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傷寒論述義》~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述太陰病

太陰病者。裡寒實證。是也。蓋其人內有久寒。倘遇邪客。雖初得陽證。及其入里。則遂從寒化。而胃氣猶有守。故能搏實者矣。(脈經曰。下利而腹痛滿。為寒實。當下之。此語。出其平下利中。考前後諸條。似即雜病論之遺。然則本病為寒實。其義甚明矣。蓋雜病寒疝寒脹之類。

亦系寒實。故金匱腹滿寒疝證治。間與本篇相發。又寒實字面。出三物白散條。及腹滿篇第四條。)其所受者。有自太陽病誤下來。則其不誤下。亦或有變成者。及或有自少陽來者。皆可知也。(成氏曰。太陰病者。陽邪傳裡也。此言有味。豈因三陰中。太陰特有桂枝法。而發乎。

)曰自利。曰吐食不下。曰時腹痛。皆寒盛之徵。曰腹滿。曰下之胸下結鞕。俱壅實之驗。(所謂下之者。蓋指承氣十棗之類而言。其病不似少陰之脫。故胸下結鞕。猶是崔氏所謂下後虛逆。氣毒相激之類也。胸下。蓋即心下也。太陰唯於末條言脈候。似不必其正脈。然要不出沉遲細弱等也。

)其初起滿實。陽氣能持者。設桂枝加芍藥。及加大黃湯。以為和泄溫利之法。(此條。曰本太陽病。則時既離表可知。蓋誤下之後。胃氣生寒。表邪陷實。以致是證。顧下後便秘者。桂枝加倍芍藥。既非發表。亦與建中不同其旨。考小柴胡加減法曰。若腹中痛者。去黃芩

加芍藥三兩。成氏曰。加芍藥以通壅。又明理論曰。宜通而塞為痛。邪氣入里。裡氣不足。寒氣壅之。則腹中痛。芍藥。味酸苦微寒。酸性泄而利中。加之則裡氣得通。而痛自已。愚謂此方芍藥。亦取通壅。次條設當行大黃芍藥者語氣。可以徵焉。張志聰侶山堂類辨曰。芍藥氣味苦平。

苦走血。故為血分之藥。苦下泄。故本經。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因其破泄。故太陰篇云云。今人咸云。芍藥主酸斂。而不知有大黃之功能。此說則過當矣。病勢更劇。大實痛者。加大黃以疏之。亦猶大黃附子湯之例。以病屬寒。主在溫利。擴充此理。則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等。皆宜治本病也。○脈經所謂當下之者。亦加大黃湯證。其下利。因有寒積。而氣下墜所致。與四逆證之下利自異。要知寒實用下。於脈之有力無力。腹痛之微甚著眼。始為親切。○陳氏三因方曰。太陰屬脾。中州土也。性惡寒濕。非乾薑附子。不能溫燥。又曰。

至太陰脾經。溫燥不行。亦當溫利。自陽明出。如溫脾丸。用大黃者。是也。此其言雖曖昧不明。似稍知太陰之為寒實者矣。)如其脈弱者。要加斟量。(太陰為病之為字。疑衍。提綱諸條。及風溫之外。經無比語例。續自便利。恐是承上條而言。醫下之後。續自便利。柯氏意亦似然。

太陽中篇。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殆一例也。蓋此條。示寒實動變陽虛。不可輕下之戒。)病既重者。則用四逆輩。以溫散之。(提綱之證。蓋謂此也。不渴。即與少陰分別處。彼以胃少液故渴。此以寒氣壅閉。津液猶持。故不渴。成氏曰。自利而渴。寒在下焦。自利不渴。

寒在中焦。恐誤。云四逆輩。而不云四逆湯。意在溫散。而不在治厥也。朱氏活人書以來。療本病有用理中湯丸者。蓋能得經旨者矣。)蓋寒實之病。雖胃猶閉持。以寒固胃之所忌。其實之極。中氣必敗。不似熱證之久實。故初起雖用溫利。至其重者。則宜扶陽散寒耳。(玉函經曰。

寒則散之。此之謂也。桂枝加芍藥證曰。時痛。加大黃證曰。大實痛。提綱曰。時腹自痛。此足以知其病機。而措治之法亦見矣。)此太陰病要領也。他有兼表者。桂枝湯條。是也。(少陰兼太陽。治法先里後表。太陰不似少陰之脫。且桂枝湯。程氏所謂胎建中之體。無礙於溫者。

此所以猶先其表乎。)其愈。有從外者。太陰中風。是也。(成氏注辨脈首條曰。陰病見陽脈。而主生者。則邪氣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者。是也。據此說。則三陰中風。特似言其愈候。豈以風屬陽。假為陽復之名乎。柯氏曰。脈澀與長。

不是並見。澀本病脈。澀而轉長。病始愈耳。此亦一說。)有從內者。暴煩下利。是也。(此條舉客以明主。太陰當發身黃以上。是客詞。此太陰非謂寒實本病。唯是指中焦脾家而言。猶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之例。即言脈浮緩。手足自溫。小便不利者。為中焦濕熱。故當發身黃也。

若小便自利以下。是主詞。言寒實本病。倘脈浮緩。手足自溫者。為陽復寒去之兆。縱有首條諸證。及小便自利。必暴煩下利日十餘行而愈。即是脾家陽實。寒積腐穢自去之徵也。若小便自利。不能發黃二句。在陽明篇。則為燥結之驗。在本篇。則為裡寒之故矣。以上一出臆見。

甚似迂曲。然參互審考。義不得不然。何則金匱黃疸篇。以寸口脈浮而緩。為其正脈。是與本條相發。可知浮緩非表邪。而屬裡熱。蓋裡熱外熏。而脈浮者。白虎證是也。緩之為熱。見素靈及平脈法。手足溫一證。小柴胡梔豉兩條有之。亦系內熱所致。是知此脈證。在陽病見之。

則為裡熱之候。陽明篇舉以別胃實燥濕之分也。今寒實而見之。何以謂為陽復之候。曰。少陰篇曰。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此明以手足溫為愈候。而錢氏解緊去。謂緊峭化而為寬緩。此意甚佳。且少陰厥陰。

並以脈浮為欲愈。乃知此脈證。在陰證見之者。固與陽證不同。要之本篇此條。揭此脈證。以辨明濕熱發黃。與寒實愈候耳。又太陽下篇。及辨脈法。有以手足溫為愈候者。亦當並考。)抑病既在裡。故無所復傳。唯自實而虛。必變為少陰。(義如上說。)更有寒去而實存。

實以生燥。仍變陽明者。(陽明篇第三十二條。若不轉失氣者。初頭硬後必溏。此蓋與欲作固瘕者。均屬寒實。故攻之。則脹滿不能食也。其後發熱者云云。乃言有寒去之後。或變熱結者。)至如厥陰之燥熱。則恐非寒實之遽變者也。(太陰一篇。從無確解。愚涵泳數年。徵之病者。

定為寒實。後得脈經中語。竊謂益為著切。因不自揣。立說如上。蓋本篇不過僅僅數條。而陽明篇中。反多本病證候。此以其病雖有寒熱之異。而部位與壅實則同。故恐人錯認。對舉明之也。曰。不能食名中寒。曰。欲作固瘕。曰。攻其熱必噦。曰。欲作谷疸。曰飲水則噦。

曰食谷欲嘔。曰寒濕在裡。皆是已。然猶冒以陽明。故諸家未之察。亡友世緝嘗特論之。唯未斷為寒實。稍與愚見異焉。金鑑。以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移入本篇。其候雖類。彼則氣滯虛滿耳。實不同也。柯氏以三物白散移入。亦不辨部位之有殊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