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後篇》~ 卷一 (1)
卷一 (1)
1. 卷一
尚論張仲景《傷寒論》重編三百九十七法
2. 尚論春三月溫症大意
仲景書詳於治傷寒,略於治溫,以法度俱錯出於治傷寒中耳。後人未解義例,故春溫一症,漫無成法可師,而況觸冒寒邪之病少,感發溫氣之病多,寒病之傷人什之三,溫病之傷人什之七,古今缺典,莫此為大。昌特會《內經》之旨,以暢發仲景不宣之奧,然僭竊無似矣。
厥旨維何?《內經》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此一大例也;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此一大例也;既冬傷於寒,又冬不藏精,至春月同時病發,此一大例也。舉此三例以論溫症而詳其治,然後與三陽、三陰之例,先後同符。蓋冬傷於寒,邪藏肌膚,即邪中三陽之謂也。
冬不藏精,邪入陰臟,即邪中三陰之謂也。陽分之邪淺而易療,陰分之邪深而難愈。所以病溫之人,有發表三五次而外症不除者,攻裡三五次,而內症不除者,源遠流長。少減復劇。以為在表也,又似在裡;以為在裡也,又似在表,用溫熱則陰立亡,用寒涼則陽隨絕。凡傷寒之種種危候,溫症皆得有之,亦以正虛邪盛,不能勝其任耳。
白話文:
張仲景的著作在治療傷寒方面敘述得非常詳細,但在治療溫病方面則較為簡略,治療溫病的方法實際上是從治療傷寒的原則中推衍而出的。後代醫家未能充分理解這些原理和示例,因此在面對春溫這樣的病症時,往往找不到成型的治療規範可以遵循,更何況在生活中遭遇寒邪引發的疾病較少,而感受溫熱邪氣導致的疾病較多,寒性疾病對人的傷害約佔三成,溫性疾病對人的傷害則達到七成,古今醫學文獻中的重大遺漏,無過於此了。我特別根據《黃帝內經》的宗旨,來闡發張仲景未曾明確表述的深奧理論,雖然這樣做有些僭越,實在不夠恰當。
其核心思想是什麼呢?《內經》說到,冬天受寒,到了春天就容易生病變為溫病,這是一個重要的規律;又說,冬天若不蓄養精氣,春天也會生病成為溫病,這是另一個重要規律;如果冬天既受到寒邪侵襲,又未能蓄養精氣,到了春天這兩種因素同時作用引發疾病,這同樣是一個重要規律。通過這三個例子來討論溫病及其治療方法,然後再與三陽、三陰的病機和治療原則相互應證。事實上,冬天受寒,邪氣停留在肌膚表面,這就屬於邪氣侵犯三陽經的範疇;而冬天不蓄養精氣,邪氣則滲入到內臟深處,這就是邪氣侵犯三陰經的意思。三陽經的邪氣位置較淺,治療起來較為容易;而三陰經的邪氣深入,治療起來就更加困難。
因此,患溫病的人可能會出現多次發汗治療外表症狀仍未消除的情況,或者多次內服藥物治療內部症狀仍無改善,問題根源深遠,病情反覆不定。看似病在體表,又像在體內;以為在體內,又表現出體表的症狀。使用溫熱藥物可能立刻損傷陰液,使用寒涼藥物又可能立即耗竭陽氣。所有傷寒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症狀,溫病也都可能發生,這也是因為正氣虛弱,邪氣旺盛,身體無法承受這種負擔的緣故。
至於熱症,尤為十中八九,緣真陰為熱邪久耗,無以制亢陽,而燎原不熄也。以故病溫之人,邪退而陰氣猶存一線者,方可得生。然多骨瘦皮乾,津枯肉爍,經年善調,始復未病之體,實緣醫者於此一症,茫然不識病之所在,用藥不當,邪無從解,留連展轉,莫必其命。昌之目擊心傷者久之,茲特出手眼以印正先人之法則,祈以永登斯人於壽域。
後有作者,諒必不以為狂誕也。
白話文:
至於熱症,十之八九都是因為真陰被熱邪長期耗損,無法抑制亢陽,導致如同燎原般無法熄滅。因此,患有溫病的人,只有在邪氣退去,而陰氣尚存一線生機時,才有可能得救。但大多數患者會骨瘦如柴,津液枯竭,肉體消瘦,即使經過多年的調養,才勉強恢復到未病時的狀態。這其實是因為醫生對這種病症茫然不知其病根所在,用藥不當,邪氣無法消解,導致病情反覆無常,性命難保。我親眼目睹這種情況,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所以特地將自己的經驗和見解寫出來,以印證前人的醫學法則,希望以此能讓更多人免受病痛折磨,長壽康健。
後來的作者,應該不會認為我的觀點荒誕不經吧。
3. 溫症上篇
謹將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定為一大例
冬傷於寒,藏於肌膚,感春月之溫氣而始發。肌膚者,陽明胃經之所主也。陽明經中久郁之熱,一旦發出而外達於太陽:有略惡寒而即發熱者,有大熱而全不惡寒者,有表未除而里已先實者,有邪久住太陽一經者,有從陽明而外達於太陽者,有從太陽復傳陽明不傳他經者,有自三陰傳入胃腑者,有從太陽循經偏傳三陰,如冬月傷寒之例者。大率太陽、陽明二經,是邪所蟠據之地。
在太陽則寒傷營之症,十不一見;在陽明則譫語、發癍、衄血、蓄血、發黃、脾約等熱症每每兼見。而凡發表不遠熱之法,適以增溫病之困厄耳,況於治太陽經之症,其法度不與冬月相同。蓋春月風傷衛之症或有之,而寒傷營之症則無矣。且由陽明而達太陽者,多不盡由太陽而陽明、少陽也。
白話文:
冬天受到寒氣侵襲,寒氣潛藏在肌肉和皮膚之中,到了春天感受到溫暖的氣候便開始發作。肌肉和皮膚這些部位,主要由陽明胃經所管轄。在陽明經脈中長期鬱積的熱能,一旦爆發並向外傳達到太陽經脈時,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症狀:有的稍微怕冷隨即就發燒,有的高燒而不畏寒,有的表層病邪未除內裡已經形成實熱,有的病邪長期停留於太陽經,有的從陽明經轉移到太陽經,有的從太陽經直接再傳回陽明經而不影響其他經絡,有的從三陰經傳入胃腑,有的沿著太陽經偏傳入三陰經,就像冬天寒傷害的模式一樣。大致上來說,太陽經和陽明經是這些病邪主要盤踞的地方。
在太陽經脈表現出寒氣傷及營氣的症狀,十分罕見;而在陽明經脈,則常見到胡言亂語、出斑點、鼻出血、蓄血、黃疸、脾約(類似便秘的病症)等熱性症狀。而使用一般發散表邪但未能有效清除熱邪的方法,反而會增加溫病治療的困難,更何況治療太陽經的病狀時,其方法與冬天的情況不同。春天雖可能有風邪侵犯衛氣的症狀,但寒氣傷及營氣的情況卻不會出現。再者,由陽明經轉移到太陽經的過程,多數並非完全遵循從太陽經、再到陽明經、少陽經的順序。
似此則溫症之分經用法,比之傷寒大有不同。而世方屈指云,某日某經。某日傳經已盡,究竟於受病之經不能摸索,以求良治。所謂一盲而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也。冤哉生命,古今誠一莫控矣!
按溫熱病,亦有先見表症,而後傳裡者。蓋溫熱自內達外,熱鬱腠里,不得外泄,遂復還里而成可攻之症,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傷寒從表而始,故誤攻而生變者多。溫症未必從表始,故攻之亦不為大變。然鬱熱必從外泄為易,誤攻而引邪深入,終非法也。
按溫熱病,表症間見,而里病為多,故少有不渴者,法當以治里為主,而解肌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其間有誤攻裡而致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疫症,邪純在表,未入於裡故也,不可與溫熱病同論。
白話文:
這樣看來,溫病的分經用藥,跟傷寒病相比差異很大。可是世俗醫方卻只是用手指頭數著說,某天是某條經絡,某天經絡傳播完畢,始終無法真正摸索到病邪侵犯的經絡,以求得好的治療方法。所謂一個瞎子帶領一群瞎子,一起走向火坑,真是可悲啊!無辜的生命,古往今來都無奈地被擺布!
溫熱病也會有先出現表證,然後傳入裡證的。因為溫熱病從內而外,熱氣鬱積在肌膚腠理之間,無法向外排出,就又返回內部,形成可以攻治的病症,這跟傷寒病從表開始就不同。傷寒病從表開始,所以誤攻就會造成很多變化。溫熱病不一定從表開始,所以攻治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鬱熱一定要從外排出才容易,誤攻就會把病邪引進更深,最終還是錯誤的。
溫熱病表證偶爾出現,裡證居多,所以很少有不渴的病人,治療原則應該以治裡為主,同時兼顧解肌。也有治裡後表證自行消失的情況,但有些誤攻裡證而導致傷害的,那是春夏暴寒所引起的疫病,邪氣純在表,還沒進入裡,所以不能跟溫熱病混為一談。
①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仲景原文
昌按:溫者,春令之氣也。冬夏秋雖有氣溫之日,不如春令之正且久也。不惡寒三字,內有奧義。蓋時令至春,則為厥陰風木主事,而與太陽之寒水不相涉矣。故經雖從太陽,而症則從春令而不惡寒也。
再按:溫病或有新中風寒者,或有表氣虛不禁風寒者。衛虛則惡風,營虛則惡寒,又不可因是遂指為非溫病也。然即有之,亦必微而不甚,除太陽一經,則必無之矣。
②形作似也。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非傷寒矣。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所以渴也。脈浮,解之當汗出愈。原文
風性弱緩,故脈亦弱。弱者發熱,即《內經》諸弱發熱之義也。脈既浮,當以汗解之,使汗出而愈。取解肌,不取發汗之意。
白話文:
①對於太陽病來說,如果出現發燒並且感到口渴,但並不畏懼寒冷的症狀,這就被稱為溫病。張仲景原著指出:
昌氏註釋:所謂「溫」,是指春季的氣候特點。雖然冬季、夏季和秋季也有溫暖的日子,但都不像春季那樣正式且持續時間長。這裡的「不畏寒」三個字,內含深意。因為到了春季,自然界由厥陰風木之氣主導,與太陽寒水之氣無直接關聯。因此,即便病症表現出太陽經的特徵,但因符合春季特點,所以不會表现出畏寒。
再註釋:溫病患者中,有的可能是新近感受了風寒,或者表氣虛弱無法抵禦風寒。衛氣虛則會怕風,營氣虛則會怕冷。因此,不能僅憑怕冷的症狀就斷定不是溫病。即便有輕微的畏寒情況,也通常只限於太陽經,其他經脈則不會有此現象。
②「形作似也」意指外觀表現相似。對於傷寒而言,如果脈象不是弦緊而是偏弱,那就不是典型的傷寒了。脈象偏弱的人必定會感到口渴。如果是受到火邪影響的人,則必定會說胡話,而脈弱加上發燒正是導致口渴的原因。脈象浮現,治療上應該讓病人出汗以解除病情,如此便能康復。原著提到:
風的本性柔和緩慢,因此所表現的脈象也是柔弱的。脈弱而伴有發燒,這就符合《黃帝內經》中多種弱脈導致發熱的解釋。既然脈象浮現,就應該通過促進出汗來治療,使之緩解,這裡強調的是透過調理肌表以達到自然出汗而痊癒,並非強烈發汗的意思。
按:溫熱病原無風傷衛、寒傷營之例,原無取於桂枝、麻黃二方也。表藥中,即敗毒散、參蘇飲等方,亦止可用於春氣未熱之時。若過時而發之,溫病、暑病,尚嫌其藥性之帶溫,況於桂、麻之辛熱乎!然仲景不言桂、麻為不可用者有二說焉:一者,以剔出桂麻,則三陰絕無表藥也;一者,以桂、麻用之不當,在冬月已屢致戒,春月更無可贅也。後之紛紛訾議桂麻之熱者,未嘗計及於冬不藏精之治耳,惟知春夏有不得不用也。
庶知仲景立方之神哉!
白話文:
溫熱病的病因,不像風寒之邪侵襲衛氣、寒邪侵襲營氣,根本不需要使用桂枝湯、麻黃湯。表證藥物中,像敗毒散、參蘇飲等方子,也只適合在春氣未熱的時候使用。如果過了時節才發病,是溫病、暑病,這些藥性帶溫的藥物還嫌太溫,更何況是桂枝、麻黃這種辛熱的藥物呢!但是,仲景沒有明說桂枝、麻黃不可用,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如果剔除桂枝、麻黃,那麼治療三陰病就沒有表證藥物可以用了;第二,桂枝、麻黃的用法不當,在冬天已經多次告誡過了,在春天就更不用再說了。後世很多人紛紛批評桂枝、麻黃太熱,卻沒有考慮到冬天不注重養精的治療方法,只知道在春夏時節不得不使用桂枝、麻黃。
由此可知,仲景立方的精妙之處啊!
③脈浮熱甚,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原文
脈浮熱甚,邪氣勝也。邪氣勝則實,反灸之,是實以虛治也。血隨火炎而妄逆,在所必至矣。咽燥者,火勢上逼,枯涸之應耳。若是少陰見症,當不止此一端,故不入冬不藏精一例。
④病如桂枝症,似乎中風。頭不痛,項不強,則太陽無外入之邪而非中風。寸脈微浮,則邪自內出而不當過表。胸中痞硬,痰涎塞膈。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胸中有塞也。當吐之,宜瓜蒂散。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蛔。原文
昌按:仲景不曰病似中風症,而曰病如桂枝症者,恐後人誤以治溫一例,混入太陽中風之例而滋擾,故更換其名也。吐法多用梔豉湯,此用瓜蒂散者,取其吐頑痰而快膈,湧風涎而逐水也。有痰而誤發汗,徒亡津液,胃中空虛,蛔失所養,故悖逆而上出也。
白話文:
③脈搏浮起且熱象明顯時,若反而進行灸療,這是錯誤的處理方式。因為這種情況下身體實際上處於實證狀態,卻用治療虛證的方法來處理。灸療所引入的熱性會使得體內的火氣更旺,進而導致咽喉乾燥並可能引發吐血。這時脈象浮且熱勢旺盛,表示邪氣活躍。邪氣主導的情況屬於實證,而使用灸療這種適合虛證的治療手段是不恰當的。火氣上竄,自然會引起咽喉部位的乾燥,這是火熱勢力上逼造成的乾涸現象。如果是少陰病的表現,其症狀就不僅限於此,因此這裡不歸類於冬季未能妥善儲藏精氣的那種情況。
④病情看似符合桂枝湯的適應症,表面上像中風的症狀。但如果頭部不痛,脖頸部位也不僵硬,那就說明太陽經沒有外邪入侵,並非真正的中風。脈象在寸部微浮,顯示邪氣是由內而生,不應該再使用過度發汗的治療超出體表的範疇。患者感到胸部鬱悶堅硬,痰涎堵塞在胸膈之間,氣息上沖至咽喉感到呼吸困難,這是因為胸中有阻塞。對此,適當的治療方式是催吐,建議使用[瓜蒂散]。如果病人本身體質偏寒,又再次進行發汗治療,會導致胃中寒涼,這樣胃中的蛔蟲因失去溫暖環境和營養來源,必定會向上逆行而吐出。
昌氏按語:張仲景不直接說這病狀類似中風,而是特意說像桂枝湯的適應症狀,是為了避免後人誤將治療溫病的方法混淆於太陽中風的治療原則中,從而造成診治上的混亂,因此特意改變了表述方式。在催吐的治療方法中,多數場合會使用梔子豉湯,但這裡選用瓜蒂散,是因為它能有效祛除頑固的痰涎,暢通胸膈,並可驅風涎、排水利濕。當病人本有痰濕而誤用了發汗法,只會白白消耗體內的津液,使得胃中更加空虛,蛔蟲失去原有的生存環境,因而叛逆上行,導致吐出。
⑤病人手足厥冷,似涉厥陰。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非厥陰也。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原文
按:此症乃痰邪自內而作,即四症類傷寒之瘧症也。仲景云: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表實裡虛。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表虛里實。此以互合之表裡言,設合藏府而統言之,則皆謂之表矣。
⑥病在陽,表未罷,熱未除。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熱邪為水寒所制。服文蛤散;鹹寒利水。若不瘥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症者,兩寒相摶。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寒結重者。原文
白話文:
⑤如果病人的手腳冰冷,看似涉及厥陰經的病症。脈象時而緊繃,這是因為邪氣凝聚在胸口,而非厥陰經的問題。倘若病人感到心胸悶脹而不安,雖感飢餓卻無法進食,這表示病情位於胸腔內,應該通過催吐來治療,適合使用瓜蒂散。
解釋:這種情況是由於體內痰邪所引起,類似於四時感冒中的虐疾症狀。張仲景曾說過:如果病人身體高熱卻想靠近衣物,這是體表熱而骨髓寒,屬於表實裡虛的狀況。相反,如果身體極度寒冷卻不想靠近衣物,則是體表寒而骨髓熱,屬於表虛裡實。這裡先從表裡對立的角度來論述,如果進一步將臟腑一併考慮,則以上兩種情況都可以概括為表病的範疇。
⑥病情屬於陽性,表邪未除,體熱未消。本應通過發汗的方式來解除,但誤用冷水澆淋,導致體內的熱邪被寒水所抑制,難以排出,反而使得病人更加煩躁不安,皮膚上起雞皮疙瘩,雖然心裡想喝水,實際上卻不感到口渴,這是因為熱邪被水寒所控制。這種情況下,可以服用[文蛤散],其藥性咸寒,有助於利水排毒。如果服用後症狀仍未見好轉,則改用[五苓散]治療。若是寒實阻結在胸腔,沒有發熱的症狀,這是兩種寒性因素交織在一起的情況,可以給予三物[小陷胸湯]或是[白散]。對於寒氣凝結較重的病況,也應對症處理。
按:病在陽則不兼陰可知,正合第一例也。
⑦病人臟無他病,裡氣和也。時發熱,或然或不然。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胃氣不和也,先其時未發熱之時。發汗則愈,宜桂枝主之。原文
⑧病常自汗出,無時不然。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原文
按:臟無他病,但衛氣不和,亦陽病而陰不病之例也。
再按:春溫之症,由肌肉而外達於皮膚,則太陽膀胱經之邪傳自陽明胃經,與冬月外受之風寒,始先便中太陽,而傷其營衛者,迥乎不同。故此但言衛氣不與營和,其無太過可知也。既衛不與營和,當用麻黃。乃但用桂枝者,可見溫症中發汗之法,皆用解肌。蓋久郁之邪,一解肌則自散,若大汗而重傷津液,反變起矣,此先聖用法之大關也。
白話文:
註解:當病症表現於陽性特徵時,就不會同時出現陰性特徵,這恰好符合第一種情況。
⑦如果病人的內臟沒有其他毛病,表示內氣是調和的。有時候會發燒,有時又不會。如果病人自己出汗卻病情沒有好轉,這是因為胃氣不協調,在尚未發燒之前就已經存在這種狀況。在發燒前進行發汗治療就會康復,適合使用桂枝作為主方。原始文獻記載。
⑧病人經常自然出汗,沒有特定時間不這樣。這是營氣(營養物質所形成的氣)運行正常。營氣協調的人,外部狀況如果不適,那是因為衛氣(防禦外邪的氣)不能和營氣協同工作所致,因為營氣在血脉之中流動,而衛氣在血脉之外巡行。再次讓病人出汗,使得營衛兩氣協調後,病情就會好轉,應該使用桂枝湯。原始文獻記載。
再註解:如果內臟沒有其他疾病,只是衛氣不協調,這也是屬於陽性病症而陰性方面未受影響的例子。
進一步解釋:春季溫病的症狀,由肌肉層向外達到皮膚表面,這是因為太陽膀胱經的病邪傳遞到了陽明胃經,與冬季直接由外界風寒侵襲首先影響到太陽經,從而損傷營衛的情況截然不同。因此這裡只提到衛氣不能與營氣協和,可見其病勢並不過於強烈。既然衛氣不能與營氣協調,理論上應該使用麻黃來治療。但這裡僅使用桂枝,可見在治療溫病時發汗的方法,都是偏向於緩解肌表的症狀。因為長期鬱積的病邪,一旦肌表得到緩解就會自然散去;如果強制大汗淋漓,反而會過度消耗體液,可能引發其他變化。這是古代醫學聖賢在治療時的重要原則。
⑨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原文
昌按:發汗而令陽微,誤之甚也。陽微則胃中虛冷,而脈反數者,不過客熱之微,溫其胃,而客熱不留,斯脈不數矣。
再按:此但言胃中之陽微,與不藏精之真陽微弱者不同。
⑩病人煩熱,太陽也。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陽明。宜下之;脈浮虛者,太陽。宜發汗。下之,宜承氣湯;若汗之,宜桂枝湯。原文
(11)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原文
白話文:
病人脈搏跳動頻繁,這是因為身體有熱症。病人應該消化食物,卻反覆嘔吐,這是因為發汗使陽氣微弱,導致膈氣虛弱,脈搏才跳得快。脈搏跳動頻繁是因為外來的熱氣,無法消化食物,是因為胃部虛寒導致嘔吐。
昌氏認為:發汗導致陽氣微弱的說法是錯誤的。陽氣微弱,就會導致胃部虛寒,脈搏反倒跳動頻繁,這不過是因為外來的熱氣很弱,只要溫暖胃部,外來的熱氣就不會停留,脈搏就不會跳動頻繁了。
再說,這裡只是說胃部的陽氣微弱,與不藏精氣,真陽氣衰弱是不一樣的。
病人感到煩躁發熱,這是太陽經的症狀。出汗就可以緩解。如果像瘧疾一樣,每天下午發熱,這是陽明經的症狀。脈象實則為陽明經,應該用瀉藥;脈象浮虛則為太陽經,應該用發汗藥。瀉藥要用承氣湯,發汗藥要用桂枝湯。
脈象稍微跳動頻繁,要謹慎使用灸法。因為火是邪氣,會導致煩躁逆氣,會追逐虛弱之氣,驅逐實熱之氣,使血液散布在脈絡中。即使火氣微弱,但內攻之力卻很強,會灼傷骨骼,損傷筋脈,血液難以恢復。
昌按:此一條,垂戒雖在溫症項下,然不專為溫症而設,所以不言症,而但言脈也。脈見微數,則是陰虛而陽熾,重以火力追逐其血,有筋骨焦傷已耳。今世之灼艾者,不識亦辨脈之微數否耶?其為陰虛火勝之人,漫用灸法者何耶?
(12)病人耳聾無聞者,以重發汗虛故也。原文
此與傷寒耳聾為少陽邪盛者迥異,益見溫症禁過汗也。
(13)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大便硬也。原文
(14)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原文
白話文:
這段話提醒大家,即使是在溫病的範疇下,也要注意脈象的變化。脈象微數代表著陰虛陽亢,如果用火力過猛去追趕血氣,很容易造成筋骨損傷。現在有些人不懂得辨別脈象,就盲目地用艾灸,對於陰虛火旺的人更是危險,不可不慎。
病人耳聾聽不見,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虛弱所致,這和傷寒導致的耳聾,是由於少陽經邪氣盛而引起的,截然不同。由此可見,溫病忌諱過度發汗。
病人五六天沒有大便,肚子繞臍疼痛,煩躁不安,發作時間不定,這是因為腸道乾燥,導致大便乾燥難排。
病人小便不順暢,大便時而困難時而容易,偶爾發熱,呼吸急促無法平躺,這是因為腸道乾燥導致的大便乾燥,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15)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原文
昌按:仲景治溫症,凡用表法,皆用桂枝湯,以示微發於不發之意也。凡用下法,皆用大承氣湯,以示急下無所疑之意也。不知者,鮮不以為表在所輕,而里在所重,殊大不然,蓋表裡無可軒輊。所以然者,只慮熱邪久據陽明,胃中津液先傷,故當汗而惟恐過於汗,反重傷其津液。當下而惟恐不急於下,以亟存其津液也。
(16)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為逆也,若先下之,治不為逆。原文
觀此,則溫症比傷寒太陽經之變症為差減,而汗下之次第,亦為不同矣。
白話文:
如果病人大便後六七天沒有排便,感到煩躁不安,肚子脹痛,這說明有燥屎積存,應該服用大承氣湯。張仲景治療溫病,凡是用發汗法,都用桂枝湯,表明溫病初起,要輕微發汗,不可過度。凡是用下法,都用大承氣湯,表明溫病要快速瀉下,不可猶豫。有些人誤以為表證輕微,裡證嚴重,這是不對的,因為表裡輕重難分。之所以要這樣治療,是因為擔心熱邪長期侵襲陽明經,胃中津液先受損傷,因此發汗要謹慎,避免過度發汗傷及津液;而瀉下則要果斷,以儘快保存津液。
如果病人本應發汗,反而瀉下,這就屬於逆治;如果先發汗,則不屬於逆治。同樣地,如果病人本應瀉下,反而發汗,這就屬於逆治;如果先瀉下,則不屬於逆治。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溫病比傷寒太陽經的變證相對輕微,發汗瀉下的順序也不同。
(17)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和者,必自愈。原文
觀此,則溫病之人素無內傷及不藏精之類者,為易愈也。
白話文:
任何疾病,在治療過程中如果使用了出汗法、催吐法、瀉下法等方法導致損失津液,但最終使得陰陽能夠平衡的人,一定會自己康復痊癒。
對於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來說,如果有沒有受過內部傷害或沒有失去精氣的情況,就比較容易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