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經解》~ 卷八 (15)
卷八 (15)
1. 傷寒論
譫語潮熱,脈滑而疾,恐有燥屎者,用小承氣。潮熱、屎硬、喘冒、汗多,有不能臥者,大承氣。其藥之輕重,一視乎症之淺深,何太陽正陽少陽之分哉!)
夫以為疾病至急,倉卒尋按,要者難得,故重集諸可與不可方治,比之三[陽](陰)三[陰](陽)篇中,此易見也。又時有不止是三陰三陽,出在諸可與不可中也。
(平日學問云何,乃欲臨時尋按,所云諸可與不可,真叔和之家技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在關在巔,在上在下,連用四反字為何?文理十分支離。)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
(此節與前節一樣文法,兩節內微澀弦微,從何說起,何處註腳,此之謂突如其來。)
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必利,心下飢煩,晬時而發,其形如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慄,咳而發汗,蜷而苦滿,腹中復堅。
(咳者則劇,從何說來,真十二分不通文理。)
大法,春夏宜發汗。
(不論病而論時,叔和之歪論也。)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以漐漐然,一時間許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者)必亡陽,陽虛不[可](得)重發汗也。
(南陽處處三令五申,何勞叔和再申言之。)
凡服湯發汗,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此節重出。)
凡云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症](證)[是](良)驗。
(丸者,緩也,發汗自宜湯藥。乃云丸散亦可用,此不過為神丹之地耳。)
大法,春宜吐。
(藥不執方,有何大法!)
凡用吐[藥](湯),中病[即](便)止,不必盡劑(也)。
(此亦重出。)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煩]寒。陽微(則)不可下,下之則心下痞硬。
(此節與前九節僅差數字,不問可知是叔和之言。)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此亦同前十節,叔和言也。)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止](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頭]項(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白話文:
說胡話、發高燒,脈象摸起來滑而快,可能是因為腸道裡有乾硬的糞便,可以用小承氣湯來治療。如果發高燒、大便乾硬、喘氣、昏迷、汗很多、躺不下去,就用大承氣湯。用藥的輕重,要看病情的深淺來決定,為什麼要分太陽、正陽、少陽呢!
一般認為疾病來得很快,匆忙之中尋求治療方法,重點反而難以掌握,所以收集了很多可以用和不能用的治療方法,跟《傷寒論》中的三陽三陰篇比較,這樣更容易看懂。而且有時候病情不只是三陰三陽,也出現在那些可以用和不能用的情況中。
(平常學問如何,卻要在臨時尋找治療方法,所謂可以用和不能用的方法,真是王叔和的家傳絕技啊。)
脈象摸起來柔軟而無力,無力反而出現在關脈,柔軟反而出現在頭頂的部位,微弱的脈反而出現在上方,阻塞的脈反而出現在下方。脈微弱表示陽氣不足,脈阻塞表示身體無血,陽氣反而微弱,中風後流汗,反而煩躁不安,脈阻塞表示身體無血,手腳冰冷又寒冷,陽氣微弱時發汗,就會煩躁不能入睡。
(在關脈、頭頂,上方、下方,連續用四個「反」字是什麼意思?文理十分不通順。)
脈象摸起來柔軟而無力,無力反而出現在關脈,柔軟反而出現在頭頂的部位,脈象弦反而出現在上方,微弱的脈反而出現在下方。弦脈表示陽氣運行,微脈表示陰寒,上方是實症,下方是虛症,表示身體想變溫暖。脈微弱而弦是虛症,不可以發汗,發汗就會寒冷顫抖,無法恢復。
(這段和前一段文法一樣,兩段內微、澀、弦、微,從何說起?哪裡有註解,真是莫名其妙。)
咳嗽得很厲害,一直吐口水,喉嚨一定乾燥,小便一定順暢,胸口感覺飢餓又煩躁,在固定的時間發作,看起來像瘧疾,有寒冷但沒有發熱,身體虛弱又寒冷顫抖,咳嗽又流汗,身體蜷縮著又感覺脹滿,腹部裡面又變得堅硬。
(咳嗽就會很厲害,從哪裡說起?真是十二分不通順。)
大原則,春夏適合發汗。
(不論病症,只論時間,真是王叔和的歪理。)
凡是發汗,希望手腳都能溫熱,汗微微地出來,一段時間就好。不可以讓汗像水流一樣,如果病沒有好,應該再次發汗。汗多一定會使陽氣耗盡,陽虛不能再次發汗。
(這點《傷寒論》都重複說了很多遍了,何必勞煩王叔和再說一次。)
凡是吃藥發汗,病好了就要停止,不需要吃完所有的藥劑。
(這段重複了。)
凡是說可以發汗,沒有湯藥的時候,也可以用丸藥或散劑,重點是要出汗才能解除病症。但是不如湯藥能根據病情來調整,效果會比較好。
(丸藥,是藥效比較慢的,發汗應該要用湯藥。竟然說丸散也可以用,這不過是為神丹留位置而已。)
大原則,春天適合催吐。
(藥沒有固定的用法,哪有什麼大原則!)
凡是用催吐藥,病好了就要停止,不需要吃完所有的藥劑。
(這段也重複了。)
脈象摸起來柔軟而無力,無力反而出現在關脈,柔軟反而出現在頭頂的部位,微弱的脈反而出現在上方,阻塞的脈反而出現在下方。脈微弱表示陽氣不足,脈阻塞表示身體無血。陽氣反而微弱,中風後流汗,反而煩躁不安;脈阻塞表示身體無血,手腳冰冷又寒冷。陽氣微弱時不可以瀉下,瀉下就會胸口感到痞塞堅硬。
(這段和前面九段只差幾個字,不用問也知道是王叔和說的。)
脈象摸起來柔軟而無力,無力反而出現在關脈,柔軟反而出現在頭頂的部位,脈象弦反而出現在上方,微弱的脈反而出現在下方。弦脈表示陽氣運行,微脈表示陰寒,上方是實症,下方是虛症,表示身體想變溫暖。脈微弱而弦是虛症,虛症不可以瀉下。
(這段也和前面十段一樣,是王叔和說的。)
脈微弱就容易咳嗽,咳嗽就會吐口水。瀉下後咳嗽就會停止,但腹瀉卻不會停止,腹瀉不停,胸口就會像蟲子在咬一樣。吃粥就會吐出來,小便不順暢,兩脅拘緊不舒服,呼吸困難,後背僵硬,手臂麻木,非常寒冷反而會流汗,身體冰冷如冰,眼睛看不清楚,說話不停,但吃進去很多食物,這是除中,嘴巴想說話,舌頭卻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