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十二 (4)
卷十二 (4)
1. 產後傷寒
王子亨曰。婦人新產。去血過多。津液燥少。陰陽俱虛。大凡有疾。如中風傷寒時氣之類。雖當發汗。如麻黃謹不可用。取汗毋勞過多。以意斟酌。(婦人良方)凡新產後患傷寒。不可輕易而發汗也。蓋有產時傷力發熱。去血過多發熱。惡露不去發熱。三日蒸乳發熱。或有早起動勞。
飲食停滯。一皆發熱。狀類傷寒。要在仔細詳辨。切不可輒便發汗。大抵產後。失血空虛。若汗之則變筋惕肉瞤。或鬱冒昏迷而不省。或風搐搦而不定。或大便秘澀而難去。其害非輕。要在審察而已。(蘊要○案婦人良方云。產後發熱。頭痛身疼。不可便作感冒治之。多是血虛。
或敗血作梗。)
夫產後久病之人。不可大發表大攻裡。發表則重虛其陽。攻裡則重虛其陰。以致虛虛。令人夭亡。產後久病。固不宜大汗大下。設病勢危篤。又當從權。不可拘執。此活法也。然則產後及久病之人。若感寒邪。以此氣血大虛之證。惡可一概作正傷寒治乎。(五法)
新產感冒發熱。大有危候。然有產時傷力。或去血過多。或惡露不行。或早起勞動。或飲食停滯。及蒸乳。一切發熱。不可誤認外感。妄施汗劑。以其氣血大虧。百病乘虛而入。即使更受風寒。亦宜調理氣血為主。其脈以小弱滑利為吉。緊實堅大為逆。數大散漫亦危。更須問惡露行與不行。小腹痛與不痛。若痛者。以行氣導血為先。(緒論)
產後之法。按方書謂。慎用苦寒藥。恐傷其已亡之陰也。然亦要辨其邪。能從上中解者。稍從證用之。亦無妨也。不過勿犯下焦。且屬虛體。當如虛怯人病邪而治。總之毋犯實實虛虛之禁。況產後當血氣沸騰之候。最多空竇。邪勢必乘虛內陷。虛處受邪。為難治也。(溫熱論)
黃龍湯。治胎前產後寒熱。
小柴胡。去半夏。加芍藥。是也。(元戎○案小柴胡名黃龍湯。本出千金。活人。去半夏。)
治產後惡露方下。忽爾斷絕。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寒熱往來。如見鬼狀。此由為熱入血室。不即治之。諸變不測。宜服柴胡地黃湯。四物湯。加北柴胡。(婦人良方)
凡產後暴病。禁犯不可拘也。如產後熱入血室者。桃仁承氣。抵當湯之類。是也。胃堅燥者。大承氣不可以泄藥言之。產後。世人多用烏金四物。是不知四時之寒熱。不明血氣之虛與實。盲然一概用藥。如此而愈加增劇。是醫人殺之耳。(保命集)
傷寒產後惡露。為熱搏不下。煩悶脹喘。狂言者。抵當湯。及桃仁承氣湯主之。(總病)
治傷寒小產。惡露不行。腹脹煩悶欲死。大黃桃仁湯。
樸消,大黃
二味。等分。末之。每一錢。或二錢。桃仁。去雙仁皮尖。碎之。濃煎湯調下。以通為度。日三服。(總病)
凡傷寒小產。夏月宜少用醋炭。多有煩悶運死者。傷寒產後惡血衝心。悶亂口乾。生薑(○當訛)小便飲子。
白話文:
王子亨說:婦女剛生產後,因為失血過多,體內津液減少變得乾燥,導致陰陽兩虛。一般來說,如果生病,像是感冒、傷寒等時令疾病,雖然應該發汗,但是像麻黃這種藥要謹慎使用,不要過度發汗,要仔細斟酌(用藥)。(出自《婦人良方》)
凡是婦女剛生產後得了傷寒,不能輕易就發汗。因為有的是生產時用力過度而發熱,有的是失血過多發熱,有的是惡露排不乾淨發熱,有的是產後第三天開始漲奶發熱,或者有的人是太早勞動、飲食不消化而發熱,這些都像是傷寒的症狀。所以要仔細辨別清楚,千萬不能隨便就用發汗藥。一般來說,產後因為失血導致身體虛弱,如果發汗,就會導致筋脈抽搐、肌肉跳動,或者精神恍惚昏迷不醒,或者手腳抽搐抖動,或者大便乾硬難以排出,這些傷害都非常嚴重,所以要仔細審慎判斷。(出自《蘊要》,另按:《婦人良方》說:產後發熱,頭痛身體疼痛,不能當作感冒來治療,大多是血虛,或是因為瘀血阻滯。)
婦女產後久病的人,不可以用力氣大的發汗藥,也不可以用力氣大的瀉藥。發汗會讓陽氣更加虛弱,瀉下會讓陰液更加虛弱,導致虛上加虛,會讓人夭折。產後久病,本來就不適合大量發汗或瀉下。但是如果病情危急,還是要權宜變通,不能固執,這是活用的方法。然而,產後以及久病的人,如果感受風寒,因為身體氣血已經非常虛弱,怎麼可以像一般傷寒那樣治療呢?(出自《五法》)
婦女剛生產後感冒發熱,是很危險的。但有的是因為生產時用力過度,或是失血過多,或是惡露不順,或是太早勞動,或是飲食停滯,以及漲奶等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不可以誤認為是外感,就胡亂使用發汗藥。因為她們的氣血大虧,各種疾病會趁虛而入。即使真的是感受了風寒,也應該以調理氣血為主。脈象以細小、虛弱、滑利為好,如果脈象緊實、堅硬、粗大就不好,如果脈象浮大、散亂也很危險。還必須問惡露是否排出,小腹是否疼痛。如果小腹疼痛,要以行氣、活血為先。(出自《緒論》)
產後的用藥原則,根據醫書所說,要謹慎使用苦寒的藥物,避免損傷已經虧虛的陰液。但也還是要辨別是什麼邪氣引起的。如果邪氣在上焦或中焦,可以稍微根據證狀用藥,也沒有關係。不過要避免傷害下焦,而且產後屬於虛弱的體質,應該像治療虛弱病人的邪氣那樣來治療。總之,不要犯下虛虛實實的禁忌。況且產後正值氣血旺盛的時候,身體有很多空隙,邪氣容易趁虛侵入。虛弱的地方容易受到邪氣侵襲,會比較難治療。(出自《溫熱論》)
黃龍湯,可以治療婦女懷孕前及產後發冷發熱的症狀。
黃龍湯就是小柴胡湯去掉半夏,加上芍藥。(出自《元戎》,另按:小柴胡湯又名黃龍湯,最初出自《千金方》和《活人書》)
治療產後惡露排出後突然停止,白天清醒,晚上就開始說胡話,發冷發熱,像見到鬼一樣。這是因為熱邪進入血室,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產生無法預料的變故。應該服用柴胡地黃湯或四物湯,再加北柴胡。(出自《婦人良方》)
凡是產後突然發病的,不能固守常規。例如產後熱邪進入血室的,可以用桃仁承氣湯、抵當湯等藥方。如果腸胃燥熱堅硬的,可以用大承氣湯,但不能把它當作是單純的瀉藥。產後,世人大多使用烏金丸或四物湯,卻不知道四季的寒熱變化,也不明白血氣的虛實情況,就盲目地使用藥物。這樣反而會加重病情,這簡直是醫生在殺人啊。(出自《保命集》)
傷寒導致產後惡露不下,因為熱邪阻礙,導致胸悶、腹脹、氣喘、胡言亂語的,可以用抵當湯或桃仁承氣湯來治療。(出自《總病》)
治療傷寒導致小產,惡露不排出,腹部脹痛、煩悶得快要死掉的,可以用大黃桃仁湯。
樸硝、大黃,等份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或二錢,用桃仁(去掉核仁的雙仁皮尖,搗碎),濃煎湯調服。以大便通暢為度,每天服用三次。(出自《總病》)
凡是傷寒導致小產,夏天應該少用醋炭,因為大多會出現煩悶得要死的狀況。傷寒導致產後惡血上衝心臟,出現胸悶、煩躁、口乾的症狀,可以用生薑小便飲來治療。(這裡的生薑可能寫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