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琴

《傷寒來蘇集》~ 傷寒來蘇集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來蘇集卷四 (1)

1. 傷寒來蘇集卷四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

陽明三陽之裏,故提綱屬裏之陽證,太陰三陰之裏,故提綱皆裏之陰證,太陰

之上,濕氣主之,腹痛吐利,從濕化也,脾為濕土,故傷于濕,脈先受之,然寒

濕傷人,入于除經,不能動藏,則還于府,府者胃也,太陰脈布胃中,又發于胃,

胃中寒濕,故食不內,而吐利交作也,太陰脈從足入腹,寒氣時上,故腹時自痛,

法宜[溫中散寒,若以腹滿為實而誤下,胃口受寒,故胸下結鞕。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白話文:

太陰病的特徵是,腹部脹滿且伴有嘔吐,無法進食,拉肚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時常感到腹部自行疼痛。如果錯誤地使用瀉下方劑治療,必定會導致胸部下方出現硬結的症狀。

陽明屬於三陽經的範疇,其提綱描述的是裡證中的陽性表現;而太陰屬於三陰經的範疇,其提綱描述的都是裡證中的陰性表現。在太陰病機中,主要由濕氣主導,腹部疼痛、嘔吐和腹瀉都是濕氣影響的結果。脾臟屬土,易受濕氣所傷,而濕氣首先影響到的是脈絡。然而,當寒濕侵襲人體,進入經脈後,如果未能影響到臟腑深層,就會返回到六腑之中,這裡特指胃。太陰經脈遍佈於胃中,並且從胃部發出,因此當胃中充滿寒濕時,就會造成食物難以下嚥,同時伴隨嘔吐和腹瀉。太陰經脈從腳部延伸至腹部,寒氣時常上湧,這就解釋了腹部為什麼會不定時地自我感疼痛。根據這種情況,治療上應該使用溫中散寒的方法。但如果誤以為腹部脹滿是因為實證而進行瀉下治療,胃部將進一步受到寒氣影響,進而導致胸部下方組織硬化結塊。

如果病人在腹瀉的同時並無口渴的症狀,這通常歸屬於太陰病範疇,因為其體內藏有寒氣所致。面對這種情況,正確的治療方式是溫暖身體內部,適用的方劑類似於四逆湯類的處方。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上條明自利之因,此條言自利之兆,四五日是太陰發病之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

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前條是太陰寒濕,脈當沉細,此條是太陰濕熱,故脈浮緩,首揭傷寒知有惡寒

證,浮而緩,是[桂枝脈,然不發熱而手足溫,是太陽傷寒,非太陽中風矣,然亦

暗對不發熱言耳,非太陰傷寒,必手足溫也,夫病在三陽,尚有手足冷者,何況

白話文:

大約在感冒四五天後,如果感到腹部疼痛,並且疼痛感似乎往下方小腹移動,這表示即將出現腹瀉的情況。

【前文說明瞭腹瀉的原因,這裡則是在講腹瀉前的徵兆。提到的四五天,是中醫認為太陰病邪開始活躍的時期。

如果患了傷寒,脈象呈現浮而緩的特徵,同時手腳自然保持溫暖,這表示病情涉及太陰經。按照太陰病的特點,患者可能會出現身體泛黃的症狀。但假如小便能夠自行排出暢通,那麼身體就不會出現黃疸。到了第七八天時,即使突然感到煩躁並伴有頻繁腹瀉,每天多達十次以上,這種情況最終也會自動停止。這是因為脾胃功能較為強健,能夠及時排出體內的糟粕和濕熱所致。

【前面提到了太陰寒濕型的病情,其脈象應該是沉細的。這裡描述的是太陰濕熱型,因此脈象表現為浮緩。一開始就指出是傷寒,意味著有惡寒的症狀。浮而緩的脈象通常與桂枝湯適用的脈象相符,然而,如果伴隨著不發燒且手腳溫暖,這就表明是屬於傷寒範疇,而非風寒感冒。這裡暗含的比較是基於沒有發熱的狀況,並不是說所有太陰傷寒的病例一定都會有手腳溫暖的特徵。畢竟,在三陽經的病態中,還有可能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何況是其他情況呢。】

太陰,陶氏分太陰手足溫,少陰手足寒,厥陰手足厥冷,是大背太陰四肢煩疼,

少陰一身手足盡熱之義,第可言手足為諸陽之本,尚自溫,不可謂脾主四肢故當

溫也,凡傷寒則病熱,太陰為陰中之陰,陰寒相合,故不發熱,太陰主肌肉,寒

濕傷于肌肉,而不得越於皮膚,故身當發黃,若水道通調,則濕氣下輸膀胱,便

不發黃矣,然寒濕之傷於表者,因小便而出,濕熱之蓄於內者,必從大便而出也,

發於陰者六日愈,至七八日陽氣來復,因而暴煩下利,雖日十餘行,不須治之,

以脾家積穢臭塞於中,盡自止矣,手足自溫,是表陽猶在,暴煩是裏陽陡發,此

白話文:

太陰(指中醫的臟腑經絡系統中的太陰經),根據陶氏(可能是指某位古代中醫學家)的分類,認為太陰的情況下手和腳會保持溫暖,少陰時手和腳會感到寒冷,到了厥陰則手和腳會出現冰冷的狀況,這些都是大體上對太陰影響四肢導致煩躁疼痛的描述。

少陰的情況則是一全身包括手和腳都感到熱。一般來說,可以認為手和腳是所有陽氣的根本,它們應該保持溫暖,但這並不等同於因為脾胃主掌四肢,所以四肢就應該始終保持溫熱。

通常,患了傷寒之病就會有發熱的症狀,但太陰屬於陰中的陰,陰寒相結合,因此不會表現出發熱的特徵。太陰主管身體的肌肉,當寒濕侵襲到肌肉層,且無法透過皮膚散發出去時,身體就會呈現出黃色。如果水液的運行和排泄正常,濕氣能夠順利通過膀胱排出,就不會出現黃疸的情況。

然而,對於由外而來的寒濕侵犯體表,多通過小便排出;而積聚在體內的濕熱,則往往需要通過大便來排除。如果病情開始於陰經,通常在第六天左右會康復。到了第七、八天,隨著陽氣的恢復,可能會突然出現心煩和腹瀉的情況,即便一天拉肚子十多次,也不必特別治療。這是因為脾胃中積累的穢物和濕氣正在被排出體外,待其自然清空後,症狀就會停止。手腳依然保持溫暖,表明身體表面的陽氣仍在;突然的心煩意亂則代表體內的陽氣正在猛然升起,這種情況表明

陰中有陽,與前藏寒不同,能使小便利,則利自止,不須溫,亦不須下也。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脾氣虛而邪氣盛,故脈反實也。

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胃氣弱,易動故

也。

[太陰脈本弱,胃弱則脾病,此內因也,若因於外感,其脈或但浮,或浮緩,是

陰病見陽脈矣,下利為太陰本證,自利因脾實者,腐穢盡則愈,自利因藏寒者,

四逆輩溫之則愈,若自利因太陽誤下者,則腹滿時痛,當加芍藥,而大實痛者,

當加大黃矣,此下後脈弱,胃氣亦弱矣,小其制而與之,動其易動,合乎通因通

白話文:

陰性之中含有陽性特質,這與臟腑深層的寒氣不同。如果能夠促使小便暢通,那麼腹瀉自然就會停止,這種情況下不需要使用溫熱藥物,也不需要用下法來治療。

患了傷寒後出現頻繁腹瀉,一天十多次,而脈象反而變得沉實有力的,這是危險的徵兆,可能預示著死亡。

【解釋】:這是因為脾胃之氣虛弱,而邪氣卻很旺盛,所以脈象才會異常地變得沉實。

在太陰病的情況下,脈象通常較為微弱。如果病人持續有自發性的腹瀉,那麼即便按照常規可能會使用大黃和芍藥這類藥物來治療,也應該減量使用。這是因為患者的胃氣已經很虛弱,容易受到藥物影響而出現波動。

【進一步解說】:太陰病本來脈象就偏弱,胃氣虛弱會導致脾臟功能失調,這是內在的原因。如果是外感病邪所導致的,脈象可能會表現為單純的浮脈或是浮緩脈,這表明在陰性病症中出現了陽性脈象。對於太陰病本有的腹瀉症狀,如果是由於脾臟實熱引起的腹瀉,一旦體內的糟粕排盡,病情就會好轉;如果是因為臟腑寒氣所致的腹瀉,使用四逆湯之類的溫熱藥物就能治癒。倘若腹瀉是由於誤用下法治療太陽病所引起,病人會感到腹部脹滿且時有疼痛,這時治療上應加入芍藥;如果腹痛非常嚴重,還可以考慮增加大黃的用量。在經歷誤下治療之後,脈象變得微弱,顯示胃氣也跟著衰弱,因此在用藥時要減輕劑量,謹慎處理,避免進一步擾動已很脆弱的身體機能,這樣做符合根據具體病情靈活調整治療方案的原則。

用之法。

大黃瀉胃,是陽明血分下藥,芍藥瀉脾,是太陰氣分下藥,下利腹痛,熱邪為患,

宜芍藥下之,下利腹痛為陰寒者,非芍藥所宜矣,仲景於此,勺藥與大黃並提,

勿草草看過。

惡寒脈微而復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方註見[四逆湯註中。

右論太陰傷寒脈證。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

太陰主裏,故提綱皆屬裏證,然太陰主開,不全主裏也,脈浮者病在表,可發

汗,太陰亦然也,[黃柏俱浮者,太陰受病也,沉為在裏,當見腹痛吐利等證,此

白話文:

使用這些藥物的方法如下:

大黃能夠清泄胃中的熱毒,適用於治療陽明經血分的病症,而芍藥則用於疏泄脾胃,特別是針對太陰經氣分的問題。當出現腹痛伴隨排便次數增多(下利)的情況,這是熱邪所導致的病狀,適宜使用芍藥來治療。然而,如果腹痛伴隨排便次數增多是由陰寒之氣引起的,那麼芍藥就不適合使用了。張仲景在這裡將芍藥與大黃並列提出,我們不應輕率地忽略這一點。

若患者感到極度寒冷、脈搏微弱且再次出現腹痛伴有排便次數增多,這是血液流失的徵兆,應該使用[四逆加人參湯]來治療。

[該方的註釋請參考[四逆湯]的註解部分。]

以上討論的是太陰傷寒脈象及症狀的處理方法。

對於太陰病來說,如果脈象浮現,意味著病邪在表,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適宜選用[桂枝]。

[雖然太陰病主要表現為裡證,但因為太陰負責身體的開合,並不僅限於裡證。當脈象浮現時,表示病在表層,即便是太陰病也不例外。如果太陰受病且脈象均浮,這表明病情確實在表。相反,如果脈象沉,則表示病在裡,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這裡的描述,

浮為在表,當見四肢煩疼等證,裏有寒邪,當溫之,宜四逆輩,表有風熱,可發

汗,宜桂枝湯,太陰脈沉者,因於寒,寒為陰邪,沉為陰脈,太陰有脈浮者,因

乎風,風為陽邪,浮為陽脈也,謂脈在三陰則俱沉,陰經不當發汗者,非也,但

浮脈是麻黃脈,沉脈不是桂枝證,而反用桂枝湯者,以太陰是裏之表證,桂枝是

表之裏藥也。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濇而長者,為欲愈。

[風為陽邪,四肢為諸陽之本,脾主四肢,陰氣衰少,則兩陽相搏,故煩疼,脈

濇與長,不是並見,濇本病脈,濇而轉長,病始愈耳,風脈本浮,今而微,知風

白話文:

浮脉在表,就应该看到四肢烦疼等症状,体内有寒邪,就应该温热它,适合服用四逆汤之类的药物。表层有风热,可以发汗,适合服用桂枝汤。太阴脉沉的,是因为寒邪,寒为阴邪,沉为阴脉;太阴脉浮的,是因为风邪,风为阳邪,浮为阳脉。有人说,脉在三阴都应该沉,阴经不能发汗,这是不对的。只是浮脉是麻黄脉,沉脉不是桂枝证,但反过来用桂枝汤,是因为太阴是里之表证,桂枝是表之里药。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气微弱阴气却长久不消,说明病情将要好转。

风为阳邪,四肢是所有阳气的根本,脾脏主四肢,阴气衰少,就会导致两阳相搏,所以出现烦疼。脉沉而长,不是同时出现的,沉是本病的脉象,沉而转长,说明疾病开始好转。风脉原本浮,现在却变得微弱,说明风邪正在消退。

邪當去,濇則少氣少血,今而長則氣治,故愈。

四肢煩疼,是中風未愈,前證微濇而長,是中風將愈之脈,宜作兩截看。

太陽以惡風惡寒別風寒,陽明以能食不能食別風寒,太陰以四肢煩溫別風寒,是

最宜著眼,少陽為半表半裏,又屬風藏,故傷寒中風互稱,少陰厥陰,則但有欲

愈脈,無未愈證,惜哉。

右論太陰中風脈證。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經曰,夜半後而陰隆為重陰,又曰,合夜至雞鳴,天之陰,陰中之陰也,脾為

陰中之至陰,故主亥子丑時。

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白[小陷胸湯,為散亦可服。

白話文:

邪氣應該被驅除,如果脈象遲滯表示氣血不足,而現在脈象變得長且流暢,表示氣機已經調和,所以病情好轉。

四肢感到煩悶疼痛,這是風邪尚未完全消散的症狀。先前脈象稍顯遲滯而現在變得長且和緩,這表明風邪即將被驅除的脈象特徵,應當把這兩種狀況分別對待。

太陽病透過是否怕風怕冷來區分風寒,陽明病則通過能否進食來區分風寒,太陰病則根據四肢是否感到煩躁溫熱來區分風寒,這些都是辨識風寒病性時特別需要注意的點。少陽病位處半表半裡,又屬於風邪所藏之處,因此在傷寒和中風的診斷中經常交替提及。而少陰、厥陰病症,則只有表明即將康復的脈象,沒有明確的未痊癒特徵,這實在有些可惜。

以上論述的是太陰中風的脈象及症狀。

太陰病趨向好轉的時間,是在亥時到醜時之間。

經典上說,夜半之後陰氣旺盛達到頂點,又提到,從夜半到雞鳴時段,是天地間陰氣最盛之時,而脾臟屬於陰中之至陰,因此主宰亥、子、醜這幾個時辰。

對於寒痰凝結於胸膈而無熱象的病況,可以使用三白小陷胸湯來治療,或者將其製成散劑服用也是可以的。

太陽表熱未除,而反下之,熱邪與寒水相結,成熱實結胸,太陰腹滿時痛,而

反下之,寒邪與寒藥相結,成寒實結胸,無熱證者,不四肢煩疼者也,名曰三白

者,三物皆白,別於[黃連小陷胸也,舊本誤作三物,以黃連栝蔞投之,陰盛則亡

白話文:

如果太陽經表層的熱症還未消除,卻錯誤地使用了下泄的治療方法,那麼熱邪就會與體內的寒水結合,形成熱實結胸的狀況。同樣地,如果太陰脾經出現腹部脹滿且陣發性疼痛的情況,卻誤用了下泄的方法,寒邪就會與寒涼藥物相結合,導致寒實結胸的問題。沒有出現熱證的症狀,比如四肢煩熱疼痛的話,這種情況就不適用。

所說的“三白”,是指用來治療這種病症的三種藥材都是白色,這與使用黃連和栝樓的小陷胸湯有所區別。舊有的藥方書籍中錯誤地記載為使用三種藥物,並且加入了黃連和栝樓,但這樣做在陰寒過盛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

矣,又誤作白散,是二方矣,黃連巴豆,寒熱天淵,云亦可服,豈不誤人,且妄

白話文:

現在又有人誤認作白散,因此產生了兩種藥方,黃連和巴豆,性質猶如天差地別,有人竟然說可以服用,如此豈不是誤人?而且還隨意妄為。

編於太陽篇中水潠證後,而方後又以身熱皮粟一段雜之,使人難解,今移太陰胸

下結鞕之後,其證其方,若合符節。

按,三白小陷胸,非是兩湯,係三白可陷下胸中之結耳,不可作兩句看,蓋既稱

寒實,小陷胸是大寒之藥,乃下井投石耳。

三物白散。

桔梗、貝母〔各二錢〕、巴豆〔一分去皮熬黑研如脂〕,

右二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勻,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

[貝母主療心胸鬱結,桔梗能開提血氣,利膈寬胸,然非巴豆之辛熱斬關而入,

白話文:

編輯在太陽篇中關於水潑傷害的討論之後,接著的方劑後面又混入了身體發熱、皮膚起疙瘩的內容,這讓人很難理解。因此,現在把這部分移動到太陰病章節中,放在胸下硬結之後,這樣其症狀和對應的方劑就能像符咒對應般清晰明瞭。

按照理解,所說的「三白小陷胸」並不是指兩個湯劑,而是指用「三白」能夠治療胸中積結的方法,不應該把它當作兩句來解釋。因為既然提到了「寒實」,小陷胸湯本就是用來治療嚴寒病症的藥物,就如同往深井裡投入石頭一般直接針對病竈。

這裡指的是「三物白散」這個方劑。

成分包括:桔梗、貝母各六克,以及巴豆一分(去皮,煎熬至黑,然後研磨成膏)。

將前面兩味藥製成粉末,再加入巴豆,一起在杵臼中攪拌均勻。服用時,用白開水調和,體壯的人一次服用約零點七五克,體弱者則酌量減少。

在這個方子中,貝母主要用於治療心胸鬱悶結塊,桔梗能夠提升血氣,疏通膈膜,擴展胸腔,然而,如果沒有巴豆的辛熱特性作為先鋒,強力打通閉塞的病竈,

何以勝硝黃之苦寒,使陰氣流行而成陽也,白飲和服者,甘以緩之,取其留戀於

胸,不使速下耳,散者散其結塞,比湯以蕩之更精。

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

[本證原是吐利,因胸下結鞕,故不能通,因其勢而利導,是則結鞕自除矣。

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東垣云,淡粥為陰中之陽,所以利小便,今人服大黃後,用粥止利,即此遺意

耳。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三陽以少陽為樞,三陰以少陰為樞,弦為木象,浮而弦細者,陽之少也,微為

水象,沉而微細者,陰之少也,衛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日行二十五度,常從

白話文:

為什麼能超越硝石和大黃的苦寒性質,促使陰氣流通轉化為陽氣呢?使用白開水調和服藥,是因為甘味可以減緩藥性,讓藥物停留在胸部,不使其迅速下行。而使用散劑的目的則是分散瘀結之處,相比湯劑更能精確地清理疏通。

如果疾病位於橫膈膜上方,通常會引發嘔吐;若位於橫膈膜下方,則多導致腹瀉。

【原本症狀包含嘔吐與腹瀉,但由於胸部下方有硬塊阻滯,導致氣機不通。順應這種狀況,促使腹瀉,就能自然消除硬塊了。】

如果腹瀉未見好轉,可先喝一杯熱粥促進排泄;如果腹瀉過度不止,則進食一杯冷粥以收斂止瀉。

【李東垣說,淡味的粥具有陰中之陽的特性,有助於利小便。現今人們在服用大黃等強烈瀉藥之後,常用粥來停止腹瀉,這就是源於此原理的實際應用。】

少陰病的特徵是脈象微細,病人總是感到想要睡覺。

【在六經辨證中,三陽以少陽為轉換的樞紐,三陰則以少陰為樞紐。弦脈象徵木性,浮而弦細代表陽氣偏少;微脈象徵水性,沉而微細則表示陰氣偏少。人體的衛氣行於陽分時保持清醒,行於陰分時則進入睡眠狀態。一天之中,衛氣循環二十四小時,正常情況下遵循此規律運行。】

足少陰之間,分行藏府,今少陰病,則入陽分多,故欲寐,欲寐是病人意中,非

實能寐也,少陽提綱,各臻其妙。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

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

也。

[欲吐而不得吐者,樞病而開闔不利也,與喜嘔同,少陽脈下胸中,故胸煩,是

病在表之裏也,少陰經出絡心,故心煩,是病在裏之裏也,欲吐不得吐,欲寐不

得寐,少陰樞機之象也,五六日,正少陰發病之期,太陰從溼化,故自利不渴,

少陰從火化,故自利而渴,少陰主下焦,輸津液司閉藏者也,下焦虛,則坎中之

白話文:

在足少陰經絡所經之處,它分支連接著臟腑。現在如果少陰經出現病狀,通常會影響到陽氣偏盛的部分,因此病人會感到想要睡覺,這裡的「想要睡覺」並非真正能夠入睡的狀態,而是病人內心的感受。少陽病的特點也有其獨到之處,各自展現不同的病理變化精妙之處。

當少陰病發作時,如果病人感到想吐卻又吐不出來,同時伴有心緒煩亂,只想躺下休息,這種情況持續五六天後,如果出現腹瀉並且口渴的症狀,這就屬於少陰病的範疇了。這是因為體內虛弱,身體本能地想要通過飲水來自我調節補充。假設小便顏色偏白,這表明少陰病的各項表現已經很明顯,小便色白是因為下焦部位虛弱,且有寒氣存在,無法有效控制水分的正常代謝所致。

【想吐卻吐不出來的狀況,源於身體調節中樞出現問題,導致開合功能不暢,這與容易噁心的症狀相似。少陽經脈延伸至胸中部位,所以會感到胸悶煩躁,這表示病邪雖位於身體較深層但仍在表層之內。而少陰經脈與心相連,因此心緒煩亂,顯示病邪更深入體內核心。想吐吐不出、想睡又睡不著,正是少陰經脈調節機能失常的表現。到了五六日這個時間點,恰好是少陰病易於顯現的時期。太陰病傾向於濕氣化病,特徵是腹瀉而不口渴;而少陰病則趨向於火氣化病,特徵是腹瀉且伴隨口渴。少陰主要負責下焦的功能,主管身體液體的輸布和封藏。當下焦虛弱時,代表人體中的「坎中之水」(即腎中之陰液)無法得到妥善的調控與儲存。】

陽,引水上交於離而未能,故心煩而渴,關門不閉,故自利,不能制火,由於不

能制水故耳,然必驗小便者,以少陰主水,熱則黃赤,寒則清白也,若不於此詳

察之,則心煩而渴,但治上焦之實熱,而不顧下焦之虛寒,則熱病未除,下利不

止矣。

按,自利不渴屬太陰,而渴則屬少陰也。

少陰病,脈沉細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前條詳證,後條詳脈,脈浮為在表,然亦有裏證,如脈浮而大,心下反鞕,有

熱屬藏者是矣,沉為在裏,然亦有表證,如少陰病,反發熱者是矣,少陰脈沉者,

當溫,然數則為熱,又不可溫,而數為在藏,是為在裏,更不可汗,可不審之精

白話文:

陽氣應引領水液向上與心火交融卻未能實現,因此心中煩躁且感到口渴。由於控制身體機能的「關門」(指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正常收斂,所以會有腹瀉的情況。無法剋制體內的火氣,根本原因在於無法有效調節水液的平衡。然而,要確切診斷這種狀況,必須觀察小便的變化,因為少陰經主管水液,若體內有熱,小便呈現黃赤色;若寒則小便清澈無色。如果不在這方面仔細檢查,僅僅針對心煩口渴治療上焦的實熱,而忽略了下焦可能存在的虛寒問題,那麼熱病不僅不會消除,腹瀉也不會停止。

再者,自發性腹瀉而不口渴通常屬於太陰病的範疇,而口渴則指向少陰病的特徵。

在少陰病的情況下,如果脈象呈現沉細且數,這表示病位在裡(身體深層),這種情況下不應該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

【前文詳細論述了症狀表現,後文則強調脈象的重要性】脈浮一般表示病在表層,但也有脈浮而同時存在裡證的情況,例如脈浮且大、心下部位反而堅硬、體內有熱屬於臟腑之熱便是如此。脈沉則常解讀為病在裡,但也有可能存在表證的脈象,例如少陰病中,病人反而發熱的情況就是一例。對於少陰病來說,脈沉時理應用溫煦的方法治療,但若脈象兼數,則代表有熱,不宜再用溫法;而數脈通常意味著病在臟腑,即病位在裡,更加不適合使用發汗的治療手段,這些都是需要精確辨證的關鍵點。

而辨之確乎。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中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少陰之不可汗下,與少陽同,因反發熱,故用麻黃微汗,因裏熱甚,故用承氣

急下,此病反其本,故治亦反其本,微為無陽,濇為少血,汗之亡陽,下之亡陰,

陽虛者既不可汗,即不可下,玩復字可知,其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亦不可汗

也,若謂無陽是陰邪而下之,其誤人甚矣。

病人脈陰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復吐利。

[太少陰陽各異,或脈同證殊,或脈證相同,從脈從證之時,大宜詳審,脈沉發

熱,為太陽少陰相似證,前重言之矣,陰陽俱緊,為太陽少陰相似脈,尚未有知

白話文:

確切地進行辨證是至關重要的。

當少陰病的脈象呈現微弱時,不應該使用發汗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陽氣已經衰弱,如果再汗則會進一步損傷陽氣。倘若脈象在尺部(手腕內側較深處)表現得細弱且澀滯,那麼不僅不能使用發汗的療法,也不應使用下法(如瀉下)來治療。

少陰病不適用發汗和下法的原則,與少陽病相同。少陰病雖可能伴隨發熱,但應謹慎使用如麻黃引發的微汗法,因為體內的熱勢已盛,故在特定情況下才考慮使用承氣湯進行急下的治療。這種病症是因為根本上的失調所致,因此治療上也要針對根本。脈象微弱代表陽氣不足,澀象表示血液虧少。發汗會使陽氣更衰,下法則可能導致陰液耗損。對於陽氣已經虛弱的病人,既不能使用發汗,也不能使用下法,這裡重複提到的“復”字,強調了即便是在脈象尺部出現弱澀時,同樣不應用汗法或下法。假設因為認為脈象無陽即為陰邪而使用下法,這樣的誤解對病人的危害極大。

當病人的脈象在陰陽兩方面都呈現緊繃狀態,卻反而出汗,這也是陽氣衰竭的表現,這種情況屬於少陰病的範疇,按理說病人可能會出現咽喉疼痛並且伴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

對於太陽和少陰這兩個系統,它們的陰陽特徵各不相同,有時脈象相同但臨牀表現不同,有時脈象和臨牀表現都相似,因此在根據脈象或症狀來確定診斷和治療方案時,必須要非常謹慎地分析。例如,脈象沉而伴有發熱,這在太陽病和少陰病中可能會表現為類似的症狀,前面已經強調過這點;而陰陽兩方面脈象都緊繃的情況,雖然是太陽病和少陰病可能共有的脈象特徵,但對此還未有足夠的認識和理解...

之者,緊脈為寒,當屬少陰,然病發於陰,不當有汗,反汗出者,陰極似陽也,

蓋太陽主外,陽虛不能作汗,故發熱而反無汗,少陰主裏,陰虛生內熱,故身無

熱而汗反出,亡陽者,虛陽不歸,其邪皆由少陰不藏所致,故上焦從火化而咽痛

嘔吐,下焦從陰虛而下利不止也,宜八味腎氣丸主之。

脈陰腸俱緊者,口中氣出,脣口燥乾,鼻中涕出,倦臥足冷,舌上胎滑,勿妄治

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已上,反大發熱

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白話文:

緊脈屬於寒症,應該屬於少陰經。然而,疾病發作在陰經,不應該出汗,卻反過來出汗,這是陰氣極度虛弱,表現得像陽氣一樣。

因為太陽經主司外,陽氣虛弱無法發汗,所以發熱卻反倒不出汗。少陰經主司內,陰氣虛弱產生內熱,所以身體沒有發熱卻反倒出汗。陽氣虧損,虛弱的陽氣無法回歸,病邪都是因為少陰經無法收納陰氣而造成的。所以上焦由於火氣盛而導致咽喉痛、嘔吐,下焦由於陰虛而導致腹瀉不止。應該用八味腎氣丸治療。

脈象和腸道都緊縮,嘴巴呼出的氣息很短促,嘴唇和口腔乾燥,鼻子流鼻涕,倦怠嗜睡,腳冷,舌苔滑膩,不要亂治療。如果七天之後,患者稍微發熱,手腳溫暖,這是要痊癒的徵兆。如果到第八天之後,反而發熱加重,這就難治癒了。假如患者感到惡寒,一定想嘔吐;腹部疼痛,一定想腹瀉。

[此是少陰經文,與此上下文符合,王氏集脈法中,以無少陰二字也,少陰脈絡

肺,肺主鼻,故鼻中涕出,少陰脈絡舌本,故舌上胎滑,少陰大絡注諸絡以溫足

脛,故足冷,諸證全似亡陽,而不名亡陽者,外不汗出,內不吐利者,口中氣出,

脣口燥乾,鼻中涕出,此為內熱,陰陽脈緊,舌上胎滑,踡臥足冷,又是內寒,

此少陰為樞,故見寒熱相持,病雖發於陰,而口舌脣鼻之半表裏,恰與少陽口咽

目之半表裏相應也,治之者,與少陽不同,當神而明之,汗吐下溫清補之法,勿

妄用也,與其用之不當,寧靜以待之,若至七日,一陽來復,微發熱,手足溫,

白話文:

這段文字屬於少陰經的論述,並且和上下文意思相契合。在王氏所集的脈法中,雖然沒有明確標注“少陰”二字,但少陰經的脈絡連接著肺部,而肺主管鼻子的功能,因此當少陰經出現問題時,可能會導致鼻中流涕。少陰經的脈絡也連接到舌根部位,所以舌面上會有光滑的舌苔。少陰經的大絡匯集了其他細小的絡脈,能幫助溫暖腳部,所以如果此絡脈失調,可能會導致腳部感覺寒冷。

以上的種種症狀看起來很像陽氣衰竭的狀況,但之所以不稱之為亡陽,是因為病人並沒有出汗、嘔吐或腹瀉等表現,而是口中呼出熱氣,脣口乾燥,鼻中流涕,這些都是體內有熱的跡象。同時,脈象呈現陰陽俱緊,舌面又有光滑的舌苔,病人蜷縮躺臥且腳部發冷,這些又顯示出體內有寒的情況。這裡提到的少陰經作為身體機能調節的樞紐,因此可能同時呈現出寒熱交戰的複雜狀態。儘管疾病源於體內的陰分,但口腔、舌頭、嘴脣及鼻子等介於表裡之間的部位所表現出的症狀,恰好與少陽經影響的口咽、眼睛等半表半裡部位相對應。

治療這種情況時,方法與少陽經的治療有所區別,需要更加靈活精妙地理解和應用。使用發汗、催吐、瀉下、溫熱、清涼或滋補等治療手段時,千萬不可輕率妄為。如果不能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寧可先保持身體的平靜狀態,等待病情自然變化。有時,到了第七天,隨著陽氣的逐漸恢復,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發熱,手腳也開始回溫,這意味著病情正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是陰得陽則解也,陰陽自和,緊脈自去矣,若微熱不解,八日以上反大熱,此為

晚發,恐畜熱有餘,或發癰膿,或便腸血,為難治耳,若七日來,設使其人不能

發熱,以陰陽俱緊之脈,反加惡寒,是寒甚於表,上焦應之,必欲嘔矣,如反加

腹痛,是寒甚於裏,中焦受之,必欲利矣。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

[陰陽俱緊,至於吐利,緊脈不去,此亡陽也,緊去則吐利自止,其人可安,此

據脈辨證法。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

雖煩下利,必自愈。

白話文:

當陰與陽達到平衡時,問題就能得到緩解,而當陰陽自行和諧,緊繃的脈象自然就會消失。但如果微熱持續不退,超過八天反而轉為高熱,這屬於病情的遲延發展,可能因為體內蓄積過多熱毒,或者引發膿瘡,甚至出現排出血便的情況,這樣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了。如果在第七天之後,病人無法發熱,且脈象顯示陰陽都緊繃,加上更加畏寒,這是表層寒氣過重,影響到上焦(心肺部位),病人很可能會感到噁心欲吐。倘若再伴有腹痛,表示裡層寒氣更盛,影響到中焦(脾胃部位),病人可能會有腹瀉的症狀。

當脈象顯示陰陽兩方都緊繃,並且出現嘔吐和腹瀉的症狀,如果只有這些症狀減輕而脈象依然緊繃,那麼只有當緊繃的脈象消失,病人的狀況才能真正好轉,這是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是否好轉的方法。

對於少陰病(通常指涉心腎方面的疾病),若脈象緊繃,到了第七、八天時,自然出現腹瀉,且脈搏突然變得微弱,手腳卻反常地回溫,原本緊繃的脈象也消失了,這些都是病情即將好轉的跡象。即使病人感到煩躁並伴有腹瀉,最終也能自行康復。

[前條是亡陽脈證,此條是回陽脈證,前條是反叛之反,此條是反正之反,玩反

溫,前此已冷可知,微本少陰脈,煩利本少陰證,至七八日,陰盡陽復之時,緊

去微見,所謂穀氣之來也,徐而和矣,煩則陽已反於中宮,溫則陽已敷於四末,

陰平陽祕,故煩利自止。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陽微者,復少陰之本體,陰浮者,知坎中之陽回,微則不緊,浮則不沉,即暴

微而緊反去之謂也,邪從外來者,仍自內而出,故愈。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天以一生水而開於子,故少陰主於子。

少陰病,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

白話文:

前一條描述的是陽氣衰竭的脈象和症狀,而這條則是陽氣回復的脈象和症狀。前一條中的「反」指的是叛離、違背,這裡的「反」則意味著回歸正道。從脈象由冰冷轉為溫暖來看,之前脈象的寒冷現已可知。微弱的脈象本屬於少陰病的特徵,而煩躁、排泄不順則是少陰病常見的症狀。到了病程的七八日,當陰氣漸盡、陽氣開始恢復時,原本的緊脈消失,微弱的脈象變得明顯,這就是所謂的身體氣機回復,脈象趨於緩和而和諧。當病人感到煩躁減輕、四肢回暖,這表示陽氣已經回到身體中心並遍佈到四肢末梢,陰陽達到平衡,因此原先的煩躁和排泄不順自然停止。

如果少陰病中風後,脈象呈現陽部微弱而陰部浮動,這是疾病即將好轉的跡象。

這裡「陽微」表示少陰本身的機能開始恢復,「陰浮」則顯示坎卦中(代表腎水)的陽氣回歸。微弱表示不再緊繃,浮動則顯示不再沉澱,這就是說原先緊張的脈象已經逆轉了。外來的邪氣既然能從內部排出,自然是康復的表現。

少陰病容易在特定時間段內好轉,這個時間大約是從子時到寅時。

這是因為天地間以水為始,而水象在子時最旺盛,所以少陰之氣與子時相應,主導這個時段。

對於少陰病來說,如果腹瀉自然停止,並且出現怕冷、喜蜷縮睡臥,但手腳保持溫暖的,這樣的狀況是可以治療並預期有良好療效的。

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傷寒以陽為主,不特陰證見陽脈者生,又陰病見陽證者可治,背為陽,腹為陰,

陽盛則作痓,陰盛則踡臥,若利而手仍溫,是陽回故可治,若利不止而手足逆

冷,是純陰無陽,所謂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五藏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矣。

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陰病,四肢冷逆,惡寒而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陽盛則煩,陰極則躁,煩屬氣,躁屬形,煩發於內,躁見於外,形從氣動也,

時自煩,是陽漸回,不煩而躁,是氣已先亡,惟形獨存耳。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白話文:

少陰病的症狀是,病人會感到非常畏寒,身體蜷曲並伴有腹瀉,同時手腳冰冷的,這種情況較難治療。

一般來說,傷寒病症是以陽氣為主要對象,不僅當陰性症狀出現陽性脈象時,病人有存活的可能,就連陰性病狀中出現陽性症狀的,也有治癒的機會。人體背部為陽,腹部為陰。當陽氣過盛時,可能會引發抽搐;而陰氣過盛時,則會導致身體蜷縮不起。如果腹瀉時手部依然保持溫暖,這是陽氣回復的跡象,因此可以治療。但如果腹瀉不止且手腳冰冷,這代表完全被陰寒佔據,沒有陽氣存在,也就是說,當六腑的氣在外表現為手足寒冷,五臟的氣在內衰竭時,會出現無法控制的腹瀉。

少陰病的患者,若感到畏寒而蜷曲,但時常自己感到煩躁,想脫掉衣服被褥的,這種情況還有治療的希望。

少陰病的病人,如果四肢冰冷、向內蜷縮,極度畏寒,並且脈搏微弱難以觸及,同時不感到煩躁而僅表現出急躁不安的,這樣的狀況是致命的。

這裡的區分在於,陽氣過剩會使人感到煩躁,而陰氣達到極點則會引發急躁。煩躁與氣息相關,而急躁則是身體的直接反應。內部的煩躁會向外表現為急躁,因為身體的反應跟隨氣息的變化。時而自感煩躁,意味著陽氣正在逐漸恢復;而不感到煩躁卻僅表現出急躁,則表示氣息已經嚴重耗盡,僅剩下身體的本能反應。

對於少陰病患者出現嘔吐和腹瀉,但手腳並未冰冷,反而發燒的,這不是致命的徵兆。如果脈搏摸不到,可以通過灸少陰穴位七次來治療。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

[上吐下利,胃脘之陽將脫,手足不逆冷,諸陽之本猶在,反發熱,衛外之陽尚

存,急灸少陰,則脈可復而吐利可止也,若吐利而兼煩躁,四肢俱冷,純陰無陽

不可復生矣。

少陰動脈在太谿,取川流不息之義也,其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主手足

厥冷,寒至節,是少陰之原,此脈絕則死,伏留在足內踝骨上二寸動脈陷中,灸

之能還大脈是少陰之經。

少陰病,脈微濇,嘔而汗出,大便數而少者,宜溫其上,灸之。

少陰病,脈沉微細,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復煩躁,不得

白話文:

少陰病時,如果出現嘔吐和腹瀉,並且感到煩躁不安、四肢冰冷的現象,這通常是病情危重的徵兆,可能有生命危險。

當病人同時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時,代表脾胃的陽氣即將耗盡。若手腳沒有冰冷,表示身體各處的陽氣基礎還在;如果反而發熱,意味著負責防禦體表的陽氣仍在作用。這種情況下,應立即使用艾灸治療少陰經,可以有望恢復脈象正常,並停止嘔吐和腹瀉的症狀。然而,假如在嘔吐和腹瀉的同時伴有煩躁不安,且四肢都冰冷,這表明體內只剩下陰寒之氣,沒有陽氣支撐,那麼生命就很難挽回了。

少陰的動脈位置在太谿穴位附近,這個名稱寓意著如河水般源源不斷的生機。太谿穴位於腳內踝後方,跟骨上方的凹陷處,主要用於治療手腳冰冷以及深層的寒氣所導致的問題。這裡的脈搏如果消失,就代表可能面臨生命危險。若脈搏隱而不顯,停留在腳內踝上方約二寸的動脈凹陷處,進行艾灸有可能激發回復少陰經的大脈流通,對病情有所幫助。

對於少陰病來說,如果脈象細微而緩慢,伴有嘔吐和出汗,大便次數多但量少,應該溫暖身體上部,並使用艾灸治療。

另外,若少陰病患者的脈象沉細而弱,只想躺臥,雖有出汗但不感到煩躁,並且自己有想吐的感覺,到了第五六天時,又出現腹瀉加劇且再次煩躁不安,無法

臥寐者,死。

[脈微而濇,嘔而汗出,陽已亡矣,大便數少而不下利,是下焦之陽尚存,急灸

百會以溫其上,則陽猶可復也,脈沉微細,是少陰本脈,欲臥欲吐,是少陰本證,

當心煩而反不煩,心不煩而反汗出,亡陽已兆於始得之日矣,五六日自利,而反

煩躁不得臥,是微陽將絕,無生理矣。同是惡寒踡臥,利止手足溫者可治,利不

止,手足逆冷者不治,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不煩而躁,四逆而脈不至者死,

同是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煩躁四逆者死,同是嘔吐汗出,大便數

少者可治,自利煩躁,不得臥者死,蓋陰陽互為其根,陰中有陽則生,無陽則死,

白話文:

躺著睡覺而無法起身活動的人,表示生命即將終結。

如果脈象微弱且細澀,同時伴有嘔吐和出汗,這是身體的陽氣已經衰竭的徵兆。如果大便次數雖少但並非嚴重腹瀉,這意味著下焦部位的陽氣尚存。這種情況應立即使用艾灸加熱百會穴來溫暖身體上方,這樣還有機會恢復陽氣。脈象沉微細是少陰病的基本脈象,想要躺臥和嘔吐則是少陰病的基本症狀。

通常來說,病人應該感到心煩,但若反而沒有心煩的感覺,並且伴隨不正常的出汗,這表明陽氣衰竭的跡象在疾病初期就已出現。到了第五、六天,如果病人自己出現腹瀉卻同時感到煩躁不安、無法安睡,這代表微弱的陽氣即將耗盡,生存的可能性很小。

同樣是怕冷蜷縮睡臥,如果腹瀉停止且手腳回暖,則有治癒的希望;反之,如果腹瀉不止且手腳冰冷,則難以治療。時常自覺煩躁想脫去衣服被褥的病人有治癒可能;而如果不感到煩躁卻表現出四肢冰冷,且脈搏微弱難尋的,則預後不良。同樣有嘔吐和腹瀉的症狀,如果手腳沒有冰冷反而發熱,這樣的病人不會有生命危險;但若煩躁不安且四肢冰冷的,則預示死亡。同樣出現嘔吐、出汗、大便次數雖少的情況可以治療;而如果自行腹瀉、煩躁不安、無法安睡的,則預後極差。

總之,陰陽兩者相輔相成,陰中蘊含陽氣則生命得以維持,一旦失去陽氣則生命終結。

獨陰不生故也,是以六經以少陰為樞。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自冒者死。

[冒家自汗則愈,今頭眩而時時自冒,清陽之氣已脫,此非陽回而利止,是水穀

已竭,無物更行也。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氣息者,乃腎間動氣,藏府之本,經脈之根,呼吸之蒂,三焦生氣之原也,息

高者,但出心與肺,不能入肝與腎,生氣已絕於內也,六經中獨少陰歷言死證,

他經無死證,甚者但曰難治耳,知少陰病是生死關。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

和,其人大煩,目重瞼內際黃者,此欲解也。

白話文:

由於孤陰無法自行生成,因此在六經之中,少陰被視為關鍵的轉捩點。

當少陰病狀出現時,若腹瀉停止但頭暈持續,且經常感到昏厥,這通常是死亡的徵兆。

一般來說,出汗能幫助解除因受寒引起的症狀,而逐漸康復。然而,如果頭暈頻繁並伴有昏厥感,這意味著身體中的清陽之氣已經衰竭。這種情況並非陽氣回復而腹瀉停止,而是因為身體中的水谷精微已經耗盡,沒有足夠的物質來維持生理運行。

少陰病若持續六七天,且呼吸變得急促高亢,這也是死亡的預兆。

這裡所說的氣息,源於腎間的原動之氣,是臟腑的根本、經絡的根基、以及呼吸的基礎,更是三焦生命力的源泉。當氣息僅見於呼出而難以吸入,特別是心肺之間,這顯示內在的生生之氣已經斷絕。

在六經的病機描述中,唯有少陰病明確提到了多種死亡的跡象,其他經脈的病症雖有嚴重者,但也僅說治療困難,可見少陰病是關乎生死的重要階段。

患病約六七日後,若手足三部位的脈搏都能清晰觸及,同時伴隨著極度煩躁且口不能言,若病人表現出焦躁不安的狀態,往往是病情即將好轉的信號。進一步地,如果脈象平和,病人雖煩躁但眼神活躍,且眼皮內部邊際泛黃,這些也都是疾病趨向好轉的表現。

脈者,資始於腎,朝會於肺,腎氣絕則脈不至,三部手足皆至,是脈道已通,

有根有本,非暴出可知,大煩躁擾者,是陰出之陽,非陰極而發也,口噤不能言,

因脈氣初復,營血未調,脾濇不運故耳,若所至之脈和調,雖大煩不解,亦不足

慮,再視其人之目重瞼內際,此屬於脾,若色黃而不雜他藏之色,是至陰未虛,

雖口噤亦不足慮矣,此以脾為五藏之母,又水位之下,土氣承之也。

少陰病,始得之,無汗惡寒,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太陽主表,病發於陽,故當發熱,少陰主裏,病發於陰,只當內熱,今始得寒

白話文:

脈搏的起源依賴於腎臟,而在肺部匯集整合。如果腎氣衰竭,脈搏就無法到達,但當手腳三部的脈象都能被察覺時,表示脈道已經暢通,這說明病情有根基且並非突發狀況。假如病人出現嚴重的煩躁不安,這是陰分受到侵擾而陽氣偏盛的表現,並非陰分已經極度衰弱所導致。如果病人嘴緊閉無法說話,這是因為脈氣剛開始恢復,血液營養尚未協調,加上脾胃機能遲滯,無法正常運作所致。假使所觸摸到的脈象平和適中,即便煩躁持續不解,通常也不必過度擔心。接下來觀察病人的雙眼及上眼皮內部,這些部位與脾胃相關。如果該處顏色呈現黃色且未混雜其他臟腑的異常色彩,表明最深層的陰分尚未虛弱。即使病人嘴部仍然緊閉,也不必過於憂慮。這是因為脾胃被視為五臟之母,並且在水之下,由土性之氣支撐。

對於少陰病來說,病發初期若無汗、畏寒,反而發熱,且脈象沉伏,建議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太陽經主宰身體的表層,疾病若從表層發作,通常會伴隨發熱。而少陰經負責身體的深層,疾病若從深層發起,通常僅表現為體內發熱。現在此病例中,病初感受寒邪卻反而出現發熱,

邪,即便發發熱,似乎太陽,而屬之少陰者何,內經曰,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

氣獨沉,故反熱而脈則沉也,腎為坎象,二陰不藏,則一陽無蔽,陰邪始得而內

侵,孤陽因得以外散耳,病在表,脈浮者,可發汗可知,病在表,脈沉者,亦不

可不汗矣,然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亡陽則陰獨矣,故用麻黃開腠

白話文:

邪氣入侵時,可能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就像是受到「太陽」病邪影響的樣子,然而這實際上是屬於「少陰」的範疇。《內經》說道,如果違反了冬季的養生之道,使得「少陰」(通常指腎)不能正常收藏,腎中的元氣就會單獨下沉,因而即使表面看似有發熱現象,脈象卻是沉的。腎在五行中屬水,象徵著「坎」卦,當兩重陰性能量無法妥善收藏時,就無法掩護住那一絲陽氣,進而讓陰寒邪氣有機會從內部侵襲。同時,孤立的陽氣也會因此向外耗散。

如果疾病位在身體表面,脈象浮起,這時可以透過發汗的方式來治療,這是常識。但若疾病雖位在身體表面,脈象卻呈現沉象,這時候也不能忽略發汗療法的重要性。然而,脈象沉一般意味著病邪在裡,若在這樣的情況下強行發汗,體內的津液就會大量流失,一旦陽氣隨之耗盡,就會導致陰氣獨盛而失衡。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麻黃這類藥物來打開體表的腠理,促進發汗,就需要謹慎考慮,以避免傷害體內的津液與陽氣平衡。

理,細辛散浮熱,而無附子固元陽,則熱去寒起,亡可立待也,其人不知養藏之

道,逆冬氣而傷腎,故有此證,能不擾乎陽,無洩皮膚,去寒就溫,詎有此患哉,

本條當有無汗惡寒證。

白話文:

道理上,細辛可以散熱,但沒有附子來固本陽氣,那麼熱氣散去後寒氣升起,會很快危及生命。這樣的人不注意養生,使身體受損。

少陰病,始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裏證,故微發汗也。

白話文:

少陰病,在發病初期二到三天,可以服用麻黃附子甘草湯稍微發汗。因為此病在發病初期沒有內證(腹中熱證),因此可以稍微發汗治療。

言無裏證,則有表證可知,以[甘草易細辛,故曰微發汗,要知此條是微惡寒微

發熱,故微發汗也,皮部論云,少陰之陰,其入於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

白話文:

如果沒有明顯的內證病症,可以判斷為有外感表證,所以用甘草代替細辛,因此稱為微發汗。要知道這條方劑的作用是微微發散風寒。

從陰內注於骨,此證與附子湯證,皆是少陰表證,發熱脈沉,無裏證者,從陽部

白話文:

從陰部深入骨骼,這個證狀和附子湯證都是少陰表證,發燒、脈象沉細,沒有內證的,從陽部(治療)。

注於經也,身體骨節痛,手足寒,背惡寒,脈沉者,從陰內注於骨也,從陽注經,

故用麻黃細辛,從陰注骨,故用參苓朮芍,口中和,樞無熱,皆可用附子。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細辛〔各三兩〕、附子〔一枚泡去皮〕,

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沬沸,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

三服。

麻黃附子甘草湯

前方去細辛,加甘草〔二兩〕,

水七升,煎法同,

[亦見微發汗之意。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白話文:

如果病症是疼痛集中在經絡上,身體骨骼關節疼痛,手腳冰冷,背部怕冷,脈象沉沉的,這表示病氣從陰經入侵骨骼。如果病氣從陽經入侵經絡,就需要用麻黃和細辛來治療。

如果病氣從陰經入侵骨骼,就需要用人參、茯苓、白朮、芍藥來治療。如果患者口氣平和,關節沒有發熱,都可以使用附子。

麻黃附子細辛湯的藥方:

麻黃、細辛各三兩,附子一枚,去皮,用水一斗先煮麻黃,煮到只剩下二升時,去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去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三次。

麻黃附子甘草湯的藥方:

以上藥方去掉細辛,加入甘草二兩,用水七升,煎煮方法相同。

這個藥方也帶有微微發汗的功效。

如果少陰病發病八九天,全身手腳都發熱,表示熱氣已經進入膀胱,就會出現便血的症狀。

[此藏病傳府,陰乘陽也,氣病而傷血,陽乘陰也,亦見少陰中樞之象,發於陰

者六日愈,到七日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陰出之陽則愈也,到八日以上,反

大發熱者,腎移熱於膀胱,膀胱熱則太陽經皆熱,太陽主一身之表,為諸陽主氣,

手足者,諸陽之本,故一身手足盡熱,太陽經多血,血得熱則行,陽病者,上行

極而下,故尿血也,此裏傳表證,是自陰轉陽則易解,故身熱雖甚不死,輕則豬

白話文:

這病症是藏在體內,陰氣乘勝而上,導致氣血受損,陽氣乘勝而下。也表現出少陰經樞紐的徵兆,從陰氣發病,六天就會痊癒。到第七天,病人稍微發熱,手腳溫暖,這是陰氣中帶出的陽氣,所以才恢復。到了第八天以上,反而發熱嚴重,這是腎臟把熱氣傳遞給膀胱,膀胱熱就會使太陽經全部發熱。太陽經主宰全身的表面,是所有陽氣的主導,手腳是所有陽氣的根本,所以全身手腳都發熱。太陽經蘊含大量的血液,血液遇到熱氣就會流動,陽氣病變,就會往上走到極點後向下,所以才會尿血。這種內傷傳到表面的症狀,是由陰氣轉變為陽氣,所以比較容易理解。因此即使發燒很嚴重也不會致命,輕症的人可以用豬肉來治療。

苓湯,重則黃連阿膠湯可治,與太陽熱結膀胱,血自下者,證同而來因則異。

白話文:

苓湯(治療水腫):如果病情嚴重,可以使用黃連阿膠湯治療。這種情況與太陽熱邪蘊結膀胱,導致血從下焦流出的證狀相同,但發病原因不同。

少陰傳陽證者有二,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是傳陽明,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

是傳太陽。

下利便膿血,指大便言,熱在膀胱而便血,是指小便言。

少陰病,欬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上欬下利,津液喪亡,而譫語非轉屬陽明,腎主五液,入心為汗,少陰受病,

液不上升,所以陰不得有汗也,少陰發熱,不得已用麻黃發汗,即用附子以固裏,

豈可以火氣劫之,而強發汗也,少陰脈入肺,出絡心,肺主聲,心主言,火氣迫

心肺,故欬而譫語也,腎主二便,治下焦,濟泌別汁,滲入膀胱,今少陰受邪,

白話文:

少陰病若轉變成陽性症狀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在病發後的六、七天,如果出現腹部脹滿且無法排便的,這是病情傳變到了陽明經;另一種是在病發後的八、九天,全身包括手腳都感到發熱的,這表示病情傳變到了太陽經。

所謂的「下利便膿血」,是指大便中帶有膿和血。而「熱在膀胱而便血」,則是指小便中帶有血液。

當少陰病患者出現咳嗽、腹瀉以及胡言亂語的症狀時,這是因為體內遭受了過盛的火氣侵襲所致,此類患者通常會有小便困難的情況,這是因為錯誤地強迫少陰經發汗所導致的。

【當患者同時出現咳嗽和腹瀉,並且失去體液以致胡言亂語時,並非意味著疾病已經轉移到陽明經。腎臟主宰身體的五種體液,這些液體上行至心臟成為汗液。當少陰經受到病邪影響時,體液無法正常上升,因此在陰性病態下不應該有汗出。雖然少陰病可能會出現發熱,但如必須使用麻黃來發汗,也應同時配用附子來鞏固體內的正氣,絕對不能單純依靠火氣強制發汗。此外,少陰經的脈絡連接肺部並延伸至心臟,肺掌管聲音,心負責言語。當火氣迫使心肺功能失調,就會出現咳嗽和胡言亂語的症狀。腎臟主管大小二便,調節下焦機能,分離清濁液體,使清者再吸收,濁者進入膀胱排出。一旦少陰經受到病邪幹擾,

復受火侮,樞機無主,大腸清濁不分,膀胱水道不利,故下利而小便難也,小便

利者,其人可治,此陰虛,故小便難。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

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陽氣不達於四肢,故厥,厥為無陽,不能作汗,而強發之,血之與汗,異名同

類,不奪其汗,必動其血矣,上條火劫發汗,上傷心肺,下竭膀胱,猶在氣分,

其害尚輕,峻劑發汗,傷經動血,若陰絡傷而下行,猶或可救,若陽絡傷而上溢,

不可復生矣,妄汗之害如此。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再次受到火邪侵犯,身體調控機能失常,導致大腸無法分辨吸收精華與廢棄物,膀胱排泄水液的功能也不順暢,因此出現腹瀉並且小便困難的症狀。如果小便能夠通暢,表示這個人的情況還可以治療,因為這是陰液虧虛造成的小便困難。

少陰病的特徵是手足冰冷且無汗,如果勉強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必定會擾動體內的血液,但不知血會從哪個部位冒出,可能是口鼻,也可能是眼睛,這種情況稱為下肢厥冷而上部出血,屬於難以治療的狀況。

【解釋:陽氣無法到達四肢,因而手足冰冷(即厥),厥是因為缺乏陽氣而無法出汗。如果勉強使人發汗,血液和汗水雖然名稱不同,但性質相似,不適當的發汗必然會導致血行失常。上面提到了用火療強制發汗,會損傷心肺(上部),以及影響膀胱功能(下部),這還僅限於氣的層面,損害較輕。但如果使用猛烈的藥物發汗,不僅傷害經絡還會導致出血,倘若陰經絡脈受傷而血向下流失,或許還有救治的可能;若是陽經絡脈受傷導致血向上溢出,則很難挽回生命。不當發汗的危害極大。】

少陰病時,如果身體疼痛、手腳冰涼、骨節疼痛,且脈象沉緩的,應該使用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少陰主水,於象為坎,一陽居其中,故多熱證,是水中有火,陰中有陽也,此純

陰無陽,陰寒切膚,故身疼,四肢不得稟陽氣,故手足寒,寒邪自經入藏,藏氣

實而不能入,則從陰內注於骨,故骨節疼,此身疼骨痛,雖與麻黃證同,而陰陽

寒熱彼此判然,脈沉者,少陰不藏,腎氣獨沉也,口中兼咽與舌言,少陰之脈循

喉嚨,挾舌本,故少陰有口乾舌燥咽痛等證,此云和者,不燥乾而渴,火化幾於

息矣,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故五藏之俞,皆係於背,背惡寒者,寒氣化薄,

白話文:

少陰病,在感染後的一兩天裡,如果口中感覺舒適,沒有異常的乾燥或苦澀,但背部感到特別畏寒,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灸療方法處理,並以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少陰在中醫理論中代表水元素,對應八卦中的坎卦,其中含有一絲陽氣。因此,少陰病通常伴隨著許多與熱相關的症狀,這表明在水中藏有火,即陰中寓陽。然而在此所描述的情況是純粹的陰寒無陽氣輔助,導致陰寒直接影響身體,使人感到全身疼痛。四肢因得不到陽氣的溫煦而感到寒冷。寒邪由體表的經絡逐漸侵入臟腑,但臟腑本身的機能尚強,寒邪難以深入,便轉而滲透到更深層的骨骼之中,引起骨節疼痛。雖然這樣的身體疼痛和骨頭痛狀與麻黃證相似,但其本質上的陰陽寒熱特點截然不同。

脈象沉緩表明少陰的功能失調,這裡特別是指腎氣的沉陷。中醫認為,少陰經脈繞行過喉嚨,經過舌根,所以少陰病常見口乾、舌燥、咽喉痛等症狀。這裡所說的“口中和”,指的是口內不感到燥熱或特別口渴,這意味著體內的火氣已經大大減弱,接近消失。

人體的生理結構是背對陰寒而胸懷陽熱,五臟的穴位都與背部相聯繫。背部特別畏寒,表示寒氣正在表面擴散,影響到與背部相連的臟腑經絡,但尚未深入內部。因此,對於這樣背部感到格外畏寒的少陰病患者,施以灸療可以幫助驅寒暖身,而附子湯則能進一步溫補腎陽,調整陰陽平衡。

陰寒得以乘之也,此陽氣凝聚而成陰,必灸其背俞,使陰氣流行而為陽,急溫以

附子湯,壯火之陽,而陰自和矣。

附子湯

白話文:

當陰寒之氣佔據身體時,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凝結轉化成陰寒狀態,這時必須使用艾灸背部的俞穴,促使陰寒之氣暢行並轉化為陽氣。應迅速使用「附子湯」來增強體內的火力,也就是提升陽氣,如此一來,陰寒與陽氣自然能夠達到平衡狀態。

附子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含附子,能助陽袪寒,用以治療因陽氣不足導致的各種寒性病症。

附子〔二枚泡〕、白朮〔四兩〕、人參〔二兩〕、芍藥、茯苓〔各三兩〕,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附子(2 枚浸泡)、白朮(160 克)、人參(80 克)、芍藥、茯苓(各 120 克)

此傷寒溫補第一方也,與[真武湯似同而實異,倍朮附去薑加參,是溫補以壯元

白話文:

這是治療傷寒病的溫補首選方劑,與真武湯類似但實際上有區別。真武湯中倍增術附而去除生薑,再加入人參,這是溫補來強壯體質的。

陽,真武湯還是溫散而利腎水也。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此為有水氣,其人或欬,或小便利,或下利,嘔者,真武湯主之。

[為有水氣,是立真武湯本意,小便不利是病根,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皆

水氣為患,因小便不利所致,然小便不利,實由坎中之無陽,坎中火用不宣,故

腎家水體失職,是下焦虛寒,不能制水故也,法當壯元陽以消陰翳,逐留垢以清

水源。因立此湯,末句語意,直接有水氣來,後三項是真武加減證,不是主證,

若雖有水氣,而不屬少陰,不得以真武主之也。

白話文:

陽性特質的真武湯,其作用主要是溫和地驅散寒邪並幫助腎臟排泄多餘的水分。

對於少陰病來說,如果病程在第二、三天沒有好轉,持續到第四、五天時,出現腹部疼痛、小便不暢、四肢感到沉重且疼痛,甚至有自發性的腹瀉,

這表明體內存在水濕痰飲的問題。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咳嗽、小便雖能排出但不順暢、腹瀉或嘔吐等症狀,這種情況下,就應使用真武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裡所說的水濕痰飲存在,是構成使用真武湯的基本考慮。小便不暢是病情的根本所在,而腹部疼痛、腹瀉以及四肢沉重疼痛等症狀,都是因為水濕痰飲作祟,且這些問題根源於小便排泄不暢。進一步講,小便不暢實際上是由於腎中陽氣不足,腎中之火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導致腎主管的水液代謝失調,這是下焦(腎及膀胱一帶)虛寒、無法有效控制水分的結果。因此,治療上應當強壯元陽以消除陰寒溼邪,排除積滯以淨化身體的水分源頭。基於這樣的道理,制定了真武湯。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只要是水濕痰飲的問題,就可以考慮使用此方。不過,後面提到的三種情況(咳嗽、小便能排出但不順暢、腹瀉或嘔吐)是使用真武湯時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物的參考,它們並非每個病例都一定會出現的主症狀。而且,即使存在水濕痰飲,但如果病情不屬於少陰病範疇,也不應該單純依賴真武湯來治療。】

真武湯

茯苓、芍藥、生薑〔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泡〕,

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欬者,加五味半升,細辛一兩。小便利而下利者,去芍藥茯苓,加乾薑一兩。嘔

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真武北方水神也,坎為水,而一陽居其中,柔中之剛,故名真武,是陽根於陰,

靜為動本之義,蓋水體本靜,動而不息者,火之用也,火失其位,則水逆行,君

附子之辛溫,以奠陰中之陽,佐芍藥之酸寒,以收炎上之用,茯苓淡滲,以正潤

下之體,白朮甘苦,以制水邪之溢,陰平陽祕,少陰之樞機有主,開闔得宜,小

白話文:

真武湯由茯苓、芍藥、生薑(各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泡)組成。

用水八升,煮到剩下三升,溫熱服用七合,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咳嗽,加入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如果小便頻密且腹瀉,去除芍藥和茯苓,加入乾薑一兩。如果嘔吐,去除附子,加入生薑,總量加到半斤。

真武是北方水神,坎卦代表水,其中有一陽爻,代表剛柔並濟,故名真武,意指陽氣生於陰,靜止是運動的根本。水性本靜,持續運動靠火的力量。火失其位,水就會逆流。方中用附子的辛溫,以奠定陰中之陽,配合芍藥的酸寒,以收斂上逆之火;茯苓性淡滲,以滋潤下方之體;白朮甘苦,以制止水邪外溢。陰平陽秘,少陰樞機得以掌控,開闔適度,小便自調,腹瀉自然止住。

便自利,腹痛下利自止矣,生薑者,用以散四肢之水氣,與膚中之浮熱也。

欬者,是水氣射肺所致,加五味子之酸溫,佐芍藥以收腎中水氣,細辛之辛溫,

佐生薑以散肺中水氣。小便自利而下利者,胃中無陽,則腹痛不屬相火,四肢困

于脾溼,故去芍藥之酸寒,加乾薑之辛熱,即茯苓之甘平亦去之,此為溫中之劑,

而非利水之劑矣。嘔者是水氣在中,故中焦不治,四肢不利者,不涉少陰,由於

太陰溼化不宣也,與水氣射肺不同法,不須附子之溫腎,倍加生薑以散邪,此和中之劑,而非下焦之藥矣。

白話文:

如果腹瀉而排便自如,伴隨腹痛,腹痛會隨腹瀉的停止而消失的話,使用生薑來散去四肢的水氣和皮膚中的浮熱。

咳嗽是由水氣犯肺引起的,可加五味子的酸溫性質,配合芍藥來收斂腎中的水氣,再加細辛的辛溫性質,配合生薑來散去肺中的水氣。小便通暢但有腹瀉的情況,是因為胃中沒有陽氣,腹痛與火逆無關,而四肢疲倦是因為脾濕所致,所以要去掉芍藥的酸寒性,加上乾薑的辛熱性,以及茯苓的甘平性都要去掉,這樣的方劑是用來溫中,而不是利水的藥劑。嘔吐是因為水氣在中焦,導致中焦不調,四肢不舒不是少陰的問題,而是因為太陰的濕困沒有得到疏通,這和水氣射肺的原因不同,所以不需要附子來溫腎,而需要增加生薑的用量來驅散邪氣,這是調和中焦的藥,而不是治療下焦的藥。

附子、芍藥、茯苓、白朮,皆真武所重,若去一,即非真武湯。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

真武湯主之。

[腎液入心而為汗,汗出不能遍身,故不解,所以然者,太陽陽微,不能衛外而

為固,少陰陰虛,不能藏精而起亟也,仍發熱而心下悸,坎陽外亡,而腎水凌心

耳,頭眩身瞤,因心下悸所致,振振欲擗地,形容身瞤動之狀,凡水從火發,

腎火上炎,水邪因得上侵,若腎火歸原,水氣自然下降,外熱因之亦解,此條用

真武者,全在降火利水,重在發熱而心下悸,並不在頭眩身瞤故也,如傷寒厥

白話文:

附子、芍藥、茯苓、白朮這四味藥材,都是真武湯中的關鍵成分,如果缺少任何一味,就不能稱之為真武湯。

當患了太陽病後進行發汗治療,即便出汗了病情仍未見好轉,病人依舊發燒,並且感到心慌、頭暈以及全身肌肉顫抖,甚至有種快要倒地的感覺時,

就應該使用真武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解釋】:心臟得到腎臟提供的液體(這裡指體液或能量)轉化為汗排出體外,但若出汗不均勻,全身未遍及,則病狀無法緩解。這是因為太陽經的陽氣衰弱,無法有效保護身體表面,同時少陰經的陰液不足,無法充分儲存精氣以供身體迅速恢復。病人持續發燒且伴有心慌,這是因為腎中的陽氣向外流失,而腎水(這裡代指體內的寒濕水氣)乘機侵犯心臟。頭暈和身體顫抖是由心慌引起的連鎖反應。所謂“振振欲擗地”,形象描述了身體顫抖不止的狀態。一般來說,當體內的水氣隨同火氣上揚時,若腎中的火力能回到其本位(即下焦),水氣自然會向下沉降,外部的發熱症狀也會隨之消失。本條文使用真武湯的關鍵,在於其能降火和利水,重點針對的是發燒和心慌的症狀,而非單純的頭暈和身體顫抖。如果是因為受寒引發的手腳冰冷等厥逆現象,

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亦重在悸,不重在厥,但彼本於太陽寒水內侵,故用桂枝,

此則少陰邪水泛溢,故用附子,會仲景此方,為少陰治水而設,附會三綱之說者,

本為誤服青龍而說,不知服大青龍而厥逆筋惕肉瞤,是胃陽外亡,輕則甘草乾

薑湯,重則建中理中輩,無暇治腎,即欲治腎,尚有附子湯之大溫補,而乃用真

武耶,要知小便自利,心下不悸,便非真武湯證。

白話文:

當心中間感到悸動時,應該優先處理水氣問題,這裡更注重的是悸動,而非手足逆冷的症狀。然而,那種情況源於太陽經寒水之邪入侵,所以使用桂枝來治療。

但這裡的情況是少陰經的邪水氾濫,因此使用附子來治療。張仲景這個方子,主要是為了治療少陰經的水氣問題而設立的。有些人將其與三綱理論相提並論,

實際上這是針對誤用青龍湯所作的解說。不明白誤服大青龍湯後出現手足逆冷、肌肉跳動的現象,是胃陽外泄的表現。較輕微時可以使用甘草乾薑湯治療,嚴重時則需用建中湯或理中湯等方劑,這時候根本無暇顧及腎的治療。即使想要治療腎,還有溫補力強的附子湯可選,又何必使用真武湯呢?

要明白,如果小便能夠自行排出且心下不感到悸動,那麼就不是真武湯的適應證了。

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上吐下利者,名曰霍亂,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

白話文:

發燒頭痛,身體疼痛、惡寒,上吐下瀉的疾病,稱為霍亂。如果病人很想喝水,可以使用五苓散來治療,因為本病為寒熱證。

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

人參、甘草、白朮、乾薑,

[搗篩為末,蜜和丸如雞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腹中未熱加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

三服。

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朮。

悸者加茯苓。腹中痛,虛者加人參。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

白話文:

經常不需要喝水的人,可以使用理中丸來治療。

理中丸的成分包括: 人參、甘草、白朮、乾薑。

製作方法: 將這些藥材搗碎並過篩為細末,然後用蜂蜜調和成丸狀,大小如同雞黃。服用時,取一粒丸藥,用幾合熱水化開並研碎,溫熱後服用。每日可於白天服用三至四次,夜晚服用兩次。

如果服用後腹部仍未感到暖熱,可逐漸增加藥量至每日三至四丸。然而,直接服用煎劑的效果更佳。煎劑的製作方式是:使用八升水,煮至剩餘三升,去掉藥渣,每日分三次溫服,每次一升。

若出現肚臍上方跳動的情況,這是腎氣波動的表現,應去掉白朮,加入肉桂。若嘔吐頻繁,去掉白朮,增加三兩生薑。若腹瀉嚴重,則維持使用白朮。若有心悸狀況,可添加茯苓。若感到腹部疼痛且體虛,應增加人參的用量。若腹部脹滿,則去掉白朮,加入一枚附子。

霍亂轉筋,吐利不止,頭目昏眩,四肢逆冷,須臾不救者,吳茱萸湯主之。腹中

白話文:

霍亂引起抽筋,嘔吐腹瀉不止,頭暈眼花,四肢冰冷,如果不馬上搶救,可用吳茱萸湯。肚子裡

㽲痛,吐利之後,甚則轉筋,此兼風也,手足厥冷,氣少脣青,此兼寒也,身

熱煩渴,氣粗口燥,此兼暑也,四肢重著,骨節煩疼,此兼溼也。風暑合病,宜

白話文:

疼痛劇烈,尤其是在嘔吐和腹瀉之後,甚至可能出現肌肉痙攣,這時病症中夾雜有風邪;若手腳冰冷、氣息微弱且脣色發青,這是兼有寒邪的表現;假如身體發熱、感到煩躁口渴、呼吸急促且口腔乾燥,那麼這是兼有暑邪的跡象;當四肢感到沉重、關節疼痛難耐,這就是兼有濕邪的影響。倘若風邪與暑邪同時作祟導致的病症,治療上應該

石膏理中湯。暑溼相搏,二香散主之。夏月中暑霍亂者,香薷飲主之,桂苓白朮

湯亦可。

白話文:

石膏理中湯

  • 適用於暑熱濕邪交爭的情況。

二香散

  • 適用於暑熱濕邪交爭,導致的疾病。

香薷飲

  • 適用於夏季中暑,霍亂症狀。

桂苓白朮

  • 適用於夏季中暑,霍亂症狀,並伴有虛寒。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白話文:

患有少陰病已經過了兩三天至四五天,出現腹痛、小便不利的症狀,腹瀉不止,且排出的糞便中有膿血,可以使用桃花湯治療。

[本證與真武不同,彼以四肢沉重疼痛,是為有水氣,此使膿血,是為有火氣矣,

盍不清火,反用溫補,蓋治下焦水氣,與心下水氣不同法,下焦便膿血,與心下

痛,心中煩,亦應異治也,心為離火,而真水居其中,法當隨其勢之潤下,故用

苦寒以洩之,坎為水而真火居其中,法當從其性之炎上,故用苦溫以發之,火鬱

於下,則剋庚金,火炎於上,則生戊土,五行之理,將來者進,已往者退,土得

其令,則火退位矣,水歸其職,腹痛自除,膿自自清,小便自利矣,故制此方,

不清火,不利水,一惟培土,又全賴乾薑轉旋,而石脂秔米,得收平成之績也,

白話文:

本病症狀與真武湯所針對的病情不同,真武湯對應的是四肢感到沉重且疼痛,那是由於水氣所致;而此病則出現膿血,顯示為火氣所引起的問題。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直接清除火氣,反而使用溫補的方法呢?這是因為治療下焦(腹部及以下部位)的水氣問題,和處理心下(心臟周圍的上腹部)的水氣方法有所區別。同樣地,下焦出現膿血的情況,與心下部位的疼痛、心中煩躁等症狀,在治療上也應該有所不同。

心在五行中屬離火,而真水(腎水)藏於其中,治療時應遵循其自然趨勢向下潤澤,因此使用苦寒性的藥物來疏通排泄火氣。坎卦代表水,而真火寓於其中,治療時應順應其向上炎熱的本性,故採用苦溫性的藥物來發散火氣。當火氣鬱結在下焦時,會剋制屬於金的肺系統;當火氣上炎時,則會助長屬於土的脾胃功能。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促進新生的力量前進,而讓衰退的力量退後。當脾胃(土)的功能得到強化時,火氣就會減弱而退位。水的運行回歸正常,腹部的疼痛自然消失,膿血得以淨化,小便也會變得通暢。

因此,本方的設計並不在於直接清火或利水,而是專注於調理脾胃(培土),並且完全依賴乾薑來調整氣機的平衡,同時配合石脂和秔米(粳米)的使用,以達成最終治療成功的效果。

名桃花者,取春和之義,非徒以色言耳。

桃花湯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用〕,乾薑〔一兩〕、秔米〔一升〕。

[石脂性濇以固脫,色赤以和血,味甘而酸,甘以補元氣,酸以收逆氣,辛以散

邪氣,故以為君,半為塊而半為散,便濁中清者,歸心而入營,濁中濁者,入腸

而止利,火曰炎上,又火空則發,得石脂以濇腸,可以遂其炎上之性矣,炎上作

苦,佐乾薑之苦溫,以從火化,火鬱則發之也,火亢則不生土,臣以秔米之甘,

使大有火生,遂成有用之火,土中火用得宣,則水中火體得位,下陷者上達,妄

白話文:

名為「桃花」的這個稱呼,是取自春天和煦的含義,不僅僅因為它的顏色而如此命名。

桃花湯的配方如下:

  • 赤石脂:一共一斤,其中一半保持原狀使用,另一半則需篩過使用。
  • 乾薑:一兩。
  • 秔米(粳米):一升。

赤石脂的特性是能夠收斂以防脫漏,其紅色有利於和調血液,味道甘中帶酸,甘味能補益元氣,酸味可收斂逆亂之氣,辛味則能散除邪氣。因此,赤石脂被選為君藥(主藥)。其中一半保持塊狀,另一半磨成粉,這樣做是為了讓藥性在混濁中保持清澈的部分能歸心並進入營分(心與血脈系統),而較為稠厚、下沉的部分則進入腸道以止瀉。火的特點是向上燃燒,並且火在空虛時得以散發,赤石脂以其收斂作用調節腸道,便能順應火性向上的本質。火性向上轉化時會產生苦味,輔以乾薑的苦溫性質,有助於火的轉化過程,即所謂的“火鬱則發”。火勢過旺則會抑制土(脾胃)的生成,因此以秔米的甘味作為臣藥,促進大量火的生成,使其成為有益之火。當脾胃中的火得以充分運作,則能幫助水液(腎)中的火性得到適當的位置,使得下陷的氣機向上回復正常,避免因火氣妄動而引起的不適。

行歸原,火自升而水自降矣。

少陰病,腹痛下利,是坎中陽虛,故真武有附子,桃花用乾薑,不可以小便不利

作熱治,真武是引火歸原法,桃花是升陽散火法。

白話文:

當人體的機能回歸到原本的狀態時,體內的火自然向上運行,而水則自然向下流動。

對於少陰病的症狀,如腹部疼痛和排泄物稀薄(下利),這是因為體內坎卦所代表的腎系統中的陽氣虛弱所致。因此,在使用真武湯時會加入附子來補陽,而在桃花湯中則使用乾薑來溫煦,這些都是為了增強體內陽氣。在面對這樣的病症時,不應該將小便不暢視為單純的熱性病狀來治療。

真武湯的作用是引導過盛的火氣回到它原本的位置(即「引火歸原」),而桃花湯則是採用升陽散火的方式來調節身體機能。

坎陽有餘,能出形軀之表而發熱,麻黃附子湯是矣,坎陽不虛,尚能發熱於軀內

白話文:

如果腎陽過剩,可以發熱出汗,像麻黃附子湯就能產生這種作用。如果腎陽不虛,還是能發熱於體內。

之上焦,如口燥、舌乾、咽痛、心煩、胸滿、心痛,等證是矣,坎陽不足,不能

發熱於腰以上之陽,僅發熱於腰以下之陰,如小便不利,下利便膿血者是矣,此

為伏陽屈伏之火,與升陽之火不同。

少陰病,膿血者可刺。

[便膿血,亦是熱入血室所致,刺期門以瀉之,病在少陰而刺厥陰,實則瀉其子

也。

脈浮而遲,表熱裏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為在表,遲為在藏,浮中見遲,是浮為表虛,遲為藏寒,未經妄下而利清

穀,是表為虛熱,裏有真寒矣,仲景凡治虛證,以裏為重,協熱下利,脈微弱者,

便用人參,汗後身疼,脈沉遲者,便加人參,此脈遲而利清穀,且不煩不欬,中

白話文:

在上半身的症狀,例如口脣乾燥、舌頭乾涸、咽喉疼痛、心情煩躁、胸部滿脹、心絞痛等,這些都是因為身體上部的陽氣不足,無法向上半身散發熱能,只能在下半身的陰面產生熱象,例如小便不順暢,或是腹瀉時伴有排出血塊和黏液,這就是潛藏的陽氣受到壓抑而形成的內熱,和正常上升的陽氣所導致的熱症有所區別。

對於少陰病來說,如果出現腹瀉帶有血塊和黏液的症狀,可以考慮使用針刺療法進行治療。

[腹瀉帶有血塊和黏液,也是因為熱邪侵入血室所引起,通過針刺期門穴來疏導和排出熱毒。雖然病情表現於少陰經,但選擇刺灸厥陰經的穴位,這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實際上是通過疏導其“子”經(厥陰)來治療“母”經(少陰)的問題。

當脈象呈現浮而遲的特徵,意味著外表有熱而內部寒涼,同時伴隨著腹瀉且排泄物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時,應該使用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脈象浮表明病位在表層,遲則顯示病在內臟。浮中夾遲,反映表層防禦虛弱而內臟有寒。如果病人未曾誤用瀉下藥而出現腹瀉且排泄物為清冷穀物樣,這就說明表面看似有熱象,實際上是內臟真正存在寒氣。張仲景在治療虛弱病症時,特別注重內臟的狀況。面對同時有熱象和腹瀉、脈搏微弱的病人,會使用人參來補氣;對於發汗後身體疼痛、脈搏沉遲的病人,也會加入人參來增強體力。在此脈象遲緩且腹瀉物為清冷穀物的情況下,再加上病人沒有煩躁不安或咳嗽等症狀,可

氣大虛,元氣已脫,但溫不補,何以救逆乎,觀茯苓四逆之煩躁,且以人參,況

通脈四逆,豈得無參,是必因本方之脫落而成之耳。

此是傷寒證,然脈浮表熱,亦是病發於陽,世所云漏底傷寒也,必其人胃氣本虛,

寒邪得以直入脾胃,不犯太少二陽,故無口苦咽乾頭眩項強痛之表證,然全賴此

表熱,尚可救其裏寒。

下利清榖,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裏氣大虛,不能藏精而為陽之守,幸表陽之尚存,得以衛外而為固,攻之更虛

其表,汗生於榖,汗出陽亡,藏寒而生滿病也。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先溫其裏。

傷寒下之後,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宜四逆湯。

白話文:

氣大虛弱,元氣已經脫失,如果只溫煦而不進行補益,怎能扭轉這種危重狀況呢?觀察茯苓四逆湯適用的煩躁症狀,尚且使用了人參來治療,那麼對於更嚴重的

通脈四逆湯所針對的病情,怎麼能不用人參呢?這肯定是原方藥物配伍有所遺漏而形成的看法。

這是屬於傷寒的症狀,然而脈象浮且有表皮發熱的現象,也是病邪初始在陽經發作的表現,世人稱之為“漏底傷寒”。必定是因為患者本身的胃氣已經很虛弱,

使得寒邪能夠直接侵入脾胃,而不侵犯少陽和太陽兩條陽經,因此沒有出現口苦、咽喉乾燥、頭暈、頸部強直疼痛等典型的表證。然而,全靠這表層的發熱現象,還能有機會挽救其內裡的寒症。

如果伴有腹瀉且排泄物像未消化的穀物一樣,就不能再用攻表的方法治療,若強行發汗只會導致腹部更加脹滿。

[內臟功能極度虛弱,無法收納精氣作為維持陽氣的基礎,幸好表面的陽氣還能存在,保護身體外圍並保持穩定。若再攻伐表層,將使表氣更虛,汗是由榖物精微所化生,出汗過多會使陽氣耗散,進而造成內臟寒氣積聚,引發脹滿病症。

遇到腹瀉伴有腹部脹滿、全身疼痛的情況,首先要溫暖內臟。

患傷寒後,服用瀉下藥後持續腹瀉,排出像穀物一樣未消化的物質,並且身體疼痛不止的,應立即治療內寒,適合使用四逆湯。

下利是裏寒,身痛是表寒,表宜溫散,裏宜溫補,先救裏者,治其本也。

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

[此太陽[麻黃證,病為在表,脈當浮而反沉,此為逆也,若汗之不差,即身體

疼痛不罷,當憑其脈之沉而為在裏矣,陽證見陰脈,是陽消陰長之兆也,熱雖發

於表,為虛陽,寒反據於裏,是真陰矣,必有裏證伏而未見,藉其表陽之尚存,

乘其陰之未發,迎而奪之,庶無吐利厥逆之患,裏和而表自解矣。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脈有餘,而證不足,則從證,證有餘,而脈不足,則從

白話文:

下利是因為體內寒氣作祟,身體疼痛則是由於表面受到寒氣侵襲。對於表面受寒,適合使用溫性藥物來發散寒氣;對於體內寒氣,則應該用溫性藥物來補益。優先治療體內寒氣,這是針對根本問題進行治療。

如果病狀包括發熱、頭疼,但脈象卻反而沉緩,且這些症狀沒有好轉,甚至身體各處都感到疼痛,這時就應當著手治療體內的寒氣,適宜使用四逆湯。

這屬於太陽經的麻黃證,病情表現為影響到身體表面,脈象本應浮動,但現在卻變得沉緩,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如果通過發汗療法仍未見好轉,並且身體疼痛持續不停,那麼就應根據沉緩的脈象判斷問題出在體內。在陽性病症中出現陰性脈象,意味著陽氣正在衰退而陰氣在增長。雖然發熱表面看似是陽性的表現,但實際上是虛弱的陽氣;而寒氣佔據體內,則反映了真正陰寒的狀況。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有潛藏的體內病狀尚未顯現,需要利用表面還存有的陽氣,趁著陰寒之氣尚未完全爆發時,及時採取措施對抗,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嘔吐、腹瀉、手足冰冷等更嚴重的後果。一旦體內達到平衡,表面的病症自然就會緩解。

病邪容易侵犯氣虛之處,因此當脈象顯示過盛而實際病狀並不明顯時,治療應以病狀為主;相反地,如果病狀明顯而脈象表現不足,則治療上應著重於脈象所反映的問題。

脈,有餘可假,而不足為真,此仲景心法。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則亡陽,大下則亡陰,陰陽俱虛,故厥冷,但利非清穀,急溫之,陽回而

生可望也。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治之失宜,雖大汗出而熱不去,惡寒不止,表未除也,內拘急而下利,裏寒已

發,四肢疼而厥冷,表寒又見矣,可知表熱裏寒者,即表寒亡陽者矣。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證,此脈弱而微熱,非相火明矣,內無熱,故小便利,表

白話文:

脈象如果表現出過剩的狀況,往往是假象;而真正不足的脈象纔是病情的真實反映,這是張仲景的核心診斷法則。

當患者出現大量出汗、嚴重腹瀉,且伴有手足冰冷的情況,應該使用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解釋:大量出汗會導致陽氣衰竭,嚴重腹瀉則會使陰液損失,陰陽兩虛就引起了手足冰冷的症狀。雖然腹瀉並非排出完全未消化的食物(清穀),但需要迅速溫補,以便陽氣回復,這樣纔有康復的希望。】

如果病人出汗量大,體熱卻不減退,腹部緊繃,四肢疼痛,同時伴有腹瀉、手足冰冷及畏寒的症狀,依然要以四逆湯來治療。

【治療如果不當,即使大汗淋漓,體熱仍不消退,畏寒也不停止,表示表邪還未清除。腹部緊繃伴隨著腹瀉,說明裡寒已經發作,四肢疼痛且手足冰冷,表明表寒的症狀再次顯現。由此可見,外表有熱而內裡寒涼,實際上是表寒導致的陽氣衰竭。】

病人嘔吐且脈象微弱,小便正常或偏多,身體稍有低熱,若伴有手足冰冷的症狀則治療較困難,建議使用四逆湯治療。

【通常嘔吐加發熱可能是小柴胡湯的適應症,但這裡脈象既弱且只有輕微的體熱,並非相火旺盛的表現,體內無明顯熱象,因此小便才能保持通利。表】

寒虛,故見厥,是膈上有寒飲,故嘔也,傷寒以陽為主,陽消陰長故難治。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

之。

[吐利交作,中氣大虛,完穀不化,脈微欲絕,氣血喪亡矣,小便復利而大汗出,

是門戶不要,玄府不閉矣,所幸身熱未去,手足不厥,則衛外之陽,諸陽之本猶

在,脈尚未絕,有一線之生機,急救其裏,正勝而邪可卻也。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此吐利非清穀汗出不大,而脈不微弱,賴此發熱之表陽,助以四逆而溫裏,尚

有可生之望。

白話文:

身體因寒氣而虛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這是因為胸膈間有寒痰積聚,導致噁心嘔吐。傷寒病症主要與體內陽氣相關,一旦陽氣衰退而陰寒增盛,治療起來就會變得困難。

如果同時出現嘔吐、腹瀉,小便也頻繁而且量多,並且伴有大量出汗,排泄物呈現為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體內感到寒冷而外表發熱,脈搏細微近乎停止,這種情況下應該以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嘔吐和腹瀉交替發生,體內中氣嚴重虧損,無法正常消化食物,脈搏微弱接近消失,這表示氣血已經大量損失。小便失禁且伴隨大汗淋漓,表示人體的防禦系統失調,汗孔不能適時關閉。幸運的是,身體尚有發熱現象,手腳並未冰冷,表示負責保護身體的陽氣以及全身陽氣的根本還在,脈搏也尚未完全中斷,仍存在一線生機。此時應立即溫補內部,強化正氣,才能抵抗並驅逐病邪。

如果嘔吐、腹瀉伴隨著出汗、發燒和畏寒,四肢緊繃,手腳冰冷,也應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這裡所描述的嘔吐和腹瀉,特徵在於腹瀉物並不全是未消化的穀物,且出汗與脈搏並未表現得非常微弱。依賴體表的發熱陽氣,再配合四逆湯來溫暖體內,仍有恢復健康的希望。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若膈上有寒飲者,當溫之,宜四逆湯。

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利雖止而惡寒未罷,仍宜四逆,以其脈微為無血,當仍加人參以通之也。

右論四逆脈證。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

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此熱相半證,下利清穀,陰盛於裏也,手足厥逆,寒盛於外也,身不惡寒面赤,

白話文:

自我排便而不感到口渴的狀況,屬於太陰病的範疇,這是因為體內臟腑有寒氣存在所致,治療上應該溫暖身體,適宜使用四逆湯類的方劑。

少陰病的情況下,如果脈象沉澱,表示寒邪較重,應當迅速溫補身體,建議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假如有寒飲積聚在胸膈部位,也應該進行溫補,適用的方劑同樣是四逆湯。

如果出現怕冷、脈搏微弱並且伴有腹瀉,一旦腹瀉停止但卻出現血量減少的狀況,這時應該用四逆湯加上人參湯來主導治療。

即使腹瀉已經停止,但怕冷的症狀還沒有消失,仍然建議使用四逆湯,因為脈搏微弱顯示血液不足,此時應繼續加入人參來促進血液流通。以上是關於四逆湯及其對應脈象和症狀的討論。

對於少陰病來說,如果出現腹瀉且排泄物如同米泔水般清澈、體內寒而外表有發熱感、手腳冰冷接近失去知覺、脈搏細微近乎無法察覺,然而病人反而不覺得寒冷,且面色泛紅,或者伴有腹部疼痛、乾嘔、咽喉痛,又或者是腹瀉停止但脈搏依然微弱不明顯的狀況,這些都屬於寒熱交錯的複雜症狀,治療上應以通脈四逆湯為主。

這裡描述的是一種寒熱參半的特殊情況:腹瀉清澈物體表明體內陰寒過盛;手腳冰冷則反映外在寒氣旺盛;而身體不畏寒且面部泛紅,則可能伴有腹部疼痛、乾嘔、咽喉痛等多樣化的症狀,或是腹瀉暫停但脈搏依舊微弱不明顯,這種時候,通脈四逆湯是最合適的治療選擇。

陽鬱在表也,咽痛利止,陽回於內也,腹痛乾嘔,寒熱交爭也,溫裏通脈,乃扶

陽之法,脈為司命,脈出則從陽而生,厥逆則從陰而死。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

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

陽,下虛故也。

[此比上條脈證皆輕,故能自作鬱冒汗出而解,面赤為戴陽,陽在上也,因其戴

陽,故鬱冒而汗出,因其下虛,故下利清穀而厥逆,熱微厥亦微,故面亦少赤,

此陰陽相等,寒熱自和,故易愈。

白話文:

陽氣鬱結在體表,就會出現咽喉疼痛、聲音嘶啞的症狀;陽氣回歸內部,就會出現腹痛、乾嘔的症狀;寒熱交戰,就需要溫暖內部、疏通經脈來扶持陽氣。

脈象是生命的根本,脈搏外散則陽氣旺盛,脈搏逆行則陰氣盛而危及生命。

如果出現腹瀉、排泄清稀的症狀,同時伴隨裡寒外熱、出汗後昏厥,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如果腹瀉、脈象沉遲,患者面色略顯蒼白,身體微微發熱,排泄清稀,很有可能出現汗出而解的現象,病人也可能會輕微昏厥。這是因為患者的面部陽氣不足,下焦虛弱造成的。

這種情況比上一條所述的脈症都要輕微,因此可以自行汗出而解。面色發紅是因為陽氣上浮,陽氣在上,所以會出現汗出而解的症狀。下焦虛弱,所以才會出現腹瀉清稀、昏厥的症狀。由於熱症輕微,昏厥也較輕,所以面色也略顯蒼白。由於陰陽平衡,寒熱交替,因此容易治癒。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白話文:

嘔吐腹瀉不停,出汗且手腳冰冷,四肢麻木拘急無法緩解,脈搏微弱快要消失的患者,可以使用「通脈四逆湯」加上豬膽汁來治療。

[此必有陰盛格陽之證,故加膽汁為反佐,閱白通證可知。

吐利止而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四逆湯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

三兩。

通脈四逆湯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

加蔥九莖。

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去芍藥,加桔梗一兩。

白話文:

這必定是陰寒過盛抑制了陽氣的狀況,因此加入膽汁作為輔助藥物以反治,可參考《白通証》來理解。

當嘔吐和腹瀉停止且脈象恢復正常,出現輕微煩躁感時,這是因為身體虛弱暫時無法承受食物氣息所致。

四逆湯的配方:

甘草(炮製後)二兩、乾薑一兩半、生附子一枚(去皮切為八片),

將上述三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剩一升二合,濾去沉渣,分次溫服。對於體質較壯的人,可用大的附子一枚,乾薑則增至三兩。

通脈四逆湯的配方:

甘草(炮製後)二兩、生附子一枚(大個的,去皮切為八片)、乾薑三兩(體質壯實者可增加至四兩),

將這三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至剩二升二合,濾掉沉渣後,分次溫服。如果服用後脈象回復正常即是病情好轉的跡象,若面部泛紅,

可加入九根蔥。

若腹部疼痛,去掉蔥,加入芍藥二兩。若嘔吐,則加入生薑二兩。若咽喉疼痛,去掉芍藥,添加桔梗一兩。

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乃服之。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冷,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

泄利不止者,為難治。

[寸脈沉遲,氣口脈平矣,下部脈不至,根本已絕矣,六府氣絕於外者,手足寒,

五藏氣絕於內者,利下不禁,咽喉不利,水穀之道絕矣,汁液不化而成膿血,下

白話文:

如果排尿暢通但脈象不明顯,就去掉桔梗這味藥,並加入人參二兩。只有當病人的症狀和所開的藥方相符時,才能服用此方。

患了傷寒六、七天之後,由於嚴重腹瀉,導致脈象在寸口的位置變得沉緩,且手腳冰冷,下肢的脈搏微弱難尋,同時伴有咽喉不適,吐出帶有膿血的物質,

如果腹瀉持續不停,那麼這種情況就很難治療。

【脈象在寸口的位置沉緩,而氣口(即寸口,常指肺經的脈搏)脈象恢復正常,但下肢的脈搏卻摸不到,這表示身體的根本已經非常虛弱。六腑的功能在體表表現為手足冰冷,五臟的功能在內部表現為無法控制的腹瀉。咽喉不適,意味著飲食通道受阻,體內的津液不能正常轉化而形成膿血,從而導致腹瀉不止。】

濡而上逆,此為下厥上竭,陰陽離決之候,生氣將絕於內也,舊本有麻黃升麻湯,

白話文:

如果咳出的痰液很稀薄,而且不斷向上湧出,這是因為下焦虛寒,導致上焦氣血不足,陰陽氣機分離的徵兆,表示體內的生氣將要枯竭。古代有「麻黃升麻湯」的方劑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其方味數多而分兩輕,重汗散而畏溫補,乃後世粗工之伎,必非仲景方也,此證

此脈,急用參附以回陽,尚恐不救,以治陽實之品,治亡陽之證,是操戈下石矣,

敢望其汗出而愈哉,絕汗出而死,是為可必,仍附其方,以俟識者。

麻黃升麻湯

白話文:

該藥方中的藥物種類很多但每種藥物的用量卻很輕,它強調使用發汗和疏散的藥物,卻避免使用溫煦和補益的藥物。這種做法顯然是後世缺乏經驗的醫者的手段,絕對不是張仲景所傳授的方劑。面對這樣的病情,

脈象顯示急需使用人參和附子來挽回即將消逝的陽氣,即便如此還恐怕無法挽救。用治療陽氣過盛的藥物去治療陽氣衰竭的病症,這就如同手持武器去砸石頭一樣,完全不合適。期望通過這樣的方法讓患者出汗而痊癒,無異於幻想。相反,如果出現大量出汗的狀況,那死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了。我謹在此附上【麻黃升麻湯】的方劑,供真正懂得的人參考。

麻黃〔二兩半去節〕、升麻〔一兩一錢〕、當歸〔一兩一錢〕、黃芩、萎蕤〔各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點,兩兩半) 升麻(一兩一錢) 當歸(一兩一錢) 黃芩、萎蕤(各一錢)

六銖〕、芍藥、知母〔十八銖〕、天冬〔去心〕、桂枝〔去皮〕、乾薑、甘草〔炙〕、

白話文:

六銖〕、芍藥〔十八銖〕、知母〔十八銖〕、天冬〔去心〕、桂枝〔去皮〕、乾薑、甘草〔炙〕

石膏〔碎綿裏〕、白朮、茯苓〔各六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沬,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

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上篇論外熱內寒,兼吐利嘔逆煩躁等證,此篇但論厥陰脈證,雖無外衛之微陽,

亦未見內寒諸險證也。

當歸四逆湯

白話文:

石膏(需包在碎綿布中)、白朮、茯苓(各重六錢),

將上述十四味藥材,使用十升水,首先熬煮麻黃直至沸騰一至兩次,撈去表面浮沫,再將其餘藥材加入,煮至剩餘三升液體,濾去藥渣,分成

三份,趁溫熱時分次服用,每次間隔約等同煮三鬥米的時間,目的是促使全身出汗,以達痊癒效果。

若出現手腳冰冷,脈搏細弱近乎無力的症狀,應以「當歸四逆湯」為主要治療方劑。

上一篇文章討論了外感熱邪而內有寒氣,伴隨嘔吐、腹瀉、煩躁等複合症狀的情況,而本篇文章則專注於厥陰經的脈象與症狀描述,雖然沒有提到外表微弱陽氣的保護問題,但也未出現內寒引發的嚴重危機症狀。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使用「當歸四逆湯」作為治療方案。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甘草〔炙〕、通草〔各二兩〕、大棗〔二

白話文: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 120 克)、甘草(炙製)、通草(各 80 克)、大棗(80 個)

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條證為在裏,當是四逆本方加當歸,如茯苓四逆之例,若反用桂枝湯攻表,

誤矣,既名四逆湯,豈得無薑附。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藏厥。

即前方加,[吳茱萸〔一兩〕、生薑〔半斤切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渣,溫分五服。

[此本是四逆與吳茱萸相合而為偶方也,吳萸配附子,生薑佐乾薑,久寒始去。

白話文:

右方包含七味藥物,其中一種用量為十五枚掰碎,另一種則是一次十二枚的用法。

將這七種藥物,使用八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時,去除藥渣,趁溫熱分成三次服用,每次一升,每日服用。

【注意事項】此處所描述的病狀屬於體內深層問題,應該是使用四逆湯作為基礎方,再加入當歸調理,類似於茯苓四逆湯的用法。如果錯誤地使用了桂枝湯來治療表面症狀,這是不恰當的。既然是四逆湯,怎能缺少乾薑和附子這兩味藥呢?

假若患者體內長時間存在寒氣,適合使用當歸四逆湯,並且加上吳茱萸生薑湯來增強療效。

對於臟厥的情況,

【處方調整】在前述基礎上加入吳茱萸一兩以及切片的生薑半斤,

這九味藥材,使用六升水和六升清酒混合煎煮,得到五升藥液後,濾去藥渣,溫熱後分為五次服用。

【解析】此方本質上結合了四逆湯與吳茱萸的功效,形成協同作用。吳茱萸與附子相配合,生薑輔助乾薑,能有效驅除長期存在的體內寒氣。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手足六經之脈,皆自陰傳陽,自陽傳陰,陰氣勝,則陽不達於四肢,故為寒厥。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熱厥者,有可下之理,寒厥為虛,則宜溫補。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其脈空虛,此無血也。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關元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三陰任脈之會,宜灸之,按此二條,當知結胸證

有熱厥者。

傷寒脈促,手足厥者,可灸之。

[促為陽脈,亦有陽虛而促者,亦有陰盛而促者,要知促與結,皆代之互文,皆

白話文:

大凡所謂的「厥」,是指人體內的陰陽氣息不能順利交會、協調時所產生的狀況,這就稱為「厥」。具體表現就是手腳冰冷,反向而冷。

【手和腳上的六條經脈之氣,通常應該從陰經傳到陽經,再由陽經傳回陰經,但若陰氣過盛,就會阻礙陽氣到達四肢,因而造成手腳發冷,這就是所謂的「寒厥」。

遇到各種手腳冰冷、甚至昏厥的狀況,都不應該使用下法(如瀉下)來治療,即便是身體本已虛弱的患者也不例外。

【如果是「熱厥」,即因體內有熱而導致的手足厥冷,有時候可以考慮使用下法治療;但若是「寒厥」,那是由於體質虛寒所致,就應該用溫暖補益的方法來處理。

患了傷寒後,如果經過五六天,沒有出現胸悶結胸的症狀,腹部柔軟、脈象虛弱,並且再次出現手足厥冷的,不應該使用下法治療,因為這是體內失血的表現,如果誤用下法,可能會危及生命。

【這時的脈象空虛,正說明瞭身體裡血液不足。

有的病人手腳厥冷,卻表示自己沒有胸悶的問題,但小腹部感覺脹滿,按壓時會疼痛,這種情況代表寒氣凝聚在膀胱和關元一帶。

【關元位於肚臍下三寸的位置,是小腸的募穴,也是三條陰經和任脈匯合的地方,適合用艾灸來治療。從這兩點來看,我們應該明白結胸的症狀有時可能伴隨著熱厥的現象。

患傷寒時,如果脈象急促且手腳厥冷,可以考慮使用艾灸治療。

【脈象急促一般屬於陽脈的特徵,但也有可能是陽氣虛弱或是陰寒過盛所導致的。需要注意的是,「促」與「結」在文獻中常作為相互解釋的詞彙,都指

是虛脈,火氣雖微,內攻有力,故灸之。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厥陰肝脈也,應春生之氣,故灸其五俞而陽可回也。

右論厥陰脈證。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未經汗下而煩躁,為陽盛,汗下後而煩躁,是陽虛,汗多既亡陽,下多又亡陰,

故熱仍不解,薑附以回陽,參苓以滋陰,則煩躁止而外熱自除,此又陰陽雙補法。

茯苓四逆湯

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去皮生用切八片〕、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五錢〕,

白話文:

這是描述虛弱脈象的情況,體內的火氣雖然不旺盛,但能夠持續攻擊身體內部,因此建議使用灸療方法來治療。

如果患了傷寒六七天,脈搏變得微弱,手腳冰涼,且感到煩躁不安,應該灸治厥陰經。如果灸治後手腳依然冰冷沒有回暖跡象,那麼預後可能不佳。

這裡所說的厥陰是指肝脈,它與春天生機勃勃的氣息相應,所以灸治其五腧穴可以幫助恢復體內的陽氣。

以上是關於厥陰脈及其相關症狀的討論。

如果已經發汗或使用瀉下治療,但病情仍未見好轉,並且伴有煩躁不安的症狀,這時應該考慮使用茯苓四逆湯作為主方治療。

未經發汗或瀉下而出現的煩躁,通常是因為體內陽氣過盛;但若在發汗或瀉下治療之後仍然煩躁,則表示陽氣已經虛弱。過度發汗會導致陽氣耗損,頻繁瀉下則會使陰液進一步流失。因此,即便體內仍有熱象,實際上是因為陰陽失衡。茯苓四逆湯中的生薑和附子能幫助回復陽氣,人參和茯苓則能滋養陰液,從而緩解煩躁並消除體外的熱象,這是一個同時調補陰陽的方法。

茯苓四逆湯的配方如下:

  • 茯苓 四兩
  • 人參 一兩
  • 附子 一整枚(去皮,切成八片)
  • 炙甘草 二兩
  • 幹薑 一兩五錢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二服。

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

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當發汗而反下之,下後不解,復發其汗,汗出而裏陽將脫,故煩躁也,晝日不

得眠,虛邪獨據陽熱分也,夜而安靜,知陰不虛也,不嘔渴,是無裏熱,不惡寒

頭痛是無表證,脈沉微,是純陰無陽矣,身無大熱,表陽將去矣,幸此微熱未除,

煩躁不寧之際,獨在乾薑生附,以急回其陽,此四逆之變劑也。

乾薑附子湯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去皮生用切八片〕,

白話文:

將以下五種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時,去除藥渣,趁溫熱分兩次服用,每次服用七合,每日共服用兩次。

如果病人在使用瀉下治療後又進行發汗處理,導致白天感到煩躁難以安眠,但到了夜晚則相對平靜,沒有嘔吐和口渴的症狀,並且沒有表徵性的病狀,脈象沉微,身體並無高燒的情況,這時可以使用【乾薑附子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當本應使用發汗方法治療卻誤用了瀉下法,瀉下後病情仍未見好轉,再次強行發汗,導致體內陽氣即將衰脫,因此出現煩躁不安的狀況。白天無法安睡,這是因為虛弱的邪氣單獨佔據了身體的陽熱部分;而到了夜晚能夠安靜下來,表示體內的陰分並未虛弱。沒有嘔吐和口渴的症狀,說明內部沒有明顯的熱象;不畏寒且無頭痛,表明不存在表徵性的病狀。脈象沉微,顯示身體處於純陰無陽的狀態;身體沒有高燒,意味著表層的陽氣正在衰退。幸好此時體內還存有微弱的熱象,在這煩躁不安的關鍵時刻,單獨使用乾薑和生附子,可以迅速恢復陽氣,這是一個針對四逆湯的變更方劑,專門針對此類病情。

【乾薑附子湯】的配方如下:

乾薑一兩、附子一整枚(去皮,生用,切成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內外俱虛故也。

內陽虛,故脈微細,外陽虛,故振慄惡寒,即乾薑附子證。

右論四逆加減證。

吳[茱萸湯證

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四逆者,四肢厥冷,兼臂脛而言,此云手足,是

指指掌而言,四肢之陽猶在,歧伯曰,四末陰陽之會,氣之大路也,四街者,氣

之經絡也,絡絕則經通,四末解則氣從合,故用吳茱萸湯以溫之,吐利止而煩躁

白話文:

右方兩味藥,使用三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一升時,去掉藥渣,一次飲盡。

如果在瀉肚之後又出汗,必定會出現身體顫抖和寒冷的症狀,同時脈象變得微弱而細,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身體內部和外部都處於虛弱的狀態。

【內部陽氣虛弱,因此脈象變得微細;外部陽氣虛弱,所以會有寒戰和畏寒的現象,這就是乾薑和附子適用的症狀。】

以上討論的是四逆湯加減應用的情況。

吳茱萸湯的應用症狀:

當患少陰病,出現嘔吐和腹瀉,手腳冰冷,心情煩躁甚至感到生命垂危時,應以吳茱萸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在少陰病中,若出現嘔吐、腹瀉、心情煩躁且四肢冰冷的症狀,往往預後不良。這裡所說的“四逆”,指的是四肢冰冷,包括手臂到手腕、小腿到腳踝的部分。而這裡特別提到“手足”,實際上是指手指和腳趾,這表明雖然四肢的末端冰冷,但四肢的主要部位仍然保持一定的溫暖。歧伯說過,四肢的末端是陰陽氣機交會的地方,是氣血流通的大道。四肢的經絡如同街道,細小的絡脈若能通暢,大的經脈自然跟著通達,四肢的末端問題得到緩解,全身的氣血就能重新和諧。因此,使用吳茱萸湯來溫暖身體,一旦嘔吐腹瀉停止,心情的煩躁也會隨之消失。】

除,陰邪入於合者,更得從陽而出乎井矣。

乾嘔,吐涎沬,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不頭痛者,半夏乾薑湯主之。

[嘔而無物,胃虛可知矣,吐惟涎沬,胃寒可知矣,頭痛者,陽氣不足,陰寒得

以乘之也,吳茱萸湯溫中益氣,升陽散寒,嘔痛盡除矣,乾嘔吐涎是二證,不是

並見。

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胃熱則消穀善饑,胃寒則水穀不納,食穀欲嘔,固是胃寒,服湯反劇者,以痰

白話文:

排除體內的陰邪,一旦它進入了身體的經絡交會之處(合),可以透過調整使陰邪跟隨陽氣從四肢末端的井穴排出體外。

若是出現乾嘔、吐出唾液泡沫、以及頭痛的症狀,應主要使用吳茱萸湯來治療。如果沒有頭痛的情況,則應該使用半夏乾薑湯作為主方。

嘔吐卻沒有實質內容物,可理解為胃部虛弱;僅吐出唾液泡沫,顯示胃中有寒氣存在。頭痛的狀況,代表陽氣不足,讓陰寒得以侵襲。吳茱萸湯能夠溫暖中焦、增強氣力,同時發散寒氣,有效緩解嘔吐和頭痛。乾嘔和吐涎沫是兩個獨立的症狀,不一定同時出現。

進食後想嘔吐,這屬於陽明經的問題,可以使用吳茱萸湯來治療。但如果服用藥湯後症狀反而加劇,這就可能是上焦部位的問題了。

胃中火熱會導致食物消化快且容易感到飢餓,而胃寒則無法正常消化攝入的飲食,進食後想嘔吐確實是由於胃寒所致。但服用藥湯後症狀更加嚴重,可能是因為痰濕等病理因素阻滯上焦,影響了藥效的發揮。

飲在上焦為患,嘔盡自愈,非謂不宜服也,此與陽明不大便,服柴胡湯胃氣因和

白話文:

喝下湯藥後在胸膈之間引起不適,把喝下去的都吐出來自然會好,並不是說不適合喝湯藥,這跟陽明經有便祕,喝了柴胡湯後胃氣順暢是一樣的道理。

者不同。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湯先七次〕、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吳萸溫中散寒,則吐利可除,人參安神定志,則煩躁可止,薑棗調和營衛,則

手足自溫,頭痛自瘳矣。

諸嘔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反胃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反胃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茯苓澤瀉湯

茯苓、桂枝、白朮、澤瀉、甘草、生薑,

白話文:

吳茱萸湯的組成為:吳茱萸(先用七次熬煮後取其汁)一升、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將這些藥材加入七升水中,煮至剩下二升的藥液,溫熱後分次服用七合(約為140毫升),每天服用三次。

吳茱萸能溫暖中焦、驅散體內寒氣,從而減輕嘔吐與腹瀉;人參能夠安定心神、穩定情緒,進而緩解煩躁不安的症狀;生薑與大棗則能協調身體的氣血運行,使得手腳恢復溫暖,同時也能紓解頭痛問題。

如果出現各種嘔吐而無法進食的情況,可以使用小半夏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至於反胃嘔吐的問題,則建議使用大半夏湯來治療。

如果在反胃嘔吐的同時感到口渴想喝水,茯苓澤瀉湯是適合的處方。

茯苓澤瀉湯的成分包括茯苓、桂枝、白朮、澤瀉、甘草以及生薑。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橘皮湯

橘皮,生薑。

嘔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橘皮竹茹湯,

橘皮、竹茹、大棗、生薑、甘草、人參。

白話文:

乾嘔或嘔吐,如果伴有手腳冰冷的情況,主要用[橘皮湯]來治療。

[橘皮湯]的配方包括: 橘皮、生薔。

對於嘔吐反胃的症狀,則是以[橘皮竹茹湯]為主來治療。

[橘皮竹茹湯]的組成為: 橘皮、竹茹、大棗、生薑、甘草和人參。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

白話文:

對於體質虛寒、腹瀉、脈象虛弱的患者,可以使用「白通湯」治療。如果腹瀉仍未停止,出現手腳冰冷、脈搏消失、乾嘔煩躁等症狀,則可在白通湯中加入豬膽汁。

湯主之,服湯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下利脈微,是下焦虛寒不能制水故也,與白通湯以通其陽,補虛卻寒而制水,

服之利仍不止,便厥逆,反無脈,是陰盛格陽也,如乾嘔而煩,是陽欲通而不得

白話文:

湯藥為主要治療方法。如果在服用湯藥之後,脈搏突然變得非常強烈,這代表病情危重,可能有生命危險;反之,如果脈搏雖微弱但能持續穩定,則顯示生命力仍在,有康復的可能。

當出現腹瀉且脈象微弱時,這是因為下焦(人體下部,主要包括腎和膀胱)的陽氣不足,無法控制身體水分的調節所導致的。此時會使用白通湯來疏通陽氣,補充體內的虛弱並驅除寒氣,從而調整水分代謝。

然而,如果在服用此湯後腹瀉仍未停止,並且出現手足冰冷、脈搏似乎消失的狀況,這是陰寒過盛阻隔了陽氣的現象。假如同時伴有乾嘔和心煩等症狀,這表示體內的陽氣正試圖恢復流通卻遭遇障礙。

通也,豬者水畜,屬少陰也,膽者甲木,從少陽也,法當取豬膽汁之苦寒為反佐,

白話文:

溝通。豬是一種水生動物,屬於少陰。膽是甲木,屬於少陽。因此,理當取豬膽汁這種苦寒之物來反佐。

加入白通湯中,從陰引陽,則陰盛格陽者,當成水火既濟矣,脈暴出者,孤陽獨

行也,故死,微續者,少陽初生也,故生。

白通湯,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去皮生用〕。

右三味,水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再服。

白通加豬膽汁湯

[本方加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

和合相得,分溫再服。無豬膽汁亦可服,蔥辛溫而莖白,通肺以行營衛陰陽,故

能散邪而通陽氣,率領薑附,入陽明而止利,入少陰而生脈也,附子生用,亦取

其勇氣耳,論中不及人尿,而方反云無豬膽汁亦可服者,以人尿鹹寒,宜達下焦,

白話文:

在白通湯中加入成分後,能夠從陰寒之處引導陽氣,因此對於陰寒過盛而排斥陽氣的情況,可以達到陰陽平衡、水火相濟的狀態。如果脈象突然強烈搏動,這是陽氣孤立無援的表現,所以預後不良,可能致死;如果脈象雖細微但能持續,這代表著少量的陽氣正在開始恢復,因此有生存的希望。

白通湯的配方如下:

  • 蔥白四根
  • 乾薑一兩
  • 附子一顆(去除外皮,使用生附子)

將上述三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煮至剩下一升,去掉藥渣,將藥液分作兩次溫服。

另外,有所謂的“白通加豬膽汁湯”,是在白通湯的基礎上增加人尿五合及豬膽汁一合,將這些材料調和後分溫再次服用。如果沒有豬膽汁,也可以單獨服用此方。其中,蔥白因其辛溫且色白的特性,能夠疏通肺部,促進氣血和陰陽的運行,進而驅散病邪並打通陽氣。它與乾薑、生附子協同作用,進入陽明經以止瀉,進入少陰經以恢復脈搏。生附子的使用是為了充分利用其強大的恢復陽氣的能力。在某些理論中雖然未提及人尿的作用,但此方提到無豬膽汁時仍可服用,這是因為人尿性鹹寒,適於調節下焦機能,

亦能止煩除嘔矣。

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此不嘔不煩,不須反佐而服白通,外灸少陰及丹田氣海,或可救于萬一。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此病發於陰,熱為在裏,與二三日無裏證,而熱在表者不同,按少陰受病,當

五六日發,然發於二三日居多,二三日背惡寒者,腎火衰敗也,必溫補以益陽,

反發熱者,腎水不藏也,宜微汗以固陽,口燥咽乾者,腎火上走空竅,急下之以

白話文:

也能夠停止煩躁、消除嘔吐。

如果出現腹瀉、手腳冰冷、脈搏微弱無法觸及的情況,進行灸療後身體仍未回暖,或者脈搏不但沒有恢復反而出現微弱喘息的,則預示著死亡。

腹瀉之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若經過一時辰(大約兩小時)脈搏恢復,手腳溫暖的,則預示生存;如果脈搏依舊未恢復的,則預示死亡。

如果不嘔吐也不感到煩躁,就不需要使用反佐藥物,直接服用白通湯,同時在外用灸法加於少陰經和丹田、氣海部位,或許能有萬一的救治機會。

少陰病,在患病二三日之際,如果心煩意亂、無法安睡,應以黃連阿膠湯為主要治療方劑。

這種病症源於體內陰分,熱邪在裡,與那些雖患病二三日但無內熱表現、熱邪停留於體表的情況不同。按照少陰病的發展,通常在五六日時病情會顯現,但多數情況下在二三日就已發病。若在二三日時背部感覺到寒冷,這代表腎中的陽氣衰弱,必須用溫補方法來增強陽氣;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反而發熱,那是腎中陰液不能內藏的表現,適宜使用微汗法來固護陽氣。如果出現口乾舌燥、咽喉乾燥的症狀,這是腎中陽火上擾至頭面部的跡象,應該迅速使用瀉下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存津液,此心中煩不得臥者,腎火上攻於心也,當滋陰以涼心腎。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阿膠〔三兩〕、黃芩、芍藥〔各二兩〕、雞子黃〔三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渣,內阿膠烊盡,少冷,內雞子黃攪

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雞感巽化,得心之母氣者也,黃稟內,南方火色,率芍藥之酸,入心而斂神明,

引芩連之苦,入心而清壯火,驢皮被北方水色,入通於腎,濟水性急趨下,內合

於心,與之相溶而成膠,是火位之下,陰精承之,凡位以內為陰,外為陽,色以

白話文:

保存體內的津液,如果心中煩躁導致無法安睡,這是因為腎中的火氣向上影響到心臟所造成的,應該要用滋陰的方法來清涼心和腎。

處方使用黃連阿膠湯,

需要準備:黃連四兩、阿膠三兩、黃芩和芍藥各二兩、雞蛋黃三個,

將上述五種材料準備好,用六升水先熬煮黃連、黃芩和芍藥這三樣,煮至剩下二升的水量,之後濾掉藥渣。接著加入阿膠使其完全溶解,稍微冷卻後,再拌入打散的雞蛋黃,使其充分混合。然後將藥湯溫熱至適宜飲用的溫度,每次服用約七合(約現今的35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這裡使用的雞蛋,因感受到巽風的變換,獲得了心臟之母(肝木)的氣質;黃連色黃,象徵南方火的顏色,搭配芍藥的酸味,能進入心臟並幫助收斂心神;黃芩和黃連的苦味則能進入心臟以清除過盛的火氣;阿膠由驢皮製成,其黑色象徵北方水的特性,能滋養腎臟,而濟水性急且向下流動,與心臟相協調並在其中融合成為膠狀物質。這樣一來,在心火之下,有陰精作為支撐。一般來說,內部為陰,外部為陽;以色澤論,南方火色為陽,北方水色為陰。因此,此方能夠調和心腎,滋陰降火,有助於緩解心煩不寐的症狀。

黑為陰,赤為陽,雞黃赤而居內,驢皮黑而居外,法坎官陽內陰外之象,因以制

壯火之食氣取。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欬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少陰病,但欲寐,心煩而反不得臥,是黃連阿膠證也,然二三日心煩是實熱,

六七日心煩是虛煩矣,且下利而熱渴,是下焦虛,不能制水之故,非芩連芍藥所

宜,欬嘔煩渴者,是腎水不升,下利不眠者,是心火不降耳,凡利水之劑,必先

上升而後下降,故用[豬苓湯主之,以滋陰利水,而升津液,斯上焦如霧,而欬渴

白話文:

黑代表陰性,赤代表陽性。雞黃色偏紅且位於內部,驢皮黑色位於外部,這象徵著坎卦的特徵——陽在內而陰在外。因此,利用這樣的原則來調配藥物,

強烈的火性會消耗氣息,故應對其有所節制。

當少陰病狀持續六七天,伴有腹瀉、咳嗽、嘔吐、口渴以及心煩無法安睡時,主要治療方劑是[豬苓湯]。

在少陰病症狀中,如果只是想睡覺,心煩卻反而無法入睡,這屬於黃連阿膠湯的適應症。然而,若在發病的頭兩三天感到心煩,通常是實熱所致;但到了第六七天仍感到心煩,則多為虛熱所致。再者,腹瀉同時又感到口渴,這是下焦(腎膀胱系統)虛弱,無法正常管理水分所致,並非適合使用黃芩、黃連或白芍等清熱藥物的情況。咳嗽、嘔吐、心煩、口渴顯示腎水不能上升,而腹瀉和失眠則反映心火不能下降。大凡利尿排水的藥方,都需先提升體內的津液至上方,然後纔能有效排水。因此,使用[豬苓湯]作為主方,目的是滋養陰液、利尿排水,並且提升體內津液,讓上焦如霧氣般滋潤,從而緩解咳嗽和口渴的症狀。

除,中焦如漚,而煩嘔靜,下焦如瀆,而利自止矣。

豬苓湯,

豬苓、澤瀉、茯苓、滑石、阿膠〔各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內阿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一服。

[五味皆潤下之品,為少陰樞機之劑,豬苓阿膠,黑色通腎,理少陰之本也,茯

苓滑石,白色通肺,滋少陰之源也,澤瀉阿膠,鹹先入腎,壯少陰之體,二苓滑

石,淡滲膀胱,利少陰之用,故能升水降火,有治陰和陽,通理三焦之妙。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脈證全同五苓,彼以太陽寒水利於發汗,汗出則膀胱氣化而小便行,故利水之

白話文:

要去除中焦濕熱的狀況,就像清理淤積的汙水一樣,並且讓煩躁嘔吐平息;下焦濕熱則像疏通穢溝,使其自然停止排泄不暢的問題。

使用豬苓湯進行治療:

所需藥材包括豬苓、澤瀉、茯苓、滑石、阿膠,每種各一兩。

將這五種藥物加入四升水中,首先煎煮四味不含阿膠的藥材,煮至剩下二升液體時,再加入阿膠並使其完全溶解。待溫後,每次服用七合,每日一次。

這五種藥材都有助於身體下行通利,是針對少陰經絡調節的核心方劑。其中,豬苓與阿膠色黑,能夠滋養腎臟,調理少陰的根本;茯苓和滑石色白,能滋潤肺部,增強少陰經的源頭;澤瀉與阿膠味鹹,首先影響腎臟,增強少陰的體質;而茯苓與滑石性淡,能滲透到膀胱,促進少陰經的機能,有助於水分代謝和火氣下降。因此,此方能夠調和陰陽,打通並協調上中下三焦的功能,非常巧妙。

在治療陽明病時,如果出現脈象浮動、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暢的情況,可以使用豬苓湯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這種脈象和症狀雖與五苓散所對應的太陽病相似,但五苓散適用於因寒邪導致水氣停留,透過發汗使膀胱氣化、促進小便排出的治療方式。相比之下,

中,仍兼發汗之味,此陽明燥土最忌發汗,汗之則胃亡津液,而小便更不利,所

以利水之中,仍用滋陰之品,二方同為利水,太陽用五苓者,因寒水在心下,故

有水逆之證,桂枝以散寒,白朮以培土也,陽明用豬苓者,因熱邪在胃中,故有

自汗證,滑石以滋土,阿膠以生津也,散以散寒,湯以潤燥,用意微矣。

二方皆是散飲之劑,太陽轉屬陽明者,其渴尚在上焦,故仍用五苓入心而生津,

陽明自病而渴者,本於中焦,故又藉豬苓入胃而通津液。

陽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故也。

[陽明病,重在亡津液,飲水多而汗不多,小便不利者,可與豬苓湯利之,若汗

白話文:

在治療過程中,即便需要利水,也要兼顧滋養陰液,因為陽明燥熱之體質最忌諱使用發汗的藥物。一旦使用發汗方法,將導致胃中津液耗損,進而使得小便更加不通暢。因此,在利尿的同時,還需加入滋陰的藥物。這兩種處方雖然都是為了利水,但在具體應用上有所區分:對於太陽病,使用五苓散是因為寒水停滯在上腹部,出現水氣上逆的症狀,這裡桂枝用來驅散寒氣,白朮則是用來強化脾胃機能;至於陽明病,選擇豬苓湯是因為熱邪困於胃中,造成自發性出汗,滑石有助於滋養脾胃,阿膠則可以生津止渴。總的來說,一個側重於散寒與調節,一個側重於滋潤與燥熱調理,用藥意圖微妙且精確。

這兩個方子都是用來化解水飲的,當太陽病轉移到陽明時,如果病人感到口渴,問題主要還在上焦(心肺部位),因此依然使用五苓散來到達心臟並促進津液生成;而純粹陽明病引起的口渴,根源在中焦(脾胃部位),這時就依靠豬苓湯進入胃中以疏通津液。

然而,如果陽明病患者已經出汗很多並且感到口渴,就不適合再給與豬苓湯,因為這樣做會進一步使胃中更趨乾燥,而且豬苓湯本身就有利小便的效果,可能加重身體的失水狀況。

對於陽明病,特別是已經出現嚴重津液虧失、雖多飲水但出汗不多、小便也不通暢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豬苓湯來幫助利尿排毒。但是,如果病人出汗非常多,則需要重新評估情況,可能就需要調整方藥,以免過度利尿進一步傷害體內的津液平衡。

出多,以大便燥,飲水多,即無小便,不可利之,不知豬苓湯本為陽明飲多而用,

不為陽明利水而用也,不可與豬苓湯,即屬腑者不令溲數之意,以此見陽明之用

白話文:

排出的汗量很多,並且大便乾燥,雖然喝了很多水,卻沒有尿液排出,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利尿的治療方法。這裡要明白的是,豬苓湯原本是針對陽明經脈中多餘水分的情況而設立的, 並不是用來處理陽明經脈中的利尿問題。所以,不應該給這樣的病人使用豬苓湯。換句話說,如果問題屬於六腑之一的膀胱,就不應讓它頻繁排尿。這就顯示了在處理陽明經脈相關問題時的用藥原則。

豬芩,亦仲景不得已之意矣,汗多而渴,當白虎湯,胃中燥,當承氣湯,其在言

白話文:

豬苓,也是仲景不得已才採用的藥材。如果出汗很多卻口渴,應該服用白虎湯;如果是胃中燥熱,應該服用承氣湯。

外。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下利,下焦虛矣,少陰脈循喉嚨,其支者,出絡心注胸中,咽痛胸滿心煩者,

腎火不藏,循經而上走於陽分也,陽併於上,陰併於下,火不下交於腎,水不上

承於心,此未濟之象,豬為水畜,而津液在膚,君其膚以除上浮之虛火,佐白蜜

白粉之甘,瀉心潤肺而和脾,滋化源,培母氣,水升火降,上熱自除而下利止矣。

傷寒湯,

豬膚〔一兩〕,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合相得,

溫分六服。

白話文:

少陰病的症狀中,如果出現腹瀉、咽喉疼痛、胸部滿脹及心情煩躁的,可以使用「豬膚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當少陰病引起腹瀉時,表示下焦部位(通常指腎和膀胱系統)能量已經虛弱。少陰經的經脈路徑經過喉嚨,其分支則連接到心臟並貫穿到胸中。因此,當出現咽喉疼痛、胸部滿脹及心情煩躁時,

這是因為腎中的陽熱之氣未能妥善收藏,反而沿著經脈向上竄至身體的陽分部位。如此一來,陽氣在上部聚集,陰氣在下部彙集,造成心火無法向下與腎水交融,腎水也無法向上滋養心臟,這種情況就如同《易經》中的“未濟”卦,意味著陰陽失調,上下不能交通。

豬屬於水中生物,其皮膚富含津液,用豬膚作為君藥,目的在於清除向上浮動的虛火。輔以白蜜的甘味,以及白粉(米粉或麥粉等),這些材料能幫助泄心火、潤澤肺部並調和脾胃,進一步滋養身體的生化之源,強壯屬於“母氣”的脾胃功能。如此一來,促使水氣上升、火氣下降,上半身的熱象自然消除,腹瀉也會停止。

以下是「豬膚湯」的具體煎煮方法:

所需材料:

  • 豬膚 一兩

製作步驟:

  1. 將上述的豬膚一味藥材,加入一斗水中,煮至剩餘五升的湯液。
  2. 去除藥渣後,再加入白蜜一升和炒香的白粉五合(約為今之250毫升),充分攪拌均勻。
  3. 最後,將調配好的藥湯分作六份,溫熱飲用。

以上便是治療此類少陰病症狀的「豬膚湯」處方及服用方法。

附咽痛諸方,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但咽痛,而無下利胸滿心煩等證,但甘以緩之足矣,不差者,配以桔梗,辛以

散之也,其熱微,故用此輕劑耳。

甘草湯,

甘草〔二兩〕,

右一味,以水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桔梗湯,

甘草、桔梗〔各二兩〕,

餘同前法。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散,

半夏、桂枝、甘草,

白話文:

治療咽喉疼痛的各個處方,

當患少陰病,大約在第二至第三天間,如果出現咽喉疼痛的症狀,可以給予甘草湯。如果服用後症狀未見好轉,則應改用桔梗湯。

若是僅有咽喉疼痛,而沒有腹瀉、胸部滿脹或心煩等其他症狀,單純使用甘草來緩解就已足夠。如果症狀仍未改善,則加入桔梗以辛散作用增強療效,因為這種情況下的熱象較輕,所以採用這些較為輕柔的藥方。

甘草湯的配方:

甘草二兩,

將上述一味藥材,用水三升煎煮,煮至剩一升半,去除藥渣,分次溫服。

桔梗湯的配方:

甘草、桔梗各二兩,

其餘煎煮方法同甘草湯。

針對少陰病中,咽喉深處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半夏散及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半夏散的配方:

半夏、桂枝、甘草,

(註:這裡的"半夏散"和"半夏散及湯"看似提及兩個不同處方,但實際上可能是指同一處方的不同稱呼或誤植,因為後面直接跳接到"半夏散"的成分說明,未完整列出"半夏散及湯"的具體配方。)

右三味,各等分,各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二服,若不能散服,

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少冷,少少嚥之。

此必有惡寒欲嘔證,故加桂枝以散寒,半夏以除嘔,若夾相火,則辛溫非所宜

矣。

少陰病,嘔而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苦酒湯,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棗核大〕、雞子〔一枚去黃存留殼中〕,

右二味,內半夏,苦酒著雞子內,以雞子置刀鐶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

少含嚥之,不差,更作三劑。

白話文:

右方三味藥材,應均等份量,各自搗篩後混合調配。服用時,取白開水調和方寸匕的藥末,每日兩次。如果無法直接吞服散末,

可以取一升水,煮至七次沸騰,再加入方寸匕的藥末,繼續煮沸三次,然後離火稍微冷卻,慢慢少量吞嚥。

【此處指明病人可能伴有畏寒、噁心的症狀,因此加入桂枝以驅散體寒,使用半夏來止嘔。但若患者同時有內熱(相火旺)的情況,則不宜使用辛溫類藥物。】

在少陰病的病程中,若出現嘔吐且咽喉受損,形成潰瘍導致不能說話、聲音沙啞的情況,【苦酒湯】是對應的治療方劑。

苦酒湯的配方為:

半夏十四枚(先清洗並搗碎至棗核大小)、雞蛋一枚(去除蛋黃,保留蛋白及蛋殼),

將這兩味藥材處理好後,將半夏和苦酒放入去黃的雞蛋中,把這雞蛋置於刀環(或小鍋)內,放在火上加熱至三沸,濾去沉澱物,接著少量多次地含在口中緩緩吞下。如未見好轉,可再依此法制作並服用三劑。

[取苦酒以斂瘡,雞子以發聲,而兼半夏者,必因嘔而咽傷,胸中之痰飲尚在,

故用之,且以散雞子苦酒之酸寒,但令滋潤其咽,不令泥痰於胸膈也,置刀鐶中

放火上,只三沸,即去渣,此略見火氣,不欲盡山其味,意可知矣。

雞子黃走血分,故心煩不臥者宜之,其白走氣分,故聲不出者宜之。

白話文:

取來苦酒用以收斂瘡口,使用雞蛋以促進聲音的恢復,加上半夏的情況,通常是因為嘔吐導致咽喉受傷,並且胸部還存在有痰飲。

因此使用這些材料,同時能夠中和雞蛋和苦酒的酸寒性質,目的是使咽喉得到滋潤,避免痰液積聚在胸膈之間。把藥物放入刀環形的容器中,放在火上加熱,只需煮沸三次,隨即去掉沉澱物,這樣的做法稍微接觸火候,並不想完全改變其原有成分的效用,意圖是很明確的。

雞蛋黃能夠調理血液方面的問題,所以對於心緒煩亂、難以入睡的人合適;而雞蛋白則作用於氣的方面,因此對聲音無法正常發出的人有所幫助。

少陰病四逆,洩利下重,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者,四逆散主之。

白話文:

當身體陰氣偏虛盛,導致手腳冰冷、腹瀉嚴重、心跳快速或不規律、小便困難或腹痛時,可以使用四逆散來治療。

[四肢為諸陽之本,陽氣不達於四肢,因而厥逆,故四肢多屬於陰,此則洩利下

重,是陽邪下陷入陰中,陽內而陰反外,以致陰陽脈氣不相順接也,可知以手足

厥冷為熱厥,四肢厥寒為寒厥者,亦鑿矣,條中無主證,而皆是或然證,四逆下

必有闕文,今以洩利下重四字,移至四逆下,則本方乃有綱目,或欬或利或小便

白話文:

四肢是身體陽氣表現的根本,當陽氣無法充分到達四肢時,就會出現手足冰冷的情況,因此一般來說,四肢較偏向陰性。如果出現腹瀉、肛門重墜感等症狀,這是因為陽性的病邪向下滲入陰性部位,導致陰陽兩種氣血應該內外協調的關係失衡,陽氣被困在內,而陰氣反而表現於外。

以往有人誤以為手腳冰冷是熱厥(即外表看似寒冷,實際上是體內有熱),而四肢真正寒冷則被認為是寒厥,這樣的區分其實並不準確。在條文中的描述並沒有特定的主要症狀,而是一系列可能出現的症狀。其中,關於"四逆"的記載似乎有缺漏,如果我們將"泄利下重"這四個字補充到"四逆"之後,這樣一來,該方劑就有了明確的針對焦點。至於其餘的症狀,無論是咳嗽、腹瀉、或是小便問題,

不利,同小青龍證,厥而心悸,同茯苓甘草證,或欬或利或腹中痛或小便不利,

又同真武證,種種是水氣為患,不發汗利水者,洩利下重故也,洩利下重,又不

白話文:

症狀不佳,類似小青龍湯證。發冷且心悸,類似茯苓甘草湯證。如果出現咳嗽、腹瀉、腹痛或小便不利等症狀,

用白頭翁湯者,四逆故也,此少陰樞無主,故多或然之證,因取四物以散四逆之

白話文:

使用白頭翁湯治療,是因為體內四肢逆冷的緣故。這是因為少陰樞沒有主氣,所以容易出現各種症狀。白頭翁湯利用四味中藥來散去四肢逆冷的症狀。

熱邪,隨症加味以治或然證,此少陰氣分之下劑也,所謂厥應下之者,此方是矣。

四逆散,

甘草〔炙〕、枳實、柴胡、芍藥,

右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

併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

枚,炮令拆。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內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三

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此倣大柴胡之下法也,以少陰為陰樞,故去黃芩之苦寒,薑夏之辛散,加甘草

白話文:

熱性的邪氣,根據不同的症狀,適時添加適當的藥物來治療可能出現的各種病情,這是針對少陰病氣分的下法處方。所謂在手足逆冷的情況下應該使用下法治療,這個方劑就是適用的例子。

【四逆散】的組成如下:

- 炙甘草、枳實、柴胡、白芍藥,

將這四種藥物各自取用等量的十份,細緻地搗碎並過篩,然後用白開水調和服用一方圓寸匕的量(約等於現在的3-5克),每天服用三次。如果伴有咳嗽,就加入五味子和乾薑各五分(約等於現在的1.5克)。此方同樣適用於治療腹瀉。若感到心悸,則加入桂枝五分(約等於現在的1.5克)。小便不暢的,可增加茯苓五分(約等於現在的1.5克)。腹部疼痛的人,加一枚炮製至易碎的附子。對於腹瀉且肛門有重墜感的患者,首先用五升水煮沸後,加入三升薤白,煮至剩餘三升,去掉渣滓,再將上述散劑的三方寸匕(約等於現在的9-15克)加入湯中,繼續煮至剩一升半,分兩次溫服。

【此方仿效大柴胡湯的下法原理,由於少陰為陰陽交會的樞紐,因此去除了黃芩的苦寒特性和生薑、半夏的辛散作用,而加入了甘草以調和中焦,以及其它藥物以對應不同症狀,達到了調理氣機、解熱去邪的目的。】

以易大棗,良有深意,然服方寸匕,恐不濟事,少陽心下悸者,加茯苓,此加桂

枝,少陽腹中痛者,加芍藥,此加附子,其法雖有陰陽之別,恐非泄利下重者宜

加也,薤白性滑,能洩下焦陰陽氣滯,然辛溫太甚,葷氣逼人,頓用三升,而入

散三匕,只聞薤氣而不知藥味矣,且加味俱用五分,而附子一枚,薤白三升,何

多寡不同若是,不能不致疑於叔和編集之誤耳。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蚘,下之利不止。

[太陰厥陰,皆以裏證為提綱,太陰主寒,厥陰主熱,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厥陰

為陰中之陽也,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厥陰饑不欲食,食即吐蚘,同是不能食,

白話文:

在古代中醫裡,提到的是使用大棗來調理身體,這有著深刻的含義。但建議服用一小勺,可能效果有限。對於少陽經脈出現心跳不寧的人,可以加入茯苓;如果是少陽部位肚子疼,就添加芍藥;如果需要加強熱力,則加附子。這種治療方法雖然區分了陰陽,但對於拉肚子或腹瀉重的人可能不太適合。因為韭菜(薤白)有助於通暢下焦的氣血,但它味道辛辣且熱,可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一次性用太多,比如三升,實際上只有少量的藥效,因為大部分都被韭菜的味道蓋過了。而且,配方中的其他成分都是五分量,但韭菜卻用了三升,這樣份量差異很大,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傷寒雜病論》的編輯有誤。

關於厥陰病症,患者會有口渴、胸悶、心慌、心熱、即使餓了也不想吃東西,吃了就會吐出蟲子,並且不斷腹泻。

太陰和厥陰的疾病特點都是從內在症狀來判斷,太陰代表寒,厥陰代表熱。太陰的症狀是腹部脹滿、吐不出食物;厥陰則是沒有食欲,一吃就吐蟲子,兩者雖然表現為不能吃,但原因和治療方式有所不同。

而太陰則滿,厥陰則饑,同是一吐,而太陰吐,食厥陰吐蚘,此又主脾主肝之別

也,太陰病,則氣下陷,故腹時痛而自利,厥陰病則氣上逆,故心疼熱而消渴,

此溼土風木之殊也,太陰主開,本自利而下之,則開折,胸下結鞕者,開折及

闔也,厥陰主闔,氣上逆而下之,則闔折,利不止者,闔折反開也,按兩陰交盡,

名曰厥陰,陰盡而陽生,故又名陰之絕陽,則厥陰為病,宜無熱病矣,以厥陰脈

絡於少陽,厥陰熱症,皆相火化令耳,厥陰經脈,上膈貫肝,氣旺故上撞心,氣

有餘即是火,故消渴而心中疼熱,火能消物故饑,肝脈挾胃,肝氣旺,故胃口閉

塞而不欲食也,蟲為風化,厥陰病則生蚘,蚘聞食臭,則上入於膈而從口出也,

白話文:

太陰的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而厥陰則是因為饥饿不想吃。同樣的吐出物,太陰可能是食物,而厥陰則是像蟲子一樣的東西,這反映了脾和肝功能的不同。太陰病氣下沉,所以常有腹痛並自瀉;厥陰病氣向上衝,因此會有心慌、熱盛和口渴,這是濕土和風木病理上的差異。

太陰屬於開竅,原本就有自瀉的傾向,但如果強行止瀉,反而會導致胸部下方僵硬,這叫開竅受損。相反,厥陰屬於關閉作用,氣逆時若強行排瀉,會造成腸道持續失調,這稱為關閉功能受損,反而開啟了不正常的排泄。

當太陰和厥陰相互影響時,形成「厥陰」,意味著陰極生陽,所以厥陰病本來應該沒有熱症。然而,由於厥陰脈絡連接少陽,其熱症可能是由於相火(生命活力過旺)所致。厥陰經脈上達胸口,通過肝部,氣勢旺盛時會引起心慌。能量過剩就像火一樣,所以會有口渴、心熱,而因為肝氣旺盛,會影響到胃的消化功能,導致胃口不好。

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則氣無止息而利不上矣,烏梅丸主之,可以除蚘,亦可以止

白話文:

當疾病的起因在於陰虛,卻用了瀉下的方法治療,這樣會導致氣虛不能止住,而下利也不見好轉。此時應使用烏梅丸來治療,既能驅蟲,又能止瀉。

利。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日縱,刺期門。

[腹滿譫語,得太陰陽明內證,脈浮而緊,得太陽陽明表脈,陰陽表裏疑似難明,

則證當詳辨,脈宜類推,脈法曰,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為肝脈,內經曰,

諸腹脹大,皆屬於熱,又曰,肝氣甚則多言,是腹滿由肝火,而譫語乃肝旺所發

也,肝旺刖侮其所勝,直犯脾土,故曰縱,刺期門以瀉之,庶不犯厥陰汗下禁。

上條是肝乘心,此條是肝乘脾,下條是肝乘肺,肝為相火,有瀉無補者,此類是

也。

傷寒發汗,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白話文:

當人感到傷寒,腹部脹滿,並且說話不清晰(譫語),如果手上的寸口脈搏浮而緊,這表示肝功能過強影響了脾臟,這種情況叫做「肝乘脾」。治療時會在期門穴進行針灸,以幫助調節。

腹部脹滿可能是由於體內熱氣過盛,而說話不清楚可能是肝火旺盛引起的。肝功能過強會欺壓它應該控制的脾,導致這種「縱」的症狀。通過刺期門穴來幫助疏導肝火,避免傷害到其他器官,比如脾和厥陰經脈。

同樣的情況還有一種,就是傷寒後出冷汗、畏寒,非常口渴想喝水,但肚子也會脹滿,這表示肝功能影響了肺,稱為「肝乘肺」,也需在期門穴進行治療。

這些都是因為肝臟功能過強,需要通過調整來保持身體平衡。對於非醫學專業人士來說,了解這些主要是為了預防和認識常見的健康問題,並適當尋求醫療協助。

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

[發熱惡寒,寒為在表,渴欲飲水,熱為在裏,其腹因飲多而滿,非太陰之腹滿,

亦非厥陰之消渴矣,此肝邪挾火而剋金,脾精不上歸於肺,故大渴,肺氣不能通

調水道,故腹滿,是侮所不勝,寡於畏也,故名曰橫,必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得自汗,則惡寒發熱自解,得小便利,則腹滿自除矣。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水能生木,能制火,故厥陰消渴最宜之。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厥陰受病,則尺寸微緩而不浮,今微浮,是陰出之陽,亦陰病見陽脈也。

白話文:

自覺出汗,小便順暢,這些症狀顯示疾病正在好轉當中。

如果出現發燒並畏寒,畏寒表示病邪在身體表面,感到口渴想喝水,則表示熱邪在身體內部。腹部因為飲水過多而感到脹滿,但這並非由於太陰病的腹部脹滿,也不是厥陰病所引起的消渴症。這是肝臟的病邪夾帶火氣剋制肺金(指影響到肺系統),造成脾胃的精華無法上輸到肺部,因此產生極度口渴的現象。肺部的機能無法正常調節水液的運行,所以腹部會感到脹滿。這種情況屬於病邪侵犯到其所剋制的臟腑,顯示正氣相對不足,故稱之為「橫」的病機。治療時必須針刺期門穴,根據實際的病情進行泄邪治療。一旦開始自然出汗,發燒和畏寒的症狀就會自行解除;小便變得順暢後,腹部脹滿也會消失。

對於厥陰病患者,如果口渴想喝水,可以適量給予飲水,這樣會有助於病情的好轉。

水能夠滋養木(肝),同時也能抑制火,因此對於厥陰病所引起的消渴來說,適量飲水是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至於厥陰病患受到風邪侵襲,若脈象呈現微浮,這意味著疾病即將好轉;如果脈象沒有浮起的跡象,則表示病情尚未好轉。

厥陰臟受病時,正常脈象應為寸關尺三部脈搏細微且緩慢,不太浮動於皮膚表面。但若脈象呈現微浮,這代表陰寒之氣開始向外疏散,是陰病中出現陽氣復蘇的脈象表現。

有厥陰中風欲愈脈,則應有未愈證,夫以風木之藏,值風木主氣,時復中於風,

則變端必有更甚他經者,不得一焉,不能無闕文之憾。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木剋於丑,旺於寅卯,故主此卯上。

凡傷寒病後,腹中有動氣者,不可汗,亦不可下。在右肺之動也,在左肝之動也,

在上心之動也,在下腎之動也。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

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非藏寒,蚘上入膈故煩,須臾復止,得

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故吐蚘,吐蚘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白話文:

當厥陰經脈出現中風,快要恢復的跡象時,實際上可能還有未完全康復的症狀。因為風木屬性與春季相應,如果風木的影響持續不斷,可能會引發其他經絡的病症,無法單純歸結為一個特定的症狀。

厥陰病想要緩解,通常在一天中的丑時到卯時之間。

木行在丑時開始受到抑制,但在寅卯時段最旺盛,所以治療重點在卯時。

傷寒病後,若腹部有異常的蠕动感,不管是右肺、左肝、上心或下腎的問題,都不建議盲目出汗或下瀉,因為這可能會加重病情。

當傷寒病人脈搏微弱且四肢冰冷,即使到了七八天仍無法安寧,這不是因為體內寄生蟲引起的厥逆(蚘厥),而是因為藏氣(內臟)的問題。如果病人平靜時偶爾感到煩躁,而不是因為腸道寄生蟲上行至胸腔引起,那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寄生蟲活動。一旦病人吃了東西就感到噁心,再隨後變得煩躁,這通常是寄生蟲聞到食物氣味而反應,患者會吐出寄生蟲。治療這種情況,烏梅丸是主要藥方,也適用於長期腹泻的治療。

[傷寒脈微厥冷,煩躁者,在六七日,急灸厥陰以救之,此至七八日而膚冷不煩

而躁,是純陰無陽,因藏寒而厥,不治之證矣,然蚘厥之證,亦有脈微膚冷者,

是內熱而外寒,勿遽認為藏厥而不治也,其顯證在吐蚘,而細辨在煩躁,藏寒則

躁而不煩,內熱則煩而不躁,其人靜而時煩,與躁而無暫安者迴殊矣,此與氣上

撞心,心中疼熱,饑不能食,食即吐蚘者,互文以見意也,夫蛔者蟲也,因所食

生冷之物,與胃中濕熱之氣,相結而成,今風木為患,相火上攻,故不下行穀道,

而上出咽喉,故用藥亦寒熱相須也,此是胸中煩而吐蚘,不是胃中寒而吐蚘,故

白話文:

傷寒時脈象微弱且四肢冰冷,伴有煩躁不安的症狀,若這情況出現在病發後的第六至第七天,應立即使用艾灸刺激厥陰經來救治。但倘若到了第七至第八天,病人皮膚依然冰冷而不再感到煩躁,僅剩下持續的躁動,這表明體內純陰無陽,是由於臟腑深處寒氣所致,已成為難以治療的狀況。然而,對於蛔厥(即因蛔蟲引起的厥逆)的病症,也可能出現脈象微弱、皮膚冰冷的情況,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內臟有熱而外表表現為寒,因此切勿匆忙斷定為臟厥而放棄治療。蛔厥的明確特徵在於嘔吐蛔蟲,而仔細辨別的關鍵點在於煩躁的性質:臟寒導致的會是躁動而不煩亂,內熱則表現為煩亂而不躁動。患者可能時而安靜卻偶爾感到煩躁,與持續不斷躁動不得安寧的情況截然不同。這裡提到的症狀與「氣上撞心、心中灼熱感、雖饑餓卻不能進食,一吃就會吐出蛔蟲」的描述相互補充,共同表達了病症的全貌。

所謂的「蛔」,即蛔蟲,通常因食用生冷食物或胃中積聚濕熱之氣而生成。當風木之氣失調、相火上炎時,蛔蟲就不往下通過腸道排出,反而上行至咽喉而出。因此,在治療上需同時使用寒性與熱性藥物,互相配合。這裡所說的是由於胸部煩悶而引發的吐蛔,並非因為胃寒直接導致的吐蛔,因此,

可用連柏,要知連柏是寒因熱用,不特苦以安蚘,看厥陰諸證,與本方相符,下

之利不止,與又主久利句合則烏梅丸為厥陰主方,非只為蚘厥之劑矣。

烏梅丸,

烏梅〔二百枚〕、細辛〔六兩〕、乾薑〔十兩〕、黃連〔十六兩〕、當歸〔四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蜀椒〔四兩出汗〕、桂枝〔六兩去皮〕、人參〔六兩〕、

黃柏〔六兩〕,

右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擣成

白話文:

可以使用連柏這味藥,但需瞭解連柏性質寒涼,這裡是以寒治熱的原理使用,不僅因其苦味能安定蛔蟲,再觀察厥陰病的各種症狀,若與本方所針對的病情相符,特別是在下利不止的情況下,結合「又主久利」這句描述,可見烏梅丸實際上是治療厥陰病的主要方劑,而不單單只是用於蛔厥的問題。

烏梅丸的配方如下:

  • 烏梅 二百枚
  • 細辛 六兩
  • 乾薑 十兩
  • 黃連 十六兩
  • 當歸 四兩
  • 附子 六兩(炮製去皮)
  • 蜀椒 四兩(炒出汗)
  • 桂枝 六兩(去皮)
  • 人參 六兩
  • 黃柏 六兩

將上述十種藥材分別搗碎後過篩,然後混合在一起調配。首先用醋浸泡烏梅一整晚,之後去除果核並蒸煮。待到用五升米煮成的飯熟透後,將所有藥材一起搗爛成丸。

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

白話文:

藥泥要與藥粉充分混合,在研缽中加入蜂蜜,搗杵三千次,丸藥的大小如梧桐子。先吃飯喝水,然後服用十粒藥丸,每天三次。

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蚘從風化,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故用烏梅苦酒至酸者為君,薑椒

辛附連柏,大辛大苦者為臣,佐參歸以調氣血,桂枝以散風邪,藉米之氣以和胃,

蜜之味以引蚘,少與之而漸加之,則煩漸止而蚘漸化矣,食生冷則蚘動,得滑物

則蚘上入膈,故禁之。

白話文:

服用藥物時,可先從少量開始,慢慢增加到每次二十粒丸藥。需要注意的是,必須避免食用生冷、滑膩或是有異味的食物。

【蛔蟲會隨著體內風氣變化而活躍,遇到酸味就會安靜下來,碰到辛辣則會伏藏,吃到苦味則會往下排出。因此,使用極酸的烏梅和苦酒作為主要藥物(君藥),再配合薑、椒以及辛味和苦味都較重的附子、黃連、黃柏(臣藥),來協助抑制和驅除蛔蟲。另外,加入人參和當歸以調節氣血,使用桂枝來疏散風邪,利用米的性質來和胃,以及蜂蜜的甜味引導蛔蟲。開始時給藥量要少,然後逐漸增加,這樣可以緩解煩躁感,並且使蛔蟲逐漸得到控制。食用生冷食物會讓蛔蟲活動加劇,食用滑膩的食物則可能使蛔蟲上行至橫膈部位,因此這些都是需要禁止的。】

蚘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將甘草先

白話文:

蚘蟲(寄生蟲)作祟時,會讓人嘔吐、心痛,時常發作,毒藥都無法止痛。可用甘草粉蜜湯來治療,先將甘草

煎,納粉蜜攪和服。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麻黃屬于熱,熱利下重,乃溼熱之穢氣發,過廣腸,故魄門重滯而難出也,

內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虛瘕,即此是也。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屬胃寒者多,此欲飲水,其內熱可知。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前條論證,此條言脈,互相發明,復出發熱二字,見熱利指內熱,不是協熱,

沉為在裏,弦為少陽,此膽氣不升,火邪下陷,故下重也,脈大為陽明,兩陽相

白話文:

煎煮之後,加入粉末、蜂蜜拌勻並服用。

對於排便次數頻繁且伴有肛門重墜感的熱性腹瀉患者,可以使用《白頭翁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註釋】:麻黃屬於溫熱性質的藥物。當出現熱性腹瀉且肛門重墜感加劇時,這是因為濕熱穢氣過盛,影響到廣泛的腸道部位,導致肛門排便不暢。

《黃帝內經》中有提到,小腸的熱邪轉移到大腸會形成虛弱癥瘕(類似於腸道功能紊亂的病症),這裡所描述的就是這種情況。

如果腹瀉同時還想喝水,這通常是因為體內有熱所致,因此建議使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註釋】:腹瀉多由胃寒引起,但若伴有想喝水的慾望,可推斷內有熱象。

腹瀉時,若脈象沉弦,表明有肛門重墜感;脈象洪大表示腹瀉尚未停止;若是脈象微弱且快速,則表示腹瀉即將自愈。即便病人伴有發熱,也不至於危及生命。

【註釋】:前文討論了症狀,這裡則從脈象角度進一步解釋,再次提及“發熱”一詞,是為了區分熱利是由內熱直接引起,而非伴隨其他外感熱病的症狀。脈沉表示病位在身體深層,弦脈與少陽有關,這裡暗示膽氣不升,火熱之邪下陷導致肛門重墜。脈象洪大代表陽明熱盛,兩種陽熱病機共存,

熏灼,大則病進,故為未止,微弱為虛,利後而數亦為虛,故欲自止,發熱者,

熱自裏達外,陰出之陽,故不死。

下利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發熱而微,表當自解矣,熱利脈弱,裏當自解矣,可不服白頭翁,而待其自愈

也,乃渴欲飲水之互文。

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復緊,為未解。

[汗出是熱從汗解,內從外解之兆,緊即弦之互文。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脈數有虛有實,渴亦有虛有實,若自愈,則數為虛熱,渴為津液未復也,若不

差,則數為實熱,渴為邪火正熾矣。

白話文:

燻灼的症狀如果嚴重,則疾病可能進一步發展,這表示病情尚未得到控制;如果症狀微弱,則可能是體虛所致。利後頻繁排泄也是虛弱的表現,因此身體自然會趨向於自我恢復。如果有發熱的症狀,

這是體內的熱邪從裡向外散發,陰轉為陽的過程,這種情況下,病人通常不會有生命危險。

如果下利伴有輕微的發熱和口渴,且脈象較弱,這往往意味著病情可能會自行好轉。

【如果發熱較輕,表示外表的病症即將自行解除;若是下利且脈象弱,則表示內部的問題也在自行緩解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不必使用白頭翁這類藥物,而讓身體自然康復。這裡提到的口渴與想喝水,是相互詮釋的兩個症狀。】

如果下利時脈搏快速且伴有輕微發熱、出汗,這通常是即將自行痊癒的跡象;但如果脈搏再次變得緊繃,就表示病情還未真正緩解。

【出汗代表熱邪隨著汗液排出,是內熱向外消散的好轉信號,而脈搏緊繃實際上與脈搏弦緊是相類似的描述。】

如果下利時脈搏快且感到口渴,這也可能會自行痊癒;但假如症狀沒有改善,那麼很可能就會出現排泄膿血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仍有熱毒存在。

【脈搏快速可以是虛也可以是實,口渴同樣有虛實之分。如果能自愈,那麼脈搏快代表的是虛性熱象,口渴則是因為體液還未完全恢復;如果症狀沒有好轉,那麼脈搏快就是實性熱邪作祟,口渴則是由於邪火旺盛所致。】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濇者,必圊膿血。

寸為陽,沉數是陽陷陰中,故圊血,今脈反浮,是陰出之陽,利當自愈矣,濇

為少血,因便膿血後見于尺中,亦順脈也,前條是未圊膿血,因不差而預料之辭,

此在膿血已圊後,因寸浮尺濇而揣摩之辭,不得以必字作一例看。

傷寒六七日不利,復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六七日當陰陽自和,復發熱而利,正氣虛可知,汗出不止,是陽亡而不能衛外

也,有陰無陽,指內而言,此為亡陽,與熱利之發熱不死,汗出自利者天淵矣。

白頭翁湯,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檗、[秦皮〔各三兩〕,

白話文:

如果病人拉肚子時,寸口的脈象反而浮動且跳動快速,而尺膚部位的脈象自行出現細澀,這表明病人肯定會排出帶有膿和血的大便。

【解釋】:寸口部位對應於陽,脈象本應沉數表示陽氣陷入陰分,因此可能導致排出血便;但現在脈象反而浮起,顯示陰分中的陽氣正在恢復,拉肚子的症狀應該會自然好轉。脈象細澀代表血量減少,由於是在排泄膿血之後在尺部出現,這也符合脈象變化規律。前一條是預測尚未排出膿血的情況,這裡則是針對已經排出膿血後,根據寸浮尺濇的脈象進行分析判斷,因此不應用「必」字來一概而論。

患傷寒六七天後,若腹瀉停止後又再次發燒伴隨著腹瀉,而且病人出汗不止的,這是死亡的徵兆,因為體內陰分尚存而陽氣已經衰竭。

【解釋】:六七天後正常情況下陰陽應該趨於平衡,但若再次發燒並伴有腹瀉,可見正氣已經非常虛弱。出汗不止,意味著體表的陽氣已經嚴重耗散,無法保護身體。這裡所說的「有陰無陽」是指體內陰分尚存而維持生命的基本機能,但維持生命活力的陽氣已經喪失。這種情況下的死亡,與因熱性腹瀉雖然發燒但不會致死,或者自然出汗伴隨腹瀉的情況截然不同。

白頭翁湯的藥方如下: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檗各三兩、秦皮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

[四物皆苦寒除濕勝熱之品也,白頭翁臨風偏靜,長于驅風,蓋藏府之火,靜則

治,動則病,動則生風,風生熱也,故取其靜以鎮之,秦皮木小而高,得清陽之

氣,佐白頭升陽,協連柏而清火,此熱利下重之劑。

婦人產後下利極虛,白頭翁加甘草阿膠主之。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

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其四五日來,惡寒無熱可知,手足為諸陽之本,陰盛而陽不達,故厥冷也,傷

寒三日,三陽為盡,四五日而厥者,三陰受邪也,陰經受邪,無熱可發,陰主藏,

白話文:

右方中的四種藥材,使用七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下二升時,去除藥渣,待溫和後分兩次服用,每次一升。

這四種藥物都屬於苦寒性質,能有效袪濕降熱。其中,白頭翁在風中仍能保持平靜,尤其擅長驅散風邪。因為體內臟腑的火氣,安寧時便能調理身體,而活躍則會導致疾病,活動過度還會產生風邪,進而引發熱症,因此利用白頭翁的寧靜特性來鎮壓這種狀況。秦皮樹雖小但生長得高,吸取了自然界清輕向上的氣息,輔助白頭翁提升陽氣,與黃連、黃柏一同作用,清熱降火。這個配方是專門用於治療因熱而引起的腹瀉且有肛門墜重感的病症。

對於產後腹瀉且身體極度虛弱的婦人,可以在白頭翁的基礎上加入甘草和阿膠來作為主要治療方案。

患傷寒病,在第一、二天到第四、五天之間出現手腳冰冷(厥)的病人,之後必定會發燒。如果前期已經有發熱現象,接下來就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手腳冰冷越嚴重,隨後的發熱也會越厲害;反之亦然。遇到應該用瀉下方劑治療的情況,卻錯誤地使用了發汗的方法,一定會導致口腔黏膜受損,出現潰瘍和紅腫。

從第四、五天開始,如果病人感到全身寒冷而沒有發熱,可以理解為體內陰寒盛而陽氣無法到達四肢,所以手腳會感到冰冷。傷寒病一般在第三天時,體表的陽經影響已達到頂點,若在第四、五天出現手腳冰冷,則表示病邪已經深入到負責藏蓄的陰經。陰經受邪時,不會再表現出明顯的發熱症狀,因為陰性特徵主內藏、

藏氣實而不能入,則還之于府,必發熱者,寒極而生熱也,先厥後熱,為陽乘陰,

陰邪未散,故必復發,此陰中有陽,乃陰陽相搏而為厥熱,與厥陰亡陽者迴別也,

欲知其人陽氣之多寡,即觀其厥之微甚,厥之久者,鬱熱亦久,厥之輕者,鬱熱

亦輕,故熱與厥相應耳,若陽虛而不能支,即成陰厥而無熱矣,熱發三陽,未入

于府者,可汗,熱在三陰,已入于府者,可下,陰不得有汗,而強發之,此為逆

也,陽虛不能外散而為汗,必上走空竅,口傷爛赤,所由至矣,然此指熱傷氣而

言,若動其血,或從口鼻,或從目出,其害有不可言者,下之清之,謂對汗而言,

白話文:

當人體臟腑的正氣充足但無法正常運行時,就會反饋到體內的儲存系統(府),這種情況下通常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這是因為寒到極點反而會轉化為熱。先有手足冰冷(厥)的現象,之後纔出現發熱,這是陽氣暫時壓制陰氣的表現。

如果體內的陰寒邪氣沒有完全消散,那麼病狀就可能會再次發作。這裡所描述的是陰中夾雜著陽氣,陰陽兩種力量相互衝突導致一會兒手足冰冷一會兒發熱的情況,這與厥陰病中陽氣嚴重衰竭的狀況截然不同。

想要了解患者的陽氣是強是弱,可以觀察他們手足冰冷的程度:手足冰冷持續時間長表示體內積熱時間也長;手足冰冷症狀較輕則表示體內積熱也較輕。因此,發熱和手足冰冷的症狀是相互對應的。假如陽氣虛弱無法支撐身體機能,就會形成陰寒厥逆而不再伴有發熱。

如果熱邪停留於三陽經(指人體的表層經絡系統),還沒有深入到體內的儲存系統,可以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但如果熱邪已經滲入三陰經(指人體的深層經絡系統)並且進入了儲存系統,則應該使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對於屬陰的體質不應用發汗的療法,勉強發汗是違背治療原則的。陽氣虛弱無法通過出汗來疏散體外時,熱能便可能往上竄擾,傷及口鼻等空竅部位,造成口脣糜爛、顏面赤紅等後果。這裡特別提到的是因熱傷及氣的狀況,若是熱力影響到血液,導致血液妄行,可能從口、鼻或眼睛等處出血,那危害就更難以估量了。所謂的“下之清之”,是指相對於發汗治療而言,採用瀉下的方式來清除體內的邪熱。

是胃熱而不是胃實,非三承氣所宜,厥微者,當四逆散,芍藥枳實以攻裏,柴胡

甘草以和表也,厥深者,當白虎湯,參甘粳米以扶陽,石膏知母以除熱也。

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上條明熱厥之理,此條明熱厥之脈,并熱厥之方,脈弱以滑,是有胃氣,緩而

滑,名熱中,與寒厥之脈微欲絕者,大相徑庭矣,當知有口燥舌乾之證,與口傷

爛赤者照應焉。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故知

自愈。

[陰盛格陽,故先厥,陰極陽生,故後熱,熱與厥相應,是謂陰陽和平,故愈,

白話文:

這是因為胃中有熱而非實質性阻滯,不適合使用三承氣湯來治療。如果症狀較輕微,應該使用四逆散,其中芍藥和枳實可以疏通體內,柴胡和甘草則用來調和體表。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應該給予白虎湯,人參、甘草、粳米能幫助扶持身體的陽氣,石膏和知母則可以清除熱邪。

如果脈象滑而伴有手足逆冷的(厥)症狀,這表示體內有熱,適用白虎湯為主治療。

【以上段落闡明瞭熱厥的病理機制,接下來這段進一步說明熱厥的脈象特點及對應的治療方劑。脈象雖滑但不失柔和,顯示尚有胃氣存在;若脈象緩慢且滑,稱為熱中,這與寒厥時脈象微弱近乎無力的情況截然不同。應當注意患者可能伴有口乾舌燥的症狀,與口腔破損發紅的表現相互呼應。】

在傷寒病中,如果手足逆冷持續五天,然後接下來五天出現發熱,假設到第六天時手足不再逆冷,這意味著疾病自行康復。因為手足逆冷的狀態總共不會超過五天,因此可判斷疾病將會自愈。

【這是因為陰寒之氣過盛而排斥陽氣,導致最初出現手足逆冷的現象;隨著陰寒達到極點,陽氣開始恢復,進而出現發熱。發熱和手足逆冷的交替出現,表明陰陽兩氣逐漸趨向平衡,因此疾病能夠自愈。】

厥終即不厥也,不過五日,即六日不復厥之謂,愈指熱言。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

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逆滿者,其後必便血。

[身無大熱,手足不冷,但指頭寒,此熱微厥亦微也,凡能食不嘔,是三陰不受

邪,若其人不嘔,但默默不欲飲食,此內寒亦微,煩燥是內熱反盛,數日來,小

便之難者已利,色赤者仍白,是陰陽自和,熱除可知,不欲食者,今欲得食,不

厥可知矣,若其人外雖熱少厥微,而嘔不能食,內寒稍深矣,胸脅逆滿,內熱亦

深矣,熱深厥深,不早治之,致熱傷陰絡,其後必便血也,此少陽半表半裏症,

白話文:

病情最終並沒有真正陷入昏厥狀態,最多不會超過五天,也就是說第六天之後不再出現昏厥的情況,這就表示病情在好轉,這裡特別是在指熱度的減退而言。

得了傷寒後,如果身體發熱較輕,手腳微冷的狀況不明顯,只有指尖感到寒冷,並且沉默不語,沒有食慾,心情煩躁持續幾天,但小便順暢,顏色變為清澈或白色,這表示體內的熱度已經減退。

當患者開始有食慾,意味著疾病正在康復。然而,如果伴有手足冰冷加嘔吐,胸口和兩側肋骨間感到脹滿不適,那麼接下來很可能會出現便血的症狀。

如果身體沒有高燒,手腳不冰冷,只是指尖略感寒意,這顯示熱象輕微且手足冰冷的症狀也不嚴重。一般來說,能夠進食且不嘔吐,代表三陰經(太陰、少陰、厥陰)未受到病邪的嚴重影響。假使病人不嘔吐,僅僅是沉默寡言、食慾不振,則體內的寒氣也較輕微;心情煩躁則反映內熱相對旺盛。經過幾天後,原先小便困難的情況得到緩解,顏色由偏紅轉為正常或偏白,這表明身體的陰陽自行調和,熱度已經消退。從沒有食慾到現在想吃東西,可見病情不再有手足冰冷的現象。但假如病人外表看來發熱輕微、手足微冷,卻嘔吐不能進食,這說明內寒的問題更加嚴重了。胸口和兩側肋骨間的脹滿感,同時也暗示內熱加劇。熱度越深,手足冰冷的現象越明顯,如果不盡早治療,可能會導致熱邪損傷體內的陰絡,隨後可能就會出現便血的情況。這種病症屬於少陽病的特徵,處於表裡之間的狀態。

微者小柴胡和之,深者大柴胡下之。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

除者,其後必便膿血。

[傷寒以陽為主,熱多當愈,熱不除為太過,熱深厥微,必傷陰絡,醫者當于陽

盛時預滋其陰,以善其後也,四日至七日,自發熱起至厥止而言,熱不除,指復

熱四日,復熱四日句,語意在其病當愈下。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凡厥與熱不相應,便謂之反,上文先熱後厥,是陽為主,此先厥後熱,是陰為

主。熱不及厥之一,厥反進熱之二,熱微而厥反勝,此時不急扶其陽,陰盛以亡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使用小柴胡湯來調和,病情較重的則用大柴胡湯來下泄治療。

如果患了傷寒,先發熱四天,然後手足逆冷三天,之後再發熱四天,期間手足逆冷次數減少、發熱時間增多,這表示疾病即將好轉。但如果從發病開始算起的第四天到第七天之間,發熱症狀仍未消除,

那麼接下來病人可能會有排出血塊或膿血的情形。

【在傷寒的治療上,一般認為陽氣主導病情的好轉,如果熱象明顯通常代表即將康復。如果發熱持續不退,這是陽氣過盛的表現。當熱象深重而手足逆冷現象減輕時,很可能已經傷及體內的陰絡。醫師應該在陽氣旺盛的時候就提前滋養陰液,以便更好地調理後續病情。這裡所說的「四日至七日」,是指從初次發熱開始計算,直到手足逆冷結束的時間。而「熱不除」特別指的是在應該好轉的階段後,發熱四天的狀況依然存在。】

患傷寒後,手足逆冷持續四天,之後反而發熱三天,接著再次手足逆冷五天,這種情況表示病情在惡化,因為寒冷的症狀多於熱象,顯示陽氣正在衰退,因此稱之為病情進展。

【一般來說,如果手足逆冷和發熱的出現次序不對應,就稱之為「反」。上面提到的情況是先有發熱後出現手足逆冷,這代表陽氣尚能主導;而這裡是先手足逆冷後發熱,意味著陰氣佔了主導。首先,手足逆冷的時間比發熱長,其次,即使發熱也是微弱的,而手足逆冷的現象更加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趕緊扶持陽氣,任由陰寒勢力壯大,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矣。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

食以素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

其熱續在,脈和者,期之是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

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是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

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病雖發于陽,而陰反勝之厥利,此胃陽將乏竭矣,如胃陽未亡,腹中不冷,尚

能化食,故食之自安,若除中,則反見善食之狀,如中空無陽,今俗云食祿將盡

白話文:

傷寒一開始發燒六天後,反而手足逆冷持續了九天,並且伴有腹瀉。一般來說,如果出現手足逆冷和腹瀉的症狀,病人應該會沒有食慾;但現在的情況是病人反而能進食,這就令人擔心可能是胃氣即將衰竭的「除中」現象。

為了進一步確認,可以先給病人食用素餅。如果吃了素餅之後,病人不再發燒,這就表示胃氣還在,病情有很大的可能會好轉。但也要警惕突然間高熱來臨又迅速消退的情況。

接下來,在三天後再次把脈。如果那時熱度依然存在,且脈象平和,就可以預計病人在那天夜半時分痊癒。這樣推算的原因是:最初發燒六天,加上後來手足逆冷九天,然後再次發燒三天,這樣加起來一共十八天,其中發燒和手足逆冷的時間相互對應,都是九天,因此預測在第十八天的夜半時分康復。

然而,如果在三天後把脈時發現脈搏快速跳動,且熱度仍未消退,這就意味著體內的熱氣過剩,很可能會導致化膿性病變的發生。

即便病症起初表現為陽性(如發燒),但隨後陰性特徵(如手足逆冷和腹瀉)佔據上風,這顯示胃中的陽氣正逐漸衰竭。假如胃的陽氣尚未完全耗盡,腹部不感覺寒冷,仍然能夠消化食物,那麼進食後自然會感到舒適。但如果是「除中」的狀況,就會出現異常好的食慾,這就像是身體內部陽氣即將耗盡,就如同常言所說的生命力即將終結。

者是也,此為陽邪入陰,原是熱厥熱利,故能食而不為除中,其人必有煩躁見于

外,是厥深熱亦深,故九日復能發熱,復熱則厥利自止可知,曰熱續在,則與暴

出有別,續熱三日來,其脈自和可知,熱當自止,正與厥相應,故愈,此愈指熱

言,夜半者,陽得陰則解也,若續熱三日,而數可知,熱之不止,是陽氣有餘,

必有癰膿之患。便膿血,是陽邪下注于陰竅,發癰膿,是陽邪外溢于形身,俗所

云傷寒留毒者是也。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為難治。

[發于陽者,當七日愈,今厥不止而反下利,恐為除中,故難治,若躁煩而能食,

白話文:

這是說,這種情況屬於陽性病邪侵入陰經,原本就表現為高燒伴隨腹瀉,雖然病人能夠進食,但這並不意味著病情輕微(除中),因為病人必定在外在表現上出現煩躁不安。

這種情況說明,手足逆冷的程度深,體內的熱度也同樣深,因此在病發後第九天又會再次發燒。一旦再次發熱,則腹瀉自然會停止,可見這種熱是持續存在的,與突然發作的情況不同。如果接下來三天持續發熱,並且脈象逐漸恢復平和,就可知道熱勢即將自止,這正好與手足逆冷的症狀相互呼應,因此病情可以好轉。這裡的“愈”是指熱症的好轉。到了夜半時分,陰陽交感,病情往往得到緩解。

然而,如果接下來三天依然持續高燒且脈象快速,這表明陽氣過盛,很可能會引發癰疽之類的併發症。出現排泄物中帶有膿血,是因為陽性病邪向下侵犯到陰道;如果在外體形成膿瘡,則是陽性病邪向外滲透到身體表面,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傷寒留毒”。

如果伴隨著手足逆冷的發燒持續存在,並且在第七天開始腹瀉,這表明病情複雜難治。

一般來說,病發於陽經的,大約七日左右可以痊癒,但現在手足逆冷不僅沒有停止反而伴有腹瀉,令人擔心可能是嚴重的脾胃虛弱(除中),因此治療起來較為困難。不過,如果病人在煩躁的同時仍能進食,

尚為熱厥利耳。便膿血發癰膿者,是不足而往,有餘從之也,發而厥除中者,是

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也。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先厥利而後發熱者,寒邪盛而陽氣微,陽為陰抑故也,其始也,無熱惡寒而復

厥利,疑為無陽,其繼也,發熱而厥利自止,是為晚發,此時陰陽自和則愈,若

陰氣勝則虛熱外退,而真寒內生,厥利復作矣,厥與利相應則愈,是陽消陰長之

機。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發熱無汗,

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白話文:

"尚為熱厥利耳":如果症狀表現為熱性的腸道問題,即熱厥利。

"便膿血發癰膿者,是不足而往,有餘從之也":如果有大便帶有膿血的情況出現,這是因為體內陰虛(不足)引發的,而陽氣(有餘)則會跟隨陰虛一起運作。

"發而厥除中者,是有餘而往,不足隨之也":當出現發熱且厥(寒)症消失的情況時,這表示陽氣(有餘)在運作,而陰虛(不足)的情況則隨之減輕。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如果先出現寒厥的症狀,接著發熱和腹瀉,這種情況會自然停止,但如果再次出現寒厥,那麼腹瀉也會再次發生。

"先厥利而後發熱者,寒邪盛而陽氣微,陽為陰抑故也":如果先有腹瀉和寒厥的症狀,接著出現發熱,這通常表示寒邪過重而陽氣較弱,陽氣被陰邪抑制所致。

"其始也,無熱惡寒而復厥利,疑為無陽,其繼也,發熱而厥利自止,是為晚發,此時陰陽自和則愈,若陰氣勝則虛熱外退,而真寒內生,厥利復作矣":在初期可能沒有熱感,只有畏寒和腹瀉,這可能讓人誤以為體內沒有陽氣。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發熱並停止腹瀉,這表明體內的陰陽狀態正在調整,使病情得到恢復。如果陰氣佔優勢,體表的虛熱可能會消退,但體內真正的寒冷卻會產生,導致腹瀉再度發生。

"厥與利相應則愈,是陽消陰長之機":當寒厥和腹瀉相互應對時,病情會得到改善,這反映了一個陽氣消退、陰氣增長的過程。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在傷寒病程中,如果先有寒厥,接著發熱和腹瀉,腹瀉會自然停止,但如果反而出現出汗和咽喉疼痛的症狀,這可能是喉部的神經受到影響,表現為喉痺。

"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如果在傷寒病程中,出現發熱但不出汗,以及腹瀉的情況,腹瀉通常會自行停止。如果不斷地腹瀉,可能會出現大便帶有膿血的情況,而這種情況下,咽喉不會出現痺麻的症狀。

[此與上條同為先陰後陽,寒盛生熱之證,而陽氣虛實不同,上條陽不敵陰,故

陽退而陰進,此熱雖發汗,厥後而陽能勝陰,故厥利自止而不復發,然陽氣有餘

者,又有犯上陷下之不同,即可以發熱時有汗無汗為區別,下利不當有汗,有汗

是陽反上升,故咽中痛而成喉痺,無汗是陽從中發,熱與厥應,厥利止而而寒熱

自解矣,若厥止而熱與利不止,是陽邪下陷,必便膿血,下而不止,故咽不痛而

喉不痺。

上段似少陰之亡陽,下段似陽明之協熱利,汗因于心,無汗則心氣平,故火不上

炎而咽不痛,利因于胃,利止則胃液藏,故火不下陷而無膿血。

白話文:

這與上一條症狀一樣,都是先陰後陽,寒盛生熱的表現,但陽氣虛實不同。上一條是陽氣不敵陰氣,所以陽氣退卻,陰氣進攻。這一條雖然發熱出汗,但厥後陽氣能勝過陰氣,所以厥利自行停止,不再發作。然而,陽氣有餘者,又會有犯上陷下的不同,可以用發熱時有沒有汗來區分。下利不當有汗,有汗是陽氣反升,所以咽喉疼痛,導致喉痺。沒有汗是陽氣從中發出,熱與厥應,厥利停止,寒熱自然消除。如果厥止而熱與利不止,是陽邪下陷,必然會有膿血便,下利不止,所以咽喉不痛,也沒有喉痺。

上面一段像是少陰的亡陽,下面一段像是陽明的協熱利。汗出於心,無汗則心氣平,所以火不上炎而咽喉不痛。利出於胃,利止則胃液收藏,所以火不下陷而沒有膿血。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厥利不止,藏府氣絕矣,躁不得臥,精神不治矣,微陽不久留故死。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

[寒傷心主,神明不安,故動悸,心不主脈,失其常度,故結代也,結與代皆為

陰脈,傷寒有此,所謂陽證見陰脈者死矣,不忍坐視,姑製炙甘草湯,名曰復脈

云,以見仁人君子之用心,更欲挽回于天事已之候耳,收檢餘燼,背城借一,猶

勝于束手待斃乎。

炙甘草湯,

白話文:

傷寒引發的高燒,若伴有嚴重腹瀉且手足逆冷症狀持續不停,這通常是生命垂危的徵兆。

若患傷寒後出現高燒、腹瀉及手腳冰冷,並且焦躁無法安眠,也是致命的預兆。

【腹瀉和手足逆冷不止,意味著臟腑之氣已經衰竭;而焦躁難以安睡,則表示精氣神已經無法調控,這是微弱的陽氣即將離散的緣故,因此會導致死亡。】

在傷寒病中,若脈象呈現結、代(不規則的跳動),且伴有心悸,建議使用【炙甘草湯】作為治療方劑。

【寒氣侵犯心臟,影響到心神的安定,因而產生心悸。心臟失去正常主持脈搏的能力,脈象變得不規律,出現結、代之象。結脈和代脈都屬於陰脈特徵,在傷寒病症中出現這樣的脈象,被認為是陽性病徵中出現陰性脈象,是病情危重的表現,往往預示著不良後果。然而,我們不能袖手旁觀,於是制訂了【炙甘草湯】,又稱為復脈湯,以此反映仁心醫者的苦心,試圖在病情看似無可挽回之際,仍竭力扭轉乾坤。這如同在最後關頭背水一戰,總比毫無作為地等待死亡來得更有價值。】

【炙甘草湯】,

甘草〔四兩炙〕、桂枝、生薑〔各三兩〕、麥門冬〔半升〕、棗仁〔半升舊本用

白話文:

甘草(四兩,經過炙烤) 桂枝、生薑(各三兩) 麥門冬(半升) 棗仁(半升,舊版本用的是舊棗仁)

麻仁者誤〕、人參、阿膠〔各二兩〕、大棗〔三十枚〕、生地黃〔一斤〕,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內膠,得令溫,服一升,

日三服。

一百十三方,未有用及地黃麥冬者,恐亦叔和所附,然以二味已載神農本經,

為滋陰之上品,因傷寒一書,故置之不用耳,此或陽亢陰竭而然,復出補陰制陽

之路,以開後學滋陰一法乎,地黃麥冬阿膠滋陰,人參桂枝清酒以通脈,甘草薑

棗以和營衛,[酸棗仁以安神,結代可和而悸動可止矣,所謂補心之陽,寒亦通行

白話文:

【藥材與用量】:火麻仁(注意勿混淆)、人參、阿膠(各六克)、大棗(三十枚)、生地黃(三百克)。

【製作與用法】:將上述九種材料準備好,使用酒七升和水八升,首先將除了阿膠以外的八種材料一同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液體時,濾去藥渣,再加入阿膠,待溫熱後,每次服用一升,

每日分三次服用。

【備註】: 在第一百十三個藥方中,未曾使用到地黃和麥冬,這可能是由叔和後來增補的。然而,由於地黃和麥冬已被《神農本草經》列為滋養陰液的上等藥材,但因《傷寒論》主要討論外感疾病治療,故在此書中未被採用。此方或許針對的是陽氣過盛而陰液枯竭的情況,因此重新提出滋陰以制陽的治療思路,為後世學習滋陰方法提供了一個方向。其中,地黃、麥冬和阿膠能滋養陰液,人參和桂枝配合少量酒以疏通血脈,甘草、生薑和大棗調和身體的氣血運行,酸棗仁則有助於安定心神,從而可以調理心律不齊並平息心跳悸動的症狀。這正是所謂的“補益心臟陽氣,即使在寒冷情況下也能促進氣血流通”的治療原則。

者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陽盛則促,

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持其脈口五十動而不一止者,五藏皆受氣,呼吸閏息,脈以五至為平,太過不

及,是陰陽偏勝失其常度矣,偏勝之脈,更為邪阻,則止而不前,陽邪盛,而數

中見止,名曰促,有急趨忽蹶之象也,陰邪盛,而緩中見止,名曰結,有綿綿瀉

漆之狀也,陽盛,可知為陰虛之病脈,陰盛,可知為陽虛之病狀矣。

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

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難治。

白話文:

這就是結脈和促脈。

脈搏緩慢,有時停止又出現,叫做結脈,脈搏快速,有時停止又出現,叫做促脈。陽氣旺盛就會促脈,陰氣旺盛就會結脈,這些都是病脈。

如果把脈搏數到五十下都不停止,表示五臟都受到氣的影響,呼吸綿長,脈搏以五至為正常,如果超過或不足,就代表陰陽失衡,偏勝了。偏勝的脈象,更容易受到邪氣阻礙,就會停止不前。陽氣過盛,就會在快速脈象中出現停止,叫做促脈,表現出急促、匆忙的狀態。陰氣過盛,就會在緩慢脈象中出現停止,叫做結脈,表現出緩慢、衰弱的狀態。陽盛則陰虛,陰盛則陽虛,可以由此判斷病脈的性質。

另外,脈搏跳動一下就停止,然後再出現,但跳動次數很少,中間還會有反跳,叫做結脈,屬於陰邪。脈搏跳動一下就停止,不能自行恢復,只能依靠外力才能繼續跳動,叫做代脈,也屬於陰邪。如果出現這種脈象,就難以治療。

[陰陽相搏而脈動,傷寒見此,是形冷惡寒,三焦皆傷矣,況有動中見止,更來

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宛如雀啄之狀,不以名促,反從結名者,以其為心家真藏之

陰脈也,更有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宛如蝦游之狀,不可名結,因

得代名者,以乍疏乍數,為脾家將絕之陰脈。

白話文:

當陰陽兩種力量相互衝擊,導致脈搏產生變化時,若在傷寒病症中出現這種情況,表示身體表面感到寒冷且極度畏寒,這時三焦(上、中、下焦)都已受到影響。更何況在脈象中發現動中有止,接著又出現了數脈中夾雜着暫停後恢復的情況,這種脈象反覆猶如麻雀啄食一般,我們不稱之為「促脈」(一種快速而間歇的脈象),而特別命名為「結脈」,因為這種脈象反映了心臟機能真實的陰性狀態。

另外,還有一種脈象是脈動中突然停止,無法自行恢復,隨即又再次開始跳動,這種脈動模樣就像蝦子游水那般,我們不應將其稱為「結脈」,而是特稱之為「代脈」,因為脈搏呈現忽快忽慢的節奏,這是脾胃功能即將衰竭的徵兆,尤其是屬於脾胃的陰性脈象所表現出的特徵。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衰也,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陰氣衰也,浮而虛大者,陽

白話文:

  • 脈搏像羹湯上的油脂一樣散漫浮動,這是陽氣衰弱的徵兆。
  • 脈搏像蜘蛛絲一樣細而無力,這是陰氣衰弱的徵兆。
  • 脈搏浮起且空虛,這是陽氣亢盛的表現。

已無根,沉而虛細者,陰已無根。

甚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脈浮為陽盛,法當無汗,而反汗出如流珠,是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絕汗出矣,

陰虛不能藏精而主血,綿綿其去如瀉漆矣。

傷寒,欬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外寒傷形,內熱傷氣,欬逆不止,氣升而不下,散而不朝,心肺之氣已絕矣,

原其欬逆之故,因于寒傷形,形氣不相保耳。

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脈浮而洪,不是死脈,而汗出如油,是心液盡脫,陽反獨留之脈也,治節不行,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沒有根基,沉下去且細微無力,這代表陰氣已經無法固守根本。

若脈象浮起且出汗如同流水珠般不斷,這是衛氣衰弱的表現。而脈搏細微綿長,如同漆液滴盡一般斷續不連,則是血液大量流失的跡象。

脈象浮起通常表示陽氣旺盛,按理說不會出汗,但現在反而流出如串串珠子般的汗,這表明陽氣衰弱,無法保護身體而導致過度出汗。陰氣不足則無法儲藏精華、統攝血液,使得血脈中的能量緩慢而持續地流失,就如同瀉漆一樣難以制止。

得了傷寒後,如果出現咳嗽、氣喘向上衝逆,且脈象散亂無序,這預示著死亡,因為這種情形反映出身體機能已嚴重受損。

外在的寒氣侵襲造成身體形態受傷,內部的熱邪則損傷氣機,咳嗽氣喘不止,氣向上衝而難以下降,四散而不歸於正位,心肺之氣已接近衰竭。探究咳嗽氣喘的原因,源於寒氣傷害了身體形質,導致形體與氣機無法協調共生。

脈象浮起且洪大,全身汗水如同油一般不停地流,同時伴有不斷的喘息,無法進食水漿,身體感覺麻木,時而平靜時而紊亂,這些都是生命即將終結的徵兆。

脈象浮洪本身不一定意味著死亡,但汗出如油表明心液完全耗盡,陽氣獨存而無法與陰液平衡。身體的調節功能失常,

倉廩不納,形神無主,無生理矣。

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髮潤,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體

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也,脣吻反青,四肢漐習者,此為肝絕也,環

口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視者,此為腎絕也。

又未知何藏陰陽先絕者,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

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五藏相生,一藏受災,四藏不救,陰陽相須,彼氣先絕,此氣不存,有司命之

責者,可不調于未災未絕之先乎。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小便不利,陰中拘攀,熱上

白話文:

糧倉無法儲存糧食,身體和精神失去依靠,生命活動就無法維持了。

還不清楚是哪個臟器首先遭受災害,如果出現汗流浹背、頭髮濕潤、喘息不止的情況,這是肺部首先衰竭的徵兆;如果身體像被煙燻過一樣,眼神呆滯且不斷搖頭,這是心臟衰竭的徵兆;如果嘴脣和嘴角變得青紫,四肢漸漸冰冷,這是肝臟衰竭的徵兆;如果嘴周圍皮膚呈現黑褐色,出汗時皮膚泛黃,這是脾臟衰竭的徵兆;如果大小便失禁,言語狂亂,眼睛反視,這是腎臟衰竭的徵兆。

如果還不清楚是哪個臟器的陰陽之氣先衰竭,當陽氣先衰竭而陰氣隨後枯竭時,此人將死去,屍體顏色必定轉青;若陰氣先衰竭而陽氣隨後枯竭,此人同樣會死去,屍體顏色則會轉紅,並且腋下會感到溫熱,心口處有灼熱感。

五臟之間相輔相成,一旦有一臟受損,其他四臟無法挽救,陰陽之氣相互依存,若一方先衰竭,另一方也就難以維持。作為掌握生命規律的醫者,怎能不在臟器受損或氣血衰竭之前進行調理預防呢?

傷寒病中的「陰陽易」病情特徵是,患者感到身體沉重、氣短、小腹部緊張不適、小便不暢、生殖器部位收縮疼痛、熱氣向上蔓延至

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

[此證無內外因,本非傷寒而冠以傷寒者,原其因也,無惡寒發熱之表證,無胃

實自利之裏因,淫情之不禁,而餘邪得以投其隙,移禍于不病之人,頓令一身之

精氣神形,皆受慾火之為害,是不病於傷寒,而病於陰陽之易也。

勿得以男女分名也,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虛而淫邪湊之,故少氣而熱上衝

胸,氣少不能運軀,故頭重不舉,身體皆重,邪中於陰,故陰中拘攣,衝任脈傷,

白話文:

胸部有沖擊感,頭部感到沉重且不願抬起,眼前出現幻覺,膝蓋與小腿緊繃急迫的症狀,可以使用燒褌散來治療。

【此種情況並非由外在環境或內在體質直接引起,雖被歸類於傷寒範疇,實則探究其原因,既無畏寒、發燒等典型外感病徵,也無脾胃實熱導致的腹瀉等內因。這是因為放縱情慾,使得殘留的病邪找到可乘之機,轉而侵襲原本健康的人體,導致全身的精、氣、神、形都受到情慾之火的傷害。因此,此病並非源於傷寒,而是源於陰陽失調所致的變化。

此病症不分男女,都可能發生。邪氣之所以能侵犯人體,通常是因為該部位的正氣已虛弱。陰分虛弱時,淫邪之氣便趁虛而入,因而出現短氣及熱氣上沖胸膛的現象。氣血不足,無法充分運行全身,所以感到頭重難抬,全身沉重。邪氣侵襲至陰經,造成陰部肌肉痙攣收縮,同時衝任二脈受損,

故小腹裏急,精神散亂,故眼中生花,搖動筋骨,故膝脛拘急,病由於腎,毒侵

白話文:

因此,小腹有緊急感,精神渙散;因此,眼睛出現幻影;搖晃筋骨,因此膝蓋和小腿緊繃;這個疾病是由於腎臟受損,毒性侵害導致。

水道,故小便不利耳,諒非土木金石之味所能愈,仍須陰陽感召之理以制之,斯

褌襠之以意相求也。

燒褌散,

右取婦人中褌近隱處者,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

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褌襠燒灰。

病人身大熱,反欲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此屬內因,不是外感,亦不關於七情,病在形軀,不涉藏府,亦不犯於經絡,

故無六經脈證之可憑,非天時寒熱所可拘也,是病只在骨髓,不在皮膚,皮膚寒

熱,是指天時,不是指病,兩身字言身當其時也,若指皮膚,則不可為骨髓非身

白話文:

水道不暢,導致小便不通暢,想來這並非草木金石等藥物所能治療的,必須依循陰陽相互作用的道理來調節,這就需要我們用心去理解和應對了。

燒褌散的製作方法如下: 取用婦女貼身內褲靠近私密部位的部分,剪下後燃燒成灰,再用水調和服用一方形寸匕的量,每天服用三次。服用後小便便能順暢,如果陰部稍有腫脹也會康復。而如果是婦人的病症,就取用男子的內褲襠部燒灰來使用。

當病人全身非常熱,卻反而想多穿衣服,這是因為熱停留在皮膚表面,而寒氣滲入到骨髓裡。相反地,如果病人感到極度寒冷,卻不想多加衣物覆蓋,這表明寒氣停留於皮膚表層,而熱卻在骨髓深處。

【這種情況屬於體內自身的原因,並非外界感邪所致,同時也不涉及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影響,病情僅限於身體的形體層面,未涉及到臟腑,也不幹擾經絡運行,因此無法通過六經脈象的表現來確診,也不受季節寒熱變化所限制。此病癥實質在於骨髓而非皮膚,這裡所說的皮膚寒熱,實際上是指外界的天氣冷暖,並非指疾病的狀態。兩個「身」字強調的是身體在那種環境下的反應,如果解讀為僅指皮膚,那就無法正確理解為何骨髓會有問題而皮膚沒有直接症狀了。】

矣,風寒之邪得之于驟,故無定體,或發熱惡寒,或骨內熱而藏府寒,或手足寒

而腸胃熱,或內外皆寒,或表裏俱熱,此骨髓之邪積漸使然,故無定體,傷寒中

風之寒,是時令之邪氣,故感其邪者,畏而惡之,此大熱大寒,是時令之正氣,

因病非外來,故反欲之,傷寒中風之發熱,是人身之陽氣,故能與寒氣相爭,此

骨髓之寒熱,是漸積之伏邪,故雖逢天令之大寒大熱,亦不能除,時大熱,而身

反欲複衣,時大寒,而反欲裸身,此病在骨髓,與病營衛者不同,法當以六味八

味二丸,補腎中之真陰真陽,而骨髓之畜熱痼寒,可得漸平耳,原化嗣伯水攻之

白話文:

哎呀,風寒之邪氣人體往往是突然之間,因此表現不一,有時會發燒怕冷,有時則是骨骼深處感覺熱但臟腑卻寒,有時手腳冰冷但腸胃卻灼熱,或者全身內外都寒,又或是表層和內部都熱。這是因為邪氣逐漸在骨髓中積累所導致的多變狀況,並無固定模式。傷寒之中感受風寒,這是季節更迭時的邪氣,所以被這邪氣侵襲的人會感到畏懼並厭惡它。而極度的熱或寒,其實是季節本應有的正常氣候,但因為這種病不是從外部直接侵入的,反而病人會有想要接觸這些極端氣候的反常慾望。傷寒中發燒的狀況,是人體本身的陽氣在與寒氣抗衡,至於骨髓裡的寒熱交錯,是長期潛伏的邪氣逐漸積累而成,因此即便遇到外界的大寒大熱天氣,也難以消除。比如在酷熱的天氣裡,身體反而想多穿衣服;在嚴寒時刻,卻想袒露身體,這就顯示病已經深入到骨髓,與僅影響身體表面或經絡的病狀不同。治療上,應該使用六味地黃丸和八味地黃丸這兩種藥物,來補充腎中的真正陰陽能量,如此一來,積蓄在骨髓中的邪熱和固寒才能慢慢得到緩解。原本的治療方法,如嗣伯用水攻的方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考慮和調整。

法,但可以資譚柄,而不可為繼也。

問曰,病有洒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

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

則洒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

則發熱也。

[前條病在骨髓,故著而不移,此病在經絡,故寒熱反覆,然與外感之往來寒熱,

瘧疾之鼓頷戰慄又不同,病得之外感而惡寒發熱者,必見有餘之脈,病得之內因

而惡寒發熱者,全是不足之脈,見脈之不足,則寒固為虛寒,而熱亦為虛熱矣,

白話文:

方法雖然可以作為談論的依據,但不能作為一成不變的繼承標準。

有人問道,如果病症表現為先感到寒冷顫抖,然後又反復發燒,這是什麼原因呢?回答是,當陰脈能量不充足時,陽氣會趨向並試圖補充它;相反,當陽脈能量不充足時,陰氣就會趁機侵入陽氣之中。再進一步解釋,所謂陽氣不足,比如脈象在寸口處呈現微弱狀態,這被稱為陽氣不足。當陰氣上行進入陽氣領域時,就會產生寒冷顫抖的症狀。至於陰氣不足,則是指脈象在尺部表現得較弱,這被稱為陰氣不足。當陽氣下沉陷入陰氣之中時,就會導致發熱的現象。

前面所提的病症影響到骨髓,所以症狀固定不變;而這裡所說的病症影響的是經絡,因此寒熱症狀會反復交替出現。然而,這與外感風寒後的交替寒熱,或是瘧疾引起的寒戰發抖有所不同。由外感引發的惡寒發燒,脈象通常顯示為過盛之象;而由內在因素引起的惡寒發燒,脈象則完全是不足之象。一旦發現脈象顯示不足,那麼即使是寒的症狀也是虛寒,熱的症狀實際上也是虛熱的表現。

寸者,陽所治也,寸口脈微,則微為無陽,是陽脈不足,故下焦之陰寒,得以上

乘陽位,而洒淅惡寒也,尺者,陰所治也,尺脈弱為血虛,是陰脈不足,故上焦

虛陽,得以下陷陰部而發熱也,人身陰陽之氣,互為之根,而又以陽為主,故陽

脈微則陰脈亦弱,其始也,乘陽而惡寒,陰不平則陽不祕,故繼也,從不發熱,

夫陽為陰乘,陽脈固見其不足,而陰脈亦不見其有餘,陽雖微,尚能發熱,不終

惡寒,猶不失陽道實陰道虛之定局耳,亡陽則陰不獨存矣,故治之者,當以扶陽

為急,此補中益氣之方,為功最巨也。

病人脈微而濇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

白話文:

「寸」這個部位,代表著陽氣的作用範圍,如果在寸口脈象中發現微弱的跡象,這就表明陽氣不足。因此,下腹部的陰寒之氣得以趁機上升,影響到陽位,導致病人感到陣陣寒冷、不適。相反地,「尺」部位則與陰氣的調節有關,若尺脈呈現衰弱,這意味著血液虧虛,陰脈能量也不足。如此一來,上半身的虛弱陽氣會向下陷入陰部,引起體溫升高。

人體內的陰陽之氣是相互依存的,並且通常以陽氣為主導。所以,當陽脈出現微弱時,陰脈也會跟著變得衰弱。一開始,由於陽氣被陰寒所剋制,病人會先感到畏寒。但隨著情況發展,如果陰氣未能得到平衡,陽氣也就無法妥善潛藏,接著病人可能會從不發燒轉而開始發熱。雖然陽氣受到陰氣的抑制而表現出不足,但此時陰脈也並非過於充盈。即使陽氣微弱,它仍能引發體溫上升,而不僅限於持續的畏寒狀態,這顯示了陽道實(陽氣基本功能仍在)、陰道虛(陰氣相對不足)的基本態勢。若是陽氣完全耗盡,陰氣也就無法單獨存在了。因此,在治療上,首要任務是扶持陽氣,而補中益氣的方劑在這種情況下效果最為顯著。

倘若病人的脈象既微弱又細澀,這往往是因為之前的治療失當所致,比如過度發汗或頻繁使用瀉下藥物,使得病人大量失血。在這樣的情況下,病人理應會感到畏寒。

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複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

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

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複衣,十一月之時,

陽氣在裏,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遲濇,故知

亡血也。

[先寒後熱,陽微陰弱,具證與上文同,前條病因在血脈虛,此病因在妄汗下,

以致亡血而脈微濇也,夏月四句,是寫寒熱發作時狀,始而惡寒,雖在盛夏,欲

著複衣,繼而發熱,雖當隆冬,欲裸其身,此是設辭,勿以無休止時,作綿連冬

白話文:

後來病狀發展為持續不斷地發熱,夏天最炎熱的時候,病人反而想多穿衣服;冬天極度寒冷時,卻想袒露身體。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陽氣衰微會使人特別畏寒,陰氣不足則會引發發熱。這是因為之前的治療可能過度發汗,導致陽氣更加衰弱,又或過度使用瀉下藥物,使得陰氣變得更加薄弱。到了五月,自然界的陽氣趨向外在,而病人的胃中卻感到虛寒,這是因為體內陽氣已經很弱,無法抵禦寒冷,因此即使在夏天也想多穿衣服保暖。相反地,到了十一月,自然界的陽氣趨向內在,胃中卻感到煩熱,這是因為體內陰氣已經很弱,無法調節高溫,所以在寒冬也想脫去衣服來降溫。另外,由於病人的陰脈呈現緩慢且不通暢的特徵,可以進一步推斷出有嚴重的血液流失。

先感到寒後轉為熱,這表明陽氣衰微而陰氣也不足,這些症狀與前述情況相似。前一個病例的病因主要在於血脈虛弱,而這個病例的病因則源於不當的發汗和瀉下治療,最終導致了血液大量流失,進而脈象變得細弱且遲滯。文中夏季那四句描述的是寒熱交替發作的狀態:一開始因畏寒,即便在酷暑也想添衣;隨後轉為發熱,即使在嚴冬也希望除去衣物。這裡的敘述是一種誇張的手法,用以強調病情,提到的「無休止時」並非指寒熱無間歇地持續,而是形容病情的嚴重性,不要誤解為整個冬季都這樣不間斷地發作。

夏解也,醫發其汗以下,又重釋前義,亦蛇足矣。

此條又可分作四證者,寒熱往來不休如瘧者,為一證,或陽氣內微,但惡寒不發

熱,病在盛暑而欲著複衣者,為一證,或陰氣內弱,但發熱不惡寒,病在隆冬而

欲裸身者,為一證,或其人綿連冬夏,在盛暑反惡寒,隆冬反惡熱為一證,此各

從元氣之厚薄,而寒熱為之淺深耳。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

麻鱉甲湯主之。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

白話文:

夏季時節,人體易出汗以散熱,這是自然調節機制。中醫治療時,會進一步促進發汗以助體內邪氣外排,這種做法有時不免畫蛇添足。

此段話可歸納為四種症狀表現:首先,若寒熱交替不斷,類似瘧疾的症狀,算是一種情況;其次,可能因為體內陽氣衰弱,病人只感到寒冷而不發燒,即便在炎熱的夏天也想多穿衣服,這又是一種狀況;再者,若是體內陰氣不足,僅出現發燒而無畏寒,到了嚴寒冬季卻想裸露身體,這是另一種情形;最後,有的人不分春夏秋冬,炎夏時畏寒,寒冬時反怕熱,這也是一種獨特的表現。這些差異都源於個人先天元氣的豐沛與虧虛,進而影響寒熱表現的輕重。

至於「陽毒」之病症,特徵包括面部紅赤、皮膚出現紅斑如織錦般,咽喉疼痛且吐出膿血,若在病發後五日內治療則有望痊癒,超過七日則難以治癒,此時宜用升麻鱉甲湯作為主方。

至於「陰毒」之病症,特徵是面色及眼睛周圍呈現青色,全身疼痛如同遭杖打,咽喉同樣疼痛,也是在病發後五日內治療效果較佳,超過七日則較難處理,適用的方劑為升麻配合鱉甲為主的治療。

湯,去雄黃蜀附主之。

升麻鱉甲湯,

升麻、蜀附、當歸、雄黃、甘草、鱉甲。

傷寒來蘇集終

白話文:

湯方中,應去掉雄黃這味藥,而以蜀附作為主導藥物。

升麻鱉甲湯的組成為: 升麻、蜀附、當歸、雄黃、甘草以及鱉甲。

以上記載來自於《傷寒來蘇集》的最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