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卷一 (3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0)

1. 太陽經下篇

其治虛勞發熱、骨蒸多汗,每輕用升、柴,恣行表散,遵依東垣升陽散火,乃至百不救一。今與英賢商確仲景法,豈非民生之一幸歟!

青龍項中,脈見浮緊,日久致衄,用麻黃湯次第三法

(3)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熱,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原文

此風多寒少之證,服藥已微除,則藥不勝病可知。發煩者,熱蒸而鬱煩也。目瞑者,熱轉榮血,肝氣不治也。劇則熱甚於經,必迫血妄行而為衄,衄則熱隨血散而解也。陽氣重者,風屬陽而入衛,氣為寒所持,故重也。所以雖得衄解,仍主麻黃湯以發其未盡之沉滯,而大變乎中風之例也。

(4)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原文

此即前條風多寒少之證,但無身疼痛,則寒證較輕。又無發煩、目瞑,則陽氣亦不重。自衄即愈,比前衄乃解亦易安,所以既衄則不更主麻黃湯也。

(5)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原文

此寒多風少之證也。寒多不發汗,所以致衄。既衄則風邪得解,所以惟用麻黃湯以發其未散之寒,而但從傷寒之例也。

青龍項中,狀如瘧,表裡虛,禁汗吐下,用各半湯一法

(6)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原文

此亦風多寒少之證,以其風雖外薄,為寒所持而不能散,所以面顯怫鬱之熱色,宜總風寒而兩解之也。

青龍項中,脈微弱為無陽,用桂枝二越婢一湯一法

(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原文

此亦風多寒少之證。無陽二字,仲景言之不一,後人不解,皆置為闕疑,不知乃亡津液之通稱也,故以不可更汗為戒。然非汗則風寒終不解,惟取桂枝之二以治風,越婢之一以治寒,乃為合法。越婢者,石膏之辛涼也。胃得之則熱化津生,以此兼解其寒,柔緩之性比女婢猶為過之,可用之無恐矣。

青龍項中,汗出不解,用桂枝二麻黃一湯一法

(8)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原文

此亦風多寒少之證。服桂枝湯治風而遺其寒,汗反大出,脈反洪大,似乎風邪再襲,故重以桂枝湯探之,若果風邪之故,立解矣。若形如瘧,日再發,則邪本欲散,又且淺而易散,其所以不散者,終為微寒所持,故略兼治寒,而汗出必解也。

白話文:

太陽經下篇

治療虛勞發熱、骨蒸多汗,如果輕率使用升麻、柴胡等藥物,強行發汗散邪,效仿東垣(張元素)的升陽散火法,往往百治不癒一。現在根據與賢者們商討後確認仲景(張仲景)的療法,豈不是造福百姓的一大幸事!

青龍項中,脈象浮緊,時間久了導致鼻出血,使用麻黃湯的第三種方法。

(3)太陽病,脈象浮緊,無汗,發熱,渾身疼痛,八九天都不好轉,表證仍然存在,此時應該發汗。服用藥物後症狀略微減輕,患者卻出現煩躁發熱、眼睛昏閉,症狀嚴重者必然鼻出血,鼻出血後症狀就能緩解。這是因為陽氣過盛的緣故。用麻黃湯治療。原文中說明:這是風邪偏盛寒邪偏少的情況,服用藥物後症狀略微減輕,說明藥力不足以克服病情。煩躁發熱是因為熱邪蒸騰鬱結所致。眼睛昏閉是因為熱邪侵犯血液,肝氣失調所致。症狀嚴重時,熱邪超過經脈承受範圍,必然迫使血液妄行而導致鼻出血,鼻出血後熱邪隨著血液排出而得到緩解。陽氣過盛是因為風邪屬陽,入侵衛氣,而氣被寒邪所遏制,所以陽氣顯得過盛。因此,即使鼻出血後症狀緩解,仍需用麻黃湯來發散尚未完全清除的鬱滯之邪,這與中風的治療方法大相徑庭。

(4)太陽病,脈象浮緊,發熱,渾身無汗,自行鼻出血而痊癒。原文中說明:這是前面提到的風邪偏盛寒邪偏少的情況,但沒有渾身疼痛,說明寒邪較輕。也沒有煩躁發熱、眼睛昏閉,說明陽氣也不過盛。自行鼻出血就痊癒了,比前面那種鼻出血後才痊癒更容易治癒,所以鼻出血後就不再需要使用麻黃湯了。

(5)傷寒,脈象浮緊,不發汗,因此導致鼻出血,使用麻黃湯治療。原文中說明:這是寒邪偏盛風邪偏少的情況。寒邪過盛而不發汗,所以導致鼻出血。鼻出血後風邪得以解除,所以只需要用麻黃湯來發散尚未完全清除的寒邪,這就遵循傷寒的治療原則。

青龍項中,症狀像瘧疾一樣,表裡虛弱,禁止發汗、吐瀉,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6)太陽病,持續八九天,像瘧疾一樣,發熱惡寒,熱多寒少,患者不嘔吐,大便通暢,一天發作二三次。脈象微弱緩慢,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脈象微弱而惡寒,這是陰陽俱虛,不能再發汗、瀉下、催吐;面色反而有潮紅,還沒到痊癒的時候,因為不能微微出汗,身體一定發癢,應該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原文中說明:這也是風邪偏盛寒邪偏少的情況,因為風邪雖然在外表,卻被寒邪所遏制而不能消散,所以臉上呈現鬱滯的潮紅,應該同時治療風寒,達到雙向治療的目的。

青龍項中,脈象微弱,表示沒有陽氣,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

(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象微弱,這是沒有陽氣,不能再發汗,應該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原文中說明:這也是風邪偏盛寒邪偏少的情況。「無陽」二字,仲景的解釋並不一致,後世之人不理解,都把它當作疑難問題,不知道這是津液虧損的通稱,所以以此告誡不能再發汗。但是不發汗,風寒終究不能解除,只能用兩份桂枝治療風邪,一份越婢湯治療寒邪,這是合理的治療方法。越婢湯,是石膏的辛涼藥性。胃部得到它,就能化熱生津,以此兼顧解除寒邪,它的柔和緩和的藥性比婢女還要溫柔,可以用它而不用擔心。

青龍項中,汗出不止,使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8)服用桂枝湯後,大汗淋漓,脈象洪大,再用桂枝湯,如同之前的治療方法;如果症狀像瘧疾一樣,一天發作兩次,出汗後病情一定會好轉,應該使用桂枝二麻黃一湯。原文中說明:這也是風邪偏盛寒邪偏少的情況。服用桂枝湯治療風邪而遺留寒邪,出汗反而很多,脈象反而洪大,似乎風邪再次入侵,所以再次用桂枝湯探查,如果真是風邪作祟,立刻就能痊癒。如果症狀像瘧疾一樣,一天發作兩次,邪氣本來就想要消散,而且邪氣淺表容易消散,之所以不能消散,最終是因為微寒的遏制,所以略微兼顧治療寒邪,那麼出汗後病情一定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