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說意》~ 跋
跋
1. 跋
壬辰冬,謁張翰風夫子於陶署。語及岐黃學,夫子曰:昌邑黃坤載先生醫術,仲景而後一人也。乾隆間,四庫館中校纂諸臣知醫者寡,故其書雖已著錄而卒未大顯。子其為我訪求未刻之書以來,毅識之於心不敢忘。蓋是時夫子已刻黃氏書四五種,凡數十萬言矣。
次年毅設帳濟南,以語陳孝廉元圃,元圃謂其友宋君有黃氏《傷寒說意》鈔本,因定伻借觀。書未至而夫子沒,哲嗣仲遠復申夫子遺命,求黃氏之書,一為《周易懸象》,一為《四聖懸樞》,一即《傷寒說意》也。然毅既以此書寄仲遠,值夫子柩將返葬,至無以為旅資,且行李已首塗,故仲遠諄諄以改鈔相屬,毅諾之。
白話文:
在壬辰年的冬天,我拜訪了張翰風老師於陶署。談論到岐黃學,老師說:昌邑的黃坤載先生的醫術,僅次於張仲景,是個難得的醫學巨擘。在乾隆時期,四庫館中的校輯官員中懂得醫學的人很少,所以雖然黃坤載先生的著作已經被錄入書目,但最終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發揚。請你幫我尋找尚未刊印的書籍,並將它們牢記於心,永不遺忘。當時老師已經刻印了黃氏的四五種書籍,總計數十萬字。
第二年,我在濟南設下帳篷,告訴陳孝廉元圃。元圃告訴我他有一位朋友宋君擁有黃氏的《傷寒說意》的手抄本,因此我派使者去借閱。書還沒有到達,老師就去世了。他的兒子仲遠繼承父親的遺志,再次尋求黃氏的書籍,包括《周易懸象》、《四聖懸樞》和《傷寒說意》。然而,當我將這本書寄給仲遠時,正值老師的靈柩將要回鄉安葬,我無法提供旅行的資金,而且行李已經在路上,所以仲遠詳細地要求我修改抄寫,我同意了他的請求。
甲午春,讀《禮》之暇,率及門人李董兩生,並日繕成,復加校讎,擬即付之剞氏。蓋敬卒翰風夫子之志,而成仲遠之賢,且以彰黃氏之絕業,起世人之沉疴。而並以望夫好善之人,終能以《四聖懸樞》《周易懸象》等書見示也。
甲午三月下浣趙汝毅謹跋
白話文:
在甲午年的春天,利用閱讀《禮記》的空閒時間,我帶領學生李董兩位,每天編輯,再進行校對,計劃馬上交由剞氏出版。我尊重並繼承了翰風夫子的志向,同時彰顯了仲遠先生的賢能,並且希望以此光大黃氏的卓越事業,讓社會上的病痛得到救治。並且期待那些善良的人,最終能夠展現《四聖懸樞》、《周易懸象》等書籍。
甲午年三月下浣趙汝毅謹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