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傷寒論述義》~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敘述

傷寒論一部。全是性命之書。所以使學者見病知源。是以深切而著明。平易而直達。誠匪有牽紐艱隱之故者也。蓋仲景之旨。先辨定其病。辨病之法。在察脈證。故必就脈證。以定其病。而後治法有由設焉。所謂病者。何也。三陽三陰。是也。熱為陽。寒為陰。而表裡虛實。

互有不同。則六者之分。於是立焉。所謂脈者。何也。其位。寸口關上。尺中趺陽。其體。浮沉遲數。緊緩滑澀之類。是也。證者。何也。發熱惡寒。讝語腹滿。下利厥冷之類。是也。脈有常變。證有真假。故脈證並示。而病之情機盡焉。(脈有常變。詳論於卷末答問中。病情字。

素問多見。如形之疾病。莫知其情類。情之言猶性。蓋病之寒熱虛實。皆謂之情也。病機字。見本草經。曰。欲療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蓋邪之進退消長。勢之緩急劇易。皆謂之機也。程氏以病人之苦喜。指為病情。柯氏論翼。又論病有名證情機之別。並與此所稱異。)所謂治者。

何也。汗下涼溫。及刺灸之法。是也。六病之中。自有緩急劇易之不等。故方亦有大小緊慢之不同。以相對治。加之人不能無宿恙相得。醫或誤措。以致變逆者。凡皆隨其脈證。而備之治法。其深切而著明。平易而直達。固既如是。始非有艱隱難知者也。雖然。其書實三代之遺。

是以言高而旨邃。苟不通其義例。則未免乎盲者之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盡嘗論之。取之岐扁。變而通之。此名稱之例也。自熱而寒。自表而里。自實而虛。此篇第之例也。六病各有提綱。而次以細目。又次以本病來路。傳變證候。及誤逆諸態。疑似各病。或舉其正。而承以其奇。

或說其輕。而續以其重。有法有案。有戒有論。參互錯綜。縷分條析。此章次之例也。語有主客。辭有詳略。或數條相參。而其義始悉。或一章之中。文互照對。證以方省。方以證略。有理趣明白。不假復述者。有事緒繁雜。須人引伸者。此辭句之例也。四者之例。極為謹嚴。

而俱是莫不深意所存矣。今不憚弇陋。本於輯義之著。按諸四者之例。推究病之情機。以述其大要。始陰陽總述。終差後勞復。脈證治法。具為辨析。顧猶未免注家更定之氣習。然不分其派。無由以達其源。不疏其類。無由以認其別。故務去拘鑿之談。敢從坦明之說。庶通其可通。

疑其可疑。耑以擴充家庭之遺教。闡揚性命上之神理矣。後之讀者。或由此入手。其於臨病處療之方。未必無小補云。(是書之作。以辨全經大義為主。故每病每證。不必具列各章。特舉其梗概。以俟人隅反。蓋敘大綱。則用大書。而其所以為說。及援據諸說。則夾註其下。

要旨不過於述輯義之餘意。則輯義既載者。亦不復錄出。如撰述之例。更有三端。一發輯義之覆。輯義固主慎重。故於情機傳變之委。前人說不具者。大抵缺而不論。今鑽研經旨。覈核事理。略加辨訂。以為貂續。一酌諸家之中。輯義所引諸說。或一條而異同兼臚。或數條而前後異其義。

今則參互涵泳。歸之於畫一。一補輯義之遺。前輩確說。及諸家擴充經旨者。或有漏落。略取附之。唯拙著別有傷寒廣要。故彼之所採入。茲不復贅。要之仲景之書。理無不該。學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此輯義之著。亦所以不厭廣搜。今斯書。則僅述一隅。所見特隘。然既博矣。

從而約之。固亦為學之方。覽者幸恕僭越之罪而可也。○按諸注家。如尤怡傷寒論貫珠集。黃元御傷寒懸解。長沙藥解。俱出於先教論下世之後。尤書穩實。間有發明。黃書僻謬。殊少可取。又近世有熊壽試集註。又郭雍傷寒補亡論。輯義從汪氏轉引。而近日有吳舶新齋本。

今亦採入。至如皇國注家。則指不暇僂。輯義一概不引。嫌蕪雜也。愚亦甚厭讀。姑取一二部。略摘錄之已。○郭氏曰。問云。傷寒何以謂之卒病。雍云。無是說也。仲景敘論云。為傷害雜病論合十六卷。而標其目者。誤書為卒病。後學因之。乃謂六七日生死人。故謂之卒病。

此說非也。古之傳書怠墮者。因於字畫多。省偏旁書字。或合二字為一。故書雜為⿳亠从木。或再省為卒。今書卒病。則雜病字也。漢劉向校中秘書。有以趙為肖。以齊為立之說。皆從省文。而至於此。與雜病之書卒病無以異。今存傷寒論十卷。雜病論亡矣。郭此說甚是。但末句有疑。

○家丹州公醫心方。引養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語。據此。叔和名熙。以字行也。先友山本讓嘗有此說。實為前人之所未言及。仍附拈之。)

2. 陰陽總述

蓋欲明仲景陰陽之義。必先審素問熱論之旨。三陽三陰之目所由出也。夫三陽三陰之目。雖取之於彼。而其義則自有不同矣。故學者胸次必先了然於此。而始可讀仲景書耳。考熱論。黃帝以熱病起問。而岐伯對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是言人真傷於寒氣。而陽氣怫結。因為熱證也。

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痛云云。是據經絡為分。以為三陽經循外。三陰經循內。故表熱證為三陽。裡熱證為三陰。而以表裡均熱為兩感。如所定日期。略示淺深次序耳。故曰。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可以見也。要之。素問之義。

止是熱病。與仲景之寒熱兼該者。判然兩途矣。(素問仲景之異。從來注家。分辨不清。往往牽混。遂至徒分頭緒。泛無統紀。故茲首辨之。王氏溯洄集曰。夫素問謂人傷於寒。則為病熱者。言常而不言變也。仲景謂或熱或寒。而不一者。備常與變。而弗遺也。仲景蓋言古人之所未言。

大有功於古人者。雖欲偏廢可乎。程氏後條辨贅余曰。素問之六經。是一病共具之六經。仲景之六經。是異病分布之六經。素問之六經。是因熱病。而原及六經。仲景之六經。是設六經。以該盡眾病。二家之言。特得其要。又中西惟忠。山田正珍。亦並有辨。稍確。)

仲景所謂陰陽也者。寒熱之謂也。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有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此則全經之大旨。其發熱無熱。是病熱病寒之明徵也。但其章本為邪之初犯。分表熱表寒之異而設。(此章之義。溯洄集始發其蘊。程錢諸家。皆根據之。)然繇是推求。則諸般疾證。

皆自歷然矣。原夫其所以為熱為寒之理。固不以所受之地位。(注家以陽經陰經為說。欠妥。)亦非所感之邪。有寒與熱也。(互見卷末答問。宜並考。)蓋人不論強弱。必有一罅隙。而邪乃乘入之。(罅隙者何。或勞汗取涼。或衣被失宜。或食飢入房出浴之等。凡一時適有表開。

皆是也。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言氣所虛處。邪氣得湊。百病始生篇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獨傷人。所謂虛者。言虛邪之風。與身形之虛。又楊上善太素注曰。風氣之邪。得之因者。或因飢虛。或因復用力。腠理開發。風入毛腠。灑然而寒。腠理閉塞。內壅熱悶。

皆可以證矣。又內藤希哲。山田宗俊。亦嘗論文。欠精切。仍不錄。)其既乘入也。隨其人陽氣之盛衰。化而為病。於是有寒熱之分焉。(虛家有陰虛陽盛者。實人亦有內寒者。蓋陰陽盛衰之機。不可一例而言。學者宜精思。)陽盛之人。邪從陽化。以為表熱。此發於陽之義也。

(詳述於太陽病中。)陽衰之人。邪從陰化。以為表寒。此發於陰之義也。(詳於少陰中。)發於陽者。其陽甚盛。與邪相搏。則傳為裡熱。(詳於少陽陽明中。)如胃氣素弱。為邪所奪。或內有久冷。則變為裡寒。(詳於太陰少陰中。)發於陰者。其陽甚衰。不與邪抗。則傳為裡寒。

(詳於少陰中。)如本有伏陽。更能撐持。則變為裡熱。(亦詳於少陰。)此陰陽之要。受病之略也。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其義可見也。(經者。素問通評虛實論也。先教諭嘗有詳解。今愚此說實本於其意云。從前諸家。間有論及於此者。雖或不無礙。然宜以為據。

仍表出於下。龐氏曰。凡人稟氣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熱。因傷寒蒸起宿疾。更不在感異氣而變者。假令素有寒者。多變陽虛陰盛之疾。或變陰毒也。素有熱者。多變陽盛陰虛之疾。或變陽毒也。(此說已拈廣要中。然論病因人而化者。實以龐氏為藍本。故又列於茲。)(程氏曰。

人之府藏。不但各有虛實寒熱之不等。而虛實寒熱中。更有剛柔強脆之不等。風寒固不擇而施。府藏則隨材各得。柯氏曰。去病寒熱。當審其人陰陽之盛衰。不得拘天氣之寒熱。必因其人陰陽之多少。元氣之虛實。不全憑時令之陰陽為轉移也。金鑑曰。六氣之邪。感人雖同。

人受之而生病各異者。何也。蓋以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藏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藏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譬諸水火。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物盛從化。理固然也。誠知乎此。又何疑乎陽邪傳裡。變寒化熱。

而遂以為奇耶。又軒村曰。靈樞五變篇所論。能盡受邪之理。云。黃帝曰。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異。願聞其故。少俞曰。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斵村木。木之陰陽。尚有堅脆。堅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共交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

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異耶。云云。是也。軒又曰。宋人有陽臟人陰臟人語。就其人體質而為言。蓋陽臟人感邪。則為熱證。陰臟人感邪。則為寒證也。愚謂軒說並是。又陶隱居曰。邪氣之傷人。最為深重。經絡既受此氣。傳入藏腑。

隨其虛實冷熱。結以成病。亦足以發焉。)

寒熱者。病之情也。病有所在部位。人有體氣強弱。故表裡虛實相配。以為三陽三陰。而證狀機變。於是乎無不出於此。表者。軀殼之分。是也。里者。胃府是也。(中西惟忠曰。胃者。津液之原。有生之本也。飲食之入。與前後之出。顯然可度之於外。而察內之所病矣。愚又謂陽氣之盛衰。

必驗之胃。而倉廩之官。邪最易陷入。且外感之病。倘傷及臟。則非藥之所能治。皆是仲景之所以專主胃腑也。)虛者。無形之名。氣虧之義。實者。有形之名。氣盈之義。蓋陽盛則熱。故實證多熱。火熱炎上。故表證多熱。陽衰則寒。故寒證多虛。水勢沉下。故寒證多里。

然事不可以一定。故熱亦有里有虛。寒亦有表有實。此所以分而為六也。太陽病者。表熱證也。少陽病者。半表半裡熱證也。此二者未藉物為結。然其體氣則實矣。陽明病者。裡熱實證也。太陰病者。裡寒實證也。少陰病者。表裡虛寒證也。而更有等差。厥陰病者。裡虛而寒熱相錯證也。

此三陽三陰之梗概也。(表裡俱有寒熱。但半表半裡。有熱證而無寒證。蓋寒是潤下之氣。非可羈留隙地。其理不待辨也。)如諸家所說。一系經絡藏府之義。愚豈求異前輩。姑攄所見。以俟後之識者爾。(考諸家說。皆主經絡藏府。而各有異同。今摘其略。成氏以太陽為表。

陽明為胃。少陽為半表半裡。太陰為陽邪傳裡。少陰邪氣傳裡深。厥陰熱已深。方氏以太陽為皮膚。陽明為肌肉。少陽為軀殼之內。藏府之外。而三陰唯配各藏。張志聰及錫駒。則以盧之頤為原。牽合氣化之說。程氏則以為六經實即表裡府藏之別名。汪氏則謂仲景之意。一同內經。

則以諸寒證。自為一書。柯氏則據素問皮部論。強立辨別。魏氏則以陽為表。陰為里。而稱太陰里中之表。少陰里中之半表裡。厥陰里中之裡。(表裡中更分表裡。劉完素保命集。既有其說。)尤氏則三陽必分經腑。而三陰必分經臟寒熱。如夫皇國諸注。則擯斥經絡藏府。專主病位。

然其說多出虛揣。殊少實效。要之三陽病從有定論。至三陰病。則各注殊見。未見有確核之說矣。)

仲景之命病。本有定名。然亦有彼此更稱。而示人以不可拘執者。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云云。此所謂陰陽。就熱證中。標表與里者也。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

因作痞也。此所謂陰陽。於太陽中。標虛與實者也。蓋虛實表裡。以配陰陽。則表為陽。里為陰。實為陽。虛為陰。然經中陽病亦有里。陰病亦有表有實。則不可據以解篇題陰陽之稱。至於經絡藏府之言。經中間或及之。然本自別義。非全經之旨。(閔氏釋行經等義。與輯義所舉諸說相發。

文繁不錄。宜參考。軒村曰。經中經字。皆當為表字看。猶指里為藏。亦可備一說也。方氏曰。六經之經。與經絡之經不同。猶儒家六經之經。猶言部也。程氏曰。經則猶言界也。又曰。經。猶言常也。柯氏曰。仲景之六經。是經略之經。而非經絡之經。愚謂本經中。無六經字。

則諸說殊為贅疣。經絡藏府。非全經之旨。卷末答問有辨。)唯以寒熱定陰陽。則觸處朗然。無不貫通也。

成氏注傷寒例。若或差遲。病即傳變曰。傳。有常也。傳為循經而傳。如太陽傳陽明。是也。變。為不常之變。如陽證變陰證。是也。蓋三陽三陰之次第。陽則自表而里。陰則自實而虛。寒極而熱。此其概也。病機不一。難得定論。然今原之經旨。如三陽病。自太陽而少陽。

而陽陽。陽明無所復傳。又有太陽直傳陽明者。至陽變為陰。則有太陽變太陰者。有太陽變少陰者。有少陽變太陰或少陰或厥陰者。如三陰病。太陰之實。變為少陰之虛。少陰自有直中。少陰之寒極。為厥陰之燥熱。至陰變陽。則有太陰變為陽明者。有少陰變諸陽證者。如三陰將愈。

必須寒去陽旺耳。此傳變之略也。如其委曲。次卷悉之矣。(詳前輩傳變諸說。唯王履稍得其要。然立言猶不免有病。他湊合內經。或論再傳之義。或立傳手不傳足之說。或分循經越經等目。或為陰證不傳變之說。皆現與仲景之旨背馳矣。至如方氏三綱傳變之說。則印定後人眼目。

其害最甚。)夫病自表而里。自里而表。自實而虛。自虛而實。自熱而寒。自寒而熱。有如壞敗。有如兼挾。千態萬狀。不可端倪。然其情機。則實不能出於三陽三陰範圍之外也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