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琴

《傷寒來蘇集》~ 傷寒來蘇集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來蘇集卷三 (1)

1. 傷寒來蘇集卷三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

[陽明為傳化之府,當更實更虛,食入胃實而腸虛,食下腸實而腸虛,食下腸實

而胃虛,若但實不虛斯為陽明之病根矣,胃實不是陽明病,而陽明之為病,悉從

胃實上得來,故以胃家實,為陽明一經之總綱也,然致實之由,最宜詳審,有實

于未病之先者,有實于得病之後者,有風寒外束,熱不得越而實者,有妄汗吐下,

重亡津液而實者,有從本經熱盛而實者,有從他經轉屬而實者,此只舉其病根在

實,而勿得以胃實即為可下之症,按陽明提綱,與內經熱論不同,熱論重在經絡,

病為在表,此以裏證為主,裏不和,即是陽明病,他條或有表證,人景意不在表

或兼經病,仲景意不在經,陽明為闔,凡裏證不和者,又以闔病為主,不大便固

闔也,不小便亦闔也,不能食,食難用飽,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闔也,自汗出,

盜汗出,表開而裏闔也,反無汗,內外皆闔也,種種闔病,或然或否,故提綱獨

以胃實為正,胃實不是竟指燥屎堅鞕,只對下利言,下利是胃家不實矣,故汗

出解後,胃中不和而下利者,便不稱陽明病,如胃中虛而不下利者,便屬陽明,

即初鞕後溏者,總不失為胃家實也,所以然者,陽明太陽同處中州,而所司各

別,胃司納,故以陽明主實,脾司輸,故以太陰主利,同一胃府而分治如此,是

二經所由分也。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陽明主裏,而亦有外證者,有諸中而形諸外,非另有外證也,胃實之外見者,

其身則蒸蒸然,裏熱熾而達於外,與大陽表邪發熱者不同,其汗則濈濈然,從內

溢而無止息,與太陽風邪為汗者不同,表寒已散,故不惡寒,裏熱閉結,故反惡

熱,只因有胃家實之病根,即見身熱自汗之外證,不惡寒反惡熱之病情,然此但

言病機發現,非即可下之證也,宜輕劑以和之,必譫語、潮熱、煩躁、脹滿,諸

證兼見,纔為可下。四證是陽明外證之提綱,故胃中虛冷,亦得稱陽明病者,因

其外證如此也。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陽明脈證,與太陽脈證不同,太陽脈浮緊者,必身疼痛,無汗,惡寒發熱不休,

此則潮熱有時,是惡寒將自罷,將發潮熱時之脈也,此緊反入裏之謂,不可拘緊

則為寒之說矣,太陽脈但浮者,必無汗,今盜汗出,是因於內熱,且與本經初病

但浮無汗而喘者不同,又不可拘浮為在表之法矣,脈浮緊,但浮而不合麻黃證,

身熱汗出而不是桂枝證,麻桂下咽,陽盛則斃耳,此脈從經異,非脈從病反,要

知仲景分經辨脈,勿專據脈談證。

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脈大者,兩陽合明,內外皆陽之象也,陽明受病之初,病為在表,脈但浮而未

大,與太陽同,故亦有麻黃桂枝證,至二日惡寒自止,而反惡熱,三日來,熱勢

太盛,故脈亦應其人而洪大也,此為胃家實之正脈,若小而不大,便屬少陽矣。

內經云,陽明之至,短而濇,此指秋金司令之時脈,又曰,陽明脈象大浮也,此

指兩陽合明之病脈。

脈浮而大,心下反鞕,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

數則大便鞕,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此治陽明之大法也,陽明主津液所生病,津液乾,則胃家實矣,津液致乾之道

有二,汗多則傷上焦之液,溺多則傷下焦之液,一有所傷,則大便鞕而難出,

故禁汗與溲,夫脈之浮而緊,浮而緩,浮而收,浮而遲者,皆不可攻而可汗,此

浮而大,反不可汗而可攻者,以為此陽明三日之脈,當知大為病進,不可拘浮為

在表也,心下者,胃口也,心下鞕,已見胃實之一班,以表脈不當見裏證,故

曰反鞕耳,有熱屬藏,是指心肺有熱,不是竟指胃實,攻之是攻其熱,非攻其

實,即與黃芩湯徹其熱之義也,不令者,禁止之辭,便見瀉心之意,上焦得通,

津液自下,胃氣因和耳,屬府指膀胱,亦不指胃,膀胱熱,故溲數,不令處亦見

當滋陰之義矣,屬府是陪說,本條重在藏熱汗多句,直接發汗句來,蓋汗為心液,

汗出是有熱屬藏之徵也,所以不令發汗者何,蓋汗出多津液亡而火就燥,則愈熱

而大便難,即汗出少,亦未免便鞕而難出,故利於急攻耳,仲景治陽明,不患

在胃家實而患在藏有熱,故急於攻熱而緩以下,其實禁汗與溲,所以存其津,正

以和其實耳,然證有虛實,脈有真假,假令脈遲,便非藏實,是浮大皆為虛脈矣,

仲景特出此句,正發明心下鞕一證,有無熱屬藏者,為妄攻其熱者禁也,其慎

密如此。

陽明病,心下鞕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陽明證具,而心下鞕,有可攻之理矣,然鞕而尚未滿,是熱邪散漫,胃中尚

未乾也,妄攻其熱,熱去寒起,移寒於脾,實反成虛,故利遂不止也,若利能自

止,是其人之胃不虛而脾家實,腐穢去盡,而邪不留,故愈。上條熱既屬藏,利

於急攻,所以存津液也,此條熱邪初熾,禁其妄攻,所以保中氣也,要知腹滿已

是太陰一班,陽明陰相配偶,胃實則太陰轉屬於陽明,胃虛則陽明轉屬於太陰矣,

此仲景大有分寸處,診者大宜著眼。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嘔多是水氣在上焦,雖有胃實證,只宜小柴胡以通液,攻之恐有利遂不止之禍,

要知陽明病,津液未亡者,慎不可攻,蓋腹滿嘔吐,是太陰陽明相關證,胃實胃

虛,是陽明太陽分別處,胃家實,雖變證百出,不失為生陽,下利不止,參附不

能挽回,便是死陰矣。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此為津液內竭,大便雖鞕,不可攻之,

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與大大椎,皆可為導。

[本自汗,便發汗,則上焦之液已外竭,小便自利,則下焦之液又內竭,胃中津

液兩竭,大便之鞕可知,雖鞕而小便自利,是內實而非內熱矣,蓋陽明之實,

不患在燥而患在熱,此內既無熱,只須外潤其燥耳,連用三自字,見胃實而無變

證者,當任其自然,而不可妄治,更當探苦欲之病情,於欲大便時,因其勢而利

導之,不欲便者,宜靜以俟之矣,此何以故,蓋胃家實,固是病根,亦是其人命

根,禁攻其實者,先慮其虛耳。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大便鞕故也,

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鞕,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

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

便也。

[治病必求其本胃者,津液之本也,汗與溲皆本於津液,本自汗出,本小便利,

其人胃家津液本多,仲景提出亡津液句,為世之不惜津液者告也,病差,指身熱

汗出言,煩即惡熱之謂,煩而微,知惡熱將自罷,以尚不了,故大便鞕耳,數

少,即再行之謂,大便鞕,小便少,皆因胃亡津液所致,不是陽盛於裏也,因

胃中乾燥,則飲入於胃,不能上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小便反少,而

游溢之氣,尚能輸精於脾,津液相成,還歸於胃,胃氣因和,則大便自出,更無

用導法矣,以此見津液素盛者,雖亡津液而津液終自還,正以見胃家實者,每躊

躇顧慮,示人以勿妄下與勿妄汗也,歷舉治法,脈遲不可攻,心下滿不可攻,嘔

多不可攻,小便自利與小便數少不可攻,總見胃家實,不是可攻證。

蜜煎方

蜜七分,

右一味,於銅器內煎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併手捻作挺,令頭銳,

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欲大便時乃去之。

豬膽汁方

大豬膽一枚,

瀉汁加醋少許,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物甚效。

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

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陽明受病,當二三日發,上條是指其已發熱言,此追究一日前未發熱時也,初

受風寒之日,尚在陽明之表,與太陽初受時同,故陽明亦有麻黃桂枝證,二日來,

表邪自罷,故不惡寒,寒止熱熾,故汗自出而反惡熱,兩陽合明之象見矣,陽明

病,多從他經轉屬,此因本經自受寒邪,胃陽中發,寒邪即退,反從熱化故耳,

若因亡津液而轉屬,必在六七日來,不在一二日間,本經受病之初,其惡寒雖與

太陽同,而無頭項強痛為可辨,即發熱汗出,亦同太陽桂枝證,但不惡寒反惡熱

之病情,是陽明一經之樞紐。本經受邪,有中面中膺之別,中面則有目疼鼻乾,

邪氣居高,即熱反勝寒,寒邪未能一日遽止,此中於膺部位近於胃,故退寒最捷。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

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太陽病八九日,尚有惡寒證,若少陽寒熱往來,三陰惡寒轉甚,非發汗溫中,

何能自罷,惟陽明惡寒,未經表散,即能自止,與他經不同,始雖惡寒二句,語

意在陽明居中句上,夫知陽明之惡寒易止,便知陽明為病之本矣,胃為戊土,位

處中州,表裏寒熱之邪,無所不歸,無所不化,皆從燥化而為實,實則無所復傳,

此胃家實,所以為陽明之病根也。

右論胃實證。

問曰,太陽緣何而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亡津液,

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胃實大便難,此名陽明也。

[此明太陽轉屬陽明之病,因有此亡津液之病機,成此胃家實之病根也。按、仲

景陽明病機,其原本經脈篇,主津液所生病句來,故雖有熱,論中身去鼻乾等症,

總歸重在津液上,如中風之口苦咽乾,鼻乾不得汗,身目黃,小便難,皆津液不

足所致,如腹滿小便不利,水穀不別等症,亦津液不化使然,故仲景諄諄以亡津

液,為治陽明者告也。

陽脈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

為太過,太過為陽實於裏,亡津液,大便因鞕也。

[陽明主津液所生病者也,因妄汗而傷津液,致胃家實耳,桂枝證本自汗,自汗

多則亡津,麻黃證本無汗,發汗多亦亡津,此雖指太陽轉屬,然陽明表證亦有之。

本太陽病,初得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徹,止也,即汗出多之互辭。

傷寒轉屬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此亦汗出不止之互辭,概言傷寒,不是專指太陽矣。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胃實之病機,在汗出多,病情在不能食,初因寒邪外束,故無汗,繼而胃陽遽

發,故反汗多,即嘔不能食時,可知其人胃家素實,與乾嘔不同,而反汗出,則

非太陽之中風,陽明之病實矣。

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

也,如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鞕,不

大便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宜五苓散

[此病機在渴,以桂枝脈證而兼渴,其人津液素虧可知,小便數,則非消渴矣,

以此知大便雖鞕,是津液不足,不是胃家有餘,即十日不便,而無痞滿硬痛之

苦,不得為承氣證,飲水利水,是胃家實而脈弱之正治也,不用豬苓湯,用五苓

散者,以表熱未除故耳,此為太陽陽明之併病,餘義見本苓證中。

傷寒脈浮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

發黃,至七八日大便鞕者,為陽明病也。

[太陰受病,轉屬陽明者,以陽明為燥土,故非經絡表裏相關所致,總因亡津液

而致也,此病機在小便,小便自利,是津液不行,故溼土自病,病在肌肉,小便

自利,是津液越出,故燥土受病,病在胃也。客曰,病在太陰,同是小便自利,

至七八日暴煩下利者,仍為太陰病,大便鞕者,轉為陽明病,其始則同,其終

則異,何也,曰,陰陽異位,陽道實,陰道虛,故脾家實,則腐穢自去,而從太

陰之開,胃家實,則地道不通,而成陽明之闔,此其別也。

右論他經轉屬證。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

名曰陽結也,期十七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鞕,名曰

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脈以浮為陽,為在表,數為熱,為在府,沉為陰,為在裏,遲為寒,為在藏,

證以能食者為陽,為內熱,不能食者為陰,為中寒,身輕者為陽,重者為陰,不

大便者為陽,自下利者為陰,此陽道實,陰道虛之定局也,然陽證亦有自下利者,

故陰證亦有大便有12者,實中有虛,虛中有實,又陰陽更盛更虛之義,故胃實

因於陽邪者,為陽結,有因於陰邪者,名陰結耳,然陽結能食而不大便,陰結不

能食而能大便,何以故,人身腰以上為陽,腰以下為陰,陽結則陰病,故不大便,

陰結則陽病,故不能食,此陽勝陰病,陰勝陽病之義也,凡三候為半月,半月為

一節,凡病之不及太過,斯皆見矣,能食不大便者,是但納不輸為太過,十七日

劇者,陽主進,又合乎陽數之奇也,不能食而硬,便仍去者,是但輸不納為不足,

十四日劇者,陰主退,亦合乎陰數之偶也,脈法曰,計其餘命,生死之期,期以

月節剋之,內經曰,能食者過期,不能食者不及期,此之謂也。此條本為陰結發

論,陽結即是胃實,為陰結作伴耳,陰結無表證,當屬之少陰,不可以身重不能

食為陽明應有之證,沉遲為陽明當見之脈,大便鞕為胃家實,而不敢用溫補之

劑也,且陰結與固瘕穀疸有別,彼溏而不便,是虛中有實,此鞕而有便,是實

中有虛,急須用參附以回陽,勿淹留期至而不救。

右論陰陽結證。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

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

[此陽明之表證表脈也,二證全同太陽,而屬之陽明者,不頭項強痛故也,要知

二方專為表邪而設,不為太陽而設,見麻黃證,即用麻黃湯,見桂枝證,即用桂

枝湯,不必問其為太陽陽明也,若惡寒一罷,則二方所必禁矣。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上條脈證與太陽相同,此條脈證與太陽相殊,此陽明半表半裏之脈證,麻桂下

咽,陽盛則斃耳,故善診者,必據證辨脈,勿據脈談證。全註解見本篇之前。

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

癢也。

[此陽明之虛證虛脈也,邪中於面,而陽明之陽上奉之,故面熱而色赤,陽併於

上,而不足於外衛,寒邪切膚,故戰惕耳,此脈此證,欲其惡寒自止,於二日間,

不可得矣,必六七日胃陽來復,始得汗出溱溱而解,所以然者,汗為陽氣,遲為

陰脈,無陽不能作汗,更可以身癢驗之,此又當助陽發汗者也。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膚中,此久虛故也。

[陽明氣血俱多,故多汗,其人久虛,故反無汗,此又當益津液,和營衛,使陰

陽自和而汗出也。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欬不嘔,

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小便利,則裏無瘀熱可知,二三日無身熱汗出惡熱之表,而即見嘔欬之裏,似

乎熱發乎陰,更手足厥冷,又似病在三陰矣,若頭痛,又似太陽之陰證,然頭痛

必因欬嘔厥逆,則頭痛不屬太陽,欬嘔厥逆,則必苦頭痛,是厥逆不屬三陰,斷

乎為陽明半表半裏之虛證也,此胃陽不敷布於四肢故厥,不上升於額顱故痛,緣

邪中於膺,結在胸中,致嘔欬而傷陽也,當用瓜蒂散吐之,嘔欬止,厥痛自除矣。

兩者字作時字看更醒。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欬,其人必咽痛,若不欬者,咽不痛。

[不惡寒,頭不痛但眩,是陽明之表已罷,能食而不嘔不厥但欬,乃是欬為病本

也,咽痛因於欬,頭眩亦因於欬,此邪結胸中,而胃家未實也,當從小柴胡加減

法。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者,此必衄。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此邪中於面,而病在經絡矣,液之與血,異名而同類,津液竭,血脈因之而亦

傷,故陽明主津液所生病,亦主血所生病,陽明經起於鼻,繫於口齒,陽明病則

津液不足,口鼻乾燥,陽盛則陽絡傷,故血上溢而為衄也,口鼻之津枯涸,故欲

漱水,不欲嚥者,熱在口鼻,未入乎內也,能食者胃氣強也,以脈浮發熱之證,

而見口乾鼻燥之病機,如病在陽明,更審其能食不欲嚥水之病情,知熱不在氣分,

而在血分矣,此問而知之也。

[按,太陽陽明,皆多血之經,故皆有血證,太陽脈當上行,營氣逆不循其道,

反循巔而下至目內眥,假道於陽明自鼻額而出鼻孔,故先目瞑頭痛,陽明脈當下

行,營氣逆而不下,反循齒環唇而上循鼻外至鼻額而入鼻,故先口燥鼻乾,異源

而同流者,以陽明經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故也。二條但言病機,不

及脈法主治,宜桃仁承氣、犀角地黃輩。

右論陽明在表脈證。

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裏,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便為難,表虛

裏實,久則譫語。

[喘而胸滿者,為麻黃證,然必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今脈沉為在裏,則喘

滿屬於裏矣,反攻其表則表虛,故津液大泄,喘而滿者,滿而實矣,因轉屬陽明,

此譫語所由來也,宜少與調胃,汗出為表虛,然是陪話,歸重只在裏實。

發汗多,若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上條論譫語之由,此條論譫語之脈,亡陽即津液越出之互辭,心之液為陽之汗,

脈者向之府也,心主血脈,汗多則津液脫,營血虛,故脈短是營衛不行,藏府不

通,則死矣,此譫語而脈自和者,雖津液妄泄,而不甚脫,一惟胃實,而營衛通

調,是脈有胃氣,故不死,此下歷言譫語不因於胃者。

譫語,直視喘滿者死,下利者亦死。

[上條言死脈,此條言死證,蓋譫語本胃實,而不是死證,若譫語而一見虛脈虛

證,則是死證,而非胃家實矣,藏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目不轉睛,不識人,

藏府之氣絕矣,喘滿見於未汗之前,為裏實,見於譫語之時,是肺氣已敗,呼吸

不利,故喘而不休,脾家大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故滿而不運,若下利不止,

是倉廩不藏,門戶不要也,與大便難而譫語者,天淵矣。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同一譫語,而有虛實之分,邪氣盛則實,言雖妄誕,與發狂不同,有莊嚴狀,

名曰譫語,正氣奪則虛,必目見鬼神,故鄭重其語,有求生求救之狀,名曰鄭聲,

此即從譫語中分出,以明譫語有不因胃實而發者,更釋以重語二字,見鄭重之謂,

而非鄭重之音也,若造字出於喉中,與語多重復叮嚀者不休等義,誰不知其虛,

仲景烏庸辨。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其隨實而瀉之,濈

然汗出則愈。

[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臟,故稱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

男子非損傷,則無下血之病,惟陽明主血所生病,其經多血多氣,行身之前,鄰

於衝任,陽明熱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男女俱有是證,血病則

魂無所歸,心神無主,譫語必發,要知此非胃實,因熱入血室而肝實也,肝熱心

亦熱,熱傷心氣,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但頭有汗,而不能遍身,此非汗吐

下法可愈矣,必刺肝之募,引血上歸經絡,推陳致新,使熱有所洩,則肝得所藏,

心得所主,魂有所歸,神有所依,自然汗出週身,血不妄行,譫語自止矣,按、

畜血便膿血,總是熱入血室,入於腸胃,從肛門而下者,謂之便血膿血,蓋女子

經血出子戶,與溺道不同門,男子精血溺三物,內異道而外同門,精道由腎,血

道由肝,水道由膀胱,其源各別,而皆出自前陰。期門肝之募也,又足太陰厥陰

陰維之會,太陰陽明為表裏,厥陰少陽為表裏,陽病治陰,故陽明少陽血病,皆

得刺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

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人之十二經脈,應地之十二水,故稱血為經水,女子屬陰而多血,脈者,血之

府也,脈以應月,故女子一月經水溢出,應時而下,故人稱之為月事也,此言婦

人適於經水來時,中於風邪,發熱惡寒,此時未慮及月事矣,病從外來,先解其

外可知,至七八日熱除身涼,脈遲為愈,乃反見胸脅苦滿,而非結胸,反發譫語

而非胃實,何也,脈遲故也,遲為在藏,必其經水適來時,風寒外來,內熱乘肝,

月事未盡之餘,其血必結,當刺其募以瀉其結熱,滿自消,而譫語自止,此通因

塞用法也。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

犯胃氣及上下焦,必自愈。

[前言中風,此言傷寒者,見婦人傷寒中風,皆有熱入血室證也,然此三條,皆

因譫語而發,不重在熱入血室,更不重在傷寒中風,要知譫語多有不因於胃者,

不可以譫語為胃實而犯其胃氣也,發熱不惡寒,是陽明病,申酉譫語疑為胃實,

若是經水適來,固知熱入血室矣,此經水未斷,與上條血結不同,是肝虛魂不安

而妄見,本無實可瀉,固不得妄下以傷胃氣,亦不得刺之令汗,以傷上焦之陽,

刺之出血,以傷下焦之陰也,俟其經盡,則譫語自除,而身熱自退矣,當以不治

治之。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而不譫語者,入柴胡證。

右論陽明譫語脈證。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

也。

[本條無目疼鼻乾之經病,又無黃柏俱長之表脈,微喘惡寒,脈浮而緊,與太陽

麻黃證同,口苦咽乾,又似太陽少陽合病,更兼腹滿,又似太陽太陰兩感,他經

形證互呈,本經形證未顯,何以名為陽明中風耶,以無頭項強痛,則不屬太陽,

不耳聾目赤,則不屬少陽,不腹痛自利,則不關太陰,是知口為胃竅,咽為胃門,

腹為胃室,喘為胃病矣,今雖惡寒,二日必止,脈之浮緊,亦潮熱有時之候也,

此為陽明初病在裏之表,津液素虧,故有是證,若以腹滿為胃實而下之,津液既

竭,腹更滿而小便難,必大便反易矣,此中風轉中寒,胃實轉胃虛,初能食而致

反不能食之機也,傷寒中風,但見有柴胡一證便是,則口苦咽乾,當從少陽證治,

脈浮而緊者,當曰弦矣。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

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

外不解,病過十日,脈弦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

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本條不言發熱,看中風二字,便藏表熱在內,外不解,即指表熱而言,即暗伏

內已解句,病過十日,是內已解之互文也,當在外不解句,上無餘證句,接外不

解句來,刺之,是刺足陽明,隨其實而瀉之,少差句,言內能俱減,但外證未解

耳,非刺耳前後,其腫少差之謂也,脈弦浮者,向之浮大減小而弦尚存,是陽明

之脈證已罷,惟少陽之表邪尚存,故可用小柴胡以解外,若脈但浮而不弦大,則

非陽明少陽脈,無餘證,則上文諸證悉罷,是無陽明少陽證,惟太陽之表邪未散,

故可與麻黃湯以解外,所以然者,以陽明居中,其風非是太陽轉屬,即是少陽轉

刺,兩陽相熏灼,故病過十日,而表熱不退也,無餘證可憑,只表熱不解,法當

憑脈,故弦浮者,可知少陽轉屬之遺風,但浮者,是太陽轉屬之餘風也,若不尿

腹滿加噦,是接耳前後腫來,此是內不解,故小便難者,竟至不尿,腹部滿者竟

不減,時時噦者,更加噦矣,非刺後所致,亦非用柴胡麻黃後變證也。太陽主表,

故中風多表證,陽明主裏,故中風多裏證。弦為少陽脈,耳前後脅下為少陽部,

陽明中風,而脈證兼少陽者,以膽為風府故也,若不兼太陽少陽脈證,只是陽明

病,而不名中風矣,參看口苦咽乾,知陽明中風,從少陽轉屬者居多。本條多中

風而不言惡風,亦不言惡熱,要知始雖惡寒,二日自止,風邪未解,故不惡熱,

是陽明中風,與太少不同,而陽明過經,留連不解之風,亦與本經初中迥別也。

右論陽明中風證。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太陽主表,病情當以表辨,陽明主裏,證雖在表,病情仍以裏辨,此不特以能

食不能食別風寒,更以能食不能食,審胃家虛實也,要知風寒本一體,隨人胃氣

而別,此條本為陽明初受表邪,先辨胃家虛實,為診家提綱,使其著眼處,不是

為陽明分中風傷寒之法也。

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

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胃實則中熱,故能消穀,胃虛則中寒,故不能食,陽明以胃實為病根,更當以

胃寒為深慮耳,凡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稱陽明病,今但手足汗出,則津液

之泄於外者尚少,小便不利,則津液不泄於下,陽明所慮在亡津液,此更慮其不

能化液矣。固瘕,即初鞕後溏之謂,肛門雖固結,而腸中不全乾也,溏即水穀

不別之象,以癥瘕作解者謬矣,按、大腸小腸,俱屬於胃,欲知胃之虛實,必於

二便驗之,小便利,屎定鞕,小便不利,必大便初硬後溏,今人但知大便硬,

大便難,不大便者,為陽明病,亦知小便難,小便不利,小便數少,或不尿者,

皆陽明病乎。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

熱必噦。

[初受病,便不能食,知其人本來胃虛,與中有燥屎而反不能食者,有別也,噦

為胃病,病深者,其聲噦矣。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要知陽明病不能食者,雖身熱惡熱,而不可攻其熱,不能食,便是胃中虛冷,

用寒以徹表熱,便是攻,非指用承氣也,傷寒治陽明之法利在攻,仲景治陽明之

心全在未可攻,故諄諄以胃家虛實相告耳。

陽明病,脈遲,腹滿,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

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陽明脈浮而弦大,為中風,若脈遲,為中寒為無陽矣,食難用飽,因於腹滿,

腹滿因於小便難,煩眩又因於食飽耳,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故煩,虛陽不能化

液,則清中清者不上升,故食穀則頭眩,濁中清者不下輸,故腹滿而小便難,胃

脘之陽,不達於寸口,故脈遲也,金匱曰,穀氣不消,胃中苦滿,濁氣下流,小

便不通,身體盡黃,名曰穀疸,當用五苓散調胃利水,而反用茵陳湯下之,腹滿

不減,而除中發噦所由來矣,所以然者,蓋遲為在藏,脾家實,則腐穢自去,食

難用飽者,脾不磨也,下之則脾家愈虛,不化不出,故腹滿如故。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

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凡首揭陽明病者,必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也,此言傷寒則惡寒可知,言徹

其熱,則發熱可知,脈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必服桂枝湯啜稀熱粥,冷汗生於穀

耳,黃芩湯本為協熱下利而設,不為脈遲表熱而設,今不知脈遲為裏寒,但知清

表之餘熱,熱去寒起,則不能食者為中寒,反能食者為除中矣,除中者,胃陽不

支,假穀氣以自救,凡人將死,而反強食者是也。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然如有熱狀,奄然狂

發,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併,脈緊則愈。

[初欲食,則胃不虛冷,小便不利,是水氣不宣矣,大便反調,胃不實可知,骨

節疼者,濕流關節也,翕翕如有熱,而不甚熱者,燥化不行,而濕在皮膚也,其

人胃本不虛,因水氣怫鬱,鬱極而發,故忽狂,汗生於穀,濈然汗出者,水氣與

穀氣併出而為汗也,脈緊者,對遲而言,非緊則為寒之謂。

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

[初能食,至六七日陽氣來復之時,反不欲食,是胃中寒冷,因水停而然,名曰

晚發,因固瘕穀疸等為未除也,食自可則,胃陽已復,故欲解。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以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

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

[陽明居中,或亡其津而為實,或亡其津而為虛,皆得轉為陽明,其傳為實者可

下,其傳為虛者當溫矣。

右論陽明中寒證。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戍止。

[申酉為陽明主時,即日晡也,凡稱欲解者,俱指表而言,如太陽頭痛自止,惡

寒自罷,陽明則身不熱,不惡熱也。

右論陽明病解時。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發汗則躁,心憒憒而譫語,若加燒鍼,心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

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脈證與陽明中風同,彼以惡寒,故名中風,此反惡熱,故名陽明病,陽明主肌

肉,熱甚無津液以和之,則肉不和,故身重,此陽明半表裏證也,邪已入腹,不

在營衛之間,脈雖浮,不可為在表而發汗,脈雖緊,不可以身重而加溫鍼,胃家

初實,尚未燥硬,不可以喘滿惡熱而攻下,若妄汗之,則腎液虛,故躁,心液亡,

故昏昧而憒憒,胃無津液,故大便燥硬而譫語也,若謬加溫鍼,是以火濟火,故

心恐懼而怵惕,土水皆因火侮,故煩躁而不得眠也,陽明中風,病在氣分,不可

妄下,此既見胃實之證,下之亦不為過,但胃中以下而空虛,喘滿汗出,惡熱身

重等證或罷,而邪之客上焦者,必不因下除,故動於隔而心中懊憹不安也,病

在陽明,以妄汗為重,妄下為輕,舌上胎句,頂上四段來,不惡反惡,皆由心主,

憒憒怵惕懊憹之象,皆心病所致,故當以舌驗之,舌為心之外候,心熱之微甚,

與胎之厚薄,色之淺深,為可徵也,梔子豉湯主之,是總結上四段症,要知本湯

是胃家初受雙解表裏之方,不只為誤下後立法,蓋陽明初病,不全在表,不全在

裏,諸證皆在裏之半表間,汗下溫鍼,皆在所禁,將何以治之,惟有吐之一法,

為陽明表邪之出路耳,然病在胸中,宜瓜蒂散,此已在腹中,則瓜蒂散不中與也,

梔子豉湯主之,外而自汗惡熱身重可除,內而喘滿咽乾口苦自解矣。陽明之有梔

豉湯,猶太陽之有桂枝湯,既可以驅邪,亦可以救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

氣因和耳。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上文是陽邪自表入裏,此條則自淺入深之證也,咽燥口苦惡熱,熱雖在裏,尚

未犯心,憒憒怵惕懊憹,雖入心尚不及胃,燥渴欲飲,是熱已入胃,尚未燥硬,

用白虎加人參湯,瀉胃火而扶元氣,全不涉汗吐下三法矣。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上條根首條諸證,此條又根上文飲水來,連用五若字,見仲景說法禦病之詳,

梔豉湯所不及者,白虎湯繼之,白虎湯不及者,豬苓湯繼之,此陽明起手之三法,

所以然者,總為胃家惜津液,既不肯令胃燥,亦不肯令水漬入胃耳。餘義見豬苓

湯證。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虛煩是陽明之壞病,便從梔子湯隨證治之,猶太陽壞病,多用桂枝湯加減法也,

以吐易溫鍼,以懊憹概憒憒怵惕,可互文見意,梔豉湯本為治煩躁,設又可以

治虛煩,以此治陽明之虛,與太陽之虛不同,陽明之煩,與太陽之煩有別矣,首

句雖兼汗吐下,而大意單指下後言,以陽明病多誤在早下故也,反覆顛倒四字,

切肖不得眠之狀,為虛煩二字傳神,此火性愮動,心無依著故也,心居胃上,即

陽明之表,凡心病皆陽明表邪,故制梔豉湯因而越之,蓋太陽之表,當汗而不當

吐,陽明之表,當吐而不當汗,太陽之裏,當利小便而不當下,陽明之裏,當下

而不當利小便,今人但知汗為解表,不知吐亦為解表,故於仲景大法中,但知汗

下,而遺其吐法耳,若少氣若嘔,又從虛煩中分出,煩必傷氣,加甘草以益氣,

虛熱相搏,必欲嘔,加生薑以散邪。

發汗,若下之,而發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窒者,痞塞之謂,煩為虛煩,則熱亦虛熱,窒亦虛窒矣,此熱傷君主,心氣不

足而然,梔豉治之,是益心之陽,寒亦通行之謂歟,誤下後,痞不在心下而在胸

中,故仍用梔豉,與太陽下後外不解者,仍用桂枝同法,蓋病不變,則方不可易

耳。

下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更煩是既解而復煩也,心下軟,對胸中窒而言,與心下反硬者懸殊矣,要知陽

明虛煩,對胃家實熱而言,是空虛之虛,不是虛弱之虛。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

者,梔子豉湯主之。

[外有熱,是身熱未除,手足溫,尚未濈然汗出,此猶未下前證,見不當早下也,

不結胸,是心下無水氣,知是陽明之燥化,心中懊憹,是上焦之熱不除,饑不

能食,是邪熱不殺穀,但頭汗出而不發黃者,心火上炎,而皮膚無水氣也,此指

下後變證,夫病屬陽明,本有可下之理,然外證未除,下之太早,胃雖不傷,而

上焦火鬱不達,仍與梔子豉湯吐之,心清而內外自和矣。

傷寒五六日,大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十棗湯而反下之,外熱未除,心中結痛,雖輕於結胸,而甚於懊憹矣,結胸

是水結胸脅,用陷胸湯,水鬱則折之也,此乃熱結心中,用梔豉湯,火鬱則發之

也。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綿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

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

本方加甘草〔二兩〕,

餘同前法。

梔子生薑豉湯

本方加生薑〔五兩〕,

餘同前法。

[此陽明半表半裏湧泄之劑也,少陽之半表是寒,半裏是熱,而陽明之熱,自內

達外,有熱無寒,其外證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或目疼鼻乾不得臥,

其內證咽燥口苦,舌胎煩躁,渴欲飲水,心中懊憹,腹滿而喘,此熱半在表半

在裏也,脈雖浮緊,不得為太陽病,非汗劑所宜,又病在胸腹,而未入胃府,則

不當下,法當湧吐以發散其邪,梔子苦能洩熱,寒能勝熱,其形象心,又赤色通

心,故除心煩憒憒懊憹結痛等症,豆形象腎,製而為豉,輕浮上行,能使心腹

之邪上出於口,一吐而心腹得舒,表裏之煩熱悉除矣,所以然者,二陽之病發心

脾,已上諸證,是心脾熱,而不是胃家熱,即本論所云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

發汗之謂也,若夫熱傷氣者,少氣加甘草以益氣,虛熱相搏者多嘔,加生薑以散

邪,梔豉湯,以梔配豉,瓜蒂散,以赤豆配豉,皆心腎交合之義。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攻裏不遠寒,用丸藥大下之,寒氣留中可知,心微煩而不懊憹,則非吐劑所宜

也,用梔子以解煩,倍乾薑以逐內寒而散表熱,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二味成方,

而三法備矣。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心煩則難臥,腹滿則難起,起臥不安,是心移熱於胃,與反覆顛倒之虛煩不同,

梔子以治煩,枳朴以洩滿,此兩解心腹之妙劑也,熱已入胃,則不當吐,便未燥

硬,則不可下,此為小承氣之先著。

梔子乾薑湯

梔子〔十四枚〕、乾薑〔二兩〕,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

梔子厚朴湯

梔子〔十四枚〕、厚朴〔四兩〕、枳實

餘同前法。

[夫梔子之性,能屈曲下行,不是上湧之劑,惟豉之腐氣,上熏心肺,能令人吐

耳,觀似蒂散必用豉汁和劑服,是吐在豉而不在梔也,此梔子乾薑湯法豉用薑,

是取其橫散,梔子厚朴湯以枳朴易豉,是取其下洩,皆不欲上越之義,舊本兩方

後,概云得吐止後服,豈不謬哉,觀梔子柏皮湯與茵陳湯中,俱有梔子,俱不言

吐,又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則梔子之性自明。

傷寒身去發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身熱汗出,為陽明病,若寒邪太重,陽氣怫鬱在表,亦有汗不得出,熱不得越

而發黃者矣,黃為土色,胃火內熾,津液枯涸,故黃見於肌肉之間,與太陽誤下,

寒水留在皮膚者迥別,非汗吐下三法所宜也,必須苦甘之劑以調之,梔柏甘草,

皆色黃而質潤,梔子以治內煩,柏皮以治外熱,甘草以和中氣,形色之病,仍假

形色以通之,神乎神矣。

梔子柏皮湯

梔子〔十五枚〕、甘草〔二兩〕、黃柏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則熱不得越,小便不利,則熱不得降,心液不支,

故雖未經汗下,而心中懊憹也,無汗小便不利,是發黃之原,心中懊憹,是

發黃之兆,然口不渴,腹不滿,非茵陳湯所宜,與梔子柏皮湯,黃自解矣。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陽明無表證,不當發汗,況以火劫乎,額為心部,額上微汗,心液竭矣,心虛

腎亦虛,故小便不利而發黃,非梔子柏皮湯,何以挽津液於涸竭之餘耶。

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下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面色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以汗解,而反下之,熱不得越,故復發熱,而

赤轉為黃也,上條因於火逆,此條因於妄下,前以小便不利而發黃,此條先黃而

小便不利,總因津液枯涸,不能通調水道而然,須梔子柏皮,滋化源而致津液,;

非滲洩之劑所宜矣,黃未發宜梔子豉湯,已黃宜梔子柏皮湯。

仲景治太陽發黃有二法,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者,麻黃連翹湯汗之,少腹硬,小

便自利者,抵當湯下之,治陽明發黃二法,但頭汗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大黃

下之,身熱發黃,與誤治而致者,梔子柏皮以清之,總不用滲洩之劑,要知仲景

治陽明,重在存津液,不欲利小便,惟恐胃中燥耳,所謂治病必求其本。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向來胃氣不實,即梔子亦禁用,用承氣者,可不慎之歟。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鞕,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

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病如桂枝,是見發熱汗出惡風鼻鳴乾嘔等證,頭不痛,項不強,則非太陽中風,

未經汗下而胸中痞硬,其氣上衝,便非桂枝證矣,病機在胸中痞硬,便當究痞硬

之病,因思胸中痞硬之治法矣,胸中者,陽明之表也,邪中於面,則入陽明,中

於膺,亦入陽明,則鼻鳴發熱汗出惡風者,是邪中於面,在表之表也,胸中痞硬,

氣上衝不得息者,邪中膺,在裏之表也,寒邪結而不散,胃陽抑而不升,故成此

痞象耳,胃者土也,土生萬物,不吐者死,必用酸苦湧洩之味,因而越之,胃陽

得升,胸寒自散,裏之表和,表之表亦解矣,此瓜蒂散為陽明之表劑。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當吐之,宜瓜蒂散。

[手足為諸陽之本,厥冷則胃陽不達於四肢,緊則為寒,乍緊者,不厥時不緊,

言緊與厥相應也,此寒結胸中之脈證,心下者,胃口也,滿者,胃氣逆,煩者,

胃火盛,火能消物,故飢,寒結胸中,故不能食,此陰併於上,陽併於下,故寒

傷形,熱傷氣也,非汗下溫補之法所能治,必瓜蒂散吐之,此塞因通用法,又寒

因寒用法。

上條是陽明中風脈證,此條是陽明傷寒脈證,上條是陽明小結胸,此條是陽明大

結胸,太陽結胸因熱入,硬滿而痛為有形,故製大陷胸下之,陽明結胸因寒塞,

硬滿不痛為無形,故製瓜蒂散吐之。

少陰證,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

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

四逆湯

[欲吐而不吐者,少陰虛證,此飲食入口即吐,非胃寒矣,心下溫即欲吐,溫止

則不欲吐矣,復不能吐者,寒氣在胸中,似有形而實無形,非若飲食有形而可直

拒之也,此病升而不降,宜從高者抑之之法,下之則愈矣,而不敢者,以始得病

時手足寒,脈弦遲,疑其為寒,今以心下溫證之,此為熱實,然實不在胃而在胸

中,則不可下也,當因其勢而利導之,不出高者越之之法,然病在少陰,嘔吐多

屬於虛寒,最宜細究,若膈上有寒飲,與心下溫者不同,而反乾嘔者,與飲食即

吐者不同矣,瓜蒂散不中與也,氣上衝,滿而煩,心下溫,皆是瓜蒂散作眼處,

手足寒,脈弦遲,有心溫膈寒二證,須著眼。

瓜蒂散

赤小豆、瓜蒂〔熬黃各一分〕,

二味,各別擣篩為散,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

去渣取汁,和散溫頓服,不吐,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之。

[瓜為甘果,曲熱於長夏,清胃熱者也,其蒂,瓜之生氣所繫也,色青味苦,象

東方甲木之化,得春升生發之機,故能提胃中之氣,除胸中實邪,為吐劑中第一

品藥,故必用穀氣以和之,赤小豆甘酸下行而止吐,取為反佐,制其太過也,香

豉本性沉重,糜熟而使輕浮,苦甘相濟,引陽氣以上升,驅陰邪而外出,作為稀

糜,調二散,雖快吐而不傷神,仲景製方之精義,赤豆為心穀而主降,香豉為腎

穀而反升,既濟之理也。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

此為小逆,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

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

[言太陽病,頭項強痛可知,今自汗出而不惡寒發熱,疑非桂枝證,以脈辨之,

關上者,陽明脈位也,細數而不洪大,雖自汗而不惡熱,則不是與陽明併病,不

口乾煩滿而自汗出,是不與少陰兩感,原其故,乃庸醫妄吐之所致也,吐後惡寒

發熱之表雖除,而頭項強痛仍在,則自汗為表虛,脈細數為裏熱也,此其人胃氣

未傷,猶未至不能食,尚為小逆,其誤吐而傷及胃氣者,更當計日以辨之,若一

二日間,熱正在表,當汗解而反吐之,寒邪乘虛入胃,故饑不能食,三四日間,

熱發於裏,當清解而反吐之,胃陽已亡,故不喜穀食,而反喜瓜果,是除中也,

邪熱不化物,故朝食暮吐,生意盡矣,此為大逆。

按,三陽皆受氣於胸中,在陽明以胸為表,吐之陽氣得宣,故吐中便寓發散之意,

太陽以胸為裏,故有乾嘔嘔逆之證,而不可吐,吐之則傷胃而為逆,少陽得胸中

之表,故亦有喜嘔證,吐之則悸而驚矣。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上條因吐而亡胃脘之陽,此因吐而傷膻中之陰,前條見其人之胃虛,此條見其

人之陽盛,前條寒入太陰而傷脾精,此條熱入陽明而成胃實,皆太陽妄吐之變證,

是瓜蒂散所禁,不特亡血虛家也。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

人參湯主之。

[白虎湯治結熱在裏之劑,先示所禁,後明所用,見白虎為重,則不可輕用也,

脈浮發熱無汗,麻黃證尚在,即是表不解,更兼渴欲飲水,又是熱入裏,此謂有

表裏證,當用五苓,多服煖水發汗矣,若外熱已解,是無表證,但渴欲飲水,是

邪熱內攻,熱邪與元氣不兩立,急當救裏,故用白虎加人參以主之,若表不解而

妄用之,熱退寒起,亡可立待矣。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前條詳證,此條詳脈。全註見桂枝篇。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為陽去入陰,此雖不躁而口渴心煩,陽邪入

裏明矣,無大熱,指表言,見微熱猶在,背微惡寒,見惡寒將罷,此雖有表裏證,

而表邪已輕,裏熱已甚,急與白虎加人參湯,裏和而表自解矣。

傷寒若吐若下,得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

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入參湯主之。

[傷寒七八日尚不解者,當汗不汗,反行吐下,是治之逆也,吐則津液亡於上,

下則津液亡於下,表雖不解,熱已入於裏矣,太陽主表,陽明主裏,表裏俱熱,

是兩陽併病也,惡風為太陽表證未罷,然時時惡風,則有時不惡,表將解矣,與

背微惡寒同,煩躁舌乾大渴,為陽明證,欲飲水數升,裏熱罷而不散,急當救裏

以滋津液,裏和表亦解,故不須兩解之法。

陽明病,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所治,皆陽明燥證,揭為陽明主方,信為有見。

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

上汗出,手足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此本陽明病,而略兼太少也,胃氣不通,故腹滿,陽明主肉,無氣以動,故身

重難以轉側者,少陽行身之側也,口者,胃之門戶,胃氣病,則津液不能上行,

故不仁,陽明則顏黑,少陽病,面微有塵,陽氣不榮於面,故垢,膀胱不約為遺

溺,遺溺者,太陽本病也,雖三陽合病,而陽明證多,則當獨取陽明矣,無表證,

則不宜汗,胃未實,則不當下,此陽明半表裏證也,裏熱而非裏實,故當用白虎,

而不當用承氣,若妄汗,則津竭而譫語,誤下,則亡陽而額汗出,手足厥也,此

自汗出,為內熱甚者言耳,接遺尿句來,若自汗而無大煩大渴證,無洪大浮滑脈,

當從虛治,不得妄用白虎,若額上汗出,手足冷者,見煩渴譫語等證,與洪滑之

脈,亦可用白虎湯。

三陽合病,脈浮大,在關上,但欲睡眠,合目則汗。

[上條言病狀及治方,此條詳病脈,探病情,究病機,必兩條合參,而合病之大

要始得,脈大為陽,關上陽所治也,是為重陽矣,但欲睡眠,是陽入於陰矣,合

目則衛氣行陰,而兼汗出,熱淫於內矣,與上文自汗同,此少陰脈微細而但欲寐,

不同。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裏有邪,白虎湯主之。

[此條論脈而不及證,因有白虎湯證,而推及其脈也,勿只據脈而不審其證,脈

浮而滑為陽,陽主熱,內經云,脈緩而滑曰熱中,是浮為在表,滑為在裏,舊本

作裏有寒者誤,此雖表裏並言,而重在裏熱,所謂結熱在裏,表裏似熱者也。

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脈微而厥為寒厥,脈滑而厥為熱厥,陽極似陰之證,全憑脈以辨之,然必煩渴

引飲,能食而大便難,乃為裏有熱也。

白虎湯

石膏〔一斤碎綿裏〕、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

水一斗米熟湯成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加人參湯

石膏〔一斤碎綿裏〕、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

兩〕,

水一斗,煮米熟湯成,溫服一升,日三服。

[經曰,火生苦,又曰,以苦燥之,又曰,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以

是知苦從火化,火能生土,則土燥火炎,非苦寒之味所能治矣,經曰,甘先入脾,

又曰,以甘瀉之,又曰,飲入於胃,輸精於脾,上歸於肺,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以是知甘寒之品,乃瀉胃火生津液之上劑也,石膏大寒,寒能勝熱,味甘歸脾,

質剛而主降,備中土生金之體,色白通肺,質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

為君,知母氣寒主降,苦以洩肺火,辛以潤肺燥,內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

生水之源也,故以為臣,甘草皮赤中黃,能土中瀉火,為中宮舟楫,寒藥得之緩

其寒,用此為佐,沉降之性,亦得留連於脾胃之間矣,粳米稼穡作甘,氣味溫和,

稟容平之德,為後天養命之資,得此為佐,陰寒之物,則無傷損脾胃之慮也,煮

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湯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用以名湯者,

秋金得令,而暑清陽解,此四時之序也,更加人參,以補中益氣而生津,協和甘

草粳米之補,承制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火不傷,乃操萬全之術者。

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腹

滿,小便小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裏,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陽明多汗,此為裏實表虛,反無汗,是表裏俱實矣,表實則發黃,裏實則腹滿,

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與麻黃連翹證同,然彼屬太陽,因誤下而表邪未散,熱雖

裏而未深,故口不渴,腹不滿,仍當汗解,此屬陽明,未經汗下,而津液已亡,

故腹滿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此瘀熱在裏,非汗吐所宜矣,身無汗,小便不利,

不得用白虎,瘀熱發黃,內無津液,不得用五苓,故製茵陳湯以佐梔子承氣之所

不及也,但頭汗,則身黃而面目不黃,若中風不得汗,則一身及面目悉黃,以見

發黃是津液所生病。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傷寒七八日不解,陽氣重也,黃色鮮明者,汗在肌肉而不達也,小便不利,內

無津液也,腹微滿,胃家實也調和二便,此茵陳之職。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一兩〕,

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小便當利,

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

[茵陳稟北方之色,經冬不凋,受霜承雪,故能除熱邪留結,梔子以通水源,大

黃以調胃實,令一身內外之瘀熱,悉從小便出,腹滿自減,而津液無傷,此茵陳

湯為陽明利水之妙劑也。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裏,不解故也,不可下,於寒溼中

求之。

[發黃有因瘀熱者,亦有因寒邪者,有因於燥令者,亦有因於濕化者,則寒濕在

裏,與瘀熱在裏不同,是非汗下清三法所可治矣,傷寒固宜發汗,發之而身目反

黃者,非熱不得越,是發汗不如法,熱解而寒濕不解也,太陰之上,濕氣主之,

則身自黃而面不黃,以此知繫在太陰,而非陽明病矣,當溫中散寒而除濕,於真

武五苓輩求之。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不惡寒反惡熱,頭痛身熱者,與承氣湯

[受病後,便不大便,胃家實也,至六七日而頭痛身熱不解,足見陽氣之重,其

不惡寒反惡熱更可知矣,此太陽陽明合病,已合陽數之期而不愈者,當知不大便

之病為在裏,不必拘頭痛身熱之表為未解也,所謂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即

愈,可不知要害乎哉。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下之,與承

氣湯。

[煩熱自汗似桂枝證,寒熱如瘧似柴胡證,然日晡潮熱,期屬陽明,而脈已沉實,

確為可下,是承氣主證主脈也,當與不大便六七日,互相發明。

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頭不痛,項不強,不惡寒,反惡熱,蒸蒸發熱者,屬胃

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病經三日,已經發汗,陽氣得洩則熱,熱當解而內熱反熾,與中風翕翕發熱不

同,必其人胃家素實,曰發汗亡津液,而轉屬陽明也,三日正陽明發汗之期,此

太陽證已罷,雖熱未解,而頭不痛,項不強,不惡寒,反惡熱,可知熱已入胃,

便和其胃,調胃之名以此。日數不必拘,要在脈證上講求。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反惡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虛實俱指胃言,汗後正氣奪則胃虛,故用附子芍藥,邪氣盛則胃實,故用大黃

芒硝,此自用甘草,是和胃之意,此見調胃承氣,是和劑而非下劑也。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承者順也,順之則和,少與者,即調之之法。

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妄吐而亡津液,以致胃實而腹脹,吐後上焦虛可知,腹雖脹滿,病在胃而不在

胸,當和胃氣,而枳朴非其任矣。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言陽明病則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矣,若吐下後而煩為虛邪,宜梔子豉湯,

未經吐下而煩,是胃火乘心,從前來者為實邪,調其胃而心自和,此實則瀉子之

法。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

先其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

[過經不解十餘日,病不在太陽矣,仍曰太陽病者,以此為太陽之壞病也,心中

不煩而心下溫,腹中不痛而胸中痛,是上焦因極吐而傷矣,心下者,胃口也,心

下溫,溫時即欲吐,胃口有遺熱,腹微滿,而鬱鬱時便微煩,是胃家尚未虛,胃

中有燥屎矣,大便當硬而反溏,是下焦因極下而傷也,欲吐而不得吐,當利而不

利,總因胃氣不和,大便溏而胃家仍實也,少與調胃承氣湯微和之,三焦得和矣。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故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

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

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經者常也,過經是過其常度,非經絡之經也,發於陽者七日愈,七日已上自愈,

以行其經盡故也,七日不愈,是不合陰陽之數,便為過經,非十三日不解為過經

也,凡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此十三日而尚身熱不解,便見其人之陽有餘,

過經而譫語,足徵其人之胃家實,此內外有熱,自陽盛陰虛也,當以承氣湯下之,

而醫以丸藥下之,是因其病久不敢速下,恐傷胃氣之意,而實非傷寒過經之治法

也,下之不利,今反下利,疑為胃虛,而身熱譫語未除,非虛也,凡下利者,小

便當不利者,大便當硬,今小便利而反下利,疑為胃虛,恐熱為協熱,而語為鄭

聲也,當以脈別之,諸微亡陽,若胃虛而下利者,脈當微,今調和而不微,是脈

有胃氣,胃實可知也,是丸藥之沉遲,利在下焦,故胃實而腸虛,調其胃則利自

止矣。

上條大便反溏,此條反下利,從假不足處得其真實。

右論調胃承氣證。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小承氣湯和之愈。

[此亦太陽之壞病,轉屬陽明者也,微煩小便數,大便尚不當硬,因妄治亡津液

而硬也,用小承氣和之,潤其燥也,此見小承氣亦和劑,不是下劑。

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鞕,至四五日,雖能食,以小

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

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利,屎

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得病二三日,尚在三陽之界,其脈弱,恐為無陽之徵,無太陽桂枝證,無少陽

柴胡證,則病不在表,而煩躁心下硬,是陽邪入陰,病在陽明之裏矣,辨陽明之

虛實,在能食不能食,若病至四五日尚能食,則胃中無寒,而便硬可知,少與小

承氣微和其胃,令煩躁少安,不竟除之者,以其人脈弱,恐大便之易動故也,猶

太陰脈弱,當行大黃芍藥者減之之意,至六日復與小承氣一升,至七日仍不大便,

胃家實也,欲知大便之燥硬,既審其能食不能食,又當問其小便之利不利,而能

食必大便硬,後不能食,是有燥屎,小便少者,恐津液還入胃中,故雖不能食,

初頭硬後必溏,小便利者,胃必實,屎定硬,乃可攻之,所以然者,脈弱是太陽

中風,能食是陽明中風,非七日後不敢下者,以此為風也,須過經乃可下之,下

之若早,語言必亂,正此謂也。

陽明病,脈遲微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

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

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

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洩下。

[脈遲而未可攻者,恐為無陽,恐為在藏,故必表證悉罷,裏證畢具,方為下證,

若汗雖多而微惡寒,是表證仍在,此本於中風,故雖大滿不通,只可微和胃氣,

令小安,勿使大洩,過經乃可下耳,胃實諸證,以手足汗出為可據,而潮熱尤為

親切,以四肢為諸陽之本,而日晡潮熱,為陽明主時也。

陽明病,潮熱,大便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

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乃可攻

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

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

者,慎不可攻也。

[此必因脈之遲弱,即潮熱尚不足據,又立試法,如胃無燥屎而攻之,胃家虛脹,

故不能食,雖復潮熱,便硬而少者,以矢後不能食故也,要知不轉矢氣者,即渴

欲飲水,尚不可與,況攻下乎,以小承氣為和,即以小承氣為試,仍與小承氣為

和,總是慎用大承氣耳。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矢

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濇者,裏虛也,

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脈滑而疾者,有宿食也,譫語潮熱,下證具矣,與小承氣試之,不轉矢氣,宜

為易動,明日而仍不大便,其胃家似實,而脈反微濇,微則無陽,濇則少血,此

為裏虛,故陽證反見陰脈也,然胃家未實,陰脈尚多,故脈遲脈弱者,始可和而

久可下,陽脈而變為陰脈者,不惟不可下,更不可和,脈滑者生,脈濇者死,故

為難治,然滑有不同,又當詳明,夫脈弱而滑,是有胃氣,此脈來滑疾,是失其

常度,重陽必陰,仲景早有成見,故少與小承氣試之,若據譫語潮熱,而與大承

氣,陰盛已亡矣,此脈證之假有餘,小試之而即見真不足,憑脈辨證,可不慎哉。

宜蜜煎導而通之,虛甚者,與四逆湯,陰得陽則解矣。

傷寒若吐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

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

濇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止後服。

[壞病有微劇之分,微者是邪氣實,當以下解,若一服利,止後服,只攻其實,

無乘其虛也,劇者,邪正交爭,當以脈斷其虛實,弦者是邪氣實,不失為下證,

故生,濇者是正氣虛,不可更下,故死,如見鬼狀獨語,與鄭聲譫語不同,潮熱

不惡寒,不大便,是可下證,目直視不識人,循衣摸床等證,是日晡發熱時事,

不發時自安,故勿竟斷為死證,還將脈推之,凡譫語脈短者死,濇者短也,短則

氣病,弦者長也,長則氣治,凡直視譫語喘滿者死,此微喘而不滿,只是氣之不

承,非氣之不治耳。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譫語,小承氣湯

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復服。

[陽明主津液所生病,故陽明病多汗,多汗是胃燥之因,便硬是譫語之根,一服

譫語止,大便雖未利,而胃濡可知矣。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下利是大腸虛,譫語是胃氣實,胃實腸虛,宜大黃以濡胃,無庸芒硝以潤腸也。

汗出譫語者,以在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之,過經乃可下之,下之若早,

語言必亂,表虛裏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首二句,是冒頭,末二句,是總語,言汗出必亡津,譫語因胃實,則汗出譫語,

以胃中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下之,然汗出譫語有二義,有陽明本病多汗亡津而

譫語者,有中風汗出早下而譫語者,如脈滑曰風,其譫語潮熱下之,與小承氣湯

不轉矢氣,勿更與之,如能食曰風,其煩躁心下硬,少與小承氣微和之,令小安,

非七日後屎定硬,不敢妄下者,以此為風也,七日來行經已盡,陽邪入陰,乃可

下之,若不知此義而早下之,表以早下,而虛熱不解,裏以早下,而胃家不實,

如十三日不解,過經下利而譫語,與下後不解,至十餘日不大便,日晡潮熱,獨

語如見鬼狀者是也。

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氣湯下之,

若能食者,但硬耳。

[初能食,反不能食,胃實可知,若能食而大便硬,是腸實而胃未實,恐本於中

風未可下也,譫語潮熱,屎有燥硬之辨。

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之,宜大承氣湯,腹微滿,

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

[下後心中懊憹而煩,梔子豉證,若腹大滿不通,是胃中燥屎上攻也,若微滿,

猶是梔子厚朴湯證。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也。

[發作有時,是日晡潮去之時。二腸附臍故繞痛,痛則不通矣。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

湯。

[小便不利,故大便有乍易,津液不得還入胃中,故喘冒不得臥,時有微熱,即

是潮熱。

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以本有宿

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未病時本有宿食,故雖大下之後,仍能大實,痛隨利減也。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數為在府,故滑為有食,數以至數言,是本來面目,疾以體狀言,在譫語潮熱

時見,故為失度。

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後無變證,則非妄下,腹滿如故者,下之未盡耳,故當更下之也。

二陽併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濈濈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

宜大承氣湯。

[太陽證罷,是全屬陽明矣,先揭二陽併病者,見未罷時便有可下之證,今太陽

一罷,則種種皆下證矣。

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表雖不解,邪甚於裏,急當救裏,裏和而表自解矣。

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前條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未可與承氣,總為脈遲者言耳,若脈

大而不惡寒,蒸蒸發熱,汗多亡津者,當急下以存津液,而勿以潮熱為拘也。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傷寒七日不愈,陽邪入陰矣,目不了了,目睛不和,何以故,身微熱,是表證

已罷,不煩躁,是裏證未見,無表裏證也,惟不大便為內實,斯必濁邪上升,陽

氣閉塞,下之而濁陰出下竅,清陽走上竅矣。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不大便,口咽氣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熱淫于內,腎水枯涸,因轉屬陽明,胃火上炎,故口燥咽乾,急下之,火歸于

坎,津液自升矣,此必有大便證,若非本有宿食,何得二三日便當急下。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舌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今自利清水,疑其為寒矣,而利清水時,必心下痛,必

口燥舌乾,是土燥火炎,脾氣不濡,胃氣反厚,水去而穀不去,故純青也,雖曰

通因通用,仍是通因塞用。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六七日當解不解,因轉屬陽明,是藏氣實而不能入,還之于府也,急攻之,所

謂巳入于府者,可下也。

三陽惟少陽無承氣證,三陰惟少陰有承氣證,蓋少陽為陽樞,陽稍虛,邪便入于

陰,故不可妄下,以虛其陽,少陰為陰樞,陽有餘邪,便傷其陰,故宜急下以存

其陰,且少陽屬木,邪在少陽,惟畏其剋土,故無下證,少陰主水,邪在少陰,

更畏有土制,故當急下,蓋真陰不可虛,陽強不可縱也。

調胃承氣湯,大黃〔三兩〕、炙甘草〔一兩〕、芒踃〔半斤〕。

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

溫服。

[亢則害,承乃制,承氣所由名也,不用枳朴而任甘草,是調胃之義,胃調則諸

氣皆順,故亦以承氣名之,此方專為燥屎而設,故芒硝分兩多于大承氣,前輩見

條中無燥屎字,便云未燥堅者用之,是未審之耳。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米斤〕、枳實〔五枚炙〕、芒硝〔三合〕,

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內大黃,煮二升,去渣,再內芒硝,上火微

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厚朴〔二兩去皮〕、枳實〔三枚〕,

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三服,初服湯當大便,不爾者盡飲之,若得大便勿

服。

[諸病皆因于氣,穢物之不去,由氣之不順也,故攻積之劑,必用氣分之藥,故

以承氣名湯,分大小有二義焉,厚朴倍大黃,是氣藥為君,味多性猛,製大其服,

欲令大泄下也,則黃倍厚朴,是氣藥為臣,味少性緩,製小其服,欲微和胃氣也,

前法更有妙義,大承氣之先後作三次煎者,何哉,蓋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純

而和緩,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後枳朴除其痞滿也,若小承氣三

物同煮,不分次第,只服四合,但求地道之通,而不用芒硝之峻,且遠于大黃之

銳,故稱微和之劑云。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太陽主表,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主裏,胃家實為提綱,少陽居半表半裏之位,

仲景特揭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奇而至當也,蓋口咽目三者,不可謂之表又不可

謂之裏,是表之入裏,裏之出表處,所謂半表半裏也,三者能開能闔,開之可見,

闔之不見,恰合樞機之象,故兩耳為少陽經絡出入之地,苦乾眩者,皆相火上走

空竅而為病也,此病自內之外,人所不知,惟病人獨知,診家所以不可無問法。

三證為少陽一經病機,兼風寒雜病而言,但見一證即是,不必悉具。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

則愈,胃不和則煩而躁。

[少陽初受寒邪,病全在表,故頭痛發熱與太陽同,與五六日而往來寒熱之半表

之不同也,弦為春脈,細則少陽初出之象也,但見頭痛發熱,而不見太陽脈證,

則弦細之脈,斷屬少陽,而不可作太陽治之矣,少陽少血雖有表證,不可發汗,

發汗則津液越出,相火燥,必胃實而譫語,當與柴胡以和之,上焦得通,津液得

下,胃氣因和,若加煩躁,則為承氣證矣。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少陽經絡,縈于頭目,循于胸中,為風木之藏,主相火,風中其經,則風動火

炎,是以耳聾目赤,胸滿而煩也,耳目為表之裏,胸中為裏之表,當用小柴胡雙

解法,或謂熱在上焦,因而越之,誤吐者有矣,或謂釜底抽薪,因而奪之,誤下

者有矣,或謂火鬱宜發,因而誤汗者有矣,少陽主膽,膽無出入,妄行吐下,津

液重亡,膽虛則心亦虛,所生者受病,故悸也,膽虛則肝亦虛,府病及藏故驚也

上條汗後而煩,因於胃實,此未汗而煩,虛風所為,上條煩而躁,病從胃來,此

悸而驚,病迫心膽,上條言不可發汗,此言不可吐下,互相發明,非謂中風可汗,

而傷寒可吐下也,此雖不言脈,可知其弦而浮矣,不明少陽脈證,則不識少陽中

風,不辨少陽脈狀,則不識少陽傷寒也。

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陽明受病,當二三日發,少陽受病,當三四日發,若三日脈大,則屬陽明,三

日弦細,則屬少陽,小即細也,若脈小而無頭痛發熱等證,是少陽不受邪,此即

傷寒三日,少陽證不見,為不傳也。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寅卯主木,少陽始生,即少陽主時也,主氣旺,則邪自解矣,辰上者,卯之盡,

辰之始也。

太陽與少陽併病,脈弦,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鞕者,當刺大

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脈弦屬少陽,頭項強痛屬太陽,眩冒結胸心下痞,則兩陽皆有之證,兩陽併病,

陽氣重可知,然是經脈之為青,汗吐下之法,非少陽所宜,若不明刺法,不足以

言巧,督主諸陽,刺大椎以泄陽氣,肺主氣,肝主血,肺肝二俞,皆主太陽,調

其氣血,則頭項強痛可除,脈之弦者可和,眩冒可清,結胸痞硬等證,可不至矣,

若發汗,是犯少陽,膽液虛,必轉屬胃而譫語,此譫語雖因胃實,而兩陽之證未

罷,亦非下法可施也,土欲實,木當平之,必肝氣清而水土治,故刺期門,而三

陽自和。

太陽少陽併病,心下@,頭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陽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併病無結胸證,但陽氣怫鬱於內,時時若結胸狀耳,併病在兩陽而反下之,如

結胸者,成真結胸矣,結胸法當下,今下利不止,水漿不入,是陽明之闔病于下,

太陽之開病於上,少陽之樞機無主,其人心煩,是結胸證具,煩躁者死也。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

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

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此言非傷寒五六日而更中風也,言往來寒熱有三義,少陽自受寒邪,陽氣衰少,

既不能退寒,又不能發熱,至五六日,鬱熱內發,始得與寒氣相爭,而往來寒熱

之一也,若太陽受寒,過五六日,陽氣始衰,陽氣始衰,餘邪未盡,轉屬少陽,

此往來寒熱之二也,風為陽邪,少陽為風藏,一中於風,便往來寒熱,不必五六

日而始見三也,少陽脈循胸脅,邪入其經,故苦滿,膽氣不舒,故默默,木邪犯

土,故不欲飲食,相火內熾,故心煩,邪正相爭,故喜嘔,蓋少陽為樞,不全主

表,不全主裏,故六證皆在表裏之間,仲景本意重半裏,而柴胡所主又在半表故

少陽證,必見半表,正宜柴胡加減,如悉入裏,則柴胡非其任矣,故小柴胡稱和

解表裏之主方。

寒熱往來,病情見於外,苦喜不欲,病情得於內,看喜苦欲等字,非真嘔真滿不

能飲食也,看住來二字,見有不寒熱時,寒熱往來,胸膈苦滿,是無形之半表,

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是無形之半裏,雖然七證皆偏於裏,惟微熱為在表,

皆屬無形,惟心下悸為有形,皆風寒通證,惟脅下痞硬屬少陽,總是氣分為病,

非有實可據,故皆從半表半裏之治法。

血弱氣虛,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

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不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

[此仲景自註柴胡證,首五句,釋胸脅苦滿之因,正邪三句,釋往來寒熱之義,

此下多有闕文,故文理不連屬也。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半夏〔半斤〕、人參、甘草、黃芩、生薑〔各三兩〕、大棗〔十

三枚〕,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

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

加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

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

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服,取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

升,乾薑二兩。

[柴胡感一陽之氣而生,故能直入少陽,引清氣上升而行春令,為治寒熱往來之

第一品藥,少陽表邪不解,必需之。

半夏感一陰之氣而生,故能開結氣,降逆氣,除痰飲,為嘔家第一品藥,若不嘔

而胸煩口渴者去之,以其散水氣也。

黃芩外堅內空,故能內除煩熱,利胸膈逆氣,腹中痛者,是少陽相火為害,以其

苦從火化,故易芍藥之酸以瀉之,心下悸,小便不利者,以苦能補腎,故易茯苓

之淡以滲之。

人參甘草,補中氣和營衛,使正勝則邪卻,內邪不留,外邪勿復入也。仲景於表

證不用人參,此因有半裏之無形證,故用之以扶元氣,使內和而外邪勿入也,身

有微熱,是表未解,不可補,心中煩與欬,是逆氣有餘,不可益氣,故去之,如

太陽汗後身痛,而脈沉遲,下後協熱利,而心下硬,是太陽之半表半裏證也,表

雖不解,因汗下後重在裏,故參桂兼用。

先輩論此湯,轉旋在柴芩二味,以柴胡清表熱,黃芩清裏熱也,盧氏以柴胡半夏

得二至之氣而生,為半表半裏之主治,俱似有理,然本方七味中,半夏黃芩,俱

在可去之例,惟不去柴胡甘草,當知寒熱往來,全賴柴胡解外,甘草和中,故大

柴胡去甘草,便另名湯,不入加減法。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柴胡為樞機之劑,凡寒氣不全在表,未全入裏者,皆服之,證不必悉具,故方

亦無定品。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則嘔逆,中風則乾嘔,凡傷寒中風,無麻黃桂枝證,但見喜嘔一證,則發

熱者,便可用柴胡湯,不必寒熱往來而始用也,發熱而嘔,則人參當去,而桂枝

非所宜矣,其目赤耳聾,胸滿而煩者,用柴胡去參夏,加栝蔞實之法,脈弦細而

頭痛發熱者,從柴胡去參加桂之法。

傷寒五六日,頭痛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脈沉

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結,假令純陰

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矣,此為半在裏半在表也,脈雖沉細,不得為少陰

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

了者,得屎而解。

[大便硬謂之結,脈浮數能食曰陽結,沉遲不能食曰陰結,此條俱是少陰脈,謂

五六日又少陰發病之期,若謂陰不得有汗,則少陰亡陽,脈緊汗出者有矣,然亡

陽與陰結有別,亡陽咽痛吐利,陰結不能食不而大便反硬也,亡陽與陽結亦有別,

三陰脈不至頭,其汗在身,三陽脈盛於頭,陽結則汗在頭也,邪在陽明,陽盛,

故能食,此謂純陽結,邪在少陽,陽微,故不欲食,此謂陽微結,宜屬小柴胡矣,

然欲與柴胡湯,必究其病在半表,而微惡寒,亦可屬少陰,但頭汗,始可屬之少

陽,欲反覆講明頭汗之義,可與小柴胡而勿疑也,上焦得通,則心下不滿而欲食,

津液得下,則大便自軟而得便矣,此為少陰少陽之疑似證。

右論小柴胡主證。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身熱惡風,頭項強,桂枝證未罷,脅下滿,已見柴胡一證,便當用小柴胡去參

夏,加桂枝栝蔞,以兩解之,不任桂枝而主柴胡者,從樞故也。

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者,小柴胡湯主之。

[潮熱已屬陽明,然大便溏而小便自可,未為胃實,胸脅苦滿,便用小柴胡和之,

熱邪從少陽而解,不復入陽明矣,上條經四五日,是太陽少陽併病,此是陽明少

陽合病,若謂陽明傳入少陽,則謬矣。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

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不大便屬陽明,然脅下硬滿而嘔,尚在少陽部,舌上白胎者,痰飲溢於上焦也,

與小柴胡湯,則痰飲化為津液,而燥土和,上焦仍得汗出,而充身澤毛矣。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嘔者,水氣在上焦,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矣。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柴胡湯有芩參甘棗,皆生津之品,服之反渴者,必胃家已實,津液不足以和胃

也當行白虎承氣等法,仍用柴胡加減,非其治矣,此少陽將轉屬陽明之證。

右論兩經合併病。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

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中風至七八日,寒熱已過,復得寒熱,發作有期,與前之往來寒熱無定期者不

侔,此不在氣分而在血分矣,凡診婦人,必問月事,經水適斷於寒熱時,是不當

止而止也,必其月事下而血室虛,熱氣乘虛而入,其餘血之未下者,乾結於內,

故適斷耳,用小柴胡和之,使結血散,則寒熱自除矣,餘義詳陽明焉。

右論熱入血室。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

湯主之。

[傷寒至六七日,正寒熱當退之時,反見發熱惡寒證,此表證而兼心下支結之裏

證,表裏未解也,然惡寒微,則發熱亦微,但肢節煩疼,則一身骨節不煩疼可知,

支如木之支,即微結之謂也,表證微,故取桂枝之半,內證微,故取柴胡之半,

此因內外俱虛,故以此輕劑和解之也。

右論柴胡桂枝各半證。

柴胡桂枝湯

柴胡〔四兩〕、黃芩、人參、生薑、芍藥、桂枝〔各兩半〕、甘草〔一兩〕、半

夏〔二合半〕、大棗〔六枚〕,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桂芍甘草,得桂枝之半,柴參芩夏,得柴胡之半,薑棗得二方之半,是二方合

半非各半也,與麻黃桂枝合半湯又不同。

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用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前條偏於半表,此條偏於半裏,註詳建中湯證中。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

弦細者,與小柴胡湯,若吐下,發汗溫鍼,譫語,柴胡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

逆,以法治之。

[少陽為樞,太陽外證不解,風寒從樞而入少陽矣,若見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

往來寒熱之一,便是柴胡證未罷,即誤於吐下發汗溫鍼,尚可用柴胡治之,若誤

治後不見半表半裏證,而發譫語,是將轉屬陽明,而不轉屬少陽矣,柴胡湯不中

與之,亦不得以譫語即為胃實也,知犯何逆,治病必求其本也,與桂枝不中與同

義,此太陽壞病,而非少陽壞病也。

凡柴胡湯病,而反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

出而解。

[此與下後復用桂枝同局,因其人不虛,故不為壞病。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

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註詳瀉心湯證中,此為柴胡壞證,故不中與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

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食穀

噦者,柴胡不中與也。

[浮弱為桂枝脈,惡風寒為桂枝證,然手足溫而身不熱,脈遲為寒,為無陽,為

在藏,是表裏虛寒也,法當溫中散寒,而反二三下之,胃陽喪亡,不能食矣,食

穀則噦,飲水則嘔,虛陽外走,故一身面目悉黃,肺氣不化,故小便難而渴,營

血不足,故頸項強,少陽之樞機無主,故脅下滿痛,此太陽中風誤下之壞病,非

柴胡證矣,柴胡證不欲食,非不能食,小便不利,非小便難,脅下痞硬不是滿痛,

或渴不是不能飲水,喜嘔不是飲水而嘔,與小柴胡湯後,必下利者,雖有參甘,

不禁柴芩栝蔞之寒也,此條亦是柴胡疑似證,而非柴胡壞證,前條似少陰而實少

陽,此條似少陽而實太陽壞病,得一證相似處,大宜著眼。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

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

愈。

[汗下後,而柴胡證仍在者,仍用柴胡湯加減,此因增微結一證,故變其方名耳。

此微結與陽微結不同,陽微結對純陰結而言,是指大便硬病在胃,此微結對大結胸而言,是指

心下痞,其病在胸脅,與心下痞硬心下支結同義。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半斤〕、黃芩、桂枝〔各三兩〕、栝蔞根〔四兩〕、乾薑、牡蠣、甘草〔各

二兩〕,

煎服同前法。

[此方全是柴胡加減法,心煩不嘔而渴,故去參夏加栝蔞根,胸脅滿而微結,故

去棗加蠣,小便雖不利,而心下不悸,故不去黃芩不加茯苓,雖渴而表未解,故

不用參而加桂,以乾薑易生薑,散胸脅之滿結也,初服煩即微者,黃芩栝蔞之效,

繼服汗出週身而愈者,薑桂之功也,小柴胡加減之妙,若無定法而實有定局矣。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

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妄下後,熱邪內攻,煩驚譫語者,君主不明,而神明內亂也,小便不利者,火

盛而水虧也,一身盡重者,陽內而陰反外也,難以轉側者,少陽之樞機不利也,

此下多亡陰,與火逆亡陽不同。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四兩〕、黃芩、人參、生薑、茯苓、鉛丹、桂枝、龍骨、牡蠣〔各一兩半〕、

大黃〔二兩〕、半夏〔一合〕、大棗〔六枚〕,

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更煮一二沸,去渣,溫服一升。

[此方取柴胡湯之半,以除胸滿心煩之半裏,加鉛丹龍蠣,以鎮心驚,茯苓以利

小便,大黃以止譫語,桂枝者,甘草之誤也,身無熱無表證,不得用桂枝去甘草,

則不成和劑矣,心煩譫語而不去人參者,以驚故也。

傷寒十三日,下之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

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以解

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日晡潮熱,已屬陽明,而微利可疑,利既不因於下藥,潮熱嘔逆,又不因利而

除,故知誤不在下而在丸藥也,丸藥發作既遲,又不能蕩滌腸胃,以此知日晡潮

熱,原因胃實,此少陽陽明併病,先服小柴胡二升,以解少陽之表,甚一升加芒

硝,以除陽明之裏,不加大黃者,以地道原通,不用大柴胡者,以中氣已虛也,

後人有加大黃桑螵蛸者,大背仲景法矣。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

煩,先其時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

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太陽居三陽之表,其過經不解,不轉屬陽明,則轉少陽矣,心煩喜嘔,為柴胡

證,然柴胡證,或胸中煩而不痛,或大便微結而不溏,或腹中痛而不滿,此則胸

中痛,大便溏,腹微滿,皆不是柴胡證,但以欲嘔一證似柴胡,當深究其欲嘔之

故矣,夫傷寒中風,有柴胡證,有半表證也,故嘔而發熱者主之,此病既不關少

陽寒熱往來,脅下痞硬之半表,見太陽過經而來,一切皆屬裏證,必十日前吐下

而誤之壞病也,胸中痛者,必極吐可知,腹微滿,便微溏,必誤下可知,是太陽

轉屬陽明,而不屬少陽矣,今胃氣雖傷,而餘邪未盡,故與調胃承氣和之,不用

枳朴者,以胸中痛,上焦傷,即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謂也,若未經吐下,

是病氣分而不在胃,則嘔不止,而鬱鬱微煩者,當屬之大柴胡矣。此陽明少陽疑

似證,前條得壞病之虛,此條得壞病之實。

右論柴胡變證。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病從外來者,當先治外,而後治其內,此屢經妄下,半月餘而柴胡證仍在,因

其人不虛,故樞機有主,而不為壞病,與小柴胡和之,表證雖除,內尚不解,以

前此妄下之藥,但去腸胃有形之物,而未洩胸膈氣分之結熱也,急者滿也,但滿

而不痛,即痞也,薑夏以除嘔,柴芩以去煩,大棗和裏,枳芍舒急,而曰下之則

愈者,見大柴胡為下劑,非和劑也,若與他藥和下之,必有變證,意在言外。嘔

不止,屬有形,若欲嘔,屬無形。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裏者對表而言,不是指胃,此熱結氣分,不屬有形,故十餘日復能往來寒熱,

若熱結在胃,則蒸蒸發熱,不復知有寒矣,住來寒熱,故倍生薑,佐柴胡以解表,

結熱在裏,故去參甘之溫補,加枳芍以破結。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汗出不解,蒸蒸發熱者,是調胃承氣證,汗出解後,心下痞硬,下利者,是生

薑瀉心證,此心下痞硬,協熱而利,表裏不解,似桂枝人參證,然彼在妄下後而

不嘔,則此未經下而嘔,則嘔而發熱者,小柴胡主之矣,然痞硬在心下而不在脅

下,斯虛實補瀉之所由分也,故去參甘之甘溫益氣,而加枳芍之酸苦湧泄耳。

右論大柴胡證。

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生薑〔二兩〕、芍藥〔三兩〕、枳實〔四枚〕,

餘同小柴胡法。

按,大柴胡是半表半裏氣分之下藥,並不言大便,其心下急與心下痞硬,是胃口

之病,而不在胃中,結熱在裏,非結實在胃,且下利則地道已通,仲景不用大黃

之意曉然,若以下之二字,妄加大黃,則十棗湯攻之二字,如何味乎。

大小柴胡,俱是兩解表裏,而有主和主攻之異,和無定體,故有加減,攻有定局,

故無去取之法也。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傷寒二三日,無陽明證,是少陽發病之期,不見寒熱頭痛,胸脅苦滿之表,又

無腹痛苦嘔,或欬或渴之裏,但心悸而煩,是少陽中樞受寒,而木邪挾相火為患,

相火旺則君火虛,離中真火不藏,故悸,離中真火不足,故煩,非辛甘以助陽,

酸苦以維陰,則中氣亡矣,故制小建中以理少陽,佐小柴胡之不及,心煩心悸,

原屬柴胡證,而不用柴胡者,首揭傷寒不言發熱,則無熱而惡寒可知,心悸而煩,

是寒傷神,熱傷氣矣,二三日間,熱已發裏,寒猶在表,原是半表半裏證,然不

往來寒熱,則柴胡不中與也,心悸,當去黃芩,心煩不嘔,當去參半,故君桂枝

通心而散寒,佐甘草半飴,助脾安悸,倍芍藥,瀉火除煩,任生薑,佐金平木,

此雖桂枝加飴而倍芍藥,不外柴胡加減之法,名建中,寓發汗於不發之中,曰小

者,以半為解表,不全固中也,少陽妄汗後,胃不和,因煩而致躁,宜小柴胡清

之,未發汗心已虛,因悸而致煩,宜小建中和之。

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用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尺寸俱弦,少陽受病也,今陽脈濇而陰脈弦,是寒傷厥陰,而不在少陽也,寸

為陽,陽主表,陽脈濇者,陽氣不舒,表寒不解也,弦為木邪,必挾相火,相火

不能禦寒,必還入厥陰而為患,厥陰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則腹中皆厥陰部也,

尺為陰,尺主裏,今陰脈弦,為肝脈,必當腹中急痛矣,肝苦急,甘以緩之,酸

以瀉之,辛以散之,此小建中,為厥陰驅寒發表平肝逐邪之先著也,然邪在厥陰,

腹中必痛,原為陰症,一劑建中,未必成功,設或不差,當更用柴胡,令邪走少

陽,使有出路,所謂陰出之陽則愈,又以小柴胡佐小建中之不及也。

前條辨證,此條辨脈,前條是少陽相火犯心而煩,其證顯,此條是厥陰相火攻腹

而痛,其證隱,若腹痛而非相火,不得用芍藥之寒,內經暴注脹大,皆屬於熱,

此腹痛用芍藥之義。

或問腹痛,前以小建中溫之,後以小柴胡涼之,仲景豈姑試之乎,曰非也,不差

者,但未愈,非更甚也,先以建中解肌而發表,止痛在芍藥,繼以柴胡補中而達

邪,止痛在人參,按柴胡加減法,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其功倍於建中,

豈有溫涼之異乎,陽脈仍濇,故用人參,以助桂枝,陰脈仍弦,故用柴胡,以助

芍藥,若一服差,又何必更用人參之溫補,柴胡之升降,仲景有一證用兩方者,

如用麻黃汗解,半日復煩,用桂枝更汗同法,然皆設法禦病,非必然也,先麻黃,

繼桂枝,是從外之內法,先建中,繼柴胡,是從內之外法。

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甘故也。

[此建中湯禁,與酒客不可與桂枝同義,心煩喜嘔,嘔而發熱,柴胡證也,胸中

有熱,腹痛欲嘔,黃芩湯證也,太少合病,自利而嘔,黃芩湯證也。

小建中湯

桂枝〔去粗皮〕、生薑〔各三兩〕、芍藥〔六兩〕、炙甘草〔二兩〕、大棗〔十

二枚擘〕、膠飴〔一升〕,

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此熱不發於表而在胸中,是未傷寒前所蓄之熱也,邪氣者,即寒氣,夫陽受氣

於胸中,胸中有熱,上形頭面,故寒邪從腸入胃,內經所謂中於脅,則下少陽者

是也,今胃中寒邪阻隔,胸中之熱不得降,故上炎作嘔,胃脘之陽不外散,故腹

中痛也,熱不在表,故不發熱,寒不在表,故不惡寒,胸中為裏之表,腹中為裏

之裏,此病在焦府之半表裏,非形軀之半表裏也,往來寒熱者,此邪由頰入經,

病在形身之半表裏,如五六日而胸脅苦滿,心煩喜嘔,此傷於寒而傳為熱,非素

有之熱,或腹中痛者,是寒邪自胸入腹,與此由脅入胸胃不同,故君以黃連,亦

以佐柴胡之不及也。

欲嘔而不得嘔,腹痛而不下利,似乎今人所謂乾霍亂絞腸痧腸痧等症。

黃連湯

黃連〔三兩〕、乾薑〔三兩〕、炙甘草〔二兩〕、桂枝〔三兩〕、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擘〕,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夜二服。

[此亦柴胡加減方也,表無熱,腹中痛,故不用柴芩,君黃連以瀉胸中積熱,薑

桂以驅胃中寒邪,佐甘棗以緩腹痛,半夏除嘔,人參補虛,雖無寒熱往來於外,

而有寒熱相持於中,仍不離少陽之治法耳。

此與瀉心湯大同,而不名瀉心者,以胸中素有之熱,而非寒熱相結於心下也,看

其君臣更換處,大有分寸。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兩陽合病,陽盛陰虛,陽氣下陷入陰中,故自下利,太陽與陽明合病,是邪初

入陽明之裏,與葛根湯辛甘發散,以從陽也,又下者舉之之法,太陽與少陽合病,

是邪已入少陽之裏,與黃芩湯酸苦涌洩,以為陰也,又通因通用之法。

黃芩湯,〔又外臺治乾嘔下利〕〔黃芩人參〕〔桂枝大棗〕〔乾薑半夏〕,

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炙〕、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二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嘔者,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此小柴胡加減方也,熱不在半表已入半裏,故以黃芩主之,雖非胃實,亦非胃

虛,故不須人參補中也。

陽明少陽合病,必自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互相剋賊,名為負,若

少陽負趺陽者為順也。

[兩陽合病,必見兩陽之脈,陽明脈大,少陽脈弦,此為順脈,若大而不弦,負

在少陽,弦而不大,負在陽明,是互相剋賊,怕不順之候矣,然木剋土,是少陽

為賊邪,若少陽負而陽明不負,亦負中之順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