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惟忠

《傷寒之研究》~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傷寒例辨

傷寒之例。蓋亦出於王叔和氏也。其所據而例。肇於陰陽大論。旁及素問八十一難。加之以其所窺。此獨契於題序所謂撰用者耶。如其所謂傷寒溫暑。及時行疫毒冬溫等之別。非不纖悉。如大左於仲景氏之所論何。又獨以傷寒為觸冒冬時嚴寒之病。則如春夏之病何。於是乎至有春溫夏熱之說也。

又云四時之氣。皆能為病也。非其時而有其氣。以病人者。名為時行疫毒。此豈謂盡無之乎。雖然。按鬥歷占之之法。吾是之未能信矣。乃索之於本論。未有愜於此者。蓋張仲景氏之所論。風寒皆邪之假名。而輕重之別已。寒之所以為重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風之所以為輕者。

以其不若寒之太甚也。故風寒皆假以名於邪者也。夫既有風寒之名。而未見其形。於是乎假陰陽以形其內外。內外既形。而未得其狀。於是乎分其陰陽。各以為三。以狀其大體。大體既狀。而猶未委曲。於是乎三陽三陰。各委曲其脈證。千狀萬形。莫所不至焉。然後內外輕重之脈證。

委曲於此。則何更問四時。而後處之。是故不但觸冒冬時嚴寒之病。雖溫暑及時行疫毒冬溫。求之於脈證。則莫不悉具於其中焉。洽彌於四時。因是而觀之。方仲景氏之時。未有春溫夏熱。及時行疫毒冬溫等之別也。推之於六氣。而命之名。以別之者。蓋亦創於叔和氏也。人之生於天地之間。

誰不受其氣。則推之以六氣者。不為無其理也。雖然。病之與人俱活。不可推之以理者固眾。縱得之於理。惟在其變態。而不二乎邪。自外自內。何離乎陰陽。或輕或重。何出乎風寒。亦各有其脈證具。則雖變態之千萬乎。必求之於脈證。隨以處之。其又何乖也。仲景氏之於術。

不問四時。而取於一邪。千萬其脈證。而極其變態。能極其變態之故。又遂之於雜脈證。奚獨傷寒也。夫如此也。則春溫夏熱。及時行疫毒冬溫等之別。固不足據矣。況於按鬥歷占之之法哉。且夫仲景氏之所論而博也。內外輕重之脈證。千狀萬形。往乎來乎。靡往非例焉。靡來非例焉。

既而委曲於此也。又復曷須傷寒之例。且其例中顯言搜採仲景舊論。且千金外臺諸書。亦多引之。為叔和之語。得傷寒之例之出於叔和氏也。益足以證矣。然則此固叔和氏之例。而非仲景氏之例也。何以與本論相愜矣。傷寒之例。亦豈足據哉。亦豈足據哉。

2. 痙濕暍辨

痙濕暍之於脈證也。曰傷寒所致。復曰與傷寒相似。抑此何言哉。既曰太陽痙濕暍。太陽病之外。豈復有所謂痙濕暍者耶。若必為傷寒之所致。則其為相似者果非耶。若必為相似者之果是耶。奚翅痙濕暍。奈霍亂及瘧等之相似何。此獨何以遺於此耶。傷寒所致太陽六字。果不可讀矣。

彰彰乎明哉。出於後人之為也。夫仲景氏之統脈證也。惟是陰陽而已。已而千狀萬態。莫所不盡焉。是以不外於奔豚結胸。火逆水逆。發黃蛔厥等。豈惟痙濕暍之別論哉。有金匱要略者。分部設門。以論雜脈證。而痙濕暍為始。此蓋後人謬讀傷寒之論。謂惟論觸冒冬時嚴寒之卒病。

則必有論雜病之書。於是搜取其散落者一二於諸家。未足以成篇。因又剽竊論中及雜脈證者。偽撰以為金匱要略耳。何以明金匱要略之為偽撰也。痙濕暍皆冠以太陽病三字。此當其剽竊之時。猶循其舊。忘削去三字。而獨削去其論中之原文。太陽下篇。風濕二條。亦剽竊之。

而忘削去其原文。幸足以辨其本旨矣。因此而觀之。痙濕暍本自在於太陽篇者。彰彰乎明哉。且傷寒論有中風。金匱要略亦有中風。名同而病異。此以一而兼二耶。太陽有奔豚。少陰有下利。為詳且盡。而亦覆載焉。此右取而左忘耶。取唐以降之方。附之各門之後。此前知身後數百年耶。

藉令仲景氏之聖。亦豈若此其明乎。其他復出之與其容疑焉者。不可指數矣。誰謂金匱要略之非偽撰耶。其曰傷寒所致。復曰與傷寒相似。別而論之者。非仲景氏之本旨。豈不彰明哉。雖然。觀乎傷寒論有奔豚。無大建中湯。大小半夏湯。及越婢湯等之特具於金匱要略。

則仲景氏之遺方。不為不存於此。金匱要略之不可全廢也。要不過十之二三。宜淘汰以輔其術而已矣。乃今辨正傷寒論。措痙濕暍。而自太陽篇始者。所以復仲景氏之舊也。處方之悉具於金匱要略。則不如就彼而求之之便。故不辨於此矣。

3. 汗吐下辨

如篇末載可發汗。不可發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汗吐下後等之辨。豈其不可乎。雖然。其可與不可。既載於本篇。而無所不盡焉。而今又復辨之於篇末者。豈非為蛇添足乎。截長綴短。補之以其家說者。豈亦出乎王叔和氏之工巧耶。大類乎辨脈平脈二法。及傷寒例者也。

夫既本篇之所載。可取以例。則又何加焉。惟至如其於可下之辨。載大承氣湯。及大柴胡湯之證六七條。則本篇之所闕。此可以補之。然則惟此之辨。不可廢也。而亦載之於金匱要略。此豈本篇之既闕。而存之於此耶。將金匱要略之所載。取之於此耶。又將獨存乎金匱要略者。

假之於此耶。要之金匱要略之雖不可信。而比之於此辨可下者。抑猶古也。其不可全廢也。姑讓之於彼。固亦無不可矣。然則惟此之辨。不可廢也。亦廢之可矣。其他可發汗。不可發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汗吐下後等之辨。雖似無不可。固已遠於古也。又何足據乎。

又何足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