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九 (1)
卷九 (1)
1. 嘔吐(病後嘔吐乾嘔)
嘔者。有聲者也。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乾嘔。而無干吐。是以於嘔。則曰食谷欲嘔。及吐則飲食入口即吐。則嘔吐之有輕重。可知矣。傷寒嘔。有責為熱者。有責為寒者。至於吐家。則悉言虛冷也。經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又曰。胃中虛冷。故吐也。嘔家則不然。
嘔有熱者。有寒者。有停飲者。有胃脘有膿者。諸如此者。雖為殊別。大抵傷寒表邪欲傳裡。裡氣上逆。則為嘔也。是以半表半裡證。多雲嘔也。嘔家之為病。氣逆者。必散之。痰飲者。必下之。千金曰。嘔家多服生薑。此是嘔家聖藥。是要散其逆氣也。金匱要略曰。嘔家用半夏。
白話文:
嘔吐,指的是有聲音的嘔吐動作;而吐,指的是把東西吐出來。因此,會有乾嘔這種情況,但並沒有「幹吐」這樣說法。所以對於嘔吐,我們可以理解為吃了東西後想要嘔吐,或者食物一進入嘴裡就吐出來,這樣可以看出嘔吐的輕重程度。
傷寒引發的嘔吐,有可能是因為熱症,也有可能是因為寒症。然而,對於那些有嘔吐症狀的人,通常都被認為是虛冷造成的。經典中提到,太陰病會導致腹脹和嘔吐,吃不下飯;又說,胃中虛冷,所以會嘔吐。但對於嘔吐來說,情況有所不同。
嘔吐可能由熱症引起,也可能由寒症引起,還可能是因為積聚的飲食,或者是胃裡有膿液。這些不同的原因雖然造成的情況各不相同,但大致上來說,當傷寒的外邪開始轉移到內部,或是內部的氣向上逆流時,就會產生嘔吐現象。因此,在半表半裡的病症中,嘔吐的情況比較常見。
對於嘔吐的治療,如果是因為氣逆,那麼就要用以散氣的藥物;如果是因為痰飲,就要用以排出痰飲的藥物。千金方中提到,嘔吐的人多服用生薑,這是治療嘔吐的神藥,主要是用來散開逆氣。金匱要略中則提到,對於嘔吐的病人,應該使用半夏作為藥物。
以去其水。水去嘔則止。是要下其痰飲也。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者。謂其氣逆。而未收斂為實也。其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已為難治。蓋謂其虛寒之甚也。醫者。必審其邪氣之虛實。疾證之逆順。為施藥丸。治則當矣。(明理○此係節錄。案總括。
亦辨生薑半夏云。嘔有熱有寒。生薑於寒證最便。)
若太陽不與少陽陽明合病。而獨見太陽證。或吐瀉者。(○此句恐訛)恐病人膈間。素有痰飲。停飲傷滯。且以大棗定之。候嘔吐定。徐進解太陽經藥。詐,大凡得之太陽而嘔者。必是合病。嘔乃病漸入內。非正太陽也。曾記有人。初得病。太陽證。有嘔吐不住藥。投暖劑莫能治之。
白話文:
要止住嘔吐,就要去除體內的水分。如果嘔吐頻繁,即使有陽明證,也不能攻治,因為這是氣逆,還沒收斂成實證。如果嘔吐時脈弱、小便頻繁、身體微熱、出現厥症,就已經很難治癒,因為這是虛寒嚴重。醫師必須仔細判斷邪氣的虛實和疾病證候的逆順,才能用藥丸治療,才能符合治病原則。
若患者沒有太陽、少陽、陽明三經合病,只是單純出現太陽證,並伴隨嘔吐或腹瀉,可能是因為患者膈間原本就有痰飲,停積導致傷滯。可以先用大棗來穩定病情,等嘔吐停止後再慢慢服用治療太陽經的藥物。一般來說,太陽經引起的嘔吐,一定是合病,嘔吐只是疾病深入內部的表現,並非真正的太陽證。曾經有人初患病時出現太陽證,嘔吐不止,服用溫熱藥物也無法治癒。
知太陽已汗解。固當用冷劑。是太陽見嘔。非合陽明。則合少陽。其嘔屬熱。用暖劑非矣。(曾見太陽證大嘔。因嘔吐藥。只解表有除。)又記有人。初病具太陽證而嘔。一家少長。患狀悉類。與養胃湯八服。無不立效。此時行之氣。適然如此。是為傷寒雜病。又非可以正經傷寒律之。
(要訣)
凡嘔而不止者。藥內必少加生薑汁一二匙。服之最效。凡服藥宜徐徐呷下。不可急也。(蘊要)
範汪方。治傷寒五六日。嘔而利者。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半夏(半升),人參(二兩),桂心(二兩),乾薑(三累),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已經出汗退燒,就應該用寒涼藥物治療。如果太陽病伴隨嘔吐,但不是與陽明經合病,而是與少陽經合病,這種嘔吐屬於熱症,用溫熱藥物就不合適了。我曾經遇到過太陽病患者嘔吐嚴重,用止吐藥物只治標不治本,只能解表而無法消除病根。我還記得有人,初期症狀符合太陽病,並且嘔吐,一家大小都出現類似的症狀,我用養胃湯治療,八劑藥就痊癒了。這時行氣的狀況恰巧如此,屬於傷寒雜病,不能按照正經傷寒的規律來治療。
如果嘔吐不止,藥方里應該加一點生薑汁,大約一兩匙,這樣效果最好。服用藥物時要慢慢喝,不要急著吞下去。
範汪的方子,用來治療傷寒病五六天,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患者,可以用黃芩湯。
黃芩三兩,半夏半升,人參二兩,桂心二兩,乾薑三錢,大棗十二枚。
凡六物。水七升。煮得二升。分再服。(醫心方○案此方。既出金匱附方中。據外臺。本是仲景方。)
友人王曉同寓雲中。一僕十九歲。患傷寒。發熱。飲食下咽。少頃盡吐。喜飲涼水。入咽亦吐。號叫不定。脈洪大浮滑。此水逆證。江應宿投五苓散而愈。(類案)
治傷寒嘔噦。心下悸動。胸膈有滯水。往往頭眩。茯苓半夏湯方。
赤茯苓(去黑皮二兩),半夏(湯洗七遍炒乾三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白話文:
任何六味藥材,用水七升煮成二升,分兩次服用。這個方子出自《金匱要略》附方,據《外台秘要》記載,原本是仲景的方子。
朋友王曉同住在雲中,他的一個僕人,十九歲,患了傷寒,發熱,吃東西能咽下去,但過一會兒就全吐出來,喜歡喝涼水,喝到喉嚨也吐出來,不停地叫喊,脈象洪大浮滑,這是水逆證。江應宿用五苓散治療,病就好了。
治療傷寒嘔吐,心下悸動,胸膈有停滯水,常常頭暈,可用茯苓半夏湯。
赤茯苓(去黑皮二兩),半夏(湯洗七遍炒乾三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人生薑一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晚再服。(聖濟○案此即二陳湯。去甘草。)
大汗下後。惡寒厥逆。水藥不得入口。身痛自利。真武湯加半夏。下黑錫丹。與太陽病發汗後水逆之五苓散證不同。嘔吐煩渴者。白虎湯。(緒論)
曾氏家學。治吐逆。大小便不通。厥逆無脈。大承氣下之愈。(治例○案此本出本草衍義。云此關格之病。極難治。)
蘆根飲子。治傷寒後嘔噦反胃。及乾嘔不下食方。
白話文:
將這三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五錢匕,用水一盞半煎煮,加入一小塊拍碎的生薑,一起煮至七分,去渣後溫熱服用,晚上再服用一次。此方即二陳湯,只是去掉了甘草。
出汗過多後出現惡寒、四肢厥冷、水藥無法入口、身體疼痛、腹瀉等症狀,可用真武湯加半夏,再服用黑錫丹。此症狀與太陽病發汗後出現水逆的五苓散證不同。如果出現嘔吐、口渴,則可用白虎湯。
曾氏家學中,治療嘔吐、大小便不通、四肢厥冷、無脈症狀,可用大承氣湯瀉下治療。此病症屬於關格之病,非常難治。
蘆根飲子用於治療傷寒後出現嘔吐、反胃以及乾嘔、食不下咽的症狀。
生蘆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薑(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三隻。取五升。澄清下藥。煮取二升半。隨便飲。不差重作。取瘥。(千金○案今用伏龍肝。以代鞋底。為佳。),聖惠。治傷寒乾嘔不下食。於本方。加陳橘皮。不用鞋底。
治時氣病差後。勞復發熱。嘔吐不下。宜服蘆根飲子。方。
蘆根(二兩),竹茹(二兩),人參(二兩),陳橘皮(一兩),生薑(二兩),石膏(四兩)
白話文:
將蘆根切片,青竹茹,各取一升,粳米三合,生薑三兩,用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三隻,取五升,澄清後加入藥材,煮至二升半,隨意飲用,若無效可重複服用。治傷寒乾嘔不下食,於本方加入陳橘皮,不用鞋底。
治時氣病痊癒後,勞復發熱,嘔吐不下,宜服用蘆根飲。方劑為:蘆根二兩,竹茹二兩,人參二兩,陳橘皮一兩,生薑二兩,石膏四兩。
上件藥。都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又治時氣十日已上。時有嘔逆。欲得飲水。此胃中伏熱不散。宜服犀角散。於本方。去人參。橘皮。加犀角。麥門冬。黃芩。川樸消。
有陽證病新瘥後見嘔。別無所因。此餘熱在胃脘也。宜竹葉石膏湯。(○案此本於活人。云。加生薑。)或橘皮竹茹湯(要訣)
白話文:
上面所列的藥材,都要磨碎並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碗水煎煮,煎至五分,去除藥渣,不分時間溫熱服用。這個方子可以治療時氣病發十天以上,偶爾出現嘔吐,想喝水的情況,這是因為胃中伏熱不散導致的,宜服犀角散,在原方中去掉人參、橘皮,加入犀角、麥門冬、黃芩、川樸消。
如果陽證病新痊癒後出現嘔吐,沒有其他原因,這是因為餘熱留在胃脘所致,宜服用竹葉石膏湯,書中記載可以加生薑。或者服用橘皮竹茹湯。
加味竹茹湯。治胃中壅熱。而噦嘔者。
橘紅(二錢),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五錢),竹茹(一團),黃連(姜炒一錢),葛根(一錢半)
上用水二鍾。煎至一鍾。若心下痞滿。加綠枳實。麩炒。一錢。(蘊要)
熱氣在脾胃也。或發汗解後。或大下之後。胃中不和。尚有蓄熱。熱氣上熏。則心下否結。故乾嘔也。(巢源)
治傷寒乾嘔不止。心胸煩躁。四肢熱。宜服柴胡散。方。
白話文:
加味竹茹湯用來治療胃中積熱,導致呃逆嘔吐的症狀。藥方包括橘紅、半夏、茯苓、甘草、竹茹、黃連(用薑炒)、葛根。用水煎煮,煎至原湯量的二分之一。如果心下痞滿,可以加入麩炒過的枳實。
這是因為熱氣停留在脾胃,可能是因為發汗解表或大便瀉後,胃氣不和,導致體內尚有餘熱。熱氣上熏,就會造成心下堵塞,因此出現乾嘔。治療傷寒導致的乾嘔不止,心胸煩躁,四肢發熱的症狀,可以用柴胡散來治療。
柴胡(一兩半),黃芩(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夏(半兩),枳殼(一兩),枇杷葉(三分),甘草(半兩),人參(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疫邪留於心胸。胃口熱甚。皆令嘔不上。下之嘔當去。今反嘔者。此屬胃氣虛寒。少進粥飲。便欲吞酸者。宜半夏藿香湯。一服嘔立止。穀食漸加。(溫疫論)
半夏藿香湯
白話文:
柴胡一兩半、黃芩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夏半兩、枳殼一兩、枇杷葉三分、甘草半兩、人參半兩,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煎煮,加入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渣後不分時間溫服。
如果疫病邪氣停留在心胸,胃口發熱,導致嘔吐不止,並且向下嘔吐,應該先用藥物將邪氣排出。如果反覆嘔吐,屬於胃氣虛寒,應該少吃粥飯,如果稍進食就想要吞酸,則應該服用半夏藿香湯,一劑藥即可止嘔,然後慢慢增加食量。
半夏(一錢五分),真藿香(一錢),乾薑(炒一錢),白茯苓(一錢),廣陳皮(一錢),白朮(炒一錢),甘草(五錢)
水姜煎服。(溫疫論)
白話文:
半夏一錢五分,真藿香一錢,乾薑炒一錢,白茯苓一錢,廣陳皮一錢,白朮炒一錢,甘草五錢,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