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傷寒論述義》~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敘述

傷寒論一部。全是性命之書。所以使學者見病知源。是以深切而著明。平易而直達。誠匪有牽紐艱隱之故者也。蓋仲景之旨。先辨定其病。辨病之法。在察脈證。故必就脈證。以定其病。而後治法有由設焉。所謂病者。何也。三陽三陰。是也。熱為陽。寒為陰。而表裡虛實。

互有不同。則六者之分。於是立焉。所謂脈者。何也。其位。寸口關上。尺中趺陽。其體。浮沉遲數。緊緩滑澀之類。是也。證者。何也。發熱惡寒。讝語腹滿。下利厥冷之類。是也。脈有常變。證有真假。故脈證並示。而病之情機盡焉。(脈有常變。詳論於卷末答問中。病情字。

素問多見。如形之疾病。莫知其情類。情之言猶性。蓋病之寒熱虛實。皆謂之情也。病機字。見本草經。曰。欲療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蓋邪之進退消長。勢之緩急劇易。皆謂之機也。程氏以病人之苦喜。指為病情。柯氏論翼。又論病有名證情機之別。並與此所稱異。)所謂治者。

白話文:

《傷寒論》這本書,全是關於性命的重要知識。它讓學者能從病症中明白病因,因此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完全沒有艱澀難懂的地方。因為仲景的用意,是要先辨別出病症。而辨別病症的方法,在於觀察脈象和症狀。所以他必定要依據脈象和症狀,才能確定病症,然後才能制定治療方法。所謂的病症,指的是三陽三陰,也就是熱屬於陽,寒屬於陰,而表裡虛實則各有不同,所以才有了六種不同的病症。所謂的脈象,指的是位置,如寸口、關上、尺中、趺陽等,以及脈體,如浮沉、遲數、緊緩、滑澀等。所謂的症狀,指的是發熱惡寒、讝語腹滿、下利厥冷等。脈象會有變化,症狀也有真假,所以要同時觀察脈象和症狀,才能掌握病症的真實情况。至於治療,則是指……。

何也。汗下涼溫。及刺灸之法。是也。六病之中。自有緩急劇易之不等。故方亦有大小緊慢之不同。以相對治。加之人不能無宿恙相得。醫或誤措。以致變逆者。凡皆隨其脈證。而備之治法。其深切而著明。平易而直達。固既如是。始非有艱隱難知者也。雖然。其書實三代之遺。

是以言高而旨邃。苟不通其義例。則未免乎盲者之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盡嘗論之。取之岐扁。變而通之。此名稱之例也。自熱而寒。自表而里。自實而虛。此篇第之例也。六病各有提綱。而次以細目。又次以本病來路。傳變證候。及誤逆諸態。疑似各病。或舉其正。而承以其奇。

白話文:

汗出可以降熱,針灸也能治療疾病。六種病症有輕重緩急之分,所以藥方也有大小、緊慢之別,要對症下藥。人體可能存在舊疾,醫生如果用藥失誤,可能會導致病情逆轉。因此,治療時要根據脈象和病症,準備不同的治療方法。這些方法深奧精妙,卻也平易直達,並非難以理解。雖然這本書是三代傳承下來的醫學典籍,內容深奧,但只要理解其中的道理,就不會像盲人摸象,無所適從。我們應該學習岐伯、扁鵲的醫術,融會貫通,並加以應用。治療疾病要分為寒熱、表裏、虛實,這本書按照這個原則將疾病分類。每種病症都有主旨,並列出詳細的症狀、傳變、誤治、疑似病症等內容,既有常見病症,也有奇特病症。

或說其輕。而續以其重。有法有案。有戒有論。參互錯綜。縷分條析。此章次之例也。語有主客。辭有詳略。或數條相參。而其義始悉。或一章之中。文互照對。證以方省。方以證略。有理趣明白。不假復述者。有事緒繁雜。須人引伸者。此辭句之例也。四者之例。極為謹嚴。

而俱是莫不深意所存矣。今不憚弇陋。本於輯義之著。按諸四者之例。推究病之情機。以述其大要。始陰陽總述。終差後勞復。脈證治法。具為辨析。顧猶未免注家更定之氣習。然不分其派。無由以達其源。不疏其類。無由以認其別。故務去拘鑿之談。敢從坦明之說。庶通其可通。

白話文:

這段文字講述的是古代醫書的寫作規範。它認為,醫書的章節編排要井然有序,有法可循,有戒律可依;文句要詳略得當,主客分明,有時需要多條內容相互參照才能理解其完整意思,有時則需要前后文相互印證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這些規範看似嚴謹,卻都是為了更深入地探究疾病的奧妙。作者也表示,他雖然學識淺薄,但仍希望透過這些規範,深入探討疾病的機理,闡述其主要內容,從陰陽總論到疾病後期恢復,全面解析脈象、症狀和治療方法。作者也坦言,自己的理解難免受到前人注釋的影響,但若不梳理脈絡,就無法探究其根源,若不分類歸納,就無法分辨其差異。因此,作者希望摒棄拘泥刻板的說法,以坦誠明晰的語句,讓讀者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

疑其可疑。耑以擴充家庭之遺教。闡揚性命上之神理矣。後之讀者。或由此入手。其於臨病處療之方。未必無小補云。(是書之作。以辨全經大義為主。故每病每證。不必具列各章。特舉其梗概。以俟人隅反。蓋敘大綱。則用大書。而其所以為說。及援據諸說。則夾註其下。

要旨不過於述輯義之餘意。則輯義既載者。亦不復錄出。如撰述之例。更有三端。一發輯義之覆。輯義固主慎重。故於情機傳變之委。前人說不具者。大抵缺而不論。今鑽研經旨。覈核事理。略加辨訂。以為貂續。一酌諸家之中。輯義所引諸說。或一條而異同兼臚。或數條而前後異其義。

白話文:

對於書中的內容有所懷疑,因此寫下這篇文字,旨在擴充家庭的遺教,闡明性命方面的道理。後世讀者可以以此為入門,在面對疾病時,或許能得到一些幫助。這本書以闡明《黃帝內經》的整體大義為主,因此對於每種疾病、每種症狀,並未詳細列出所有章節,只列出梗概,留待讀者自行思考。敘述大綱時,使用較大的字體,而詳細的解釋和引用其他學說的內容,則以註解的形式放在下方。

主要內容是對《黃帝內經》的註解進行補充,因此對於註解中已經記載的內容,不再重複列出。撰寫本書的過程中,還有以下三個方面:一、對《黃帝內經》的註解進行補充。註解原本強調謹慎,因此對於情機傳變的細節,前人的解釋可能不夠詳盡。現在深入研究經文,仔細推敲道理,略加辨訂,作為補充。二、參考各家學說。註解中引用的學說,可能在一條中包含不同意見,或者在多條中前后表達的意見不一致。

今則參互涵泳。歸之於畫一。一補輯義之遺。前輩確說。及諸家擴充經旨者。或有漏落。略取附之。唯拙著別有傷寒廣要。故彼之所採入。茲不復贅。要之仲景之書。理無不該。學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此輯義之著。亦所以不厭廣搜。今斯書。則僅述一隅。所見特隘。然既博矣。

從而約之。固亦為學之方。覽者幸恕僭越之罪而可也。○按諸注家。如尤怡傷寒論貫珠集。黃元御傷寒懸解。長沙藥解。俱出於先教論下世之後。尤書穩實。間有發明。黃書僻謬。殊少可取。又近世有熊壽試集註。又郭雍傷寒補亡論。輯義從汪氏轉引。而近日有吳舶新齋本。

白話文:

現今將各家觀點相互融合,歸納成一致的理解。本書補遺先前遺漏之處,前輩的論述已十分確切,但各家擴充經旨時,或有疏漏之處,我便略作補充。唯拙作另有《傷寒廣要》,故那些已被收錄的內容,此處不再贅述。總之,仲景的著作,道理無所不包,學者就像喝河水的耗子,各取所需。這本補遺的著作,也是為了不厭其廣泛搜集。如今這本書,只闡述了一小部分,所見甚為狹隘,但已十分廣博。

因此,將它簡化,也是學習的方式。讀者請諒解我僭越之罪吧。○依據諸家注解,如尤怡的《傷寒論貫珠集》、黃元御的《傷寒懸解》、長沙的《藥解》,都出於後世對先賢論述的繼承。尤書穩健可靠,偶有新見解;黃書偏頗謬誤,實在少有可取之處。近世還有熊壽的《試集註》、郭雍的《傷寒補亡論》,輯義書中引用了汪氏的觀點。近年則有吳舶的《新齋本》。

今亦採入。至如皇國注家。則指不暇僂。輯義一概不引。嫌蕪雜也。愚亦甚厭讀。姑取一二部。略摘錄之已。○郭氏曰。問云。傷寒何以謂之卒病。雍云。無是說也。仲景敘論云。為傷害雜病論合十六卷。而標其目者。誤書為卒病。後學因之。乃謂六七日生死人。故謂之卒病。

此說非也。古之傳書怠墮者。因於字畫多。省偏旁書字。或合二字為一。故書雜為⿳亠从木。或再省為卒。今書卒病。則雜病字也。漢劉向校中秘書。有以趙為肖。以齊為立之說。皆從省文。而至於此。與雜病之書卒病無以異。今存傷寒論十卷。雜病論亡矣。郭此說甚是。但末句有疑。

白話文:

現在也將它納入。至於皇國的注家,則多得數不過來,他們彙集的義理一概不引用,嫌棄繁雜。我也很厭煩閱讀,就取了其中一兩部,略微摘錄而已。郭氏說:「有人問,傷寒為何稱作卒病?雍回答:沒有這種說法。仲景在論述中說,這是傷寒雜病論合編十六卷,只是標題寫錯了,誤寫成卒病。後人因此而認為六七日就決定生死,所以稱為卒病。」

這種說法不對。古人傳抄書籍時有疏忽的,因為字畫太多,就省略偏旁部首來寫字,或者把兩個字合為一個字,所以把「雜」寫成「⿳亠从木」,甚至再省略寫成「卒」。現在寫的「卒病」,其實就是「雜病」二字。漢代劉向校對中秘書,就有把「趙」寫成「肖」,把「齊」寫成「立」的說法,都是因為省略文字。而這個「卒病」的情況,和「雜病」的寫法也相同。現在留存的傷寒論十卷,雜病論已經不存在了。郭氏的這個說法很合理,只是最後一句有點疑問。

○家丹州公醫心方。引養生要集。有高平王熙叔和曰語。據此。叔和名熙。以字行也。先友山本讓嘗有此說。實為前人之所未言及。仍附拈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所提到的是關於一位名叫「高平王熙」的人和他的朋友「山本讓」之間的故事。 在《家丹州公醫心方》一書中引用了《養生要集》,其中提到了高平王熙的一句話:「叔和名熙,以字行也。」意思是他的名字叫作熙,但大家通常只用他的表字(即「叔和」)來稱呼他。

山本讓曾經也有過這樣的觀點,而且是以前人們從沒有提及到的。因此,在這裡我們把它附加在此處,以便於後世參考。

整段話的意思可以簡單地理解為: 高平王熙的名字叫做熙,但是大家都習慣性地使用他的表字「叔和」來稱呼他。這個觀點是由他的好友山本讓提出的,並且在此之前還未曾有人提起過。為了方便日後的研究者們進行查證,所以現在把這個觀點加進去。

2. 陰陽總述

蓋欲明仲景陰陽之義。必先審素問熱論之旨。三陽三陰之目所由出也。夫三陽三陰之目。雖取之於彼。而其義則自有不同矣。故學者胸次必先了然於此。而始可讀仲景書耳。考熱論。黃帝以熱病起問。而岐伯對以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是言人真傷於寒氣。而陽氣怫結。因為熱證也。

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痛云云。是據經絡為分。以為三陽經循外。三陰經循內。故表熱證為三陽。裡熱證為三陰。而以表裡均熱為兩感。如所定日期。略示淺深次序耳。故曰。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可以見也。要之。素問之義。

白話文:

想要真正理解仲景的阴阳理论,必须先弄清楚《素问·热论》的含义,因为三阳三阴的概念就源于此。虽然三阳三阴的概念取自《素问·热论》,但其意义却有所不同。所以学习者必须先对这个概念了然于心,才能开始阅读仲景的著作。仔细研读《热论》,黄帝以热病发问,岐伯回答说人的疾病是因为寒气入侵导致的,因此产生了热症。也就是说,人真正受寒气所伤,阳气郁结,所以表现出热证。

文中提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痛云云”,这是根据经络来划分。因为三阳经循行于外,三阴经循行于内,所以表热症为三阳,里热症为三阴,而表里皆热的则称为两感。文中以日期来划分热病的轻重程度,并简单地示出了病情的演变顺序。所以说,“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由此可见,《素问》的含义是……

止是熱病。與仲景之寒熱兼該者。判然兩途矣。(素問仲景之異。從來注家。分辨不清。往往牽混。遂至徒分頭緒。泛無統紀。故茲首辨之。王氏溯洄集曰。夫素問謂人傷於寒。則為病熱者。言常而不言變也。仲景謂或熱或寒。而不一者。備常與變。而弗遺也。仲景蓋言古人之所未言。

大有功於古人者。雖欲偏廢可乎。程氏後條辨贅余曰。素問之六經。是一病共具之六經。仲景之六經。是異病分布之六經。素問之六經。是因熱病。而原及六經。仲景之六經。是設六經。以該盡眾病。二家之言。特得其要。又中西惟忠。山田正珍。亦並有辨。稍確。)

仲景所謂陰陽也者。寒熱之謂也。曰。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有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此則全經之大旨。其發熱無熱。是病熱病寒之明徵也。但其章本為邪之初犯。分表熱表寒之異而設。(此章之義。溯洄集始發其蘊。程錢諸家。皆根據之。)然繇是推求。則諸般疾證。

白話文:

止是指發熱的病症。與仲景所說的寒熱兼具的病症,分別是很大的。(素問與仲景的區別,歷來的注釋家們,一直分辨不清,常常混為一談,導致頭緒紛亂,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這裡首先做出辨別。王氏《溯洄集》說:素問所說的「人受到寒邪侵襲,則會病熱」,是講平常的情況,沒有講變化的情況。仲景所說的「有時熱或寒,而不總是這樣」,是備述了正常情況和變化的情況,沒有遺漏。仲景說的是前人沒有說過的話,對前人幫助很大,怎麼可以偏廢其中一方呢?程氏《後條辨贅餘》說:素問的六經,是指一種病共同具有的六經。仲景的六經,是指不同病分佈的六經。素問的六經,是從熱病出發,而探究六經的。仲景的六經,是建立六經,以涵蓋所有的病症。兩家的話,都抓住了要點。另外,中西惟忠和山田正珍也都有辨別,比較確切。)

仲景所說的陰陽,就是寒熱的意思。他說:「有的病症發熱惡寒,是從陽發出的。有的病症不發熱惡寒,是從陰發出的。」這就是全篇經書的大意。發熱與不發熱,是病熱病寒的明確徵兆。但是這章經文的重點,主要是邪氣初次侵犯,分為表熱表寒不同的病症而設立的。(此章的含義,是《溯洄集》最先發掘出來的,程、錢等家都根據這一說法。)然而由此推究,則各種疾病的證候,

皆自歷然矣。原夫其所以為熱為寒之理。固不以所受之地位。(注家以陽經陰經為說。欠妥。)亦非所感之邪。有寒與熱也。(互見卷末答問。宜並考。)蓋人不論強弱。必有一罅隙。而邪乃乘入之。(罅隙者何。或勞汗取涼。或衣被失宜。或食飢入房出浴之等。凡一時適有表開。

皆是也。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言氣所虛處。邪氣得湊。百病始生篇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獨傷人。所謂虛者。言虛邪之風。與身形之虛。又楊上善太素注曰。風氣之邪。得之因者。或因飢虛。或因復用力。腠理開發。風入毛腠。灑然而寒。腠理閉塞。內壅熱悶。

白話文:

人體之所以會出現寒熱,並不是單純因為經絡屬性,也不是因為感受了寒邪或熱邪。人體無論強弱,都會存在著一些細微的縫隙,而外邪便會趁虛而入。這些縫隙可能因為過度勞累出汗後受涼、衣著不當、飢餓時行房或沐浴等原因造成。總之,只要人體一時有表露在外的地方,外邪便可能趁機入侵。

正如《評熱病論》所言,外邪入侵的地方,必定是人體氣虛之處。也就是說,氣虛的地方,外邪容易入侵,百病由此而生。《百病始生篇》也提到,風雨寒熱等外邪,必須借助人體虛弱才能入侵。所謂虛者,指的是外邪風氣和人體本身的虛弱。楊上善在《太素注》中也提到,風邪入侵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飢餓虛弱,也可能是因為勞作過度導致腠理開合,風邪乘虛而入,造成寒涼;或是因為腠理閉塞,導致體內熱氣鬱積。

皆可以證矣。又內藤希哲。山田宗俊。亦嘗論文。欠精切。仍不錄。)其既乘入也。隨其人陽氣之盛衰。化而為病。於是有寒熱之分焉。(虛家有陰虛陽盛者。實人亦有內寒者。蓋陰陽盛衰之機。不可一例而言。學者宜精思。)陽盛之人。邪從陽化。以為表熱。此發於陽之義也。

(詳述於太陽病中。)陽衰之人。邪從陰化。以為表寒。此發於陰之義也。(詳於少陰中。)發於陽者。其陽甚盛。與邪相搏。則傳為裡熱。(詳於少陽陽明中。)如胃氣素弱。為邪所奪。或內有久冷。則變為裡寒。(詳於太陰少陰中。)發於陰者。其陽甚衰。不與邪抗。則傳為裡寒。

白話文:

所有這些都可以證明。此外,內藤希哲、山田宗俊也曾論述過此,但不够精细,所以不列舉。當邪氣侵入人體後,會隨著人體陽氣的盛衰而轉化,進而形成不同的病症,因此有寒熱之分。虛弱的人有陰虛陽盛者,實壯的人也可能內寒,因為陰陽盛衰的機制不可一概而論,學習者要仔細思考。陽氣盛的人,邪氣隨陽氣而化,表現為表熱,這是邪氣發於陽的道理。陽氣衰的人,邪氣隨陰氣而化,表現為表寒,這是邪氣發於陰的道理。邪氣發於陽,陽氣盛而與邪氣相搏,就會傳變為裡熱。如果胃氣本來就虛弱,被邪氣奪取,或內有久寒,就會轉變為裡寒。邪氣發於陰,陽氣衰弱而不能抵抗邪氣,就會傳變為裡寒。

(詳於少陰中。)如本有伏陽。更能撐持。則變為裡熱。(亦詳於少陰。)此陰陽之要。受病之略也。經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其義可見也。(經者。素問通評虛實論也。先教諭嘗有詳解。今愚此說實本於其意云。從前諸家。間有論及於此者。雖或不無礙。然宜以為據。

仍表出於下。龐氏曰。凡人稟氣各有盛衰。宿病各有寒熱。因傷寒蒸起宿疾。更不在感異氣而變者。假令素有寒者。多變陽虛陰盛之疾。或變陰毒也。素有熱者。多變陽盛陰虛之疾。或變陽毒也。(此說已拈廣要中。然論病因人而化者。實以龐氏為藍本。故又列於茲。)(程氏曰。

白話文:

如果病患本身就存在伏陽,並且能夠繼續維持,就會轉變成裡熱。這正是陰陽的關鍵,也是理解疾病的簡要說明。經書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意思很明顯。之前有許多人討論過這個問題,雖然有些地方可能不盡完善,但仍然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龐氏說,每個人天生體質都有盛衰,舊病也有寒熱之分。因為傷寒而引發舊疾,並不一定是因為感染了新的邪氣而變化。假設本來就體寒的人,多會轉變成陽虛陰盛的疾病,或者變成陰毒;本來就體熱的人,多會轉變成陽盛陰虛的疾病,或者變成陽毒。程氏說...

人之府藏。不但各有虛實寒熱之不等。而虛實寒熱中。更有剛柔強脆之不等。風寒固不擇而施。府藏則隨材各得。柯氏曰。去病寒熱。當審其人陰陽之盛衰。不得拘天氣之寒熱。必因其人陰陽之多少。元氣之虛實。不全憑時令之陰陽為轉移也。金鑑曰。六氣之邪。感人雖同。

人受之而生病各異者。何也。蓋以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藏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藏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譬諸水火。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物盛從化。理固然也。誠知乎此。又何疑乎陽邪傳裡。變寒化熱。

而遂以為奇耶。又軒村曰。靈樞五變篇所論。能盡受邪之理。云。黃帝曰。一時遇風。同時得病。其病各異。願聞其故。少俞曰。善乎哉問。請論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礪刀。削斵村木。木之陰陽。尚有堅脆。堅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共交節。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堅脆不同。

白話文:

人體的臟腑不僅虛實寒熱有所區別,而且在虛實寒熱之中,還有剛柔強脆的不同。風寒固然不挑選,而臟腑則會根據各自身的狀況而受影響。柯氏說:去除寒熱之病,應審查人的陰陽盛衰,不能拘泥於天氣的寒熱,一定根據人的陰陽多少、元氣虛實,而不完全依據時令的陰陽變化。金鑑說:六氣之邪,感染到人雖然一樣,但人感染後生病各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的形體有厚薄,氣血有盛衰,臟腑有寒熱。所受到的邪氣,往往會順應人的臟氣而變化,因此生病的表現各不相同。所以有的從虛化成病,有的從實化成病,有的從寒化成病,有的從熱化成病。就好像水火一樣,水旺盛則火熄滅,火旺盛則水乾枯。物盛從化,這是自然規律。如果能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懷疑陽邪傳到裡層後,會由寒轉熱而感到奇怪呢?又軒村說:靈樞五變篇所論述的,能闡明受邪的道理。說:黃帝說:同時遭遇風邪,同時生病,而生病的表現各不相同。希望聽到其中的緣故。少俞說:問得好啊!讓我用比喻來解釋。工匠磨礪斧頭和刀,砍削Деревое木。Деревое木的陰陽,仍然有堅脆之分。堅硬的難以削入,脆弱的表皮鬆弛。等到兩者交接時,斧頭就會缺口。在一塊木料之中,堅脆不同。

堅者則剛。脆者易傷。況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異耶。云云。是也。軒又曰。宋人有陽臟人陰臟人語。就其人體質而為言。蓋陽臟人感邪。則為熱證。陰臟人感邪。則為寒證也。愚謂軒說並是。又陶隱居曰。邪氣之傷人。最為深重。經絡既受此氣。傳入藏腑。

隨其虛實冷熱。結以成病。亦足以發焉。)

寒熱者。病之情也。病有所在部位。人有體氣強弱。故表裡虛實相配。以為三陽三陰。而證狀機變。於是乎無不出於此。表者。軀殼之分。是也。里者。胃府是也。(中西惟忠曰。胃者。津液之原。有生之本也。飲食之入。與前後之出。顯然可度之於外。而察內之所病矣。愚又謂陽氣之盛衰。

白話文:

堅硬的東西就剛強,脆弱的容易受傷。何況材質、木質不同,皮厚薄、汁液多寡,都各不相同,這都是道理。軒又說,宋人有陽臟人、陰臟人,這是就其人體質而言。陽臟人感邪氣,就表現為熱症,陰臟人感邪氣,就表現為寒症。我认为轩的说法都是对的。陶隐居也说,邪气伤害人,最是严重。经络受了邪气,传到臟腑,根据虚实寒热,凝结成病,也足以發病。

寒热是疾病的表象,疾病有其所在的位置,人有体气强弱,因此表里虚实相互配合,形成三阳三阴,症状变化无穷,都来自于此。表是指躯壳,里是指胃府。中西唯忠说,胃是津液的源泉,是生机的根本,饮食的进出,都可明显地从外部观察到,从而察知内部的病变。我认为,阳气的盛衰,...

必驗之胃。而倉廩之官。邪最易陷入。且外感之病。倘傷及臟。則非藥之所能治。皆是仲景之所以專主胃腑也。)虛者。無形之名。氣虧之義。實者。有形之名。氣盈之義。蓋陽盛則熱。故實證多熱。火熱炎上。故表證多熱。陽衰則寒。故寒證多虛。水勢沉下。故寒證多里。

然事不可以一定。故熱亦有里有虛。寒亦有表有實。此所以分而為六也。太陽病者。表熱證也。少陽病者。半表半裡熱證也。此二者未藉物為結。然其體氣則實矣。陽明病者。裡熱實證也。太陰病者。裡寒實證也。少陰病者。表裡虛寒證也。而更有等差。厥陰病者。裡虛而寒熱相錯證也。

白話文:

「必須驗證胃部的情況。因爲脾胃是邪氣最容易侵入的部位。而且外來的疾病,如果傷害到臟器,那麼藥物就無法治癒。這就是爲什麼仲景特別重視胃和大腸的原因。」

「虛,是一種無形的狀態,指的是氣的虧損;實,則是有形的名稱,指的是氣的充盈。因爲陽氣過盛會導致熱症,所以實證往往伴隨熱症。火熱之氣會上升,因此表症通常帶有熱象。陽氣衰弱會導致寒症,所以寒症多爲虛症。水分往下流動,因此寒症常表現爲裏症。」

「然而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因此熱症也可能表現爲裏症或虛症,寒症也可能表現爲表症或實症。這就是爲什麼需要區分出六種病症類型。太陽病是指表層的熱症;少陽病則是半表半里的熱症。這兩種病症沒有形成結塊,但它們的身體狀態是實證。陽明病是指裏層的熱實症;太陰病是指裏層的寒實症;少陰病則是表層與裏層的虛寒症。還有一種更復雜的情況,即厥陰病,指的是裏層的虛寒,同時伴有熱與寒的交錯症狀。」

此三陽三陰之梗概也。(表裡俱有寒熱。但半表半裡。有熱證而無寒證。蓋寒是潤下之氣。非可羈留隙地。其理不待辨也。)如諸家所說。一系經絡藏府之義。愚豈求異前輩。姑攄所見。以俟後之識者爾。(考諸家說。皆主經絡藏府。而各有異同。今摘其略。成氏以太陽為表。

陽明為胃。少陽為半表半裡。太陰為陽邪傳裡。少陰邪氣傳裡深。厥陰熱已深。方氏以太陽為皮膚。陽明為肌肉。少陽為軀殼之內。藏府之外。而三陰唯配各藏。張志聰及錫駒。則以盧之頤為原。牽合氣化之說。程氏則以為六經實即表裡府藏之別名。汪氏則謂仲景之意。一同內經。

白話文:

這段話講述了三陽三陰的概括性理解,其中表裡皆有寒熱,但半表半裡,有熱證而無寒證,這是因為寒是潤下之氣,無法停留。各家學說都認為經絡藏府是主要的,我也沒有要與前輩們爭論的意思,只是表達自己的見解,希望後來的學者能有所借鑒。考究各家說法,都以經絡藏府為核心,但各有差異。例如成氏認為太陽為表,陽明為胃,少陽為半表半裡,太陰為陽邪傳裡,少陰邪氣傳裡深,厥陰熱已深。方氏則認為太陽為皮膚,陽明為肌肉,少陽為軀殼之內藏府之外,而三陰則對應各藏。張志聰和錫駒則以盧之頤為原點,結合氣化之說。程氏認為六經實際上是表裡府藏的不同稱呼。汪氏認為仲景的觀點與內經一致。

則以諸寒證。自為一書。柯氏則據素問皮部論。強立辨別。魏氏則以陽為表。陰為里。而稱太陰里中之表。少陰里中之半表裡。厥陰里中之裡。(表裡中更分表裡。劉完素保命集。既有其說。)尤氏則三陽必分經腑。而三陰必分經臟寒熱。如夫皇國諸注。則擯斥經絡藏府。專主病位。

然其說多出虛揣。殊少實效。要之三陽病從有定論。至三陰病。則各注殊見。未見有確核之說矣。)

仲景之命病。本有定名。然亦有彼此更稱。而示人以不可拘執者。曰。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曰。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云云。此所謂陰陽。就熱證中。標表與里者也。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

白話文:

古人對於寒證的病理和治療方法,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見解。柯氏根據《素問》的皮部論,建立了辨別寒證的理論。魏氏則認為陽氣主表,陰氣主里,並將太陰、少陰、厥陰分為表、半表裡、里三層。劉完素的《保命集》則進一步將表裡分為更細的層級。尤氏認為三陽經絡應分為經和腑,三陰經絡應分為經和臟,並依此來辨別寒熱。

然而,這些理論大多建立在推測之上,實際效果並不顯著。對於三陽病的治療,已經有了明確的論述,但對於三陰病的治療,各家學說卻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尚未形成確切的見解。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對疾病的命名,雖然有一定的規律,但也存在著互相替代的情況,以此提醒人們不要過於拘泥於名稱。例如,他描述傷寒發病六七天,沒有明顯的熱症,病人卻躁煩不安,認為這是陽氣消退轉入陰證的表現。又如,他說傷寒發病三天,三陽經絡已盡,三陰經絡將要受邪氣侵襲,這些都是說明陰陽在熱證中所扮演的表裡關係。他還指出,疾病發病於陽氣,卻用寒涼藥物治療,會導致熱氣內陷,形成胸部結塊;疾病發病於陰氣,卻用寒涼藥物治療,也會導致病情加重。

因作痞也。此所謂陰陽。於太陽中。標虛與實者也。蓋虛實表裡。以配陰陽。則表為陽。里為陰。實為陽。虛為陰。然經中陽病亦有里。陰病亦有表有實。則不可據以解篇題陰陽之稱。至於經絡藏府之言。經中間或及之。然本自別義。非全經之旨。(閔氏釋行經等義。與輯義所舉諸說相發。

文繁不錄。宜參考。軒村曰。經中經字。皆當為表字看。猶指里為藏。亦可備一說也。方氏曰。六經之經。與經絡之經不同。猶儒家六經之經。猶言部也。程氏曰。經則猶言界也。又曰。經。猶言常也。柯氏曰。仲景之六經。是經略之經。而非經絡之經。愚謂本經中。無六經字。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中醫理論中的「陰陽」概念。「陰陽」是指自然界萬物之間相互對立、互補和轉化的兩種基本力量。在人體內,「陰陽」可以應用到身體的不同部位和功能上,例如皮膚(表面)屬陽,臟腑(內部)屬陰;氣血旺盛(實)屬陽,氣血不足(虛)屬陰等等。然而,在實際診斷治療時,不能簡單地根據這些原則來判斷病情,因為疾病可能涉及到多個方面,包括經脈、五臟六腑等方面,而這些都應該綜合考慮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因此,我們需要注意不要過度依賴某一個方面的知識或者觀念,而是要全面理解並靈活運用各種學術思想和方法。

則諸說殊為贅疣。經絡藏府。非全經之旨。卷末答問有辨。)唯以寒熱定陰陽。則觸處朗然。無不貫通也。

成氏注傷寒例。若或差遲。病即傳變曰。傳。有常也。傳為循經而傳。如太陽傳陽明。是也。變。為不常之變。如陽證變陰證。是也。蓋三陽三陰之次第。陽則自表而里。陰則自實而虛。寒極而熱。此其概也。病機不一。難得定論。然今原之經旨。如三陽病。自太陽而少陽。

而陽陽。陽明無所復傳。又有太陽直傳陽明者。至陽變為陰。則有太陽變太陰者。有太陽變少陰者。有少陽變太陰或少陰或厥陰者。如三陰病。太陰之實。變為少陰之虛。少陰自有直中。少陰之寒極。為厥陰之燥熱。至陰變陽。則有太陰變為陽明者。有少陰變諸陽證者。如三陰將愈。

白話文:

所以其他的說法就顯得累贅了。經絡和臟腑,並非《傷寒論》的全部重點,(詳見卷末問答的辨析)。只用寒熱來判斷陰陽,就能夠通達一切,清楚明白。

成氏注《傷寒論》說:如果病症稍有延誤,病情就會傳變,稱為「傳」。「傳」是正常的變化,指的是循著經絡傳變,比如太陽經傳到陽明經,就是這個意思。「變」是不正常的變化,指的是陽證變為陰證,比如陽證變為陰證,就是這個意思。總之,三陽三陰的順序,陽證從表層傳入內里,陰證則從實證轉變為虛證。寒極則熱,這就是大概的道理。病機變化多端,很難一概而論。現在要回到經旨,比如三陽病,從太陽經傳到少陽經,再傳到陽明經,陽明經無處可傳。也有太陽經直接傳到陽明經的情況。至陽證轉變為陰證,則有太陽經變為太陰經,有太陽經變為少陰經,有少陽經變為太陰經或少陰經或厥陰經等等。比如三陰病,太陰經的實證,轉變為少陰經的虛證。少陰經有直接傳入的現象。少陰經的寒證極度發展,就變成厥陰經的燥熱。至陰證轉變為陽證,則有太陰經變為陽明經,有少陰經變為諸陽證等等。比如三陰病將要痊癒時,……

必須寒去陽旺耳。此傳變之略也。如其委曲。次卷悉之矣。(詳前輩傳變諸說。唯王履稍得其要。然立言猶不免有病。他湊合內經。或論再傳之義。或立傳手不傳足之說。或分循經越經等目。或為陰證不傳變之說。皆現與仲景之旨背馳矣。至如方氏三綱傳變之說。則印定後人眼目。

其害最甚。)夫病自表而里。自里而表。自實而虛。自虛而實。自熱而寒。自寒而熱。有如壞敗。有如兼挾。千態萬狀。不可端倪。然其情機。則實不能出於三陽三陰範圍之外也已矣。

白話文:

必須等到寒氣退去,陽氣旺盛才行。這就是傳變的精要。如果還不明白,就看下一卷吧。

古人關於傳變的說法很多,只有王履稍微抓住了重點,但他的論述還不夠完善。其他人硬把內經拉來湊合,有的談論再傳的道理,有的說傳手不傳足,有的分出循經越經等等,還有人說陰證不傳變,這些都違背了張仲景的本意。至於方氏的三綱傳變說,更是給後人戴上了枷鎖,害處最大。

疾病從表到里,從里到表,從實到虛,從虛到實,從熱到寒,從寒到熱,有的像壞敗,有的像夾雜,千變萬化,難以捉摸。但是它的本質,最終還是逃不出三陽三陰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