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八 (1)
卷八 (1)
1. 卷八
2. 兼變諸證(中)
3. 結胸(胸滿)
病人以傷寒為大患。傷寒以結胸為惡證。又結胸有陰陽。陽結者。陽盛下之太早。陰結者。陰盛下之太早。拘結胸何以辨明。陽結則實痛。陰結則暄痞。其病傷寒之叉手偃仰滿硬攻心。起而兩目上視。才坐兩足前移。醫者見此證。便投陷胸丸。若陽結則痊。陰結則殺之。(萬安方引究原方○案此論不純。
且文有論脫。然其理稍通。姑錄存之。考成無己曰。傷寒錯惡。結胸為甚。)
張兼善曰。下早結胸。事之常。熱實結胸。事之變。其熱實傳裡為桔胸。乃法之關防不盡者。(選錄)
凡結胸。有兼發黃。有兼發斑。或發狂。或呃逆者。最重。但脈微細沉。手足冷者。皆難治也。若脈沉緊沉滑沉實。或數大有力者。乃可攻之也。(蘊要○案醫綱。孫兆治傷寒胸腹滿。面黃如金色。下小陷胸湯。尋利良愈。)
大抵結胸之脈。要沉緊滑實者。乃可下之。沉微細小者。決難救矣。若結胸喘急直視者。結胸昏憒厥逆者。結胸狂亂呃忒者。結胸二三下不退者。此皆死候也。(明條)
陷胸湯。治胸中心下結積。飲食不消方。
括蔞實,大黃,黃連(各二兩),甘草(一兩)
上四味。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千金),翼方。加甘遂。元戎。小陷胸湯。於本方。去甘草。水二盞。先煮括蔞實。至一盞半。下諸藥。煎至八分。溫服。未利再服。下黃涎。(○案此方。本出千金堅症積聚中。今治結胸。證在大小陷胸之間者。甚效。因錄於此。)
治傷寒十餘日。熱氣結於胸中。往來寒熱頭痛。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柴胡(一兩),枳實(三分),川樸消(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虎掌(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案此仍大柴胡湯加芒消。今用以彼而可。)
治傷寒十餘日。熱氣結於胸中。往來寒熱不定。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三分),枳實(三分),赤芍藥(三分),甘草(半兩),半夏(三分),黃芩(三分),桔梗(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若傷飲不解散。成結胸之證。臨時。擇用大小陷胸湯丸。累下之。脈浮者。不可下。是表證未出。小柴胡合小陷胸湯投之。(心要)
若按心胸。雖滿悶不痛。尚為在表。未入乎腑。乃邪氣填於胸中。只消。小柴胡加枳桔。以治其悶。如未效。本方對小陷胸。一服如神。(六書○當參少陽病。小柴胡加減法。)
傷寒下之太早結胸。黃連解毒湯。加枳殼。傷寒結胸虛痞。涼膈散。加枳殼。桔梗。(標本)
白話文:
病人把傷寒當作大病來對待。傷寒中最讓人害怕的就是結胸這種病症。而且結胸還分陰陽兩種。陽結是因為身體陽氣太盛,卻過早地使用瀉下藥物所導致;陰結則是因為身體陰氣太盛,也過早地使用瀉下藥物所引起。那麼,要如何分辨結胸是屬於陰結還是陽結呢?陽結會感到胸部很實在的疼痛,而陰結則會感到胸部悶脹不適,摸起來軟軟的。這種病症會讓傷寒病人出現雙手交叉抱胸、身體向後仰、胸腹部脹滿而僵硬、疼痛攻心,甚至會抬起頭眼睛向上看,才坐起來兩腳就往前移。醫生如果看到這種情況,就會使用陷胸丸來治療。如果是陽結,就會痊癒;但如果是陰結,反而會害死病人。(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而且內容有些脫節,但道理大致還算說得通,姑且先記錄下來。根據考成無己的說法,傷寒病如果治療錯誤,結胸是最嚴重的。)
張兼善說,過早使用瀉下藥物導致結胸是常見的情況,而熱邪實證導致結胸則是比較特殊的狀況。這種熱邪傳入身體內部導致結胸,是因為治療方法沒有完全到位。(這是選錄的內容)
凡是結胸,有的會同時出現黃疸,有的會同時出現斑疹,有的會發狂,有的會打嗝,這些都是最嚴重的狀況。但如果脈象微弱細小、沉伏,手腳冰冷的,就都很難治療。如果脈象是沉緊、沉滑、沉實,或是數而且有力,就還可以攻下治療。(醫綱認為,孫兆曾經治療過一個傷寒病人,胸腹脹滿,臉色像金色一樣黃,使用小陷胸湯後,就排便並且很快痊癒。)
總的來說,結胸的脈象應該是沉、緊、滑、實,這樣才可以瀉下治療。如果脈象是沉、微、細、小,就幾乎救不活了。如果結胸又出現呼吸急促、眼睛直瞪、神志昏迷、手腳冰冷、狂亂、打嗝等症狀,或瀉下藥物用兩三次都沒效,這些都是快要死亡的徵兆。
陷胸湯,可以用來治療胸部中心和心下部位有結塊、飲食不消化等情況。
配方是:括蔞實、大黃、黃連各二兩,甘草一兩。
將以上四種藥材切碎,用水五升煮到剩二升五合,分成三次服用。(這是《千金方》的配方) 有個方子在陷胸湯的基礎上,加上甘遂,再把甘草去掉,就變成元戎小陷胸湯。使用時,用水兩碗,先煮括蔞實到剩一碗半,再放入其他藥材,煎到剩八分,溫熱服用。如果沒有排便,再服用一次,會排出黃色的黏液。(這個方子原本出自《千金方》的堅症積聚篇,現在用來治療結胸,特別是介於大陷胸和小陷胸之間的病症,效果很好,因此把它記錄在這裡。)
治療傷寒十幾天,熱氣結在胸中,出現時冷時熱、頭痛等症狀,適合服用大黃散。
配方是:川大黃一兩、柴胡一兩、枳實三分、川樸消一兩、赤芍藥一兩、黃芩一兩、虎掌三分(稍微炒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小碗,加入生薑一半,煎到剩六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這是《聖惠方》的配方,其實就是大柴胡湯加上芒硝。現在借用這個方子來治療同樣的病症,效果也不錯。)
治療傷寒十幾天,熱氣結在胸中,出現時冷時熱、反覆不定等症狀,適合服用柴胡散。
配方是:柴胡三分、枳實三分、赤芍藥三分、甘草半兩、半夏三分、黃芩三分、桔梗一兩。
將以上藥材粗略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小碗,加入生薑一半、紅棗兩枚,煎到剩六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這是《聖惠方》的配方)
如果是因為飲食不消化而導致結胸,就要根據情況,選擇使用大陷胸湯或小陷胸湯的丸劑來治療,多次服用。如果脈象是浮的,就不能使用瀉下藥,因為這表示病邪還在體表。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搭配小陷胸湯來治療。
如果按壓心胸,雖然感到脹滿但不疼痛,表示病邪還在體表,還沒有進入內臟。這是邪氣堵塞在胸中,只需使用小柴胡湯加上枳實、桔梗來治療胸悶。如果效果不佳,再用小柴胡湯搭配小陷胸湯,服用一劑就會有很好的效果。(要參考少陽病,小柴胡湯的加減方法。)
傷寒因為過早使用瀉下藥物而導致結胸,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加上枳殼來治療。傷寒結胸,如果出現虛弱痞滿的情況,可以使用涼膈散加上枳殼、桔梗來治療。(這是《標本》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