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 傷寒緒論卷下 (55)
傷寒緒論卷下 (55)
1. 傷寒緒論卷下
右為細末,每用一兩,同艾葉五錢,酒調攤新瓦上,
將瓦搬起無令著火候,烟盡研細每服二錢,酒一盞,
煎七分有火焰起,勿訝如吐更服候心熱,其病已差三服不應勿治之。
稀涎散
治中風不語,牙關緊急痰厥昏迷。
牙皂(四筴去弦皮子)、明礬(半兩生半枯半)
右為末,溫水調下半錢匙少頃鵝翎探吐之。鹹能去垢,辛能利竅,
故用礬石之鹹濇,以消痰涎,牙皂之辛苦,以搜風祕比而成方蓋因其無形之風,
挾有之涎膠結不散用此二物俾涎散而風解真奪門之兵也。
皂筴丸
治肺癰初起。
皂筴(八兩刮去皮用酥炙)
右為末,煮棗肉丸菜豆大桔梗湯下五七九日三夜一服,
胸中痰積膠結不解,則或欬或喘或痞或癰,非此不足以洗滌垢膩,
來甦膏千緡湯等方之祖也。
葶藶大棗瀉肺湯
治肺癰喘不得臥。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劈)
右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桔梗湯
治肺癰實熱吐穢痰。
桔梗、薏苡仁(薑湯泡去油氣)、貝母(去心)、當歸、桑白皮(蜜酒拌蒸)、
栝蔞仁(壓去油)、百合、枳殼(各一錢五分)、葶藶(八分酒炒研)、
五味子(碎)、地骨皮(酒洗)、知母(酒炒)、甘草節(生)、防已(酒洗)、
黃耆(酒拌生用)、杏仁(去皮尖研各五分)
右水煎緩緩服。
葶藶薏苡瀉肺湯
治肺癰初潰唾膿血。
薏苡仁(五錢)、貝母(一錢六分去心)、甘草節(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二分)、黃耆(酒拌勿炒)、桔梗、忍冬、白芨(各一錢)、
葶藶(酒炒研八分)、生薑(一片)
右水煎食後緩緩服。初起去黃耆白芨加防風潰後膿盡加人參,
久不歛去葶藶加合歡皮。
射干湯
治胃脘癰唾膿血。
身干(去毛酒洗)、梔子仁(炒黑)、升麻(各一錢)、赤茯苓、
赤芍藥(各二錢)、白朮(一錢五分薑製勿炒)
右水煎去滓入地黃汁少許再煎服。
大黃牡丹湯
治大腸癰。
大黃(一兩)、牡丹皮(三錢)、桃仁(五十粒研)、甜瓜子(一兩研)、
芒硝(半兩)
右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頓服之。
赤小豆當歸散
治狐惑蟲蝕大腸成癰及大便血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乾)、當歸(十兩)
右為散漿水服方寸七日三服
黃連犀角散
治狐惑咽乾聲嗄
黃連(一錢五分酒蒸)、犀角(生者鎊三錢)、木香(三分)、
烏梅肉(三個)
右水煎去滓溫服
百合地黃湯
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者
百合(七枚劈)、生地黃汁(一升)
右先以水洗百合,潰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
取一升去滓內地黃汁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發汗後,
去地黃汁加知母下後,去地黃汁加代赭滑石吐後,去地黃汁加雞子黃病變發熱者,
白話文:
傷寒緒論卷下
將藥磨成細末,每次用一兩,與艾葉五錢,用酒調勻,攤在新的瓦片上,將瓦片移開,不要讓它著火,煙散盡後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酒送服,煎到七分熱,冒出火焰,不要驚訝。如果嘔吐,繼續服用,等到心熱,病情就會好轉。服用三次後沒有效果,就不要再治了。
稀涎散
治療中風不語、牙關緊閉、痰厥昏迷。
藥材:牙皂(四筴,去除弦皮)、明礬(半兩,一半生,一半焙乾)
將藥磨成細末,用溫水調服半錢匙,少頃用鵝毛探吐。鹹味能去垢,辛味能通竅,所以用明礬的鹹澀,來消痰涎;用牙皂的辛辣苦味,來疏風解表。此方之所以能治病,是因為無形的風邪與痰涎膠結成塊,無法散去,所以用這兩種藥物,使痰涎散去,風邪消解,如同奪取敵人城門的兵士一般。
皂筴丸
治療肺癰初期。
藥材:皂莢(八兩,刮去外皮,用酥油炙烤)
將藥磨成細末,用煮熟的棗肉做成像菜豆大小的丸藥,用桔梗湯送服,五、七、九日,每日三次。胸中痰液積聚,膠結不解,就會咳嗽、喘息、胸悶或形成癰腫,非此方不足以清洗污垢。此方也是來蘇膏、千金湯等方的祖方。
葶藶大棗瀉肺湯
治療肺癰,喘息得不到臥床休息。
藥材:葶藶子(熬至黃色,搗成彈子大小的丸藥)、大棗(十二枚,劈開)
用三升水煮大棗,取二升,去棗,放入葶藶子煮取一升,一次服用。
桔梗湯
治療肺癰實熱,吐出穢濁痰液。
藥材:桔梗、薏苡仁(用薑湯泡去油氣)、貝母(去心)、當歸、桑白皮(用蜜酒拌勻蒸)、栝蔞仁(壓去油)、百合、枳殼(各一錢五分)、葶藶子(八分,酒炒研磨)、五味子(研碎)、地骨皮(酒洗)、知母(酒炒)、甘草節(生)、防己(酒洗)、黃耆(酒拌生用)、杏仁(去皮尖,研磨,各五分)
用適量水煎煮,緩緩服用。
葶藶薏苡瀉肺湯
治療肺癰初期潰瘍,咳出膿血。
藥材:薏苡仁(五錢)、貝母(一錢六分,去心)、甘草節(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二分)、黃耆(酒拌,不要炒)、桔梗、忍冬藤、白芨(各一錢)、葶藶子(酒炒研磨,八分)、生薑(一片)
用適量水煎煮,飯後緩緩服用。初期治療去掉黃耆、白芨,加入防風;潰瘍後膿液盡了,加入人參;久治不愈,去掉葶藶子,加入合歡皮。
射干湯
治療胃脘癰腫,咳出膿血。
藥材:射干(去毛,酒洗)、梔子仁(炒黑)、升麻(各一錢)、赤茯苓、赤芍藥(各二錢)、白朮(一錢五分,用薑汁製備,不要炒)
用適量水煎煮,去渣,加入少許生地黃汁,再次煎煮後服用。
大黃牡丹湯
治療大腸癰腫。
藥材:大黃(一兩)、牡丹皮(三錢)、桃仁(五十粒,研磨)、甜瓜子(一兩,研磨)、芒硝(半兩)
用六升水煎煮,取一升,去渣,加入芒硝,再次煎煮後,一次服用。
赤小豆當歸散
治療狐惑病(一種腸道疾病),蟲蝕大腸成癰,以及大便帶血。
藥材:赤小豆(三升,浸泡至發芽,曬乾)、當歸(十兩)
將藥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每日三次,連服七日。
黃連犀角散
治療狐惑病,咽喉乾燥,聲音嘶啞。
藥材:黃連(一錢五分,酒蒸)、犀角(生犀角,刮三錢)、木香(三分)、烏梅肉(三個)
用適量水煎煮,去渣,溫服。
百合地黃湯
治療百合病(一種心臟病),不經過嘔吐、下瀉、發汗等方法治療的。
藥材:百合(七枚,劈開)、生地黃汁(一升)
先用水洗百合,浸泡一夜,等白色泡沫去除後,再用二升泉水煎煮,取一升,去渣,加入一升五合生地黃汁,分次溫服。病情好轉就不要再服用了,大便應如漆黑一般。如果已經發汗,就去除生地黃汁,加入知母;瀉下後,去除生地黃汁,加入代赭石、滑石;嘔吐後,去除生地黃汁,加入雞蛋黃;病情變化,發熱者,……(原文在此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