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傷寒說意》~ 卷首 (3)

回本書目錄

卷首 (3)

1. 裡氣解

風寒之傷人也,不能為寒,不能為熱,視乎人之裡氣而為變者也。裡氣和平,則腑熱不作,臟寒不動,終始在經,不能內傳,但當發散其表邪,不必用溫清補瀉之劑也。裡氣非平,而表邪外束,腑陽盛者,則陽鬱而生內熱,臟陰盛者,則陰鬱而生內寒。

寒熱之分途,全在乎中。太陰以濕土主令,陽明從燥金化氣,陽旺之家,則陽明司氣,胃腑生其燥熱,陰旺之家,則太陰當權,脾臟生其濕寒。濕寒者,水氣也,燥熱者,火氣也。脾以陰土而含陽氣,陽升則化火,胃以陽土而含陰精,陰降則化水。水寒而流濕,火熱而就燥,土者,水火之中氣也,故火盛則燥熱傳於戊土,水盛則濕寒傳於己土,此臟寒腑熱之所由來也。

白話文:

風寒侵襲人體時,並不會固定地表現為寒或熱,而是根據人體內部的氣質有所變化。若人體內部氣質平和,則不會出現內臟的寒症或五臟的熱症,風寒只會停留在皮膚層面,不會深入體內。因此,這種情況下只需發散皮膚表面的風寒,通常無需使用溫熱、清涼、補益或消導等藥物。

如果人體內部氣質不平和,且有外來風寒束縛,同時腸胃功能旺盛(陽明),可能會導致陽氣鬱結產生內熱;反之,如果肝腎等深部器官功能旺盛(太陰),可能會導致陰氣鬱結產生內寒。

寒熱的分野,關鍵在於中焦的調節。太陰主濕土,陽明則由燥金化生氣質,陽氣旺盛的人,多由陽明主管,胃腸易生燥熱;陰氣旺盛的人,則多由太陰主導,脾臟易生濕寒。濕寒是水氣,燥熱是火氣。脾主陰土包含陽氣,陽氣上升會轉化為火;胃主陽土包含陰液,陰液下降會轉化為水。水性寒且帶濕,火性熱且趨乾燥,土是水與火之間的氣質。因此,陽氣過盛會使燥熱傳至戊土(心肺),陰氣過盛會使濕寒傳至己土(肝腎),這就是內臟寒症和腸胃熱症的原因所在。

然己土之性濕,庚金之性燥,濕者太陰脾土之本氣,燥者陽明胃土之子氣也,子氣不敵本氣之旺,故濕盛者多而燥盛者少。蓋水偏勝則病濕寒,火偏勝則病燥熱,而陰陽非平者,則燥易消而濕易長。緣土居水火之中,水火交蒸,但能生濕,不能生燥,則濕有日增而燥有日減,自然之事。

況五行之理,水能剋火,火不能剋水,故火常敗而水常勝。此寒熱燥濕進退消長之大凡也。

後世庸工,悖繆不通,乃有傳經為熱、直中為寒種種胡說。千載不得解人,何可期之旦暮間也。

白話文:

己土的特性是濕潤,庚金的特性是乾燥,濕潤是太陰脾土的基本性質,乾燥是陽明胃土的派生性質。派生性質無法對抗基本性質的強盛,所以濕潤的狀況比乾燥的狀況要多。因為水過於強盛會導致濕寒的疾病,火過於強盛會導致燥熱的疾病,如果陰陽不平衡,那麼乾燥的情況容易減輕而濕潤的情況容易加重。因為土處在水和火之間,水火交替蒸發,只能產生濕潤,不能產生乾燥,因此濕潤的情況逐漸增加,乾燥的情況逐漸減少,這是自然的規律。

再者,五行的原理中,水可以剋制火,火不能剋制水,所以火常常失敗而水常常勝利。這就是寒熱燥濕進退消長的主要原則。

後世的醫術平庸之人,違反了這些道理,竟然傳播經典認為是熱病,直接中病認為是寒病,各種荒謬的說法。千百年來難以讓人理解,怎麼能在短時間內期待得到解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