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七 (3)
卷七 (3)
1. 風濕
大抵濕之為病。易至沉深。漸漬之餘。淪肌浹隨。於斯時也。須以朮附薑桂。作大劑與之。藥力相接。病當漸解。不可以旦暮而責效焉。要之。治濕莫若生附蒼朮為快。(直指)
治濕莫如術。然白朮性緩。不如蒼朮之烈。芎藭亦能逐水。其說見於左傳。若更挾熱。而小便不利。則須用茯苓防己之類。以通之。然亦視其輕重淺深。若所感重。而濕已達於藏府。必不入食。為嘔為泄。為喘滿。為四支重痛。為鄭聲。為眼直視。睛不能轉。為腳腫。若臍下堅硬。
白話文:
大抵濕氣引起的疾病,容易導致病情沈穩深入,漸漸地滲透到皮膚和骨髓。在這種情況下,必須使用草烏、薑、肉桂等藥物,做成大量劑量來服用。藥物的療效可以相互配合,病情會逐漸得到改善。不能期待在短時間內看到療效。總而言之,在治療濕氣方面,生草烏和蒼朮的搭配最為有效。
然而,白草烏的性質較緩和,不如蒼朮那樣強烈。芎藭也能夠驅除水氣,這在《左傳》中有相關的論述。如果伴有熱症,並且小便不通暢,則需要使用茯苓、防己等藥物來疏通。但使用這些藥物也要視病情的輕重和深度而定。如果感染嚴重,濕氣已經達到臟腑,很可能出現不進食、嘔吐、腹瀉、呼吸困難、四肢沈重疼痛、語音不清(鄭聲)、眼睛凝視、無法轉動、腳部浮腫、肚臍下方硬結等症狀。
為虛汗。非若風寒之易攻。直須以雄附薑桂橘術之類。作大劑與服。使藥氣相接。浸漬攻之。積日持久。乃當漸去。要以生附蒼朮為主也。不可以數服不見效用別藥。(簡易)
其寒多者。為痛為浮腫。非附子桂術。不能去也。其風多者。為煩熱。為流走。為拘急。非麻黃薏苡烏頭輩。不能散也。(活人注)
治傷寒中風。骨節疼痛。煩悶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或身微腫。宜服此方。
麻黃(二兩),附子(一兩),白朮(二兩),桂心(二兩),赤芍藥(一兩),甘草(一兩)
白話文:
這病是虛汗,不像風寒容易入侵,必須用附子、薑、桂、橘皮、術等藥物,大量服用,讓藥氣相連,浸透病灶,持續服用,才能慢慢好轉。治療時一定要以生附子、蒼朮為主,不能吃幾次沒效果就換別的藥。
如果寒氣較重,就會疼痛、浮腫,不使用附子、桂枝、白朮,就無法去除寒氣。如果風氣較重,就會煩熱、流動、拘緊,不使用麻黃、薏苡仁、烏頭等藥物,就無法驅散風氣。
治療傷寒中風、骨節疼痛、煩悶不能伸展、靠近就疼痛加劇、出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身體微腫等症狀,可以用這個方子:
麻黃(二兩),附子(一兩),白朮(二兩),桂心(二兩),赤芍(一兩),甘草(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每日四五服。(聖惠○案此本出中風中。然是甘草附子湯變方。),三因附子麻黃湯。治寒濕所中。昏暈緩弱。或腰背強急。口喎語聲混濁。心腹䐜脹。氣上喘。不能動轉。於本方。去桂心。芍藥。生薑。加乾薑。人參。(○案此等方。白朮。不如用蒼朮。)
朮附湯。若但寒頭重。動則眩運。肌肉痠疼。牽急不得轉側。漐漐汗出惡寒。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短氣眩運。足寒。或時咽痛。發熱。此由寒濕之邪。客搏經絡。陽氣不得發泄。蘊於肌肉之間。謂之寒濕。其脈遲緩而小弦。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將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加入半分生薑。煎至六成,去渣溫服。每天服用四五次。(聖惠方:此方原出於中風治療藥方,但為甘草附子湯的變方。)
三因附子麻黃湯:治療寒濕侵襲引起的昏暈、虛弱,或腰背強直,口角歪斜、言語不清,心腹腫脹,氣上喘,不能動彈。在原本的方劑中,去除桂心、芍藥、生薑,加入乾薑、人參。(備註:此類方劑中,白朮不如使用蒼朮。)
朮附湯:如果只有頭昏沉重,活動時眩暈,肌肉痠痛,僵直不能翻身,汗出惡寒,小便不利,大便反倒快速,氣短眩暈,足部冰冷,或有時咽喉疼痛,發燒。這是因為寒濕之邪侵襲經絡,陽氣無法發散,蘊結於肌肉之間,稱為寒濕。其脈象遲緩而細澀。
蒼朮(四兩),芍藥,茯苓(各三兩),人參,甘草(各一兩),附子(一兩半)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二盞。煎一盞。去滓溫服。(十便。引指迷方。),易簡。附子湯。治風寒濕合痹。骨節疼痛。皮膚不仁。肌肉重著。四肢緩縱。腰腳痠疼。於本方。去蒼朮。茯苓。加白朮。官桂。用生附。入姜煎。(○以上重證。)
傷濕又兼感寒。則拳攣掣痛無汗。慘慘煩痛。五積散。(要訣)
傷濕而兼感風者。若大發其汗。則風去濕在。已得汗而發熱不去者。敗毒散。加蒼朮一錢。防己半錢。(同上○防己。一作防風。)
白話文:
蒼朮(四兩)、芍藥、茯苓(各三兩)、人參、甘草(各一兩)、附子(一兩半)。
以上成分混合研磨成粗散。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二杯煮沸後再煮至一杯,濾除渣滓後溫熱服用。(此方法引自《指迷方》。)簡單易行的附子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合併的痹症,包括骨節疼痛、皮膚麻木、肌肉沈重、四肢弛緩、腰腳痠痛等症狀。在原本的配方中,去掉蒼朮、茯苓,加入白朮和官桂,使用生附子,並加入薑一起煎煮。(此部分為對嚴重病情的處方。)
如果因受濕氣影響又加上感受寒冷,則會出現拳曲、抽搐、疼痛且無汗,伴有沈重的煩痛感。此時可使用五積散。(這是一個重要的治療原則。)
若因受濕氣又加上感受風邪,如果過度發汗,可能會導致風邪排除但濕氣仍留在體內。已經出過汗但熱症仍不消退的情況,可使用敗毒散,並在其中加入蒼朮一錢、防己半錢。(與上述附子湯類似,但具體使用的藥物有調整。)防己(或寫作防風)的使用需注意,根據情況可能需要更正。
論風濕不可汗下。春夏之交。人病如傷寒。其人汗自出。肢體重痛。轉仄難。小便不利。此名風濕。非傷寒也。陰雨之後卑濕。或引飲過多。多有此證。但多服五苓散。小便通利。濕去則愈。切忌轉瀉發汗。小誤必不可救。初虞世云。醫者不識。作傷風治之。發汗死。下之死。
己未年京師大疫。正為此。予自得其說。救人甚多。壬辰年。予守官洪州。一同官妻有此證。因勸其服五苓散。不信。醫投發汗藥。一夕而斃。不可不謹也。大抵五苓散。能導水去濕耳。胸中有停飲。及小兒吐哯欲作癇。服五苓散最妙。初君之說詳矣。予因廣此說。以信諸人。
白話文:
風濕病不可用汗法或瀉法治療。春季與夏季交替之際,人若患病類似傷寒,伴隨自汗、肢體沉重疼痛、行動困難、小便不利等症狀,稱為風濕,而非傷寒。此病多因陰雨天氣潮濕,或過度飲酒所致。常用五苓散治療,能利尿通便,祛除濕氣,病症便可痊癒。但切忌瀉下或發汗,一旦誤用,將無藥可救。昔日虞世云曾說,很多醫生不識此病,誤以為傷風而用發汗法或瀉法治療,導致病人死亡。
己未年京師發生大規模流行病,正是風濕所致。我得到正確的治療方法,救治了許多病人。壬辰年,我在洪州任職時,同僚的妻子患了風濕,我勸她服用五苓散,她不信,反而請醫生開了發汗藥,結果一夜之間就去世了。可見不可不慎。總之,五苓散能引導水液排出體外,祛除濕氣。胸中積有水飲,或小孩嘔吐欲發癲癇,服用五苓散效果最佳。當初虞世云的說法十分詳盡,我現在將此說法廣為流傳,以使更多人知悉。
(醫說。引信效方。)
凡冒露感雨。濕氣內攻。而胸前凝滯者。此但可燥濕和中。若誤下之。則濕氣內攻。損傷脾胃。隨必變痢。久則五液注下。(即俗名五色痢)變為四肢冰冷。手足開撒。昏沉神倦。尺寸沉微。瀉遺無度。(錦囊○以上輕證)
金鑑曰。溫病復傷於濕。曰濕溫。而活人則曰。傷濕而又中暑。曰濕溫。味其義意。當遵金鑑為是。蓋傷濕而又傷暑。只可謂之傷暑濕。而不可謂之濕溫也。夫曰濕溫者。是濕而兼瘟也。或先瘟而中濕。或先濕而患溫。與暑何涉焉。第瘟疫兼濕。又最難辨。唯於一身盡痛。痛極且不能轉側。
惡飲湯水。目中視物皆紅黃。身目色微黃。而無譫妄等症者。辨之始得。而濕症之中。又有濕熱寒濕之分。濕熱者。小便赤澀如馬溺。渾濁色白。且有煩熱。大便秘結諸症。宜人參白虎湯主之。或四苓散。大小分清飲。茵陳飲之類。皆可擇用。若天久陰雨。濕氣過勝。其人藏府虛。
白話文:
如果出門受了雨,濕氣侵入身體,導致胸口不適,這時只需用來去濕、調和脾胃的方式治療。如果錯誤地使用瀉藥,會加重體內濕氣的攻擊,損害脾胃,隨之會出現腹瀉的情況,久而久之可能會出現五種顏色的腹瀉,甚至會導致四肢冰冷、手足無力、神志恍惚和腹瀉無法控制的情況(以上是輕微症狀)。
金鑑中提到,溫病如果再受到濕氣的影響,就稱為濕熱。活人則稱之為傷濕又中暑,即濕熱。根據金鑑的說法,受到濕氣的傷害再加上中暑,應稱之為傷暑濕,而不是濕熱。因為濕熱是濕氣與瘟疫共存的狀態,可能是先有瘟疫再感染濕氣,或者是先受到濕氣的影響再出現溫病,與暑氣無關。瘟疫伴隨濕氣的情況最難判別,通常表現為全身劇痛,疼痛到無法翻身。
如果出現痛苦不堪的情況,並伴有惡喝湯水、眼睛視物呈現紅黃、身體和眼睛微黃,卻沒有發狂或驚惶的症狀,這要好好辨別。在濕症中,還分為濕熱和寒濕兩種。濕熱的症狀包括小便顏色紅澀如馬尿、渾濁而呈白色,同時伴有煩熱和便祕等情況,這時可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或使用四苓散、大小分清飲、茵陳飲等皆可選用。如果連續幾天陰雨天氣,濕氣過重,身體會出現虛弱的情況。
大便滑。小便清。乃是寒濕。宜朮附湯。但瘟疫兼濕熱者多。而兼寒濕者少。北方風高土燥。患此者少。唯南方水鄉卑濕。天氣炎熱。患者但多。春冬感者恆少。而夏秋患者恆多。所宜隨其時地。而變通之。(說疫)
白虎加蒼朮湯。治濕溫多汗。
知母(六兩),甘草(炙二兩),石膏(一斤),蒼朮(三兩),粳米(三兩)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溫服。此方。出傷寒微旨。亦仿金匱白虎加桂湯。(活人○以小濕溫)
白話文:
大便滑,小便清,乃是寒濕,宜朮附湯。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大便稀薄,小便清澈這兩種症狀,說明患者體內有寒濕之氣,應該服用蒼朮附子湯來治療。
以下是一些詳細的解釋:
- 大便滑、小便清:這是寒濕之氣入侵人體的典型表現。寒濕之氣會阻礙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大便稀軟,甚至水樣;同時,寒濕之氣也會影響腎陽的運作,導致小便清澈。
- 宜朮附湯:蒼朮附子湯是治療寒濕之氣的常用方劑,具有溫陽化濕、健脾利水的功效。
- 瘟疫兼濕熱者多,而兼寒濕者少:這說明在瘟疫流行期間,患者多是濕熱體質,而寒濕體質的人比較少見。
- 北方風高土燥,患此者少。唯南方水鄉卑濕,天氣炎熱,患者但多:這說明地域環境與疾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北方乾燥,寒濕之氣較少,患此病的人也比較少;而南方潮濕,天氣炎熱,寒濕之氣容易滋生,患此病的人就比較多。
- 春冬感者恆少,而夏秋患者恆多:這說明季節變化也會影響疾病的發生。春冬季節較為乾燥,寒濕之氣較少,患此病的人也比較少;而夏秋季節濕熱較重,寒濕之氣容易滋生,患此病的人就比較多。
- 所宜隨其時地,而變通之:這強調了在治療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季節、地域等因素,靈活地調整治療方案。
白虎加蒼朮湯
此方專治濕溫病患者,多汗時使用。
- 知母、甘草、石膏、蒼朮、粳米:這五味藥材組成了白虎加蒼朮湯。知母、甘草、石膏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作用;蒼朮則具有燥濕健脾的作用;粳米則起到益氣養胃的作用。
- 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溫服:這是藥方的服法。
- 此方,出傷寒微旨,亦仿金匱白虎加桂湯:這說明白虎加蒼朮湯的藥方源於傷寒論,並且參考了金匱要略的白虎加桂湯。
總之,這段古文講述了寒濕之氣導致的疾病,以及治療方法,同時也強調了在治療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季節、地域等因素,靈活地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