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篇》~ 卷四 (3)
卷四 (3)
1. 少陰經前篇
凡本經宜溫之證,悉列此篇。
(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原文
脈沉為在裡,證見少陰,不當復有外熱,若發熱者,乃是少陰之表邪,即當行表散之法者也。但三陰之表法與三陽迥異,三陰必以溫經之藥為表,而少陰尤為緊關,故麻黃與附子合用,俾外邪出而真陽不出,才是少陰表法之正也。
(2)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原文
得之一二日,即上條始得之之互文。口中和者,不渴不燥,全無裡熱,其背惡寒,則陽微陰盛之機,已露一班,故灸之以火,助陽而消陰;主之以附子湯,溫經而散寒也。
(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原文
不吐利,煩躁嘔渴,為無里證。即無里證,病尚在表可知,故以甘草易細辛而微發汗,又溫散之緩法也。
(4)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原文
欲吐不吐,心煩,腎氣上逆之徵也。自利而渴,加以口燥舌乾,引水自救,似乎傳經熱病之形悉具。然腎熱則水道黃赤,若小便色白,又非腎熱證,乃下焦虛寒,不能制水,仍當從事溫法,不可誤認為熱,而輕用寒下也。
(5)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原文
陰陽俱緊,傷寒之脈也。傷寒無汗,反汗出者,無陽以固護其外,所以邪不出,而汗先出也。少陰之邪不出,則咽痛、吐利,一一顯少陰之本證,即當用少陰溫經散邪之法,不言可知矣。
(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原文
亡陽不可發汗,與上條互發。亡與無同,無陽則其邪為陰邪。陰邪本宜下,然其人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其當亟行溫法,又可見矣。
(7)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原文
惡寒踡臥,證本虛寒;利止、手足溫,則陽氣未虧,其陰寒亦易散,故可用溫法也。
(8)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原文
自煩欲去衣被,真陽擾亂不寧,然尚未至出亡在外,故可用溫法也。
(9)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原文
三條互見。此則邪解陽回,可勿藥自愈之證,即緊去入安之互詞也。
(10)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原文
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皆寒邪入少陰之本證,即當用附子湯行溫經散寒之定法也。
白話文:
少陰經前篇
這篇主要列出所有適合用溫熱藥物治療的少陰經病症。
(1) 少陰病剛開始發作,反而發燒,脈象沉細,應該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
脈象沉表示病邪在體內,這符合少陰病的表現,不應該有發熱的現象。如果出現發熱,那是少陰經的表邪,應該用發散表邪的方法來治療。但是,三陰經的表法和三陽經的表法很不一樣。三陰經必須用溫經的藥物來發散表邪,而少陰經尤其重要。所以,麻黃和附子要一起使用,讓表邪可以散去,同時又能保護體內的陽氣不流失,這才是少陰經表法的正確方式。
(2) 少陰病發作一兩天,口中不覺得渴,後背卻怕冷,應該用艾灸來治療,並且服用附子湯。
這裡的「一兩天」和上一條的「剛開始」是互相呼應的。口中不渴不燥,完全沒有體內發熱的現象,後背怕冷,這表示體內陽氣虛弱,陰氣旺盛的徵兆已經顯現。所以用艾灸的熱力來幫助陽氣,驅散陰氣;用附子湯溫暖經脈,驅散寒氣。
(3) 少陰病發作兩三天,可以用麻黃附子甘草湯來稍微發汗。因為發病兩三天,沒有出現裡證,所以用微發汗的方法。
沒有出現嘔吐、腹瀉、煩躁、口渴等症狀,就表示沒有裡證。既然沒有裡證,就表示病邪還在表,可以用甘草代替細辛來稍微發汗,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發散方法。
(4) 少陰病患者想吐又吐不出來,心煩,只想睡覺,五六天後開始腹瀉,且口渴,這是屬於少陰病的症狀,是因為虛弱才想喝水來自我救護。如果小便顏色清白,就表示少陰病的所有症狀都齊全了。小便清白,是因為下焦虛寒,無法控制水分,所以小便顏色才會是白的。
想吐又吐不出來,心煩,是腎氣上逆的徵兆。腹瀉而且口渴,加上口乾舌燥,想要喝水自救,看起來好像是熱病的症狀。但是,腎熱的話,小便應該是黃色的。如果小便顏色清白,就不是腎熱的症狀,而是下焦虛寒,不能控制水分。還是要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不能誤以為是熱症,而輕易使用寒涼的藥物。
(5) 病人脈象呈現陰陽兩脈都緊繃,反而流汗,這是因為陽氣虛弱。這屬於少陰病,按照道理會出現喉嚨痛、反覆嘔吐腹瀉的症狀。
陰陽兩脈都緊繃,這是傷寒的脈象。傷寒通常不會流汗,反而流汗,是因為沒有陽氣固護體表,所以病邪沒有被排出,汗就先流出來了。少陰的病邪沒有被排出,就會出現喉嚨痛、嘔吐腹瀉等少陰病的主要症狀,所以要用少陰溫經散邪的方法來治療,這是不用說就知道的道理。
(6) 少陰病,脈象微弱,不能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因為會耗損陽氣。如果陽氣已經虛弱,寸關脈細弱遲澀,更不能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
陽氣虛弱不能發汗,和上一條互相呼應。陽氣虛弱就表示病邪是陰邪。陰邪本來可以用瀉下的方法,但是如果這個人陽氣已經虛弱,寸關脈細弱遲澀,就不能用瀉下的方法,這時候要趕快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就很清楚了。
(7) 少陰病,出現腹瀉,如果腹瀉自己停止,而且怕冷、蜷縮著身體,但是手腳是溫暖的,就可以治療。
怕冷、蜷縮著身體,表示病症屬於虛寒;腹瀉停止、手腳溫暖,表示陽氣沒有虧損,陰寒也比較容易散去,所以可以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
(8) 少陰病,怕冷、蜷縮身體,時而感到煩躁,想要脫掉衣服被子,可以治療。
感到煩躁想要脫掉衣服被子,表示體內的陽氣受到干擾,不能安定。但是,還沒到陽氣完全散失的程度,所以可以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
(9) 少陰病,脈象緊繃,過了七八天,自己開始腹瀉,脈象突然變得微弱,手腳反而變得溫暖,脈象的緊繃感消失,這是病情快要痊癒的現象,雖然會感到煩躁,腹瀉也會自然停止。
這三條是互相參照的。這個情況表示邪氣已經散去,陽氣恢復,可以不用藥物治療就能痊癒,表示病情的緊繃感消除了。
(10) 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象沉細,應該用附子湯來治療。
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象沉細,這些都是寒邪侵入少陰經的主要症狀,應該用附子湯來溫暖經脈、驅散寒邪,這是治療少陰經的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