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傷寒廣要》~ 卷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4)

1. 渴與水法(當參診察渴條)

凡病非大渴。不可與冷水。若小渴口咽乾。小小呷滋潤之。若大渴煩躁甚。能飲一斗者。與五升。能飲一升者。與半升。若乃不與。則乾燥無由作汗。煩喘而死者。多矣。但勿令足意飲也。若大汗將來。躁渴甚者。但足意飲之。勿疑。當人見因渴飲水而得汗。見小渴遂強與之。

致停飲心下滿結。喘而死者。亦多矣。其有熱脈數。尚可作汗而解者。出於天幸也。(總病○案此本於傷寒例。十勸云。病人縱飲。由是為嘔。為喘。為咳逆。為下利。為腫。為悸。為水結。為小便不利者。多矣。)

大抵與水。當察病人大小壯怯。邪熱之輕重多少與之。若人壯熱盛者。必多與之。人怯熱少者。必少與之。要在得中而已。或從不及。不可太過也。若水多熱少。不能滲化。則停蓄為害多矣。此所以前病未除。新病更起。可不謹哉。凡與水。須新汲井水以滿碗與之。熱多能飲者。

一半而止。熱少者。只可與三四口而止也。少頃。又欲飲水。少少再與之。如碗內水少則不涼。須滿碗則涼氣重也。(○案又云。新汲井水。味甜而涼者。最佳。須以大碗滿盛之則涼。若飲少者。三五口而止。能飲者。半碗而止。少待半時或一時。而口又渴欲飲者。須仍前新汲與之。

蓋頻與水不妨。但不宜一飲而吐也。)凡飲水後。必令人摩揉心下。則不得停蓄也。(○案此語。本於儒門事親。)凡熱病熱甚。大便實者。以玄明粉一二錢。加入水中飲之。最效。凡中暑煩渴者。加辰砂天水散。調入水中。尤妙。如虛人煩渴。不可飲水者。以燈心煎湯。水中浸冷與之亦可。

凡口渴。細茶湯。白梅湯。綠豆湯。清米湯。皆可飲之。若胃弱者。以炒黃米湯飲之。凡口渴者。香水梨。雪梨。嫩藕。涼西瓜。皆可少少用之。橘子須去囊。但吮其漿。則可也。凡用冰。須用涼水洗過一二遍。乃可用之。若不洗去鹽味。其咸反作渴也。若臘水雪。最解煩渴矣。

凡井華水。一夜不曾動。至天明初取者。是也。可解煩渴用之也。(蘊要)

煩渴飲。酌量與之。若引飲過多。自覺水停心下。名停飲。宜四苓散。最妙。如不欲冷。當易百滾湯與之。乃至不思飲。則知胃和矣。(溫疫論○案四苓散。系去澤瀉。加陳皮者。),飲水一證。本以內熱極。而陽毒甚者。最其相宜。若似乎止宜實邪。不宜於虛邪也。而不知虛證亦有不同。

如陽虛無火者。其不宜水。元待言也。其有陰虛火盛者。無氣既弱。精血又枯。多見舌裂唇焦。大渴喜冷。三焦如焚。二便閉結等證。使非藉天一之精。何以濟然眉之急。故先宜以冰水解其標。而繼以甘溫培其本。水藥兼進。無不可也。其有內真寒外假熱。陰盛格陽等證。察其元氣。

則非用甘溫。必不足以挽回。察其喉舌。則些微辛熱。又不可以近口。有如是者。則但將甘溫大補之劑。或單用人參。煎成湯液。用水浸。極冷而飲之。此以假冷之藥。解上焦之假熱。而真溫之性。復下焦之真陽。是非用水。而實亦用水之意。余用此活人多矣。誠妙之甚者也。

惟是假熱之證。則證雖熱。而脈則微。口雖渴。而便則不閉者。此而欲水。必不可與。若誤犯之。則其敗泄元陽。為害不小。有不可不慎也。(景岳○按蘊要。論附子湯冷服。既出厥陰病中。)

白話文:

標題翻譯:[對口渴與飲水的處理方法]

內容翻譯:

  1. 除非患者極度口渴,否則不應給予冷水。如果只是輕微口渴,咽喉乾燥,可以少量地喝些水來滋潤。如果極度口渴且煩躁,能飲一斗水的人,只給五升;能飲一升的人,只給半升。如果不這樣處理,身體會變得乾燥,無法出汗,導致煩躁喘息而死亡的案例不少。但是,不能讓患者隨意暢飲。

  2. 當大量出汗後,極度煩躁口渴時,可以讓患者隨意喝水,不必猶豫。人們常看到因爲口渴喝水而出汗的情況,但如果在輕微口渴時強行大量飲水,會導致體內積水,造成心下滿悶、喘息而死的情況也很多。如果熱脈數,還能通過出汗緩解,那算是幸運的。

  3. 給予飲水時,應觀察病人的體質強弱、病情輕重及發熱程度,據此決定給予水量。壯實且熱盛的人,應給予較多的水;體弱且熱少的人,應給予較少的水。關鍵在於適量,不要過量也不要不足。如果水多熱少,水分無法有效代謝,就會引起更多問題。這可能導致舊疾未愈,新病又生,必須謹慎處理。

  4. 給予飲水時,應使用新鮮的井水,用滿碗裝滿水給患者。對於熱多能飲的人,只喝一半即可停止;熱少的人,只能喝三四口就停止。稍等片刻,如果再次感到口渴想喝水,可以再次少量給予。碗內水量少時,水溫不會保持涼爽,因此需要滿碗水才能保持涼爽。

  5. 新鮮的井水,味道甜美且涼爽,最適合飲用。用大碗滿盛水可以保持涼爽。如果只需喝少量水,三五口即可停止;如果能喝更多,半碗即可停止。等待半小時或一小時,如果口渴想再次喝水,應繼續提供新鮮的井水。頻繁給予水沒有問題,但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導致嘔吐。

  6. 飲水後,必須讓人按摩患者的心下區域,以防止水分積聚。

  7. 對於熱病熱重、大便硬結的患者,可以將玄明粉一兩錢加入水中飲用,效果很好。

  8. 中暑煩渴的患者,可以在水中加入辰砂天水散調勻飲用,效果更佳。

  9. 虛弱者煩渴不宜直接飲水,可以用燈心草煎湯,然後將湯水冷卻後飲用。

  10. 口渴時,細茶湯、白梅湯、綠豆湯、清米湯都是可以飲用的。對於胃弱者,可以飲用炒黃米湯。

  11. 口渴者可以適量食用香水梨、雪梨、嫩藕、涼西瓜等清涼水果。吃橘子時需去除囊膜,只吸取果汁即可。

  12. 使用冰塊時,需先用涼水清洗一兩遍,去除鹽分後再使用。未經清洗的冰塊鹹味會加重口渴感。

  13. 冬季的臘水雪,非常適合緩解煩渴。

  14. 井華水,即夜間未被攪動,清晨首次取出的水,可用於緩解煩渴。

  15. 煩渴時,應酌情給予飲水。如果飲水過多,自覺水分停留在心下,稱爲停飲,此時適合使用四苓散。

  16. 若患者不想喝冷飲,可以用沸水代替。當患者不再感到口渴,說明胃部已恢復正常。

  17. 對於熱病熱重的患者,飲水是適宜的。然而,虛證也有不同情況。陽虛無火者確實不宜飲水,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對於陰虛火旺者,氣弱且精血乾涸,常表現爲舌裂脣焦、大渴喜冷等症狀。在這種情況下,不借助水分的滋潤,如何應對緊急情況?因此,首先應使用冰水緩解表面症狀,然後使用甘溫藥物調養根本。水藥並用,通常是可以接受的。

  18. 對於內真寒外假熱、陰盛格陽等證候,觀察患者的元氣狀態,如果不用甘溫藥物,很難扭轉局面。然而,觀察患者的喉嚨和舌頭,即使是極微量的辛辣熱性食物也不能靠近口腔。面對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甘溫大補劑,或者單獨使用人參煎成湯液,將其冷卻後飲用。這種方法利用看似寒性的藥物來緩解上焦的假熱,同時利用藥物的真正溫性來恢復下焦的真陽。雖然看似沒有直接使用水,但實際上也利用了水的特性。我曾用這種方法救治過許多人,效果非常出色。

  19. 假熱證雖然症狀表現爲熱象,但脈象微弱,即使口渴,也不會出現二便閉結。對於這類患者想要飲水的情況,絕對不能給予。如果誤飲,會嚴重損害元陽,後果不堪設想。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格外小心。

2. 飲食

夫病之新瘥後。但得食糜粥。寧少食乃飢。慎勿飽。不得他有所食。雖思之勿與。引日轉久。可漸食羊肉糜若羹。慎不可食豬狗等肉。(巢源○當參食復)

凡新瘥後。只宜先進白稀粥湯。次進濃者。又次進糜粥。亦須少少與之。常今不足則可。不可盡意過食之也。其諸般肉食等物。皆不可食之。(蘊要)

凡病新瘥。自宜先用陳倉米少許。煎湯少飲。俟其無恙。漸次增濃。胃氣漸旺。穀食漸增。至胃氣復舊。然後少進肉味。撙節愛養。自無復證。若不遵法度。餘熱未除。元氣未復。飲食驟進。腥膻雜沓。未有不復熱者。(溯源集)

時疫有首尾能食者。此邪不傳胃。切不可絕其飲食。但不宜過食耳。有愈後數日。微渴微熱。不思食者。此微邪在胃。正氣虛弱。強與之即為食復。有下後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當與之。先與米飲一小杯。加至茶甌。漸進稀粥。不可盡意。飢則再與。如忽加吞酸。反覺無味。

乃胃氣傷也。當停谷一日。胃氣復。復思食也。仍如漸進法。有愈後十數日。脈靜身涼。表裡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氣不蘇。當與粥飲迎之。得谷後即思食覺飢。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以人參一錢煎湯與之。少喚胃氣。忽覺思食。余勿服。(溫疫論)

凡人胃氣強盛。可飢可飽。若久病之後。胃氣薄弱。最難調理。蓋胃體如灶。胃氣如火。穀食如薪。合水穀之精微。升散為血脈者如焰。其糟粕下轉為糞者如爐。是以灶大則薪多火盛。薪斷而余焰猶存。雖薪從續。而火亦燃。若些小鐺鍋。正宜薪數莖。稍多則壅滅。稍斷則火絕。

死灰而求復燃。不亦難乎。若夫大病之後。蓋客邪新去。胃口方開。幾微之氣。所以多與早與遲與。皆不可也。宜先與粥飲。次糊飲。次糜粥。次要飲食。尤當循序漸進。毋先後其時。當設爐火。晝夜勿令斷絕。以備不時之用。思谷即與。稍緩則胃飢如灼。再緩則胃氣傷。反不思食矣。

既不思食。若照前與之。雖食而弗化。弗化則傷之又傷。不為食復者。當如初進法。若更多與。及黏硬之物。胃氣壅甚。必脹滿難支。若氣絕谷存。乃致反復顛倒。形神俱脫。而死矣。(同上)

傷寒初病起。不可恣意飲酒。蓋酒乃大熱之物。能熏蒸臟腑。助火發病。謹當戒守。(明條)

傷寒得汗後。不得飲酒。飲之者。殺人難救。(瑣碎錄)

吳介臣傷寒。餘熱未盡。曲池壅腫。不潰。不消。日發寒熱。瘍醫禁止飲食兩月餘。日服清火消毒藥。上氣形脫。倚息不得臥。渴飲開水一二口。則腹脹滿急。大便燥結不通。兩月中用蜜導四五次。所去甚艱。勢大瀕危。邀石頑診之。其脈初按繃急。按之絕無。此中氣逮盡之兆。

豈能復勝藥力耶。乃令續進稀糜。榻前以鴨煮之。香氣透達。徐以汁啜之。是夕大便去結糞甚多。喘脹頓止。飲食漸進。數日後腫亦漸消。此際雖可進保元獨參之類。力不能支。僅惟穀肉調理而安。近松陵一人。過餌消導。胃氣告匱。聞穀氣則欲嘔。亦用上法。不藥而痊。(醫通○此案無類可附。

姑錄於此。)

白話文:

[飲食]

當疾病剛剛痊癒後,應只吃稀飯或粥。寧願少吃些,即使餓了也不要吃到飽。千萬不要吃其他食物,即使很想吃也不要隨便吃。隨著時間推移,可以慢慢開始吃羊肉粥或是羊肉湯,但是千萬不要吃豬肉、狗肉等其他肉類。

對於剛痊癒的人來說,應該先喝些白稀粥湯,然後再逐漸吃稠一些的粥,接著再吃糜粥。每次的量都要少,保持一種似飽非飽的狀態,不可以過度進食。各種肉類等食物,在這個時候都不要吃。

疾病剛剛痊癒,應先用陳年的大米煮些稀飯,少量飲用。如果沒有出現問題,可以逐漸增加濃度。等到胃氣逐漸恢復,再逐漸增加糧食的攝入量。直到胃氣完全恢復,才能稍微進食肉類,並且要節制養生,這樣就不會再次生病。

若不遵守這些原則,身體中的餘熱尚未清除,元氣尚未恢復,就開始大量進食,吃些腥羶的食物,很容易再次發燒。

對於某些時疫患者,他們在病情初期或末期還能吃東西,這表示邪氣並未影響到胃部,千萬不要停止他們的飲食,只是不要讓他們吃得太多。有些人在康復後的幾天裡,有輕微的口渴和低燒,不想吃東西。這表示胃裡還有點邪氣,身體的正氣很弱。如果勉強讓他們吃東西,可能會導致「食復」。有些人,在瀉下後的一天就想吃東西,而且覺得食物很好吃,這時候可以讓他們吃東西。先給他們一小杯米湯,然後逐漸增加到一碗茶的份量,再慢慢進食稀飯,但是不要讓他們吃到飽。如果他們感到餓,可以再給他們吃。如果突然出現吞酸的情況,感覺食物變得不好吃了,這可能是胃氣受傷了。這時候,應停止進食一天,等到胃氣恢復後,他們才會再次想吃東西。還是要按照逐漸進食的方法來。有些人,在康復後十幾天,脈搏平穩,身體涼爽,全身上下都處於和諧的狀態,但是卻不想吃東西,這可能是中氣尚未恢復。這時候,應給他們喝粥或飲料,等他們恢復了對食物的慾望,感覺到飢餓的時候,再讓他們吃東西。如果長時間不想吃東西,有一種方法是用一錢的人參煎湯給他們喝,以喚醒胃氣。如果突然間想吃東西了,就不需要再喝了。

對於胃氣強壯的人來說,他們可以隨意地餓著或飽食,但是如果久病纏身後,胃氣就會變得脆弱,很難調理。胃就像一個爐竈,胃氣就像爐火,食物就像木柴。當食物和水中的精華被吸收後,它們會變成血液,就像火焰一樣。而食物中的糟粕會轉化為糞便,就像爐灰一樣。所以,如果爐竈很大,那麼就可以多放些木柴,爐火也會更旺。即使木柴燒完,爐火仍然會繼續燃燒一段時間。即使再添加木柴,爐火也能持續燃燒。但如果爐竈很小,只適合放幾根木柴,如果放多了,就會堵塞爐竈,導致爐火熄滅;如果木柴燒完,爐火也會熄滅。

對於大病初癒的人來說,邪氣剛剛離開,胃口剛剛打開,這時候的胃氣非常微弱,因此,無論是早吃、晚吃,還是多吃、少吃,都不可以。應該先給他們喝粥或飲料,然後再逐漸進食糊狀食物,然後再逐漸進食糜粥,最後再逐漸進食正常的食物。應該遵循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不要忽視任何一個階段。應該像爐火一樣,日夜不停地維持著,以便隨時使用。如果他們想吃東西,就馬上給他們吃。如果稍微晚一點,他們的胃就會感到像被燒焦了一樣,再晚一點,胃氣就會受傷,反而不想吃東西了。

如果他們不想吃東西,還按照之前的進食方式來,即使吃了,也不會消化,反而會再次傷害胃氣。如果不按照這種方式來,而是一次性給他們太多食物,或者是粘性、硬質的食物,就會導致胃氣更加堵塞,最終導致脹滿、難以忍受。如果氣絕而食物還存在,就會導致病情反覆,最終導致形神俱失,死亡。

對於剛剛患傷寒的人來說,不可以隨意喝酒。因為酒是極熱的物質,能夠蒸發臟腑,助火發病。應該嚴格遵守這個原則。

對於已經出汗的傷寒患者來說,不可以喝酒。如果喝酒,會導致病情加重,難以救治。

有一位名叫吳介臣的傷寒患者,他的餘熱尚未完全消除,手臂的曲池部位腫脹,無法潰破,也不會消退,每天都有寒熱交錯的症狀。醫生禁止他進食兩個多月,讓他每天服用清火消毒的藥物。他的氣息微弱,只能靠呼吸器維持生命,口渴時只能喝一口開水,否則腹部會感到脹滿。他的大便乾燥結實,兩個月內使用了四五次蜂蜜導尿,排泄非常困難。他的病情非常危險,於是請來一位名為石頑的醫生診治。他的脈搏開始時緊張急促,但是按下去卻毫無反應,這是中氣將盡的徵兆。

他怎麼可能承受得住藥力呢?於是,醫生讓他繼續進食稀粥,並且在他牀邊煮了一隻鴨子,讓香味充滿整個房間。他慢慢地啜飲著鴨湯。當晚,他排出了很多結實的糞便,喘息和脹滿的症狀立刻消失,逐漸恢復了飲食。幾天後,他的腫脹也逐漸消退。雖然這時候可以進食保元獨參等補品,但是他身體太弱,只能依靠穀肉調理來康復。最近,松陵有一個人過度進食消導食物,導致胃氣匱乏,聞到食物的味道就會想吐。他也採用了上述方法,不用藥物就痊癒了。這個案例沒有類似的案例可以參考,暫時記錄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