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卷二

尚論張仲景《傷寒論》重編三百九十七法

2. 尚論陽明經證治大意

傷寒之證,無如太陽一經,風寒參錯,表裡差殊,難於辨認。昌分為三篇,先列鄙語,以引其端,後隨仲景原文,闡其立言精意,俾業醫者得其門而入,庶足以窺其富美也。而陽明一經之病,治之尤難,蓋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府之大源,多氣多血之沖,乃吉凶死生所攸關。仲景著論精詳,後人讀之憒憒,今僭為尚論,請得而要言之也。

夫陽明者,胃也。陽明以胃實為正,胃實則皆下證也。然陽明之邪,其來路則由太陽,凡陽明證見八九,而太陽證有一二未罷,即從太陽而不從陽明,可汗而不可下也。其去路則趨少陽,凡陽明證縱見八九,而少陽證略見一二,即從少陽而不從陽明,汗、下兩不可用也。

白話文:

傷寒的症狀,最困難的是分辨太陽經的病情,風寒交加,表層與內裡的症狀有差異,難以區分。我們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列出一些簡單的說法,作為開頭,然後依照張仲景的原論,深入解析他的理論精髓,讓從事醫學的人能夠找到進入醫學的大門,這樣纔能夠理解其豐富和美好。

對於陽明經的病症,治療尤其困難。因為胃是食物的海洋,也是五臟六腑的來源,是一個充滿氣血的重要部位,它的好壞關係到一個人的生死。張仲景的論述非常詳細,後人閱讀時會感到困惑,現在我想進行一些評論,請允許我簡潔地概括一下:

陽明經,就是胃經。在正常情況下,陽明經以胃的實滿為主,胃實滿就代表了所有需要往下處理的症狀。然而,陽明經的邪氣來源主要是太陽經,當出現了八九種陽明經的症狀,但同時還有太陽經的一兩種症狀沒有消失,這種情況下應該遵循太陽經的治療方式,不能使用下藥的方法。另外,陽明經的邪氣最終會流向少陽經,即使陽明經的症狀出現了八九種,但少陽經有略見一二的症狀時,應該遵循少陽經的治療方式,既不能使用發汗的方法,也不能使用下藥的方法。

惟風寒之邪已離太陽,未接少陽,恰好在陽明界內之時,用藥亟為攻下,則渙然冰釋,而不再傳他經,津液、元氣兩無虧損,何快如之!此等機會,間不容髮,庸愚無識,妄守專門,必俟七日傳經已盡,方敢言下,縱不危殆,而津液、元氣所喪滋多矣。況太陽一經,早有十餘日不解者,若不辨經,而但計日,其誤下仍在太陽。

至陽明二三日內,即顯下證,反以計日,當面錯過。及陽明已趨少陽,又以計日,妄行攻下,乃至少陽復轉陽明,更全不識其證,以至熱邪在胃,爍盡津液,輕者重,而重者死矣,所關顧不鉅耶!謹將陽明之證,亦比太陽之例,分為三篇,俾觀者了無疑惑,斯臨病不致差誤耳。

白話文:

只有風寒邪氣已經離開太陽經脈,尚未到達少陽經脈,正好處於陽明經脈範圍之內的時候,使用藥物急切地進行攻下治療,那麼就會像冰雪融化一樣消散掉,而且不會再傳染其他經脈,津液和元氣都沒有受到任何損害,這有多麼痛快啊!這種機遇之間容不下一根頭發絲,平庸愚蠢的人無法察覺,胡亂遵守專業人士的方法,一定要等到七天後所有經脈都被感染完畢纔敢說要進行攻下的治療方法,即使不是危險的情況,但是津液和元氣的流失會更多。況且太陽經脈早就有了十多天都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如果不分辨經脈,只計算日子,那錯誤的攻擊仍然停留在太陽經脈上。

到了陽明經脈第二三天就出現了應該進行攻下的症狀,反而只是按照日期來判斷,這樣就在面前錯失良機。等到陽明經脈逐漸接近少陽經脈,又根據日期胡亂進行攻下的治療方式,直到少陽經脈再次返回到陽明經脈,完全不知道這個病症是什麼樣子,導致熱邪侵入胃部,燒乾所有的津液,輕微的病情加重,嚴重的甚至死亡,關係重大啊!謹慎地把陽明經脈的症狀也與太陽經脈的例子相比較,分成三個部分,讓讀者能夠清楚明白,從而在生病時避免出錯。

3. 陽明經上篇

凡外邪初入陽明地界,未離太陽淨盡者,謂之太陽陽明,列於此篇。

太陽與陽明兩經各半,謂之合病;兩經連串,謂之並病,另自名篇於三陽經後,不在此例。此乃邪入陽明,而太陽將盡未盡之證也。

(1)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原文

(2)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原文

仲景此二條之文,前條云風未解,後條即不云寒未解者,互文也。前條云宜發汗,後條云發汗則愈者,亦互文也。蓋外邪初入陽明,用桂枝湯解肌,則風邪仍從衛分出矣;用麻黃湯發汗,則寒邪仍從營分出矣。營分之邪深於衛分,且從外出而愈,則衛分更不待言矣。論中每用互文處,其妙義大率若此。

白話文:

當外來的病邪剛剛進入陽明經範圍,尚未完全離開太陽經的時候,這就稱為「太陽陽明」病狀,並將其歸納在本篇中說明。如果太陽經和陽明經各自受到病邪影響達到相當程度,稱為「合病」;若是兩經的病狀連續發生,則稱為「並病」,這類情況會另外在三陽經的討論之後單獨闡述,不包括在此規則內。這裡所指的是病邪已經侵入陽明經,但太陽經的病狀仍未完全消退的狀態。

(1)在陽明病的狀況下,如果脈象緩慢,出汗較多,並且有輕微畏寒的症狀,這表示表面的病邪還未解除,可以透過發汗的方式治療,適合使用桂枝湯。這是原始文獻的記載。

(2)至於陽明病,如果脈象浮動,沒有出汗並且伴有喘息的症狀,通過發汗的方法就能痊癒,應該使用麻黃湯。同樣出自原始文獻。

張仲景在這兩條文中的表述,前一條說風邪未解,後一條雖未明言寒邪未解,但實際上是互相補充的意思。前文提到適合發汗,後文則說發汗即可痊癒,這也是相互補充的表達方式。實際上,在病邪初入陽明經時,使用桂枝湯可以調和肌表,讓風邪隨著體表的防禦系統排出;而使用麻黃湯促進發汗,則能驱逐滲入更深層次的寒邪。由於滲入營分(更深一層的體內組織)的病邪比滲入衛分(體表防禦系統)的更難處理,一旦能夠由內向外排出而痊癒,那麼停留在衛分的病邪自然更不需要特別提及了。在《傷寒論》中常見這種互文的表述方式,其巧妙的含義大致如此。

(3)陽明病,能食者,為中風;不能食者,為中寒。原文

風則傷衛,寒則傷營,一定之理。是則足三陽經,太陽行身之背,陽明行身之前,少陽行身之側,皆可言營衛受邪,何仲景於陽明經,但以能食不能食分風寒,而不以營衛分風寒耶?蓋營衛交會於中焦,論其分出之名,則營為水穀之精氣,衛為水穀之悍氣;論其同出之源,混然一氣,何由分其孰為營,孰為衛哉?惟風為陽,陽能消穀,故能食;寒為陰,陰不能消穀,故不能食。以此而辨風寒之邪,庶幾確然有據耳。

仲景析義之精若此,如習矣不察者何?

(4)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為陽絕於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原文

白話文:

陽明病,如果患者能夠吃東西,就是中風;如果不能吃東西,就是中寒。

風會傷及衛氣,寒會傷及營氣,這是確定的道理。因此,足三陽經,太陽經循行於身體的背部,陽明經循行於身體的前方,少陽經循行於身體的側面,都可以說營氣和衛氣受邪氣侵襲。為何仲景在陽明經中,只用能夠吃東西和不能吃東西來區分風寒,而不用營氣和衛氣來區分風寒呢?因為營氣和衛氣在中焦交匯,論其分出之名,則營氣為水穀的精氣,衛氣為水穀的悍氣;論其同出之源,則混然一氣,哪能分清楚哪是營氣,哪是衛氣呢?只有風屬陽,陽氣能消化食物,所以能吃;寒屬陰,陰氣不能消化食物,所以不能吃。用這個道理來辨別風寒之邪,才能有確切的依據。

仲景分析義理的精妙如此,為何那些已經學習過卻不細心察看的人不明白呢?

脈象陽微而汗出很少的,是身體自和;汗出多的,是陽氣太過。陽脈實,因發汗使汗出多,也是太過。太過則陽氣絕於裡,津液耗損,大便就會乾燥。

陽微者,中風之脈,陽微緩也;陽實者,傷寒之脈,陽緊實也。陽絕,即亡津液之互辭。仲景每於亡津液者,悉名無陽。本文陽絕於里,亡津液,大便因硬甚明。注家認作汗多而陽亡於外,大謬。

傷寒發太陽膀胱經之汗,即當顧慮陽氣,以膀胱主氣化故也;發陽明胃經之汗,即當顧慮陰津,以胃中藏津液故也。所以陽明多有熱越之證,謂胃中津液隨熱而盡越於外,汗出不止耳。

然則陽明證,不論中風、傷寒、脈微、脈實,汗出少而邪將自解,汗出多則陰津易致竭絕,業醫者可不謹持其柄,而用重劑發汗,以劫人之津液耶!觀仲景於太陽發汗之重劑,以青龍名之,可見亢旱得之,則為甘霖,若淫雨用之,則沉灶產蛙,傷禾害稼,有載胥及溺已耳。此陽明所以有桂枝、麻黃湯證,而無大青龍湯證也。

白話文:

陽氣衰弱的情況,常見於中風的脈象,表現為脈象細微且緩慢;陽氣旺盛的情況,則是傷寒的脈象特徵,呈現為脈象緊實且有力。陽氣衰竭,也就意味著身體失去了津液的調節作用。張仲景在面對失去津液的狀況時,往往稱之為「無陽」。這裡所指的「陽絕於里」,即是體內津液耗盡,導致大便秘結的狀態,這是十分明顯的。有些註釋家誤解為出汗過多導致陽氣在體表喪失,這是一個重大的錯誤。

當傷寒影響到太陽膀胱經而出汗時,就應當考慮保護陽氣,因為膀胱負責氣體的轉化功能;當傷寒影響到陽明胃經而出汗時,就應當注意保存體內的陰津,因為胃中儲存著身體的津液。因此,陽明病常常伴隨著熱邪過盛的表現,這是指胃中的津液隨熱邪散發而大量流失,造成不斷出汗的現象。

對於陽明病的治療,無論是由於中風還是傷寒,無論脈象是細微還是堅實,如果出汗較少,表示邪氣即將自愈;但如果出汗過多,則容易導致陰津迅速枯竭。從醫者必須謹慎掌握治療的尺度,切勿濫用強力發汗的藥物,進一步劫奪患者的體液。從張仲景將用於太陽病發汗的重劑命名為「青龍湯」可見,這種藥方在乾旱時如同及時雨般珍貴,但若在已經多雨的情況下使用,就如同引發洪水,導致灶冷蛙生,損害作物,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災害。這就是為什麼在陽明病中,雖有桂枝湯和麻黃湯的適用情況,卻沒有使用[大青龍湯]的證治,原因就在於此。

噫,微矣哉!

(5)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原文

以此辨陽明中風之外證,正兼大陽也。

(6)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原文

以此辨陽明中風之裡證。此屬正陽陽明,可下,當置中篇,以全文不便分割,讀者識之可也。

(7)問曰:病有一日得之,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原文

以此辨陽明傷寒之外證,正兼大陽也。

(8)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原文

白話文:

哎呀,真是微妙至極啊!

(5)有人提問:陽明病的外在表現是怎樣的呢?回答說:身體發熱,自然出汗,不怕冷,反而怕熱。

這用來辨別陽明中風的外在症狀,實際上也包含了太陽病的特徵。

(6)又有人問:怎麼會得到陽明病呢?回答說:如果是從太陽病開始,假如發汗治療過度,或者用了瀉下的方法,或是利小便導致體液損失,這樣一來,胃裡變得乾燥,病邪就會轉移到陽明經;如果之後沒有及時通便,導致大便不通畅,這就稱作陽明病。

這裡是用來辨別陽明中風的內部症狀。這種情況屬於典型的陽明病,治療上可以使用瀉下法,按理應放在論述的中間部分,但因為全文結構不宜拆分,讀者在閱讀時請留意這個點。

(7)再有人問:有的病患在得病的第一天,不發熱卻感到畏寒,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即使初得病時有畏寒感,但很快畏寒就會自行消失,接著就會自然出汗並且開始怕熱。

這裡是用來辨別陽明傷寒的外在症狀,同樣也涉及到了太陽病的特徵。

(8)又有人問:為什麼畏寒會自己停止呢?回答說:因為陽明位於中土,是萬物歸向之處,病邪至此不再往其他地方傳變,起初雖然畏寒,但到了第二天通常就會自動停止,這就是已經轉為陽明病的表現了。

以此辨陽明傷寒之裡證。此屬正陽陽明,可下

已上八條,見仲景於太陽傳入陽明之證,其辨認之法,即少變太陽之定例矣。蓋太陽有營衛之兩路,風則傷衛,寒則傷營;而陽明則營衛難以辨別,辨之全藉於脈與證。風邪之脈,傳至陽明,則緩去而遲在;寒邪之脈,傳至陽明,則緊去而浮在。風邪之脈,輕高而上,前者風邪本微,殊無內向之意,雖汗出少,而不為過也;寒邪之脈,已至於實,則將去太陽,而成可下之證,故發其汗太多,反為過也。

如此辨別,讀者猶不心花開朗耶!至其辨證,則為能食不能食為諦,蓋陽邪能化谷,陰邪不能化谷之義也。又設四問,以辨風寒之在表在裡,而定汗下之權衡,何其明且盡耶!由是推之,病已傳經,而太陽邪有未盡,其用桂枝、麻黃二湯,即當狹小其制,不可使太過明矣!太陽邪已盡,其用承氣諸湯,即當竭蹶從事,不可使不及,又明矣!

白話文:

以此來辨識陽明傷寒的裏證。這屬於典型的陽明病,可以使用瀉下治療。

以上八條內容,展現了張仲景對於疾病從太陽經傳變到陽明經的特徵,其辨識方法稍微改變了太陽經的常規。因為在太陽經中,有营气与卫气兩條路徑,風邪主要影響卫气,寒邪則主要侵襲营气;然而到了陽明經,营气与卫气就較難區分,此時的辨識主要依賴脈象和症狀。當風邪傳到陽明經時,脈象由緩變遲;寒邪傳到陽明經時,脈象由緊轉為浮。風邪所致的脈象輕浮且偏向上,表明風邪本來就不重,沒有深入體內的趨勢,即使有少量出汗也不算過度;而寒邪導致的脈象已經變得實在,顯示即將離開太陽經,成為適合瀉下的證狀,因此若發汗過多反而不妥。

這樣的辨別方式,閱讀者是否感到思路頓時清晰了呢!在具體辨證時,要特別注意能否進食作為關鍵,這是因為陽性的病邪能夠助消化糧食,而陰性的病邪則不能。此外,還設有四個問題來幫助分辨風寒是在表層還是深層,從而確定該使用發汗或瀉下的治療原則,這樣的辨析不是既清楚又全面嗎!由此推論,如果病情已經傳遍其他經絡,而太陽經中的邪氣尚未完全清除,使用桂枝湯、麻黃湯這類方劑時,就應當控制劑量,避免過度治療;相反地,當太陽經的邪氣已經清除,使用承氣諸湯等瀉下方劑時,就應當果斷執行,不能手軟,這樣的道理不是很明白嗎!

問:經言一脈分為二病,謂營衛不同也。是則十二經脈中,以營衛之故,分為二十四病矣。乃仲景於陽明一經,獨以能食不能食分營衛,至於少陽以後,更不申營衛之辨,其義何居?答曰:明哉,問也!道之原也。叔和以後,諸賢俱有未徹,果識各經皆有營衛,曷為將仲景少陽經之文,編入太陽經中乎?後人更添蛇足,謂邪至陽明,則已過營衛,無復可言。

果爾,則邪至少陽與三陰,其過營衛,不更遠乎?《靈樞》謂營氣起於中焦,衛氣起於下焦,而行至中焦。是則中焦胃中,正是營衛所起之源,混然未分,而外入之風寒,自難辨別也。至於少陽以下諸經,《內經》明有一脈分為二病之旨,仲景可以不贅。況始先中衛,其傳經必不轉中於營;始先中營,其傳經必不轉中於衛。

白話文:

問:古人說過,一條經脈可以導致兩種病症,這是因為營氣和衛氣的運行出現了問題。那麼,在十二條經脈中,由於營衛失調的原因,理論上就會產生二十四種病症。然而張仲景在討論陽明經時,特別用能否進食來區分營衛失調的情況,但在少陽經之後,就不再進一步說明營衛的區別,這是出於什麼道理呢?

答:問得好!這真是触及到問題的核心了。自王叔和之後,許多學者都未能完全理解這個道理。如果他們真正明白每條經脈中都有營衛運行,又怎麼會把張仲景關於少陽經的論述,誤編入太陽經的內容中呢?後人更是多此一舉,以為邪氣到了陽明經時,已經超越了營衛層面,所以沒有必要再談論營衛。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邪氣到達少陽經乃至三陰經時,難道不是更加遠離了營衛的層次嗎?《靈樞》中說,營氣開始於中焦,衛氣起源於下焦而流經至中焦。可見,中焦胃部正是營衛二者生成的根源地,這裡營衛尚未分離,因此外界侵入的風寒之邪自然難以區分清楚。至於少陽經以下的其他經脈,《內經》中明確有一條經脈可致兩種病症的觀點,張仲景在此基礎上無需贅述。再者,如果疾病起初影響到衛氣,其沿經傳變時就不會轉而影響到營氣;反之,如果最初影響到營氣,傳變時也不會轉而影響到衛氣。

然則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自可由陽明而類推三陰各經矣。此等處須細心體會,略一鹵莽,謬迷多矣。

(9)本太陽病,初得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原文

發其汗,兼解肌、發汗二義。汗出不徹,則未得如法,故邪不服而轉入陽明也。

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節文,全文見《陽明中篇》。

表未解而腹大滿,則里亦急,故用小承氣湯。

(10)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原文

白話文:

能夠吃東西代表中風,不能吃東西代表中寒,依此類推,就能明白陽明經以及其他三陰經的道理。這些都是需要仔細體會的地方,稍有不慎就會犯錯,導致誤解。

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皆是邪漸入里之機,故用小承湯和之,是變不可下之例。然曰和,則與用下之意不同矣。

(11)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原文

吐後而腹脹滿,則邪不在胸,其為裡實可知。然但脹滿而不痛,自不宜用急下之法,少與調胃承氣可耳,此亦和法非下法也。觀正陽陽明篇中,腹滿不減,減不足言,如是之急者,止言當下,自可類推。

(12)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原文

心下硬滿,邪聚陽明之膈,正兼太陽也,故不可攻。攻之利不止,則邪氣未盡,真氣先脫,故主死也。利止則邪去,而真氣猶存,故自愈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輕微發熱、頻繁小便、大便乾燥的情況,就表示病邪逐漸深入體內,可以用小承湯來調和,這是轉變為不可下藥的情況。雖然說「和」,但和下藥的意思並不一樣。

傷寒病患者嘔吐後肚子脹滿,表示病邪不在胸部,而是積聚在裡頭,可以確定是裡實證。然而,如果只是肚子脹滿沒有疼痛,就不適合急著用下藥的方法,可以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這也是用「和」的方法,而不是下藥。根據陽明病篇的內容,如果肚子脹滿一直沒有減輕,減輕的情況微不足道,這種緊急情況就必須下藥,可以由此類推。

陽明病患者心窩部位硬實脹滿,不可攻邪,攻邪後如果一直泄瀉不止就會導致死亡,泄瀉停止則會痊癒。因為心窩部位硬實脹滿,表示病邪聚集在陽明經的膈膜,同時也影響到太陽經,所以不能攻邪。攻邪後一直泄瀉不止,說明病邪尚未清除,而正氣先衰竭,所以就會導致死亡。泄瀉停止,則說明病邪已經清除,而正氣尚存,所以就會自然痊癒。

(13)傷寒嘔多,即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原文

嘔屬太陽,嘔多則太陽未除,縱有陽明諸症,在所不計,故戒攻下。

(14)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原文

此條復辨嘔有太陽,亦有陽明,本自不同。若食谷欲嘔,則屬胃寒,與太陽之惡寒嘔逆,原為熱症者相遠,正恐誤以寒藥治寒嘔也。然服吳茱萸湯轉劇者,仍屬太陽熱邪,而非胃寒明矣。

(15)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原文

白話文:

傷寒病人如果嘔吐得很厲害,就代表陽明經已經受病邪侵犯,不可使用攻下藥物。因為嘔吐屬於太陽經病症,嘔吐頻繁代表太陽經病邪尚未清除,就算有陽明經的症狀,也不需要考慮,所以要禁止使用攻下藥物。

如果吃東西就想要嘔吐,屬於陽明經病症,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如果吃了吳茱萸湯症狀反而加重,就屬於上焦病症了。這說明了嘔吐可以分為太陽經和陽明經兩種,病因不同。吃東西就想吐是胃寒導致,與太陽經的惡寒嘔逆,原屬於熱症的病因截然不同,要小心不要用寒性藥物治療寒嘔。但如果吃了吳茱萸湯症狀加重,就說明還是太陽經的熱邪,而不是胃寒了。

陽明經中風,會有口苦咽乾、腹脹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的症狀。如果使用攻下藥物,會導致腹脹、小便困難。

此條陽明中風,俱該傷寒而言,俱太陽未除之候,但以腹滿一端,知為熱入陽明,然終與大實、大滿不同。若誤下,則外邪乘虛內陷,而腹愈滿矣。小便難者,亡津液也。

(16)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這條陽明中風,都是屬於傷寒範疇,都是太陽病尚未痊癒的徵兆,但是因為腹滿這一症狀,可知是熱邪侵入陽明經,但終究與大實、大滿不同。如果誤用下法,就會使外邪乘虛而入,造成腹滿加重。小便困難,是體內津液耗損的表現。

(16)陽明病,脈象浮而緊,咽喉乾燥口苦,腹部脹滿並伴有喘息,發熱出汗,不畏寒,反而怕熱,身體沉重。如果發汗就會躁動不安,心神恍惚,甚至出現胡言亂語。如果用燒灼針灸的方法治療,病人一定會驚悸不安,煩躁難以入睡。如果使用下法,就會導致胃中空虛,外邪侵入膈肌,胸悶心煩,舌苔厚膩,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如果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如果脈象浮,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可以用豬苓湯治療。

發熱以上與前條同。而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四端,則皆陽明之見症,所以汗、下、燒針俱不可用。而舌上胎,則膈熱甚,故湧以梔子豉。而徹去其膈熱,則治太陽而無礙陽明矣。若前症更加口乾舌燥,則宜用白虎湯以解熱生津。更加小便不利,則宜用豬苓湯,以導熱滋干也。

(17)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原文

太陽症中,有用五苓散兩解表裡一法矣。而太陽入陽明症中,復有豬苓湯導熱滋幹一法。然汗出多而渴者不可服,蓋陽明胃經主津液者也,津液充則不渴,津液少則渴矣。故熱邪傳入陽明,必先耗其津液,加以汗多而奪之於外,複利其小便而奪之於下,則津液有立亡而已,故示戒也。

白話文:

發燒的症狀與前一條相同。但伴有出汗、不畏寒反而畏熱、身體沉重這四個特點,都是陽明病症的表現,因此不宜使用發汗、攻下或燒針等治療方法。如果舌面上有舌苔,則表示膈間的熱勢較重,所以使用梔子豉來催吐,以清除膈間的熱毒,這樣在治療太陽病的同時就不會妨礙到陽明病的治療。如果在上述症狀基礎上再出現口乾舌燥,就應該用白虎湯來清熱生津。倘若還加上小便不暢,則適合使用豬苓湯來導熱並滋潤乾燥。

(17)在陽明病中,如果病人出汗多且感到口渴,就不能使用豬苓湯。因為這種情況下胃中的津液已經因出汗過多而變得乾燥,而豬苓湯會進一步促使小便排出,從而加重津液的損失。原始文獻中提到,

在太陽病的治療中,已經有使用五苓散來同時治療表證和裏證的方法。當太陽病轉入陽明病時,又有使用豬苓湯來導熱並滋潤燥熱的治療方式。然而,對於那些出汗多且感到口渴的病人,則不應服用此湯。這是因為陽明胃經主管身體的津液,津液充足就不會感到口渴,津液不足就會感到口渴。因此,當熱邪侵入陽明經時,首先就會消耗津液,加之出汗多會從外部流失津液,再通過利小便進一步從內部消耗津液,這樣很容易導致津液迅速枯竭,因此這裡特別提醒禁忌使用豬苓湯。

(18)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若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原文

寸緩關浮尺弱,發熱汗出,復惡寒,純是太陽未罷之症也。設非誤下,何得心下痞結耶!如不誤下,則心下亦不痞,而太陽症必漸傳經,乃至不惡寒而渴,邪入陽明審矣。然陽明津液既偏滲於小便,則大腸失其潤,而大便之硬與腸中熱結,自是不同,所以旬日不更衣亦無苦也。以法救之,救其津液也,與水及用五苓,即其法也。

白話文:

太陽病,脉象寸关浮而尺弱,病人发热出汗,又怕冷,不呕吐,只是心下痞闷,这是误下造成的。如果没误下,病人就不会怕冷反而会口渴,说明病情已经转属阳明经了。小便次数多,大便必定硬,而且十天内都没有其他痛苦的感觉,这是因为阳明经的津液渗入小便,导致大肠干燥。口渴想喝水,要少量多次地给水,并用药来治疗。口渴可以用五苓散来缓解。

五苓,利水者也。其能止渴而救津液者何也?蓋胃中之邪熱,既隨小水而滲下,則利其小水,而邪熱自消矣。邪熱消,則津回而渴止,大便且自行矣,正《內經》通因通用之法也。前段汗出多而渴者,不宜用豬苓湯重驅津液;此段仍有汗、仍渴,但汗出不至於多,而渴亦因熱熾,其津液方在欲耗未耗之界,故與水而用五苓為合法也。

今世之用五苓者,但知水穀偏注於大腸,用之利水而止泄;至於津液偏滲於小便,用之消熱而回津者則罕,故詳及之。

(19)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原文

陽明脈之浮緊,即太陽寒傷營之脈也;單浮,即太陽風傷衛之脈也。但傳至陽明,仲景不欲以營衛辨症,而姑變其文耳。至於太陽症,有未罷,各條雖悉,尚恐未明,再舉潮熱及盜汗,陽明之必至者辨之,確然無疑矣。從前註解,皆是斷章取義,而不會其大意,不知脈緊與潮熱,脈浮與盜汗,非的對之症也,不過藉以辨陽明八九,太陽一二之候耳。至謂浮為陽盛,陽盛則陽虛,陰虛則盜汗出,節外生枝,幾於說夢矣。

白話文:

五苓湯是利水的藥方。它能止渴並補充津液的原因是,胃中邪熱隨著小便滲出,利尿就能消除邪熱。邪熱消退,津液回流,口渴就會消失,大便也會自然通暢,這正是《內經》中通因通用的原則。之前提到汗出很多而口渴的人,不適合用豬苓湯過度驅除津液;這裡雖然仍有汗出、口渴,但汗出不多,口渴也是因為熱盛,津液正處於將要耗損卻還沒耗損的邊緣,所以用五苓湯配合水治療是合適的。

現在的人使用五苓湯,只知道用它來利水止瀉,因為水穀積聚在大腸;至於津液滲入小便,用它來消熱回津的用法卻很少見,所以要詳細說明一下。

陽明病脈浮而緊,一定會出現潮熱,發作有規律;但脈浮,一定會盜汗。

陽明脈浮緊,就是太陽寒傷營氣的脈象;單浮,就是太陽風傷衛氣的脈象。但傳到陽明,張仲景不想用營衛來辨別症狀,只是改變了文字表達方式而已。至於太陽症,如果沒有痊癒,即使各條症狀都清楚了,仍然可能不清楚病症的本質,所以再次舉例說明潮熱和盜汗,這兩種陽明病必出現的症狀,才能確定無疑。之前的註解,都是斷章取義,不明白其大意,不知道脈緊與潮熱、脈浮與盜汗,不是彼此對應的症狀,只是借此來辨別陽明八九日的症狀,以及太陽一二日的症狀而已。至於說脈浮代表陽盛,陽盛則陽虛,陰虛則盜汗出,這些都是枝節問題,幾乎是在說夢話。

(20)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原文

此條陽明中風之症居七八,而中寒之症亦居二三。觀本文不得汗及用麻黃湯,其義自見也。然此一症,為陽明第一重症,何以知之?太陽症既未罷,而少陽症亦兼見,是陽明所主之位,前後皆邪,而本經之彌滿流連,更不待言矣。蓋陽明脈本大,兼以少陽之弦,太陽之浮,則陽明之大,正未易衰也。

白話文:

陽明中風的患者,脈象弦緊而浮大,呼吸短促,腹部脹滿,脅肋和心口疼痛,按壓很久氣血不通暢,鼻子乾燥,出不了汗,嗜睡,全身和臉色都發黃。小便困難,伴有潮熱,經常打嗝,耳前耳後腫脹。針灸後病情略有改善,但外在症狀並未完全消除。若病程超過十天,脈象持續浮大,則服用小柴胡湯;如果脈象只是浮大,沒有其他症狀,則服用麻黃湯;若是不排尿,腹部脹滿還伴有打嗝,則難以治癒。

這種陽明中風的症狀約佔七到八成,而中寒的症狀約佔二到三成。文章提到患者出不了汗,並且使用麻黃湯,其道理顯而易見。然而,這種疾病是陽明經絡的第一重症,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太陽經絡的症狀尚未消退,而少陽經絡的症狀也同時出現,這說明陽明經絡所主宰的部位,前後都受到了邪氣侵襲,而陽明經絡的充盈、流竄,更是不言而喻。這是因為陽明經絡的脈象本來就比較大,再加上少陽經絡的弦緊,太陽經絡的浮大,說明陽明經絡的充盈並沒有減弱。

腹滿、鼻乾、嗜臥、一身面自悉黃、潮熱,陽明之症既盡見,兼以少陽之脅痛,太陽之膀胱不利,乃至時時噦,耳前後腫,則陽明之諸症,正未易除也。所以病過十日,外症不解,必審其脈症,或可引陽明之邪從少陽出,則用小柴胡湯;或可引陽明之邪從太陽出,則用麻黃湯方合法。若不尿,腹滿加噦,則真氣垂盡,更無力可送其邪,故知藥不能治也。

(21)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癉。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原文

脈遲則表症將除,似乎可下,然得食而微煩,仍是外邪助其內熱也。熱蒸食而上攻,故頭眩。小便必難者,濕熱上攻,水道必不順也。欲作谷癉者,水穀之濕得熱蒸而四迄,遍身發黃,勢所必至。下之腹滿如故,病既未除,其脈之遲者,愈益難復,故以為戒。注謂下之則外邪內陷,殊不切要。

白話文:

腹部胀满、鼻腔干燥、嗜睡、全身以及面部皮肤呈现黄色、有周期性的发热,这些阳明病症已经全部显现,并且还伴有少阳经的胁部疼痛以及太阳经的膀胱功能不畅,甚至时常干呕,耳朵前后肿胀,那么阳明经的各种症状,显然不易消除。因此,如果病程超过十天,外在的症状没有缓解,就必须仔细审查患者的脉象和症状。或者可以尝试引导阳明的病邪通过少阳经排出,这时会使用小柴胡汤;或者如果能将阳明的病邪通过太阳经导出,则采用麻黄汤的合方。但如果患者没有小便,腹部胀满加上干呕加剧,这意味着正气(身体的抵抗力)即将耗尽,已无力驱逐病邪,所以知道药物治疗可能无效。

(21)患有阳明病,脉搏缓慢,进食难以吃饱,吃饱后轻微心烦并伴有头昏,必定伴有小便困难,这是湿热内蕴将要发展成为黄疸的表现。即使使用泻下方药,腹部胀满仍然如初,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脉搏缓慢的缘故。脉搏缓慢通常意味着表层病症即将消退,表面上看似可以使用下法治疗,然而进食后出现轻微心烦,说明外来的邪气仍在助长体内热势。热气与食物一同上涌,导致头部晕眩。小便困难是因为湿热上蒸,影响了水液的正常排泄通道。所谓的“欲作谷癉(即黄疸)”,是指水谷中的湿气受热熏蒸而扩散,全身发黄是疾病发展的必然趋势。使用泻下方药后腹部胀满依旧,表明病状并未解除,而且原本缓慢的脉象更加难以恢复常态,因此应当警惕。注释中提到使用下法会导致外邪内陷,这一说法并不切中要害。

蓋腹滿已是邪陷,寧俟下之始陷耶!所以然者,脈遲則胃不實,徒下其糟粕,不惟無益,而反害之耳。然則脈復其常,然後膀胱之氣化行,濕熱自除,谷癉自退,又不言可知矣。

(22)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原文

注謂固為堅固,瘕為積聚,大謬。蓋大便初硬後溏,因成瘕泄。瘕泄即溏泄,久而不止,則曰固瘕也。

(23)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然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原文

白話文:

肚子脹滿,已經是邪氣入侵,難道要等到病氣往下沉時才處理嗎?這是因為脈象遲緩,代表胃氣虛弱,如果貿然瀉下,只會排掉糟粕,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只有脈象恢復正常,膀胱才能正常運作,濕熱自然消退,谷氣自然排出,這道理不言自明。

陽明病若受寒,食慾不振,小便不利,手腳冒冷汗,這是要形成固瘕的徵兆,通常會出現大便先硬後軟的現象。這是因為胃寒導致水穀不分所致。

所謂固為堅固,瘕為積聚,這說法是大錯特錯。大便先硬後軟,是因為形成瘕泄。瘕泄就是溏泄,長期不癒就會稱為固瘕。

陽明病初期想吃東西,但小便卻不順暢,大便卻自行恢復正常,患者骨節疼痛,身體發熱,突然發狂,冒冷汗後就痊癒,這是水氣不勝穀氣,與汗液一起發散,脈象緊實就能恢復健康。

此段文義本明,注謂得汗則外邪盡解,脈緊且愈,全非本文來意。觀上二條,一以小便少而成谷癉,是濕熱由胃上攻胸腦,則頭眩而身發黃;一以小便不利而成固瘕,是濕熱由胃下滲大腸,則手足汗出而成溏泄。此條小便反不利,本當成谷癉及瘕泄之症,況其人骨節疼,濕勝也。

翕然如有熱狀,熱勝也。濕熱交勝,乃忽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何以得此哉?此是胃氣有權,能驅陽明之水與熱,故水熱不能勝,與汗共並而出也。脈緊則愈,言不遲也。脈緊疾,則胃氣強盛,所以肌肉開而濈然大汗。若脈遲,則胃中虛冷,偏滲之水不能透而為汗,即手足多汗,而周身之濕與熱又未能共並而出。此胃強能食脈健之人,所以得病易愈耶。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意思很清楚,注解說出汗就能完全解除外邪,脈象緊了病就好了,這完全不是文章原本的意思。觀察前面兩條,一條說小便減少而導致谷癉,這是濕熱由胃往上攻到胸腦,所以頭暈目眩,身體發黃;另一條說小便不通而導致固瘕,這是濕熱由胃往下滲到腸道,所以手腳出汗,導致腹瀉。這條說小便反而不通,本應該屬於谷癉和瘕泄的症狀,況且這個病人骨節疼痛,是濕氣過盛。

突然有發熱的樣子,這是熱氣過盛。濕熱交戰過盛,就會突然發狂,一下子出汗就解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因為胃氣有力量,能驅動陽明經的水氣和熱氣,所以水熱不能戰勝,就和汗液一起排出。脈象緊了就病好了,意思是說病症不會拖延。脈象緊而快,就表示胃氣旺盛,所以肌肉開張,就一下子出汗。如果脈象遲緩,就表示胃中虛寒,滲出的水氣不能透出來變成汗液,就會手腳出汗,但是全身的濕氣和熱氣又不能一起排出。這就是胃氣強壯,能吃,脈象強健的人,容易治癒的原因。

(24)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原文,攻熱謂寒下之藥也。

(25)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原文

表熱裡寒,法當先救其里,太陽經中,下利不止,身疼痛者,已用四逆湯不為過;其在陽明之表熱,不當牽制,更可知矣。此病比前一條虛寒更甚,故不但攻其熱必噦,即飲以水而亦噦矣。

前云能食者為中風,不能食者為中寒矣。此上五條,一云食難用飽;一云欲食,似乎指中風為言;一雲中寒不能食;及後二條之不能食又明指中寒為言,所以後人拘執其說,而誤為註釋也。不知此五條重舉風寒症中之能食、不能食,辨胃氣之強弱,非辨外邪也。故五症中,惟水不勝穀氣,脈緊則愈一症,為胃氣勝。

白話文:

(24)患陽明病的人,如果無法進食,使用清熱的藥物去攻擊體內的熱邪時,必然會引起嘔吐,這是因為患者的胃中虛弱且寒氣內盛所致。由於這個人本來就身體虛弱,因此在攻擊體內熱邪時就會導致嘔吐。這裡所說的「攻熱」是指使用寒性下瀉的藥物。

(25)脈象浮而遲緩,表示體表有熱而體內有寒,如果伴有腹瀉且排泄物如同未消化的食物般清澈的,應當以[四逆湯]為主要治療方劑。假使胃中虛寒,無法進食,那麼喝水也會引起嘔吐。當表面有熱而內部寒冷時,治療原則上應該優先溫補內臟。在太陽經的範疇中,如果腹瀉不止且全身疼痛,已經使用四逆湯並不過度;至於陽明經的表熱,不應過度抑制,這點更應清楚。這種病症比起前一條所描述的虛寒狀況更加嚴重,因此不僅強行清熱會導致嘔吐,即便是喝水也會引發嘔吐。

先前提過,能夠進食的通常屬於中風的情況,不能進食的則歸於中寒。上述五種情況中,有的提到進食後難以感到飽足;有的說想要進食,這看似是在談論中風的情況;有的則明確指出中寒而不能進食;以及後面兩條再次明確指出不能進食,也是在談中寒。因此,後人可能固守這些說法,而在解釋時產生誤解。實際上,這五條內容重在展示風寒病症中,患者能否進食的情況,以此來辨別脾胃功能的強弱,而不是區分外來的邪氣。所以在這五種症狀中,唯有「飲水後水氣不及穀氣,脈象由緊轉為和緩則表示病情好轉」的情況,顯示的是脾胃機能較為強健。

其四條俱是脈遲胃冷,反為水熱所勝之症。夫傷寒之症,皆熱症也。而其人胃中虛冷者,又未可一例而推。蓋胃既虛冷,則水穀混然無別,熱邪傳入,必不能遽變為實也。胃不實則不可下,而熱邪既入,轉蒸水穀之氣,蘊祟為病,即下之而水熱不去,徒令胃氣垂絕而作噦耳。

仲景一一摯出,而於後條下利清穀一症,主之以四逆湯,則前條之較輕者,宜主之以溫胃,更不待言。惟合五條而總會其立言之意,始不至於傳訛耳。

門人問:濈然汗出而病解,乃手足濈然汗出者反作固瘕,何手足不宜於汗耶?答曰:前代之業醫者,皆極大聰明學問之人,故仲景書為中人以上,舉一隅能以三隅反者設也。胃氣虛寒之人,外邪入之,必轉增其熱。胃熱,故膀胱亦熱,氣化不行,小便因之不利。小便不利,而盡注於大腸,則為洞泄,即末條之下利清穀者是也。

白話文:

其四種情況都表現出脈搏緩慢和胃部寒冷的特徵,這是反而被水濕熱邪所克制的病症。傷寒的病症,一般來說都是屬於熱性病。然而對於那些胃中虛弱且偏冷的人,就不能一概而論了。因為如果胃已經虛弱且寒冷,那麼飲食消化就會混亂不清,當熱邪侵入時,很難立即轉化為實質性的病狀。胃部不充實堅實,就不應該使用下法(如瀉下)治療;而一旦熱邪已經進入,反而會加熱並蒸騰水穀之氣,導致病氣積聚成為疾病,即便使用瀉下療法,水濕熱邪也不會去除,只會使胃氣更加衰竭,進而引發嘔吐而已。

張仲景逐一指出這些情形,在後面條文中提到的下利清谷(腹瀉且排泄物如同未消化的食物)症狀,主張使用四逆湯來治療;那麼在此之前較輕微的情況,當然更應該以溫暖胃氣為主要治療原則,這點不言而喻。只有將這五種情況綜合起來理解其論述的本意,才能避免誤解傳播。

學生提問:如果病人全身出汗而病情得到緩解,那為什麼手腳出汗反而可能引起固結癥瘕(坚硬的肿块或痞块)呢?回答是:過去從事醫學的人,都是極具智慧和學識的,因此張仲景的著作是針對中等以上智商,能夠舉一反三的人所設置的。對於胃氣虛寒的人來說,外邪入侵後,往往會加劇體內的熱象。胃熱隨之會影響到膀胱也變得熱盛,造成氣化功能失調,小便因而不暢。小便不通畅,水分就可能全部轉移到大腸,導致嚴重腹瀉,也就是最後一條所說的下利清谷的症狀。

小便不利,乘胃熱而滲於脾,則四肢先見色黃,乃至遍身發黃而成谷癉者是也。今手足濈然得汗,則脾中之濕熱行而色黃,谷癉之患可免。但汗從手足而出,水熱之氣未得遍泄於周身,不過少分大腸奔迫之勢,故不為洞泄,而為瘕泄耳。無病之人,小便不行,尚漬為他病,況傷寒症,極赤極熱之小便停蓄不行,能無此三種之變耶!一溯其源,而輕重自分矣。

(26)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原文

此胃熱協風邪而上攻之症也。

(27)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原文

白話文:

如果小便排泄不順暢,胃火熱氣就會滲入脾臟,導致四肢先出現黃色,甚至全身發黃,形成黃疸病。現在手腳出汗,表示脾臟裡的濕熱之氣正在排出,黃疸病的風險就能減輕。不過,汗水只從手腳排出,體內的水熱之氣沒有完全散發,只是稍微緩解了大腸急迫的狀況,所以不會完全瀉下,而是出現腹瀉。沒有病的人,小便不通暢,都會引發其他病症,更何況是傷寒這種病症,極度發熱,小便又阻塞不通,怎麼可能不會出現這三種變化呢?只要追溯病源,就能分辨病情輕重。

陽明病,只頭昏眼花,不畏寒,所以能吃飯但咳嗽,這種人一定會喉嚨痛;如果沒有咳嗽,就不會喉嚨痛。這是胃火和風邪相合,向上侵襲的病症。

陽明病,一般來說應該出汗,反而不出汗,身體感覺像蟲子在皮膚裡爬一樣,這是因為身體長期虛弱導致的。

此胃熱協寒邪而鬱於肌膚之症也。言久虛者,明所以不能透出於肌表之故也,非謂當用補也。

(28)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原文

陽明症,本不頭痛,若無汗、嘔咳、手足厥者,得之寒因,而邪熱深也。然小便利,則邪熱不在內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知必苦頭痛也。若不咳、不嘔、不厥,而小便利者,邪熱必順水道而出,豈有逆攻巔頂之理哉!

(29)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這屬於胃熱夾雜寒邪,鬱積在肌膚的病症。說久虛是因為邪氣無法透出肌表,而非要補虛。

陽明病本來不頭痛,但如果沒有汗、嘔吐、咳嗽、手足厥冷,就代表是寒邪入侵,導致邪熱深在。而小便通暢,則說明邪熱不在內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所以必定頭痛。如果沒有咳嗽、嘔吐、厥冷,但小便通暢,則說明邪熱順著水道排出,怎麼可能逆行攻向頭頂呢?

陽明病往下發展,表面有熱,手腳溫暖,沒有胸悶,心裡煩躁,食慾不振,但只有頭上出汗,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下之而外有熱,心中懊憹,飢不能食,幾成結胸矣。然手足溫,則陽氣未至傷陷;不結胸,則外邪原屬輕微。若其人頭汗出者,亦是膈中鬱熱上蒸所致,宜因其高而揚之,用梔子豉湯以徹其熱,則陽得下通於陰,而周身濈然汗解,並可知矣。此二條皆濕熱上攻之症。

(30)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此必衄。原文

口中乾燥與渴異,漱水不欲咽,知不渴也。陽明氣血俱多,以漱水不欲咽,知邪入血分。陽明之脈起於鼻,故知血得熱而妄行,必由鼻而出也。

(31)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原文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陽明邪熱熾矣。能食為風邪,風性上行,所以衄也。

白話文:

病人下半身發熱,胸口煩悶,食慾不佳,幾乎要變成結胸症。但手腳仍然溫暖,表示陽氣還沒受損;沒有結胸,說明外邪原本就比較輕微。如果病人額頭冒汗,也是因為胸膈鬱熱往上蒸發導致,應該順著它往上走,用梔子豉湯將熱氣完全排出,就能讓陽氣通達陰分,全身出汗,病症自然就會好轉。這兩種病症都是濕熱上攻的表現。

陽明病患者口乾舌燥,只想漱口,不想吞嚥,這一定是鼻出血的徵兆。

口乾和口渴不同,漱口卻不想吞嚥,說明病人不渴。陽明經氣血都比較多,漱口不吞嚥,表示邪氣已經入侵血分。陽明經的脈絡從鼻子開始,因此可以知道血被熱邪入侵而妄行,必定會從鼻子流出來。

脈象浮而發熱,口乾鼻燥,說明陽明經的邪熱很盛。病人還能進食,屬於風邪入侵,風性向上走,所以才會鼻出血。

(32)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原文

(33)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原文

(34)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下懊憹者,身必發黃。原文

(35)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原文

合四條觀之,陽明病濕停熱鬱,而煩渴有加,勢必發黃。然汗出,熱從外越,則黃可免;小便多,熱從下泄,則黃可免。若誤攻之,其熱邪愈陷,津液愈傷,而汗與小便愈不可得矣;誤火之,則熱邪愈熾,津液上奔,額雖微汗,而周身之汗與小便愈不可得矣,發黃之變,安能免乎?發黃與前谷癉,本同一症,但彼因脈遲胃冷而得,則與固瘕及噦同源,而與此異。

白話文:

(32)在陽明病的情況下,如果出現發燒並且出汗,這代表熱能往外散發,不會造成黃疸;但如果是只有頭部出汗,身體其他部位無汗,汗水停留在頸部就不再流下,且小便不順暢,感到口渴想喝水,這種情況表示體內有瘀熱積聚,身體會出現黃疸,此時應該使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33)當陽明病患者的面部呈現紅色時,不應進行攻下的治療,因為這樣做必定會引起發熱,皮膚變得黃色,且小便不通暢。

(34)在陽明病的狀況下,如果沒有出汗,小便也不通暢,並且感到心下不適,這樣的病人身體也會出現黃疸。

(35)陽明病的患者如果受到火療影響,僅額頭微微出汗,小便又不順暢,那麼一定會發生黃疸。

綜合這四條描述,陽明病時若濕氣停滞加上熱邪鬰結,會導致煩躁口渴加劇,並很可能引起黃疸。但是,如果能夠出汗,熱隨之從體表散出,則可以避免黃疸;同樣地,如果小便畅通,熱隨尿液排出,也能避免黃疸。然而,如果誤用了攻下的治療方法,熱邪不但不會消退,反而會更加深陷體內,損傷津液,導致更難以出汗或排尿;若誤用火療,則會使熱邪更旺盛,津液向上逆行,雖然額頭可能有微汗,但全身性的出汗和正常小便反而更無法實現,這樣一來,黃疸的發生怎能避免呢?黃疸這個病症與先前討論的谷疸本質上相同,都是以黃疸為主要表現,但谷疸是因為脈象遲緩、胃寒而引起,與積聚的固瘕以及嘔吐等症狀有關,與這裡所說的有所不同。

(36)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原文

婦人病傷寒,經水適來、適斷,則邪熱乘之,而入於血室,譫語如見鬼狀,當刺期門。乃男子陽明經病,下血而譫語者,亦為熱入血室,亦刺期門。詳後少陽篇末。

(37)陽明症,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原文

太陽經熱結膀胱之症,輕者如狂,重者發狂。如狂者血自下,但用桃核、桂枝加入承氣湯,因勢利導,血去則愈;發狂者血不下,須用抵當湯亟下其血乃愈,詳太陽上篇。此條陽明喜忘之症,本差減於如狂,乃用藥反循發狂之例者何耶?蓋太陽少血,陽明多血,陽明之血一結,則較太陽更為難動,所以宜用抵當湯峻攻之法耳。但太陽云主之,則確乎不易;此云宜用,則症有輕重不等,在於臨時酌量矣。

白話文:

(36)如果患有陽明病的人出現下體出血並且說胡話的情況,這是因為熱毒侵入了血室(這裡指子宮或盆腔等部位)。假如只有頭部出汗,應該針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放血治療,直到全身微微出汗,這樣病情就會好轉。同樣的情況,無論是女性在患傷寒期間遇到經期來潮或是經期剛結束,邪熱趁機侵入血室,導致她們像看到鬼魅般胡言亂語,這時也應针刺期門穴治療。對於男性來說,如果陽明經患病,出現下血和胡言亂語的症狀,也是熱入血室的表現,治療方法同样是针刺期門穴。更多詳細內容請參考後面的少陽篇結尾部分。

(37)在陽明病症中,如果患者容易忘事,那通常是因為體內積蓄了血液(畜血)。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長期存在淤血導致的記憶力減退。即使大便看似堅硬,但排便反而容易,且大便顏色必定偏黑,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抵當湯來通下瘀血。在太陽經的熱邪結於膀胱的病症中,輕微的症狀可能表現為情緒激動如同瘋狂,嚴重的則可能會真正發狂。對於僅表現為激動的,如果血能自然排出,可以使用桃核、桂枝再配合承氣湯,順應身體趨勢,促使瘀血排出即可痊癒;而對於已經發狂且血不下行的情況,則必須使用抵當湯強力祛瘀下血才能治好,這在太陽經的上篇中有詳細說明。這裡提到的陽明喜忘的症狀,雖然比太陽經的如狂稍輕,但治療上卻採用了類似發狂的峻烈藥方,這是因為相比太陽經,陽明經的血量更豐沛,一旦瘀血形成就更難以疏通。因此,需要使用抵當湯這樣的峻烈攻下療法。太陽經的治療方案是確定無疑的;這裡說“宜用”,則是因為病情輕重有別,具體應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斟酌決定。

(38)病人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合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原文

雖云無表裡症,然發熱則浮數,表症尚在也。其所以可下者,以七八日為時既久,而發熱、脈數,則胃中熱熾,津液盡亡,勢不得不用下法,如大柴胡湯之類是也。若下後脈數不解,可知果胃中熱熾,其候當消穀善飢。然穀食既多,則大便必多,乃至六七日竟不大便,其症非氣結,而為血結明矣,所以亦宜於抵當湯也。若數不解,而下利不止,注謂用抵當湯下之,數仍不解,大謬。

白話文:

患者沒有表裡證狀,發燒已經七、八天了,雖然脈象浮數,但可以服用瀉藥。如果已經服用瀉藥,但脈象依然浮數,並且伴隨着食慾良好,但六七天沒有排便,就說明有瘀血,應該服用抵當湯。如果脈象依然浮數,但腹瀉不止,一定是熱邪和瘀血互相交織,導致排泄膿血。

雖然說沒有表裡證狀,但發燒就會出現浮數脈象,說明表證還在。之所以可以服用瀉藥,是因為已經發燒七、八天了,而且發燒、脈象浮數,說明胃中熱盛,津液耗竭,不得不使用瀉法,比如大柴胡湯之類的藥物。如果瀉藥服用後脈象依然浮數,就說明確實胃中熱盛,會有食慾很好的現象。但是,吃得多了,排便也會多,如果六七天都沒有排便,就不是氣結,而是血結了,所以也應該服用抵當湯。如果脈象依然浮數,但腹瀉不止,說明服用抵當湯瀉藥後,脈象依然浮數,這就大錯特錯了。

此乃對假令已下,脈數不解五句之文。見已下脈數不解,反六七日不大便,則宜抵當以下其血;若已下脈數不解,而下利不止,則不宜抵當之峻,但當消悉以清其血分熱邪,若血分之邪不除,必協熱而便膿血矣。

合三條,總是熱入血室,故隨下血與不下血而異治也。然要知陽明尚兼太陽,則不但胃中熱熾,而膀胱隨經之熱,亦未盡解,此所以宜於抵當湯乎!

(39)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原文

病人得汗後,煩熱解,太陽經之邪,將盡未盡,其人復如瘧狀,日晡時發熱,則邪入陽明審矣。蓋日晡者,申酉時,乃陽明之王時也。發熱即潮熱,乃陽明之本候也。然雖已入陽明,尚恐未離太陽,故必重辨其脈。脈實者,方為正陽陽明,宜下之;若脈浮虛者,仍是陽明而兼太陽,更宜汗,而不宜下矣。

白話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對於已經出現瀉下情況,而脈象仍然快速且症狀未解的那五句描述中提到,如果發現瀉下後脈象依然快速且經過六七天仍無大便,就應該使用抵當湯來排出血分的瘀血;倘若瀉下後脈象快速未減,同時伴有持續不停的腹瀉,這種情況就不適合使用峻烈的抵當湯,而應當採用其他方法來清除血液中的熱毒,因為如果血分中的病邪不去除,就會伴隨著高熱而出現排泄脓血的情況。

綜合這三種情況,都是指熱邪進入血室所導致的,治療時根據是否排血而有所不同。然而,必須了解的是,當陽明熱還伴隨著太陽經的病狀時,不僅胃中的熱勢熾盛,沿著太陽經到膀胱的熱邪也尚未完全消除,這就是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適宜使用抵當湯的原因!

另外,(39)條記載:如果病人感到煩躁發熱,出汗後症狀便能緩解,並且像瘧疾一樣,在下午申時至酉時(即傍晚)發熱,這屬於陽明病的特徵。如果脈象堅實,就應該使用下法來治療;若是脈象浮而虛弱,則應該使用發汗法。具體來說,使用下法時給予大承氣湯;而選擇發汗法時,則應該使用桂枝湯。這是因為病人在出汗後,雖然太陽經的邪氣即將消退但未完全消失,若再次出現如瘧疾般的症狀且在傍晚時發熱,即可確定邪氣已轉入陽明經。而確診是否完全轉入陽明,還需仔細辨別脈象,脈象堅實表明是典型的陽明病,適合使用下法;如果脈象浮而虛弱,則表示除了陽明病外,還兼有太陽病的特徵,這種情況下更適合用發汗法而非下法來治療。

發汗宜桂枝湯,宜字最妙。見前既得汗而煩熱解,此番只宜桂枝和營衛,以盡陽明兼帶之邪,斷不可誤用麻黃湯矣。

白話文:

當病人需要出汗時,使用桂枝湯是最理想的選擇。「宜」這個詞在這裡非常巧妙。之前已經出過汗且熱症得到緩解的情況下,這次只需要使用桂枝來調節身體內部的能量流動(即「營衛」),以便清除陽明經脈中的病邪。絕對不能錯誤地使用麻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