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針三要集》~ 卷下 (3)
卷下 (3)
1. 十四經穴並分寸
十三十四者腎俞。十六者大腸。十八者小腸。十九者膀胱。二十者中膂;內俞。第二十一椎下有白環;上髎,第十七椎下;次髎、中髎、下髎,各夾脊會陽二穴座收之口傳。又,上第二椎下有附分,開中行各三寸。第三魄戶;四膏肓,神堂;五譩譆;六膈關;七魂門;九陽綱。
十意舍,十一胃倉,十二肓門,十三十四者志室,十九者胞肓,二十者秩邊。承扶,尻下約文中央陷中。殷門,承扶下六寸。浮郄,一寸外方上。委腸,卻與殷門並。委中,膝下約文陷中,有動脈。此下三寸,合陽。承筋,合陽與承山中央。承止,腨分跟之上七寸。承筋通。
飛陽,外踝上七寸。承山並。跗陽,外踝上三寸。崑崙,外踝後陷中。僕參,跟骨下陷中。申脈,外跟下五分。金門,外踝下一寸。京骨,外踝前大骨下陷中。束骨,小指外側本節後。通谷,外側本節前。至陰,足小指端外側,去爪甲如韭葉。
足少陰腎經二十七穴:湧泉、然谷、大溪、大鐘、照海、水泉、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或中、俞府。
湧泉,足心陷中。然谷,內踝前大骨下陷中。大溪,內踝後有動脈。大鐘,足跟前外兩筋間,大溪下五分。照海,內踝下一寸。水泉,大溪下一寸。復溜,內踝後上二寸。交信,內踝上二寸。右二穴有前後隔筋,太陰之後,小陰前。築賓,內踝上五寸。陰谷,膝下約文陷中。
橫骨,肓俞下五寸,曲骨旁五分。大赫、氣穴、四滿、中注,各間去一寸,開中行五分。肓俞,臍旁五分。商曲,肓俞之上二寸。石關、陰都、通谷、幽門,各間去一寸,開中行五分。步廊,神封下一寸六分。神封、靈墟、神藏、或中,各間去一寸六分,開中行二寸。俞府,璇璣之旁,當二寸。
手厥陰心包經九穴: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
天池,乳後一寸。天泉,腋下二寸。曲澤,肘橫文陷中。郄門,腕後五寸。間使,腕後三寸。內關,腕後二寸,兩筋間。大陵,掌後兩筋間。勞宮,中指無名指屈頭所當。中衝,手中指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
手少陽三焦經二十三穴: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關衝,手無名指端外側,去爪甲如韭葉。液門,小指次指本節前。中渚,液門後一寸。陽池,腕上陷中。外關,腕後二寸。支溝,腕後三寸,兩骨間。會宗,腕後三寸外旁。三陽絡,腕後四寸內方。四瀆,肘前五寸。天井,肘後上一寸。清冷淵,肘上二寸。消濼,對腋臂外。
白話文:
十四經穴並分寸
腎俞穴在第十三椎骨下。大腸俞穴在第十六椎骨下。小腸俞穴在第十八椎骨下。膀胱俞穴在第十九椎骨下。中膂俞穴在第二十椎骨下。內俞穴亦在第二十椎骨下。第二十一椎骨下有白環穴、上髎穴。第十七椎骨下有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各穴與夾脊穴、會陽穴相配,口傳其位置。第二椎骨下有附分穴,與開天、行間穴相距各三寸。第三椎骨下有魄戶穴,第四椎骨下有膏肓穴、神堂穴,第五椎骨下有譩譆穴,第六椎骨下有膈關穴,第七椎骨下有魂門穴,第九椎骨下有陽綱穴。
第十椎骨下有意舍穴,第十一椎骨下有胃倉穴,第十二椎骨下有肓門穴。第十三、十四椎骨下有志室穴。第十九椎骨下有胞肓穴,第二十椎骨下有秩邊穴、承扶穴(臀部下陷處)。殷門穴在承扶穴下六寸處。浮郄穴在外踝上,殷門穴外方一寸處。委腸穴與殷門穴位置相近。委中穴在膝蓋下窩陷處,有動脈。合陽穴在委中穴下三寸處。承筋穴在合陽穴與承山穴之間。承山穴在腓腸肌跟腱上方七寸處。承筋穴通向飛陽穴,飛陽穴在外踝上七寸處,與承山穴相鄰。跗陽穴在外踝上三寸處。崑崙穴在外踝後方凹陷處。僕參穴在跟骨下方凹陷處。申脈穴在外踝下五分處。金門穴在外踝下一寸處。京骨穴在外踝前方大骨下方凹陷處。束骨穴在小指外側本節後方。通谷穴在小指外側本節前方。至陰穴在小趾端外側,距指甲如同韭菜葉寬度。
足少陰腎經二十七穴:湧泉穴、然谷穴、大溪穴、大鐘穴、照海穴、水泉穴、復溜穴、交信穴、築賓穴、陰谷穴、橫骨穴、大赫穴、氣穴、四滿穴、中注穴、肓俞穴、商曲穴、石關穴、陰都穴、通谷穴、幽門穴、步廊穴、神封穴、靈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俞府穴。
湧泉穴在足心凹陷處。然谷穴在內踝前方大骨下方凹陷處。大溪穴在內踝後方有動脈處。大鐘穴在足跟前方兩筋之間,大溪穴下五分處。照海穴在內踝下一寸處。水泉穴在大溪穴下一寸處。復溜穴在內踝後上方二寸處。交信穴在內踝上二寸處,此二穴之間隔有前後筋膜,太陰經在後,少陰經在前。築賓穴在內踝上五寸處。陰谷穴在膝蓋下窩陷處。
橫骨穴在肓俞穴下五寸,曲骨旁五分處。大赫穴、氣穴、四滿穴、中注穴之間距各一寸,開中行五分。肓俞穴在臍旁五分處。商曲穴在肓俞穴上方二寸處。石關穴、陰都穴、通谷穴、幽門穴之間距各一寸,開中行五分。步廊穴在神封穴下一寸六分處。神封穴、靈墟穴、神藏穴、彧中穴之間距各一寸六分,開中行二寸。俞府穴在璇璣穴旁,約二寸處。
手厥陰心包經九穴:天池穴、天泉穴、曲澤穴、郄門穴、間使穴、內關穴、大陵穴、勞宮穴、中衝穴。
天池穴在乳頭後方一寸處。天泉穴在腋下二寸處。曲澤穴在肘橫紋凹陷處。郄門穴在腕後五寸處。間使穴在腕後三寸處。內關穴在腕後二寸處,兩筋之間。大陵穴在掌後兩筋之間。勞宮穴在中指、無名指屈指時所對應的掌心處。中衝穴在中指端內側,距指甲如同韭菜葉寬度。
手少陽三焦經二十三穴:關衝穴、液門穴、中渚穴、陽池穴、外關穴、支溝穴、會宗穴、三陽絡穴、四瀆穴、天井穴、清冷淵穴、消濼穴、臑會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風穴、瘈脈穴、顱息穴、角孫穴、耳門穴、和髎穴、絲竹空穴。
關衝穴在無名指端外側,距指甲如同韭菜葉寬度。液門穴在小指次指本節前方。中渚穴在液門穴後一寸處。陽池穴在腕上凹陷處。外關穴在腕後二寸處。支溝穴在腕後三寸處,兩骨之間。會宗穴在腕後三寸外側。三陽絡穴在腕後四寸內側。四瀆穴在肘前五寸處。天井穴在肘後上方一寸處。清冷淵穴在肘上二寸處。消濼穴在腋下臂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