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尚論篇卷首 (12)

回本書目錄

尚論篇卷首 (12)

1. 詳論溫疫,以破大惑

此何以故?西北土高地燥,即春夏氣難上升,何況冬月之凝冱;東南土地卑濕,為霧露之區,蛇龍之窟,其溫熱之氣,得風以播之,尚有可耐;設旦暮無風,水中之魚,衣中之蝨,且為飛揚,況於人乎!蒸氣中,原雜諸穢,益以病氣、死氣,無分老少,觸之即同一病狀矣。此時朔風了不可得,故其氣轉積轉暴,雖有薰風,但能送熱,不能解涼。

盛世所謂解慍阜財者,在兵荒反有注邪布穢之事矣。叔和以夏應大熱而反大寒為疫,詎知大寒正疫氣消弭之候乎?故疫邪熾盛,惟北方始能消受,詩惡譖人,思欲投畀有北,以熄其焰,析義精矣!鄉紳萬吉人,營葬五雷驚蛇之地,觸動土瘟;壯者病疫,少者病痘,一夕暴死五人。余令於營北,掘井二丈,投豬首、饅首、蒸飯,促引土氣下收,旋封其井,即得安全無損。

此余偶試楊、曾之秘,非心得也。范文正公守饒,冬溫,吏請禱雪。公取薄冰置座,嘿坐良久,瑞雪滿空,頃深三尺,蟊賊疫鬼,何地潛蹤耶!可見先儒退藏於密,借凝冰為影草,已攝大地於清冷之淵矣,詎非法王手眼乎?

白話文: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西北地區地勢高燥,春季和夏季的氣都難以上升,更何況是冬天寒冷凝凍的時候;而東南地區地勢低濕,是霧露瀰漫、蛇蟲鼠蟻滋生的地方,那裡的溫熱之氣,藉由風力傳播,尚且勉強可以忍受;但如果早晚沒風,水裡的魚、衣服裡的蝨子都會飛揚起來,何況是人呢!蒸騰的氣體中,原本就混雜著各種污穢之物,再加上疫病之氣和死氣,不論老少,只要接觸到就會得同樣的病。此時北風完全沒有,所以疫氣就越積越盛,越來越猛烈,即使有薰風,也只能傳送熱氣,無法驅散寒冷。

太平盛世所謂的消災解厄、發財致富,到了兵荒馬亂的時候,反而會出現邪祟橫行、污穢瀰漫的情況。叔和認為夏季應該是大熱卻反而出現大寒是疫病的徵兆,難道不知道大寒正是疫氣消散的跡象嗎?所以疫邪盛行,只有北方才能夠消受。詩經裡說“惡語傷人六月寒”,想要把怨恨投向北方,以熄滅其烈焰,這解釋得相當精妙!鄉紳萬吉人,在五雷轟擊、驚蛇出沒的地方營造墳墓,觸怒了土瘟;壯年人得了疫病,小孩得了天花,一夜之間暴斃五人。我命令在墳墓的北邊,挖井兩丈深,投入豬頭、饅頭和蒸熟的飯,以此吸引地氣下降收斂,然後立刻封好井口,就得以安全無事。

這是我偶然嘗試楊、曾二位前輩的秘方,並不是我自己的心得。范文正公鎮守饒州時,冬天卻很溫暖,官吏請求祈禱下雪。范文正公取來薄冰放在座位上,靜靜地坐了很久,結果瑞雪紛飛,頃刻之間積雪深達三尺,那些作亂的疫鬼,哪裡還能藏身呢?由此可見,古代賢人深藏妙法,借用凝結的冰來作為符咒,已經將大地攝入了清冷的深淵,難道不是法術高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