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傷寒論》~ 卷九 (6)
卷九 (6)
1.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一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趙本無「以」字)下之,宜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曰:脈雙弦者寒也。經曰:遲為在臟。脈雙弦而遲者,陰中伏陽也,必心下硬。大則為陽,緊則為寒,脈大而緊者,陽中伏陰也,與大承氣湯以分陰陽。
白話文: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法第二十一
若脈象呈現雙弦且遲緩,患者必定感到心窩部位硬結;若脈象寬大而緊繃,表示陽氣中潛藏陰邪,此時可用瀉下法治療,適宜選用大承氣湯。
《金匱要略》提到:脈象雙弦代表寒證。醫經亦指出:遲脈反映病邪深入臟腑。因此,脈象雙弦兼遲緩,實為陰寒中隱伏陽熱之象,必然導致心窩硬結。脈形寬大屬陽證,脈勢緊繃屬寒象,若脈象既大且緊,則為陽熱中夾雜陰寒之徵,此時投予大承氣湯,可藉瀉下之力區分陰陽、調和病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