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神照集 (3)

1. 大腸經穴法分寸歌

大腸陽明二十穴,食指內側起商陽,

本節前取二間定,本節後取三間強,

岐骨陷中尋合谷,陽谿腕中上側詳,

腕後三寸走偏歷,歷上二寸溫溜當,

下廉上廉各一寸,廉上一寸三里隍,

屈肘紋尖曲池得,肘髎大骨外廉陷,

五里肘後三寸量,臂臑肘後七寸是,

肩髃肩端兩骨當,巨骨肩端叉骨內,

天鼎缺盆上之藏,扶突氣舍後寸半,

禾髎水溝五分旁,迎香禾髎上一寸,

孔旁五分約紋當。

白話文:

大腸經上的穴道總共有二十個,從食指內側開始的第一個穴道叫做商陽。

在食指本節的前方可以找到第二個穴道,名為二間。

而在本節後方則是第三個穴道,稱作三間。

在兩骨之間的凹陷處,可找到被稱為合谷的穴道。

陽谿穴位於手腕的側上方。

在手腕後方三寸的位置,可以找到偏歷穴。

再往上二寸的地方,即是溫溜穴的位置。

下廉和上廉穴各自相隔一寸。

在上廉穴上方一寸的地方,就是三里的位置。

當你彎曲手肘,會看到一個紋路尖端,那裡就是曲池穴。

肘髎穴則在大骨外側的凹陷處。

五里穴在肘部後方三寸的位置。

臂臑穴則在肘部後方七寸的位置。

肩髃穴在肩端兩骨相交的地方。

巨骨穴在肩端的叉骨內側。

天鼎穴在缺盆上方。

扶突穴在氣舍穴後方約一寸半的位置。

禾髎穴在水溝穴旁五分的位置。

而迎香穴就在禾髎穴上方一寸的地方。

最後,孔最穴在孔旁五分且靠近紋路的位置。

2. 足陽明胃經圖穴十

3. 足陽明胃經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胃下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髕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胃重二斤十四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容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

胃經,屬足陽明,起始於鼻子,穿過眉間,旁邊繞過和太陽經絡相會的地方,往下沿著鼻翼,進入上排牙齒,再從嘴邊出來包圍嘴脣,往下在下脣下方交叉到頜部,再沿頦骨後方下行,穿出大迎穴,沿著頰車,往上到達耳朵前方,經過客主人穴,沿頭髮邊緣,直至額頭。其中一分支,從大迎穴前方向下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穿越膈肌,屬於胃經,聯繫脾臟。另一分支,從鎖骨上窩直下,通過胸部中線,夾著肚臍,進入下腹部。

一分支,起自胃的下端,沿著腹部內側下行,到達下腹部中心,和其他部分合流,再往下至大腿關節,抵達大腿前側肌肉,沿著小腿外側,下至腳背,進入第二趾間隙;一分支,從膝蓋下三寸分出,進入第二趾外側。一分支,從腳背分出,進入大拇趾間隙,穿出趾尖。如果這條經脈發生問題,就會感到全身發冷顫抖,常打哈欠,臉色發黑,病情加重時,會害怕人羣和火光,聽到木頭的聲音會驚慌,心臟跳動加速,喜歡關門窗獨處,嚴重時想爬上高處唱歌,脫掉衣服奔跑,腹部脹鳴,這是小腿部位的疾病。

主掌血液相關病症,如精神錯亂、瘧疾、溫熱症狀、多汗、鼻塞流涕、鼻出血、嘴角歪斜、脣腫、頸部腫脹、咽喉炎、腹部腫大、水腫、膝蓋腫痛、胸、乳、下腹部、大腿前側、小腿外側、腳背都可能疼痛,第二趾功能障礙。氣血旺盛時,身體前面都感覺熱,若胃部氣血過剩,則會消化力強,容易餓,尿液顏色偏黃。氣血不足時,身體前面都感覺寒冷,胃部寒冷時,會感到脹滿。有這些症狀,氣血旺盛就進行泄法,氣血不足就進行補法,熱症就用速刺法,寒症就用留針法,氣血陷下就用灸法,若非氣血極度旺盛或不足,就根據經絡治療。氣血旺盛時,人迎穴比寸口穴大三倍,氣血不足時,人迎穴反而比寸口穴小。

胃的重量是二斤十四兩,形狀蜿蜒曲折,長度約二尺六寸,寬約一尺五寸,直徑約五寸,可容納食物二斗,水一斗五升。

4. 足陽明胃經所發四十五穴

(左右共九十穴)

承泣二穴,一名鼷穴,一名面髎,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陽蹻、任脈、足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三分,不可灸。一方:用艾如麥大,灸二壯。不可針。

四白二穴,在目珠下一寸,向顴空,令病人正視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灸七壯。近古禁不宜灸。

巨髎二穴,在夾鼻孔旁八分,直瞳子。蹻脈、足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三分,得氣即瀉,灸七壯。

地倉二穴,一名會維,夾口旁四分,直縫中,如近下是穴,有脈微動。蹻脈、手足陽明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竇氏針更沿皮透頰車,灸七壯,或二七壯。《銅人》云:得氣即瀉,不宜留針,右病治左,左病治右。

大迎二穴,一名髓孔。在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者中,動脈應手。《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頰車二穴,一名機關,一名曲牙。在耳垂下三分。曲頰端陷中,張口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銅人》得氣即瀉,不宜留針。竇氏針入一分,沿皮透地倉穴。左病治右,右病治左。

下關二穴,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空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即閉。足陽明、少陽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銅人》云:得氣即瀉,不得久留針,耳中有幹不可灸。

頭維二穴,在額角,入髮際,夾本神一寸半,夾神庭四寸五分。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禁不可灸。竇氏刺入一分。沿皮向下一寸半。

人迎二穴,一名天五會。在頸大動脈動應手,夾結喉兩旁一寸五分,以候五臟氣。《針經》禁灸。刺入四分,禁過深,不幸殺人。

水突二穴,一名水門。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夾喉嚨旁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氣舍二穴,在頸,直人迎下,夾天突陷中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

缺盆二穴,一名天蓋。在肩上橫骨陷中,夾天突兩旁各四寸。《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禁不可太深。太深則氣泄,令人逆息咳喘。灸三壯。

氣戶二穴,在巨骨下輸府兩傍各二寸陷者中。夾任脈兩旁各四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庫房二穴,在氣戶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夾任脈兩旁各四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屋翳二穴,在庫房下一寸六分,夾任脈兩旁各四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一寸六分,夾任脈兩旁各四寸。《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乳中二穴,當乳頭。禁不可刺灸。刺灸之,不幸生蝕瘡,瘡中有膿血清汁者可治,有息肉若蝕瘡者死。

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兩旁各四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竇氏刺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不容二穴,在幽門旁各一寸五分,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五分,直四肋間。《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

承滿二穴,在不容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五分。《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梁門二穴,在承滿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五分。《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關門二穴,在梁門下,太乙上,各一寸,穴少外沿。《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太乙二穴,在關門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五分。《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滑肉門二穴,在太乙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五分。《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天樞二穴,一名長溪,一名谷門。去肓俞一寸五分,夾臍兩旁各二寸,大腸募也。《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五壯。竇氏針入二寸半,灸五十壯。

外陵二穴,在天樞穴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

大巨二穴,一名腋門。在外陵下一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水道二穴,在大巨下三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針經》刺入三分半,灸五壯。一方:刺入二寸五分。

歸來二穴,一名溪穴。在水道穴下二寸,夾任脈兩旁各二寸。《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二寸五分,或一寸五分,灸二七壯。

氣衝二穴,一名氣街。在歸來下鼠鼷上一寸,當橫骨兩端,夾任脈兩旁各二寸,動脈應手。《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明堂》云:氣至即瀉。

自氣戶至乳根,去中行各四寸。自不容至滑肉門,去中行各三寸。自天樞至氣衝,去中行各二寸。

髀關二穴,在膝上伏兔後交分中。《針經》刺入六分,灸三壯。

伏兔二穴,在膝上六寸,起肉間,正跪坐而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禁不可灸。癰疽死地有九,伏兔居一。

陰市二穴,又名陰鼎。在膝蓋上三寸。垂手中指點到處是穴。一方:拜而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禁不可灸。竇氏針入五分,灸五十壯。

梁丘二穴,時名鶴頂穴,在膝蓋上兩筋間陷中,去膝蓋二寸。足陽明郄。《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一方云:宜三稜針出血。

犢鼻二穴,在膝蓋骨下,胻骨上,夾解大筋中,形如牛鼻,故名。《針經》刺入六分,灸三壯。

三里二穴,土也。在膝下三寸,大脛骨外廉兩筋間,舉足取之,以虎口當膝端,中指盡處是穴。《針經》刺入一寸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虛。在三里下三寸,當舉足取之。《針經》刺入八分,灸三壯。

條口二穴,在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針入五分。《針經》刺入八分,灸三壯。

下廉二穴,一名下巨虛,在上廉下三寸。《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豐隆二穴,在外踝上八寸,下廉胻外廉陷中。《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解谿二穴,繫鞋帶處是穴。足陽明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三壯。

陷谷二穴,木也。在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穴二寸。足陽明脈所注,為俞。《針經》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三壯。

衝陽二穴,一名會原。在跗上五寸陷中,動脈應手,去陷谷三寸。足陽明之所過也,為原。《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

內庭二穴,水也。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兩岐骨後三分。足陽明脈所溜,為滎。《針經》刺入二分,留二十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七壯。仲景曰:傷寒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不傳則愈,此穴近之。

厲兌二穴,金也。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外側向中指邊,去爪甲如韭葉。足陽明脈所出,為井。《針經》刺入一分,留一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更沿皮向後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