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阪營升

《經穴纂要》~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古昔論經絡者。雖極眾多。其要皆本於素靈矣。而素靈之為書。幽遠簡古。多不可得而通曉者。則其本之之論。亦多不可得而通曉者。則固矣。故世人多以滑伯仁十四經發揮為便。而發揮亦藍本於金蘭循經。此書吾之所未見也。雖不能無疑。然滑氏之所注略。與甲乙經銅人經相符。

則決不為無據者矣。予不肖。勤苦於此道有年。於茲亦以滑氏為基本。旁探群書。考異同取捨折衷。以便於推經絡。取腧穴。亦復自親解剖。所視內景。與古人所說異者。今新圖之。以示四方。併為五卷。名曰經穴纂要。冀四方之君子。有正予過。則何幸過之。

文化庚午秋七月小阪營昇元祐識

白話文:

[自序]

在古代討論經絡理論的人雖非常多,但他們的核心觀點都源自《黃帝內經》和《針灸大成》這兩本書。然而,這兩本書的內容深奧古老,很多地方讓人難以理解。因此,對於這些書中的經絡理論,人們同樣難以理解。所以,世人大多以滑伯仁的《十四經發揮》為學習的方便工具,而《十四經發揮》的內容也是基於《金蘭循經》這本書,可惜這本書我尚未見過,雖然心中有所懷疑,但滑伯仁的註釋與《甲乙經》、《銅人經》的內容相吻合,因此可以斷定他的理論絕非空穴來風。

我自認才疏學淺,但多年來在這條道路上辛勤耕耘。在這裡,我也以滑伯仁的理論為基礎,同時參閱眾多相關書籍,對各種不同的觀點進行考證,綜合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便於理解和應用經絡理論,找到正確的穴位。同時,我也親自進行了解剖,發現了一些與古人描述不同的內部景象,我將這些新發現繪製成新的圖表,展示給所有人看。我將這些內容整合為五卷,命名為《經穴纂要》,希望各地的有識之士能指正我的錯誤,那將是我的莫大榮幸。

文化庚午秋七月小阪營昇元祐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