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正珍

《傷寒論集成》~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一

〔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喻昌曰。先挈太陽病之總脈總證。統中風傷寒為言也。

內藤希哲曰。此以後稱太陽病者。指此脈此證一二見者而言。非單指脈證悉具者而言也。

張璐曰。脈浮者。邪氣並於肌表也。程應旄曰。太陽經之見證。莫確於頭痛惡寒。故首揭之。

吳人駒曰。頭為三陽之通位。項為太陽之專位。有所障礙。不得如常之柔和是為強痛。

成無己曰。惡寒者。嗇嗇然增寒也。雖不當風。而自然寒矣。惡風者。見風至則惡矣。得以居密室之內幃帳之中。則坦然自舒也。

方有執曰。項。頸後也。惡寒者。該風而言也。

白話文:

太陽病的脈象浮,頭頸部會疼痛伴隨惡寒。喻昌說,這段文字首先概括了太陽病的總脈象和總症狀,統括了中風和傷寒。

內藤希哲說,之後提到太陽病,指的是出現此脈象和症狀之一二者,並不是指所有脈象和症狀都完全符合。

張璐說,脈象浮,表示邪氣停留在肌膚表面。程應旄說,太陽經的症狀,最明顯的就是頭痛惡寒,所以首先列出這兩個症狀。

吳人駒說,頭是三陽經的交匯處,頸後是太陽經的專屬部位。如果有阻礙,就無法像平常一樣柔軟,就會感到疼痛。

成無己說,惡寒指的是身體冷得發抖,即使沒有風吹,也會感到自然寒冷。而惡風指的是看到風吹過來就會感到害怕,只有待在密室裡才能感到舒暢。

方有執說,項指的是頸後。惡寒指的是受風寒影響。

正珍曰。太陽指表而言。蓋傷寒以六經言之。古來醫家相傳之說。不可遽易者也。夫人之常情。每信於其所習見。而疑於其所未習看見者。故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襲其舊名。實則非經絡之謂也。藉此配表裡脈證已。故論中無一及經絡者。可見此書以六經立名。猶數家者流以甲乙為記號。

注家不察。解以素靈經絡之說。可謂不解事矣。大氐外邪之中人。其始浮在肌表。謂之太陽病。最淺且輕。所以居三陽之首也。脈浮邪氣在表之診。(千金方曰。凡脈浮之與沉。以判其病在陰陽表裡也。)頭項強痛。謂頭痛項強。此蓋文之一體。猶稱車馬羸敗。(後漢書羊續傳)耳目聾瞑(晉書山濤傳)也。

白話文:

正珍說,太陽病指表證。傷寒以六經來論述,是古代醫家相傳下來的說法,不能輕易改變。一般人通常只相信自己習慣看見的事物,而懷疑自己未見過的事物。所以仲景也不得不沿用這個舊名詞,但實際上並非指經絡。藉此指表裡脈證的配對而已。所以書中沒有任何一處提到經絡,可見此書以六經來定名,就像各家書派都用甲乙來做記號一樣。

注釋家不深入探究,用《素靈經》中的經絡說來解釋,可謂不明事理。邪氣入侵人體,最初浮在肌膚表層,稱為太陽病,最淺最輕,所以排在三陽之首。脈浮表示邪氣在表證的診斷。(《千金方》說:凡是脈浮或脈沉,用來判斷疾病在陰陽表裡。)頭項強痛,就是頭痛頸項僵硬。這只是文的習慣用法,就像說車馬羸弱。(《後漢書·羊續傳》)耳目聾瞑(《晉書·山濤傳》)一樣。

故瓜蒂散條云。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是也。太陽病。有傷寒。有中風。此條統而論之。故惟云脈浮。而未分其緊與緩也。其所謂惡寒。亦兼惡風言之。惡風輕。惡寒重。舍輕取重。所謂舉大而小從者也。其唯稱惡寒。而不言發熱者。以太陽傷寒之初證。有或已發熱。

或未發熱之異也。後凡稱太陽病者。皆指斯條之脈證而言。譬如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若但見自下利三字。以為葛根湯證。則與彼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條。其亦奚擇焉。讀者莫草草看過。〔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白話文:

《傷寒論》中《瓜蒂散》條指出:病人出現類似《桂枝湯》證的症狀:頭不痛,頸項不僵硬,就是這種情況。這是太陽病,可能是傷寒,也可能是中風。這條條文概括地敘述了這些情況。因此,條文中只提到脈浮,並沒有區分脈緊或脈緩。這裡所說的惡寒,也包含了惡風的意思。惡風較輕,惡寒較重,因此舍輕取重,只提到了惡寒,而沒有提到發熱。這是因為太陽傷寒的初期症狀中,有的已經發熱,有的還沒有發熱,情況有所不同。

以後凡是提到太陽病,都指這條條文中所指的脈象和症狀。例如,太陽病與陽明治病合併發生的情況,一定會有自下利。這種情況使用《葛根湯》治療。如果只見到「自下利」三個字,就認為是《葛根湯》證,那麼,這種情況與太陽病與少陽病合併發生的自下利,以及《黃芩湯》條中的自下利,又有什麼區別呢?讀者不可草率地看過。

王肯堂曰。太陽病。上條所揭云云者。是也。後皆仿此。

汪琥曰。脈緩。當作浮緩看。

中西惟忠曰。惡寒發熱。惡寒之中且發熱。發熱之中且惡寒也。

張志聰曰。汗出而毛腠虛。故惡風。

方有執曰。中。當也。

喻昌曰。中字與傷字無別。即謂傷風亦可。

正珍曰。此條承首條。論太陽病表虛中風之脈證也。其不言脈浮頭項強痛者。承首條略之也。汗出惡風。對下條傷寒無汗惡寒言之。名為二字。示其本只一氣非他邪也。(品字箋漢字注云。水經曰漾水出瀧西郡氏道縣嶓塚山。東至武都。始為漢水。蓋漢水發源時。不名漢而名漾。

其後又不止名漢。而更名滄浪。以水所經歷。隨地得名。謂之為者。明其只此一流非他水也。)〔傷寒中風辯〕太陽病有傷寒有中風。其脈其證。判然各異。治亦不同。不可不辯也。先輩諸公皆謂。風為陽邪。寒為陰邪。風邪傷衛。謂之中風。寒邪傷營。謂之傷寒。雖然風之與寒均是一氣。

白話文:

王肯堂說:太陽病的症狀,上條所列舉的都是。後文皆以此為例。

汪琥說:脈搏緩慢,應當看作浮緩。

中西惟忠說:惡寒發熱。惡寒之中還有發熱,發熱之中還有惡寒。

張志聰說:出汗毛孔疏鬆虛弱,所以容易受風。

方有執說:中,是正對的。

喻昌說:中字與傷字沒有差別,也可以說成是傷風。

正珍說:這條是承接第一條,論述太陽病表虛中風的脈象和症狀。沒有提到脈浮、頭項強痛,是因為承接第一條而省略了。出汗惡風,與下條傷寒無汗惡寒相對而言。名為二字,表示其本質上只是一種氣,不是其他邪氣。(《品字箋》中漢字注云:水經說漾水發源於瀧西郡氏道縣嶓塚山,東流到武都,才開始稱作漢水。也就是說,漢水發源時不叫漢水而叫漾水。後來又不止叫漢水,而改名叫滄浪。這是因為水流經過的地方不同,隨地得名。之所以稱之為者,是為了說明這只是一條河流,不是其他水流。)

〔傷寒中風辯〕

太陽病有傷寒和中風之分。它們的脈象和症狀截然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必須要加以辨別。前輩諸位醫家都認為:風是陽邪,寒是陰邪。風邪侵犯衛氣,稱之為中風;寒邪侵犯營血,稱之為傷寒。儘管如此,風與寒實際上都是一種氣。

合而不離者也。故冬月雖寒無風則溫。夏時雖熱有風則涼。此風送寒來。寒隨風入故也。是以寒之傷人。不能無風。而風之傷人。亦不能無寒。豈有風唯傷衛而不傷營。寒唯傷營而不傷衛之理乎。況營衛等事本仲景之所不言乎。其妄不辨而明矣。去風寒均是一氣。至其感人。

或為中風。或為傷寒者何也。蓋以人之體氣素有虛實之異。其所受之邪。每從其虛實而化。其從虛而化者謂之中風。其從實而化者謂之傷寒。所以名之傷寒中風者。以其惡寒惡風之異也。雖然惡風者不得不惡寒。惡寒者不得不惡風。是必然之勢也。但無汗者之惡風。不如有汗者之惡風。

白話文:

風寒本是相合而無法分離的。所以冬月雖然寒冷,但沒有風則溫暖;夏時雖然炎熱,但有風則涼爽。這是因為風能送來寒氣,寒氣隨著風而進入人體。因此,寒氣要傷害人體,就必須借助風;而風要傷害人體,也必須依賴寒氣。怎麼可能只有風傷害衛氣而不傷害營氣,而寒氣只傷害營氣而不傷害衛氣呢?況且營氣和衛氣相互依存,這本就是仲景醫典中不曾言明的事。這種妄加斷言,其錯誤顯而易見。去除風寒,本質上都是針對同一種氣。至於風寒侵入人體後,

有的會導致中風,有的會導致傷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體質本來就存在虛實之別,他們所受的邪氣,往往會根據其虛實而轉化。從虛弱之處轉化的,就稱為中風;從實質之處轉化的,就稱為傷寒。所以稱之為傷寒中風,是因為它們表現出怕寒怕風的不同特徵。雖然怕風的人不可避免地也會怕寒,怕寒的人也會不可避免地怕風,這是必然的趨勢。但是,沒有汗的人的怕風,不如有汗的人的怕風。

有汗者之惡寒。不如無汗者之惡寒。此中風傷寒之辨也。雖大段若斯。然遍考諸論中。傷寒亦謂之中風。中風亦謂之傷寒。如太陽中風脈浮緊。傷寒脈浮自汗出。傷寒脈浮緩。傷寒汗出而渴。傷寒中風五六日。不可枚舉。由是觀之。太陽病特表出斯二證者。本唯為分桂枝麻黃兩證之設已。

故傷寒中風四字。有指麻黃桂枝證言之者。有通稱外邪之證者。固不可一概而看。要顧其脈證如何而已。其題書曰傷寒論。亦此義也。豈特指麻黃證言之已乎。近閱中西惟忠名數解曰。傷寒中風。惟是輕重之別已。謂其重者為寒。謂其輕者為風。寒曰傷。風曰中。亦唯輕重之別已。

白話文:

出汗的人怕冷,不如不出汗的人怕冷。這是中風和傷寒的區別。雖然這一點差別很明顯,但是仔細研究各種醫論,傷寒也稱為中風,中風也稱為傷寒。比如「太陽中風」是指脈浮緊;「傷寒」是指脈浮自汗;「傷寒」是指脈浮緩;「傷寒」是指出汗口渴;「傷寒中風」是指發病五六天。不勝枚舉。由此可見,太陽病特別指出的這兩種證候,實際上只是為了區分桂枝和麻黃這兩種證候而設立的。

所以「傷寒中風」這四個字,有的時候是指麻黃和桂枝證候,有的時候是泛指外邪引起的證候。不能一概而論,一定要看具體的脈證而定。書名叫做《傷寒論》,也是這個意思。難道只是專指麻黃證候嗎?

最近看到《中西惟忠名數解》一書中說:「傷寒中風,只不過是輕重之別而已。重的叫做傷寒,輕的叫做中風。寒叫做傷,風叫做中。也是隻不過輕重之別而已。」

正珍謂。傷寒中風宜以虛實言之。不可以輕重言矣。傷寒亦有輕重。中風亦有輕重。豈徒謂傷寒輕者為中風。謂中風重者為傷寒而可乎。傷寒輕者麻黃湯主之。重者大青龍湯主之。傷寒既然。中風豈獨得不然乎。以意推之。所謂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是中風之輕者。雖初服桂枝。

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者。是中風之重者已。故其證雖輕傷寒自傷寒。其證雖重中風自中風。決不可以輕重言矣。故論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豈非虛實迥異乎。

白話文:

張正珍說:傷寒中風應該根據虛實來判斷,不能只看輕重。傷寒也有輕重,中風也有輕重。難道只有傷寒輕的才叫中風,中風重的才叫傷寒嗎?傷寒輕的,用麻黃湯治療;重的,用大青龍湯治療。傷寒尚且如此,中風難道不是這樣嗎?

依此推論,所謂的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是中風的輕症。即使一開始服用了桂枝,但反覆煩躁不解的,先刺風池風府穴,再服用桂枝湯,這就是中風的重症。所以,雖然證狀輕微卻是傷寒,雖然證狀嚴重卻是中風。絕對不能只憑症狀輕重來判斷。

所以說:桂枝本來是解表的,但如果脈象浮緊,發熱不出汗,就不能使用。這難道不是虛實有別嗎?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成本為作曰。非。)

方有執曰。或者。未定之辭。必者。定然之謂。曰或曰必者。言發熱早晚不一。而惡寒則定然即見也。

金鑑曰。胃中之氣。被寒外束。不能發越。故嘔逆也。

劉棟曰。惡寒。惡風之深劇者也。身體痛者。惡寒之甚也。嘔逆。乾嘔之甚者也。

正珍曰。此亦承首條。論太陽病表實傷寒之脈證也。故亦不及脈浮頭項強痛也。陰陽俱三字。王叔和所攙入。宜刪。名為二字。諸注本多作名曰。非也。今據玉函宋板為正矣。嘔實少陽正證。其在太陽。是兼證已。葛根加半夏湯條可參考。方有執云。嘔。吐也。逆。俗謂噁心。

白話文:

(三)關於太陽病,患者可能已經開始發熱,也可能尚未發熱。但必定會感到惡寒(極度怕冷)、身體疼痛以及嘔逆(嘔吐感或噁心感)。如果脈搏在陰陽(指脈搏的浮沉、速度等特徵)兩方面都表現出緊張感,那麼這種病症就被稱為傷寒。 方有執解釋說,「或者」這個詞表示不確定性,「必」則表示肯定性。這裡用「或者」和「必」來形容,意味著發熱的時間早晚可能不一,但惡寒的癥狀是必定立即出現的。 金鑑則認為,這是因為胃中的氣體被外部寒氣束縛,導致氣體無法正常運行,從而引發嘔逆。 劉棟進一步解釋說,惡寒是惡風的嚴重表現,身體疼痛則是惡寒的進一步加劇,而嘔逆則是乾嘔的極端狀態。 正珍指出,這一段是承接首條,論述太陽病中表實傷寒的脈證表現。因此,這裡並未提及脈浮、頭項強痛等癥狀。他認為「陰陽俱」三字可能是王叔和後來加入的,應該刪除。而「名為」二字,在許多注釋本中被寫作「名曰」,這是不正確的。他根據玉函宋版進行校正。他還提到,嘔逆其實是少陽病的主要癥狀,但在太陽病中,它更多被看作是兼證。可以參考「葛根加半夏湯」這一藥方來進一步理解。方有執補充說,這裡的「嘔」指的是嘔吐,「逆」則是俗語中說的噁心。

錢潢云。嘔逆。氣逆而嘔也。瀨穆云。嘔。嘔吐也。逆。逆上也。惟忠云。嘔逆者。欲嘔而其氣衝於上者也。予謂諸說俱未是。按嘔逆與吐逆同。逆亦嘔已。如下利疼痛之類。可以見矣。(緊品字箋曰。急也。絙引大急者亦謂之緊。語云。云弦急者小弦絕。言緊之太過也。正珍曰。

緊乃緩之反。所謂數急者是也。脈經諸書多與弦對說。非也。)

〔附錄〕原夫脈之動於周身也。唯是一血氣之所貫。是以人迎氣口太衝趺陽靡適不齊一。豈復有陰陽尺寸之可分別者哉。故其分陰陽論尺寸者。皆未知脈之所以為脈者耳。故論中言脈者。百五十許條。未嘗分陰陽尺寸也。可見其間稱陰陽尺寸者。皆是王叔和所攙。決非仲景氏之本色也。

白話文:

錢潢說:嘔逆,是氣逆導致嘔吐。瀨穆說:嘔,是嘔吐。逆,是逆上。惟忠說:嘔逆是想要嘔吐,但氣往上沖。我認為這些說法都不對。嘔逆和吐逆是一樣的,逆就是嘔。就像下利疼痛一樣,可以看得很清楚。(緊的意思是急。用力拉得很急也叫做緊。俗話說:「弦拉得太緊,小弦會斷。」就是說緊到極點。正珍說:緊是緩的反義,所謂頻率快的意思。脈經等著作大多把緊和絃並列,這是錯的。)

〔附錄〕脈在全身動,只是血氣貫穿。所以人迎、氣口、太衝、趺陽等脈,沒有不齊一節奏的。怎麼可能再區分為陰陽尺寸呢?因此,分陰陽論尺寸的,都是不懂脈的。所以論中提到脈的一百五十多處,都沒有區分陰陽尺寸。可見其間提到陰陽尺寸的,都是王叔和添加的,決不是仲景的原意。

惟忠云。審仲景氏所論。其惟曰脈浮脈沉者之最多。而其逮陰陽寸關尺者之最少也。若必以陰陽寸關尺為不可不候者。則其惟曰脈浮脈沉而不指其所候之在何處也。何其粗且略耶。觀乎其惟曰脈浮脈沉者最多。且不指其所候之在何處。則其所候之處。必當在寸口也。而未必若後世三指取三部。

惟其候之也。潛心於茲無敢失之輕易矣。惟忠此言。真可謂診家確論矣。

〔附錄〕門人某問曰。據先生之說。凡邪氣之犯人。其人表裡俱實。則發為三陽證。表裡俱虛。則發為三陰證。而其於三陽之初也。表虛而裡實。則發為太陽中風。表裡俱實。則發為太陽傷寒。雖然業既實矣。邪將何緣得犯入虖。余曰。實如吾子之言。但邪之襲人。必且俟夫腠理空疏之時。

白話文:

惟忠說:細讀仲景先生的論述,他所提到的「脈浮」、「脈沉」最多,而提到「陰陽」、「寸關」、「尺脈」的卻很少。如果一定要說「陰陽」、「寸關」、「尺脈」不可不把脈,那他只說「脈浮」、「脈沉」,卻沒有指出把脈的部位。這是多麼粗略啊!

觀察他只說「脈浮」、「脈沉」最多,而且沒有指出把脈的部位,那麼把脈的地方,必定是寸口。而後世的三指取三部的把脈法,未必符合他的意思。

他之所以這樣把脈,一定是專心致志,不敢輕視而有差錯。惟忠的這番話,的確可以說是診療家的準確論述。

附錄:

弟子某人問:根據先生的說法,凡是邪氣侵襲人體,如果表裡都實,就會發作成三陽證;表裡都虛,就會發作成三陰證。而三陽病的初期,表虛而裡實,就會發作成太陽中風;表裡都實,就會發作成太陽傷寒。然而,既然已經實了,邪氣怎麼還能夠侵入內部呢?

我回答:確實如你所說。但是邪氣侵襲人體,必定是在腠理空虛的時候。

然後敢入焉。故發虛人。當其腠理致密。則邪氣不能得而犯焉。雖實人。當其腠理空疏。則邪氣肆然而入焉。故不問其人之虛弱與實強。苟方其勞動飢餓入房出浴之際。而腠理適不密。則邪氣乘其一時之虛而入焉。此所以無虛實皆能致病者也。問者唯唯而退。因錄問答之言以附於此云。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劉棟曰。上二條。後人之言也。

惟忠曰。凡疾疢之於淺深緩急也。莫不脈證之盡焉。然又日之多少。或為之轉機。則日數何不舉也。所以系之以日數也。雖則系之以日數乎。亦惟概舉以為法焉爾。乃其不曰一日二日三日。而曰一二日二三日者。豈非概舉乎。又有不曰一二日二三日。而曰一日二日三日者。如曰一日太陽受之云云。

白話文:

因此纔敢侵入體內。所以虛弱的人,當其皮肉肌理致密之時,邪氣不能侵入。即使健壯的人,當其皮肉肌理空疏之時,邪氣就會肆無忌憚地入侵。因此無論虛弱或強壯的人,只要剛好處於勞動、飢餓、入房、出浴之時,而此時肌理恰好不緻密,那麼邪氣就會趁著身體一時的虛弱而侵入。這就是無論虛弱或強壯都會致病的原因。問話的人連連答應後便退下了。因此將問答之言錄在此處作為附文。

〔四〕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受寒邪。脈象沉靜者,表示沒有傳變。略微想嘔吐。若煩躁、脈數而急促者,表示有傳變。

〔五〕傷寒二三天。陽明經、少陽經的證候不見者,表示沒有傳變。

劉棟說:以上兩條是後人所說。

惟忠說:各種疾病的輕重緩急。沒有不受脈象和證候制約的。然而一天的時日多少,有時會成為疾病的轉機,那麼為什麼不記載日數呢?因此用日數來串聯。雖然用了日數來串聯,但也只是大概敘述作為法則而已。所以不用說「一天兩天三天」,而說「一二天二三天」,這不就是概略敘述嗎?再有不用說「一二天二三天」,而說「一天兩天三天」,比如說「一天太陽經受寒邪」云云。

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云云。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云云。是也。雖均之以日數乎。與其取之於概。曰一二日二三日。自不同也。乃必之於此。曰一日二日三日者。蓋取諸素問也。素問之於說。一日太陽受之。經各一日。至厥陰凡六日。此不取之於概。而必於此者也。

必於此者。推之於理者也。推之於理者。施於事必差。仲景氏之於論。皆施於事者也。奈何從夫理之為。而今及於此者。蓋後人謬窺仲景氏所論之似乎素問之說。取以自補者。遂傳於今耶。亦不可不擇矣。故今以乎概者為正。如其必於此者則舍㫋。

〔六〕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按為溫病三字。當作名為溫病四字。仿上二條例。)

白話文:

二、三天太陽病、少陽病的證候不會顯現出來。陽證發病七天後會加重,陰證發病六天後會加重。這是這樣的。雖然是以天數來計算,但跟概括性的數字不同。一定要以這幾個數字(一天、兩天、三天)為準。這是取自於《素問》的說法。

《素問》的說法是:第一天太陽經受邪,每條經絡各受一天,到厥陰經一共六天。這是沒有以概括性的數字,而一定要用這些數字。

一定要用這些數字,是因為推究起來是合乎道理的。合乎道理的道理,應用到實際情況中一定精密。仲景先生的議論,都是應用到實際情況中的。

怎麼會從道理上說,而現在又採用這些數字呢?大概是後人錯誤地認為仲景先生的議論好像《素問》的說法,就取來補足自己的論說,結果一直傳到今天。這也是不可不加選擇的。

所以現在以概括性的數字為正確。如果一定要用這幾個數字的話,那麼就捨棄概括性的數字。

〔六〕太陽病。發熱口渴,不惡寒的,叫做溫病。如果發汗後身體灼熱的,叫做風溫。風溫病的特點是:脈象浮陽,自發出汗,身體沉重,愛睡覺,鼻息一定鼾聲如雷,說話困難。如果受到寒邪的,小便不利,直視,尿失禁。如果受到熱邪的,皮膚微黃,嚴重的時候像抽搐痙攣、時常發暈。像被火燻過一樣的。第一次發逆尚可以延長壽命,再發逆就縮短壽命。(按:“為溫病”三字,應該是“名為溫病”四字,仿照前面兩條的例子。)

此條論太陽病表虛表實之外。別有一種溫病者。使之不混也。但其若發汗以下。王叔和所加。較之傷寒例。其贗自彰彰矣。況其曰灼熱。曰陰陽俱浮。曰一逆尚引日。曰再逆促命期。皆非仲景氏之辭氣乎。按素問熱論云。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暑當與汗皆出勿止。(皆。偕也。勿。無也。瘧論亦有與汗皆出語。病源候論引此作與汗偕出。又詩周頌。降福孔皆。晉書作降福孔偕。湯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孟子引之皆作偕。是皆可徵也。)又陰陽應象大論云。冬傷於寒。春必病溫。靈樞論疾診尺篇云。冬傷於寒。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太陽病表虛表實之外的另一種溫病,為了不混淆,特別區分出來。但如果使用發汗以下的治療方法,這是王叔和所添加的,與傷寒的原則相比較,它的偽劣便顯而易見了。況且文中所說的「灼熱」、「陰陽俱浮」、「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這些都不像是仲景先生的用語風格。

根據《素問》熱論篇記載,所有的由傷寒轉化為溫病的,在夏至之前發病的稱為「溫」,夏至之後發病的稱為「暑」。

暑病時,汗水會大量排出,不要阻止。(「皆」在此處意為「一起,同時」。「勿」在此處意為「不要」。在《瘧論》中也有「與汗皆出」的說法。《病源候論》引用此句作「與汗偕出」。另外,《詩經》周頌中有「降福孔皆」,晉書作「降福孔偕」。《湯誓》中「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孟子引用時作「偕」。這些都可以證明「皆」在此處意為「偕」。)

另外,《陰陽應象大論》記載,冬天受到寒邪侵襲,春天一定會發病溫病。《靈樞》論疾診尺篇記載,冬天受到寒邪侵襲,

春生癉熱。(癉之為言單也。但熱而無惡寒之謂。觀癉瘧消癉脾癉膽癉之類。而可見也。)其他論溫病者。猶且數篇。皆寒毒留連於內。至於春溫之時。發動作病者也。故名曰溫病。蓋得之漸漬於涸陰洹寒之中。而不自覺其被襲者也。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故其發也。亦復有漸矣。

非夫傷寒中風得諸一時之虛者之比也。是以唯熱而不惡寒。又所以稱癉熱也。今仲景氏冠之以太陽病者。一以其發動之初言之。一以其頭項強痛言之。(病源候論云。冬時嚴寒。人有觸冒之。寒氣入肌肉。至春得暖氣而發。則頭痛壯熱。謂之溫病。)以別夫陽明病之必自惡寒發熱而來者也。

白話文:

進入春天後所生的疾病稱為「癉熱」。(「癉」意為單獨,指只有發熱而沒有惡寒的病症。從「癉瘧」、「消癉」、「脾癉」、「膽癉」等名就可以看出。)其他討論溫病的文章還有好幾篇,它們都將溫病歸結為寒毒長期滯留在體內,到了春季溫暖的時節發作而成。因此命名為「溫病」。這類疾病通常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侵入人體而導致的,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它的發病過程也有漸進性。

溫病不同於傷寒和中風等短時間內發生的虛證,所以只有發熱而沒有惡寒,因此稱為「癉熱」。東漢名醫張仲景將溫病歸類為太陽病,一方面是根據其發作初期,另一方面是根據其頭項強痛的症狀。(《病源候論》中說:冬天嚴寒,有些人受到風寒侵襲,寒氣進入肌肉,等到春天天氣變暖後發作,出現頭痛、發熱的症狀,這就是溫病。)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區分溫病和陽明病,後者必定由惡寒發熱所致。

第此病多在荊室蓬戶之人。而不在重貂累蓐之門也。此所以都下甚稀而村鄙多有之也。往歲房州一漁師彌五左衛門者。來寓都下。時同友人賞花於東叡山。飲酒三四盞。歸後忽爾發熱。頭痛岑岑。大渴大煩。殆如陽明之證。延余請治。余乃問曰。有惡寒乎。其人曰。惟是發熱與渴已。

無有一毫惡寒也。就切其脈。洪大而數。蒸蒸汗出。因合大劑白虎加人參湯以與之數日。徐徐復故。是乃冬傷於寒。至春成溫者也。嘗觀內藤希哲解惑論云。夫中邪之大者。莫不即病焉。若其邪小者。留而不去。則不過成疝成積。豈有寒毒才藏於肌膚。至春夏為夫溫暑之夫病乎哉。

白話文:

這種病多發生在住在簡陋房屋和蓬草屋頂的人身上,而不在穿著華麗貂皮大衣、躺在厚重褥子上的富貴人家。這就是為什麼在京城中很少見,而在鄉村中卻很常見的原因。

幾年前,房州有一位名叫彌五左衛門的漁夫,來到京城寄居。當時他與朋友一同欣賞東叡山的櫻花,喝了三四杯酒。回家後,他突然發熱,頭痛綿綿,口渴煩躁,很像陽明症的表現。他請我診治。我詢問他是否有怕冷的症狀,他說只有發熱和口渴,沒有任何怕冷的症狀。我為他切脈,脈象宏大而數,並有蒸蒸出汗的現象。因此,我開了大劑量的「白虎加人參湯」給他,服用幾天後,逐漸恢復健康。

這是因為他在冬天受了寒,到了春天發作成溫熱病的緣故。我曾讀過內藤希哲的《解惑論》,書中說:受寒邪侵犯較重的,大多會在當下發病。如果邪氣較輕,留而不去,則只會形成疝氣或積聚。怎麼會有寒毒藏於體內,到了春夏才發作為溫暑病的呢?

但冬不藏精者。精氣虛微。至春夏不勝時令之氣。感而為溫熱病耳。蓋取諸錢潢之說矣。(錢潢溯源集云。溫者。天時溫暖之邪氣也。感之即為溫病。非謂冬月為寒所傷。至春而後為溫病也。○希哲又謂。冬傷於寒者。冬不藏精也。此以寒字為人之腎也。斯說雖出程應旄。實至於錢潢而成矣。

其略曰。寒乃北方寒水。在人則為兩腎。果然則春傷於風。以為不藏魂乎。夏傷於暑。以為不藏神乎。妄孰大焉。)雖然時令傷風寒之病。未初有不由表而入者。豈復有不有惡風寒而發者邪。仲景氏於中風傷寒之二證。必稱惡風惡寒者。以為何如乎。近又觀中西惟忠辨溫病云。

白話文:

如果在冬季沒有藏好精氣,導致精氣虛弱。到了春夏兩季,身體無法抵抗時令之氣,就會受到感染而導致溫熱病。這是根據錢潢的說法(錢潢在《溯源集》中說:溫病是指天氣溫暖時,邪氣入侵身體所造成的疾病,而不是指冬天受到寒冷所傷,到了春天之後才發展成溫病)。

趙希哲又說:在冬天被寒氣所傷的人,是因為他們在冬季沒有好好藏精。這裡的「寒」是指人體的腎臟。這個說法雖然是由程應旄提出的,但真正成形並為人所知的是錢潢。

趙希哲的說法概要如下:寒氣是北方寒冷的水氣,在人體中對應兩個腎臟。根據這個說法,如果在春天因為風氣而受傷,是不是因為沒有藏好魂魄呢?如果在夏天因為暑氣而受傷,是不是因為沒有藏好神志呢?哪一種說法比較荒謬呢?

儘管時令的風寒之病,最初都是從表證(身體表面)開始入侵的,但難道就不會有不受風寒影響而發病的嗎?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的中風和傷寒這兩種疾病,都一定會提到惡風和惡寒的症狀。這說明什麼呢?

最近我又看到中西惟忠在《辨溫病》中所寫的:

嗚呼此何以知其不即病。而至春至夏而變乎。倘能知焉乎。不若速施之治。而不使其寒毒之藏肌膚也。又何俟其至春至夏而變乎。孰謂素難之不妄虖。以余觀之。惟忠之妄。甚於希哲。何者希哲之言。本出錢潢吐唾之餘。固不足以掛諸牙頰。惟忠則以拔群之才。刻意仲景氏之書。

自以為千載一人。視天下醫者。猶螻蟻然。然而其言狂妄若斯。可不辨乎。夫古昔聖人之所以知夫春溫夏熱。皆出一寒毒者。蓋本諸貴賤異等。苦樂殊業之源。仰觀俯察。然後知之。豈其人自知之謂乎哉。假令有明者能知之者。將何術可以療諸未發乎。顯然太陽淺證。猶尚有失之治。

白話文:

唉呀!這是什麼道理?人為什麼會在沒生病時不治療,等到春天夏天病情變化了才來治?如果能知道這個道理,就應該趕快採取措施治療,而不是讓寒毒藏在肌膚裡。又何必等到春天夏天病情發生變化才治療呢?誰說《素難》的記載是胡言亂語?在我看來,惟忠的胡言亂語才更甚於希哲。那是因為希哲的言論,原本就是出自錢潢隨口胡言亂語,根本不足以當作參考依據。惟忠卻以他過人的才華,刻意鑽研仲景的書,自以為自己是千年難得一見的天才,把天下的醫生都看成螻蟻一樣渺小。然而他的言論卻狂妄至斯,豈能不加以辨析嗎?

古時候的聖人之所以知道春天寒冷、夏天炎熱,都是因為寒毒造成的。這是根據不同社會地位、不同職業,所帶來的不同生活方式和苦樂參半的緣故。聖人通過觀察社會萬象,才得知這些道理。難道是他們自己親自體驗後才知道的嗎?假使有聰明人能夠知道這些道理,將採取什麼辦法來治療未發生的疾病呢?顯而易見的太陽病淺表證狀,尚且有治療無效的風險。

以至少陽陽明而斃者。而矧沉潛伏匿之邪。其孰能謀之於未發乎。惟忠之妄。豈不甚於希哲耶。且夫邪氣之潛而不見者。世固甚多。若夫痘瘡之發於胎毒。風犬傷。楊梅毒之再發者。此皆伏邪在身。而不自知覺者也。他如史傳所記扁鵲之於桓侯。倉公之於齊丞相舍人奴。華佗於嚴盺。

亦皆預知之數日數月前者也。又古有行漸毒之術者。人雖服其藥。當時不覺其遭害。至經數月之久。其毒忽發。發則死矣。又如水銀輕粉之類。雖稱多毒乎。其發也。亦必在數日之後也。由此推之。寒毒之留連於人身。至春夏而發者。亦何疑之有。余嘗於十餘載前。著溫病考一編。

白話文:

即使是熱盛的陽陽明病症,患者尚且會因發病而死亡。更何況那些潛伏隱藏的邪氣。誰能在尚未發病時就察覺它們的存在呢?只有像忠先生那樣妄自尊大的人,才會認為自己比善於觀察事物的人更加厲害。其實,那些潛伏而不被察覺的邪氣,在世界上是多如牛毛。比如胎毒引發的痘瘡、風毒引起的犬傷、楊梅毒復發,這些都是邪氣潛伏在體內,而患者自己卻渾然不覺的例子。

其他如史書記載的扁鵲診治桓侯、倉公診治齊丞相舍人的奴僕、華佗診治嚴盺,都是提前數日或數月預知病情的事例。另外,古時候有懂得使用漸毒術(慢性投毒)的人,有人服用了他們的藥物,當時並未感到不適,過了幾個月後,毒性才會突然發作,發作後便會死亡。又比如水銀和輕粉等,雖然毒性很大,但也要在幾天後才會發作。由此推論,寒毒潛伏在體內,等到春天或夏天時才會發作,這有什麼可懷疑的呢?我曾經在十幾年前寫過《溫病考》一書。

備言其義。丙辰之春。祝融奪稿。今不復存矣。因聊舉其大義。以俟知音。雖然仲景氏逝矣。孰知余言之不狂。

〔七〕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此條三陰三陽大綱領。寒熱虛實之原本。不可不明也。但其發於陽七日愈以下。王叔和所補。今不取也。按玉函經以此一節為太陽篇開卷第一章。可謂仲景氏真面目也。後人不知。妄次之溫病章後。遂遣全編大法。不復明於世。悲哉。夫外邪之岐而為寒熱兩途者。固非邪氣有二也。

皆由其人虛實而已。所謂陰陽二字。指其人固有寒熱虛實之殊而言。太陽少陽陽明皆屬實熱。少陰太陰厥陰皆屬虛寒。可以見矣。其發於陽之始。謂之太陽。發於陰之始。謂之少陰。太陽終乎陽明。少陰終乎厥陰。少陽與太陰。皆其間證而已。此章就其病發之始而言。所以稱發也。

白話文:

關於這篇文章的意義,丙辰年春天,祝融(作者)的草稿被偷了,現在已不復存在了。因此,我就簡單地概括一下主要的內容,希望能遇到知音。雖然仲景(張仲景)已經過世了,但我相信我的話並不狂妄。

有些病症發病時會發熱惡寒,這是陽氣發作的表現;有些病症發病時不發熱也不惡寒,這是陰氣發作的表現。陽氣發作的病症,七天就會痊癒;陰氣發作的病症,六天就會痊癒。這是因為陽氣的數是七,陰氣的數是六。

這段文字是三陰三陽的總綱領,也是寒熱虛實的根本法則,不可不理解。不過,關於陽氣發作七天就會痊癒的說法,是王叔和後來補上的,現在不用採納。根據《玉函經》,這一段文字是太陽篇的開篇第一章,可以說是仲景真正的面目。後人卻不明白這一點,將它放在溫病章之後,導致整本書的精髓都無法顯現於世,令人感到惋惜。

外邪之所以會分化成寒熱兩種病症,並不是因為邪氣有兩種,而是因為患者本身的虛實不同。所謂的陰陽二字,指的是患者固有的寒熱虛實差異。太陽、少陽、陽明都屬於實熱,少陰、太陰、厥陰都屬於虛寒,這可以清楚地看到。

當陽氣開始發作時,叫做太陽;當陰氣開始發作時,叫做少陰。太陽發展到最後就會變成陽明,少陰發展到最後就會變成厥陰。少陽和太陰,只是它們之間的過渡狀態而已。這篇文章是從疾病發病的開始來論述的,所以稱為發。

先輩諸醫。不通此義。妄分風寒於二邪。以發於陽者為中風。以發於陰者為傷寒。指陰陽以為風寒。指無熱以為未發熱。(方有執喻昌魏荔彤及金鑑皆爾。)雖然風寒本一邪氣。非岐而有二也。營衛亦是仲景氏之所不取焉。且無熱之與未發熱。文義大異。豈可混同乎。其說至此而窮矣。

又有才知其發於陽發於陰之為陰證陽證。而未盡其本義者。訓夫陰陽二字。以為陰經陽經者。(程應旄張璐張志聰錢潢及島壽希哲宮義方諸人皆爾。)此雖似舉其一隅。然而經絡之說。亦是仲景氏所不據。論中無一及此者。其說亦至此而窮矣。又有發熱惡寒為三陽總證。無熱惡寒為三陰總證。

白話文:

前輩醫家對這個道理理解不透徹,錯誤地把風寒分成兩種邪氣,認為發生在陽經上的為中風,發生在陰經上的為傷寒,特別強調陰陽之別就是風寒之別,強調沒有發熱就是沒有發熱。(方有執、喻昌魏、荔彤、以及《金鑑》都是如此。)其實風寒本質上只是一個邪氣,不是分支成兩個的。營衛也是仲景派所不採用的。況且「無熱」和「未發熱」的意思相差甚遠,怎麼可以混為一談呢?這個說法到這裡就沒辦法解釋了。

還有人雖然知道「發於陽」和「發於陰」是指陰症和陽症,但沒有完全理解其本義,把「陰陽」兩個字解釋為「陰經」和「陽經」。(程應旄、張璐、張志聰、錢潢、島壽希哲、宮義方等人都是如此。)雖然這樣解釋似乎抓住了其中一點,但是經絡之說也不是仲景派所依據的,在《傷寒雜病論》中從未提及。這個說法也到這裡就沒辦法解釋了。

還有認為發熱惡寒是三陽合併症,不發熱惡寒是三陰合併症。

陰陽為表裡者。(劉棟惟忠二子皆爾。)然奈彼陽明之純於裡。與少陰之專於表何。又奈陽明之唯有熱而無惡寒何。其說亦至此而窮矣。又按成無己訓陰陽為寒熱。似則似矣。雖然寒之與熱。皆起自虛實。是虛實本而寒熱末也。成氏徒語寒熱。而不言虛實。要亦不知寒熱之所以為寒熱者也。

且其訓發為傷。吾未知何所考據。又觀全書所引戴元禮說。既以陰陽為經之陰陽。又指以為邪之陰陽。然就一字立二義。亦古之所無。況其說皆是仲景氏所不取者乎。其說亦至此而窮矣。嗚呼。自後漢迄今千有五百載。了無一人能得本旨者。是皆未曾熟讀詳玩故而已。嗚呼。

白話文:

陰陽互相表裡。(劉棟、惟忠兩兄弟都如此。)然而,陽明之氣純粹在內,少陰之氣專注在外,又有什麼用?又怎能解釋陽明之氣只有發熱,沒有惡寒呢?這種說法也僅能解釋到這個程度了。此外,根據成無己的解釋,陰陽代表寒熱。看似有道理,但寒與熱都是源自於虛實,所以虛實是根本,寒熱是枝末。成無己只解釋了寒熱,卻不談虛實,可見他根本不知道寒熱之所以為寒熱的原因。

而且,他把「發」解釋為「傷」,我也不知他是根據什麼考證的。再看整本書引用的戴元禮的說法,認為陰陽是經絡的陰陽,同時又指它是邪氣的陰陽。用一個字表達兩種意思,在古籍中也不曾見過。況且他的說法,仲景氏也都不曾採納。這種說法也僅能解釋到這個程度了。唉,從後漢至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竟沒有一個人能理解本質,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閱讀和仔細探討的緣故。唉。

醫苟不知陰陽之所以為陰陽。則仲景氏之旨不可得而窺焉。傷寒之病。不可得而療焉。其所關係。蓋非細故也。學者察諸。○外臺秘要曰。夫病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發於陽者。可攻其外。發於陰者。宜溫其內。發外以桂枝。溫里宜四逆。正珍曰。外臺所載雖不知據何書。

幸足以窺仲景氏之微意矣。因記備參考。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十〕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劉棟曰。上三條後人之所記也。

白話文:

醫師如果不知道『陰陽』為什麼是『陰陽』,那麼就無法窺得仲景的苦心,也無法治療傷寒的疾病。這關係重大,不是小事。學者們應該注意。

《外臺祕要》說:如果有發熱而惡寒的症狀,就是陽病。沒有發熱但是惡寒的,就是陰病。陽病可以攻其表,陰病應該溫其裡。攻表可以用桂枝,溫裡可以使用四逆湯。

《正珍》說:《外臺祕要》所載的雖然不知道根據哪本書,但足以為我們窺見仲景的深意。特此記錄供大家參考。

附錄

  1. 太陽病,頭痛超過七天後自行痊癒的,是因為經氣運行完畢的緣故。如果想要再發作一次,就針刺足陽明經,讓經氣不傳導,這樣就會痊癒。

  2. 太陽病,想要解除時,會從巳時到未時。

  3. 風寒表證沒有完全解除的,十二天後會痊癒。

劉棟曰:以上三條是後人所記。

〔十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上近字依成本補之。)

成無己曰。皮膚言淺。骨髓言深。皮膚言外。骨髓言內。身熱欲得衣者。表熱裡寒也。身寒不欲衣者。表寒裡熱也。

正珍曰。表熱裡寒。通脈四逆湯之證也。表寒裡熱。白虎湯之證也。(厥陰篇曰。下利清穀。裡寒外熱云云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又曰。傷寒脈滑而厥者。白虎湯主之。)按大寒大熱之大。當為太音讀。猶言甚。非大小之大也。論中有微熱微惡寒。而無小熱小惡寒者。可以見矣。

白話文:

第十一條 病人體內很熱,卻反而想靠近衣服的人,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體內很寒,卻反而不想靠近衣服的人,是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上文的「近」字根據原著補充)

成無己說:皮膚是指淺層,骨髓是指深層。皮膚是指外在,骨髓是指內在。身體熱想穿衣服的人,是表熱裡寒。身體寒不想穿衣服的人,是表寒裡熱。

正珍說:表熱裡寒,是服用「通脈四逆湯」的病證。表寒裡熱,是服用「白虎湯」的病證。(厥陰篇說:拉稀,拉出的是清穀,裡寒外熱,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又說:傷寒,脈滑而厥冷的,用白虎湯治療。)按文中「大寒、大熱」的「大」字,應該讀成「太」,表示「極度」。不是「大小」的「大」。文中還有「微熱、微惡寒」,而沒有「小熱、小惡寒」,可以證明這一點。

身大熱者。謂皮膚之表有翕翕之熱。上言身下言皮膚。其義不待解而了了。余義見乾薑附子湯條。再按。此條不似仲景氏辭氣。疑是古語。仲景氏採以錄之耳。通於文辭者。自能辨之。又按張璐以此二證為太陽表病。近衣為虛弱素寒人之病。不近衣為壯盛素熱人之病。且云。

若以皮膚為表。骨髓為里。則麻黃湯證。骨節疼痛。其可名為有表有里之證耶。張璐此說甚非也。表證豈有不惡寒者乎。又按志聰以太陽與少陰言之。亦非也。

〔十二〕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身大熱者

是指皮膚表面有浮動的熱氣。上面說「身」,下面說「皮膚」,意思很明顯,不需解釋。其他相關內容請參閱「乾薑附子湯」條目。

再次說明,這一條不像是仲景的用詞風格,懷疑是古人的說法,仲景採納並記載下來的。通曉文辭的人自然能分辨出來。

另據張璐的說法,這兩種證狀是太陽經的表症。穿著衣服會感到虛弱寒冷的是虛弱體寒之人的病症;不穿著衣服仍覺得虛弱寒冷的是體格強健、體質燥熱之人的病症。他還說,

如果以皮膚為表,骨髓為裏,那麼服用麻黃湯治療的證狀,骨節疼痛,豈不應該稱之為有表有裏的證狀嗎?張璐的這個說法非常不正確。表證難道不會畏寒嗎?

另據志聰的說法,太陽經與少陰經有關,這也不是正確的說法。

(十二)太陽中風

陽氣浮盛而陰氣虛弱。陽氣浮盛,所以自發發熱;陰氣虛弱,所以自出汗液。寒戰微微惡寒,遇風瑟瑟發抖惡風;浮浮發熱,鼻鳴乾嘔。服用桂枝湯治療。

此條王叔和攙入之文。非仲景氏語也。先輩諸醫。皆不知其所以然。奉為金科玉條。抑何不達於辭義之甚。蓋仲景有仲景之辭義。叔和有叔和之辭義。其辭其義。斷然不同。若彼辨脈平脈及傷寒例。人皆能知其為叔和。荀能知其為叔和。則此條之非仲景氏言。亦不俟辨而得矣。〔十三〕太陽病。頸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者字據成本補之。)

方有執曰。主。主當也。言以是為主當。而損益則存乎人。蓋脈證無有不相兼而見者。所以經但活潑潑不欲人拘執之意也。

正珍曰。此太陽中風之正證。表虛者也。其不言脈浮緩者。承上省之也。表虛非麻黃湯大發汗之所宜。故主以桂枝湯。溫而散之也。桂枝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這一段是由王叔和所添加的。不是仲景所說的話。從前的醫師都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卻奉為圭臬。真是不懂得辭義到極點了。因為仲景有仲景的辭義,叔和有叔和的辭義。它們的辭義截然不同。像辨脈平脈以及傷寒論例,大家都知道是叔和所寫的。既然知道辨脈平脈是叔和所寫,那麼這一段文字就不是仲景所言,也不用辨別就能知道。

〔十三〕太陽病,頸痛發熱,汗出惡風的,桂枝湯主治。

方有執說:「主,就是主治的意思。就是說以這個為主治,而加減則由醫師決定。」因為脈象和證狀沒有不相結合而出現的。所以經文只是活潑潑地寫出來,不想讓人拘泥於字句的意思。

正珍說:「這是太陽中風的正證,是表虛的證狀。它沒有說脈浮緩是因為承接上文而省略了。表虛不適合用麻黃湯這種大發汗的藥,所以用桂枝湯溫和地發散它。桂枝湯的方劑: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

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成本脫三味二字。當補之。離作漓。小促下有役字非。不出下有者字是。全書遍身作通身非。後服下有當字是。玉函千金翼俱無禁生冷云云十五字是。

白話文:

服用上五味藥材,細嚼三味。用七升水煎煮,以小火煮到剩三升。濾掉渣滓,趁溫熱時服用一升。服藥後過一會兒,再喝一升熱稀粥,以幫助藥效。蓋上被子保暖大約一小時。全身微微發熱,最好有些微出汗的感覺。但不可大汗淋漓。如果不出汗,病情不會好轉。如果服一劑後出汗,病情減輕,就停止服用,不必服完一個療程。如果不出汗,繼續服用。依循前面的方法,如果還是不出汗,往後服用的時間間隔縮短,約半日左右。

這樣服用三劑。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一天一夜服用。一週後觀察病情。服完一個療程後,症狀仍然存在,就繼續服用。如果不出汗,就服用到兩到三劑。忌食生冷、黏滑、肉類、麵食、辛辣食品、酒、乳酪、有臭味或難聞的食物。

金鑑曰。名曰桂枝湯者。君以桂枝也。劉棟曰。桂枝湯本大表解肌之方。而非發汗之方。故汗出者主之。然以有其證可發汗者之故。當時乃有溫服桂枝湯一升余。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似有汗者益佳云云。至麻黃湯。本是太陽發汗之方。

故曰不須歠粥也。是桂枝湯麻黃湯可發汗之分別也。且用桂枝湯發汗者。必有法。初一日用之而不解。二日用之而不解。三日又用之而尚不解者。不可與桂枝湯也。是本論之語。而太陽中風傷寒無汗有汗治法之辨也。

正珍曰。古今釋方意者。率皆考之本草。而推物物之性味。主張空理。牽強為說。雖然本草之為書。漢書藝文志不載。仲景氏序論亦無之及焉。由是觀之。其不傳也久矣。(香川太衝行余醫言痰條曰。神農本草晉時始出。疑是葛洪所作也。名醫別錄。亦相繼出。若非葛洪。應是成於陶弘景。

白話文:

金鑑中提到,所謂的桂枝湯,其主要成分是桂枝,這是用來解表、舒緩肌肉的一種方劑,並不是為了發汗而設計的。當患者出現流汗的情況時,這種方劑是適用的。然而,如果患者的症狀需要發汗,則可以服用桂枝湯後,再喝一些溫熱的稀粥,這樣可以幫助藥物的吸收和發揮效果。接著用被子覆蓋身體,等待約一小時,讓全身微微出汗,這對病情會有好處。

對於麻黃湯來說,它原本就是用來發汗的方劑。因此,服用後並不需要再喝粥。這就是桂枝湯和麻黃湯在是否可用於發汗上的不同之處。

此外,使用桂枝湯發汗,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果在第一天使用後,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在第二天、第三天繼續使用,但症狀仍然沒有改善,那麼就不適合再使用桂枝湯了。這正是論述中對於太陽中風和太陽傷寒(無汗或有汗)的不同治療方法的區分。

正珍指出,古今以來,大多數人研究藥方的意義時,都是參考本草(一種記錄植物、動物、礦物等物質及其性質、用途的書籍),並根據物質的性質和味道來推測。他們通常只是理論性的討論,缺乏實踐和具體的脈絡。然而,實際上,本草並不在漢代的《藝文志》中列舉,而張仲景在序論中也未提及。這說明,這些知識已經很久沒有被傳播和應用。

至於神農本草的起源,有人認為是在晉朝時期才開始流通,可能是葛洪所創作的。而《名醫別錄》也相繼出現。如果這不是葛洪的作品,那麼應該是由陶弘景所編撰。

且讀抱朴子。專尚仙術。以成仙為其道。終篇長生辟穀之妄談。宛然同一口氣。必是葛洪所託撰也。苟此書在漢以前。則張機傷寒論自序中。必當舉載焉。今觀舉胎臚藥錄。而無神農本經名。則知張機以前無比書決然而明矣。在張機以後。則葛洪乃其人。此亦斷然而可知矣。

正珍曰。太衝所說未的確。余別有考。)若其傳於今者。出於梁陶弘景所注。其後於東漢也。無慮五百餘載。此豈仲景氏之所據以制方者哉。故仲景之書。或可以正本草也。本草之書。不可以極仲景氏之蘊也。無己則通考全論。以窺其端倪乎。是余之所以不釋方意也云。又按金鑑及錢潢刪去去皮二字。

白話文:

同時研讀《抱朴子》。專注於仙術。以成仙為人生目標。全文充滿長生不老和闢穀的胡言亂語。顯然出自同一人之手。必然是大神葛洪所寫。如果這本書在漢朝之前就存在,那麼張機在《傷寒論》自序中一定會有所記載。如今查看《胎臚藥錄》,卻沒有神農《本經》的名稱。因此可以肯定,《抱朴子》在張機之前並不存在。張機之後,只有葛洪符合條件。這一點也可以斷定。

正珍說:「太衝的說法不確切。我另有考證。」如果《抱朴子》流傳至今,應該是梁朝陶弘景所作註解。比東漢時期晚約五百多年。難道仲景會根據這本書來配製藥方嗎?所以仲景的書或許可以更正《本草》。《本草》的書卻不能窮盡仲景的學問。無奈只能通讀全論,才能窺見其大概。這就是我不放棄藥方原意的原因。另外,根據《金鑑》和《錢潢》,刪除「去皮」二字。

其說曰。桂味皆在皮。若曰去皮。則木心有何氣味乎。不可入藥。殊不知所謂去皮者。惟是去甲錯無味之粗皮之謂也。

上桂枝湯方。本在前條之後。今移於此焉。服法中。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十三字。蓋叔和註文誤入正文者也。觀傷寒例可見矣。醫藥攻病。各有所主。專精一隅。故藥術稱方。按㕮咀二字。始見靈樞壽夭剛柔篇。張介賓曰。㕮咀古人以口嚼藥碎如豆粒而用之。後世雖用刀切。

而猶稱㕮咀者其義本此。品字箋云。㕮。齧。咀。味也。今醫家呼飲片為㕮咀者。上古無有刀㔍。但以口齒㕮而斷之。咀而味之。遂定其佐使君臣溫涼寒熱也。本草綱目序例云。恭曰。㕮咀。商量斟酌之也。宗奭曰。㕮咀有含味之意。如人以口齒咀齧。雖破而不塵。古方多言㕮咀。

白話文:

桂樹的香味都集中在樹皮上。如果說桂枝要剝去樹皮,那麼樹木的中心部位還有什麼氣味呢?這樣就不可以入藥了。其實所謂剝去樹皮,是指去除桂枝表層粗糙無味的皮而已。

前面提到的上桂枝湯方,原本排在前面一段,現在移到這裡。服用法中「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這十三個字,是叔和註解文字誤入正文的。參看傷寒的例子就可以明白了。醫藥攻治疾病,各有其專擅。專攻一方面,所以藥方稱為「方」。按「㕮咀」二字,最早見於《靈樞‧壽夭剛柔篇》。張介賓說,古人用口把藥材嚼碎成豆粒大小後服用。後世雖用刀切碎,但仍稱之為「㕮咀」,就是根據這個意思。

《品字箋》說:「㕮,齧。咀,味也。」現在醫家稱飲片為「㕮咀」,是因為遠古時代沒有刀具,只能用口齒咬碎藥材,並咀嚼出味道,然後確定藥材的配伍、君臣、溫涼寒熱。

《本草綱目‧序例》說,恭說:「㕮咀,就是商量斟酌的意思。」宗奭說:「㕮咀有含味的意思,就像人用口齒咀嚼食物一樣,雖然嚼碎了,但卻不弄碎成粉末。古方中常提到㕮咀。」

此義也。杲曰。㕮咀。古制也。古無鐵刅。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煎之。今人以刀剉細爾。以上諸說皆非也。蓋㕮咀者。謂製藥為飲片。蓋古人制藥。不用刀切。唯於臼中搗碎。令之如口齒㕮細。而後用之。是以謂之㕮咀。梁陶弘景名醫別錄云。凡湯酒膏藥舊方皆云㕮咀者。謂稱畢搗之如大豆。

又使吹去細末是也。若夫生薑大棗類。其質濕潤。不能得而㕮咀。因以切之擘之耳。後人不察。妄謂㕮咀者以口咬細也。或謂仲景書中刀切為㕮咀。存古名也。殊不知堅硬難破者。雖窮日之力。十兩以上固不可得而咬細。而於生薑下別稱切。則㕮咀與刀切自別矣。或疑果爾直謂之搗碎可也。

白話文:

這是這個意思。陶弘景說:咀嚼研磨,是古代的製藥方法。古代沒有鐵製刀具,就把藥材放在嘴裡咬碎,使其像麻豆煎一樣細碎。現在的人用刀子切碎藥材。以上這些說法都不是正確的。其實咀嚼研磨的意思是指製成藥材湯劑。古代人制藥不用刀切,只在臼中搗碎,使其像用牙齒咬碎的一樣細,然後才使用。所以稱之為咀嚼研磨。梁朝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說:凡是湯藥膏藥的古代藥方中都提到咀嚼研磨,是指搗碎後像大豆一樣大小。

又讓風吹去細末也是咀嚼研磨的意思。像生薑和大棗這類藥材,質地濕潤柔軟,沒辦法咀嚼研磨,只能切碎或掰開。後人沒弄明白,就胡亂說咀嚼研磨是用嘴咬碎。還有人說仲景的醫書中用刀切藥材也叫咀嚼研磨,這是沿用古稱。其實不知道那些堅硬難以搗碎的藥材,就算花上一天功夫,十兩以上的藥材也絕對不可能咬碎。而且生薑後面特別寫明瞭切碎,說明咀嚼研磨和刀切是不一樣的。有人懷疑,如果真是這樣,直接說搗碎就行了。

不可謂㕮咀矣。不知比象取義。華夏文辭之教乃爾。故詩以比為六義之一。禮以直情徑言為戎狄之道。苟不會此義。妄由戎狄之道以讀華夏古文。其不壅閼者幾希矣。服者。說文云。服用也。禮記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須臾者。韻會小補云。斯須則一離一合之頃。又須臾不久貌。

品字箋云。俄頃也。翻譯名義云。一日一夜共有三十須臾。又說類引毗曇論云。一息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摩喉。羅譯為一須臾。是三十息為一須臾也。稀粥者言薄粥也。品字箋云。稀疏也。促者。韻會小補云。催也。方有執云。漐漐和潤而欲汗之貌。微似二字。最為要緊。

白話文:

"不可謂㕮咀矣",這句話意味著不能輕易地進行咀嚼或評論。"不知比象取義"則表示不應僅止於表面的對比,而應深入理解其意涵。

"華夏文辭之教乃爾",這裡強調的是華夏文化的語言教育應當如此。"故詩以比為六義之一",意思是詩歌將對比視為六種基本修辭手法之一。"禮以直情徑言為戎狄之道",指出直接表達情感是野蠻民族的行為方式。

"苟不會此義",如果不懂得這些意義,"妄由戎狄之道以讀華夏古文",那麼在閱讀華夏古代文本時,可能會產生誤解。"其不壅閼者幾希矣",意思是這樣的誤解很少見,暗示正確理解古代文本的重要性。

"服者。說文雲。服用也",這段描述了「服」這個詞的意思,主要是指服藥或服飾。"禮記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引用禮記中提到,醫術需要傳承三代以上才能相信其藥方。

"須臾者。韻會小補雲。斯須則一離一合之頃",「須臾」指的是短暫的時間,「斯須」則是稍許的時間。「又須臾不久貌」,意味著「須臾」的特徵是時間不長。

"稀粥者言薄粥也",「稀粥」是指粥質稀薄的粥。「品字箋雲。稀疏也」,這裡可能在討論粥的稠度。

"促者。韻會小補雲。催也",「促」在這裡可以理解為急迫或催促。"方有執雲。漐漐和潤而欲汗之貌",這裡描述了一種藥物的狀態,即既潤澤又希望引發出汗。

"微似二字。最為要緊",最後這兩句強調了「微」和「似」這兩個字在理解上非常重要。

有影無形火謂也。如水流漓者。言過當也。(按通雅曰。林離一作淋漓。淋漓通作滲漓流離。陸機賦。流離濡翰。注曰。林離流離通用。)病必不除。決言不遵節制。則不效驗也。發秘曰。遍身漐漐四字。謂汗浹治也。若不若此。則必有發汗不徹。轉屬陽明之患也。

正珍曰。食禁十五字。後人所加。古無五辛之目。其說蓋出釋氏。酪者(西域記云。從乳得酥從酥得酪從酪得醍胡。)獸乳所制。其法本出胡貉。古昔中國人之所不食者。魏晉以來。其法漸入中國。若夫禮記所謂。醴酪鹽酪之酪。皆指酢酨言之。非乳漿也。詳見字典等書。

〔微似有汗解〕桂枝麻黃葛根青龍諸湯。鈞是太陽病發汗之劑。凡行斯諸劑者。宜溫覆以發其汗也。然嘗觀桂枝湯服法曰。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其於麻黃葛根青龍三方。皆言覆取微似汗。似訓為肖。非真之謂也。若然則此等諸方。殆不可以發汗言之。

白話文:

有所影響但無明顯表現的病症,稱之為「火」。如同水流散亂,意味著處理過度。(按照《通雅》的解釋,「淋灕」亦可寫作「林離」或「滲灕流離」。陸機在其著作中提到「流離濡翰」,註釋說明「林離」與「流離」可通用。)如果治療不當,不遵循適當的控制,病情就不會消除,確定無效。《發祕》中說到「遍身漐漐」這四個字,是指汗液能充分排出而達到治療效果。如果不是這樣,就可能會出現發汗不徹底,導致病狀轉移到陽明經的問題。

《正珍》指出,關於飲食上的「十五字禁令」,是後人添加的,古代並沒有「五辛」這樣的分類,這種說法大概是源自佛家。其中「酪」是指用獸乳製成,這種製作方法本來源於胡貉之地。在古代,中國人原本是不食用這些的。直到魏晉時期以後,這種製法才逐漸傳入中國。像《禮記》中提到的「醴酪鹽酪之酪」,實際上都是指醋或酒,並非動物乳汁。詳細情況可參閱字典等資料。

至於「微似有汗解」的部分,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以及青龍湯等,都是治療太陽病用來發汗的藥方。使用這些藥方時,應該保暖覆蓋以助發汗。然而,根據桂枝湯的服用方法,提到「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更佳」,而對於麻黃、葛根、青龍這三種方劑,也都強調要覆蓋以取得微微的似汗狀態。這裡的「似」意為相似,而非真正的大汗。因此,這些方劑的主要目的並非強烈發汗。

乃其於桂枝證。言當以汗解。或言可發汗。於大青龍證。言發之。皆非可疑乎。麻黃葛根青龍三證。俱是表實無汗之病。雖與以大劑。雖覆以厚被。其汗不易出。出亦非一身漐漐。手足俱周。則邪氣不肯解圍矣。今乃取僅似汗而止。惡保無發汗不徹。轉為陽明之虞乎。益可疑也。

古今解傷寒論者無慮數十家。未見一人容疑其間。或卻稱似字為有味。愈益可疑也。一日適讀詩之小雅斯千篇云。似續妣祖。毛傳云。似。嗣也。又周頌良耜篇云。以似以續。續古之人。毛傳云。嗣前歲。續往事也。孔疏云。似則為嗣。嗣續一義。乃知似字。不獨訓肖。又訓為嗣為續矣。

白話文:

關於桂枝症,有人認為應該用發汗法來治療。或者有人說可以發汗。對於青龍症,有人說要用發汗法來治療。這些說法都值得懷疑。

麻黃、葛根、青龍這三種證型都是表實無汗的疾病。即使使用大劑量的藥物,即使蓋上厚重的被子,也很難發汗。即便發汗,也不會全身遍佈,手足也不一定都出汗。這樣一來,邪氣就無法解除。如今只取類似發汗的情況就罷手,怎麼能保證發汗不徹底,轉而引發陽明證呢?這更加值得懷疑。

古今以來解釋《傷寒論》的學者不下數十家,沒見過有人質疑這一點。或者有人反而稱讚「似」字有韻味,這就更加令人懷疑了。有一天我偶然讀到《詩經·小雅·斯干》這首詩:「似續妣祖。」毛傳解釋說:「似,嗣也。」又讀到《詩經·周頌·良耜》這首詩:「以似以續。」毛傳解釋說:「似,嗣前歲,續往事也。」孔疏也說:「似即為嗣。」由此可知,「似」字不僅可以訓讀為「肖」,還可以訓讀為「嗣」和「續」。

由茲考之。所謂微似有汗者。即微微似續有汗之謂。而非其狀似有汗之謂也。仍又考白通加豬膽湯條。有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之文。孔疏所謂嗣續一義。或言微似。或言微續。果是同義。對暴出為言。又考痙濕暍篇云。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欲乃續字誤寫。觀桂枝麻黃各半湯條。清便欲自可之欲。辨不可發汗病篇。及脈經。並作續字。可見矣。夫若斯。則微似有汗者。微微似續有汗之謂。明白精確。不可易也。如其所謂覆取微似汗。蓋省略溫覆令一時許云云十數言。為一小句者。非復可疑矣。蓋傷寒一書。本是周漢古名醫遺文。

白話文:

由此(傷寒條文)考察一下。所謂「微似有汗者」,是指微微像持續有汗的樣子。而不是其形狀像有汗的樣子。再考查「白通加豬膽湯」條,有「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的記載。孔穎達的疏解稱「嗣續」一義。或者說「微似」,或者說「微續」,這確實是同一個意思。指相對「暴出」而言。再考查「痙濕暍篇」,如果治療風濕病,使人發汗,只要微微像要出汗的樣子,風濕就會一起消失。

「欲」字是「續」字寫錯了。看「桂枝麻黃各半湯」條,「清便欲自可」的「欲」字,分辨「不可發汗病」篇和「脈經」都作「續」字,可以看出來了。像這樣,那麼「微似有汗者」,就是微微像持續有汗的樣子。明白而準確,不能改動。比如它所說的「覆取微似汗」,大概就是省略「溫覆令一時許云云」十幾個字,作為一句的。這一點,不用再懷疑了。因為《傷寒論》這本書,本來就是周漢時代名醫遺留下來的文字。

仲景氏述以傳之。參以其所親驗已。故於其姓字下。亦唯書述。而不言著。文獻通考所載。可以徵矣。故自非博乎古。精乎文。焉能暢然洞見其蘊。而無遺憾乎。乃世之憒憒者。一經未通。妄意作解。何其不自揣之甚。〔十四〕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按程應旄。改𠘧𠘧作兀兀。非也。注曰。項背強兀兀五字連讀。兀兀上半身成硬直之象。)成無己曰。𠘧音殊。𠘧引頸之貌。𠘧短羽鳥也。短羽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伸引其頸爾。項背強者。動亦如之。非若幾桉之幾而偃屈也。

程林金匱直解曰。按說文。𠘧字無鉤挑。有鉤挑者。乃几案之幾字也。𠘧𠘧乃為之短羽。象小鳥毛羽未盛之形飛𠘧𠘧也。故鳧字從幾。蓋形容其頸項強急之意。

白話文:

張仲景編述了《傷寒論》,並且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進行了補充。因此,在書中人物名字的下方,只記載了述者,而沒有記載著作者。在《文獻通考》中記載的內容可以證明這一點。所以,如果一個人不通曉古代經典,不精於文辭,怎麼能暢快地洞悉其中的奧妙,而沒有遺憾呢?但是世上 некоторых人,不通經文,卻妄加解讀,這種不自量力的行為令人驚訝。

〔第十四條〕 太陽病,項背強硬,反覆出汗而怕風的,要用「桂枝加葛根湯」來治療。

(按程應旄將「兀兀」改為「兀兀」,不妥。注:「項背強兀兀」五個字連在一起讀,兀兀形容上半身僵硬的現象。)成無己說,兀讀音殊,是引頸伸頭的樣子。兀是短羽的鳥,短羽的鳥不能飛翔,動的時候會先伸展它的脖子。項背強硬的人,動作也像這樣,不像桌椅那樣可以彎曲。

程林在《金匱要略直解》中說,查《說文解字》,兀字沒有鉤挑(丿),有鉤挑(丿)的是几案的幾字。兀兀就是短羽的鳥,形象地比喻小鳥羽毛未豐滿時飛翔時的樣子,所以鳧字從幾,是形容項背強硬的樣子。

金鑑曰。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實邪也。反汗出惡風者。虛邪也。宜桂枝加葛根湯。

劉棟曰。此條雖為太陽中風之淺證。加之以項背強𠘧𠘧之證。則其病深一等也。乃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凡太陽病。項背強者。法當無汗。此葛根湯之主也。而反汗出者。桂枝湯之主也。今更加葛根而治其項背強者。欲令學者定其部位。而不誤其治也。故用反字。以分之也。又曰。

桂枝湯之部位。而項背強者。桂枝加葛根湯也。麻黃湯之部位。而項背強者。葛根湯也。何以知之。以汗之有無知之也。不可不詳矣。

正珍曰。几几。當作𠘧𠘧字之誤也。王肯堂。反以𠘧𠘧為非。引詩豳風赤舃几几注絇貌之文解之。考之字彙。絇音渠。屨頭繩履飾也。與拘強之義不合。名醫類案羅謙甫曰。𠘧𠘧者。如𠘧。人疾屈而強也。謝復古謂。病人羸弱馮幾而起。誤也。項背強𠘧𠘧。五字連讀。程應旄說得之。

白話文:

《金鑑》中記載:太陽病症狀出現頸背強直、發緊,沒有出汗且怕風的,是實邪所致。反之,出汗且怕風的,是虛邪所致。宜服用桂枝加葛根湯。

劉棟說:這一條雖為太陽中風的輕微表現。但加上頸背強直、發緊的症狀,則病情就嚴重了一等。應以桂枝加葛根湯來為主。凡太陽病,項背強直的,按理說應該是沒有出汗。這是葛根湯的主治。而出汗的,是桂枝湯的主治。如今再加葛根來治療項背強直的,是想要讓學習者確定它的部位,而不致於誤治。故用「反」字來區分。又說:

桂枝湯的部位出現頸背強直,應使用桂枝加葛根湯。麻黃湯的部位出現頸背強直,應使用葛根湯。如何得知呢?通過有汗或無汗就知道。不可不詳細說明。

《正珍》中記載:几几,應是「強強」字的誤寫。王肯堂反以「幾幾」為非,引用《詩經·豳風·赤舃》中的「几几」註解為「絇貌」來解釋。考證《字彙》,絇音渠,是指鞋頭上的繩飾,與拘強的意思不合。《名醫類案》中的羅謙甫說:「強強」的意思,就像「強」,是人因疾病而屈身強起。謝復古認為:病人虛弱,依靠几案而起。這都是錯誤的。項背強強,五個字連讀。程應旄的說法是正確的。

按方程喻諸人。見項背強几几者。乃以為太陽陽明合病。蓋因葛根湯條有合病之文而誤已。殊不知。項強固是太陽中一證。而及背者。特加一等之重者矣。桂枝加葛根湯方葛根(二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桂枝(二兩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芍藥二兩。可發汗篇。作三兩是。桂枝二兩。玉函全書。集註。作三兩。亦是。)

林億曰。謹按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今證云汗出也。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成無己說亦同)

白話文:

根據方程式比喻人體,當發現患者頸部和背部僵硬時,認為可能是太陽經與陽明經合病的症狀。這是由於過去誤解了葛根湯方中的合病描述所致。實際上,頸部僵硬確實是太陽經的一種症狀,而背部的僵硬則表示病情更加嚴重。桂枝加葛根湯方包括以下成分:葛根(兩兩),麻黃(三兩,去節),芍藥(兩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兩兩,炙烤),大棗(十二個,擘開)。以上七味藥物,首先用水一升煮麻黃和葛根,待水減少至二升後,去除泡沫,加入其他藥物,煮至三升,再去除渣滓,服用一升,並覆蓋被子讓身體微微出汗,無需喝粥。使用方法與桂枝湯相同,包括休息和飲食禁忌。(芍藥的用量由兩兩更正為三兩;桂枝的用量在玉函全書和集註中都記載為三兩,也是正確的。)林億指出,根據張仲景的原論,太陽經中風伴有出汗,應使用桂枝湯;而傷寒無汗,則應使用麻黃湯。現在的病症表現為出汗,可能是在桂枝湯中添加了葛根。 (成無己的解釋也持相同觀點。)

速水知高曰。此方也。桂枝湯中。唯加葛根一味者。亦當啜粥以助藥力。若其有麻黃且曰不須啜粥者。此由後人以葛根湯方。誤為桂枝加葛根湯故也已。

正珍曰。將息二字。古人缺注。按將。乃闕黨童子將命之將。訓以為行。(書胤徵。今予以爾有眾。奉將天罰。注曰。將。行也。)息。止也。凡服藥之法。病差則不終一劑止之。不愈則服至二三劑。此所謂將息也。按玉函。桂枝加葛根湯方。無麻黃三兩去節六字。上七味。

作上六味。又先煮麻黃。無麻黃二字。又無將息及禁忌五字。實此仲景氏之本色。宜從。但其作芍藥二兩。乃傳寫之誤。而言不須啜粥。乃後世攙入已。俱當改之。

白話文:

速水知高說:這個藥方,其實是桂枝湯中只加了葛根一味而已。服藥時也應喝粥以幫助藥效。如果有人說服用了麻黃,就不用喝粥。這是因為後人誤將葛根湯的藥方當成了桂枝加葛根湯的藥方。

正珍說:“將息”二字,古人並未註解。“將”,是遣使送命令的意思,引申為執行(《書·胤徵》:今予以爾有眾,奉將天罰。注:將,行也)。“息”,是停止的意思。服用藥物的原則是,病況好轉就不要吃完一劑藥,若病情沒有好轉,則服用兩三劑藥。這便是“將息”的意思。查看《玉函方》,桂枝加葛根湯的藥方中,沒有“麻黃三兩去節六字”。上七味,改作上六味。又,先煎麻黃。沒有“麻黃二字”。也沒有“將息”及“禁忌”五字。這纔是仲景氏的原方,應當遵循。不過,書中寫作芍藥二兩,應是傳抄之誤。至於說不用喝粥,則是後世添加的,都應當更正。

〔十五〕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方用前法四字。玉函千金翼並無之。得。成本作可。皆是。)

錢潢曰。太陽中風。外證未解之時。而誤下之。則胃氣虛損。邪氣乘之。當內陷而為痞為結。下陷而成協熱下利矣。以下後而其氣上衝。則知外邪未陷。胸未痞結。當仍從外解。可與桂枝湯。不須加減。悉照前方服法可也。若其氣不上衝者。恐下後邪或內入。胃氣已傷。將有逆變尚未可知。桂枝湯不可與也。姑待其變。然後隨證治之可耳。

正珍曰。上衝者。指頭項強痛言之。(成無己曰。頭痛。謂邪氣外在經絡上攻於頭所致也。)太陽下篇曰。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云云者。瓜蒂散主之。可以見。所謂上衝。果是頭項強痛之謂矣。凡論中。言發汗後。吐後。下後者。皆其病證悉解。而止餘一證已。今下後。

白話文:

太陽病,在服用瀉藥後,如果病氣往上衝,就可以服用桂枝湯,用藥方法與之前相同。如果病氣沒有往上衝,就不能服用桂枝湯。

錢潢說,太陽中風,外在病症還沒解除就錯誤地服用瀉藥,會導致胃氣虛損,邪氣趁虛而入,容易引起胸腹痞結,下陷則會導致腹痛下痢。如果服用瀉藥後病氣往上衝,就表示外邪還沒有內陷,胸部也沒有痞結,應該繼續從外解表,可以服用桂枝湯,不用加減藥量,照著之前的方法服用即可。如果病氣沒有往上衝,就擔心瀉藥後邪氣可能進入內部,胃氣已經受傷,將來會發生什麼變化還不清楚,所以不能服用桂枝湯。應該暫時觀察病情,之後根據症狀再治療。

正珍說,所謂「上衝」,指的是頭項強痛。成無己說,頭痛是邪氣在外在經絡上攻入頭部造成的。太陽下篇說,如果病症像桂枝證,但是頭不痛、項不強等等,就可以用瓜蒂散來治療。由此可見,所謂「上衝」確實是指頭項強痛。一般來說,在論述中提到發汗後、嘔吐後、瀉藥後,都是指病症已經大部分解除,只剩下最後一點症狀。現在服用瀉藥後,...

而其氣仍上衝者。蓋表邪未全解。故與桂枝湯。以驅餘邪也。下篇又曰。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醫反下之。動數變遲。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此條上衝二字。蓋對彼內陷言之。

或問曰。苓桂朮甘湯證云。氣上衝胸。桂枝加桂湯證云。氣上衝心。合而考之。上衝。即氣衝心胸之謂也。余曰。必不然也。瓜蒂散條云。氣上衝咽喉金匱附方。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湯條云。胃熱上衝薰其面。皆非衝心之謂。況此章惟云上衝。而不言上衝於何地。則其為頭項強痛。無疑矣。

白話文:

但是其氣息仍然向上衝的人。是因為表面的邪氣還沒有完全解除。所以要給予桂枝湯。用來驅趕殘餘的邪氣。下篇又說:陽明病。脈象浮起而動數。醫生卻給予瀉下的藥。動數變為遲緩。陽氣向內陷落。心下因此變硬。就會形成結胸。這一條所說的「向上衝」二字。是對應別條所說的「內陷」而說的。

有人發問:「苓桂朮甘湯」的證候說明:氣息向上衝到胸腔。「桂枝加桂湯」的證候說明:氣息向上衝到心臟。把這些內容綜合探討。向上衝,就是指氣息衝擊心胸的意思。我說:這不一定對。瓜蒂散的條款說:氣息向上衝到咽喉。「金匱要略」附方的「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湯」條款說:胃中熱氣向上衝,燻蒸出面部。都不是指衝擊心臟的意思。何況這兩章只說了向上衝。而沒有說向上衝到哪個部位。那麼,肯定是因為頭項強烈的疼痛引起的。

〔十六〕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玉函不中與之。作不復中與也。成本。無之字。)

劉棟曰。三日已發汗者。初日行發汗之法。次日又行之。三日又行之也。溫針者。用溫針熨之也。中風傷寒兼中寒者。非溫針不能發汗。是古之法也。

程林金匱直解曰。燒針。即素問燔針焠針。川蜀謂之煨針。用以行痹潰癰。而昧者以治傷寒熱病。即非也。

方有執曰。壞。言歷遍諸治。而猶不愈。則反覆雜治之餘。血氣已憊壞。難以正名名也。中去聲。不中。猶言不當。

白話文:

第十六條 太陽病

如果已經用了三天發汗的方法,但還出現嘔吐、腹瀉或溫針治療等症狀,仍然沒有好轉,這就是壞病。這種情況下,不適合再用桂枝湯治療。

需要根據病人的脈象和症狀,判斷是受到了什麼逆邪的侵犯,然後針對症狀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玉函》中「不中與之」應作「不復中與也」。《成本》中沒有「之」字。)

劉棟註解

「三日已發汗者」是指,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都用了發汗的方法。

「溫針」是指用溫熱的針進行熨刺治療。對於中風傷寒兼受寒邪的人,如果不使用溫針治療,就不能發汗。這是一種古法。

程林《金匱直解》註解

「燒針」就是《素問》中提到的「燔針」、「焠針」。川蜀一帶稱之為「煨針」。其用途是治療痹症、潰瘍等疾病。但有些人錯誤地將其用於治療傷寒熱病,這是錯誤的。

方有執註解

「壞」是指經過了各種治療方法,但病情仍然沒有好轉。這時,反覆雜亂的治療已經導致氣血虛弱,難以用特定的病名來命名。

「中」是去聲。「不中」的意思是「不適合」。

張志聰曰。太陽病。至三日而已發汗。則肌表之邪已去。假令里證未除。若吐之。若下之。若溫針。里證仍不解者。此為壞病。夫自敗曰壞。言裡氣自虛。而自敗也。

王肯堂曰。按逆者。謂不當汗而汗。不當下而下。或汗下過甚。皆不順於理。故云逆也。隨證治之者。如後云汗後病不解。及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某湯主之之類。是也。隨證治之一句。語活而義廣。王韓諸家。以壞病別作一證。而以羊肉湯主之。誤矣。程應旄曰。如汗後亡陽動經。

渴躁讝語。下後虛煩。結胸痞氣。吐後內煩腹脹滿。溫針後。吐衄驚狂之類。紛紜錯出者。俱是為前治所壞。

白話文:

張志聰說:太陽病。到了第三天才發汗。這時肌表的邪氣已經祛除了。假設裡證沒有消除。如果用催吐法。如果用瀉下法。如果用溫針法。裡證仍然不解的。這就是壞病。自體衰敗叫做壞。意思是體內的正氣已經虛弱。而自體衰敗了。

王肯堂說:按逆者。是指不應該發汗而發汗。不應該瀉下而瀉下。或發汗瀉下過度。都違背了常理。所以稱之為逆。根據證候治療的,如後面說的發汗後病情不解。以及發汗若瀉下後。病情仍然不解。某湯主治之類。這就是。根據證候治療的一句話。語意靈活而意義廣泛。王韓諸家。將壞病作為一個獨立的證候。而以羊肉湯主治。這是錯誤的。程應旄說:如發汗後陽氣傷動。口渴煩躁言語錯亂。瀉下後虛熱煩躁。胸部氣結痞塞。催吐後內熱腹脹滿。溫針後。吐血衄血驚狂之類。紛紛錯出者。都是因為前一次治療所造成的損害。

瀨穆曰。吐下溫針。非悉皆經之。故曰若也。

正珍曰。溫針發汗之法。不可得而考。本草綱目所載火針術。蓋後世俗法也已。按少陽篇云。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讝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由此考之。所謂不解者。指病不解而言。非言太陽表證之不解也。蓋桂枝證已變。而不復六經正證者也。壞者。自敗之義。

言歷誤治。而正證自壞也。縱為醫所誤。其證不壞者。仍當行桂枝也。成無己。程應旄。錢潢諸人。皆讀壞為怪。以為被醫壞之義非也。果爾則太陽病因誤治而變少陽陽明者。亦不謂壞病不可也。又按桂枝柴胡等方。非仲景氏所制。蓋周漢古方而世之所遍知。故單稱桂枝柴胡。

白話文:

瀨穆說:吐下、溫針,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這些方法。所以說「若也」,意思是「如果可以」。

正珍說:溫針發汗的方法,已經不可考證。本草綱目所記載的火針術,應該是後世俗傳的方法。根據少陽篇記載:如果已經吐下、發汗、溫針,卻沒有效果,柴胡證消退了,這就是病勢惡化了。要了解病人犯了什麼錯誤,才能用正確的方法治療。從這裡可以推測,所謂「不解」,指的是病症不解,不是指太陽表證不解。因為桂枝證已經轉變,不再是六經正證了。壞,指的是自己敗壞的意思。

意思是說,經過錯誤的治療,正證自己敗壞了。即使是醫生誤治,但病症沒有敗壞,還是應該用桂枝湯。成無己、程應旄、錢潢等人,都把「壞」讀成「怪」,認為是「被醫生弄壞」的意思,這是錯誤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太陽病因為誤治而轉變為少陽、陽明,也不應該被稱為「壞病」不可治了。另外,桂枝湯、柴胡湯等方劑,並不是仲景所創制,而是周漢時期的古方,世人皆知,所以只稱為「桂枝湯」「柴胡湯」。

而不必及湯字也。

〔十七〕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千金翼玉函。並桂枝下。有湯字。成本無之字。)

說文曰。肌肉也。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

程應旄曰。其云解肌者。猶言救肌也。救其肌而風圍自解。(正珍按。桂枝為攻表劑。程氏訓救肌。非也。)成無己曰。脈浮發熱汗出惡風者。中風也。可與桂枝湯解肌。脈浮緊發熱不汗出者。傷寒也。可與麻黃湯。常須識此勿妄治也。

方有執曰。識與志同。記也。言當常常用心以記其事。勿忘勿怠。而不可便有一忽之失誤。

程應旄曰。識。即默而識之識。有念茲在茲之意。

白話文:

但不需要加“湯”字。

桂枝本來是用來解肌的。如果患者脈象浮緊,發熱卻不出汗,就不能用它。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別弄錯了。(《千金翼玉函》和《桂枝》下方都加了“湯”字,但原本沒有這個字。)

《說文解字》中說,肌肉是指人體四肢附著在骨頭上的部分,都叫做肌。

程應旄說,說“解肌”就好像說“救肌”,救治肌膚,風邪自然就會消散。(按:桂枝是攻表藥,程氏將其解釋為救治肌膚,是不正確的。)成無己說,脈象浮,發熱出汗怕風,這是中風,可以用桂枝湯解肌;脈象浮緊,發熱不出汗,這是傷寒,可以用麻黃湯治療。一定要記住這些,不要胡亂治療。

方有執說,“識”和“志”的意思相同,都是記住的意思。意思是說,應該用心記住這些事情,不要忘記,不要懈怠,不能有一點疏忽大意。

程應旄說,“識”就是默記,心中記住的意思,有時刻不忘的意思。

瀨穆曰。常。疑當字誤。(正珍曰。此說是也。按陽明篇蜜煎條曰。當須自欲大便。厥陰篇瓜蒂散條曰。當須吐之。可以徵矣。)

正珍曰。解肌者。解散肌表邪氣之謂。與發表不同。陶弘景名醫別錄。注麻黃曰。解肌。及葛洪肘後方。治天行二方。一曰麻黃解肌湯。一曰葛根解肌湯。皆視與攻表同。俱失之。抑何不知仲景氏之甚也。

〔十八〕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灑客不喜甘故也。(成本。之作湯。)

〔十九〕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出太陽中篇。千金翼。喘家下。有有汗二字。)

白話文:

瀨穆說:「常」應是「當」字寫錯。(正珍說:這個說法是對的。根據《陽明篇》蜜煎條的記載:「應該等到自己有便意(才吃藥)。」《厥陰篇》瓜蒂散條的記載:「應該吐出(才吃藥)。」可以作為證明。)

正珍說:解肌,就是解除肌表邪氣。與發散不同。《陶弘景名醫別錄》注釋麻黃時說:「解肌。」還有《葛洪肘後方》中治療天行的兩個方子,一個叫「麻黃解肌湯」,一個叫「葛根解肌湯」,都把解肌和攻表視為同類,都是錯誤的。難道他們不知道仲景先生的用藥精髓嗎?

〔十八〕如果是嗜酒的人生病了,不能給他服桂枝湯。否則他會嘔吐,這是因為嗜酒的人不喜歡甘味。

〔十九〕對於哮喘患者在桂枝湯中加入「厚朴」和杏子,效果很好。(「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方,出自《太陽中篇》。《千金翼》的哮喘條目下,有「有汗」兩個字。)

〔二十〕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錢潢曰。其後必吐膿血。乃未至。而逆料之詞也。此以不受桂枝而知之。非誤用桂枝而致之也。

方有執曰。佳一本作仁。(錢潢曰。前人有以佳為仁字之訛者非也。)

惟忠曰。大氐酒客如此。而未必然也。且方其有桂枝之證也。何避之。亦桂枝湯之例也。

正珍曰。上三章宜合為一條。而以凡服桂枝湯章。置之條首。不爾則酒客喘家二章。皆屬突出。言太陽中風之證。其服桂枝湯。吐而不受者。蓋胸中有癰膿之人。知其後必吐膿血也。若夫平素好飲之客。雖有中風之證。不可執桂枝之成法與之。宜減去甘棗二物以投之。否則亦吐而不受。

白話文:

[二十]凡是服用桂枝湯而吐的人。一定會接著吐出膿血。

錢潢說:一定會接著吐出膿血,是指病症還沒出現,但預先料測的話。這是因為不受桂枝的作用而可以判斷出來的,並不是錯誤使用桂枝造成的。

方有執說:「佳」字在一些好的版本中寫作「仁」字。(錢潢說:前人有人認為「佳」字是「仁」字的訛誤,這種說法不對。)

惟忠說:大致酒客會這樣,但也不一定。而且在有桂枝證狀的時候,為什麼要迴避桂枝呢?這也是桂枝湯的應用原則。

正珍說:上面三章應該合為一條,將「凡服桂枝湯」章置於條首。否則「酒客」、「喘家」兩章都會顯得很突兀。談到太陽中風的證狀,如果服用桂枝湯而吐,無法吸收的,往往是有胸中癰膿的人。知道他們一定會接著吐出膿血。至於平日好喝酒的人,即使出現中風的證狀,也不能一味按照桂枝湯的既定方劑給予,應該減掉甘棗這兩味藥材再給他服用。否則也會吐,無法吸收。

以酒客本惡甘味也。若夫平素有喘之人。亦不可執桂枝之成法投之。宜加厚杏二物兼制其喘氣矣。按程應旄。指吐膿血。以為治傷寒以中風之方之所致。非也。金鑑云。酒客病。謂過飲而病也。亦非也。不可從矣。又按喘家之家。與瘡家汗家虛家。皆就其人之平素為言。魏荔彤謂。

素有喘證。謂之喘家。是也。

〔附考〕按嘔之與吐。元自不同。所謂吐者。有為而自口內唾棄之之名。如詩大雅柔則茹之。剛則吐之。左傳僖公五年。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禮記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食在口則吐之。史記魯世家。周公一飯三吐哺類。可見也。所謂嘔者。有物從腹內翻出之名。如左傳哀公二年。

白話文:

酒客本質上厭惡甜味。但若平常就有喘鳴的人,也不可固執地照搬桂枝湯方劑治療。應加入較多杏仁,同時抑制其喘鳴。根據程應旄(注),這是指吐出膿血,認為是傷寒病症用中風治法所導致的。這是錯誤的。金鑑中說,酒客病症,是指過度飲酒而發病。這也不是,不可採用。又根據《喘家》一書,與《瘡家》、《汗家》、《虛家》等書,都是針對特定體質的人來論述的。魏荔彤說,素來有喘證,稱之為「喘家」。這是正確的。

【附註】根據考證,嘔吐兩者原本就不同。「吐」是指主動從口中吐出唾液。「嘔」是指胃中之物翻騰出來。

簡子伏弢嘔血鼓音不衰。漢書嚴助傳。夏月暑時歐泄霍亂之疾類。可見也。(說文曰。歐。或作嘔。廣韻曰。嘔與歐同。)故嘔之與吐。猶下之與自下之異。嘔是病證。而吐則非病證也。(又按嘔吐二字。因自然使然之分而判。自然者謂之嘔。使然者謂之吐。此古之義也。)後世醫家。

不學無朮。妄謂物出無聲。謂之吐。聲物並出。謂之嘔。(金鑑)雖然業既有物而翻出。豈有不為聲者乎。或謂。嘔者。有聲無物。吐者。吐出食物也。(張介賓景景全書)果如此說。則嘔與乾嘔。奚以辨之。要之皆不熟讀古書之故已。古義若斯。然至於仲景氏論中。則既概而混用焉。

白話文:

簡子伏弢嘔血,脈搏鼓動不已。漢朝《嚴助傳》記載,夏天的時候常見暑熱引發歐泄霍亂等疾病。可見(《說文解字》記載:歐,或作嘔。《廣韻》記載:嘔與歐相同),嘔吐與吐,就像瀉和自瀉的區別,嘔是疾病的症狀,而吐則不是。

(又根據上下文推測,嘔吐兩個字,是根據自然形成還是人為造成的而區分的。自然形成的稱為嘔,人為造成的稱為吐。這是古人的意思。)後世的醫家不懂醫朮,胡亂說沒有聲音的東西才稱為吐,有聲音有東西一起出來才稱為嘔。(《金鑑》)。雖然嘔吐都表示有東西翻出來,怎麼可能沒有聲音?有人認為,嘔是有聲音但沒有東西,吐是吐出食物。(張介賓《景嶽全書》)如果真是這樣說的話,那麼嘔吐和乾嘔怎麼區分呢?究其原因都是不熟讀古書。古人的意思就是這樣。然而在《仲景氏論中》,就已經概括混用了。

如腹滿而吐。嘔吐而下利。是也。由此觀之。嘔吐之字。失古義也久矣。雖然唯謂汗吐下。而不謂汗嘔下。古義猶存耳。再按說文歐字注曰。吐也。或作嘔。漢書西域傳曰。身熱無色頭痛嘔吐。由是考之。混嘔吐為一。蓋漢人通爾。不特仲景氏而已。又按方有執。注葛根加半夏湯曰。

嘔。大吐也。不知如柴胡桂枝湯微嘔。亦訓為微大吐乎。鬨堂鬨堂。

〔二十一〕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腹中脹滿而嘔吐,嘔吐之後又腹瀉。從這裡來看,「嘔吐」這個詞語已經失去了古代的意思很長一段時間了。雖然如此,只有說汗出、嘔吐、腹瀉,而不會說汗出、嘔,古義仍然存在著。再查《說文解字》中「嘔」字的注釋說:吐也,或作嘔。漢朝的《漢書‧西域傳》中說:身體發熱但臉色不變,頭痛嘔吐。由此考察,把嘔吐混同起來說,大概漢朝人通用這樣說法,不只仲景先生而已。再查《方有執》,對葛根加半夏湯的注釋說:

嘔,大吐也。不知道像柴胡桂枝湯所說的「微嘔」,是不是訓讀為小量的嘔吐呢?哈哈大笑,哈哈大笑。

〔二十一〕太陽病,發汗後汗出不止。病人惡風,小便困難,四肢微微緊張,屈伸困難的,用桂枝加附子湯為主。

金鑑曰。太陽中風。本當解肌。若大發其汗。如水流漓。因而遂漏不止。其人必腠理大開。表陽不固。故惡風也。液傷於內。膀胱津少。故小便難也。醫學入門曰。小便難者。出不快也。

成無己曰。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亡陽而脫液也。針經曰。(靈樞決氣篇。)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與桂枝加附子湯。以溫經復陽。

正珍曰。此辨太陽病中風證。誤用麻黃輩發之。不啻不解。反致陽虛者也。按惡風。是中風固有之證。今復稱之者。以漏汗不止之故。所惡益甚也。蓋所謂壞病中之一而已。又按本條。桂枝加附子湯。治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云云者之方也。千金以此。療產後風虛汗出不止。

白話文:

《金鑑》中記載:太陽中風,本應解除身體表層筋肉的鬱熱。但如果大量出汗,汗水像水流一樣不停地流,就可能導致腠理大開,表陽不固,所以會怕風。《醫學入門》中說:小便困難,就是排尿不順暢。

成無己說:四肢稍微緊繃,難以屈伸,是陽氣流失、體液不足的表現。《針經》(《靈樞·決氣篇》)中說:體液不足,會導致骨節屈伸不利。此時可以服用桂枝加附子湯,溫經復陽。

《正珍》中說:這段內容講述了辨別太陽病中風證時,誤用麻黃等藥物導致出汗過多的情況。這樣不僅不能解除中風,反而會導致陽氣虛弱。其中提到的「怕風」,本來是中風的固有症狀,但現在症狀加重,是因為出汗不止的緣故。這屬於虛證中的一種。另外,桂枝加附子湯是治療太陽病發汗不止的方劑。千金方中,用這一方來治療產後風虛汗出不止。

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金匱附子粳米湯。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者之方也。千金以此療霍亂四逆吐少嘔多者。可謂能活用古方者也。世人不察。妄謂傷寒論徒可以論傷寒。某方徒可以療某病。悲哉。仲景氏不言乎。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籲醫苟達此。

則一方或可療數病。如孫氏者。可謂幾矣。桂枝加附子湯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正珍按。甘草三兩。當作甘草二兩。)

白話文:

小便困難,四肢稍微緊急,難以伸屈的。使用《金匱要略》中的「附子粳米湯」。可以治療腹中寒氣發作,劇烈疼痛,胸肋脹滿,嘔吐的疾病。孫思邈用它來治療霍亂四逆,嘔吐少而腹瀉多的情況。這可以說是善於靈活運用古方的例子。世人不懂得這一點,錯誤地認為《傷寒論》只能用來討論傷寒,某一方藥只能治療某一種疾病,真是可悲。仲景曾經說過,雖然不能完全治好所有的疾病,但至少能從疾病中看出病因。如果醫生能達到這個境界,那麼一方藥就能夠治療多種疾病。像孫思邈這樣的人,可謂接近了這個境界。

桂枝加附子湯:

  • 桂枝(三兩去皮)
  • 芍藥(三兩)
  • 甘草(二兩炙)
  • 生薑(三兩切)
  • 大棗(十二枚擘開)
  • 附子(一枚炮製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六味藥,用七升水煮,取三升藥液,濾去藥渣,溫服一升。原方名為「桂枝湯」,現在加入附子,其他用法與前述的「桂枝湯」相同。(正珍按:甘草應該是二兩,不是三兩。)

錢潢曰。此方於桂枝湯全方內。加附子者。故多一加字。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條下之桂枝附子湯。芍藥已去。非桂枝全湯。乃別是一方。故無加字。

正珍曰。本云。玉函作本方。宜從焉。所以示桂枝湯之為古方也。亦所以示桂枝加附子湯之自我作之也。下皆仿之。將息二字解。詳於桂枝加葛根湯條。按全書於桂枝加附子湯後。載朮附湯方。突然榾柮。元與本經。毫無關涉。宜從宋板成本刪焉。

〔二十二〕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惡字。依成本玉函。補之。)

白話文:

錢潢說,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全部藥方中加入了附子,所以多了一個「加」字。傷寒八九日,風濕互相搏擊導致條狀下陷的,用桂枝附子湯。芍藥已經去除,不是完整的桂枝湯,而是另一個方子,所以沒有「加」字。

正珍說,書中說,玉函版本是本方的原始版本,應該遵從。這樣做的目的是表明桂枝湯是古方,而桂枝加附子湯是自己所創。以下的文字都仿照這個模式。將息兩個字的解釋,詳見桂枝加葛根湯條。觀察全書,在桂枝加附子湯之後,記載了朮附湯方,這突然出現的條款,與本經毫無關聯,應該依照宋板版本刪去。

太陽病,在服瀉藥後,脈搏急促,胸部滿悶的,用桂枝去芍藥湯治療。如果稍微惡寒,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治療。(「惡」字,依照成本玉函版本補上。)

此亦辨太陽中風誤下之後。諸證自解。而其脈反促。更生胸滿一證者也。促者。數也。考之韻會字典諸書。促之與數。俱趨玉切。迫也。速也。義亦無與數殊矣。錢潢云。促者。非脈來數。時一止復來之促。即急促。亦可謂之促也。見葛根黃連黃芩湯注。友人多紀簡云。近閱後漢荀悅申鑑俗嫌篇曰。

夫善養性者無常術。得其和而已矣。鄰臍二寸。謂之關。關者。所以關藏呼吸之氣以稟授四氣也。故氣長者。以關息。氣短者。其息稍升。其脈稍促。其神稍越。由此考之。促數通用無疑也。若數中一止之脈。不可稱稍促也。○,再按促雖與數音義無異。不可概為一脈。猶浮與汛。

白話文:

這也是辨別太陽中風被誤下之後。所有的證狀都自行消解,然而脈象卻轉為頻促,又產生胸悶證狀的情況。頻促,即表示脈搏來得快。考查《韻會字典》等書籍,頻促與數,都讀作「趨玉切」,都有迫促、快速的含義,意思也和「數」沒有什麼區別。錢潢說:頻促的脈,並不是脈來得很頻繁,而是指脈來時一停一動,這種脈就可以稱作頻促。在《葛根黃連黃芩湯》中也可以看到。我的朋友紀簡說:我最近讀到了東漢荀悅的《申鑑》中的《俗嫌篇》,文中說:

善於養生的人沒有固定的方法,只要得到身心和諧就可以了。距離肚臍兩寸的地方,稱作「關」。「關」的作用是關藏呼吸之氣,以稟受天地四氣。所以呼吸長的人,關會收束;呼吸短的人,關會微升;脈搏也會稍促;精神也會稍越。根據這個來說,頻促與數通用是沒有疑問的。如果是脈搏中有時停止的脈象,就不能稱作稍促。○,再考察「促」雖然與「數」在發音和意義上沒有區別,但不能概而論之為一種脈象,就像浮與汛一樣。

動與搖。自有分別也。韻會小補促字注云。迫也。速也。短也。慼也。又侷促蹙小貌。由此考之。促即數小之脈。與下後兼虛之病相符焉。雖然訓以為細數。亦非是也。又按此條與葛根黃芩黃連湯條。其脈皆促。俱系太陽下後之病。論中言促脈者。凡四條。考之宋板注。每條皆云。

一作縱。又一異也。又按辨脈法中。以促為數脈之時一止者。非也。促豈有止之義乎。滿。去聲。與悶同。考證見下。蓋下之之後。諸證已解。則脈亦當復平。今乃反促而胸滿。仍知表分餘熱未解。延及胸膈而致之。故仍以桂枝主之。惟芍藥非胸悶所宜。故去之。小柴胡湯。

白話文:

動脈與搖脈。自然有分別。根據韻會小補的補充說明,動脈有逼迫、快速、短促和焦慮的意思。同時也有侷促狹小的樣子。從這些解釋中可以推斷,動脈就是細數的脈象。這與太陽病的兼虛證候相符。雖然動脈也可以解釋為細數,但也不完全正確。

再根據這條記載和葛根黃芩黃連湯條,兩條病證的脈象都是動脈,都是太陽病兼虛證。論中提到動脈的有四條。根據宋版註釋,每條都寫著:

有寫作「縱」的,又是一種不同的寫法。再根據辨脈法中,把動脈當成數脈在一定時間停止的說法是不對的。難道動脈會有停止的含義嗎?滿脈,讀音為「ㄇㄢˇ」,與悶脈相同。考證見下文。一般情況下,下後之後,各種症狀都已經消失,脈象也應該恢復正常。現在脈象反而是動脈,而且胸部發悶。可以知道表證的餘熱沒有完全消退,蔓延到了胸膈而導致胸悶。所以仍然以桂枝為主藥。但芍藥不適合胸悶,所以要去掉。小柴胡湯。

麻黃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豬膚湯。柴胡加芒硝湯。瓜蒂散諸方。皆有胸滿而無芍藥。非其所宜可知矣。成無己曰。芍藥益陰。陽虛者非所宜。故去之。果爾。桂枝加附子湯證。陽虛尤甚。而何不去芍藥乎。可謂妄解矣。若兼微惡寒者。乃陽亡於外。而不能護表之候。非表不解之發熱惡寒也。

故加附子以復其陽也。又按。此條唯見胸滿一證。而不兼他證。其為輕淺可知矣。故唯以桂枝解餘熱。而胸滿不攻而自退也。劉棟謂。胸滿。虛氣上衝之甚也。去芍藥專桂枝之力也。曩者余得此說。以為信然。今而知其言之非也。胸中慍悶。豈上衝之所致乎哉。又見曾氏說。

白話文:

麻黃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豬膚湯

柴胡加芒硝湯

以上幾種方劑,都有胸口脹滿的感覺,但都沒有使用芍藥。可見芍藥並不適合這些方劑。

成無己說:芍藥有滋陰作用,不適合陽氣虛弱的人服用。所以這些方劑中去掉了芍藥。如果真是這樣,桂枝加附子湯的證狀中,陽氣虛弱的表現更為明顯,為何不去掉芍藥呢?可見這是錯誤的理解。

如果同時有輕微怕冷的症狀,則是陽氣外散,無法保護表層的徵兆,這並不是表邪不解引起的發熱怕冷。

所以加上附子來恢復陽氣。另外,本條證狀中只見胸口脹滿,沒有其他證狀。可見病情較輕。所以只用桂枝來緩解餘熱,胸滿自然會自行消退。

劉棟認為:胸口脹滿是虛氣上衝造成的嚴重情況。去芍藥是為了專注發揮桂枝的功效。我過去聽了這個說法,以為很正確。現在才知道他的說法是錯的。胸口鬱悶,怎麼可能是上衝造成的呢?又看到曾氏說:

(見集註)以微惡寒。為脈微而身寒。不知論中稱微惡寒者。(太陽下篇曰。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陽明篇曰。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皆以為脈微而惡寒乎。大可笑矣。又按金鑑云。微惡寒。當是汗出微惡寒。若無汗出二字。乃表未解。

無取乎加附子也。殊不知此方為下後表證悉解。唯脈促胸滿。而微惡寒者設之。而非為表邪未解之發熱惡寒者設也。又按。桂枝新加證者。汗後仍有身痛之陽證。而脈則變之陰位為沉遲者也。如本節所論。則下後雖復無見陽證。脈則猶屬陽位者也。

白話文:

(參考註解)有一點輕微怕冷。脈搏微弱,身體發冷。不知道論述中所說的輕微怕冷是指什麼。(《太陽篇》說:心煩、背部輕微怕冷,以白虎湯加上人參湯為主藥。陽明篇說:出汗多、輕微怕冷,表示身體的表證尚未解除,可用發汗法治療,建議使用桂枝湯。)大家是否都認為脈搏微弱且怕冷就是表證未解呢?這真是可笑。再參考《金鑑》的說法:輕微怕冷,應該是出汗後輕微怕冷。如果沒有「出汗」兩個字,就是表證尚未解除。

無須再加附子。殊不知此方是用於「下後」(瀉下之後)表證全部解除,只有脈搏急促、胸部滿悶、輕微怕冷的人適用。而不是針對表證尚未解除而發熱怕冷的人使用。再參考:桂枝新加法的證狀,是出汗後仍然有身體疼痛的陽證,而脈搏則轉變為沉緩的陰位。如本節所討論的,那麼即使瀉下後不再出現陽證,脈搏仍然屬於陽位。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士芍藥。將息如前法。

此方本在前文桂枝去芍藥湯主之句後。今去成本移之於此。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附考〕謹考仲景氏全論。有胸脅苦滿。胸滿脅痛。(並小柴胡湯條)及支滿。(金匱苓桂朮甘湯條)逆滿。(六十七條又金匱附子粳米湯條)咳滿。(金匱苓甘五味姜辛湯條)煩滿。(金匱葦莖湯厥陰篇三百四十七條)喘滿(陽明篇二百二十八條)諸語。先輩諸家並未之有辨也。

白話文: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以上四味藥,用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去滓,溫熱服用一升。原名桂枝湯,現在去掉芍藥。服藥期間的注意事項與先前相同。

此方原在本文前述「桂枝去芍藥湯主之」句後,現在移至這裡。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製後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五味藥,用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去滓,溫熱服用一升。原名桂枝湯,現在去掉芍藥,加上附子。服藥期間的注意事項與先前相同。

〔附考〕

仔細考查《仲景氏全論》,發現有「胸脅苦滿」、「胸滿脅痛」、「支滿」、「逆滿」、「咳滿」、「煩滿」、「喘滿」等說法。前輩諸家並沒有辨別這些名稱的不同意思。

蓋與脹滿腹滿同看。夫滿者。虛之反也。(老子曰消息滿虛。潘岳笙賦曰。抑揚以虛滿。)必有實形之可診。然後敢言之。所謂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宜大柴胡湯。(金匱)心下痞。按之濡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百六十三條)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

大陷胸湯主之。(百四十三條)皆可見也。雖然胸脅之為地。心肺內守。肋骨外護。豈有滿不滿之可診哉。況至於煩滿喘滿諸語。遂不可讀虖。又況其於胸脅言滿。但稱苦滿支滿煩滿。而一無稱硬滿脹滿堅滿大滿者乎。造語之有異。既已如此。因考漢書石顯傳曰。顯與妻子徙歸故郡。

白話文:

虛脹、腹滿是同一個概念。滿,是虛的相反意思。(老子說:「消長消息,滿實虛無。」潘岳在《笙賦》中說:「抑揚起伏,表現出虛滿。」)必須有具體的實證可以判斷,纔敢這麼說。所謂按壓心窩下方而有滿痛感的,這是實證。適合使用〖大柴胡湯〗。(《金匱要略》)心窩下方結塊,按壓時感覺濡濕的,適合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百病方》中第 551條)胸中熱實,脈象沉且緊,心窩下方疼痛,按壓時石頭般堅硬的,適合使用〖大陷胸湯〗。(《百病方》中第 143條)這些都是可以顯而易見的。但是,胸脅這個部位,是心肺內守,肋骨外護的。難道會有滿不滿的徵兆可以判斷嗎?何況那些煩滿、喘滿等說法,完全不可信。再者,講到胸脅部位的滿,只說痛苦滿、支滿、煩滿,而從沒有說堅滿、脹滿、堅滿、大滿的。造語竟然如此差異,因此考究《漢書·石顯傳》:「顯與妻子遷徙回故鄉。」

憂滿不食。道病死。師古注曰。滿讀曰懣。音悶。又王莽傳曰。莽憂懣不能食。亶飲酒啖鰒。又許皇后傳曰。淳于衍取附子。併合大醫大丸。以飲皇后。有頃曰。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對曰。無有。遂加煩懣崩。師古注曰。懣音滿。又音悶。劉向說苑善說篇曰。歡忻憤滿。

以送之。魏志華佗傳曰。廣陵太守陳登。胸中煩懣。病源候論卷三十。引養生方云。憤滿傷神。避暑錄話曰。余少時苦上氣。每作輒不能臥。一日疾作。喘懣頃刻不度起。韻會小補。悶字注曰。增韻。煩懣。心郁也。或作懣。亦作滿。正字通。滿字注曰。又正韻。音悶。與悶通。

白話文:

憂鬱的心情會使人食慾不振。這種情況會導致疾病產生,最終死亡。《王莽傳》中記載:「王莽憂鬱悲傷,無法進食,只能靠喝酒和吃魚乾。」《許皇后傳》中記載:「淳于衍取得附子,配合大醫製作的大丸,讓皇后服用。不久後皇后說:「我頭暈目眩,藥中可能有毒。」淳于衍回答:「沒有。」結果皇后病情加重,悶脹崩潰。」在《劉向說苑·善說篇》中提到:「歡欣喜悅,心中激動滿懷。」

這種情況會導致疾病產生,最終死亡。魏志中的《華佗傳》記載:「廣陵太守陳登,胸中煩悶。」《病源候論卷三十》引《養生方》說:「憤怒鬱結會傷害神志。」《避暑錄話》記載:「我年輕時,經常上氣,每次發作都無法入睡。有一次發作,喘氣悶脹,片刻都不能緩解。」《韻會小補》中「悶」字的注釋說:「增韻。煩悶,心中鬱結。」有時寫作「懣」,也寫作「滿」。《正字通》中「滿」字的注釋說:「又正韻。讀音『悶』,與『悶』通用。」

合而考之。滿即懣。懣即悶。同音通用。可見也。矧通考全論。無有一悶字。則滿之為懣。愈益無疑矣。若其所謂胸滿脅痛。便是胸脅苦懣。互字言之。猶神閒意定。(郭象莊注)心煩意亂。(楚辭卜居篇)亦與此同法。惟自成無己以還。世為之解者。徒隨文為說。而不復察義之當否何如。

概與脹滿腹滿同看。不亦疏乎。不亦疏乎。

〔二十三〕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此字下。脈經有為字。是。當補。)

白話文:

綜合考證,滿即懣,懣即悶,同音所以可以通用。這是顯而易見的。此外,通考全論中沒有「悶」字,這樣一來,滿為懣便更加確鑿。至於所謂的「胸滿脅痛」,就是胸脅苦悶。用不同的字來描述,就像「神閒意定」、「心煩意亂」一般(語出郭象莊子的注、楚辭卜居篇),和這個意思相近。只是從自成無己以降,後世為它所做的解釋,都只是根據文意做出說明,卻沒有再進一步地探討義理是否恰當。

這大概和脹滿、腹滿的意思相同,難道不疏忽嗎?難道不疏忽嗎?

〔二十三〕太陽病,發病後八九天,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沒有嘔吐,清便通暢,一天發作兩三次。脈象微弱緩和的,預示著將要痊癒。脈象微弱且惡寒的,表示陰陽兩虛,不能再發汗、下利、嘔吐。面色還有熱色的,表示病還沒能解除。因為不能出小汗,身體一定會發癢。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這個字下面,脈經上有「為」字,應當補充)

成無己曰。如瘧。發作有時也。(正珍曰。如瘧狀者。以休作有時言。潮熱亦雖休作有時。無惡寒為異也。太陽下篇。婦人中風條曰。發作有時如瘧狀。可以徵矣。)

惟忠曰。一日二三度發者。發熱之中且惡寒。熱多而寒少。其發作也日至二三度。而與往來寒熱頗異。故論曰。如瘧狀。此以其二三度發作言之。又曰。其人不嘔。此以其異於往來寒熱言之也。

劉棟曰。自以至必癢十一字。語意不通。故刪之。

正珍曰。一日二三度發六字。當移熱多寒少句下。傳寫之誤也。此條挈太陽病得之八九日九字。為綱。系以欲愈者與陰陽俱虛者與未欲解者之三證。以辨其治法也。不嘔者。示里無邪熱之辭。如乾薑附子湯。桂枝附子湯二條。並云不嘔不渴。亦復然。清便者。通泄大便之謂。

白話文:

成無己說:就像瘧疾一樣,發作有固定的時間。(正珍說明:像瘧疾一樣的症狀,是因為發作有特定的時間。潮熱雖然也有固定的發作時間,但沒有惡寒是其與瘧疾不同的特點。太陽病篇中的「婦人中風條」提到「發作有時如瘧狀」,可以作為佐證。)

惟忠說:一天發作兩三次的,發熱期間還會惡寒,發熱時間多而惡寒時間少。這種發作方式一天會出現兩到三次,與一般的寒熱往來有所不同。因此書中提到「如瘧狀」,是根據一天發作兩到三次這個特點來說的,而且書中還提到「這個人沒有嘔吐」,這是與一般的寒熱往來不同的特點。

(劉棟說明:從「自以至必癢」到「十一字」之間的文字語意不通順,因此刪除了這些文字。)

正珍說:「一日二三度發」這六個字應該移到「熱多寒少」這句話的後面,這是傳寫時的錯誤。這一條以「太陽病得之八九日」為綱領,並附上「欲愈者」、「陰陽俱虛者」、「未欲解者」三個證狀,以區分不同的治療方法。其中提到「不嘔」,是說明體內沒有邪熱的表現,就像乾薑附子湯和桂枝附子湯這兩條記載中都提到「不嘔不渴」,也是相同的道理。至於「清便」,是指大便通暢。

清與圊。古字通用。(成無己曰。清。廁也。見太陽中篇。清血注。)其以通泄曰清。猶視曰目。聞曰耳。取曰手。飲酒於人曰觴。古文多有矣。說文。廁字注曰。清也。周禮玉府褻器注曰。清器虎子之屬。(清器。謂糞槽。虎子謂溺器。虎子見西京雜記。又漢書張騫傳注曰。

獸子褻器。所以溲便也。)正字通。圊字注云。廁別名。說文。廁。清也。徐曰。廁。古謂之清者。以其不潔。當常清除之也。本作清。俗加口作圊。韻會小補。引釋名曰。行清。即糞槽也。品字箋曰。行圊。受糞函也。合而考之。清圊通用者久矣。按太陽中篇云。傷寒醫下之。

白話文:

「清」與「圊」兩字古時通用。(成無己說:「清」就是廁所。出自《傷寒雜病論》中篇,清血注。)它的通利排泄的意義,就如同「目」是視覺器官,「耳」是聽覺器官,「手」是取物器官,人們用「觴」向他人敬酒。古字中有很多這種通用的例子。《說文解字》中「廁」字的解釋是「清也」。《周禮》中「玉府褻器」的注釋說:「清器,就是虎子之類的東西。」(清器指糞槽,虎子指溺器。虎子見於《西京雜記》。又《漢書》中張騫傳的注釋說:「獸子褻器,就是用來小便的器皿。」)《正字通》中「圊」字的注釋說:「廁的別名。」《說文解字》中說:「廁,清也。」徐邈說:「廁,古人稱之為清,因為它不乾淨,所以要經常清除。」「清」字原本寫作「清」,後來俗寫加了口作「圊」。《韻會小補》引《釋名》說:「行清,就是糞槽。」《品字箋》說:「行圊,就是糞便的容器。」綜合考證,清、圊兩字通用已經很久了。《傷寒雜病論》中篇說:「傷寒病人的醫治,要下將腸胃內的穢物排泄出來。」

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所謂清便自調。對上文下利清穀言之。言彼下利清穀得四逆湯。而自然復常也。方有執妄謂。清便自調。言小便清而大便調也。藤布哲注此條。亦依有執之說。果爾如夫清穀清血。

亦判為二證乎。又按錢潢金鑑。俱釋清便以為小便清。不知清穀清血清膿血。亦以為清濁之清乎。可謂不通之解矣。欲自可三字。辨不可發汗病篇。作續自可。脈經亦然。宜從焉。(太陽中篇。續自微汗出。太陰篇。續自便利。金匱風水條。續自汗出。無大熱者。越婢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持續腹瀉,排泄物清澈,身體疼痛,要趕快救治內裡。如果病人下背部疼痛,排泄物自然恢復正常,要趕快救治外感。救治內裡要用四逆湯,救治外感要用桂枝湯。所謂「清便自調」,是針對前文「下利清穀」而言,意思是說病人腹瀉排泄物清澈,服用四逆湯後,自然就能恢復正常。有些人執迷不悟,認為「清便自調」指的是小便清澈,大便正常。藤布哲注釋這條時,也遵循了這種錯誤的說法。如果真像他們所說,清穀、清血也是兩種症狀嗎?

另外,錢潢的《金鑑》也解釋「清便」為小便清澈。他們不明白清穀、清血、清膿血,也是清濁之中的「清」嗎?這簡直是莫名其妙的解釋。

「欲自可」三個字,在辨不可發汗病篇裡寫作「續自可」,《脈經》也是這樣寫的,應該遵從他們的說法。太陽中篇寫道「續自微汗出」,太陰篇寫道「續自便利」,金匱風水條寫道「續自汗出,無大熱者」,越婢湯主治這種情況。

)可者。許可也。清便續自可者。其大便自初至今。不溏不硬。無復有可言之事也。言太陽病傷寒之證。得之八九日間。若發汗。若下。若吐而病仍不解。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一日二三發。其人不嘔。大便無可言之事。脈之浮緊。變為微緩者。(成無己日。脈微緩者。

是邪氣微緩也。)是餘邪稍衰。而無入里之勢。欲自解者也。桂枝麻黃各半湯。微微發之可也。此證以桂枝則寬。以麻黃則猛。俱未得其宜。故合二方之半。以取其不寬不猛也。何以知其經發汗若下若吐也。以下文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之文知之也。(字典。更字注曰。玉篇。

復也。增韻。再也。)又何以知其為傷寒之證也。以其用麻黃與無汗知之也。若又無以上諸證。唯脈微細而惡寒者。此雖經發汗或吐或下。而其邪則解矣。表裡之氣。皆為之虧乏者也。所謂陰陽。指表裡而言。(太陽中篇云。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白話文:

能適應治療,可以這樣治療的意思。大便從開始到現在,不稀也不硬,再沒有什麼可說的了。說的是太陽病傷寒的證候,得到這種病以後八九天之間,如果發汗、攻下、催吐,可是病情依然沒有好轉,像瘧疾一樣,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一天發作兩三次,這個人不會嘔吐,大便沒有什麼異常。把脈為浮緊脈,變成微緩脈的(成無己說:脈微緩的,是邪氣微緩的意思。)這表示餘邪漸微,沒有入裡(傳入臟腑)的勢頭,想要自己化解的。桂枝麻黃各半湯,微微發汗,是可以的。這個證候用桂枝則發汗力太弱,用麻黃則發汗力太強,都不太合適,所以把兩方的藥量各減半,取不弱不強的發汗力。為什麼知道這病人已經經過發汗、攻下、催吐的治療呢?從後面提到的不可再發汗、再攻下、再催吐的文字可以推斷出來。(字典:更字註解說:玉篇:再來的意思。增韻:重複的意思。)又為什麼知道這病人是傷寒證呢?從使用了麻黃和沒有出汗的情況可以推斷出來。如果沒有上面提到的那些證候,只有脈微細而惡寒的,這雖然已經經過發汗、或催吐、或攻下的治療,但邪氣已經化解了,表裡之氣都已經變得虛弱了。這裡的表裡,是指身體的表面和臟腑。(太陽中篇說:攻下後,再發汗,一定會出現顫抖惡寒和脈微細的現象,這是因為表裡都虛弱的緣故。)

成無己云。陽。表也。陰。里也。)輕者可與芍藥甘草附子湯。重者可與乾薑附子湯也。不可更發汗吐下也。若又其人面有熱色者。雖陰陽俱虛。然其表邪猶留。而未欲解也。宜行桂枝加附子等方。且解且扶。其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八字。宜在為欲愈也之下。而在於此者。乃仲景氏一家文法。

論中每每有之。(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六條。第六十七條皆然。)不可不知也。程林金匱直解。大黃牡丹湯條云。大黃牡丹湯。當在有血之下。以古人為文法所拘。故綴於條末。傷寒論中多有之。是也。再按。宜者。適理之詞。但以宜字冠方名上。可謂奇法也。若以常法言之。

白話文:

成無己說:陽,指表邪;陰,指裡邪。症狀輕微的,可以服用芍藥甘草附子湯。症狀嚴重的,可以用乾薑附子湯。不可再用發汗或吐下的方法。如果患者面有紅熱之色,儘管陰陽兩虛,但表邪仍在,還沒有要解表的徵兆。應使用桂枝加附子等方,用溫和的方法解表扶正。桂枝麻黃各半湯應在「欲愈」之後,而放在這裡,是仲景的慣用文法。

《傷寒論》中很多條目都有這種情況(例如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六條、第六十七條),這一點必須理解。程林在《金匱直解》中解大黃牡丹湯條時說,大黃牡丹湯應在有血便之後。這是因為古人受文法所限,因此將其放在條目的末尾。這種情況在《傷寒論》中比比皆是。

另外,「宜」字,表示適當的治療方法。將其放在方名之上,可以說是創新的用法。如果按照常規表述,可以說:

則當云某湯宜某證。所謂青州宜稻。雍州宜黍稷。(左傳成二年註文。)是也。今此云某證宜某湯。猶言稻宜青州。黍稷宜雍州。豈非奇法乎。詩小雅小宛篇云。哀我填寡。宜岸宜獄。禮內則云。牛宜稌。羊宜黍。(唐皇甫嵩。醉鄉日月曰。醉花宜晝。醉雪宜夜。亦此是法。

)仲景氏文法。蓋有所本也。言某證宜用某湯也。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正珍按。及兩仁者四字。後人之所加。宜刪去。)

白話文:

應該說某種湯藥適合某種病症。就像俗話說「青州適合種稻,雍州適合種黍稷」一樣(出自《左傳·成二年》的註文)。道理是一樣的。現在這裡說某種病症適合用某種湯藥,就好比說稻子適合種在青州,黍稷適合種在雍州,這不就是一種奇特的用法嗎?《詩經·小雅·小宛》篇說:「哀我填寡,宜岸宜獄。」《禮記·內則》說:「牛宜稌,羊宜黍。」(唐朝皇甫嵩在《醉鄉日月》中也說:「醉花宜晝,醉雪宜夜。」也是這個道理。)

仲景先生的寫作方法,其實是有根據的。他說某種病症應該用某種湯藥,也是這個意思。

桂枝麻黃各半湯的藥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各一兩,去節),大棗(四枚,掰開),杏仁(二十四枚,用湯浸泡去皮尖和兩頭的仁,正珍注:關於「及兩仁者」四個字,是後人加上的,應該刪除。)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本云。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併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成本脫本云以下二十三字。當補之。杏仁二十四枚。成本。全書。作二十四個是。)

林億曰。今以算法約之。二湯各取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湯。

惟忠曰。後之合方者。濫觴於此也耶。

正珍曰。此方本作桂枝麻黃二湯。湯成後各取其三合。合而用之。此半桂枝。而半麻黃也。所以名曰各半也。億等固執二湯分量。而不知煎法中自有明文之存。斤斤求合其數。遂致此鑿說耳。若其各取三分之一。不過小其劑以省無用之費而已。

白話文:

以上七種草藥,以五升的水量先煮麻黃至沸騰兩次,去除泡沫。接著加入其他藥材,熬煮至剩下一升八合的量,然後過濾掉渣滓。溫熱服用六合(約為480毫升)。原本的配方是:桂枝湯3合,麻黃湯3合,混合成為6合,一次服用,並按照以上的療程進行休息和照顧。根據原始版本的脫漏,應該補充:杏仁24枚。原始版本、完整的書籍中寫作24個是正確的。

林億指出,現在計算的方法可以簡化為,將兩種湯各自取三分之一,而不是各取一半。應該更正確地表述為「合半湯」。

惟忠認為,後世合成方劑的人,可能就從這裡開始了不正確的做法。

正珍表示,這個方子原本是桂枝湯和麻黃湯兩個方子,湯煮好後各取其3合,混合使用。這代表一半的桂枝,一半的麻黃,因此命名為「各半」。林億等人堅持兩種湯的量,卻忽略了在煎煮過程中已經有明確的文字指示,過於嚴格地要求符合數量,導致了這樣的誤解。如果各取三分之一,只是減少了藥量以節省不必要的費用而已。

〔二十四〕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金鑑曰。太陽病。服桂枝湯。外證不解者。可更作服。今初服不惟不解。而反加煩。是表邪太盛。若遽與桂枝。恐更生煩熱。故宜先行刺法疏其在經邪熱。然後卻與桂枝發其肌腠風邪。俾內外調和。自然汗出而解矣。素問骨空論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府。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

甲乙經曰。風池。在項上入髮際一寸。大筋宛宛中。風府。在顳顬後。髮際陷者中。(風池。足少陽膽經穴。風府。督脈穴。)

惟忠曰。煩但訓熱者。未盡其義也。蓋不可情狀。而困悶擾撓。謂之煩也。(正珍按。煩但訓熱。成無己說也。增韻訓煩為悶。頗得之矣。)

白話文:

【二十四】太陽病症。初服桂枝湯。反覆煩熱不解者。先針刺風池風府穴。再服桂枝湯則病癒。

金鑑記載:太陽病症服用桂枝湯。外在症狀不解者,可以再服用。現在初服不只不解,反而煩熱加劇。這是表面的邪氣太盛。如果馬上再給予桂枝湯,恐怕會更加煩熱。因此應該先針刺放血,疏散經絡中的邪熱。然後再服桂枝湯,發散肌表風邪。讓內外調和,自然就會出汗而解熱。素問《骨空論》說道:風邪從外侵入,會讓人打寒顫、出汗頭痛、身體沉重怕冷。治療在風府穴。風寒引起頸項疼痛,則針刺風府穴。《甲乙經》記載:風池穴位於項部,進入髮際一寸處,大筋凹陷之中。風府穴位於顳骨乳突後方,髮際凹陷之中。(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穴。風府穴屬督脈穴。)

惟忠說:煩只解釋為熱,還不夠貼切。因為煩悶、困擾、不安,也稱為煩。(正珍按語:只把煩解釋為熱,是成無己的說法。增韻解釋煩為悶,相當符合。)

正珍曰。刺法蓋取諸素問也。序論所謂。撰用素問九卷等者。是也。風池風府二穴。並非太陽經孔穴。而取之太陽病。可見仲景氏之立六經。固不拘經脈矣。按方有執。以煩。為服桂枝湯不如法之所致。喻昌亦然。雖然經文中未見有違法之意。可謂妄矣。又按。程應旄謂。此其人原有宿風加以新風合之者也。

桂枝湯。不唯不拔出新風。而所伏宿風。反因辛熱之藥而擾動。故煩耳。先刺風池風府。拔出宿風。使新風無所合。卻與桂枝湯則愈矣。噫。果若斯則初不服桂枝湯可也。服之始知其有宿風。愚之至也。

〔二十五〕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如瘧成本作似瘧。宜從而改。)

白話文:

正珍說,針灸的方法都是從《素問》中得來的。《素問》序論中所說「撰用素問九卷等者」,指的就是這個意思。風池、風府兩個穴位,並非太陽經的穴位,卻用來治療太陽病,可以看出仲景先生在建立六經的時候,並不像一般人那麼拘泥於經脈。有些人執著於方劑,認為發燒是因為服用桂枝湯不當而導致的,喻昌也是這樣想的。雖然經文中沒有違背醫理的意思,但可以說他們是錯的。

再看程應旄的說法,他說這種人原本就有舊風,又加上新風,兩種風一起發作。桂枝湯不僅不能驅散新風,反而會因為辛熱的藥性,讓舊風更加擾動,所以才會發燒。所以應該先用針刺風池、風府,把舊風拔出來,讓新風沒有東西可以依附,再服用桂枝湯,就可以痊癒了。唉,如果真是這樣,一開始就不用服用桂枝湯了,服用之後才發現有舊風,真是愚蠢至極!

服用桂枝湯之後,大量出汗、脈象洪大的病人,要繼續服用桂枝湯,方法跟之前一樣。如果病人的症狀像瘧疾,一天發作兩次,出汗之後一定會好轉,應該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原書寫成「似瘧」,應該改為「如瘧」)

劉棟曰。若其證日再發如瘧狀者。一等深也。服桂枝二麻黃一湯。發其汗則愈也。是乃各半湯之淺證也。其形雖如瘧。唯日再發者。其淺證可知也。

惟忠曰。再發。同一日二三發而稍輕。故不至二三而再。再也者。不過一二之辭。二三日。逾再次之辭也。二三之所以為重也。

張璐曰。詳此方。藥品與各半不殊。惟銖分稍異。而證治所分。可見仲景於差多差少之間。分毫不苟也。

正珍曰。此條服桂枝湯以下十八字。蓋後條之文。錯亂而入者。衍文可刪矣。若形以下。宜接前條則愈句下。以為一條也。論中洪大之脈。無與桂枝之例也。又按。島壽以如前法三字。為風池風府刺法。非也。

白話文:

劉棟說:假如症狀每天發作兩次,類似瘧疾的狀態,這是一種較淺的證型。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發出汗水就會痊癒。這是桂枝各半湯證型較淺的表現。雖然症狀類似瘧疾,但只有每天發作兩次的,就知道是淺證型。

惟忠說:發作兩次,是指同一天發作兩三次,且症狀越來越輕。所以不會超過兩三次再發。所謂「再」,不過是表示一兩次的說法。兩三天,是超過再發一次的說法。兩三次發作所以嚴重。

張璐說:仔細看這個方劑,藥物和桂枝各半湯沒什麼不同,只是藥材的分量稍有差異。但證狀和治療的分別,可以看出仲景對於差多差少之間,分毫不差。

正珍說:本條「服桂枝湯以下」十八個字,應該是後一條的文字誤入。贅文可以刪除。至於「若形以下」應該接在前面的「則愈」句下,作為同一條語句。經文中洪大的脈象,不符合桂枝湯的適應症。又按,島壽認為「如前法三字」是風池、風府的針刺方法,這是錯誤的。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生薑(一兩六銖切),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一方。將息如前法。(成本。脫本云以下二十九字。當補之。林億等云。今以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十二分之五。麻黃湯取九分之二。)

〔二十六〕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千金方。脈經。並作白虎湯。非。)

白話文: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材料:

  • 桂枝(去皮,17.3 公克)
  • 芍藥(16.6 公克)
  • 麻黃(去節,16 公克)
  • 生薑(切片,16.6 公克)
  • 杏仁(去皮尖,16 顆)
  • 甘草(炙,12.2 公克)
  • 大棗(破開,5 枚)

做法:

  1. 使用 5 升水,先煮沸麻黃 2 次,去除表面的浮沫。
  2. 加入其他藥材,煮沸取 2 升湯液。
  3. 濾除藥渣,趁溫熱服用 1 升。
  4. 每日服用 2 次。

製方原理: 原本的製方是將桂枝湯與麻黃湯的比例定為 2:1,合成 2 升湯藥,再分 2 次服用。現將 2 種湯藥合併成 1 張方子。

服後注意事項: 服用桂枝湯後,若出現大量出汗、口渴煩熱仍不解,脈搏強勁時,應服用白虎加參湯。

成無己曰。大汗出。脈洪大而不渴。邪氣猶在表也。可更與桂枝湯。若大汗出。脈洪大而煩渴不解者。表裡有熱。不可更與桂枝湯。可與白虎加人參湯。生津止渴。和表散熱。

金鑑曰。大煩渴。脈洪大者。是邪已入陽明。津液為大汗所傷故也。

劉棟曰。此條承上條。以明治例也。下篇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之條。與此條。意義相抗衡。

正珍曰。此症其所以異乎豬苓五苓者。以脈之洪大與小便快利也。煩渴。謂渴之甚也。煩字。有主用。有兼用。如煩。心煩。胸煩。內煩。微煩。皆主煩言之。若夫煩躁。煩渴。煩疼。煩熱。煩驚。煩滿。皆不以煩為主。蓋所兼及之客證已。判為二證。非也。故煩字在句首者。

白話文:

成無己說:大汗淋漓,脈象洪大而不口渴,說明邪氣仍然在表層,可以再服用桂枝湯。如果大汗淋漓,脈象洪大且煩渴難耐,說明表裡都有熱氣,不能再服用桂枝湯,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生津止渴,和表散熱。

《金匱要略》說:大煩渴,脈象洪大的,是邪氣已經進入陽明經,津液被大量汗液所傷。

劉棟說:這條是承接上條,用來治療類似情況。下篇提到傷寒脈象浮,發熱無汗,表邪未解的,不能服用白虎湯。這條與那條的意思相反。

鄭珍說:這個症狀之所以與「豬苓五苓湯」不同,是因為脈象洪大和小便通暢。煩渴的意思是口渴嚴重。煩字的使用有主詞和兼詞。比如心煩、胸煩、內煩、微煩,都是以煩為主的。但如果煩躁、煩渴、煩疼、煩熱、煩驚、煩滿,煩字就不是主詞了,因為這些都是兼帶著煩的其他證狀。將這些症狀區分為兩種證狀是不對的。因此,如果煩字在句首,表示是主要的症狀。

皆帶說之詞而輕。其在句尾者。皆主用之證而重。如安樂。苦痛。憂患。恐懼可見矣。史記倉公傳。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又袁盎傳。緩急。人所有。今公常從數騎。一旦有緩急。寧足恃乎。柳子厚與韓愈論史書。司馬遷。觸天子喜怒。是其意唯在急與怒。而不在緩與喜。

亦帶說之詞已。諸煩字在句首者。可例而知也。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綿裹),甘草(炙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凡是有說這個字的古代文字,放在句子結尾的,都是用以說明證據而重要的。例如:「安樂」、「苦痛」、「憂患」、「恐懼」等字,都可以這樣理解。《史記.倉公傳》:「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史記.袁盎傳》:「緩急,人所有。今公常從數騎,一旦有緩急,寧足恃乎?」柳宗元和韓愈討論史書說:「司馬遷觸犯了天子的喜怒,是他的用意只在於強調急和怒,而不注重緩和喜。」

同樣有說這個字的古代文字,凡是把「煩」字放在句子開頭的,也可以以此類推。

白虎加人參湯方

當歸(六兩),石膏(一斤,碎後用綿包起來),炙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以上五種藥材,加水一斗,煮到米熟成湯。去渣,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按此煎法甚粗。不合他方之精。似有闕文。因考外臺秘要。作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內藥。煮取六升。去滓。分服一升。日三服。再按。綿古所通用者。蠶綿也。後世有木草二綿。俱不可里物入湯也。諸家無其辨可疑。因按。梔子豉湯條。香豉四合綿裹。金匱梔子豉湯條。

作絹裹。且本草綱目。石膏條。時珍曰。古方惟打碎如豆大。絹包入湯煮之。是以觀之。綿裹之為絹裹也。可以相證矣。(又按外臺作石膏一升非也。蓋斤升字形甚似。所以致傳寫之誤也已。)

白話文:

按照這種煎煮方法太過粗糙,與其他地方的精細做法不符,似乎有缺漏的地方。因此考證《外臺祕要》,製作上將五味切碎,用一斗二升水,煮米至熟後加入藥材,煮取六升,去除渣滓,分次服用一升,每日三次。

再考證,古代常用的綿指蠶絲製成的棉,後世出現了木綿和草棉,這些棉都不能包裹藥物放入湯中煎煮。諸多醫家沒有做出辨別,令人疑惑。因此考證《梔子豉湯》條,其中香豉四合綿裹。金匱《梔子豉湯》條,製作成絹裹。同時,《本草綱目》中的石膏條中,時珍說:古方只將石膏打碎成豆粒大小,用絹包好放入湯中煮。以此觀之,綿裹實際上就是絹裹,可以相互證實。(又考證,《外臺祕要》中將石膏寫成一升是不正確的,因為「斤」和「升」的字形非常相似,所以導致傳抄中的錯誤。)

〔二十七〕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發。全書作更。玉函不可發汗。作不可復發其汗。)

無陽。當作亡陽。亡字讀為武夫切。則通有無之無。此所以致斯誤也。太陽中篇。五十八條。亡津液。玉函作無津液可見矣。亡。失也。楚人亡弓之亡。是也。非滅亡也。如亡血亡津液皆爾。大青龍湯方後云。汗多亡陽。救逆湯條云。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第二百二十一條云。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本篇甘草乾薑湯條。亦有復其陽之文。皆可以為明徵矣。張璐以無陽。為無津液之通稱。非也。方有執。金鑑。劉棟。惟忠。皆認為無表證之義。亦非也。夫所謂陽者。指元氣言之。人之所藉而運用營為者。表裡上下左右前後。其活潑溫暖。咸是一元氣之發也。

白話文:

【27】太陽病,發熱惡寒,發熱較重,惡寒較輕,脈象微弱者,這是陽氣不足的緣故。不可使用發汗法,應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原典中"發"字應為"更",玉函本中"不可發汗"應為"不可復發其汗")

"無陽"應作"亡陽","亡"字讀作"武夫"切,通"無"之"無"。這即是導致錯誤的原因。太陽中篇,第五十八條:"亡津液",玉函本作成"無津液"可見:"亡"意為"失去",如同"亡弓"之"亡",不是"滅亡"之意。如"亡血"、"亡津液"等都是如此。[大青龍湯]**方後雲:"汗多亡陽";[救逆湯]**條雲:"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第二百二十一條雲:"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本篇[甘草乾薑湯]**條也有"復其陽"之文。這些都可以作為明證。張璐認為"無陽"為"無津液"的通稱,這是錯誤的。方有執、金鑑、劉棟、惟忠等都認為是沒有表證的意思,這也不是。所謂"陽",是指元氣而言,元氣是人體運行營衛之用,表裡上下左右前後,其活潑溫暖,皆是元氣之所發。

人苟無此氣則死矣。猶天之有太陽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體中之物。莫貴焉。故謂之陽也。非指表指熱之陽也。故論中唯有亡陽。而無亡陰。素問所謂。陽氣若天與日。失其所同折壽不彰者。便是也。後世注家。乃有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之說。雖然。如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

下後微惡寒者。其可謂之亡陰乎。不深考而已。惟過汗。則多亡表中之陽。過吐下。則多亡里中之陽。汗吐下俱過。則並亡表裡之陽。若夫所謂陰陽俱虛者。乃表裡之陽俱亡。所以危急也。豈惟誤治為然乎。乃至自吐自利嘔血下血。亦皆有亡陽之患。可不懼乎。按桂枝麻黃各半湯條一云。

白話文:

人體若缺少陽氣,則會死亡。就像天地要有太陽,才能讓四季運行、萬物生長。人體中的東西,沒有比陽氣更珍貴的。所以稱之為陽,並不單指熱能而已。因此,中醫理論中只有陽氣衰敗,沒有陰氣衰敗的說法。

《素問》中說:「陽氣就像天空中的太陽,失去陽氣就會折壽。」後世的醫家注釋中,纔出現「汗多傷陽,下利傷陰」的說法。不過,像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的證型,

下利後微感寒意的,能說它是傷陰嗎?不深入探討是不行的。只有過度出汗才會傷及表中的陽氣;過度嘔吐、下利才會傷及裏中的陽氣。如果汗、吐、下都過度,就會同時傷及表裡之陽。而所謂「陰陽俱虛」,是指表裡之陽都衰竭的情況,所以才會危及生命。

造成陰陽俱虛的不只是誤治而已,甚至於自吐、自利、嘔血、下血,都可能會有陽氣衰竭的危害。怎能不令人擔憂呢?

《傷寒論》的桂枝麻黃各半湯條文裡提到: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續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大青龍湯條云。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今合二條考之。此條熱多汗少句下。

當有一日二三度發。脈浮緊者。更可發汗也若之十六字也。一說云。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八字。宜移之熱多寒少句下而看。非有脫簡。文法乃爾。余謂此誠然。然而詳考全論。凡若此之處。必有分界之可察存焉。桂枝麻黃各半湯條。以也字分之。小青龍湯條。以服湯字分之。麻黃湯條。

白話文: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

太陽病病程進行到八九天,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

發熱同時伴有惡寒,但發熱時間較長,惡寒時間較短。

其人不嘔,清便續自可一日二三度發

病人不嘔吐,大便清稀且連續出現,這類症狀可以自行緩解。一天發作兩到三次。

脈微緩者,為欲愈也

脈搏微弱且緩慢,說明病情將要好轉。

大青龍湯條雲: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

太陽中風,脈搏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出汗而煩躁不安,可以使用大青龍湯治療。

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

如果脈搏微弱,出汗且怕風,不能服用大青龍湯。

今合二條考之,此條熱多汗少句下

現在把這兩段文字結合起來考察,在「熱多汗少」這句話下面

當有一日二三度發,脈浮緊者,更可發汗也若之十六字也

應該是有一句「一天發作兩到三次,脈搏浮緊,可以再發汗治療」這十六個字。

一說雲: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八字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宜桂枝二越婢一湯」這八個字

宜移之熱多寒少句下而看,非有脫簡,文法乃爾

應該移到「熱多寒少」這句話的下面看,這不是遺漏文字造成的,而是文章的寫作風格如此。

餘謂此誠然,然而詳考全論,凡若此之處,必有分界之可察存焉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是仔細考察《傷寒論》全文,凡是這樣的地方,必定有可辨別的分界線。

桂枝麻黃各半湯條,以也字分之,小青龍湯條,以服湯字分之,麻黃湯條

《桂枝麻黃各半湯》條,用「也」字分隔;《小青龍湯》條,用「服湯」字分隔;《麻黃湯》條,

以服藥字分之。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條。以脈沉緊分之。皆是也。今此條絕無分界之可察。則其為闕文。無疑矣。言太陽病。傷寒之證。醫雖發之。猶尚不解。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一日二三度發。其脈浮緊者。是餘邪猶盛而未欲解者也。桂枝二越婢一湯。更發之可也。何以知其前已行發汗也。

以下文亡陽二字知之也。若又有以上病證。而其脈反微弱者。是其人資質虛弱。為過汗所誤。而陽為之亡者也。表邪雖未解。不可發汗也。宜與桂枝加附子輩。且解且扶焉。其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八字。綴之條末者。與桂枝麻黃各半湯之例同焉。蓋桂枝二麻黃一湯者。其證輕矣。

白話文: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的服用

此方劑可根據脈象沉緊程度服用。其中,脈象沉緊皆可服用此方。但現今此方劑的記載中沒有明確的分界,應當是文章缺失所致。

此方劑用於治療太陽病證,即傷寒證。患者經醫生發汗治療後,病情尚不解,表現為發熱惡寒,發熱時間多,惡寒時間少,一天發作兩三次,脈象浮緊,表明餘邪仍然較盛,尚未完全解表。此時可再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發汗。

如何知道患者此前已發過汗呢?

從文章中提及的「亡陽」二字可以知道。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病證,但脈象微弱,說明患者體質虛弱,過度發汗導致陽氣虛弱,表邪雖然沒有完全解表,但也不可再發汗,應當服用桂枝加附子類藥物,同時解表和扶陽。

「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八字加於條目末尾,與「桂枝麻黃各半湯」的應用道理相同。因為桂枝二麻黃一湯證情較輕。

桂枝二越婢一湯者。其證重矣。桂枝麻黃各半湯者。其證在輕重之間也。又按。金鑑云。脈微弱無太陽表證。然既有無汗熱多寒少之表證。麻黃桂枝石膏之藥。終不可無。吳人駒云。微。乃微甚之微。非幽微之微。但不過強耳。希哲云。顧內熱熾盛。燥耗津液者。亦有見微弱脈。

然而平素虛弱無陽之所致。非大青龍湯之可妄用。但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湯。輕解其邪熱也。更改也。不可更發汗者。言不可用他藥。發汗也。噫。諸子何其窮之甚。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炙),大棗(四枚擘),生薑(一兩二銖切),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白話文:

  • 桂枝二越婢一湯:適用於證狀較重的患者。

  • 桂枝麻黃各半湯:適用於證狀介於輕重之間的患者。

此外,根據《金鑑》記載,如果患者脈象微弱,沒有太陽經的表證(如發熱、出汗等),但也表現出表證(如沒有出汗、發熱、多寒少熱等),仍然需要使用麻黃、桂枝、石膏等藥物。吳人駒認為,「微」是指非常微弱,而不是隱微。希哲認為,即使是內熱熾盛、耗傷津液的患者,也可能出現脈象微弱的情況。

但是,對於平時體質虛弱、陽氣不足的患者,就不適合使用大青龍湯。只應該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輕微地宣泄邪熱。所謂「更改」,是指不應該再使用其他發汗的藥物。

唉!這些醫家真是窮途末路了。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 桂枝(去皮)、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炙用)
  • 大棗(四枚,破開)
  • 生薑(一兩二銖,切片)
  • 石膏(二十四銖,搗碎,用棉布包好)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本云二字。玉函成本全書。俱作本方。是。五升下。玉函有先字。成本作生薑一兩三錢。非。又七味下。有㕮咀二字。

亦非。又水五升。作五升水。亦非。合之二字。作合一字。亦非。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作桂枝二。越婢一。亦非。)

按越婢湯方。見金匱要略。林億等云。今以算法約之。桂枝湯取四分之一。越婢湯取八分之一。

〔越婢說〕金匱要略有越婢湯。本論亦有桂枝二越婢一湯。越婢二字。古來無明解。成無己曰。謂之越婢者。以發越脾氣。通行津液。外臺方。一名越脾。即此義也。吳人駒曰。越婢者。發越之力。如婢子之職。挾小其制。不似大青龍之張大也。方有執曰。越。逾也。過也。

白話文:

上七味,用五升水煮麻黃兩沸,去上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約一升,去渣,溫服一升。原本記載應該將此方裁製成越婢湯和桂枝湯混合飲用,各一升。現在將其合為一方,桂枝湯佔二分,越婢湯佔一分。

按:越婢湯方見於《金匱要略》,林億等說,現在以計算方式推算,桂枝湯取四分之一,越婢湯取八分之一。

[越婢說] 《金匱要略》有越婢湯,本論也有桂枝二越婢一湯。越婢二字,古來沒有明確解釋。成無己說,稱之為越婢,是因為它能發越脾氣,通行津液。外臺方中,也有一個名為「越脾」的方子,意思即在此。吳人駒說,越婢,指的是發越之力,就像婢女的工作一樣,輕巧靈活,不像大青龍湯那樣張揚有力。方中有人說,「越」是指超越,超過。

婢。女子之卑者也。女子。陰也。卑少也。程應旄曰。越婢一中之石膏。不過取其陰涼之性。女奴畜之。非如大青龍湯之可以匹主也。驅遣唯吾。而左右供職。故曰越婢也。喻昌曰。越婢者。石膏之辛涼也。胃得之則熱化津生。以此兼解其寒。柔緩之性。比女婢。猶為過之。

可用之無恐矣。五子者所言。辨則辨矣。無乃過鑿乎。以予觀之。以其方本得於越國之婢。從而為名耳。豈有深理邪。白居易詩曰。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又有漢婢燕婢語。並見唐人詩中。又按。國語曰。厲王得衛巫。注曰。衛巫。衛國之巫也。可知越婢。即越國之婢矣。

(余既著此說。後得傷寒溯源集讀之。越婢之解。暗符余說。然彼曰仲景嘗以此方。療越人之婢。故名。杜撰亦甚哉。)

白話文:

「婢」指的是女子中地位最低微的。女子屬陰,天生就比男子卑微。程應旄說,越婢湯中的石膏,僅僅取其陰涼的特性,就像女奴一樣,只能服侍主人,不像大青龍湯那樣能與主藥匹敵。因此,越婢湯只能被驅使,左右服侍主人,所以稱為「越婢」。喻昌說,越婢湯的石膏,具有辛涼的特性,胃部服用後,熱氣化解,津液生成,由此兼解寒症,柔緩的特性,比女婢還要過分。

可用它不用擔心。五子所言,雖然有道理,但是否過於執著了?依我看,這個方子之所以取名「越婢」,是因為它起源於越國的婢女,並非有什麼深層的道理。白居易詩中寫道:「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還有漢婢、燕婢的說法,都見於唐人的詩歌。又根據《國語》記載,厲王得到衛巫,注釋中寫道「衛巫」是指衛國的巫師,由此可知「越婢」就是越國的婢女。

(我寫下這番話後,後來讀到《傷寒溯源集》,越婢湯的解說暗合我的觀點。然而,書中說張仲景曾用此方治療越國的婢女,因此命名,真是杜撰得很厲害。)

〔二十八〕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滿下。玉函有而字。是。全書。桂枝下。有湯字。非。)

成無己曰。頭項強痛。翕翕發熱。雖經汗下。為邪氣仍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利者。則欲成結胸。今外證未罷。無汗。小便不利。則心下滿微痛。為停飲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茯苓白朮。利小便行留飲。(正珍曰。此注不言去桂之事。不知其所見之本。猶未去桂歟。)

宮義方曰。此章飲家也。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可參考。(按五苓散之心下痞。亦同一根源。)

白話文:

【第二十八則】服用桂枝湯。或者使用瀉下法。但仍然頭痛頸項強痛。皮膚溫溫發熱但不出汗。心下脹滿微痛。小便不利。可以使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來治療。

成無己說:頭痛頸項強痛,皮膚溫溫發熱。即使曾經出過汗下過瀉,也是因為邪氣仍然在體表。心下脹滿微痛,小便通利的,則可能要發展成胸脅脹滿。現在外證還沒有解除,不出汗,小便也不利。那麼心下脹滿微痛,就是因為有水液停滯。使用桂枝湯來解表,再加入茯苓、白朮來利小便,排除停滯的水液。

宮義方說:這一章講述的是水飲的病症。可以使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來治療。可以參考五苓散來治療,因為其心下痞滿的病理根源是一致的。

家君語予曰。凡論中揭一物。以名於方者。皆一方主將。猶天之有日。國之有君。不可一日無者也。故柴胡。葛根。麻黃。黃連。附子。黃芩。吳茱萸。白頭翁諸方。俱未有去其主者。今此條獨云去桂。豈是仲景氏之真哉。況仍有頭項強痛發熱無汗證乎。決是後人舛誤所致。

家君斯言甚快。足以破千古聵矇矣。翕翕字。見韓詩外傳。及後漢書翟酺傳。佩文韻府云。翕。盛也。成無己云。翕翕者。熇熇然而熱也。若合羽所覆。言熱在表也。按此證本非中風桂枝之證。蓋傷寒麻黃之證兼停飲者也。稱仍無汗者可見矣。而今不取麻黃。反用桂枝者。何也。

白話文:

我的父親對我說:每當討論中醫處方中的某一味藥物時,在方劑中標示其名稱的藥物都是該方劑的主要藥物,就像天有太陽、國家有君主一樣,不能一日沒有。因此,柴胡、葛根、麻黃、黃連、附子、黃芩、吳茱萸、白頭翁等諸方中都未有去掉其主藥的說法。而現在這個方劑卻獨自提到要去掉桂枝。這難道是仲景的真實想法嗎?況且方劑中還包含了頭項強痛、發熱無汗的症狀呢。這一定是後人誤抄所致。

我父親的這番話非常好,足以破除千古以來的疑惑。翕翕這個字見於《韓詩外傳》和《後漢書·翟酺傳》。《佩文韻府》記載:「翕,盛也。」成無己說:「翕翕者,熇熇然而熱也。」就像合攏的羽翼所覆蓋一樣,指的是熱在體表。根據這個證狀,本非中風的桂枝證,而是傷寒麻黃證兼有飲滯。從「仍無汗」這一點可以看出。而現在卻不用麻黃,反而用桂枝,這是為什麼呢?

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固雖白朮茯苓所得而主。若奪力於發表。則不能專其宣導之功也。

正珍再按。金鑑云。去桂。當是去芍藥。旁引曲喻。以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之胸滿。雖然。胸悶與心下滿。豈可同日而語哉。喻昌云。去桂枝者。以已誤。不可復用也。殊不知桂枝之法。有一服不解。而至三服。一劑不解。而至二三劑者矣。又觀王肯堂說云。此非桂枝證。乃屬飲家。

故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喻以十棗湯頭痛。然而既曰服桂枝湯。又曰。仍頭項強痛。此以仍字。應桂枝者。瞭然也。若不則何必取之桂枝乎。直用五苓散。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類可也已。又觀希哲注。曰。此是脾胃素弱人。感外邪之證。妄建脾胃弱者。不宜桂枝之說。強合去桂之義。

白話文:

腹部微痛。小便不順。固然可以用白朮和茯苓治療。但是如果用發汗的藥物來搶奪藥效,就不能集中發揮宣通氣血的作用了。

正珍再次補充說。金鑑中提到去掉桂枝,應該是去掉芍藥。用其他方法拐彎抹角地表示,就像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治療胸悶一樣。雖然如此,胸悶和腹部微痛難道可以相提並論嗎?喻昌說去掉桂枝,是因為過去用錯了,不能再用了。殊不知桂枝的用法,有的一劑不解,而服到三劑才解;一次服用的藥方不解,而服到兩三次才解的。再看王肯堂先生的說法,他說這不是桂枝證,而是飲酒過度導致的。

因此去掉桂枝,加上茯苓和白朮。喻用「十棗湯」治療頭痛。可是既然說服用了桂枝湯,又說仍然頭項疼痛。這個「仍然」字,應該是針對桂枝的,這很明顯。如果不針對桂枝,那麼何必取用桂枝呢?直接用五苓散、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一類的藥方就可以了。再看希哲的註解,他說這是脾胃虛弱的人 感受外邪的症狀。硬說脾胃虛弱的人不宜用桂枝,強行解釋去掉桂枝的理由。

殊不知數下之之後。脾胃受傷而利下不止者。猶且用桂枝人參湯。莫所疑憚。噫。彼何讀書之粗且略耶。又錢潢云。治之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未詳其義。恐是後人傳寫之誤。未可知也。錢氏此說。大勝諸家強辨為說也。方有執云。術上不當有白字。是書編始於叔和。叔和有脈經。

脈經術上皆無白字。足可徵也。然則白為後人所加明甚。以予觀之。有執斯說。亦未足信也。按古昔惟一術。以其白者為佳。故冠日白。潛確居類書。九十七卷。範子曰。術出三輔。黃白色者善。明黯者不足用也。猶棗之必以大稱焉。今觀華舶齋來之物果然。後人不知。遂以一類別種之草。

白話文:

沒想到服用後會導致脾胃受傷而腹瀉不止,還使用 [桂枝人參湯]。不必懷疑或猶豫。唉!他們讀書真是粗略啊。又如錢潢所說,用桂枝去桂加 [茯苓白朮湯] 治療。我不明白他的意思,恐怕是後人傳抄時寫錯了,不得而知。錢氏的說法遠勝於各家勉力強辯的說法。方有執說,術的上面不應該有「白」字。這本書是由叔和編纂,叔和有脈經。

脈經術的上面都沒有「白」字,可以證明這一點。那麼,「白」字肯定是後人加上的,這很明顯。依我的看法,方有執的說法也不能令人信服。據考證,古代只有一種術,以白色的為上品,所以稱為「白」。《潛確居類書》第九十七卷記載,範子說:「術產自三輔地區,黃白色的好,深暗色的不行,就像棗子一定以大顆為佳。」現在看來,華舶齋進口的東西果然如此。後人不瞭解,就把另一種草當成一類。

名之赤朮蒼朮。以對白朮。(術分赤白。自梁陶弘景始也。)可謂不解事矣。有執亦不知脈經為後人偽撰。引以議之。豈果可信乎。予嘗著脈經辨。以發其奸。今搜得其稿於巾衍。因附以曉世之眩脈經者云。

〔附錄脈經辨〕脈經十卷。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所著。其書亡矣。今之所傳。蓋唐季人。將其散軼之餘。敷演成編者。決非王叔和真本也。何以證之。林億等進呈脈經劄子曰。大抵世之傳授不一。有以隋巢元方時行病源為第一卷者。徵一也。七言詩。雖創柏梁虖。然而季唐以前人。

未多作焉。僅僅乎若晨星。觀文選所收。可見矣。如其歌行律絕。則唐之所始制。又如其為之韻語。以便講習。愈益輓者焉耳。脈經乃以二十四脈。奇經八脈。十六怪脈。觀形察色等。為七言歌括。西晉時寧有之邪。是雖或非其真。然其原本。晚出蕪雜。有招之混攙矣。徵二也。

白話文:

稱之為赤朮(蒼朮),因為它與白朮相應。(術分為赤色和白色,自梁代的陶弘景開始。)可以說不解其中道理。有人執著卻不知道《脈經》是後人偽造的,竟然引用《脈經》來爭論,難道確實可信嗎?我曾撰寫了《脈經辨》,用來揭露其奸詐。現在在巾箱中搜到了它的草稿,就附帶發布出來讓世人知道《脈經》的真面目。

〔附錄脈經辨〕《脈經》十卷,是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所著,但原書已經亡佚了。現在流傳的《脈經》,應該是唐朝末期的人收集了王叔和所著的散失部分,加以敷衍編纂而成,絕對不是王叔和的真本。用什麼方法證明呢?參照林億等人呈送上來的《脈經》劄子,林億說:「大體上,流傳的《脈經》版本不一,有的以隋朝巢元方的《時行病源》作為第一卷。」這是第一個疑點。七言詩,雖然是柏梁臺賦開始出現的,但是唐朝中晚期以前的人很少創作七言詩,星星點點地出現。從《文選》收錄的七言詩中就可以看出來。至於歌行、律絕(絕句)等詩體,則是唐朝才開始創作的。再看《脈經》用七言詩對歌括的形式描寫二十四脈、奇經八脈、十六怪脈、觀形察色等內容,西晉時期哪會有這樣的東西呢?儘管《脈經》可能不是王叔和的真本,但它的原本內容也應該晚出,而且雜亂不純,有很多混雜在其中的內容。這是第二個疑點。

(按醫統正脈所收之本。欠脈圖歌括。蓋吳勉學亦知其非。而除之乎。非宋板之舊也。)今世所傳傷寒論。便叔和撰次之本。而其辨脈平脈二篇。及傷寒例。皆不與六經本論相愜。其出叔和之手。人所共知也。脈經乃舉平脈法文。題曰張仲景論脈。是不啻不知仲景氏。亦不知叔和者之為。

昭然明矣。徵三也。其他猶可議可疑者。不遑枚舉。此知今之所傳。蓋唐季人。將其散軼之餘。敷演成編者。決非叔和真本也。雖然其書去古未甚遠。間亦有益於參考者。學者擇而採之。亦何坊之有。昔人止辨脈訣之為偽撰。而不知脈經亦不免偽撰也。因摘其尤者。以發其奸。

白話文:

(根據《醫統正脈》中所收錄的本子,原有的《欠脈圖歌括》被吳勉學剔除了。因為吳勉學也知道這不是原來的內容,所以將它刪除了。這不在宋版原書中。)如今流傳的《傷寒論》是應叔和編輯整理的本子。而書中其中的《辨脈》和《平脈》兩篇,以及《傷寒例》,都與六經的原本論述不一致。這些部分是出自應叔和之手,這是眾所周知的。《脈經》中引用了《平脈法》的內容,並題為《張仲景論脈》。這不只顯得作者不瞭解仲景,也不瞭解應叔和。

非常明顯。證據三。還有其他值得討論和懷疑的地方,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由此可以看出,現在流傳的《脈經》,應該是唐代後期的人將其中殘缺失佚的部分,重新編寫整理而成的。這肯定不是應叔和的原本。雖然這本書離古代的時間並不遙遠,但其中仍然有一些地方可以作為參考。學者們可以選擇有用的部分來學習採用,又何必拘泥於原本呢?過去的人只辨別出《辨脈訣》是偽撰的,卻不知道《脈經》也有偽撰的成分。因此這裡摘出最明顯的幾處,揭露其偽造的本質。

予豈好辨哉。予豈好辨哉。庚子上巳日。書於杏花園。

桂枝去桂加獲苓白朮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切),白朮,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湯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朮。

〔二十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成本。桂枝下。有湯字。煩躁之躁。成本全書。並作燥。非。)

白話文:

我並非喜好爭辯。我並非喜好爭辯。庚子年三月初三。寫於杏花園中。

桂枝湯去桂枝加上茯苓白朮方

藥材: 芍藥(三兩),生甘草(二兩,炙用),生薑(切片),白朮,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剖開)

以上六味藥,加水八升,煮沸後取出三升的藥液,濾去渣滓。溫服一升。如果小便順利,病情就會好轉。原本的桂枝湯,將桂枝去除,加入茯苓和白朮。

〔二十九〕傷寒者脈象浮動,自行出汗。小便頻繁,心煩微惡寒。小腿抽筋,又給予桂枝湯。想要攻伐體表,這樣做是錯誤的。病情會因此而加重,導致呼吸急促,咽喉乾燥,煩躁嘔吐。此時應改用甘草乾薑湯,以振奮陽氣。如果呼吸急促的症狀好轉,且腳部溫暖,再改用芍藥甘草湯。小腿就會伸展舒展。如果胃氣不和,言語錯亂,可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如果再次發汗,並施用燒針,則應服用四逆湯。

金鑑曰。微惡寒者。表陽虛。不能御也。

方有執曰。厥。謂四肢冷也。

程應旄曰。得之便厥者。真寒也。咽中干煩躁者。假熱也。

正珍曰。傷寒二字。泛稱疫而言。非太陽傷寒也。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即少陰病。而大青蘢條所謂。若脈微弱。汗出惡風之大同小異者。故脈唯言浮之似表。而不言其為緊為緩。證唯言微惡寒之似表。而不言發熱頭痛。當知其汗出惡寒者。乃與附子瀉心之惡寒汗出者。

同為陽虛之病。故此證雖有脈浮惡寒之似表者。決不可攻表。唯宜與姜附扶陽劑。以溫之也。今乃錯認其似表者。以發之。故有厥冷咽乾。煩躁吐逆之變。因作乾薑附子湯。以復其陽氣。若其不用四逆吳茱萸類者何。桂枝之發。徒伐表氣。而裡氣受敗不深。雖有吐逆。未及下利清穀之甚故也耳。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說:微惡寒的人,是表陽虛弱,無法抵禦外邪。

方有執說:厥,指四肢發冷。

程應旄說:感受外邪後立即發冷的,是真正的寒證;咽中乾澀煩躁的,是假象的熱證。

正珍說:傷寒二字,泛指疫病而言,並不是指太陽病傷寒。脈象浮,自汗出,小便頻繁,心煩微惡寒,手腳攣急,即是少陰病。而「大青龍湯論」中所說的:若脈象微弱,惡風寒,與此證病症狀很相似。所以脈象只說浮,像是表證,而不說緊或緩。證狀只說微惡寒,像是表證,而不說發熱頭痛。應當知道這種汗出惡寒的證狀,與服附子瀉心湯所引起的惡寒汗出,都是陽虛證,所以這種證狀雖然有脈象浮動、惡寒等似表證,但絕不能攻表。只能用生薑、附子等扶陽的藥物來溫暖身體。如果錯誤地將其當成表證來治療,則會出現手腳冰涼、咽喉乾燥、煩躁、嘔吐等變化。因此,制定了乾薑附子湯方劑,以恢復陽氣。為什麼不用四逆湯或吳茱萸等藥物呢?因為桂枝發散表氣,會損傷裡氣,雖然會引起嘔吐,但不會導致腹瀉清穀嚴重。

舊本作甘草乾薑湯。大非也。甘草乾薑湯。治肺痿多涎唾者之方。安能挽回陽氣將盡者乎。若胃氣不和以下。至四逆湯主之。蓋他條錯亂而入者。刪之可也。何以知之。以上文序證至腳攣急止。而不及胃氣不和等事已。按此證。始則心煩。後則煩躁。其為主證可知矣。且嘔家不欲甜。

其非四逆所宜。亦可知矣。雖然此證而兼下利清穀。必溫以四逆可也。不可復泥嘔矣。又按心煩微惡寒。與白虎加人參湯似矣。而脈之虛實。口之和不和。大不同矣。再按。論中以承氣命者四方。而調胃承氣。專為吐下後胃中不和者設。所以名調胃也。若其用諸發汗後。若不吐不下心煩者。

白話文:

原版藥方是甘草乾薑湯,錯了,甘草乾薑湯是用來治療肺結核、流很多口水的人的方劑。怎麼能用它來挽救陽氣將盡的人呢?如果胃氣失調和腹瀉,應當用四逆湯治療。這應該是其他病症混淆造成的,可以刪除。怎麼知道呢?因為前文的病症描述只提到腳抽筋,並沒有提到胃氣失調等問題。根據這種病症,一開始是心煩,後來變成了煩躁,這是主要的症狀。而且噁心的人不喜歡甜味的東西。

可以得知這不是四逆湯適用的情況。儘管如此,如果這種病症同時伴有腹瀉,那麼用四逆湯溫補胃氣是可以的。不要再拘泥於噁心的症狀了。還要根據心煩、微惡寒的症狀,和白虎加人參湯類似。但脈象虛實、胃氣和不和有很大的不同。再根據醫書中的記載,用承氣湯治療的病症有四種,而調胃承氣湯專門用於嘔吐腹瀉後胃部失調的人。所以才叫做調胃。如果用於發汗後,如果不吐不瀉心煩的人,

殊是權用。而非主用也。故曰。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又曰。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調胃承氣湯主之。(並出太陽中篇)調胃之義。可以見矣。況方中有甘草和緩之品。而其服之。亦不至五合一升之多。

唯少少溫服之。則其專為吐下後胃氣不和者設。而非先攻下之劑也。彰彰乎明矣。今此條言胃氣不和讝語者。必是吐下後之證已。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俱仲景氏所始制。故各置作字。以分桂枝之古方也。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

白話文:

殊途同歸,不是主要用途。所以說,在這個時候,自己吐得厲害拉得厲害的,使用調胃承氣湯來調理。如果不這樣,就不可以給他用這個藥。又說,大便本來應該成形的,卻突然腹瀉,脈象平和的,明白醫生是使用丸藥來下瀉的,不是適當的治療方法。調胃承氣湯纔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都出自《太陽篇中篇》)調胃的意義,可以從此看出來了。況且方劑中含有甘草,具有和緩的功效。而且服用的量也不會多到五合一升。

只要少少地溫服,就可以專門針對吐瀉之後胃氣不和的情況,而不是先用攻下劑的。這一點十分明顯。現在這條談到胃氣不和說胡話的,必定是吐瀉後的證狀。甘草乾薑湯、芍藥甘草湯都是仲景先生首先制定的,所以各別用作字,以便區分桂枝的古方。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過),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甘草四兩。玉函作二兩。非。二味下。有㕮咀二字。亦非。成本全書。二味作㕮咀。非。成本乾薑二兩下。有炮字。宜從而補矣。)

芍藥甘草湯方

白芍藥,甘草(各四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成本全書。二味下。有㕮咀二字。再服下。有之字。非。)

香川太衝。藥選曰。芍藥甘草湯方中。創加白字。論中止此一項。他所皆無。予以為此後人之所加也。何者。既書芍藥甘草湯。而不書白芍藥甘草湯。惟藥名。添白字。則為一剩字也甚明矣。正珍曰。玉函無白字。

白話文: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甘草(各四兩)

以上兩味藥,加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除去藥渣,分兩次溫熱服用。(成本全書中,兩味藥品名下有「㕮咀」二字,另外「再服」下面有「之」字。這些都不是。)

香川太衝在《藥選》中說:芍藥甘草湯方中,創始加上「白」字,但《論注》中只提到這一條,其他所有地方都沒有。我認為這是後人添加的。為什麼呢?既然寫的是芍藥甘草湯,就不應該寫成白芍藥甘草湯。只有藥名中增加了「白」字,就顯得很明顯是一個多餘的字。正珍說:玉函經中沒有「白」字。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玉函成本全書。三味下。有㕮咀二字。非。芒硝半升。成本作半斤。千金翼作半兩。按大承氣。猶不用半升。宜以半兩為是。外臺秘要。作甘草三兩。)

戶田齋。非藥選云。難曰。古法藥用上行以酒。下行以鹽。緩寒亦以酒炒。不可謂無其理也。齋答曰。予屢試之。未嘗見其效已。且夫酒鹽。固不敵於本味十分之一也。況炒過之本味添味俱減乎。又且中世以上。未有用酒。醋。人溺。鹽水。薑汁。暨塗酥。塗蜜。土炒。麩炒等製法也。

白話文: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後用清酒洗淨),甘草(二兩,炙黃),芒硝(半兩)

以上三味藥,加水三升煎煮,取一升藥汁,去渣。加入芒硝,再上火,微煮沸騰,少少溫熱後服用。(《玉函成本全書》的三味藥下方,有「㕮咀」二字,應為誤寫。芒硝半升,《成本》作半斤,《千金翼》作半兩。考慮到「大承氣」方中都不用半升,故宜以半兩為準。《外臺祕要》中甘草用三兩。)

戶田齋說到:「有人提出疑問,古法中上行的藥要用酒,下行的藥要用鹽;溫緩寒性的藥也要用酒炒,這些說法不無道理。」齋回答道:「我屢試之,未見其效。況且,酒鹽的味道還不及本味藥材的十分之一,炒過之後,本味減弱,味道也減弱。再者,中世紀之前並沒有酒、醋、人溺、鹽水、薑汁以及塗酥、塗蜜、土炒、麩炒等製藥方法。」

王叔和撰次金匱玉函經。方藥炮製曰。半夏以湯洗十數度。令水清滑盡。洗不熟有毒也。附子大黃之類。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厚朴即斜削。如脯法。(下略)可見耳。其調胃承氣湯。抵當湯下。有大黃酒浸酒洗之事者。乃後人之加也明矣。

成無己曰。承。順也。邪氣入於胃也。胃中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以湯盪滌使寒者利。而閉者通。正氣得以舒順。是以承氣名之。

正珍曰。承氣湯四方。以大承氣為主。成無己所解甚是也。後世諸家亦皆遵奉之。無敢間言者。雖然古今字書韻書。並未見以承訓順者。於是乎信且疑者數年。庚子夏日。適繙詩之大雅抑篇則云。繩繩子孫。萬民靡不承。鄭玄箋云。言承順也。孔頴達云。天下之眾民。無有不承順而奉行之。

白話文:

王叔和編寫的《金匱玉函經》。方藥炮製的方法是:[半夏]用熱水清洗十幾次,直到水變清澈,洗不乾淨有毒。附子、大黃之類的藥材,有的炮製,有的生用,都要去除黑皮。厚朴斜削後,就像醃製肉類一樣。(以下省略)可見一斑。它的「調胃承氣湯」載於「抵當湯」之下,記載有大黃酒、浸酒的步驟,這是後人添加的,顯而易見。

成無己說:承,順從的意思。邪氣進入胃中,胃氣停滯鬱悶,糟粕積結,阻滯形成實證,也就是正氣不能舒順。用熱湯洗滌,使寒熱得到通暢,閉塞得到疏通,正氣得以舒順,所以命名為「承氣」。

正珍說:承氣湯有許多種類,以大承氣湯為代表。成無己的解釋非常正確,後世的許多醫家都遵循這個解釋,沒有人敢提出異議。但古今的字書和韻書,都沒有看到「承」解釋為「順」的,因此有人半信半疑好幾年。庚子年夏季,翻閱《詩經·大雅·抑》篇,看到「繩繩子孫,萬民靡不承」,鄭玄的解釋是「承順也」,孔穎達的解釋是「天下之眾民,無有不承順而奉行之。」

乃曩者所疑。渙然冰釋。怡然理順。又嘗考宋書樂志。漢宗廟樂。食舉十三曲。其第十二曰承元氣。豈非承氣之名之所職由者邪。又按。周易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禮記樂記曰。理髮於外。而民莫不承順。史記秦始皇紀云。宇縣之中。承順聖意。晉書陳騫傳云。

時牽弘為揚州刺史。不承順騫命。合而考之。承順連用。承亦有順義者。自彰彰矣。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甘草二兩。千金霍亂篇。作一兩。三味下。成本全書。並有㕮咀二字。非。)

白話文:

先前所懷疑的問題,現在豁然開朗,理路清晰。再考究《宋書·樂志》,漢朝宗廟樂演奏「食舉」十三支曲子,其中第十二支稱作「承元氣」,難道這不是「承氣湯」名稱的由來嗎?另外,《周易》說:「至高無上的坤元,萬物賴此而生,這是順應上天。」《禮記·樂記》說:「理髮於外,而百姓無不順從。」《史記·秦始皇本紀》說:「普天之下,順從聖人的旨意。」《晉書·陳騫傳》說:「當時牽弘擔任揚州刺史,不順從陳騫的命令。」綜合考量這些文獻,「承順」兩字連用,「承」也有順從的意思,這一點十分明顯。

四逆湯方劑

  • 甘草(二兩,炙用)
  • 乾薑(一兩半)
  •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

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取汁一升二合,去渣,分兩次溫服。體質強健者可加大附子一倍,乾薑三兩。(甘草二兩,《千金霍亂方》作一兩。三味藥材下方,有「㕮咀」二字,有誤,應刪除。)

錢潢曰。四逆湯者。所以治四支厥逆。而名之也。

惟忠曰。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即通脈四逆湯也。

正珍曰。強人以下十二字。叔和所攙。當刪之。否則與通脈四逆湯。無差別也。又按。本草載宋雷斆說云。附子一個。重一兩者。即是氣全。乃知古人所用之附子。大抵以一兩。准一枚。梁陶弘景曰附子烏頭若干枚者。去皮畢以半兩准一枚。蓋以皮肉各得半兩而已。

〔三十〕問曰。證象陽且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讝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

白話文:

錢潢說,四逆湯是用來治療四肢厥逆的,因此才取名為四逆湯。

惟忠說,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這就是通脈四逆湯。

正珍說,「強人以下十二字」是叔和所添加的,應該要刪除。否則跟通脈四逆湯就沒有差別了。又根據本草記載,宋雷斆說,附子一個,重一兩的,就是氣全。由此可知古人所使用的附子,大多以一兩為一枚。梁陶弘景說附子若干枚,去皮後以半兩為一枚,大概是皮肉各得半兩而已。

問:「病症是陽症,按法治療卻反而加重,出現厥逆、咽中乾燥、兩脛拘急以及語無倫次。師傅說,半夜手腳會發熱,兩腳會伸直。後來按照師傅的指示,病症就緩解了。請問師傅是如何知道這些的?」答:「寸口脈象很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病症像桂枝湯的病症,因此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附子、人參。其中再增加桂枝讓患者出汗,附子則溫經散寒,補陽氣不足,所以能治療厥逆。」

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讝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讝語。故知病可愈。

劉棟曰。上條之註文。後人之言也。

惟忠曰。此疑非仲景之言也。或後人追論之言。謬入本文也。大氐以問答者皆然。不可從矣。

正珍曰。凡論中。設問答而言之者。皆叔和所附托。非仲景氏之言。何以知之。以其言繁衍叢脞。而與本論所說。大相乖戾也爾。按金匱產後門。有陽旦湯。即桂枝湯也。千金陽旦湯。亦桂枝湯也。特外臺引古今錄驗。陽旦湯。桂枝湯中加黃芩二兩者。非是。成無己曰。陽旦。即桂枝別名。亦可以證矣。

白話文:

喉嚨乾澀。煩躁不安。陽明經絡內部不通。胡言亂語。煩亂不止。再喝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恢復。雙腳應當溫熱。小腿還有點緊繃。再服用芍藥甘草湯。小腿才能伸展。以承氣湯微瀉,則讝語就會停止。因此知道此病可以痊癒。

劉棟說

上條的註文是後人添加的。

惟忠說

我懷疑這不是仲景說的話。可能是後人追論添加的,錯誤地加入了本文。大抵設問答形式的註文都是這樣。不能信以為真。

正珍說

凡是在論述中,設置問答形式來討論,這些都是叔和假託的,不是仲景的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些話冗長繁瑣,與本論的論述大相徑庭。按《金匱要略》中的產後篇,有「陽旦湯」,就是桂枝湯。千金方的陽旦湯也是桂枝湯。不過《外臺祕要》引《古今錄驗》,所說的陽旦湯是桂枝湯中加黃芩二兩,這是錯誤的。成無己說:「陽旦」就是桂枝的別名,這也能夠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