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針三要集》~ 跋
跋
1. 跋
易曰。夫天行健也。君子以自強不息。但言天行,則見其一日一周,而明日一周。若重複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剛,則自強而不息矣。夫針者,雖為所作初於伏羲,醫道之一也。明於此者,其道之君子也。以是毋懈怠焉。予少年之時,有病以針治之。
又中年有病時,師入江先生,傳針三年而自治。其後刺人治病數多也。及壯年,聞靈樞其理深,而事廣矣。今所刺本朝之流者,舍經絡而尋病而已。聖人之所傳道廢矣。以是按學者不針,針者不學,世末而世人之氣短,如何起?是僅作書與不學譬。雖如管中見天,然龍以一滴水潤世界,
人以石火之微為大火,是皆有所得故也。此書短,得其人,則廣天下亦可成也。動靜其本一氣也。一生二,二生三,十又歸一。從是至百千萬,而病發七情:喜則傷心,氣散;怒則傷肝,氣逆;憂則傷肺,氣聚;思則傷脾,氣結;悲則傷心包絡,氣凝;驚則傷膽,氣亂;恐則傷腎,氣怯。是皆內生病也。
又有五傷:久行則傷筋,久立則傷骨,久坐則傷肉,久臥則傷氣,久視則傷血。是皆所為之害也。風寒暑濕燥熱從外來,病也。氣血痰之三是本,發百病。治其本則末無不治。是能辨者,要穴可刺針,且又心肝要也。有手刺心不刺者,小人間居作不善,無所不至。又曰:履霜堅冰,
至善亦然。故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以是故其心慎,可刺針。且此書教不學者,且為使盲人諳也。
白話文:
【跋】
《易經》說:「天的運行是強健不已的,君子應當學習天的這種精神,自我奮鬥,永不停息。」只說天的運行,就能看出它一天繞一圈,第二天又繞一圈,這種重複的現象,如果不是極度強健,是無法做到的。君子效法這種精神,不讓人為的因素損害了天賦的剛毅品質,所以要自我奮鬥,永不停息。針灸,雖然起源於伏羲時代,但也是醫術的一環。能夠明白這一點的人,可以稱得上是醫道的君子。因此,我們不能對此懈怠。我年輕的時候,曾經用針灸治療自己的疾病。
到了中年,拜師於江先生,學習針灸三年,開始自我治療。之後,我也開始用針灸治療他人,病人數量漸漸增多。到了壯年,我聽聞《靈樞》中的理論深奧,涉及範圍廣泛。如今,大多數針灸治療只是根據病情尋找穴位,並未深入理解經絡理論,聖人的針灸之道已經被遺忘。因此,學針灸的人往往不深入學習理論,而學理論的人往往不實踐針灸。在這個時代,人們的健康日益衰退,如何才能振興針灸事業呢?我寫這本書,就像通過一根管子去看天空,雖然視野有限,但就像一滴水可以滋潤整個世界一樣,微小的力量也能產生巨大影響。
這本書雖然簡短,但如果找到對的人,也可以在天下產生廣泛影響。動和靜,都源自同一種氣。一衍生出二,二衍生出三,最終又回到一。從這裡開始,可以衍生出百、千、萬。疾病源於七情,過度的喜悅會傷害心氣,導致氣散;過度的憤怒會傷害肝氣,導致氣逆;過度的憂慮會傷害肺氣,導致氣聚;過度的思考會傷害脾氣,導致氣結;過度的悲傷會傷害心包絡氣,導致氣凝;過度的驚嚇會傷害膽氣,導致氣亂;過度的恐懼會傷害腎氣,導致氣怯。這些都是由內在情緒引發的疾病。
另外,還有五種傷害:長時間行走會傷害筋脈;長時間站立會傷害骨骼;長時間坐著會傷害肌肉;長時間躺臥會傷害氣;長時間注視會傷害血液。這些都是由外在行為引起的傷害。風、寒、暑、濕、燥、熱等外在因素也會導致疾病。氣、血、痰是導致各種疾病的根源,只要治理好根源,就可以治療所有疾病。能夠辨別這些的人,就可以使用針灸治療重要穴位。心臟和肝臟是重要的部位,有人只針刺手部穴位而不針刺心臟,這是錯誤的。有些人背地裡做惡事,無所不為,這就是所謂的「履霜堅冰」。因此,積累善行的家庭必定會得到好的報應,積累惡行的家庭必定會遭受不幸。因此,我們在針灸治療時,必須慎重考慮患者的心態。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教育那些沒有學習針灸的人,也是為了讓盲人也能夠理解和學習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