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尚論少陽經證治大意

若未利其小便,則有豬苓、五苓之法;若津乾熱熾,又有人參白虎之法,仲景丸機活潑,人存政舉,未易言矣。

少陽證具,誤下而證尚未變者,仍用小柴胡湯二法

(13)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原文

(14)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湯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原文

二條互發,前略後詳。誤下雖證未變,然正氣先虛,胡服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始得發熱汗出,而邪從表解也。若誤下而成結胸與痞,則邪尚在太陽,而柴胡非所宜矣。結胸及痞,太陽經各有專條。

重以汗下,為逆,不為逆,申上文而廣其義

(15)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為逆也;若先下之,治不為逆。原文

少陽雖有汗、下二禁,然而當汗、當下,正自不同。本當發汗,而反下之,則為逆,若先汗後下,則不為逆。本當下之,而反發汗,則為逆,若先下後汗,則不為逆。全在辨其表裡,差多差少之間矣。

少陽病有疑似少陰者,當細辨脈證用藥一法

(16)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原文

陽微結者,陽邪微結,未盡散也。注作陽氣衰微,故邪氣結聚,大差。果爾,則頭汗出為亡陽之證,非半表半裡之證矣。果爾則陰結,又是陰氣衰微矣。玩本文,假令純陰結等語,謂陽邪若不微結,純是陰邪內結,則不得復有外證,其義甚明。得屎而解,即取大柴胡為和法之意也。

用汗吐下後,有辨脈證而識其必愈一法

(17)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原文

汗吐下三法難於恰當,若誤用之,則病未去而胃中之津液已先亡。凡見此者,診視其脈與證,陰陽自和,則津液復生,必自愈也。

辨婦人傷寒傳少陽,有熱入血室之證四法

(18)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原文

(19)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尚論少陽經證治大意

如果小便不利,就用豬苓湯、五苓散;如果津液乾燥、熱盛,就用人參白虎湯。張仲景的用藥方法靈活多變,妙用無窮,很難一一盡述。

少陽證候齊全,誤用下法治療但病情尚未改變,仍然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及其加減方。

凡是柴胡湯的主治病症而用下法治療,如果柴胡證候沒有消除,再次服用柴胡湯,病人就會感覺身體溫熱而舒暢,接著發汗退熱而痊癒。

傷寒病五六天,伴有嘔吐和發熱,這是柴胡湯的主治證候,但卻用其他藥物下法治療,柴胡證候仍然存在,再次服用柴胡湯。雖然已經用過下法,但不算是逆治,病人必然感覺身體溫熱而舒暢,接著發熱汗出而痊癒。如果心下滿悶而且堅硬疼痛,這是結胸,大陷胸湯主治;如果只是滿悶而不痛,這是痞證,柴胡湯不適用,應該用半夏瀉心湯。

以上兩條內容互相印證,前面簡略說明,後面詳細闡述。雖然誤用下法,病情未變,但正氣已先受損,服用柴胡湯後必然感覺身體溫熱而舒暢,才能發汗退熱,邪氣從表而解。如果誤用下法導致結胸或痞證,則邪氣仍在太陽經,柴胡湯就不適用了。結胸和痞證,太陽經各有專門的論述。

再次強調汗法和下法,什麼情況下是逆治,什麼情況下不是逆治,這是對上文的進一步闡述和擴展。

本應發汗卻又用下法,這是逆治;如果先發汗,再用其他方法治療,就不是逆治。本應先用下法,卻又用發汗法,這是逆治;如果先用下法,再用其他方法治療,就不是逆治。

少陽病雖有汗法和下法兩項禁忌,但什麼時候該用汗法,什麼時候該用下法,卻各有不同。本應發汗,卻反用下法,就是逆治;如果先汗後下,就不是逆治。本應下法,卻反用發汗,就是逆治;如果先下後汗,就不是逆治。關鍵在於辨別表裡,以及輕重緩急的差異。

少陽病有疑似少陰病的症狀,需仔細辨別脈象和病症,再用藥。

傷寒五六天,頭部出汗,輕微惡寒,手腳冰冷,心下滿悶,不想吃東西,大便乾燥,脈象細弱,這是陽氣虛弱而邪氣凝聚的表現,既有表證,又有裡證。脈沉,也屬於裡證。出汗,是陽氣虛弱的表現。如果純粹是陰邪凝聚,就不會有其他外在症狀,全部屬於裡證。這是半表半裡的病證。雖然脈象沉而緊,但不能認為是少陰病,原因是陰證不會出汗,而現在頭部出汗,所以知道不是少陰病。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大便通暢後即可痊癒。

陽氣虛弱而邪氣凝聚,是指陽邪略微凝聚,尚未完全散去。註釋中將其解釋為陽氣衰微,所以邪氣凝聚,差別很大。如果是這樣,頭部出汗就是陽氣耗損的症狀,而不是半表半裡的症狀。如果是這樣,陰邪凝聚,又是陰氣衰微了。仔細研讀原文,「假令純陰結」等詞語,意思是說,如果陽邪沒有輕微凝聚,而是純粹的陰邪內結,就不會有其他外在症狀,這個意思很清楚。大便通暢後痊癒,也就是說用大柴胡湯調理的意思。

用汗法、吐法、下法治療後,要根據脈象和病症判斷病情是否必然痊癒。

任何疾病,如果用發汗、吐法、下法治療,或者耗損津液,陰陽自行調和,就會自然痊癒。

汗法、吐法、下法三種治療方法很難把握恰當的分寸,如果誤用,則疾病尚未去除,胃中津液卻先耗損了。遇到這種情況,要診察脈象和病症,如果陰陽自行調和,則津液會再生,必然痊癒。

辨析婦女傷寒傳入少陽,有熱邪侵入血室的證候。

婦女中風,發熱惡寒,月經恰好來潮,發病七八天,熱退而脈象遲緩,身體發涼,胸脅下滿悶如同結胸的樣子,神志不清,這是熱邪侵入血室。應當刺期門穴,根據病情輕重瀉血。

婦女中風七八天,接著出現寒熱往復,發作有規律,月經恰好停止,這是熱邪侵入血室,血液必然凝滯,所以像瘧疾一樣,發作有規律,小柴胡湯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