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論篇》~ 卷四 (4)
卷四 (4)
1. 尚論厥陰經證治大意
厥陰雖兩經交盡之名,然厥者,逆也,腎居極下,逆行而上,以傳於肝,故名曰厥陰也。邪傳厥陰,其熱深矣,熱深多發厥,厥證皆屬於陽,以陽與陰不相承接,因致厥也。厥後發熱,陽邪出表則易愈,厥多熱少則病進,熱多厥少則病退。所以仲景雜用三陽經治法,即譫語之當下者,但用小承氣湯微和胃氣,他證皆不用下,正欲其熱多,而邪從外出耳。然厥證多兼下利,則陽熱變為陰寒者,十居其七。
蓋木盛則胃土受克,水穀奔迫,胃陽發露,能食則為除中;木盛則腎水暗虧,汲取無休,腎陽發露,面赤則為戴陽。由是陽微則厥愈甚,陽絕則厥不返矣。所以溫之、灸之,以回其陽,仍不出少陰之成法也。但厥而下利,陰陽之辨甚微,不便分為二篇,故發其奧於篇首,俾讀者先會其意云。
白話文:
厥陰雖然是指兩條經脈交會終點的名稱,但其中的「厥」,意味著逆向。腎臟位在人體極下方,其氣卻能向上逆行,並將能量傳遞給肝臟,因此被稱作厥陰。當病邪影響到厥陰經時,表示熱勢已經深入,這種深度的熱往往導致「厥」的症狀出現,而厥的表現多與陽氣有關,這是因為陽氣與陰氣無法順暢交接,進而引發厥的狀態。厥後若伴隨著發熱,表示陽邪趨向外在的體表,這種情況較易康復;如果厥的症狀多而熱象少,則病情可能加重;相反地,熱象多而厥的症狀減輕,則表示病情在好轉。張仲景在治療上靈活運用三陽經的治療原則,對於谵語等需要及時瀉下的狀況,僅使用小承氣湯來稍微調和胃氣,其他症狀則不採用瀉下療法,這樣做的目的正是希望熱勢能夠增強,促使病邪隨之外出。然而,厥的症狀常常伴有腹瀉,這意味著原本的陽熱可能會轉化為陰寒,這種情況大約占七成。
究其原因,肝木過旺則會克制脾胃,導致飲食消化失常,胃中的陽氣被迫外現,如果出現食慾旺盛的狀況,這實際上是胃氣衰敗的徵兆(除中);同時,肝木過盛還會悄悄損耗腎水,造成無止境的消耗,當腎中的陽氣也跟著外泄時,患者面部泛紅,這就是所謂的戴陽現象。隨著陽氣日漸衰微,厥的症狀會愈加嚴重;一旦陽氣完全耗盡,厥的狀態就不易恢復了。因此,需要透過溫補和灸療來回復陽氣,這些方法仍然是遵循少陰病的基本治療原則。然而,當厥症伴随腹瀉時,分辨陰陽失衡的細微差異變得非常困難,不宜簡單地將其歸為兩類來討論,因此在篇章開頭揭示這些深層含義,以便讀者能先理解其核心意義。
2. 厥陰經全篇(法五十五)
(1)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原文
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也。厥陰屬木,厥陰邪甚則腎水為之消,腎消則引水以自救,故消而且渴,其渴不為水止也。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者,肝氣通於心也。飢不能食者,木邪橫肆,胃土受制也,食則吐蛔者,胃中飢,蛔嗅食則出也。下之利不止者,邪屬厥陰,下則徒虛陽明,陽明虛,木益乘其所勝也。
此條文義,形容厥陰經之病情最著。蓋子盛則母虛,故腎水消而生渴,母盛則子實,故氣撞心而疼熱。然足經之邪,終與手經有別,雖仰關而攻,究不能入心之郛廓也。至胃則受俯凌之勢,無可逃避,食則吐,而下則利不止矣。亦由邪自陽明傳入,胃氣早空,故易動耳。
白話文:
(1)當厥陰經發生病變時,症狀包括消渴(極度口渴)、氣向上衝擊心臟部位、感到心胸灼熱、雖然感到飢餓卻不想進食,進食後可能導致嘔吐出蛔蟲,如果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腹瀉將無法停止。
這裡所說的「消渴」,指的是喝水很多但小便很少的狀況。厥陰屬於木行,當厥陰經的病邪嚴重時,會影響到腎水,造成腎水消耗,身體因此本能地想要攝取更多水分來自救,所以會同時出現口渴和多飲的現象,並且這種口渴不會因為喝水而緩解。氣向上衝擊心臟、心胸感到疼痛和灼熱,這是因為肝氣與心臟相通。飢餓卻無法進食,是因為肝木的病邪過盛,壓制了脾胃的功能。進食後嘔吐蛔蟲,是因為胃中飢餓時,蛔蟲被食物氣味吸引而向上竄動。使用瀉下治療後腹瀉不止,是因為病邪位於厥陰經,瀉下只會使陽明經更虛弱,陽明經一旦虛弱,肝木就會更強烈地克制已經虛弱的脾胃。
這段條文詳細描述了厥陰經病狀中最典型的表現。正如中醫理論中的「子病及母」,腎水(子)的消耗導致心火(母)相對旺盛,從而出現口渴和心胸不適。然而,足經的病邪與手經的有所不同,即便病邪企圖向上侵犯心臟,實際上卻難以穿透心包的防禦。至於胃部,則直接承受了病邪下迫的力量,無處可逃,進食即嘔吐,用瀉法後腹瀉不止。這種情況也可能是病邪起初在陽明經,由於胃氣早已衰弱,所以更容易受到影響而出現這些症狀。
(2)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原文
厥陰之脈,微緩不浮,中風病傳厥陰,脈轉微浮,則邪還於表而為欲愈。
(3)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原文
醜、寅、卯,厥陰風木之王時,故病解。
(4)厥陰病,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原文
(5)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原文
厥即四逆之極,陰陽既不相順接,下則必至於脫絕也。
厥陰證,仲景總不欲下,無非欲邪還於表,而陰從陽解也。此但舉最不可下之二端,以嚴其戒耳。
手之三陰與手之三陽相接於手,足之三陰與足之三陽相接於足。陰主寒,陽主熱,故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則手足厥冷也。然四肢屬脾,脾為陰,與胃之陽不相順接,亦主逆冷,所以厥證雖傳經,熱邪復有不盡然者,最難消悉。
白話文:
(2)當厥陰經受到風邪侵襲時,如果脈象稍微浮起,這表示疾病正在好轉,即將康復;如果脈象沒有浮起,則表示疾病尚未痊癒。原本厥陰之脈應平穩而不浮,一旦中風後,脈象變得微浮,這意味著邪氣開始向外撤退至身體表面,是即將康復的跡象。
(3)厥陰病狀若欲緩解,其時機多發生在丑時到卯時之間。因為丑、寅、卯三個時辰對應自然界風木之氣旺盛的時刻,這時厥陰之氣最旺,有利於病情的好轉。
(4)對於厥陰病症狀中想要喝水的患者,應該少量多次給予飲水,這樣做有助於病情的改善。
(5)所有出現四肢逆冷(四逆厥)的症狀,都不應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即使是本來就體虛的病人也不例外。所謂「厥」,是指人體內的陰陽之氣無法順利交感接續的狀態,表現為手腳冰冷。厥可以視為四肢逆冷的極端表現,由於陰陽氣已經不能協調,如果再用瀉下的治療,可能會導致氣血更加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張仲景對於厥陰證的處理,總是以避免使用瀉下法為原則,其目的都是希望讓病邪能回到身體表面,從而實現陰隨陽而解除病狀。這裡特別強調兩種絕對不應用瀉下的情況,以嚴格警告醫者。人體的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在手上交接,足三陰經與足三陽經在腳上交接。陰主寒,陽主熱,當陽氣不能上升與陰氣相協調時,就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然而,四肢歸屬於脾,脾屬陰,若脾與胃的陽氣不能協調,也會造成四肢冰冷。因此,厥證雖然可能涉及到多個臟腑經絡,且熱邪的影響不一,導致病情複雜難辨。
(6)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原文
脈遲為寒,寒則胃中之陽氣已薄,不可更用寒藥矣。腹中即胃中,胃暖乃能納食,今胃冷而反能食,則是胃氣發露無餘,其陽亦必漸去而不能久存,故為必死。除者,去也,與除夕之義同。又除者,授也,與授鞶帶之義同。
(7)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如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白話文:
(6)患了傷寒,脈象遲緩,到了六七天的時候,卻錯誤地給予黃芩湯來清除體內熱邪。脈象遲緩表示體內有寒,現在再使用寒性的黃芩湯來除去熱象,腹部應該會感到寒冷,進而影響到飲食,導致不能進食。但現在的情況是反而能正常進食,這種情況稱為「除中」,預示著病情極為嚴重,通常會致命。這裡的「除」,意思是去除,就如同除夕之時去除舊事物;另外,「除」也有授予的含義,類似於授予腰帶等禮儀之物的意義。
脈象遲緩代表體內寒氣盛,意味著胃中的陽氣已經衰弱,此時不宜再使用寒涼藥物。腹部這裡指的是胃部,胃部需要保持溫暖才能消化食物。如果胃部變冷卻仍能進食,這表明胃氣已經完全暴露而無剩餘,體內的陽氣也會隨之迅速流失,無法長期維持生命機能,因此預後不良。
(7)患傷寒初始發熱六天後,手腳逆冷的狀況持續了九天,並且伴有腹瀉。一般來說,手腳逆冷且腹瀉的人應該會沒有食欲。但現在患者反而能夠進食,就要考慮是否存在「除中」的情況。可以先給患者食用易消化的索餅來觀察,如果食用後沒有引起發熱,這可能說明胃氣尚存,病情有望好轉。但也要警惕突然的高熱出現後又消失的情況。
接下來三天後再次把脈,如果熱象仍然持續存在,那麼預計到第九天的半夜時分病情可能會好轉。這樣判斷的原因是,起初發熱六天,然後手腳逆冷九天,之後再發熱三天,加起來也是九天,這與之前的逆冷期相對應,因此預測在這個時間點會康復。
但如果三天後把脈發現脈搏快速,體內的熱象仍未消退,這就表示體內的熱毒過剩,很可能會引發膿瘍等併發症。
原文
少陰經中,內藏真陽,最患四逆,故云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厥陰經中,內無真陽,不患其厥,但患不能發熱,與夫熱少厥多耳。論中恐暴熱來出而復去,後三日脈之,其熱尚在,形容厥證重熱之意,匠心滿志,讀者不可草草。然得熱與厥相應,尤無後患,若熱氣有餘,病勢雖退,其後必發癰膿,以厥陰主血,熱與血久持不散,必至壅敗也。
(8)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原文
白話文:
少阴经里面蕴藏着真阳,最怕四逆症状,所以出现呕吐腹泻,手脚冰冷,反而发热,就不会致命。厥阴经里面没有真阳,不担心厥阴症,只怕不能发热,因此热少厥多。书中提到突然发热然后又退去,三天后诊脉,热气还在,就是形容厥阴症重热的意思,作者用心良苦,读者不可草率对待。不过,如果热气和厥阴症相呼应,就没有后患,如果热气残留,病势虽然退去,之后必会生疮化脓,因为厥阴主血,热气和血液长期积聚不散,必然会造成阻塞腐败。
伤寒先出现厥阴症,后来发热并且腹泻,必定会自行停止,出现厥阴症就再腹泻。伤寒先出现厥阴症,后来发热,腹泻必定会自行停止,反而出汗,咽喉疼痛,就是喉痹。发热不出汗,腹泻必定会停止;如果不停,必定会拉出脓血,拉出脓血,喉咙就不会痹。
先厥後熱,下利止,其病為欲愈矣。乃反汗出、咽中痛,是熱邪有餘,上攻咽喉,挾濕痰而為痹也。然既發熱,即無汗而邪亦外出,所以利必自止。若不止,則無汗,明系邪不外出,仍在於里,必主便膿血也。便膿血者,其喉不痹,見熱邪在裡,即不復在表;在下,即不復在上也。
(9)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原文
前云諸四逆厥者,不可下矣,此云厥應下之者,其辨甚微。蓋先四逆而後厥,與先發熱而後厥者,其來迥異。故彼云不可下,此云應下之也。以其熱深厥深,當用苦寒之藥,清解其在裡之熱,即名為下。如下利譫語,但用小承氣湯止耳。從未聞有峻下之法也。若不用苦寒,反用辛甘發汗,寧不引熱勢上攻乎?口傷爛赤與喉痹互意。
白話文:
先是手足冰冷後轉為發燒,如果腹瀉停止了,表示疾病正在好轉。但是假如反而出汗、咽喉疼痛,這表示熱邪過剩,向上侵犯咽喉,並且夾帶濕痰造成阻塞。然而一旦開始發燒,即使沒有出汗,也代表邪氣正在向外排出,因此腹瀉自然應該停止。如果腹瀉沒有停止,同時又沒有出汗,這明確指出邪氣並未向外排出,依然停留在體內,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就會出現排泄膿血的情況。如果排泄膿血,那麼咽喉就不會阻塞,這表明熱邪停留在體內深處,就不會再影響到身體表面;如果往下影響到下焦,也就不再影響到上部如咽喉了。
(9)患傷寒病,從第一天到第四、第五天之間,如果出現手足冰冷(厥)的症狀,之後必定會發燒。先前有發燒的,之後就會手足冰冷,手足冰冷越嚴重的,隨後的發燒也會越厲害;手足冰冷較輕微的,隨後的發燒也會相對輕微。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但如果錯誤地使用了發汗的方法,病人就會出現口腔潰瘍、紅腫的症狀。
前面提到多種手足冰冷(四逆厥)的情況下不宜使用瀉下療法,這裡說到「厥應下之」,兩者的區別非常微妙。這是因為先有手足冰冷後出現厥逆,和先發燒後出現厥逆,兩者的病理機制完全不同。因此前者說不能瀉下,這裡卻說應該瀉下。因為當熱邪深重且厥逆也嚴重時,應該使用苦寒類的藥物,以清除體內深層的熱毒,這就被稱為「下法」。比如出現腹瀉和谵語的症狀,僅需使用小承氣湯就足夠了。從未聽說過需要使用峻烈的瀉下手段。如果不使用苦寒藥物清除體內熱毒,反而使用辛甘發汗的療法,豈不是會促使熱勢向上攻擊嗎?口腔潰瘍、紅腫的症狀與咽喉阻塞的含義相近,都是熱邪上攻的表現。
(10)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原文
厥終不過五日,即上句之註腳。見熱與厥相應,陰陽一勝一復,恰恰相當,故可勿藥自愈。
(11)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當吐蛔。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原文
此條微旨,千百年來,全無識者。昌於篇首,總括大意,挈出腎陽、胃陽二端,原有所自。藏厥者,正指腎而言也;蛔厥者,正指胃而言也。曰脈微而厥,則陽氣衰微可知,然未定其為藏厥、蛔厥也。惟膚冷而躁無暫安,乃為藏厥。藏厥用四逆及灸法,其厥不回者主死。若蛔厥則時煩時止,未為死候,但因此而馴至胃中無陽則死也。
白話文:
(10)患有傷寒疾病時,手足冰冷的情況持續了五天,之後發熱也是五天。假設到了第六天,如果應該再次出現手足冰冷但沒有發生,那麼這個人就會自然痊癒。因為手足冰冷的狀態總共不會超過五天,並且已經伴隨著五天的發熱期,因此可以預知病人將會自行康復。
這裡提到的手足冰冷最終不超過五天,是指上述情況的一個註解。觀察到發熱與手足冰冷交替出現,陰陽兩面交替占優,呈現出一種平衡狀態,因此可以不必服藥而自我康復。
(11)患傷寒時,脈象微弱且伴有手足冰冷,到了第七、八天皮膚變得冰冷,病人焦躁不安,沒有片刻安宁,這種情況屬於內臟冰冷引致的手足冰冷(藏厥),並非由於腸蟲(蛔厥)引起。如果是蛔厥,病人應該會嘔吐出蛔蟲。現在病人時而平靜時而又煩躁,這是因為內臟受寒,蛔蟲上行至膈部導致煩躁,一會兒後又會停止。如果在進食後嘔吐並且更加煩躁,這是因為蛔蟲聞到食物的味道而向上竄動,這種情況下病人往往會自己嘔吐出蛔蟲。對於蛔厥的治療,可以使用[烏梅丸]作為主方,此方同時也適用於長期腹瀉的病症。
對於這段文字的微妙含義,歷經千年,鮮有人能完全理解。在篇章開頭總結大意時,特別提到了腎陽和胃陽兩個方面,這是有其深意的。所謂“藏厥”,正是指腎臟的功能失調而言;而“蛔厥”,則是指胃部的問題。提到脈象微弱且伴有手足冰冷,可見陽氣已經衰弱,但這還不能確定是藏厥還是蛔厥。只有當皮膚冰冷且病人始終焦躁不安時,才確認為藏厥。治療藏厥可以使用四逆湯或灸法,如果手足冰冷的狀況無法得到改善,則預示病情危重。至於蛔厥,雖然病人時而煩躁時而平息,這並非死亡的徵兆,但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導致胃中陽氣耗盡,則可能致命。
烏梅丸中,酸苦辛溫互用,以安蛔、溫胃、益虛,久利而便膿血亦主此者,能解陰陽錯雜之邪故也。
(12)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原文
熱少厥微,指頭微寒,其候原不重,然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胃中津液傷而坐困矣。若小便利,色白,則胃熱暗除,故欲得食。若厥而嘔,胸脅滿不去,則邪聚中焦,其後陰邪必走下竅而便血,以厥陰主血也。
(13)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至七日,熱不去者,必便膿血。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原文
白話文:
(12)在「烏梅丸」的藥方中,酸、苦、辛、溫四種味道的藥物互相配合使用,目的是安定蛔蟲、溫暖胃部以及補益身體虛弱。對於長期腹瀉並伴有排出血塊和膿的情況,這個藥方同樣適用,因為它能夠調和體內陰陽混亂的病邪。
(13)
-
傷寒的症狀中,如果出現熱象較輕且手足微厥的情況,手指頭稍感寒意,病人沉默寡言,沒有食慾,並且感到煩躁不安。這種狀況持續幾天後,如果小便變得順暢且顏色偏白,這就表示體內的熱勢已經減退,病人開始有食慾,這時可視為病情正在好轉。但如果在手足厥冷的同時伴有嘔吐,且胸部和胁肋部位感到煩悶不適,那麼接下來很可能會出現便血的症狀,這是因為厥陰經主管血液,病邪可能沿此路徑影響下焦所致。
-
另外一種情形是,患傷寒後先發熱四天,然後手足厥冷三天,再轉而發熱四天,如果厥冷的時間比發熱短,即熱多厥少,這通常意味著病情趨向康復。但是,如果從發病的第四天到第七天之間,體熱仍然不退,那麼接下來病人很可能會排出帶有膿血的大便。相反地,如果傷寒後手足厥冷四天,接續發熱三天,然後又再厥冷五天,這種情況下寒多於熱,體內的陽氣衰退,因此可以判斷病情在進一步惡化。
以陰陽進退之義互舉,其旨躍然。
(14)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原文
脈微而厥,更加煩躁,則是陽微陰盛,用灸法以通其陽,而陽不回則死也。
(15)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原文
(16)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原文
厥證,但發熱則不死,以發熱則邪出於表,而里證自除,下利自止也。若反下利、厥逆,煩躁有加,則其發熱又為陽氣外散之候,陰陽兩絕,亦主死也。
(17)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原文
厥利與熱不兩存之勢也。發熱而厥,七日是熱者,自熱;厥利者,自厥利,兩造其偏,漫無相協之期,故雖未現煩躁等證,而已為難治。蓋治其熱則愈厥、愈利;治其厥利則愈熱不至,陰陽兩絕不止矣。
白話文:
(14)在患傷寒六七天後,如果脈搏微弱,手腳冰冷,且感到煩躁不安,此時應灸治厥陰穴位。但如果灸後手足冰冷的狀況仍未改善,這表示病情危重,可能將導致死亡。這是因為脈搏微弱伴隨著手足冰冷,再加上煩躁的症狀,顯示陽氣衰微而陰寒過盛,使用灸法意在恢復陽氣流通,一旦陽氣無法恢復,則預示著生命即將終結。
(15)患傷寒時若出現發熱、腹瀉且手足逆冷,甚至煩躁到無法安睡的状况,這也是死亡的徵兆。這種情況下,體內的阴阳平衡嚴重失調,生命力急速衰退。
(16)同樣,在傷寒過程中,如果發熱伴隨著極度腹瀉,且手足冰冷持續不止,也預示著死亡。因為正常情況下,單純發熱說明病邪正在向外排出,體內病症自然緩解,腹瀉也會停止。但若腹瀉和手足逆冷加劇,並伴有煩躁加劇,則發熱成為了陽氣外泄的表現,體內阴阳兩方都趨向衰竭,故預後不良。
(17)如果在發熱的同時出現手足冰冷的厥逆症狀,並且在第七天時還伴有腹瀉,這種情況下治療起來非常困難。因為在這種狀況下,發熱和厥逆、腹瀉看似不能共存,發熱獨立存在,而厥逆和腹瀉也是另一個獨立的問題。兩種極端的病理狀態各自發展,難以找到協調治療的契機。治療發熱可能會使厥逆和腹瀉更甚;而針對厥逆和腹瀉進行治療,又可能導致發熱加重,無法有效調和阴阳,這種情況極為危險,預後通常不佳。
(18)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原文
六七日不利,忽發熱而利,渾是外陽內陰之象,此中伏有亡陽危機,所以仲景蚤為迴護,用溫、用灸,以安其陽。若俟汗出不止乃始圖之,則無及矣。可見邪亂厥陰,其死生全關乎少陰也。不然厥陰之熱深厥深,何反謂之有陰無陽哉!
(19)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原文
陽邪必結於陽,陰邪必結於陰,故手足逆冷、腹滿、按之痛者,邪不上結於胸,其非陽邪可知,其為陰邪下結可知,則其當用溫、用灸,更可知矣。關元在臍下三寸,為極陰之位也。
白話文:
傷寒病發六七天不見好轉,突然發熱且腹瀉,患者不停出汗,就會死亡,因為這是陰氣盛而陽氣衰的表現。
六七天不見好轉,突然發熱且腹瀉,這是外在陽氣不足,內在陰氣盛的現象,其中隱藏著陽氣衰竭的危險。因此仲景早就採取措施,用溫熱的方法和艾灸來溫養陽氣。如果等到汗出不止才開始治療,就來不及了。可見邪氣侵犯厥陰,生死完全取決於少陰的虛實。否則,厥陰熱盛,厥陰深陷,怎麼會說是有陰無陽呢?
病人手腳冰冷,說自己胸部不憋悶,小腹脹滿,按壓疼痛,這是寒邪停留在膀胱經的關元穴。
陽邪必然停留在陽經,陰邪必然停留在陰經,所以手腳冰冷、腹脹、按壓疼痛,邪氣沒有上升到胸部,可知不是陽邪,而是陰邪停留在下方,所以應該用溫熱的方法和艾灸來治療,這是顯而易見的。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是陰氣最盛的地方。
(20)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原文,濡音軟。
傷寒五六日,邪入厥陰,其熱深矣。乃陽邪不上結於胸,陰邪不下結於腹,其脈虛而復厥,則非熱深當下之比。由其陰血素虧,若誤下之,以重亡其陰,必主死也。此厥陰所以無大下之法,而血虛之人,尤以下為大戒矣。
(2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藏厥主之。原文
前條之脈虛,此條之脈細,互見其義。虛細總為無血,不但不可用下,並不可用溫。蓋脈之虛細,本是陽氣衰微,然陰血更為不足,故藥中宜用歸芍以濟其陰,不宜用薑、附以劫其陰也。即其人素有久寒者,但增吳茱萸、生薑觀之,是則乾薑、附子,寧不在所禁乎?此而推之,妙義天開矣。
白話文:
(20)患了傷寒五六天後,如果沒有出現胸悶的症狀,腹部感覺柔軟且脈象虛弱,之後又出現手足冰冷的現象,這種情況不應該使用瀉下治療,因為這是血液流失的表現,如果錯誤地進行瀉下治療,會導致陰液進一步損失,最終可能致死。這就是為什麼在治療厥陰病時沒有強烈建議使用瀉下的方法,特別是對於血虛的患者,更應嚴禁使用瀉下療法。
(21)如果手腳冰冷,脈搏細微到近乎消失的程度,這時應該使用【當歸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假設這個人體內長期存在寒氣,那麼就應該考慮使用溫補肝腎的方劑來治療。從前一條提到的脈象虛弱,到這一條的脈象細微,兩者都反映出體內血液不足的情況。不僅不能使用瀉下治療,連過度的溫熱藥物也不適用。因為脈象虛細从根本上來說是陽氣衰弱的表現,而陰血更是相對更加不足,所以在藥方中適宜使用當歸和白芍來滋養陰液,不應該使用乾薑、附子等藥物來耗損陰液。就算患者平時就有長期的寒性體質,也只是需要在當歸四逆湯的基礎上增加吳茱萸和生薑來調節,由此可見,對於乾薑和附子這類藥物的使用,自然是應該避免的。深入理解這些原則,就能夠領悟到中醫治療中的高妙之處。
(22)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原文
大汗出而熱反不去,正恐陽氣越出軀殼之外。若內拘急,四肢疼,更加下利、厥逆、惡寒,則在裡純是陰寒,宜亟用四逆湯以回其陽,而陰邪自散耳。
(23)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原文
此證較上條無外熱相錯,其為陰寒易明。然既云大汗、大下利,則陰津亦亡。但此際不得不以救陽為急,俟陽回尚可徐救其陰,所以不當牽制也。
(24)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原文
傷寒脈促,則陽氣跼蹐可知,更加手足厥逆,其陽必為陰所格拒而不能返,故宜灸,以通其陽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大量出汗,但體內仍然感到發熱,並且伴隨腹部拘急、四肢疼痛、腹瀉、四肢厥冷且畏寒,這時可以用四逆湯來治療。因為患者大量出汗導致陽氣外泄,體內卻是陰寒之氣佔據,四逆湯可以溫補陽氣,驅散陰邪。
如果一個人大量出汗,同時伴有大量腹瀉及四肢厥冷,也可用四逆湯治療。這種情況沒有外熱症狀,很明顯是陰寒之氣作祟。雖然患者大量出汗、腹瀉導致陰津損耗,但此時必須優先回陽,待陽氣回升後再慢慢補充陰液,不能過於糾結陰津損耗。
如果患有傷寒,脈搏細數,手足厥冷,可以灸療。傷寒患者脈搏細數,表示陽氣受阻,加上手足厥冷,代表陽氣被陰邪阻礙,無法回歸,因此需要灸療,以疏通陽氣。
(25)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原文
滑為陽脈,其裡熱熾盛可知,故宜行白虎湯以解其熱,與三陽之治不殊也。
(26)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原文
手足厥冷,疑似陰邪,其脈有時乍緊,則是陽邪而見陽脈也。陽邪必結於陽,所以邪結在胸中,心下煩滿,飢不能食也,此與太陽之結胸迥殊。其脈乍緊,其邪亦必乍結,故用瓜蒂散湧載其邪而出,斯陽邪仍從陽解耳。
(27)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用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原文
白話文:
(25)如果患了傷寒,脈象滑且出現手足冰冷(厥)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有熱邪。應該使用白虎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脈象滑代表陽氣旺盛,由此可推知體內的熱勢強烈,因此適宜使用白虎湯來清除這股熱邪,其治療原則與處理三陽經的熱病相似。
(26)如果病人手腳冰冷,脈搏時而變得緊繃,這表示邪氣凝聚在胸中;倘若同時感到胸口鬱悶煩躁,雖飢餓卻無法進食,這是病狀位於胸中的表現,應該採取催吐的方法來治療,宜使用瓜蒂散。雖然手腳冰冷看似屬陰邪所致,但脈搏偶爾呈現緊象,實際上是陽邪的表現。陽性邪氣容易積聚在身體的上半部分,即胸中,導致胸口不適和煩悶,以及雖感飢餓卻無法進食。這種情況與典型的太陽經邪氣結胸不同。由於脈搏時緊時鬆,顯示邪氣也是時聚時散,因此使用瓜蒂散能促使邪氣上湧並排出體外,遵循了陽邪從陽面解除的原則。
(27)如果患了傷寒,手足厥冷並且感到心下悸動不安,應首先處理水氣積聚的問題,建議使用茯苓甘草湯。處理完水氣後,再針對手足厥冷進行治療。如果不這樣做,水氣可能會滲入胃中,導致腹瀉的發生。
太陽篇中飲水多者,心下必悸,故此厥而必悸者,明系飲水所致,所以乘其水未漬胃,先用茯苓甘草湯治水以清下利之源,後乃治厥,庶不致厥與利相因耳。
(28)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原文
此表裡錯雜之邪,最為難治,然非死證也。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則陽氣陷入陰中;下部脈不至,則陰氣亦復衰竭;咽喉不利,唾膿血,又因大下傷其津液而成肺痿。《金匱》曰:肺痿得之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者是也。泄利不止,未是下焦虛脫,但因陽氣下陷所致,故必升舉藥中兼調肝肺,乃克有濟,此麻黃升麻所以名湯,而謂汗出愈也。
白話文:
在《傷寒論》的太陽篇中提到,如果病人飲水很多,他們的心下部位通常會感到悸動。因此,當患者出現手腳逆冷且伴有悸動的情況時,這明確是由過量飲水所引起。針對這種情況,在水氣尚未滲入胃部之前,應該先使用茯苓甘草湯來治療水氣,清除導致腹瀉的根源,之後再處理手腳逆冷的問題,這樣做可以避免手腳逆冷和腹瀉相互影響,加劇病情。
(28)如果患了傷寒六七天後,因為使用了強烈的瀉下藥物,導致寸脈變得沉而緩慢,手腳冰冷逆向,下肢的脈搏微弱難以觸及,咽喉不適,吐出膿血痰,以及持續不停的腹瀉,這種情況屬於難治之症,應以麻黃升麻湯作為主方來治療。
這種病症是表邪和裡邪交錯混雜的狀態,治療起來特別困難,但並不意味著無法治癒。在使用瀉下藥後,若出現手腳冰冷逆向,寸脈沉緩,這表示身體的陽氣已經陷入陰分之中;下肢脈搏微弱或無法觸及,顯示陰氣也同樣衰弱;咽喉不適、吐膿血,則是由於瀉下損傷了體內的津液,進而導致肺部受損,正如《金匱要略》所說,肺痿往往是因使用猛烈瀉下藥導致大量喪失津液而引起。雖說腹瀉不止,但這還不算是下焦功能完全衰竭,主要是因為陽氣向下陷落所造成的。因此,治療上必須使用能提升陽氣的藥物,並且兼顧調理肝肺功能,這正是麻黃升麻湯的用意所在,服用此方後,通過發汗可以達到痊癒的效果。
按:寸脈沉而遲,明是陽去入陰之故,非陽氣衰微可擬,故雖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為純陰無陽可知。況咽喉不利,唾膿血,又陽邪摶陰上逆之徵驗,所以仲景特於陰中提出其陽,得汗出,而錯雜之邪盡解也。
(29)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原文
腹中痛多屬虛寒,與腹中實滿不同,若便轉氣下趨少腹,則必因腹寒而致下利,明眼見此,自當圖功於未著矣。
(30)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原文
白話文:
脈象沉遲,代表陽氣已退入陰分,並非陽氣衰微,因此即使手足冰冷、下肢脈搏微弱、腹瀉不止,也不能判定為純陰無陽。再加上咽喉腫痛、吐膿血,更是陽邪入侵陰分上逆的表現。所以仲景在治療陰證時,特別強調陽氣的重要性,透過發汗使陽氣復甦,就能解除各種雜病。
傷寒發病四五天,腹部疼痛,感覺氣流往下移動至小腹,這是將要腹瀉的徵兆。腹部疼痛多半是虛寒所致,與腹中積食不同。如果氣流下移至小腹,必然是腹部寒冷導致腹瀉,明眼人應該及早採取措施,避免病情加重。
傷寒本就屬於寒邪入侵導致的疾病,如果醫生再用吐瀉法治療,寒邪就會被逼入更深層,甚至逆流而上,導致食入即吐。此時可以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來治療。
本自寒下,是其人之平素胃寒下利也,較上條之轉氣下趨少腹者,更為已然之事矣。所以才病傷寒,即不可妄行吐下,與病人舊微溏,不可服梔子湯互意。舊微溏而用梔子,則易湧易泄;本自寒下,而施吐下,則吐下更逆,其理甚明,注家不會其意。寒格者,因誤施吐下之寒藥,致成格拒也。
若食入口即吐,格拒極矣,故用乾薑、人參以溫補其胃,用黃連、黃芩之苦以下逆氣,而解入里之熱邪也。
(31)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原文
白話文:
原本就容易腹瀉,是這個人平時胃寒導致的,比之前提到的轉氣下趨少腹更加嚴重。因此,患了傷寒,就不能隨便使用吐下藥物,這和病人以前就輕微腹瀉,不能服用梔子湯是一個道理。以前就輕微腹瀉而服用梔子,容易加重腹瀉;原本就容易腹瀉,卻使用吐下藥,則會更加逆流,道理很明顯,注解者不明白其中意思。寒格,是因為誤用吐下寒藥,導致身體拒絕藥物。
如果食物入口就吐,身體已經極度拒絕藥物,所以使用乾薑、人參來溫補胃氣,使用黃連、黃芩的苦味來降逆氣,同時解除進入內里的熱邪。
(31)腹瀉,脈象沉而遲,病人面色微紅,身體有微熱,腹瀉排出的是未消化的食物,必定會出汗解脫,病人一定會輕微昏厥。這是因為面色微紅是陽氣外露,腹部虛寒的緣故。
下利、脈沉遲,裡寒也。面少赤,有微熱,則仍兼外邪,必從汗解。但戴陽之證,必見微厥,汗中大伏危機,其用法即迥異常法,下條正其法也。
(32)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原文
上條辨證,此條用藥,兩相互發,然不但此也。少陰病,下利清穀,面色赤者,已用其法矣。要知通之正所以收之也,不然豈有汗出而反加蔥之理哉?
(33)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原文
灸之不溫,脈不還,已為死證,然或根柢未絕,亦未可知。設陽氣隨火氣上逆,胸有微喘,則孤陽上脫而必死矣。與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正同。
白話文:
腹瀉、脈象沉而遲,這是內寒的症狀。臉色略微泛紅,稍微發熱,則還伴有外邪,必須從發汗來解。但如果是陽氣衰微的症狀,一定會出現輕微的厥逆,出汗後反而會有更大的危險,用藥方法就必須與平常不同,下一條會說明正確的治療方法。
(34)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原文
厥利無脈,陽去而難於返矣。然在根本堅固者,生機尚存一線,經一周時脈還、手足復溫則生,否則死矣。此即互上條用灸之意,所以不重贅灸法也。少陰下利,厥逆無脈,服白通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厥陰下利,厥逆脈絕,用灸法,晬時脈還者生,不還者死。可見求陽氣者,非泛然求之無何有之鄉也。
根深寧極之中,必有幾微可續,然後借溫灸為鸞膠耳。
(35)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原文
白話文:
如果病人腹瀉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過了七天脈搏恢復,手腳也溫熱了,就能活下來;如果脈搏沒有恢復,就會死亡。這表示即使陽氣離去,但只要生命力尚存,就能靠溫灸來恢復。同樣地,少陰證的腹瀉,伴隨厥逆無脈,服用白通湯後,脈搏突然出現就表示死亡,脈搏微弱地恢復才表示存活;厥陰證的腹瀉,伴隨厥逆無脈,使用溫灸後,過了七天脈搏恢復就表示存活,沒有恢復就表示死亡。這說明尋找陽氣必須精準,不能盲目。
陽氣深藏於體內,只要有一絲微弱的生機,就能藉由溫灸來恢復。
如果病人腹瀉、腹脹滿、身體疼痛,應該先溫暖內裡,再攻治外邪。溫暖內裡可用四逆湯,攻治外邪可用桂枝湯。
此與太陽中篇下利、身疼用先里後表之法大同。彼因誤下而致下利,此因下利而致腹脹,總以溫里為急者,見睍曰消之義也。身疼痛,有里有表,必清便已調,其痛仍不減,方屬於表。太陽條中已悉,故此不贅。
(36)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原文
此條重舉下利清穀,不可攻表以示戒,正互明上條所以必先溫里,然後攻表之義也。見誤攻其汗,則陽出而陰氣彌塞,胸腹必致脹滿而釀變耳。
(37)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原文
實為邪盛,邪盛必正脫也。
(38)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原文
白話文:
這跟太陽中篇下利、身疼用先里後表的方法很相似。那裡是因為誤下導致下利,這裡是因為下利導致腹脹,總之都得先溫里,這是「見睍曰消」的意思。身疼痛,既有裡又有表,必須清便後才調治,如果疼痛依然不減,就屬於表症。太陽條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裡就不再贅述。
這段話再次強調下利清穀,不可攻表,以示警戒,也間接說明了上一條中必須先溫里後才能攻表的原因。如果錯誤地攻其汗,就會陽氣外泄,陰氣阻塞,胸腹必然脹滿而導致病變。
邪氣盛則正氣衰,正氣衰必死。
下利伴有微熱而渴,脈搏微弱,現在已經自愈。下利伴有脈數而渴,現在已經自愈;如果沒有好轉,必然會清出膿血,因為有熱氣的緣故。下利伴有脈數、微熱汗出,現在已經自愈;如果又開始緊縮,表示病情尚未解除。
微熱而渴,證已轉陽,然正恐陽邪未盡也。若脈弱,則陽邪已退可知,故不治自愈。脈數與微熱互意,汗出與脈弱互意,脈緊則不弱矣。邪方熾盛,其不能得汗,又可知矣。
(39)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原文
清、圊同義。脈見浮數,若是邪還於表,則尺脈自和。今尺中自澀,乃熱邪摶結於陰分,雖寸口得陽脈,究竟陰邪必走下竅而便膿血也。
(40)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原文
下利而脈沉弦,主裡急後重,成滯下之證,即所稱痢證也。脈大者,即沉弦中之大;脈微弱數者,即沉弦中之微弱數也。脈微弱數,雖發熱不死,則脈大身熱者,其死可知矣。
白話文:
病人略微發熱且口渴,病情已經轉為陽虛,但仍擔心體內陽邪尚未完全消除。如果脈象微弱,就表示陽邪已經退去,可以自行痊癒。脈象快速和微熱互為表裡,汗出和脈象微弱也互為表裡,如果脈象緊實,就表示脈象不微弱。邪氣正盛,患者卻無法出汗,也能證明這一點。
(39)患者腹瀉,寸脈反浮而數,尺脈則沉而澀,必會排出膿血。
「清」和「圊」意思相同。脈象浮而數,如果邪氣回歸體表,尺脈就會平和。現在尺脈沉澀,說明熱邪積聚在陰分,雖然寸口脈象屬陽,但陰邪最終會向下走,從肛門排出膿血。
(40)患者腹瀉,脈象沉而弦,表示腹部沉重;脈象有力,表示腹瀉尚未停止;脈象微弱而數,表示病情將要自行停止,即使發熱,也不會死亡。
患者腹瀉而脈象沉弦,表示裡急後重,屬於腸胃積滯導致的腹瀉,也就是痢疾。脈象有力,指的是沉弦脈象中的有力;脈象微弱而數,指的是沉弦脈象中的微弱而數。脈象微弱而數,即使發熱也不會死亡,但如果脈象有力且身體發熱,死亡的可能性就很高。
(41)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原文
熱利下重互上文,即傷寒轉痢之謂也。
(42)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原文
此從上條另申一義,見凡下利慾飲水者,與藏寒利而不渴自殊,乃熱邪內耗津液,縱未顯下重之候,亦當以前湯勝其熱矣。
(43)下利,譫語,以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原文
此與陽明經譫語、胃中有燥屎正同。乃不用大承氣,而用小承氣者,以下利腸虛,兼之厥陰藏寒,所以但用小承氣,微攻其胃,全無大下之條耳。
白話文:
當身體發熱,且伴隨腹瀉,排泄物沉重,可以使用白頭翁湯治療。
上文提到腹瀉與排泄物沉重,指的是傷寒轉變成痢疾的症狀。
如果腹瀉,並且很想喝水,說明體內有熱氣,可以使用白頭翁湯治療。
這段話接續上文,強調腹瀉想喝水與寒性腹瀉不渴的區別,說明腹瀉想喝水是因為熱邪耗損津液所致,即使沒有明顯的排泄物沉重,也應該使用白頭翁湯來清熱。
腹瀉、神志不清,且排泄物乾燥,說明有燥屎,宜使用小承氣湯。
這段話與陽明經神志不清、胃中有燥屎的情況相同。之所以用小承氣湯,而不是大承氣湯,是因為腹瀉導致腸虛,加上厥陰藏寒,因此只用小承氣湯,輕輕地攻伐胃部,並沒有大瀉的用意。
(44)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原文
已下利而更煩,似乎邪未盡解,然心下濡而不滿,則為虛煩,與陽明誤下,胃虛膈熱之證頗同,故俱用湧法也。
(45)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厥陰之邪上逆而兼發熱,乃肝膽藏府相連之證也,故用小柴胡湯分散其陰藏陽府之嘔熱也。
(46)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原文
嘔而脈弱,小便利,裡虛且寒;身有微熱,證兼表裡;其人見厥,則陰陽互錯,故為難治。然不難於外熱,而難於內寒也。內寒則陽微陰盛,天日易霾,故當用四逆湯以回陽,而微熱在所不計也。況乾薑配附子,補中有發,微熱得之自除耶。
白話文:
(44)在腹泻之后,如果出现更加心烦的症状,且按下心口下方感觉柔软,这是属于“虚烦”的情况,适宜使用栀子豉汤来治疗。原本已经腹泻,但仍然感到烦躁,看似病邪未完全解除,然而心下位置触感柔软并不胀满,表明这是因虚而导致的烦躁,与阳明病中误用下法后导致的胃虚、胸膈有热的症状相似,因此两者都适宜采用涌吐的方法来治疗。
(45)如果出现呕吐并且伴随发热,应当以小柴胡汤为主进行治疗。这种情况属于厥阴病邪气上逆,并同时伴有发热,是肝脏与胆腑相互关联的症状表现,因此使用小柴胡汤来调和肝胆阴阳,疏散藏府之间的呕吐与发热症状。
(46)如果出现呕吐且脉象虚弱,小便又顺畅频繁,身体有轻微发热,同时伴有手足冰冷(厥)的症状,这属于难以治疗的情况,应以四逆汤为主方。呕吐伴随脉象虚弱,小便通畅,表明体内既虚且寒;身体虽然有轻微发热,显示出病情涉及表里;患者若出现厥冷现象,则表示阴阳平衡失调,因此治疗较为困难。然而治疗的难点不在于外在的轻微发热,而在于内在的阳气衰微、阴寒过盛。如同天空被阴霾遮蔽,阳光难以透出,这时应当使用四逆汤来恢复阳气,对于轻微的发热不必过分考虑。况且方中的干姜配合附子,既能补益又能发散,轻微的发热在这样的药力作用下自然会消退。
(47)乾嘔,吐涎沫者,吳茱萸湯主之。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原文
厥陰之邪上逆而乾嘔、吐涎沫,可用吳茱萸湯以下其逆氣。若陰邪上逆,結而為癰,潰出膿血,即不可復治其嘔,正恐人誤以吳茱萸湯治之耳。識此意者,用辛涼以開提其膿,亦何不可耶!
按:厥陰篇中次第不一:有純陽無陰之證;有陰陽差多差少之證。有陽進欲愈,陰進未愈之證;復有陰居八九,陽居一二之證。厥而發熱,熱深厥深,上攻而成喉痹,下攻而便膿血,此純陽無陰之證也。脈微細欲絕、厥冷,灸之不溫,惡寒、大汗、大利、躁不得臥,與夫冷結關元,此純陰無陽之證也。
白話文:
乾嘔、吐出唾沫的人,可以用吳茱萸湯治療。如果嘔吐的人身上有膿包,就不要治療嘔吐,等膿包自行消退就好。
這是因為厥陰的邪氣上逆導致乾嘔、吐唾沫,可以用吳茱萸湯來降逆氣。但是如果陰邪上逆,結成膿包,潰出膿血,就不要再治療嘔吐,怕有人誤用吳茱萸湯。明白這個道理的話,用辛涼藥物來引導膿液排出,也是可以的。
需要注意的是,厥陰篇裡所述症狀的陰陽比例不盡相同:有純陽無陰的症狀,也有陰陽比例相差多或少的症狀;有陽氣恢復而病症快好,陰氣未復而病症未愈的症狀,也有陰氣佔八九成,陽氣佔一二成的症狀。厥陰導致發熱,熱氣和厥陰氣都深,向上攻就會造成喉嚨阻塞,向下攻就會造成肛門排膿血,這是純陽無陰的症狀。脈搏微細欲絕、厥陰導致身體冰冷,灸艾灸也不見效,怕冷、大量出汗、排泄頻繁、躁動不安、睡不著,以及關元穴冰冷,這些都是純陰無陽的症狀。
厥三日,熱亦三日,厥五日,熱亦五日,手足厥冷,而邪熱在胸,水熱在胃,此陰陽差多差少之證也。渴欲飲水,飢欲得食,脈滑而數,手足自溫,此陽進欲愈之證也。默默不欲食,寸脈雖浮數,尺脈自澀,嘔吐涎沫,腹脹身疼,此陰進未愈之證也。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嘔而脈弱,小便複利,本自寒下,復誤吐下,脈沉微厥,面反戴陽,此陰居八九,陽居一二之證也。大率陽脈陽證,當取用三陽經治法;陰脈陰證,當合用少陰經治法。
厥陰病見陽為易愈,見陰證為難痊。其表裡雜錯不分,又必先溫其里,後攻其表。設見咽喉不利,咳唾膿血,則溫法不可用,仍宜先解其表矣。世醫遇厥陰諸證,如涉大洋,茫無邊際可測,是以動手即錯。茲不厭繁複,闡其要旨,俾後學奉為指南云。
白話文:
經過三天的四肢逆冷之後,又接續三天的發熱,再經歷五天的四肢逆冷,同樣伴隨著五天的發熱,這種情況下,如果手腳冰冷而邪熱停留於胸部,且有水熱積聚在胃中,這就是陰陽失衡程度不同所導致的病症。如果病人感到口渴想喝水,餓了想吃東西,脈象滑且快,並且手腳自然回暖,這是陽氣增進、疾病趨向好轉的跡象。相反地,如果病人沉默寡言沒有食慾,雖然寸口脈浮且數,但尺脈卻細弱,伴有嘔吐涎沫、腹部脹痛、全身疼痛,這表示陰氣增強,病情尚未康復。如果出現腹瀉清水樣的大便,體內寒而外表發熱,嘔吐且脈搏微弱,小便又頻繁清澈,本來就屬於寒性下利,卻錯誤地進行了催吐或瀉下的治療,導致脈象沉微而四肢逆冷,面部反而呈現出不正常的潮紅,這顯示陰寒之氣佔據了絕大部分,陽氣僅存少量。一般來說,如果脈象和症狀顯示為陽性的,就應該採用三陽經的治療方法;如果是陰性的脈象和症狀,則應結合使用少陰經的治療原則。
在厥陰病的治療中,如果出現陽性症狀,通常比較容易治愈;若是陰性症狀,則治療較為困難。如果表裡症狀混雜不明確,必須先溫暖內臟,然後再處理表面的問題。如果發現咽喉不適、咳嗽並吐出膿血,就不能再使用溫補的方法,而應該首先解除外在的表症。許多醫師在面對厥陰病的各類症狀時,常感如同航行在茫茫大海,無法把握明確的方向,因此常常治療失誤。這裡不辭繁瑣,詳細闡述其關鍵要點,希望可以作為後學者診治時的指導原則。
再按:厥陰經原無下法,首條即先示戒云,下之利不止矣。蓋厥陰多至下利,下利中復有死證。《金匱》云:五藏氣絕於內,則下利不禁。此所以致戒不可下耶!中間雖有用小承氣湯一法,因胃有燥屎,微攻其胃,非攻其腸也。雖有厥應下之一語,乃對發汗而言,謂厥應內解其熱,不應外發其汗耳。
豈可泥應下二字,遂犯厥陰之大戒耶?自晉迄今,傷寒失傳,遇陽明二三日內當下之證,及少陰二三日急下之證,總不能下。至厥陰六七日不當下之時,反行下之。在熱深厥深之陽證,下之已遲,萬一僥倖,不過為焦頭爛額之客;在亡血藏虛之人,下之百無一生矣。幾千年來,孰任殺人之辜耶?
白話文:
厥陰經本來就沒有下法的原則,一開始就明確提出警告,說下瀉的話就會止不住。因為厥陰經很容易導致下瀉,下瀉中又有致命的症狀。《金匱要略》中說:「五臟之氣衰竭於內,就會導致下瀉不止。」這就是為什麼要提醒大家不可下瀉的原因。雖然中間有一味小承氣湯,但它是用來治療胃中有燥屎的,只輕微攻伐胃部,而不是攻伐腸道。雖然有「厥應下」的說法,但那是針對發汗而言的,意思是說厥陰應該內解其熱,不應該外發汗。
怎麼可以執著於「應下」兩個字,而犯了厥陰經的大忌呢?從晉朝到現在,傷寒醫學失傳,遇到陽明病發病二三日內應該下瀉的症狀,以及少陰病發病二三日應該急下瀉的症狀,都無法下瀉。到了厥陰病發病六七日不應該下瀉的時候,反而去下瀉。在熱邪深入、厥陰深入的陽證,下瀉已經太遲了,就算僥倖活下來,也只不過是焦頭爛額的病人;在血虛、臟腑虛弱的人身上,下瀉就沒有生還的機會了。幾千年來,誰擔負了殺人的罪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