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昌

《尚論篇》~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陽明經下篇

凡外邪已趨少陽,未離陽明,謂之少陽陽明,列於此篇。

凡屬正陽陽明之證,病已入於胃腑,故下之則愈。其有胃不實,而下證不具者,病仍在經。在經之邪不解,必隨經而傳少陽,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胸脅滿痛之證,必兼見一二,故謂之少陽陽明,其實乃是陽明少陽也。

少陽主半表半裡,陽明證中才兼少陽,即表裡皆不可攻,故例中止用和法。

少陽陽明合病,另有專條,附三陽經後。

(1)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原文

潮熱本陽明胃實之候,若大便溏,小便自可,則胃全不實,更加胸脅滿不去,則證已傳入少陽矣。才兼少陽,即有汗下二禁,惟小柴胡一方,合表裡中而總和之,乃少陽一經之正法,故陽明少陽亦取用之,無別法也。

(2)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原文

不但大便溏為胃未實,即使不大便,而見脅下硬滿、嘔與舌胎之證,則少陽為多,亦當從小柴胡湯分解陰陽,則上下通和,濈然汗出,而胎、嘔、脅滿之外證一時俱解矣。既云津液得下,則大便自行,亦可知矣。此一和而表裡俱徹,所以為貴也。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八字,關係病機最切。風寒之邪,協津液而上,聚於膈中,為喘,為嘔,為水逆,為結胸,常十居六七。是風寒不解,則津液必不得下。倘誤行發散,不惟津液不下,且轉增上逆之勢,愈無退息之期矣。此所以和之於中,而上焦反通也。至於雜病項中,如痰火、哮喘、咳嗽、瘰癧等證,又皆火勢薰蒸日久,頑痰膠結經隧,所以火不內熄,則津液必不能下灌靈根,而清華盡化為敗濁耳。夫人之得以長享者,惟賴後天水穀之氣,生此津液,津液結則病,津液竭則死矣。

故治病而不知救人之津液者,真庸工也。

論太陽陽明、少陽陽明,原有可下之證

(3)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煩實,大便難是也。原文

注謂脾約乃太陽之邪,徑趨入胃,而成胃實,貽誤千古。詳後答門人問脾約論。

附少陽轉陽明二證

此與陽明兼帶少陽之症迥殊,故另揭出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躁煩實,大便難是也。陽明原文

病已傳到少陽經,而去陽明經遠矣。乃從少陽經治法,發汗利小便已,其人方才胃中躁煩實。大便難者,是少陽重轉陽明,而成可下之一證也。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少陽原文,此條亦互上條之意,解見少陽。

附太陰轉陽明一證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太陰原文

脈浮而緩,本為表證,然無發熱惡寒外候,而手足自溫者,是邪已去表而入里。其脈之浮緩,又是邪在太陰,以脾脈主緩故也。邪入太陰,勢必蒸濕為黃,若小便自利,則濕行而發黃之患可免。但脾濕既行,胃益乾燥,胃燥則大便必硬,因復轉為陽明內實,而成可下之證也。

附少陰轉陽明一證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少陰原文

少陰之證,自利者最多。虛寒則下利清穀,滑脫則下利膿血,故多用溫法。此以六七日不大便而腹脹,可見熱邪轉歸陽明,而為胃實之證,所以宜於急下也。

附厥陰轉陽明之證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厥陰原文

下利則熱不結,胃不實,何得譫語耶?此必邪返於胃,內有燥屎,故雖下利而結者自若也。半利半結,所以不宜大承氣,而宜於小承氣,微動其結耳。

附答客難大意

客有熟仲景之書者,難昌曰:所分陽明三篇,將仲景陽明證中七十四條收盡無遺,大開後人眼目,可謂智矣。只是過矜其智,而掩昔賢之長,鄙見微有不滿耳。昌曰:余何敢哉!客曰:王叔和當日編次陽明一經,首列問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者何也?仲景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難是也。

聖言煌煌,子既遵其例,何反後其文耶?昌曰:三段揭首,叔和已誤,曷可再誤?昌分三篇,不從茲起見也。三篇舉以統括七十餘條之義,若叔和所列,不過是絕無僅有之一證,以冠篇首,則陽明一經之大旨盡矣。此無難辨者,蓋當日之問,乃問三陽經中可下之證,所以答云,太陽陽明之可下者,除是脾約;少陽陽明之可下者,除是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難。舍此二證,則太陽、少陽必無一定之下法矣。

今分三篇,以明太少二陽之不可下,乃以可下之條,混引其端,昌之所不敢出也。又況少陽陽明,所謂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大便難者,乃是病邪已去陽明,全入少陽,及發汗利小便後,少陽症亦盡罷,其邪不入三陰,重複轉到陽明,所以名為少陽陽明,與始先病在陽明,略兼少陽一二者,有何干涉哉?客始為之心折。

附答門人奇問

門人問:治傷寒之法,軌則雖多,必有精一之理可以貫徹終始者,請吾師試舉一言以蔽之,可乎?余曰:傷寒之變,千蹊萬徑,如之何其可以一言括耶?門人曰:如痘疹秘訣,謂起先開盤時,要有根腳,有根腳則漿成;及至灌膿時,要無根腳,無根腳則毒化。此亦片言居要者,吾師曷不仿而言之?余笑曰:若是則姑擬一言,以答子之奇問,亦無難者。凡治傷寒之訣,起先惟恐傳經,傳經則變生;其後惟恐不傳經,不傳經則勢篤。

此二語不識可括其義否?門人躊躇曰:起先惟恐傳經韙矣,其後惟恐不傳經之說大奇且大創,未之前聞也。余曰:仲景言之再四,但子輩雙眸未炯,見同未見耳,何奇創之有耶?仲景云: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

蓋陽明之脈行身之前,邪入其經,則有前經、後經相傳之次第;而陽明之府,乃中州之胃,為水穀之海,藏府經脈之總司,邪入其中,則無復傳次之可言,所以惟有下奪一法,奪其土而邪自不留耳。此仲景於陽明經內,特挈不傳之妙理也。

又云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經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此一段至理,千古無人看出,總不識其所言者何事。

詎知脈弦浮大而氣反短,連腹都滿者,邪不傳也;脅下及心痛,乃至久按之氣不通者,邪不傳也;鼻乾,不得汗,嗜臥,表裡俱困,乃至一身及面目悉蒸為黃者,邪不傳也;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者,胃熱熾盛,上下道窮,邪不傳也;耳前後腫,刺之小差者,內邪不傳,乃至外抉其血亦不散,但其腫小差也;外不解,過經十日,留連極矣。

所謂萬物所歸,無所復傳者,原為美事,孰知病邪歸之而不傳,反成如此之危候耶!要知陽明之邪,來自太陽,去自少陽,所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推其邪,使速往少陽去路也;脈但浮,無餘症者,與麻黃湯推其邪,使速還太陽來路也。若不尿,腹滿,則胃邪內壅,不下行矣;而更加噦,則胃氣將竭,愈上逆矣,再有何法可以驅其邪而使之傳哉?又云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解已也。

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見脈浮細而嗜臥,邪已盡傳於外而解散者,方可無慮。設胸滿脅痛,則當與小柴胡湯推之,速往少陽而出;設脈但浮,無餘症,則當與麻黃湯推之,速往太陽而出,是皆惟恐其邪之不傳,暗伏危機也。必識此意,然後始識仲景用藥之故。

不然,豈有十餘日後而無故張皇,反用麻黃湯之理哉!凡此皆因太少二陽與陽明連貫,故用表法,所謂從外入者,驅而出之於外也。復有表裡陰陽之間,正已虛而邪不盡,無可速傳之候,仲景用法,悉從外邪不能傳出起見。如: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

設不振慄,則邪不能傳之於表,而無從得汗可知也。然既云陰陽兩停,其傳表傳裡未可預定,所以惟陽脈微者,方是邪不能傳表,當從汗之而解;惟陰脈微者,方是邪不能傳裡,當從下之而解,此其故,甚可思也。若非邪住不傳之候,則陽脈微者,當補其陽;陰脈微者,當補其陰矣。

豈有反汗之而傷其陽,下之而傷其陰之理哉!又如: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症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服之本當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矣。乃反加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此邪因屢下而入里已深,非一柴胡湯可以盡提之,傳出於表,必再與大柴胡湯分提表裡之邪。陽邪傳陽,陰邪傳陰,一舉而分解之,始為合法。

不然,豈有嘔急、郁煩,表症轉增,反行兼解其里之理哉!又如: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乃是說陽分之邪微微結聚,不能傳出於表裡,故本文即繼之曰必有表,復有里也,其旨甚明也。末云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即前證過經十餘日,用大小柴胡分提使傳之法也。乃知舍此更無可使其傳矣。

又如: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此邪退正虛,而餘邪阻滯,不能傳散,以致無可奈何也。此時將汗之乎?下之乎?和之乎?溫之乎?仲景巧用梔子豉湯,湧載其餘邪於上,俾一吐而盡傳無餘。設非此一法從高而越,有殆而已矣。又如:云食谷則噦;不能食,攻其熱則噦;欲飲水者,與水則噦;不能食者,與水則噦,何其言之不一耶?皆是為胃氣虛寒,餘邪不能傳散者,致其叮嚀也。

更有谷癉一證,邪熱在胃,不能傳出,反蒸食而發黃;固瘕一證,胃氣虛寒,水停不行,反滲大腸而瘕泄。此三證者,仲景但言證,而不言治,學者倘不透此一關,果何從而施治耶?是則邪之傳與不傳,所關如此甚鉅。乃治傷寒家,初不量邪勢之淺深,胃氣之厚薄,而貿貿以從事也,實由先聖法則,未經昔賢闡繹,後學漫無入路耳。

夫足太陽膀胱,足陽明胃,足少陽膽,皆府也,何必獨歸陽明始不傳耶?蓋膀胱主出,胃主納,膽不主出納,所以惟陽明胃為藏納之地,具載物之體,傳經之邪,必歸陽明始能消之。若夫胃土告困,不能消邪,則在府之邪,漫無出路,久之必漸積於本經,其脈必仍轉為浮。所以仲景云脈續浮者,與柴胡湯。

此中復有奧義,其義維何?即必有表,復有里之說也。胡用柴胡湯提出少陽,俾循經次而傳太陰、少陰、厥陰,以盡其邪,乃始得以無患耳。若但浮,無餘證,則是有表無里,只用麻黃湯提出太陽,其邪立解,不勞餘力矣。

得仲景之神者,目擊道存,即如天以四時成歲,中土各旺於季月之末,然後木庇其根,火收其焰,金銷其肅,水藏其瀾,使非傳之中土,則木火金水不相連貫,何以化機盈眸不息乎?人之飲食入胃,清氣升而濁氣降,渣滓不留者,其妙惟在於傳。設一日不傳,則積滯而不能化矣。

至於仙家攢簇五行,東三南二,木火相戀,歸於中土;西四北一,金水相親,歸於中土。其妙更在於不傳,設傳則流散而不能造矣。然則中土之傳與不傳,足盡天人之蘊,又何疑於醫事哉?門人爽然曰:似此剔出傷寒神髓以立言,數之可千,推之可萬,恍疑身陟天星津,炯炯光芒,流射肺腑矣,請名之曰伐髓迪光論。

門人問:脾約一症,胃強脾弱,脾不為胃行其津液,如懦夫甘受悍妻之約束,寧不為家之索乎?余曰:何以見之?曰:仲景云,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為難,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以是知胃強脾弱也。余曰:脾弱即當補矣,何為麻仁丸中反用大黃枳實厚朴乎?子輩日聆師說,而腹笥從前相仍之陋,甚非所望也。仲景說胃強,原未說脾弱,況其所謂胃強者,正是因脾之強而強。

蓋約者,省約也。脾氣過強,將三五日胃中所受之谷,省約為一二彈丸而出,全是脾土過燥,致令腸胃中之津液日漸乾枯,所以大便為難也。設脾氣弱,即當便泄矣,豈有反難之理乎?相傳謂脾弱不能約束胃中之水,何以反能約束胃中之谷耶?在陽明例中,凡宜攻下者,惟恐邪未入胃,大便弗硬,又恐初硬後溏,不可妄攻;若欲攻之,先與小承氣,試其轉失氣,方可攻,皆是慮夫脾氣之弱,故爾躊躇也。

若夫脾約之症,在太陽已即當下矣,更何待陽明耶?子輩傅會前人,以脾約為脾弱,將指吳起之殺妻者為懦夫乎?有悖聖言矣。

門人又問曰:今乃知脾約之解矣。觸類而推,太陽陽明之脾約,與少陽陽明之胃中躁煩實、大便難者,同是一症,此其所以俱可攻下耶!余曰:是未可言觸類也。因難之曰:邪熱自太陽而陽明而少陽,為日既久,爍其津液,大便固當難矣。其在太陽,方病之始,邪未入胃,何得津液即便消耗,而大腸燥結耶?且太陽表邪未盡,又何不俟傳經即亟亟潤下,而自犯太陽之禁耶?門人不能對。

因誨之曰:脾約一症,乃是未病外感之先,其人素慣脾約,三五日一次大便者,乃至感受風寒,即邪未入胃,而胃已先實,所以邪至陽明,不患胃之不實,但患無津液以奉其邪,立至枯槁耳。仲景大變太陽禁下之例,而另立麻仁丸一法以潤下之,不比一時暫結者,可用湯藥盪滌之耳。此義從前瞶瞶,凡遇素成脾約之人,亦必俟經盡方下,百無一生矣!故因子問而暢發之。

附問難門人大意

暇日門人聚談仲景制方之妙,主伯亞旅,天然一定。因問曰:仲景於太陽經中,有兼帶陽明經者,其風傷衛,則桂枝中加葛根;其寒傷營,則麻黃湯中加葛根。有兼帶少陽經者,其風傷衛,則桂枝湯中加柴胡;其寒傷營,則麻黃湯中加柴胡,合、並之病亦然。是則陽明經以葛根為主藥,少陽經以柴胡為主藥矣。

乃少陽經專用小柴胡湯,而陽明一經全不用葛根湯者何耶?門人不能對。因誨之曰:此有二義:太陽而略兼陽明,則以方來之陽明為重,故加葛根;陽明而尚兼太陽,則以未罷之太陽為重,故不用葛根。且陽明主肌肉者也,而用葛根大開其肌肉,則津液盡從外泄,恐胃愈燥而陰立亡,故不用者,所以存津液耳。本經前條有云,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

太過為陽絕於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是陽脈實者,且不可過汗,其陽脈微者,又當何如耶?仲景所以陽明諸症,全不用葛根之意,益彰彰矣。小兒布痘見點之時,第一戒用葛根,用之則肌竅盡開,一齊擁出。昔賢云見點之後,忌用升麻湯,以升麻湯中有葛根耳。後人誤謂見點後忌用升麻,至於葛根反恣用無忌。

只遺一湯字,而葛根等兔脫,升麻等雉罹,兒命遭枉,等恆河沙數矣。因與治傷寒,濫用葛根,劫人津液者,並舉示戒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