工之至下而法之至拙者也。

白話文:

風是春季的氣候,春季的三個月裡,天氣溫暖、日照充足,人的血液流通順暢,衛氣在體表散佈廣泛。如果此時受到風氣的侵襲,身體不會受到傷害;然而當氣候轉涼、毛孔收縮時,風氣會使衛氣疏鬆,導致身體受傷。寒是冬季的氣候,冬季的三個月裡,天氣寒冷、日照不足,人的血液凝滯,衛氣潛藏於體內。如果此時受到寒冷的影響,身體不會受到傷害;當氣候回暖、毛孔開放時,寒冷之氣使衛氣凝聚,身體會受到傷害。當衛氣受傷時,身體的營養物質會聚集不散,此時需要用麻黃來促進衛氣的流通;當營養物質受傷時,衛氣會聚集不散,需要使用芍藥來幫助營養物質的流通。當衛氣和營養物質都正常運作時,體表的邪氣自然會消退。

《素問·玉機真臟論》指出,風寒侵襲人體時,會使人體的毛髮全部直立,皮膚閉合產生熱感,這時可以透過發汗來治療。治療風寒可以用桂枝和麻黃等藥物,這些都是發汗的良方。發汗要趁早,根據「陰陽應象論」,最理想的治療順序是先從皮毛開始,其次是肌膚、筋脈、六腑、五臟。治療五臟疾病,往往是在患者病情較重的情況下進行。當營養物質和衛氣受到傷害,並位於皮毛層時,使用桂枝和麻黃等藥物能有效治療。一旦皮膚的邪氣得到疏散,未來的變化就會減少。若在此時未能及時治療,很快可能導致進入陽明大腸的病態,或者進入三陰之臟的病態,從此後,治療大腸和臟器的問題,就變得非常危險,這表示治療方法已經變得非常粗陋。

風寒,客邪也,病則不關於客氣,而視乎人身之主氣。主氣偏陽,則陽郁為熱而入腑,主氣偏陰,則陰鬱為寒而入臟,無非主氣為之也。其始感也,風寒之裹束在表,遷延日久,入陽明而傳三陰,則皆本氣之為病,非盡系風寒之力也。麻黃、桂枝,表散風寒之劑,此外則悉因主氣立法,不專表散之方矣。

解風寒外感,則知氣血內傷,仲景《傷寒》立法,非第為外感之金書,而併為內傷之玉訣。內傷之人,未必盡由於外感,而外感之家,無不悉本於內傷,解此則內外同歸,主客一致,十病九全而不止也。

白話文:

風寒是外來的邪氣,當人患病時並非由外來的邪氣引起,而是與自身的主要氣質有關。如果主要氣質偏向陽性,會導致陽氣壅塞而生熱,進而影響到五臟;若偏向陰性,則陰氣壅塞會產生寒氣,影響四體,這都是主要氣質造成的。起初感受風寒時,風寒包裹在表層,若拖延時間長久,進入陽明經後再傳至三陰經,這都屬於本氣(即人體自身的氣質)所引起的疾病,而不僅僅是風寒的力量。麻黃和桂枝是用於發散風寒的藥物,除此之外,治療方式需根據主要氣質來制定,不再單純使用發散風寒的方子。

解風寒的外感症狀,實際上也是在處理體內的傷害。張仲景的《傷寒論》,並非僅為外感疾病的診療指南,同時也是對內傷疾病的治療原則。不是所有內傷都是由外感引發的,但所有的外感問題,最終都與內傷有關。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做到內外兼顧,主客統一,治療效果往往能達到九成以上,甚至更好。

3. 傳經解

人之經脈,自皮毛以至筋骨,不過六層,太陽在表,次為陽明,次為少陽,次為太陰,次為少陰,次為厥陰,厥陰者,經脈之在裡者也。風寒感襲,受自皮毛,故太陽先病。經氣鬱隆,不得外泄,次第內浸,相因而發,日傳一經,六日而遍。此一定之事,不以風寒溫熱而異同也。

溫病內熱素積,感必盡傳,風寒之家,起於外感,不緣內傷,或有一經兩經而即已者。此本氣之旺而外感之輕,不至成病者,及其成病,則捱次遍傳。此風寒之大凡也。

雖遍傳六經,而未經汗解,則太陽表證,必不能罷。太陽不罷,則不拘傳至何經,凡在六日之內,總以太陽為主,寒宜麻黃,風宜桂枝,無用余方也。若在經失解,裡氣和平,則不至內傳,如裡氣非平,表郁里應,陽盛則入陽明之腑,陰盛則入三陰之臟。腑熱則宜涼瀉,臟寒則宜溫補。

白話文:

人類的經絡系統,從皮膚到筋骨,大約可以分為六層,其中,太陽經位於最外層,接著是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和厥陰,厥陰則是位於最內層的經絡。當風寒之邪侵襲時,通常會從皮膚開始,所以最先影響的是太陽經。經絡中的氣流受到阻塞,無法正常排出,逐漸深入內部,導致病症依次在各經絡中發作,每天傳遞至另一個經絡,六天後會遍及所有經絡。這是固定的流程,無論是風寒、溫熱等不同因素都適用。

對於溫熱病所引起的內熱,如果體內原本就積有熱毒,一旦感染,就會依次傳遞至各經絡。對於風寒病而言,其病因主要來自外部感染,與內部傷害無關,有的情況下可能隻影響一經或兩經,這是因為體質較強,對外來感染的抵抗力較高,因此一般不會形成嚴重的疾病。但如果形成了疾病,那麼病徵也會依照順序在各經絡中傳播。

即使病徵傳遍了六經,如果沒有通過發汗的方式進行治療,那麼太陽經的表層症狀仍不可能停止。無論病徵傳至哪個經絡,只要在六天內,總是以太陽經作為主要的治療目標。對付太陽經的病症,使用麻黃(一種草藥)較為合適,對於風寒的問題,使用桂枝(另一種草藥)也是有效的。對於其他情況則不需要使用其他方法。如果在經絡中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體內的氣息保持平衡,則不會再進一步傳遞到內部經絡。但如果體內的氣息不平和,表層的氣息鬱積,且內在氣息相應,陽氣過盛時,可能會進入陽明經的腑部;陰氣過盛時,則可能進入三陰經的臟部。腑部熱毒需要用涼藥來降火,臟部寒氣則需要用溫藥來補益。

凡人陽盛則生,陰盛則死。風寒傳臟,陰盛而滅微陽,早用溫補,固難盡生,風寒傳腑,陽盛而爍微陰,遲用涼瀉,亦或致死。較之前在營衛,逆順霄壤,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仲景為六經分篇,而太陽一經,不皆表證,其間有陽盛而入腑者,有陰盛而入臟者。但病入臟腑,而經證未罷,是以屬之太陽,雖屬太陽,而內入臟腑,是皆太陽之壞病也。至於陽明之篇,則全是腑病。陽明經證,乃腑病連經,而非止經病也。三陰之篇,則全是臟病。三陰經證,乃臟病連經,而非止經病也。

少陽之篇,則半是腑病,半是臟病。少陽居表陽里陰之介,陽盛則傳腑,陰盛則傳臟,故臟腑兼有。少陽經證,乃臟病腑病之連經,而非止經病也。若但是經病,則全統於太陽一經,不必另分立六經之篇也。

白話文:

人類若體內陽氣過盛會導致生機旺盛,若陰氣過盛則可能走向死亡。風寒侵襲體內,當陰氣過盛時會掩蓋微弱的陽氣,早期使用溫熱補益的方法雖然能救助部分人,但並不能完全輓救所有人。若風寒侵襲體內,使得陽氣過盛而燒傷微弱的陰氣,遲遲使用清涼降火的方法也可能導致某些人死亡。這和身體在營養和衛護系統之間的不平衡,是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

張仲景將六種主要疾病分類,其中「太陽」類疾病並非全部都表現為表層症狀,有些是陽氣過盛深入體內的病症,有些是陰氣過盛深入內部器官的病症。當疾病深入到內臟或器官時,即使被歸類為「太陽」類疾病,實際上都是「太陽」類疾病中的嚴重病例。至於「陽明」類疾病,則完全涉及內臟器官的問題。「陽明」經絡的病症,是因器官疾病延伸至經絡,而非單純的經絡疾病。三陰類疾病,則完全涉及內部器官的問題。「三陰」經絡的病症,是因器官疾病延伸至經絡,而非單純的經絡疾病。

「少陽」類疾病則包含了部分內臟器官和部分內臟器官的問題。作為表層的陽氣和內裡的陰氣的中介,陽氣過盛會導致疾病傳至器官,陰氣過盛也會導致疾病傳至器官,因此涉及內外兩種器官。少陽經絡的病症,是內臟器官和器官疾病的連接表現,而非單純的經絡疾病。如果只是經絡疾病,那麼所有病症都可以統一歸納到「太陽」類疾病中,不必單獨分類為六種主要疾病。

此義自仲景而後,千載無知者。郊倩程氏,比之諸家,微有一線螢光,而誤以臟腑之病為經證,因謂傷寒不傳經,謬矣。至喻嘉言輩,醉魔迷濛,其於此理,一字不解也。

白話文:

從漢代張仲景開始,千百年來有許多人都對其醫學理論一知半解。後來有位名叫程氏的人,與其他學派相比,稍微有些進步,但他錯誤地將五臟六腑的病症視為傷寒病的表現,認為傷寒病不會轉化為其他病症,這是大錯特錯的。到了喻嘉言這一派,他們如同醉酒之人一般,對於這種醫學原理,完全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