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南谿

《傷寒論綱要》~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1)

回本書目錄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1)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上

(陽氣實人。偶感風寒。其邪氣在表者。名曰太陽病。),

太陽之為病。脈浮。(邪氣在表。陽氣在裡。則使脈浮。)頭項強痛。(表有邪氣。陽氣不得宣布。乃升頭項。而頭亦已有邪氣。故相迫作痛也。項於身體。為最狹隘處。陽氣易充塞。故作強也。)而惡寒。(邪氣圍表。陽氣不布。因惡寒。此本陽證。故插而字。以示非少陰本分之惡寒也。

○此章為太陽之綱也。陽氣實人感風寒。其邪在表。則必見此脈證。通卷稱太陽病者。皆含畜此一章。)○太陽病。發熱。(陽氣漸積成熱而發。)汗出。(邪氣在肌膚陽氣不能復護腠理。故汗出。)惡風脈緩者。(邪氣本薄。陽氣怫鬱不甚。脈是以不急。)名為中風。(中者至也。

風寒邪從外而內。至胃而止。猶矢之至的也。風曰中者。風邪本薄。力不足入胃。故以太陽為中。其風寒異言者。為示邪之厚薄耳。通卷稱中風者。皆含畜此一章。)○太陽病。或已發熱。(陽氣盛實。成熱速。能即發熱。)或未發熱。(雖陽氣積而邪氣厚。故不能即發熱。

)必惡寒。(邪氣在表。則不論陽氣之虛實。邪氣之厚薄。皆先惡寒。所以熱曰已未寒曰必也。○不風覺寒者。邪厚也。)體痛(邪厚故不獨頭項狹隘處。雖身體廣闊處。亦血氣不易行。)嘔逆。(陽氣不能四布。一由胃管。)脈陰陽。(脈之為實。陰血也。使之鼓動者陽氣也。

陰陽相得。脈乃行。本論所稱。脈之陰陽者。蓋指陰血與陽氣也。)俱緊者。(邪厚。氣血俱所束。)名曰傷寒。(傷者損也。風寒邪從外而內。至胃而止。邪之所歷。必傷損。寒曰傷者。寒邪本厚。法當入胃。故太陽曰傷。至陽明而後為中。○此二章為目也。而以別邪之厚薄。

通卷稱傷寒者。皆含畜此一章。)○傷寒一日太陽受之。(此等說。頗與本論違。疑後人誤解也。論中間有之。然玉石自有別。不必隨章辨正。)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煩躁脈數急者。為傳也。○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

為溫病。(溫病元見證如此矣。然是溫病。故姑舍不論。若兼中風。則見脈陰陽以下證。是太陽中風。而不可汗之。又不可下之火之者何也。蓋太陽與少陽之合病。治從少陽法也。雖俱是風寒邪。而不可汗下。況於其兼溫者乎。)若發汗已。身灼熱者。(桂枝麻黃雖能除表邪。

而其辛溫又觸動溫邪。)名曰風溫。(中風兼溫病者。)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陽脈浮。以中風。陰脈浮。以溫邪。)自汗出。(中風證。)身重(溫邪在深。諸筋為不利。)多眠睡。(太表三焦各有邪。故陽氣閉藏。神識昏迷。)鼻息必鼾。(邪氣外塞。陽氣內滿。呼吸之氣。

溢於畜門。)語言難出。(口筋亦不利。)若被下者。小便不利。(陽氣虛。其力不足勝邪。推膀胱。)直視。(津液虛。邪乘之。心下逼迫。眼系因急。)失溲。(膀胱失衛護。)若被火者。(火攻。取汗過多。)微發黃色劇(微劇及對。)則如驚癇。(火熱煎耗心血。故神不得安舍。

)時瘛瘲。(燥及筋絡。陽氣遍行。)若火熏之。(黃色益是。似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渾稱病者。通三陽三陰之辭。)有發熱。(陽實。人有邪。則陽積而成熱。能自發。)惡寒者。發於陽也。(所謂陽病。)無熱(陽虛人。雖有邪。而陽不足成熱。

)惡寒者。發於陰也。(所謂陰病。)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陰也之下二十三字。蓋後人誤解本論之文。)○太陽病。頭痛。(太陽經絡頭。故後人獨舉頭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論解亦是。)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疑似之證。窮其理。而屬之於本篇者。皆稱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邪圍氣分。陽氣激怒。其脈乃浮強。邪不及血分。

經血善行。其脈乃緩弱。蓋弱非虛弱之謂也。但此陽脈帶邪者。自見有強弱之差。)陽浮者。熱自發。(浮以知陽實於裡。)陰弱者。汗自出。(弱以知邪不束血分)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呼吸觸涕洟以作聲。)乾嘔者。桂枝主之。(主君主也。已君主此脈證。

則制治之仕在此方。而非它方所知。)桂枝湯方。(桂枝推陽。芍藥引陰。甘草生津液。此方芍藥配桂枝。聚津液於表。以供輿邪而出於外之用。又大棗生薑調藥汁。稱口腹以安胃氣。蓋二味專取味。不責功。諸方皆此例。),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汗微。未至濈然者曰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陽氣充表。寒邪乃去。若服法太急。則汗出如水流漓。腠理開疏。陽氣不得充實於表。

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伇。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誤以為病輕。而服一升。不汗者。再三服至如此。若初知病重。則盡一劑。而問差否。)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雖桂枝湯。亦古人慎之。

猶今人用峻藥。)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恐製藥力。),○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此章舉桂枝湯主證。以總括前章。通卷方後之章多用此例。),○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

葛根湯證)反汗出惡風者。(桂枝湯證。各於本條下注之。)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表證被下。里陽益不能四布。因上衝。是誤下後。邪猶圍表故也。)可與(雖似非主證。然某藥猶足治某病者曰可。○或疑似之際。或變化之後。推窮病所因。

則某藥所當任而不可他藥者。曰與。此等皆用字之常例。通卷多各字本義外依例建義者。讀者毋漫看過。)桂枝湯方。(雖見他證。而但是誤下。虛陽所致。若其邪猶在本位。)用前法。若不上衝者(邪去本位。)不可與之。(裡虛邪因入則非桂枝湯所能。),○太陽病三日。

(太陽日數。)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用梔子豉湯乾薑附子湯四逆湯之類是也。)○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其病當無其證。而有之者皆必加其人二字以連屬上下文脈)。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

不可與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邪進及血分者。若猶用桂枝湯則不惟病不除。其熱必益甚。),○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凡病不重者。不強與不稱口腹之方。本論之法為然矣。)○喘家(家謂固有喘疾之人。)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藥汁不安於胃。則不得陳力。故加二味兼治喘。),○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經絡有滯瘀之人。當服行氣順血疏通開散等之藥者。而偶感風寒。故服桂枝湯。而推陽則前塞後推。不得不吐。而其辛溫遂至釀成膿血。)○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從表而取。

故惡風。)小便難。(津液虛。陽氣不及筋故膀胱開闔亦不得自由。尿因難通利。)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助表陽以引津液。)○太陽病。下之後。脈促(里陰頓虛。陰氣猶拒邪於表。則其脈見浮數中時一止。)胸滿者。(里陽失所依。欲出表。而表猶有邪。

故胸滿。)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誤下後。胃氣易動。若用芍藥。則恐津液先聚於裡而更下利。)若微惡寒者。(從里而虛故惡寒。)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太陽病。得之八九日。(中風八九日法當愈。亦當罷勞。)如瘧狀。(邪近於里。)發熱惡寒。熱多寒少。(陽復。

邪衰。)其人不嘔。(不轉入少陽。)清便欲自可。(里亦和。)一日二三度發。(邪漸衰。陽漸復。)脈微緩者。(雖邪已除。而其人亦罷勞。)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已無表邪脈而惡寒者虛也。)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

(中風八九日法當愈。而反有熱色者。)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初發汗。汗出不徹。)宜(雖非主方。而徒時宜。藉以治之者。曰宜。)桂枝麻黃各半湯。(病本雖非傷寒而經日久。故借麻黃。以疏腠理。)○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陽氣重故也。)不解者。(本證猶存。

)先刺風池。風府。(二穴俱在頭項。刺之瀉陽氣所聚。)卻與桂枝湯則愈。○服桂枝湯。大汗出。(不得服法。)脈洪大者。(津液徒亡。邪氣漸進經脈陽溢。故脈洪大。)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因虛邪入深。)汗出必解。(疑清解。故插此句。)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此章比八九日章。其邪較深矣。而至用藥。則反歉麻黃。是彼不能得小汗。此大汗出。自有虛實分。),○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津液徒亡。陽氣不得達表。胃中亦為熱。)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陰虛陽實。甚於前章。故以白虎殺其熱。以人參滋其陰。

陰陽得相和。而發越則邪亦解。)○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此章與八九日章相發熱多寒少彼陽漸復邪漸衰。此邪漸入陽漸出。證同因異。)脈微弱者。此無陽也。(是脈當洪大。而反見微弱者。以陽氣微故也。不書亡陽者。此人不因發汗。而自然者故也。)不可發汗。

(中風邪深者。前章皆借麻黃以發汗。故有此戒。)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邪系太陽。所以主用桂枝也。邪深一等。欲合用麻黃。然無陽人。汗出恐更表虛。今合越婢湯者。以其方中有石膏。雖麻黃浮越性。不至敢傷表也。)桂枝二越婢一湯方。(外臺婢作脾。今從之。凡麻黃配桂枝。則疏開表分腠理。配石膏。則疏開里分腠理。

今越婢湯。則以麻黃配石膏。蓋是所以發越脾氣之方也。),桂枝,芍藥,甘草(各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錢),大棗(四枚),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上七味㕮咀。以五升水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當裁為越婢湯。

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服桂枝湯。(葛根湯症。而微兼水者也。若誤用桂枝湯。則邪不解。反令里陽戴水升。乃與誤下後畜水者同治法。)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葛根湯症。)心下滿。(陽氣戴水。)微痛。(陽氣觸水。)小便不利者。

(以小便利不利。卜二症因水否。)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仍桂枝所主。故不削桂枝之名。然姑去桂枝者。桂枝善推里陽。今若使里陽戴水升則必增心下滿微痛症。故去桂枝。但反獨不去芍藥者。欲聚津液於裡而令陽氣內守也。若其邪則水飲去。而後治之。必奏效。

)○傷寒(此本傷寒。經日久施治數。正邪俱衰。其證似中風。而又有虛候者也。前數章皆桂枝主證。此章獨傷寒然其治已屬桂枝。故篇次於此。通卷章章連環成義。不獨此章為然。學者若能尋篇次之意。思過半矣。)脈浮(浮邪仍在表也。緊去邪已衰也。)自汗出。小便數。

(皆衛氣虛也。)心煩。(虛煩。)微惡寒。(陽氣虛。)腳攣急(津液虛。)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桂枝加附子湯證。誤與桂枝湯。)得之便厥。(表虛人。若得桂枝湯。而汗出陽亡。則益虛而厥。)咽中干。(津液益虛。)煩躁。吐逆者。(煩甚是表裡俱乾燥也。

吐逆里陽一沖咽而升也。)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凡表裡俱虛者。先救里法也。)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救陰。)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胃中一燥。已結燥屎。則陰陽雖始復。而不得即和也。其讝語者。有燥屎故陽氣不得還胃中。溢胸成熱。

而沸騰心血。神乃不得正也。於是此湯下燥屎。則陽氣得還胃中。胸中熱平。譫語乃止。)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與桂枝湯。見諸證加。尚不覺是從虛來。誤以為病進。而復與麻黃。或加燒針。遂大虛致危者。非甘草乾薑湯所能救。故加附子。

)甘草乾薑湯方。(甘草救陰。乾薑助陽。),甘草(四兩),乾薑(二兩),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芍藥甘草湯方。白芍藥(四兩),甘草(四兩),上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調胃承氣湯方。(大黃利大便。

芒硝碎燥結。甘草護胃。凡邪氣除後。腸胃乾燥津液未復者。以此湯下腸胃焦熱餘燼。是所以名調胃也。),大黃(四兩),甘草(二兩),芒硝(半斤),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數數少服。曰少少。)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問曰。(設問答者。皆後人解本論之文。)證象陽。且按法治之。(法即本論法。)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讝語。師曰。

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傷寒邪漸衰。為中風邪。)大則為虛。(以發汗過多。故津液乾燥。里陽偏依經脈。)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證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亡陽人。

餘邪微存者。當以桂枝加附子湯。參桂枝加桂湯間。而治之也。若前輩所論。醫誤用桂枝湯。重取汗。則雖餘邪盡除。而正氣大虛。卒致厥逆咽中干煩躁吐逆等證。如此則不得不用甘草乾薑湯以下諸方。)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讝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

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讝語。故知病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