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傷寒論述義》~ 題辭

回本書目錄

題辭

1. 題辭

從來注傷寒家。概是想象懸擬。各師私見。竟無定論。於是先教諭洽搜諸家。衡別是非。著有輯義一書。仍惜繕次僅就。間欠細辨。(元堅)童時嘗受講授。柰質鈍不能詳記。及至弱冠。日取輯義讀之。每遇疑竇。念趨庭之無期。未嘗不為之歔欷嗚咽也。遂乃遵奉遺訓。就至平至易之處。

涵泳玩繹者。蓋亦有年矣。以為前輩有類證。有類治。有類方。未有求病情病機。能加剖判者。故微言大義。往往湮鬱而不明焉。仍不自揣。疏其要。通其異。述為五卷。以擴充輯義之餘意。陰陽之略。兼變之殊。參互考究。具為條析。而更設答問數則。以辨其大例。附之卷末。

白話文:

從前研究傷寒的人,大多憑藉想像和推測,各家師說都有自己的見解,始終沒有定論。於是先師就教導我要廣泛收集各家學說,比較分析真偽,寫了一本《輯義》來整理。雖然他盡心竭力,但還是有些地方不夠完善,細節分析也略有不足。我小時候曾接受過他的教導,但天資愚鈍,記性不好,無法牢記所有內容。直到成年後,我每天都讀《輯義》,每遇到疑惑,就會想起我無法再得到他的親授指導,不禁傷心流淚。於是,我遵循他的遺訓,從最平易、最簡單的地方著手,反复琢磨、推敲,也已經好些年了。我發現前輩們雖然有類似的病症、類似的治療方法、類似的藥方,但卻沒有深入探討病情和病理機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因此,許多重要道理往往被忽略,不為人知。我雖然能力不足,但還是想盡力闡述其要旨,區別各家學說,寫成五卷,以補充《輯義》的不足。我將陰陽之理、變化之異,相互參照、研究,並逐條分析,還特別設置了一些問答,以說明主要的原則,附在卷末。

竊恐猶是不過於想象懸擬已。然言必審徵體驗之。諸無稽之說。斷斷乎所不屑為。則較之浮辭高談。急於誇張者。或切於日用之際歟。因憶先友有軒村寧熙字世緝者。才敏苦學。深用力此經。多所浚發。亦有志註解。約相與商榷。且序其書。今拙著卸稿。其人已謝。惋嘆之餘。

遂並書此。

文政丁亥嘉平月丹波元堅撰

白話文:

我私下擔心,這篇文章可能過於憑空想像、牽強附會了。然而,我所言必經過審慎考證、親身體驗。對於那些無稽之談,我斷然不屑一顧。因此,相比那些浮誇空洞的言論,急於誇張吹噓的人,我的文章或許更能貼近日常生活吧。

這時想起一位先前的友人,名叫軒村寧熙,字世緝。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對這部經書下了苦功夫,深入鑽研,並有所發掘。他也曾有志於為此經注解,我們曾約定一起商榷,並為他的書作序。如今,我的拙作已完成草稿,而他卻已離世,心中不禁充滿惋惜與感慨。

因此,我將這些話寫下來,並附於此。

文政丁亥年嘉平月丹波元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