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傷寒廣要》~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小兒傷寒

夫小兒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傷寒也。大人解脫之久。傷於寒冷。則不論耳。然天行非節之氣。其亦得之。有時行疾疫之年。小兒出腹。便患斑者也。治其時行節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藥分劑小異。藥小冷耳。(千金)

小兒傷寒。與大人法度則同。惡風惡寒者。必隈人藏身。引衣密隱。是為表證。可微取其汗也。惡熱內實者。必出頭露面。揚手擲足。煩渴燥糞。掀衣氣粗。是為里證。可略與疏利也。至若頭額冷。手足涼。口中冷氣。面色黯淡。大便瀉青。此則陰病裡虛。當以溫藥。救其里也。

舉是三者。汗下溫之法。可以類推矣。亦視其小便。或赤或白。可以知裡熱之有無。或清或濁。可以知裡熱之輕重。其證某方。皆無越張朱格例。特不過小小分劑。而中病則止也。不然。幼幼新書。駢集小兒傷寒雖略舉巢源一二。而終篇以活人書為法。果何意哉。(總括○節錄)

夫小兒傷寒。六經治例皆同。但有胎熱。驚熱。血熱。客熱。寒熱。潮熱。痰熱。食熱。變蒸發熱。痘疹發熱。傷風發熱。一皆發作。狀似傷寒。要在明辨之也。(蘊要)

凡小兒感冒風寒。瘧痢等證。人所易知。一染時疫。人所難窺。所以擔誤者良多。何也。蓋由幼科。專於痘疹吐瀉驚疳。並諸雜證。在傷寒時疫甚略之。一也。古人稱幼科為啞科。不能盡罄所苦以告師。師又安能悉乎問切之義。所以但知其身熱。不知其頭疼身痛也。但知不思乳食。

心胸膨脹。疑其內傷乳食。安知其疫邪傳胃也。但見嘔吐。噁心。口渴下利。以小兒吐瀉為常事。又安知其協熱下利也。凡此何暇致思為時疫。二也。小兒神氣嬌怯。筋骨柔脆。一染時疫。延挨失治。即便二目上吊。不時驚搐。肢體發痙。十指鉤曲。甚則角弓反張。必延幼科。

正合渠平日學習見聞之證。是多誤認為慢驚風。遂投抱龍丸安神丸。竭盡驚風之劑。轉治轉劇。因見不啼不語。又將神門眉心亂灸。艾火雖微。內攻甚急。兩陽相搏。如火加油。紅爐添炭。死者不可勝記。深為痛憫。今凡遇疫毒流行。大人可染。小兒豈獨不可染耶。但所受之邪則一。

因其氣血筋骨柔脆。故所現之證為異耳。務宜求邪以治。故用藥與大人彷彿。凡五六歲以上者。藥當減半。二三歲往來者。四分之一。可也。又腸胃柔脆少有差誤。為禍更速。臨證尤宜加慎。(溫疫論)

芍藥四物解肌湯。治少小傷寒方。

芍藥,黃芩升麻葛根(各半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期歲以上。分三服。(千金)

惺惺散。治傷寒時氣。風熱痰壅咳嗽。及氣不和。

桔梗細辛人參甘草,白茯苓白朮瓜蔞根(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薄荷五葉。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如要和氣。入生薑五片同煎。一方。有防風川芎。各減半。(方訣外編),活人。有川芎。云。凡小兒發熱。不問傷風風熱。先與此散數服。往往輒愈。

小兒傷寒。始因壯熱不除。被湯丸下後。其項強眼翻。弄舌搐搦。如發癇狀。久則哽氣。啼聲不出。醫以為驚風。屢服硃砂水銀牛黃汞粉巴類(○疑巴豆竹瀝之類。藥皆無效。此由誤下後。毒氣結在心胸。內熱生涎。裹諸藥不能宣行所致也。蕩涎散

粉霜(一錢),膩粉(一匝),芫花(一分)

細末。暖漿水調下。一歲半錢。病熱大者。再服。白色著底者。粉霜也。宜盡唯之。(○唯字。疑。)良久得睡。取下黑黃涎。裹包丹砂之類。皆成顆塊。啼聲便出。立安。(總病)

小兒結胸。亦如前狀。但啼聲出。醫亦多作驚風治之。其脈浮滑。試以指按心下。則痛而啼。宜半夏黃連栝蔞湯斟酌服。當下黃涎便差。(總病)

小兒傷寒里不解。發驚妄語。狂躁潮熱。鉤藤大黃湯

鉤藤皮,當歸,甘草(炙),芍藥(各半兩),大黃(三分)

粗末。每三錢。水一盞煎六分。溫溫服。以利為度。(總病)

2. 炙艾

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則沉寒病冷。二則無脈。知陽絕也。三則腹皮急。而陽陷也。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蓋恐致逆也。若表見寒證。身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不渴。欲覆厚衣。常惡寒。手足劂。皮膚乾枯。其脈必沉細而遲。但有一二證。皆宜灸之。陽氣下陷故也。

若身熱惡熱。時見躁作。或面赤面黃。咽乾嗌乾口乾。舌上黃赤。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有一二證。皆不宜灸。其脈必浮數。或但數而不浮。不可灸。灸之災害立至。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眼瞼時癢。或欠或嚏。惡寒。其脈必沉。是脈證相應也。或輕手得弦緊脈者。

是陰伏其陽也。雖面赤宜灸之。不可拘於面赤而禁之也。(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