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六 (3)
卷六 (3)
1. 麻黃附子甘草湯變及溫汗諸方
治傷寒一日。太陽受病。頭痛項強。壯熱惡寒。宜服桂枝方。
桂枝(半兩),附子(半兩),乾薑(半兩),甘草(半兩),麻黃(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以蔥白二莖。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如人行五里。以稀蔥粥投之。衣蓋取汗。如未汗。一依前法再服。(聖惠○案治證當不拘。要是少陰溫汗方。蓋聖惠以寒字實講。故有此錯。),又治傷寒病極。脈沉厥逆。通脈散。
白話文:
治傷寒一日
太陽受病
- 頭痛,脖子僵硬
- 發高燒,怕冷
宜服用桂枝湯
- 桂枝(半兩)
- 附子(半兩)
- 乾薑(半兩)
- 甘草(半兩)
- 麻黃(一兩)
上列藥物:搗碎成粉,每次取四錢。加水一中盞,加入蔥白兩莖,煎煮至六分熟,去渣滓。不限時間,微熱服用。服用後,如同走五里路一樣感到疲累,此時服用稀蔥粥。蓋上衣被發汗。若未出汗,可再次依法服用。
又治傷寒病極嚴重:脈搏微弱而逆亂,使用通脈散。
於本方。去乾薑。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聖濟。治中風傷寒。頭目四肢疼痛。惡寒乾嘔。桂附湯。於本方。去乾薑。加芍藥。入生薑一棗大。棗二枚煎。
治傷寒二日。陽明受病。宜服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甘草(半兩),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汗出即愈。(聖惠○此即桂枝加附子湯。今移治表寒。治證當與上方同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去掉乾薑,加入生薑半錢,大棗三枚煎服。可以治療中風傷寒,頭目四肢疼痛,惡寒乾嘔。另外,這個方子也可以去掉乾薑,加入芍藥,生薑一棗大小,大棗兩枚煎服。
治療傷寒兩天,陽明受病,應該服用桂枝附子湯。方子如下: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甘草半兩,赤芍藥半兩。將藥材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生薑半錢,大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渣,不計時辰,稍熱頻服,出汗即愈。
若初得病。便見少陰證。其人發熱惡寒。身疼頭不痛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或五積散。加熟附半錢。(要訣)
石頑治玉峰陸去非繼室。嘉平患惡寒。周身骨節皆疼。飲食不入者。已三日。而惡寒未止。全不發熱。診其六脈。悉緊而細。詢之平日起居。飲食絕少。雖暑月不離復衣。知其素稟虛寒。而不能發熱。洵為太陽寒傷營證無疑。但從來極虛感寒。無正發汗之理。乃以黃耆建中。
制生附汁於耆內。以助衛氣。一服肢體即溫。但背猶畏寒不止。更與補中益氣。十全大補。並加熟附而安。(緒論○此亦少陰直中。非太陽證。故揭於此。其不列之治驗者。以不便參對也。)
白話文:
如果剛得病,表現出少陰證,患者發熱惡寒,身體疼痛,頭不痛,應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微微發汗,或者用五積散,再加半錢的熟附子。(要訣)
石頑醫生治療玉峯陸去非的繼室嘉平,嘉平患有惡寒,全身骨節疼痛,飲食不進,已經三天了,但惡寒還沒有停止,完全沒有發熱。診脈時發現六脈都緊而細。詢問平時的起居飲食,得知飲食極少,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不脫下加衣。因此,石頑醫生認為嘉平本來體質虛寒,不能發熱,確實是太陽寒邪傷營的證狀。但是,從來沒有極度虛弱的人感寒後,正當地發汗的道理。於是,石頑醫生使用黃耆建中,將生附子的汁液加入黃耆中,以幫助衛氣。服藥一次後,嘉平的身體就溫暖起來了,但是背部還是怕冷,沒有好轉。石頑醫生又給嘉平加了補中益氣湯和十全大補湯,並加入熟附子,嘉平的病情才安定下來。(緒論○這也是少陰直中證,不是太陽證,所以把它放在這裡。沒有把它列在治驗中,是因為不方便對照。)
2. 溫補兼清方
下利發熱者。於竹葉湯中。去石膏。加熟附。名既濟湯。(易簡○案竹葉湯。即竹葉石膏湯。)如參附湯證。(○見下)渴。宜既濟湯。(如宜),如初愈。燥渴不驚。(○疑不解)宜竹葉石膏湯。如體虛者。既濟湯。(同上),治虛煩上盛下虛。煩躁自利。手足冷。(入門○案是方此間入少有用者。
先君子施之陽變陰。猶剩浮熱者。及少陰病。未至大脫。而虛熱燥渴者。其應如神。誠為善於變通。而補古方所不足者。故特筆出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下痢發燒,可以用竹葉湯,但要去掉石膏,加上熟附子,改名叫既濟湯。這個方子跟參附湯的症狀類似,病人如果口渴,就適合用既濟湯。如果病人剛痊癒,燥渴不驚,可以用竹葉石膏湯。如果病人體虛,就適合用既濟湯。既濟湯可以治療虛煩上盛下虛,煩躁自利,手足冰冷的症狀。
3. 附子湯真武湯變方
(此二方。自有表裡之分。以其藥料稍同。姑並出之。)
治傷寒一日。壯熱頭痛。其背惡寒者。宜服附子湯方。
附子(一兩),赤茯苓(半兩),赤芍藥(半兩),人參(半兩),白朮(半兩),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
治傷寒病三日。腹痛。小便不利而嘔者。屬少陽病證。宜服赤茯苓散。方。
白話文:
這兩種方劑,本身就有表裡之分,因為藥材略有相同,就一起列出來。
治傷寒一日,發燒頭痛,背部怕冷的,應該服用附子湯。
藥材包括附子一兩、赤茯苓半兩、赤芍藥半兩、人參半兩、白朮半兩、桂心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加入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至五分,去渣,不分時辰溫服。
治傷寒病三日,腹痛、小便不暢還嘔吐的,屬於少陽病症,應該服用赤茯苓散。
赤茯苓(一兩),赤芍藥(一兩),白朮(一兩),附子(半兩),乾薑(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聖惠○此云少陽。亦當活看。)
白話文:
取茯苓、赤芍藥、白朮各一兩,附子、乾薑各半兩,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做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生薑半片,煎煮至五分,去渣,不限時溫服。
4. 四逆湯變諸方
治陰毒傷寒。脈候沉細。四肢逆冷。煩躁頭痛。四逆湯方。
乾薑(半兩),附子(半兩),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白朮(半兩),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頻服。(聖惠),又治傷寒四逆。及內有久寒方。於本方。去當歸。加人參。
治傷寒大汗出。熱不去。腹內拘急。四肢厥冷。並下利方。
白話文:
治療陰寒邪氣導致的傷寒,脈象沉細,四肢冰冷發涼,煩躁頭痛,可以使用四逆湯。藥方包括乾薑、附子、桂心、甘草、白朮、當歸,各半兩。將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煎煮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稍熱頻服。此外,也可以用於治療傷寒四逆,以及體內寒氣久留的患者,只需將方劑中當歸去除,加入人參即可。另外,也能治療傷寒後大量出汗,熱度不退,腹部拘緊,四肢冰冷,同時伴有腹瀉的病症。
甘草(一兩),附子(半兩),乾薑(一兩),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聖惠)
治兩感傷寒。陰陽二毒交併。身體手足厥逆。心中熱悶強語。三部脈微細。宜急救之。四逆湯方。
乾薑(三分),附子(一兩),桂心(一兩),甘草(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良久吃熱粥。以助藥力。汗出為度。(聖惠)
崔氏。凡少陰病。寒多表無熱。但苦煩憒。默默而極不欲見火。有時腹自痛。其脈沉細。而不喜渴。經日不差。舊用四順湯。余怪其熱。不甚用也。若少陰病下利。而體猶有熱者。可服黃連龍骨湯。若已十餘日。而下利不止。手足徹冷。及無熱候者。可服增損四順湯。方。
白話文:
四逆湯
甘草(一兩)、附子(半兩)、乾薑(一兩)、芍藥(一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成粉末。每次取五錢藥粉,加水一大碗,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濾去藥渣,不拘時間,趁熱服用。(出自聖惠方)
治療兩感傷寒,陰陽二毒交併,身體手足冰冷,心中煩熱,強作言語,三部脈搏微細。宜急救之。
乾薑附子湯
乾薑(三分)、附子(一兩)、桂心(一兩)、甘草(半兩)
將以上藥物搗碎成粉末。每次取五錢藥粉,加水一大碗,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濾去藥渣,不拘時間,趁熱服用。服後再喝熱粥,以助藥力。出汗為止。(出自聖惠方)
崔氏四順湯
對於少陰病,寒多表無熱,僅苦煩躁,默默不語,極不願意見到火。有時腹痛,脈象沉細,不喜喝水。經日不癒。舊用四順湯治療。但崔氏認為四順湯較熱,不宜多用。
如果少陰病導致下痢,但體內仍有熱,可服用黃連龍骨湯。若已超過十餘日,下痢不止,手足冰冷,且無熱相,可服用增損四順湯。配方如下:
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龍骨(二兩),黃連,乾薑(各二兩),附子(中形者一枚炮去黑皮。)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差復作。甚良。若下而腹痛。加當歸二兩。嘔者。加橘皮一兩。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外臺○案此方。今移為病機漸向厥陰者之主劑。見驗。)
參附湯。如自利上炎煩躁。坐臥不安。脈遲。宜。
白話文:
甘草(兩兩炙)、人參(兩兩)、龍骨(兩兩)、黃連、乾薑(各兩兩)、附子(中等大塊,經炮製去黑皮)。
以上六味,切碎。用水六升,煎煮至剩二升,分兩次服用。若效果不佳,可再次服用,效果極佳。如果出現下痢後腹痛的情況,可加用當歸兩兩。若出現噁心嘔吐,則需加橘皮一兩。飲食應避免海藻、菘菜及豬肉和冷水。
參附湯。適用於自我排便導致內熱、煩躁不安、坐立難安,脈搏遲緩的症狀。
人參(五錢),附子(一兩)
姜十片煎。(如宜方○案此方。本出濟生續方。),參附湯。治陽脫。四肢厥逆危證。人參(一兩),附子(六枚),水二鍾。煎一鍾。灌下。渣連服。此劑追回元氣。生脈。直服至有脈。四肢溫暖方止。(醫約),傷寒四五日後。手足逆冷。惡寒身踡。脈又不至。復加躁擾不寧。
人以為少陰陽絕之證也。而不知不止陽絕也。陰亦將絕矣。方用參附湯救之。用人參二兩。附子二錢。水煎服。往往有得生者。(辨證錄)
四明心法。亦不用姜。云。去人參。加黃耆。名耆附湯。(案耆附湯。亦出濟生續方。)
白話文:
人参五钱,附子一两,加姜十片煎服,此为参附汤。用于治疗阳气脱泄,四肢厥逆危症。可以用人参一两,附子六枚,水煎成两碗,服用一碗,药渣再煎服。此方能补益元气,恢复脉搏,直至四肢温暖方可停止。
伤寒病发四五天后,手脚冰冷,恶寒蜷缩,脉搏微弱,并伴有躁动不安,这是少阴阳气将绝的征兆,不仅阳气将绝,阴气也即将耗尽。此时可用参附汤救治,用人参二两,附子二钱水煎服,常可起死回生。
四明心法中,不加姜,去人参,加黄芪,称为耆附汤。
脈沉自利。四逆畏寒。而小便難者。為津液竭。而氣化不行也。雖難必無黃亦澀。四逆湯。合生脈散。(緒論),治夾陰傷寒。陰極發躁面青。小腹絞痛。用乾薑。附子。甘草。合生脈散。入白蜜冷服。(士林餘業○赤水同。案回陽反本湯。此類方也。)
回陽救急湯。治直中真寒證。初起無頭痛。止惡寒。四肢厥冷。戰慄。腹疼吐瀉。不渴。引衣自蓋。踡臥沉重。或手指甲唇青。或口吐涎沫。或至無脈。或脈來沉遲而無力者。宜用。
熟附子,乾薑,人參,甘草,白朮,肉桂,陳皮,五味子,茯苓,半夏
白話文:
脈沉自利。四逆畏寒。而小便難者。為津液竭。而氣化不行也。雖難必無黃亦澀。四逆湯。合生脈散。(緒論),治夾陰傷寒。陰極發躁面青。小腹絞痛。用乾薑。附子。甘草。合生脈散。入白蜜冷服。(士林餘業○赤水同。案回陽反本湯。此類方也。)
脈搏細弱且自己流汗。四肢逆冷害怕寒冷。而小便困難者。是因津液耗盡。而氣機運化失常所致。雖然小便困難,但一定沒有黃色也澀。使用四逆湯。合用生脈散。(緒論),治療兼有陰虛的傷寒。陰陽極度衰竭導致發狂躁動面青。小腹絞痛。使用乾薑。附子。甘草。合用生脈散。調和入白蜜冷服。(士林餘業○赤水同。註:回陽反本湯。屬於此類藥方。)
回陽救急湯。治直中真寒證。初起無頭痛。止惡寒。四肢厥冷。戰慄。腹疼吐瀉。不渴。引衣自蓋。踡臥沉重。或手指甲脣青。或口吐涎沫。或至無脈。或脈來沉遲而無力者。宜用。
熟附子,乾薑,人參,甘草,白朮,肉桂,陳皮,五味子,茯苓,半夏
或嘔吐涎沫。或有小腹痛。加鹽炒茱萸。無脈者。加豬膽汁一匙。水二鍾。姜三片煎之。臨服入麝香三釐調服。中病以手足溫和即止。不得多服。多則反加別病矣。(六書○案麝香。不可用。),撮要。去茯苓。半夏。
回陽反本湯。治陰盛格陽。陰極發躁。微渴面赤。欲坐臥於泥水井中。脈來無力。或脈全無欲絕者。宜用。
熟附子,乾薑,甘草,人參,麥門冬,五味子,臘茶,陳皮
面戴陽者。下虛也。加蔥七莖。黃連少許。用澄清泥漿水一鍾煎之。臨服入蜜五匙。頓冷服之。取汗為效。(六書),撮要。去臘茶。陳皮。加肉桂。茯苓。童便。(六書○案如此二方。殆喻氏所謂。加增藥味。和合成湯。反牽制其雄入之勢者也。錄以備緩證云。)
白話文:
或嘔吐黏沫。或有小腹疼痛。加入鹽巴炒過的茱萸。若無脈象。加豬膽汁一湯匙。水二碗。薑片三片煎煮。將要服用時加入麝香三釐攪拌服用。若病情中等,手足溫熱後即可停止服用。不可多服。多服則會反增其他病症。(六書備要註解:不可使用麝香。)摘錄重點:去掉茯苓和半夏。
回陽反本湯
用於治療陰陽失調導致的陽氣被陰氣阻滯。陰氣過盛導致躁動不安。微渴,面色潮紅。想坐或躺臥在泥水井中。脈搏微弱無力。或脈搏全無,將要死亡的狀態。可以服用此方。
熟附子,乾薑,甘草,人參,麥門冬,五味子,臘茶,陳皮
面色泛黃
若為下虛引起的。加入七根蔥。少許黃連。使用澄清過的泥水一碗煎煮。將要服用時加入蜂蜜五湯匙。一口氣喝下,冷服。出汗則見效。(六書備要),摘錄重點:去掉臘茶和陳皮。加入肉桂、茯苓、童便。(六書備要註解:這兩個方子,大概符合喻氏所說的。增加藥材的種類,合而為一,反而牽制了藥方的主要功效。記載此方以備緩解驗證。)
昔海昌劉默齋。醫張學師。三陰中寒。厥冷自汗。煩躁脈微。而用附子理中。倍加人參。臨服和童便一鍾與服。即得安睡。諸證霍然。思此則龍潭方公所謂。童便能使陰與陽合。血氣和平。可味。(本草匯言)
六味回陽飲。治陰陽將脫等證。
人參(一二兩或數錢),製附子(二三錢),炮乾薑(二三錢),炙甘草(一錢),熟地(五錢或一兩),當歸身(三錢如泄瀉者或血動者以冬朮易之多多益善)
水二鍾。武火煎七八分。溫服。
(景岳)參附養營湯(○原治因下痞滿。其說稍屬曖昧。今不敢錄。)
白話文:
過去海昌的劉默齋醫治一位名叫張學的病人,此人患有三陰寒症,出現手腳冰冷、自汗、煩躁不安、脈搏微弱的症狀。劉默齋於是用附子理中湯,並加倍人參,同時讓病人服用一碗童尿,結果病人馬上安然入睡,諸症也迅速消失。由此可見,正如龍潭方公所言,童尿能使陰陽調和,血氣平和。
六味回陽飲,用於治療陰陽將要脫離的症狀。
方劑:人參(一二兩或數錢)、製附子(二三錢)、炮乾薑(二三錢)、炙甘草(一錢)、熟地(五錢或一兩)、當歸身(三錢,若病人有腹瀉或出血者可用冬朮代替,多用無妨)。
用法:水二碗,大火煎至七分,溫服。
參附養營湯原治下腹痞滿,但其說法略顯含糊,故不予記載。
當歸(一錢),白芍(一錢),生地(三錢),人參(一錢),附子(炮一錢),乾薑(炒一錢)
照常煎服。(溫疫論○舒氏曰。大下之後。而證見目瞑倦臥。少氣懶言者。真陽暴虛。元氣虧損也。法主熟附人參。以回其陽。而補其氣。必不可兼養其營。蓋陽不能從陰。陰愈長而陽愈消也。此法殊覺不合。案此說似有理。然少陰證。其人血液素虧者。或不得不從兼養。蓋此方與上方。要是一類者爾。)
治傷寒陰證脫陽。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醒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與婦人交。其證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亦是脫陽證。須臾不治。即不救。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中藥配方和治療方法。
配方:當歸1兩、白芍1兩、生地3兩、人參1兩、炮製附子1兩、炒幹薑1兩
服用方式:按照正常的方式煎煮後飲用。
適用症狀:
- 溫病療程中的某些情況,在經過大量排泄後出現眼睛閉合、疲憊想睡、呼吸微弱且語音無力的情況,這是因為身體內的陽氣突然衰減,導致元氣受損。這種情況應該使用成熟的附子和人參來恢復陽氣並增強元氣,但同時必須避免滋養陰血,因為如果陽氣無法跟隨陰血,那麼陰血會越發旺盛,而陽氣則會越來越衰退。這個方法似乎不太合理,但是對於一些具有少陰特徵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已經存在著長期的血液不足問題,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考慮同時進行滋養陰血的方法。本處所提的方案與上一個方案相似。
- 處理傷寒病症時遇到的陰性症狀,例如由於大量的嘔吐或拉肚子等造成四肢冰冷、元氣耗盡、失去知覺等症狀;或者是在傷寒病情剛好轉的時候,錯誤地與女性發生了性行為,結果引發腹部收縮疼痛、生殖器萎縮以及面色暗沈、呼吸急促、冷汗直流等症狀。這些都是表示陽氣流失的症狀,如果不立即處理,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蔥白(炒令熱熨臍下次用),附子(一個重七錢者銼作八片),白朮(兩半),乾薑(半兩),木香(一錢)
上各銼碎。用水兩碗。煎至八分。去滓。放冷灌與服。須臾又進一服。兩服滓。再作一服。(家寶),得效。名大固陽湯。
白話文:
將蔥白炒熱熨在肚臍上,下次再用。取一個重七錢的附子切成八片,再加入白朮一半,乾薑半兩,木香一錢,所有藥材都切碎,加兩碗水煎煮至八分,去渣,放涼後灌服,稍等片刻再服第二碗,將兩碗藥渣留著,再用剩下的藥渣煎煮一碗藥服用,如此便可治癒,叫做大固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