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元堅

《傷寒廣要》~ 卷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八 (3)

1. (附)白㾦

屠彝尊曰。溫熱證中。每多發出。如粞如粟。色白形尖者。謂之白㾦。有初病即見者。有見而即愈者。有見而危殆者。有病經日久。癍疹已見。補瀉已施之後。仍然發此而愈者。泛稱時氣所致。殊不知致病之由既異。治療之法不同。不可不與症疹詳辨而審處之也。蓋溫熱暑邪病中。

有此症者。必兼濕為多。(吳醫匯講○葉氏溫熱論亦論之。案此不過疹之一證。兼濕者實多見之。然治其本證。而自愈矣。)

白話文:

屠彝尊說,在溫熱病症的情況下,常會出現一種像米屑或穀粒般大小、色白且形狀尖銳的皮疹,我們稱之為「白㾦」。有的病人在剛發病時就會出現這種白㾦,有的出現後很快就康復了,有的出現了卻病情變得危急,也有病人經過長時間的病程,已經出現了斑疹,並進行了補瀉治療後,仍舊會出現這種白㾦,但最終還是康復了。一般都泛稱這些是季節性氣候變化導致的,但實際上,導致疾病的原因各有不同,相對應的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我們不能不根據症狀和疹子的具體情況來細心地判斷和處理。

在溫熱、暑邪所引發的疾病中,如果出現這種白㾦,多半會伴隨著濕氣過重的情況。(在《吳醫匯講》中的葉氏溫熱論也有提及這一點。根據此理論,這種疹子只不過是其中一種表現,而伴隨濕氣過重的情況確實很常見。然而,只要針對根本的病症進行治療,這種白㾦自然也會消失。)

2. 發黃

傷寒傳變發黃者四。有畜血發黃。有風濕發黃。有濕熱發黃。有寒濕發黃。大抵發黃。多從陽明太陰。脾胃屬土。故色黃。土勝則剋水。使小便不利。濕熱內變。故令發黃。陽明者。茵陳蒿湯。兼太陽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兼少陽。梔子檗皮湯。(云岐子保命○原文稍繁。且風濕。作結胸。考云岐子。又論發黃有六。今互酌以致刪訂。)

凡傷寒汗不能透。風濕在表者。有黃證。或表邪不解。自表傳裡。而濕熱鬱於陽明者。亦有黃證。表邪未解者。必發熱身痛。脈浮少汗。宜從汗散。濕熱內郁者。必煩熱。脈緩滑。多汗。宜從分消清利。若陽明實邪內郁。而痞結脹滿者。宜先下之。然後清其餘熱。則自無不愈。(景岳)

大抵發黃。則盒麴相似。濕熱瘀熱者。則多有之。陰黃則間有之也。(蘊要○案發黃如盒麴相似。本出丹溪。)

濕家之黃也。身黃。如似熏黃。雖黃而色暗不明也。至於熱盛之黃也。必身黃如橘子色。甚者。勃勃出染。著衣正黃。(明理○案濕家。謂寒濕家。)

趙嗣真曰。明瘀熱發黃。與瘀血發黃。外證及脈。未嘗相似。瘀血。脈微而沉。或沉結。(○明醫指掌云。脈或芤遲。)瘀。熱脈則浮滑緊。數此脈狀之不相似也。(選錄○以上總證)

太陽發汗已不解。身目黃者。中濕身痛發黃者。用麻黃赤小豆湯。(會解○案中濕用此方。本出黃氏類證。又方中梓白皮。必讀。代以桑白皮。今用為便。)

身熱。大小便如常。而發黃者。治用仲景梔子蘗皮湯。加茵陳。(寶鑑補遺)

柴胡加山梔子湯。治發黃脈弦數。口苦胸滿。心煩發熱。或往來寒熱。日晡小有潮熱。或耳聾脅痛者。

於小柴胡方中。加山梔子。茵陳蒿。(蘊要),會解。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大棗。加茵陳。梔子。大便秘。加大黃。

甲申仲夏。內弟陳克輝。患感冒。頭痛發熱。一老醫用姜活湯。入麻黃撮許。投三劑。越數日發黃。目睛皆黃。小便亦赤澀不堪。余投以茵陳五苓散。加梔。櫱。至十劑始痊。(救正論)

怫鬱熱盛在表。燥而無汗。濕熱在裡。不能發於外。相搏遂成發黃。茵陳湯。調五苓散。甚者。茵陳合承氣下之。(心要○案芒消。非濕熱所宜。當以消石代之。大黃消石湯可徵。)

茵陳將軍湯。治腹滿身目發黃。小水不利。大便實。發渴。或頭汗至頸節還。

脈來沉重者。宜用。

大黃,茵陳,山梔,甘草,厚朴,黃芩,枳實

水二鍾。姜一片。槌法。加燈心一握煎之。熱服。(六書)

治時氣五六日。壯熱。骨節煩疼。連心兩肋氣脹急。硬痛不能食。變為黃。宜服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枳實(一兩),栝樓根(一兩),黃芩(一兩),梔子仁(一兩),茵陳(一兩),龍膽(一兩),川大黃(一兩),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案此本千金。治發黃。身面目俱黃。如金色方。今去升麻。加枳實。栝樓根。甘草。)

治傷寒發黃。或先服利藥未差者。宜以內消湯。以折熱氣。黃芩湯方。

黃芩(去黑心),茵陳蒿,升麻(各一兩),梔子仁,柴胡(去苗),龍膽(各半兩),犀角(鎊一兩)

上七味。粗搗羅。每服五錢匕。用水一盞。煎至一盞。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攪令勻。不拘時溫服。(聖濟○以上陽證)

韓祗和云。病人三五日。服下藥太過。虛其脾胃。亡其津液。渴飲水漿。脾土為陰。濕加之。與邪熱相會發黃。此陰黃也。當以溫藥治之。如兩手脈沉細遲。肢體逆冷。皮膚有粟起。或嘔吐。舌上有胎。遍身發黃。煩躁欲於泥水中臥。小便赤少。皆陰候也。故陰黃多以熱湯溫之。

或湯漬布。搭其胸腹。或以湯盛瓢中。坐於臍下熨之。其病愈者。曾治越顯宗病傷寒。至六七日。因服下藥太過。致發黃。其脈沉細遲無力。皮膚涼。發躁欲於泥中臥。喘嘔。小便赤澀。先投茵陳橘皮湯。喘嘔止。次服小茵陳湯半劑。脈微出。不欲於泥中臥。次日又服茵陳附子湯半劑。

四肢發熱。小便二三升。當日中大汗而愈。似此治愈者。不一錄。(玉機)

韓氏茵陳橘皮湯。治身黃。脈沉細數。熱而手足寒。喘嘔。煩躁不渴者。

茵陳,橘皮,生薑(各一兩),白朮(一分),半夏,茯苓(各半兩)上為末。水四升。煮取二升。放溫。分作四服。(玉機○案此即金匱小半夏湯之意。)

小茵陳湯。治發黃。脈沉細遲。四肢及遍身冷。

附子(一個八片),甘草(炙一兩),茵陳(二兩)

上為粗末。用水二升。煮一升。溫作三服。(玉機),又茵陳四逆湯。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已上自汗。於本方。加乾薑。炮。一兩半。分作四貼。水煎服。又茵陳附子湯。治服四逆湯。身冷汗不止者。於本方。去甘草。加乾薑。炮。二兩半。(附子二個。茵陳一兩半。)水煎。分作三服。

菌陳茱萸湯。治服茵陳附子湯。證未退。及脈伏者。

吳茱萸(一兩),當歸(三分),附子(二個各切八片制),木通(一兩),乾薑(炮),茵陳(各一兩半)

上為粗末。分作二服。水煎。(玉機○案以上並系韓氏方。)

至元丙寅六月。時雨霖霪。人多病瘟疫。真定韓君祥。因勞役過度。涼飲涼茶。及食冷物。遂病頭痛。肢節亦疼。身體沉重。胸滿不食。自以為外感傷。用通聖散。兩服藥後。添身體困甚。方命醫治之。醫以百解散發其汗。越四日。以小柴胡湯二服。後加煩熱躁渴。又六日。

以三一承氣湯下之。燥渴尤甚。又投白虎加人參。柴胡飲子之類。病愈增。又易醫。用黃連解毒湯。硃砂膏。至寶丹之類。至十七日後。病勢轉增傳變。身目俱黃。肢體沉重。背惡寒。皮膚冷。心下痞硬。按之而痛。眼澀不欲開。目睛不了了。懶言語。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

命予治之。診其脈緊細。按之虛空。兩寸脈短。不及本位。此證得之因時熱。而多飲冷。加以寒涼藥過度。助水乘心。反來侮土。先因其母。後薄其子。經云。薄所不勝。乘所勝也。時值霖雨。乃寒濕相合。此為陰證發黃。明也。予以茵陳附子乾薑湯主之。內經云。寒淫於內。

治以甘熱。佐以苦辛。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以淡滲之。以苦燥之。附子。乾薑。辛甘大熱。散其中寒。故以為主。半夏。草豆蔻。辛熱。白朮。陳皮。苦甘溫。建脾燥濕。故以為臣。生薑。辛溫。以散之。澤瀉。甘平。以滲之。枳實。苦微寒。泄其痞滿。茵陳。苦微寒。其氣輕浮。

佐以姜附。能去膚腠間寒濕。而退其黃。故為佐使也。煎服一兩。前證減半。再服悉去。又與理中湯。服之數日。氣得平復。或者難曰。發黃皆以為熱。今暑隆盛之時。又以熱藥治之。何也。予曰。理所當然。不得不然。成無己云。陰證有二。一者。始外傷寒邪。陰經受之。

或因食冷物。傷太陰經也。二者始得陽證。以寒治之。寒涼過度。變陽為陰也。今君祥因天令暑熱。冷物傷脾。過服寒涼。陰氣大勝。陽氣欲絕。加以陰雨寒濕相合。發而為黃也。仲景所謂。當於寒濕中求之。李思順云。解之而寒涼過劑。瀉之而逐寇傷君。正以此也。聖賢之訓。

豈敢越哉。或者曰。潔古之學。有自來矣。(寶鑑)

茵陳附子乾薑湯。治因涼藥過劑。變為陰證。身目俱黃。四肢皮膚冷。心下痞硬。眼澀不欲開。自利踡臥。

附子(炮去皮臍三錢),乾薑(炮二錢),茵陳(一錢二分),白朮(四分),草豆蔻(麵裹煨一錢),白茯苓(去皮三分),枳實(麩炒),半夏(湯泡七次),澤瀉(各半錢),陳皮(三分去白)

上十味。㕮咀。為一服。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相涼服。不拘時服。(實鑑)

茵陳理中湯。治陰寒發黃。腹痛自利者。

理中湯。加茵陳一錢。主之。若小便不利。加五苓散。合而用之。脈沉寒甚足冷者。必加附子半個主之。(蘊要○案理中加茵陳。本出略例。)

水濕傷脾。脾寒色見於外。為陰黃。脈沉身冷。是久雨體弱有之。四苓散。加炮姜。茵陳。重者。加附子。從陰證治。(六要)

內傷感寒。勞役形體。飲食失節。中州變寒之病生黃。非傷寒壞之而得之。只得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陳也。(略例○案此亦一說。仍存於茲。○以上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