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八 (8)
卷八 (8)
1. 發斑
欲治其內。由表未解。欲發其表。則里證又急。趦趄不能。措手待斃而已。殊不知熱在三焦。閉塞經絡。津液營衛不通。遂成此證。又治汗下後。三焦生熱。脈洪。譫語不休。晝夜喘息。鼻時加衄。身目俱黃。狂叫欲走者。通用此湯。治之有神。人所不識。
石膏(一兩半),黃芩,黃連,黃檗(各七錢),山梔(三十個),麻黃,香豉(二合)
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槌法。入細茶一撮煎之。熱服。(六書○案此節深師石膏湯。既錄出太陽病中。),蘊要。加減三黃石膏湯。治陽毒熱病。發斑不得汗。熱甚者。於本方。去山梔。加知母。甘草。升麻。葛根。赤芍藥。入蔥白二莖。生薑三片。粳米一撮煎。三黃巨勝湯。
治陽毒發斑。狂亂妄言。大渴叫喊。目赤脈數。大便燥實不通。上氣喘急。舌卷囊縮。難治者。權以此湯刦之。三黃石膏湯內。去麻黃。豆豉。加大黃。芒消。是也。
水二鍾。姜一片。棗二枚。煎之。槌法。臨服。入泥漿清水二匙調服。即愈。(六書)
消斑青黛飲。治熱邪傳裡。裡實表虛。血熱不散。熱氣乘於皮膚。而為斑也。
黃連,甘草,石膏,知母,柴胡,玄參,生地黃,山梔,犀角,青黛,人參,大便實者。去人參。加大黃。
上水二鍾。姜一片。棗二枚。煎之。槌法。臨服。入苦酒一匙調服。(六書)
犀角大青湯。治斑出已盛。心煩大熱。錯語呻吟不得眠。或咽痛不利者。
犀角屑(上),大青(上),玄參(中),甘草(下),升麻(中),黃連(中),黃芩(中),黃檗(中),山梔子(中)
上用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渣溫服。(蘊要)
托裡舉斑湯
白芍,當歸(各一錢),升麻(五分),白芷,柴胡(各七分),川山甲(二錢炙黃)
水姜煎服。下後斑漸出。復大下。斑毒復隱。反加循衣摸床。撮空理線。脈漸微者。危。本方加人參一錢。補不及者死。若未下。而先發斑者。設有下證。少與承氣。須從緩。(溫疫論○以上陽證)
陰證發癍。亦出胸背。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紅。苦作熱疾。投之涼藥。大誤矣。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獨熏肺。傳於皮膚。而為癍點。但如蚊蚋蚤蝨咬形狀。而非錦文也。調中溫胃。加以茴香。芍藥。以大建中之類。其火自下。癍自退。可謂治本而不治標也。(陰證略例○案蘊要所引。
其文頗異。恐出臆改。云。陰證發斑。亦出胸背手足。但稀少而淡紅也。此人元氣素虛。或先因欲事。內損腎氣。或誤服涼藥太過。遂成陰證。伏寒於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獨薰肺。傳於皮膚。而發斑點。但如蚊蚋蚤蝨咬痕然。非太紅點也。與調中溫胃。加以茴香。
炒白芍藥。主之。寒甚脈微者。以大建中主之。則真陽自回。陰火自降。而病乃愈。此治本不治標也。)
白話文:
發斑
治療內在疾病,如果表證尚未解除,想先發散表邪,但裡證又加劇,進退兩難,只能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病人死去。殊不知,是三焦積熱,阻塞經絡,津液、營衛不通暢,才導致這種症狀。又比如,在汗下之後,三焦產生熱邪,脈象洪大,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日夜喘息,時常鼻出血,身體和眼睛都發黃,狂叫亂跑的病人,可以用這個湯劑治療,療效神奇,可惜鮮為人知。
藥方:石膏(一兩半)、黃芩、黃連、黃檗(各七錢)、山梔子(三十個)、麻黃、香豉(二合)。
用法:水二鍾,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先將藥材搗碎,再加入少許細茶末一起煎煮,熱服。 (此方深受石膏湯的影響,記載於太陽病篇中。) 加減三黃石膏湯用於治療陽毒熱病,發斑但不出汗,熱症嚴重者,可在上方基礎上,去掉山梔子,加入知母、甘草、升麻、葛根、赤芍藥,再加蔥白二莖、生薑三片、粳米少許煎服,此為三黃巨勝湯。
治療陽毒發斑,神志狂亂胡言亂語,口渴喊叫,眼睛紅赤,脈象數,大便秘結不通,氣喘上逆,舌頭卷縮,難以治療的病人,可以用這個湯方搶救。方法是:在三黃石膏湯中,去掉麻黃、豆豉,加入大黃、芒硝。
用法:水二鍾,生薑一片,大棗二枚煎煮,搗碎,服藥前加入兩匙泥漿清水調服,即可痊癒。
消斑青黛飲,治療熱邪侵入內裡,裡證實而表證虛,血熱不散,熱氣侵犯皮膚而形成斑點的病症。
藥方:黃連、甘草、石膏、知母、柴胡、玄參、生地黃、山梔子、犀角、青黛、人參;若大便乾燥者,去掉人參,加入大黃。
用法:水二鍾,生薑一片,大棗二枚煎煮,搗碎,服藥前加入一匙苦酒調服。
犀角大青湯,治療斑疹已盛,心煩發熱,胡言亂語呻吟不能入睡,或咽喉疼痛的病症。
藥方:犀角屑(上)、大青葉(上)、玄參(中)、甘草(下)、升麻(中)、黃連(中)、黃芩(中)、黃檗(中)、山梔子(中)
用法: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渣溫服。
托裡舉斑湯
藥方:白芍藥、當歸(各一錢)、升麻(五分)、白芷、柴胡(各七分)、川山甲(二錢,炙黃)
用法:加薑煎服。如果服藥後斑疹漸漸出現,再服用藥物使斑疹充分發出,如果斑疹再次隱退,病人又出現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等症狀,脈象漸弱,則病情危重,此時需在上方基礎上加人參一錢,如果補救不及時,則會死亡。如果尚未下利,而先發斑疹,如有下利症狀,應少量服用承氣湯,需從緩治療。(以上為陽證)
陰證發斑,也出現在胸背,也出現在手足,但斑點稀少而顏色微紅。如果誤認為是熱病,而使用寒涼藥物,是大錯特錯。這是由於無根失守的虛火,聚集於胸中,向上熏蒸肺部,傳到皮膚,而形成斑點,形狀如同蚊蟲叮咬的樣子,而非大片紅斑。治療應以調和脾胃,溫煦中焦為主,加入茴香、芍藥等藥物,使虛火下降,斑點自然消退,這才是治本而不是治標的方法。 (陰證發斑也出現在胸背和手足,但斑點稀少且顏色淡紅。這類病人元氣素虛,可能是因房事過度損傷腎氣,或誤服寒涼藥物過度,導致陰證,寒邪在下,逼迫無根失守的虛火聚集胸中,向上熏蒸肺部,傳到皮膚,而形成斑點,形狀如同蚊蟲叮咬的痕跡,而非大片紅斑。應調和脾胃,溫煦中焦,加入茴香炒白芍藥治療。寒邪重脈象微弱者,用大建中湯,則真陽回升,陰火下降,疾病自愈。此乃治本不治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