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序

回本書目錄

1.

醫,非儒也,而稱醫之良者,往往於儒得之。無亦儒之與醫,其理固有合焉者乎?儒之道曰:仁以濟物,而醫之為道,非仁愛不可托也。儒之道曰:智以察理,而醫之為道,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儒之道,履忠守信、廉靜寡欲,而醫之為道,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且儒道之精者,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思以深之,而醫之為道,亦必博極群書,旁通問難,加以研精覃思,乃能貫微達幽,奏功而壽世也。故儒不必盡為醫,而稱醫之良者,往往於儒得之。

以余所見,滋陽明府李公禹門者,部郡人也,以儒業起家,頃來謁選京師,余得定交焉。乃出所著《身經通考》,屬余為序。余受而讀之,見其間引繩切墨,權衡斟酌,舉凡周身之內,肢體經絡。罔不辨其陰陽,究其標本,絲分而縷析之。

談醫之精殆莫以過,而綜其大旨,則一歸於儒,故《身經》之有《答問》,即紫陽《或問》之義也;《身經》之有《圖說》,即諸經之有《圖考》也,而又本《註疏》之旨,著為《脈說》,廣參考之,益附以《古方》。此可以傳鴻術,光綠籍矣!顧余之為公稱述者,有進於是。

醫和之言曰:上醫醫國。《藝文志》曰: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若是乎,醫之可通於治也。今公以壽世之術奏功花封,所謂仁愛聰明,廉潔淳良,胥於是乎見之。蓋治一邑,而一邑既已治矣!雖然,獨一邑乎哉?由是晉秩而臺省,而卿貳,而師保公,孤為聖天子,任燮理之。

寄意其為治,必且視天下如周身而為之,切繩墨,立文權衡,協陰陽之會,維標本之義,使肢體□不調適,經絡靡不浹貫,人登上壽,俗躋平康。然後知醫之保元與儒之調元,理固有一致者,則《通考》一書,即謂為先資之獻也,亦可。

時:

康熙歲次壬子穀旦日

賜進士第通政使司右參議仍支正四品俸前光祿寺少卿充庚戌科

殿試執事官掌京畿道事廣西道監察御史加三級侍

經筵巡撫山西兼巡宣大巡視南城內翰林院廉吉士治年家第濟南伊闢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