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惟忠

《傷寒之研究》~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寒五名

凡人之所病者。通謂之疾。指曰邪。名曰寒。寒即邪之名也。而義之所歧。凡五焉。邪有輕重。而統以為寒。析以為風。風其最輕焉者也。寒其最重焉者也。故風自寒析。惟寒統之矣。是乃傷寒中風之辨也。寒又有內外之別矣。而其自外焉者。必能為熱。此為之陽也。其自內焉者。

必能為寒。此之為陰也。寒即裡寒之寒。以吐利言之矣。是乃內外之辨也。寒也者。邪之名也。而義之所歧。凡五焉。有指邪氣者。有指痰飲者。有指吐利者。或對熱。或對溫。如曰傷寒。曰寒去欲解。曰寒實。曰被寒。曰胸有寒。曰里有寒。曰寒格。則皆指邪氣者也。如曰寒飲。

白話文:

凡是人所患的病,通稱為「疾」,用手指點著就稱為「邪」,而以「寒」來命名。 「寒」就是「邪」的名稱,但它的意義卻有很多不同的面向,總共可以分為五種。

「邪」有輕重之分,統稱為「寒」,細分則有「風」。 「風」是最輕的邪氣,「寒」是最重的邪氣。所以「風」是從「寒」中析出來的,而「寒」則統括著所有的邪氣。這就是「傷寒」和「中風」的區別。

「寒」還有內外之分,從外部入侵的「寒」必定會導致「熱」,這就是陽氣。 從內部產生的「寒」必定會維持「寒」,這就是陰氣。 「寒」指的是裡寒的寒氣,用「吐」和「利」來說明,這就是內外之分的辨別。

「寒」是邪氣的名稱,但它的意義卻有很多不同的面向,總共可以分為五種:

  • 有指邪氣本身的:例如「傷寒」、「寒去欲解」、「寒實」、「被寒」、「胸有寒」、「里有寒」、「寒格」等,都是指邪氣本身。
  • 有指痰飲的:例如「寒飲」。

曰久寒。曰胃上有寒。則皆指痰飲者也。如曰寒分。曰寒下。曰裡寒。曰藏有寒。曰寒多。則皆指吐利者也。如曰惡寒。曰往來寒熱。曰寒少。則皆對熱者也。如曰手足寒。曰厥寒。曰藏寒。則皆對溫者也。凡寒之歧為五義者若此矣。而統為傷寒。析為中風。外焉而熱。內焉而寒。

雖如不均。而其實則一也。一也者何。一寒而已。寒也者。邪之名也。能為此數者之疾。而病人者。惟邪而已。故以寒為邪之名者。正義為然矣。後之說傷寒者。深泥寒字。以為非觸冒冬時嚴寒之氣。則不得名為寒也。於是乎遂至有其即病者為傷寒。不即病。而其寒毒藏於肌膚。

白話文:

古人說「久寒」、「胃上有寒」,都是指痰飲造成的病症。又說「寒分」、「寒下」、「裡寒」、「藏有寒」、「寒多」,都是指嘔吐腹瀉的病症。還有「惡寒」、「往來寒熱」、「寒少」,都是指與熱相對的病症。另外「手足寒」、「厥寒」、「藏寒」,則都是指與溫相對的病症。總之,寒的含義可以分為五種,但這些都是傷寒的不同表現。傷寒可以分為中風,外在表現為熱,內在表現為寒。

雖然看似不同,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為寒氣作祟。寒氣是邪氣的名稱,能引起上述各種疾病。病人之所以生病,都是因為邪氣入侵。因此以寒氣為邪氣的名稱,才是正確的解釋。後人解釋傷寒時,過於執著於「寒」字,認為不一定是受到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才會得傷寒。於是就認為只要患病了就一定是傷寒,即使沒有發病,只要寒毒存在體內,就認為是傷寒。

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之說。嗚呼。此何以知其即病之與其不即病。而其寒毒之藏於肌膚。至春至夏而變乎。倘能知焉乎。不若速施之治。而不使其寒毒之藏於肌膚也。又何俟其至春至夏而變乎。誰謂素難之不妄乎。今審仲景氏之所論。未嘗問四時。雖其邪之或自外焉。

或自內焉。而統名為傷寒焉。寒也者。邪之名也。故不問四時。統名為傷寒者。是為正義矣。奚翅觸冒冬時嚴寒之氣焉已矣哉。傷寒之名。蓋自古有之矣。仲景氏據而述焉已矣。風溫溫病。雖載之於太陽篇。而徒論其被下被火之逆。不及其方法也。然則其所謂風溫溫病者。何方之處乎。

白話文:

春天轉為溫病,夏天則變成暑病。唉,怎麼知道它會不會馬上生病?寒毒藏在肌膚,等到春夏才轉變,如果能預先知道,就應該趕快治療,不要讓寒毒藏在肌膚裡。何必等到春夏才治療呢?難道說平時難以治療嗎?這不是胡說八道嗎?現在仔細研讀仲景先生的著作,他從未談論過四季,即使邪氣來自外,或來自內,統稱為傷寒。寒,是邪氣的名稱,所以不論四季,統稱為傷寒,才是正確的說法。難道說只在冬天遇到嚴寒的氣候才算傷寒嗎?傷寒這個名稱,自古以來就有了,仲景先生只是把它記載下來而已。風溫溫病,雖然記載在太陽篇裡,但只是論述它逆下逆火,並沒有提到治療方法。那麼,所謂的風溫溫病,到底該怎麼治療呢?

此惟以寒為嚴寒之寒。不辨傷寒中風之為輕重。與自內自外之為寒熱。而不知一寒之統名於邪之為古義。而強為之說者也。不可從矣。

白話文:

這是在把「寒」當作極度寒冷的意思來使用,而不去分辨是感冒還是受涼的程度輕重,以及是由內部引起的冷或外部引發的熱。他們不知道「寒」這個詞在傳統意義上是指所有邪氣的一個總稱,而是硬要做出自己的解讀。這種觀點已經不能跟隨了。

2. 三陽三陰

三陽三陰者。表裡之統名也。外內之分也。凡疾病之於變。千狀萬態。不可得而窮極焉。雖然。其所統者。不出乎陰陽也。雖乃不出乎陰陽。而又不能無淺深緩急。於是各歧而為三矣。而又喚三陽以表裡。是惟喚之在三陽。而非謂陰陽以統之表裡也。夫三陽之為表也固矣。而其所主在熱。

而其脈則浮。然其熱亦不一。而其所名而喚者凡十二。而其所統者五。雖乃統之於五。而非若配之五藏之類也。要亦不出其表裡之二焉。惡寒發熱。為太陽為表。是其在三陽。最淺而最緩也。往來寒熱。為少陽為表裡。是其在三陽。其表稍深於太陽。而其里稍淺於陽明。所以為之半也。

白話文:

三陽三陰者。表裡之統名也。外內之分也。

三陽三陰,是表裡關係的統稱,也是外內的分別。

凡疾病之於變。千狀萬態。不可得而窮極焉。雖然。其所統者。不出乎陰陽也。

疾病的變化千變萬化,無法窮盡。雖然如此,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歸屬於陰陽的變化。

雖乃不出乎陰陽。而又不能無淺深緩急。於是各歧而為三矣。

雖然所有疾病都源於陰陽,但疾病的程度和發展速度卻有不同,因此分為三種:三陽、三陰。

又而喚三陽以表裡。是惟喚之在三陽。而非謂陰陽以統之表裡也。

我們將三陽分為表裡,僅是對三陽的稱呼方式,並不代表陰陽是統括表裡的概念。

夫三陽之為表也固矣。而其所主在熱。而其脈則浮。然其熱亦不一。而其所名而喚者凡十二。而其所統者五。

三陽是屬於表,主要表現為熱症,脈象浮。但熱症也分為不同種類,我們將其分為十二種,統稱為五種。

雖乃統之於五。而非若配之五藏之類也。要亦不出其表裡之二焉。

將三陽分為五種,並不是像五行一樣對應五臟,而是仍然圍繞著表裡兩個概念。

惡寒發熱。為太陽為表。是其在三陽。最淺而最緩也。

惡寒發熱屬於太陽,是三陽中最淺層且發展最緩慢的。

往來寒熱。為少陽為表裡。是其在三陽。其表稍深於太陽。而其里稍淺於陽明。所以為之半也。

往來寒熱屬於少陽,是三陽中表層比太陽深,里層比陽明淺的。因此稱為半表半里。

此二者。必兼惡風寒也。論曰。有熱惡寒者。發於陽是也。身熱惡熱潮熱。為陽明為里。是其在三陽。最深而最急也。此獨無有惡風寒也。若尚有焉。則是為其表未解也。例曰微惡寒者。表未解是也。故太陽為表之表。而陽明為表之裡也。若乃以其淺深緩急之次。則當自太陽及少陽。

自少陽及陽明。而反篇少陽於後者。蓋欲先示其為表裡也。三陰之為里也固矣。而其所主在寒。而其脈則沉。寒即裡寒之寒。而以吐利厥冷言之也。然其寒亦不一。而其以淺深緩急。歧而為三者。亦猶三陽也。而不可復以表裡言之也。則直舉其形狀而示之也。腹滿而吐。食不下。

白話文:

這兩種情況,一定都兼具畏風寒的症狀。

經文說:凡是有發熱畏寒的人,症狀表現在陽氣上。身體發熱、畏熱、潮熱,屬於陽明經的裡證,也就是說,這種情況屬於三陽經中最深、最急的病症。

如果單純不畏風寒,那說明表證尚未解除。例如,略微畏寒,就是表證尚未解除的表現。因為太陽經是表之表,而陽明經是表之裡。

按照病症淺深、緩急的順序,應該從太陽經到少陽經,再從少陽經到陽明經。之所以把少陽經放在後面,是因為想要先說明表裡關係。

三陰經屬於裡證,其病症以寒為主,脈象沉細,這裡的寒指的是裡寒,也就是用吐利、厥冷等症狀來表現。

但是,裡寒的程度並不一樣,按照淺深、緩急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如同三陽經一樣。但是,不能再用表裡來區分,只能直接描述其症狀。

例如,腹脹、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

自利腹痛。手足溫而不渴。是為太陰。此其於三陰。甚淺而甚緩也。此無有發熱也。若脈浮發熱。則取之於表也。例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是也。脈微細。但欲寐。欲吐不吐。心煩。自利而渴。手足寒。或咽中痛。是為少陰。比之太陰。則稍深而稍急也。此亦無有發熱也。

若反發熱。則亦取之於表也。論曰。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又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是也。脈太微。或全無。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不飲食。吐利甚。四支厥逆。是為厥陰。

白話文:

自我排尿且腹痛,四肢暖和且不口渴,這是太陰經的症狀。在三陰中,這是比較輕微且緩慢的。沒有發燒的現象。如果脈搏浮起且有發燒,那就要從外在治療。按照理論,太陰經的病症,脈搏浮起時,可以發汗,適合使用桂枝湯。脈搏微弱,只想睡覺,想嘔吐卻吐不出來,心煩,自我排尿且口渴,四肢冰冷,或者咽喉疼痛,這是少陰經的症狀。比起太陰經,稍微深一些且急促一些。同樣的,沒有發燒的現象。

如果反而出現發燒的情況,也要從外在治療。理論上說,少陰經的病症,在剛開始就出現發燒,脈搏沈時,應該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另外,少陰經的病症,如果在兩三天內出現,可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微微發汗,因為在兩三天內並沒有內部的症狀,微微發汗就是這個道理。脈搏微弱,甚至完全沒有脈象,口渴,氣往上衝心臟,心痛且熱,餓了卻不想吃東西,嘔吐拉肚子嚴重,四肢冰冷,這是厥陰經的症狀。

比之少陰。則太深而太急也。此雖有發熱微熱外熱。而皆屬身熱。頗殊太陽之發熱也。且其脈之與厥冷。亦不相似也遠矣。三陰亦有惡風寒。而無發熱為其分。論曰。無熱惡寒者。發於陰是也。此專乎少陰而言之也。如厥陰。則篤危之極也。而有寒有熱焉。少陰亦不為不篤危。

而不若厥陰之甚。少陰亦不為無寒熱。而不若厥陰之甚。不惟寒之極能為厥。而熱之極亦能為厥。是以特擅之厥陰也。雖均為厥乎。寒熱之分。不可不辨矣。夫三陽之主熱也。惟以惡風寒。辨其表裡。三陰之主寒也。惟以發熱辨其表裡。此為法矣。且有始於熱而之於寒者。有客於寒而主於熱者。

白話文:

相較於少陰,少陽的病症則太深太急。雖然也會有發熱、微熱、外熱,但都屬於身體內部的熱,和太陽病的發熱截然不同。而且少陽的脈象與厥冷也不相像,差距甚遠。三陰都可能惡風寒,但只有少陰不發熱。論語說:「無熱惡寒者,發於陰是也」,這句話專門描述少陰的病症。像厥陰,是危重病症的極端,既有寒又有熱。少陰雖然也不算不危重,但程度不如厥陰嚴重。少陰也會有寒熱,但程度不如厥陰嚴重。不只是寒極了會導致厥,熱極了也會導致厥。因此厥陰獨具這種特點。雖然都稱為厥,但寒熱的區別必須分辨清楚。三陽以惡風寒來區分表裡,三陰以發熱來區分表裡,這是固定的法則。而且有些病症從熱轉寒,有些病症從寒轉熱。

乃三陽中論三陰之方證。三陰中載三陽之方證。交往交來。而能變能化。是乃張仲景氏之術之機活也。亦不可不審矣。由是而觀之。雖於三陰不言表裡。而在其淺深緩急之次。太陰則里之初也。少陰則里之本也。厥陰則里之末也。本末。猶表裡也。若以三陽三陰。合而言之。

二陽則始。而二陰則終也。而二陽為表裡。二陰為本末。惟少陽太陰為之間。而少陽間於二陽。太陰間於陰陽。此其所以篇少陽於後。媲之於太陰也。凡是皆統之於陰陽。各歧而為三。次其淺深緩急。以示之轉機。使人易辨別者也。夫三陽三陰者。表裡之統名也。外內之分也。

而表裡之外。非更有陰陽也。如曰發於陽。曰發於陰。曰陰陽俱虛。曰陰陽自和。皆以三陽三陰言之。豈在表裡之外乎。夫疾病之於變。雖千狀萬態。不可得而窮極乎。靡不惟陰陽之統焉。體之於大。而為陰陽。體之於小。而為表裡。大以創之。小以成之矣。故陰陽者。表裡之統名也。

白話文:

這段話描述的是中醫學中對於張仲景所著《傷寒論》中三陽與三陰病機及其相互關係的解讀。

在張仲景的學說中,論述了三陽病機時也涉及了三陰的方劑與證狀,反之亦然。這些理論相互交織,變化多端,彰顯了張仲景醫術的靈活與奧妙,對此我們不能不加以細心研究。從這個角度觀察,雖然在三陰病的論述中沒有明確提到表證與裡證,但實際上,透過病情的淺深、緩急之分,可以理解其內涵。其中,太陰代表病勢初入裡的階段,少陰則是裡證的根本,而厥陰則為裡證發展的最終階段。這裡的「本末」,就如同表裡的概念,表明了病勢由淺入深的過程。

進一步地,如果把三陽與三陰結合來看,陽證以太陽為始,陰證以太陰為終。其中,太陽與少陰作為表裡對應,而陽明與厥陰則各自代表了病勢的表與裡的深層次。少陽與太陰則處於兩者之間,少陽連接陽證之表,太陰則介於陰陽之間,因此在論述時,少陽置於後面,與太陰相提並論。所有這些,都是基於陰陽的大原則下展開,再細分為三類,按照病情的淺深、緩急來安排,以此揭示疾病的轉捩點,便於人們進行辨識。

所謂三陽三陰,是概括表裡關係的總稱,也是區分外在與內部病變的方式。即便是在表裡之分以外,談及「發於陽」、「發於陰」、「陰陽俱虛」或「陰陽自和」等情況,實際上仍脫離不了三陽三陰的框架,並非超越了表裡的範疇。疾病的種類雖千變萬化,無窮無盡,但都能歸納到陰陽這個總體概念之下。從宏觀看是陰陽,從微觀看則表現為表裡,宏觀定義了疾病的總體趨勢,微觀則決定了具體表現形式。因此,陰陽是統領表裡關係的總名詞,是理解疾病變化的基礎。

表裡豈非外內之分乎。後世陰陽之說。紛紛紜紜。加之以五行。欲以中仲景氏之論。豈其不益迂也矣哉。

六經之名。出於素問。本是經絡之義。各有其部位存焉。蓋自古有之矣。仲景氏乃假此以分表裡之部位。配其脈證。而為之統名也。惟是假之於經絡。是以視以為經絡。則莫之非經絡也。雖然。尋仲景氏之所論。專在外內之分。而非取之於經絡。則其於本旨。宜喚為三陽三陰爾。

又奚以六經稱之之為。或曰或稱六經。或喚三陽三陰。本是一也。則稱六經。宜如無害然。奚更喚三陽三陰之為。曰不然。六經本以經絡名焉。而仲景氏假之表裡之統名。則雖其所指之不異。而其所推之不同也。故取之經絡焉。則遠推之於理也。取之表裡焉。則邇推之於事也。

白話文:

"表裡"確實是外部和內部的區分。後世對於陰陽的理論,各種觀點紛紜,再加上五行理論,想要引用張仲景的理論,未免有些迂迴了。

「六經」這個名稱出自《素問》,原本指的是經絡系統,每一個都有它們所對應的位置。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概念。張仲景借用這個概念來分類表裡的部位,並配合脈象和症狀,給出了統一的名稱。但因為他借用了經絡的概念,所以只要被認為是經絡,就是經絡。不過,如果追隨張仲景的理論,主要是在外部和內部的區分上,而不是從經絡的角度來看,那麼我們應該將它視為「三陽三陰」。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使用「六經」這個名稱?或者說有人稱之為「六經」,有人則稱之為「三陽三陰」,實際上都是同一個概念。那麼,如果稱為「六經」,似乎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為何要改稱為「三陽三陰」呢?有人說不是這樣,「六經」原本是用經絡命名的,而張仲景借用的是表裡的統一命名,即使他們指向的內容相同,但推廣的方法卻不同。因此,如果從經絡的角度來看,那就是遠離理性的推測;如果從表裡的角度來看,那就是更貼近實際情況的分析。

推於事之與推於理也。固非無徑庭矣。與其趨理於遠。寧從事於邇。是故不稱六經。而喚為三陽三陰者。此蓋仲景氏之本旨也。

白話文:

"談到事務與道理,本來就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寧可選擇接近實際操作,也不要追求過於理論化。因此,不稱呼六經,而是稱為三陽三陰,這正是張仲景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