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八 (3)
卷八 (3)
1. (附)白㾦
屠彝尊曰。溫熱證中。每多發出。如粞如粟。色白形尖者。謂之白㾦。有初病即見者。有見而即愈者。有見而危殆者。有病經日久。癍疹已見。補瀉已施之後。仍然發此而愈者。泛稱時氣所致。殊不知致病之由既異。治療之法不同。不可不與症疹詳辨而審處之也。蓋溫熱暑邪病中。
有此症者。必兼濕為多。(吳醫匯講○葉氏溫熱論亦論之。案此不過疹之一證。兼濕者實多見之。然治其本證。而自愈矣。)
白話文:
屠彝尊說:溫熱病症中,常會出現像米粒或小米一樣,白色尖銳的疹子,稱為白疹。有的病人初病就出現,有的出現後就痊癒,有的出現後病情危殆,有的病症持續很久,疹子已經出現,補瀉藥物已經使用過後,仍然出現這種疹子而痊癒的。人們往往籠統地說這是時氣所致,殊不知致病的原因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不可不仔細辨別症狀和疹子,然後謹慎處理。
因為溫熱暑邪病中,出現這種疹子的,大多伴隨濕氣。(吳醫匯講中葉氏溫熱論也論述了這個問題。註:這不過是疹子的一種表現,伴隨濕氣的情況確實常見,但是治療其根本病症,疹子就會自然痊癒。)
2. 發黃
傷寒傳變發黃者四。有畜血發黃。有風濕發黃。有濕熱發黃。有寒濕發黃。大抵發黃。多從陽明太陰。脾胃屬土。故色黃。土勝則剋水。使小便不利。濕熱內變。故令發黃。陽明者。茵陳蒿湯。兼太陽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兼少陽。梔子檗皮湯。(云岐子保命○原文稍繁。且風濕。作結胸。考云岐子。又論發黃有六。今互酌以致刪訂。)
凡傷寒汗不能透。風濕在表者。有黃證。或表邪不解。自表傳裡。而濕熱鬱於陽明者。亦有黃證。表邪未解者。必發熱身痛。脈浮少汗。宜從汗散。濕熱內郁者。必煩熱。脈緩滑。多汗。宜從分消清利。若陽明實邪內郁。而痞結脹滿者。宜先下之。然後清其餘熱。則自無不愈。(景岳)
白話文:
傷寒病變後發黃的病因有四種:一是積血發黃,二是風濕發黃,三是濕熱發黃,四是寒濕發黃。一般來說,發黃多與陽明和太陰經有關,因為脾胃屬土,土色黃,土性克水,所以發黃會導致小便不利。濕熱內變也會導致發黃。若為陽明經病,可用茵陳蒿湯治療;若兼太陽經,可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若兼少陽經,可用梔子檗皮湯治療。
傷寒病患者汗出不暢,風濕留於肌表,也會出現黃疸。或者表邪未解,從表傳入裡,濕熱鬱積於陽明經,也會導致黃疸。表邪未解者,必然發熱、身體疼痛,脈象浮緩,汗出不多,應該以發汗解表為主。濕熱內鬱者,必然煩熱,脈象緩滑,汗出較多,應該以清熱利濕為主。若陽明經實邪內鬱,導致痞結、脹滿,應該先用瀉下藥,然後再清熱,這樣才能痊癒。
大抵發黃。則盒麴相似。濕熱瘀熱者。則多有之。陰黃則間有之也。(蘊要○案發黃如盒麴相似。本出丹溪。)
濕家之黃也。身黃。如似熏黃。雖黃而色暗不明也。至於熱盛之黃也。必身黃如橘子色。甚者。勃勃出染。著衣正黃。(明理○案濕家。謂寒濕家。)
趙嗣真曰。明瘀熱發黃。與瘀血發黃。外證及脈。未嘗相似。瘀血。脈微而沉。或沉結。(○明醫指掌云。脈或芤遲。)瘀。熱脈則浮滑緊。數此脈狀之不相似也。(選錄○以上總證)
太陽發汗已不解。身目黃者。中濕身痛發黃者。用麻黃赤小豆湯。(會解○案中濕用此方。本出黃氏類證。又方中梓白皮。必讀。代以桑白皮。今用為便。)
白話文:
一般的身體發黃,類似於盒內發酵的曲子。濕熱、瘀熱體質的人,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而陰虛體質的人,偶爾也會發黃。
濕性發黃
身體發黃,就像被燻黃了一樣,雖然發黃,但顏色暗淡不明亮。
熱性發黃
身體必須發黃得像橘子一樣。嚴重的,還會變成深黃色染上衣服。
趙嗣真說:明顯的瘀熱發黃和瘀血發黃,從外表的症狀和脈象來看,從未見過相似的。瘀血發黃時,脈象微弱而沉細,或者沉結(明醫指掌:脈象或者軟弱遲緩)。瘀熱發黃時,脈象浮滑緊促。根據這些脈象的不同,可以辨別發黃的不同原因。
太陽病發汗後,身體和眼睛仍然發黃的。或者因為濕氣鬱積在體內,身體疼痛並發黃的。可以使用麻黃赤小豆湯。
身熱。大小便如常。而發黃者。治用仲景梔子蘗皮湯。加茵陳。(寶鑑補遺)
柴胡加山梔子湯。治發黃脈弦數。口苦胸滿。心煩發熱。或往來寒熱。日晡小有潮熱。或耳聾脅痛者。
於小柴胡方中。加山梔子。茵陳蒿。(蘊要),會解。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大棗。加茵陳。梔子。大便秘。加大黃。
甲申仲夏。內弟陳克輝。患感冒。頭痛發熱。一老醫用姜活湯。入麻黃撮許。投三劑。越數日發黃。目睛皆黃。小便亦赤澀不堪。余投以茵陳五苓散。加梔。櫱。至十劑始痊。(救正論)
白話文:
身熱。大小便如常。而發黃者。治用仲景梔子蘗皮湯。加茵陳。(寶鑑補遺)
身體發熱,大小便正常,但出現黃疸。治療方法可以使用仲景的梔子蘗皮湯,並加入茵陳。
柴胡加山梔子湯
治療黃疸,脈象弦而數。口苦,胸悶,心煩發熱。或者寒熱交替,下午有輕微潮熱。或耳聾、脅痛。
在小柴胡方中加入山梔子,茵陳蒿。(蘊要),組合起來一起使用。使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和大棗,加入茵陳、梔子。大便便祕,加入大黃。
甲申年仲夏,我的內弟陳克輝感冒了,頭痛發熱。一個老醫生用姜活湯,加入少許麻黃,服用三劑。幾天後出現黃疸,眼睛全黃,小便也發紅發黃。我治療他使用了茵陳五苓散,加入梔子、櫱,服用十劑才痊癒。(救正論)
怫鬱熱盛在表。燥而無汗。濕熱在裡。不能發於外。相搏遂成發黃。茵陳湯。調五苓散。甚者。茵陳合承氣下之。(心要○案芒消。非濕熱所宜。當以消石代之。大黃消石湯可徵。)
茵陳將軍湯。治腹滿身目發黃。小水不利。大便實。發渴。或頭汗至頸節還。
脈來沉重者。宜用。
大黃,茵陳,山梔,甘草,厚朴,黃芩,枳實
白話文:
如果人體有鬱熱之氣停留在體表,表現為燥熱無汗,而濕熱之氣困在體內,無法排出,兩種病邪相互交戰,最終導致皮膚發黃。可以使用茵陳湯來調節,配合五苓散,情況嚴重者則需要加入承氣湯來瀉下。值得注意的是,芒消不適合濕熱證,應該用消石代替,可以使用大黃消石湯治療。茵陳將軍湯用於治療腹脹、眼黃、小便不利、大便乾硬、口渴,或頭部出汗至頸部,脈象沉重的患者。此方由大黃、茵陳、山梔、甘草、厚朴、黃芩、枳實等藥物組成。
水二鍾。姜一片。槌法。加燈心一握煎之。熱服。(六書)
治時氣五六日。壯熱。骨節煩疼。連心兩肋氣脹急。硬痛不能食。變為黃。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枳實(一兩),栝樓根(一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茵陳(一兩),龍膽(一兩),川大黃(一兩),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案此本千金。治發黃。身面目俱黃。如金色方。今去升麻。加枳實。栝樓根。甘草。)
白話文:
取兩杯水,加入一片薑,搗碎,再加入一把燈心草,煎煮,熱服。此方適用於時氣發作五六日,出現壯熱、骨節疼痛、心胸兩肋氣脹難受、硬痛難以進食,以及身體發黃等症狀。柴胡散由柴胡、枳實、栝樓根、黃芩、梔子仁、茵陳、龍膽、川大黃、甘草等藥材組成,將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煎至五分,去渣,不分時間溫服。此方是根據《千金方》修改而來,針對身體發黃,面部也呈現黃色,如同金色的症狀,去掉了升麻,加入了枳實、栝樓根、甘草。
治傷寒發黃。或先服利藥未差者。宜以內消湯。以折熱氣。黃芩湯方。
黃芩(去黑心),茵陳蒿,升麻(各一兩),梔子仁,柴胡(去苗),龍膽(各半兩),犀角(鎊一兩)
上七味。粗搗羅。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煎至一盞。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拘時溫服。(聖濟○以上陽證)
韓祗和云。病人三五日。服下藥太過。虛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飲水漿。脾土為陰。濕加之。與邪熱相會發黃。此陰黃也。當以溫藥治之。如兩手脈沉細遲。肢體逆冷。皮膚有粟起。或嘔吐。舌上有胎。遍身發黃。煩躁欲於泥水中臥。小便赤少。皆陰候也。故陰黃多以熱湯溫之。
白話文:
治療發黃的傷寒
如果服用瀉藥後病情沒有好轉,可以使用內消湯來清熱解毒。
黃芩湯方
- 黃芩(去黑心):一兩
- 茵陳蒿:一兩
- 升麻:一兩
- 梔子仁:半兩
- 柴胡(去苗):半兩
- 龍膽:半兩
- 犀角:一兩(研磨成粉)
用法
將上述七味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取五錢匙,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濾去藥渣。加入一合生生地黃汁,攪拌均勻。不拘時間,溫服。(《聖濟總錄》中的陽證)
韓祗和的評論
病人服下瀉藥三五天後,會虛耗脾胃之氣,津液不足。此時如果大量飲水,陰虛的脾土會受到濕氣的影響,與邪熱相結合而發黃。這種發黃屬於陰黃,應使用溫性藥物治療。
如果病人雙手脈象沉細遲緩,四肢逆冷,皮膚出現粟粒疹,或嘔吐、舌苔厚膩,全身發黃,煩躁不安,想要躺在泥水中,小便赤少,這些都是陰證的表現。因此,治療陰黃時多使用熱湯溫熱身體。
或湯漬布。搭其胸腹。或以湯盛瓢中。坐於臍下熨之。其病愈者。曾治越顯宗病傷寒。至六七日。因服下藥太過。致發黃。其脈沉細遲無力。皮膚涼。發躁欲於泥中臥。喘嘔。小便赤澀。先投茵陳橘皮湯。喘嘔止。次服小茵陳湯半劑。脈微出。不欲於泥中臥。次日又服茵陳附子湯半劑。
四肢發熱。小便二三升。當日中大汗而愈。似此治愈者。不一錄。(玉機)
韓氏茵陳橘皮湯。治身黃。脈沉細數。熱而手足寒。喘嘔。煩躁不渴者。
白話文:
可以將溫熱的藥湯浸泡布巾,敷在患者的胸腹部位,或是將藥湯盛在瓢中,放置在患者肚臍下方熨熱。曾經用這種方法治療越王顯宗傷寒,病程發展到六七天時,因為服用了過量的藥物,導致發黃,脈象沉細遲緩無力,皮膚冰冷,躁動不安,想要躺在泥土中,伴隨喘息嘔吐,小便赤色澀滯。首先使用茵陳橘皮湯治療,喘息嘔吐止住。接著服用半劑小茵陳湯,脈象稍微有力,不再想躺在泥土中。第二天又服用半劑茵陳附子湯,四肢發熱,小便量增加至二三升,當天下午大量出汗,病癒。類似這樣治癒的案例不只一例。韓氏的茵陳橘皮湯則是用於治療身體發黃、脈象沉細而數、發熱但手腳冰冷、喘息嘔吐、煩躁不安但口渴不甚的患者。
茵陳,橘皮,生薑(各一兩),白朮(一分),半夏,茯苓(各半兩)上為末。水四升。煮取二升。放溫。分作四服。(玉機○案此即金匱小半夏湯之意。)
小茵陳湯。治發黃。脈沉細遲。四肢及遍身冷。
附子(一個八片),甘草(炙一兩),茵陳(二兩)
上為粗末。用水二升。煮一升。溫作三服。(玉機),又茵陳四逆湯。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已上自汗。於本方。加乾薑。炮。一兩半。分作四貼。水煎服。又茵陳附子湯。治服四逆湯。身冷汗不止者。於本方。去甘草。加乾薑。炮。二兩半。(附子二個。茵陳一兩半。)水煎。分作三服。
白話文:
茵陳、橘皮、生薑(各一兩)、白朮(一分)、半夏、茯苓(各半兩)研磨成細末。水四升。煮沸後取兩升。放涼。分四次服用。(玉機:此藥方即金匱中的小半夏湯。)
小茵陳湯。治療黃疸。脈象沉細而遲。四肢和全身發冷。
附子(一顆,八片)、甘草(炙烤一兩)、茵陳(二兩)
研磨成粗末。水二升。煮沸後取一升。溫服,分三次服用。(玉機):又稱茵陳四逆湯。治療黃疸。脈象沉細而遲。四肢逆冷。腰以上自汗。在基本方中加入炮乾薑一兩半。用水煎服。還有茵陳附子湯。治療服用四逆湯後,身體發冷出汗不止。在基本方中去除甘草,加入炮乾薑二兩半。(附子兩顆。茵陳一兩半。)用水煎煮。分三次服用。
菌陳茱萸湯。治服茵陳附子湯。證未退。及脈伏者。
吳茱萸(一兩),當歸(三分),附子(二個各切八片制),木通(一兩),乾薑(炮),茵陳(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分作二服。水煎。(玉機○案以上並系韓氏方。)
至元丙寅六月。時雨霖霪。人多病瘟疫。真定韓君祥。因勞役過度。涼飲涼茶。及食冷物。遂病頭痛。肢節亦疼。身體沉重。胸滿不食。自以為外感傷。用通聖散。兩服藥後。添身體困甚。方命醫治之。醫以百解散發其汗。越四日。以小柴胡湯二服。後加煩熱躁渴。又六日。
白話文:
菌陳[茱萸湯]
治療服用了茵陳附子湯後,症狀未消退,或脈象虛弱的人。
成分:
- 吳茱萸(一兩)
- 當歸(三分)
- 附子(兩個,切成八片,經過處理)
- 木通(一兩)
- 乾薑(炒過)
- 茵陳(各一兩半)
服用方法: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分兩次服用。用清水煎煮。(玉機註:以上方劑均為韓氏所用。)
故事:
元朝丙寅年六月,連日大雨,導致瘟疫流行。真定的韓君祥由於過度勞累,飲用涼茶和食用冷食,導致頭痛、肢體疼痛、身體沉重、胸悶不適,誤以為是外感所致,服用了通聖散。服藥兩次後,身體狀況更加虛弱。於是請醫生診治,醫生使用了百解散發汗,四天後,又服用了小柴胡湯兩次。後來,症狀加重,出現煩熱、口渴等症狀,又過六天:
以三一承氣湯下之。燥渴尤甚。又投白虎加人參。柴胡飲子之類。病愈增。又易醫。用黃連解毒湯。硃砂膏。至寶丹之類。至十七日後。病勢轉增傳變。身目俱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而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
命予治之。診其脈緊細。按之虛空。兩寸脈短。不及本位。此證得之因時熱。而多飲冷。加以寒涼藥過度。助水乘心。反來侮土。先因其母。後薄其子。經云。薄所不勝。乘所勝也。時值霖雨。乃寒濕相合。此為陰證發黃。明也。予以茵陳附子乾薑湯主之。內經云。寒淫於內。
白話文:
用「三一承氣湯」來通便。病情更加燥渴嚴重。又投以白虎加人參。「柴胡飲子」之類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又換了醫生。使用了「黃連解毒湯」、「硃砂膏」、「至寶丹」之類的藥物。過了十七天之後。病情轉而加重並產生變化。全身皮膚和眼睛都變得黃色。四肢沉重。背部惡寒。皮膚冰冷。心下痞硬。按壓時會疼痛。眼睛乾澀不想睜開。視力模糊。懶得說話。自汗。小便量少。大便通暢但還是未解。
命我來治療這個病人。診察他的脈象,緊細。按壓起來感覺空虛。兩寸脈短,不及本位。這種情況是因為時值天氣炎熱。卻過於飲用冷飲。加上服用寒涼藥物過度。導致身體內的水氣過多,加重對心臟的負擔。反而壓制了脾胃。先因其母。後薄其子。經典上說。壓制不勝的,反而會侵犯能勝的。當時正值梅雨季節。寒氣和濕氣交加。這是一個陰證發黃的典型案例。我以「茵陳附子乾薑湯」來治療。內經上說。寒濕過度侵襲內臟。
治以甘熱。佐以苦辛。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以淡滲之。以苦燥之。附子。乾薑。辛甘大熱。散其中寒。故以為主。半夏。草豆蔻。辛熱。白朮。陳皮。苦甘溫。建脾燥濕。故以為臣。生薑。辛溫。以散之。澤瀉。甘平。以滲之。枳實。苦微寒。泄其痞滿。茵陳。苦微寒。其氣輕浮。
佐以姜附。能去膚腠間寒濕。而退其黃。故為佐使也。煎服一兩。前證減半。再服悉去。又與理中湯。服之數日。氣得平復。或者難曰。發黃皆以為熱。今暑隆盛之時。又以熱藥治之。何也。予曰。理所當然。不得不然。成無己云。陰證有二。一者。始外傷寒邪。陰經受之。
白話文:
治療的方法是用甘熱藥物,輔以苦辛藥物。如果濕邪過盛,就用苦熱藥物來平衡,用淡味藥物來滲利,用苦味藥物來燥濕。附子、乾薑辛甘大熱,可以散去內部的寒氣,所以作為主藥。半夏、草豆蔻辛熱,白朮、陳皮苦甘溫,可以健脾燥濕,所以作為臣藥。生薑辛溫,可以散寒;澤瀉甘平,可以滲利;枳實苦微寒,可以泄去痞滿;茵陳苦微寒,氣味輕浮。
輔以薑附,可以去除皮膚腠理之間的寒濕,使黃疸消退,所以作為佐使藥。煎藥服用一兩,症狀減輕一半,再服用一次則完全消失。也可以服用理中湯,連續服用幾天,氣血就能恢復平衡。有人可能會問,黃疸都是因為熱造成的,現在天氣炎熱,為什麼還要用熱藥治療呢?我說,這是理所當然的,不能用其他方法。成無己說,陰證有兩種,一種是最初受到寒邪侵襲,陰經受之。
或因食冷物。傷太陰經也。二者始得陽證。以寒治之。寒涼過度。變陽為陰也。今君祥因天令暑熱。冷物傷脾。過服寒涼。陰氣大勝。陽氣欲絕。加以陰雨寒濕相合。發而為黃也。仲景所謂。當於寒濕中求之。李思順云。解之而寒涼過劑。瀉之而逐寇傷君。正以此也。聖賢之訓。
豈敢越哉。或者曰。潔古之學。有自來矣。(寶鑑)
茵陳附子乾薑湯。治因涼藥過劑。變為陰證。身目俱黃。四肢皮膚冷。心下痞硬。眼澀不欲開。自利踡臥。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乾薑(炮二錢),茵陳(一錢二分),白朮(四分),草豆蔻(麵裹煨一錢),白茯苓(去皮三分),枳實(麩炒),半夏(湯泡七次),澤瀉(各半錢),陳皮(三分去白)
白話文:
可能是因為吃太多寒涼的食物,傷了太陰經,這兩種情況一開始都是陽證,用寒涼的方法治療。但寒涼過度就會把陽證變成陰證。現在病人是因為天氣炎熱,吃太多冷的食物傷了脾,又服用過多的寒涼藥物,導致陰氣過盛,陽氣快要消失。加上陰雨天氣的寒濕,就發病變成黃疸。仲景說,應該在寒濕中尋找病因。李思順也說,解表藥物寒涼過度,瀉下藥物會傷及正氣,都是這個道理。這是聖賢的教誨,我們不敢違背。也許有人會說,遵循古法治病,自古有之。
可以用茵陳附子乾薑湯治療,這個方子適用於因過服涼藥導致陰證,症狀包括全身和眼睛都發黃、四肢皮膚冰冷、心下痞硬、眼睛乾澀不想睜開、腹瀉、蜷縮著身體躺著。
方劑:附子(炮去皮臍三錢),乾薑(炮二錢),茵陳(一錢二分),白朮(四分),草豆蔻(麵裹煨一錢),白茯苓(去皮三分),枳實(麩炒),半夏(湯泡七次),澤瀉(各半錢),陳皮(三分去白)。
上十味。㕮咀。為一服。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相涼服。不拘時服。(實鑑)
茵陳理中湯。治陰寒發黃。腹痛自利者。
理中湯。加茵陳一錢。主之。若小便不利。加五苓散。合而用之。脈沉寒甚足冷者。必加附子半個主之。(蘊要○案理中加茵陳。本出略例。)
水濕傷脾。脾寒色見於外。為陰黃。脈沉身冷。是久雨體弱有之。四苓散。加炮姜。茵陳。重者。加附子。從陰證治。(六要)
內傷感寒。勞役形體。飲食失節。中州變寒之病生黃。非傷寒壞之而得之。只得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陳也。(略例○案此亦一說。仍存於茲。○以上陰證。)
白話文:
十味藥磨成粉末,取一份,用一碗半水,加入五片生薑,煎煮至一碗,去渣溫服,不限時間服用。茵陳理中湯用於治療寒邪內侵導致發黃,伴隨腹痛和腹瀉的病症。理中湯中加一錢茵陳,是主藥。若小便不利,再加五苓散合用。脈沉寒,足部冰冷嚴重者,必須加附子半個。水濕損傷脾胃,脾寒導致色澤外顯,稱為陰黃,脈沉,身體冰冷,這是久雨體弱的人容易出現的情況。四苓散中加入炮薑和茵陳,病情嚴重者,加附子,從陰證方面治療。內傷感寒,勞累過度,飲食不節,導致脾胃寒凝,產生黃疸,並非傷寒導致,只需用建中湯、理中湯和大建中湯即可,不必使用茵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