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廣要》~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診法

有脈歇至者,雜病得之,決無再生之理;傷寒得之,猶有可幹之方。非若雜病正氣脫而至歇也。此因邪氣壅窒經絡,榮衛不疏,以致脈來止而復動也。觀人有精神,別無怪證形現,即當導引邪氣,調暢經隧,則脈自然流利而不斷續也。若神氣昏憒、鄭聲撮空、頭汗喘促、手足厥冷,有此一二證見者,此真死脈也,切莫與之治為。(明條)

診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沉小者死;傷寒已得汗,脈沉小者生,浮大者死。溫病三四日以下不得汗,脈大疾者生,脈細小難得者,死不治。溫病穰穰大熱(《千金》「穰穰」作「時行」),其脈細小者死。(《脈經》:原更有數條,錄出次卷死證中,當參。)

白話文:

診法

脈搏時有時無,如果是雜病導致的,就沒有救治的希望了。如果是傷寒導致的,還有治療的可能。這與雜病不同,雜病是正氣衰竭導致脈搏停止,而傷寒是邪氣阻塞經絡,榮衛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脈搏時停時動。如果病人精神尚可,沒有其他異常症狀,就應該引導邪氣排出,調暢經絡,這樣脈搏就能自然恢復通暢,不再斷斷續續。如果病人神志昏迷,聲音微弱無力,出汗、呼吸急促,手腳冰冷,出現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兩項,那就是真正的死脈,絕對不能再治療了。

診斷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脈沉小者死。傷寒已經出汗,脈沉小者生,脈浮大者死。溫病三四日內不出汗,脈大而有力者生,脈細小難摸者死,不可治療。溫病高熱,脈細小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