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神照集 (4)

1. 陽明經穴法分寸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頭維本神寸五分,

下關耳前動脈是,頰車耳下八分針,

承泣目下七分取,四白一寸不可深,

巨髎孔傍八分定,地倉夾吻四分迎,

大迎頷前一寸三,人迎結旁各寸半,

水突在頸大筋前,氣舍直下夾天突,

缺盆橫骨陷中親,氣戶俞府旁二寸,

至乳六寸三四分,庫房屋翳膺窗近,

乳中正在乳中心,次有乳根出乳下,

各一寸六不相侵,穴夾幽門二寸五,

是曰不容依法數,其下承滿至梁門,

關門太乙從頭舉,節次續排滑肉門,

各是一寸為君語,天樞夾臍二寸旁,

外陵樞下一寸當,一寸大巨三水道,

道下二寸歸來將,氣衝曲骨旁二寸,

衝下一寸鼠鼷鄉,髀關兔後約紋中,

伏兔市上三寸強,梁丘二寸膝上量,

陰市膝上三寸許,膝眼四穴膝兩旁,

膝髕胻上尋犢鼻,膝下三寸三里場,

里下三寸名上廉,條口上廉下二寸,

條下一寸下廉當,上踝八寸分明詳,

豐隆下廉外一寸,解谿衝陽上寸半,

衝陽陷上三寸長,陷谷內庭後二寸,

內庭次指外間量,厲兌大指次指端,

去爪如韭胃經藏。

白話文:

足陽明經絡上共有45個穴位,從頭維穴到本神穴距離為1.5寸。

下關穴位於耳朵前方動脈處,頰車穴在耳朵下方0.8寸的位置。

承泣穴在眼睛下方0.7寸,四白穴在一寸深處但不可再深入。

巨髎穴在瞳孔旁邊0.8寸,地倉穴在嘴脣兩側0.4寸。

大迎穴在頷部前方1.3寸,人迎穴在頸部結旁各1.5寸。

水突穴在頸部大筋前方,氣舍穴則直下夾在天突穴兩側。

缺盆穴在橫骨陷中,氣戶穴和俞府穴分別在這兩穴旁邊2寸。

從這兩穴至乳頭約6寸3分或4分,庫房、屋翳、膺窗等穴都在這範圍附近。

乳中穴正好在乳頭中央,乳根穴則在乳頭下方,各1.6寸且互不侵犯。

穴夾幽門2.5寸處稱為不容穴,依法數算,其下方有承滿穴至梁門穴。

關門穴、太乙穴依序排列至滑肉門穴,各穴之間約一寸。

天樞穴在肚臍旁邊2寸,外陵穴在樞下穴一寸處。

大巨穴和水道穴各在這一寸之下,而歸來穴在水道穴下2寸。

氣衝穴在曲骨穴旁邊2寸,衝下一寸則是鼠鼷穴。

髀關穴在兔後約紋中,伏兔穴在市上穴上方3寸。

梁丘穴在膝上2寸,陰市穴在膝上約3寸。

膝眼穴共有四穴,在膝蓋兩側,膝髕細胞上方可找到犢鼻穴。

膝蓋下3寸是三里的位置,裏下3寸則被命名為上廉穴。

條口穴在上廉穴下2寸,條下穴一寸則是下廉穴。

上踝8寸的位置需詳細辨認,豐隆穴在下廉穴外1寸。

解谿穴在衝陽穴上方1.5寸,衝陽穴陷上3寸長。

陷谷穴在內庭穴後2寸,內庭穴在次指外間。

厲兌穴在大拇指和次指端,離爪甲如韭菜之距,這些穴位皆隸屬於胃經。

2. 足太陰脾經圖穴十一

3. 足太陰脾經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是動,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便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

脾臟的足太陰脈,起始於大腳趾末端,沿著腳趾內側的肉邊緣行進,經過核骨後方,再向上至內踝前方,然後沿小腿內側上行,繞過脛骨後方,交叉到厥陰脈前方,再上行至膝蓋和大腿內側前方,進入腹部連接脾臟,並絡通胃部,往上穿膈肌,夾住咽喉,連接到舌根,並在舌下分散開來。

其中有一分支,再次從胃部分離,上穿膈肌,注入心臟。如果這條脈絡發生問題,會有舌根僵硬,吃東西時會嘔吐,胃部疼痛,腹部脹氣,容易打嗝,排便後或放屁後會感到舒緩,全身感覺沉重的症狀。

這條脈主要影響脾臟相關疾病,包括舌根疼痛,身體無法活動自如,吞嚥困難,心煩意亂,心臟下方急痛,拉肚子,腹部腫塊,尿閉,黃疸,無法安睡,站立時腿內側和膝蓋腫脹,大腳趾失去功能等症狀。對於這些病症,如果是脈絡過於旺盛,就進行瀉法;如果是脈絡虛弱,就進行補法;如果是熱症,就進行急速針刺;如果是寒症,就讓針刺停留較久;如果是脈絡陷下,就進行灸法;如果不是過於旺盛也不是虛弱,就根據經絡理論進行治療。如果脈絡旺盛,寸口脈搏會比人迎脈搏大三倍;如果脈絡虛弱,寸口脈搏反而會比人迎脈搏小。

4. 足太陰脾經所發二十一穴

(左右共四十二穴)

隱白二穴,木也。在足大指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足太陰脈所出,為井。《針經》刺入一分,留三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更沿皮向後三分,灸七壯。

大都二穴,火也。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陷中,赤白肉際。足太陰脈所溜,為滎。《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一壯。若本節痛腫者,三稜針出血。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臟,主藏榮。

太白二穴,土也。在足大指內側核骨下陷者中。足太陰脈所注,為俞。《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刺入五分,灸二七壯。

公孫二穴,在足大指本節後內側一寸。足太陰絡,別走陽明者。舉足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留二十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寸,灸五壯。如本節紅腫者,宜出血。諸病宜下不下者,取此穴。公孫為八法之一,以其合衝脈,會陰維於心胸也。

商丘二穴,金也。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足太陰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七壯。

三陰交二穴,在足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陰、少陰、厥陰三脈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刺入一寸半,直透絕骨穴,灸二七壯。傳曰:宋太子出苑逢妊婦,診曰「女」。徐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視,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胎應針而下,果如文伯之診,後世遂以二穴為妊婦禁。一方云:補三陰交瀉合谷,則胎反安。

漏谷二穴,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足太陰絡。《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地機二穴,一名脾舍。在膝內側輔骨下陷中,足太陰郄,別走上一寸,空在膝下五寸,伸足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陰陵泉二穴,水也。在膝下內側輔骨下一指陷中,屈足取之。足太陰脈所入,為合。《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刺入二寸半,直透陽陵泉穴,灸二七壯。

血海二穴,一名血郄,一名百蟲窠。在膝上內廉輔骨上二寸半,赤白肉際宛宛中。一方:以患人手按膝蓋骨上,大指向內,餘四指向外,大指盡處是穴。《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竇氏刺入二寸半,灸三七壯。

箕門二穴,在魚腹上,越兩筋間動脈應手,上血海六寸下氣衝五寸,足太陰內市。《針經》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一方:禁刺。

衝門二穴,一名慈宮。上直兩乳,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應手,夾任脈兩旁各四寸。足太陰、厥陰之會。《針經》刺入七分,灸五壯。

府舍二穴,在腹結下三寸,上直兩乳夾任脈兩旁各四寸。足太陰、陰維、厥陰之會。此脈上下入腹絡胸結心肺,從脅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支別。《針經》刺入七分,灸五壯。

腹結二穴,一名腹屈。在大橫下一寸三分,上直兩乳。夾任脈兩旁各四寸。《針經》刺入七分,灸五壯。

大橫二穴,在腹哀下三寸,橫直臍旁大橫紋中,上直兩乳,夾任脈兩旁各四寸。足太陰、陰維之會。《針經》刺入七分,灸五壯。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五分,上直兩乳,俠任脈兩傍各四寸,足太陰陰維之會。《針經》刺入七分,灸五壯。

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夾任脈兩旁各六寸,仰而取之。一云:直兩乳外旁開一寸半,舉臂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天溪二穴,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者中,夾任脈兩旁各六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胸鄉二穴,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兩旁各六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周榮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夾任脈兩旁各六寸,仰而取之。《針經》刺入四分,灸五壯。

大包二穴,在淵液下三寸,直脅下六寸。為脾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及季脅端,別絡諸陰,總統陰陽,由脾灌溉五臟。《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相關的二十一個穴位】

(總共有四十二個穴位,左右腳各半)

隱白穴:每腳兩個穴位,屬木。位於腳拇指內側末端,距離指甲邊緣像韭菜葉一樣的距離。這是足太陰脈的起始點,稱為「井穴」。針灸經典《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一分,停留三口呼吸時間,艾灸三次。竇氏針法建議針刺深度為一分,再沿皮膚向後針刺三分,艾灸七次。

大都穴:每腳兩個穴位,屬火。位於腳拇指關節後方內側凹陷處,即紅色和白色肉的交界。這是足太陰脈的流經點,稱為「滎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七口呼吸時間,艾灸一次。如果該關節出現疼痛或腫脹,可用三稜針放血。

脾臟重約2.32公斤,扁平,寬約7.5釐米,長約12.5釐米,附有半公斤的分散脂肪組織。主要功能是包裹血液,溫暖五臟,負責儲存血液。

太白穴:每腳兩個穴位,屬土。位於腳拇指內側骨頭下方的凹陷處。這是足太陰脈的匯聚點,稱為「輸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七口呼吸時間,艾灸三次。竇氏針法建議針刺深度為五分,艾灸十四次。

公孫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腳拇指關節後方內側一寸的位置。這是足太陰絡脈,與足陽明絡脈相連。抬腳即可找到該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四分,停留二十口呼吸時間,艾灸三次。竇氏針法建議針刺深度為一寸,艾灸五次。如果該關節出現紅腫,適合放血。對於某些疾病,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可以考慮使用此穴。公孫穴是八法之一,因為它與衝脈相合,並在心胸處與陰維脈會合。

商丘穴:每腳兩個穴位,屬金。位於腳內踝下方稍微前方的凹陷處。這是足太陰脈的通行點,稱為「經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七口呼吸時間,艾灸三次。竇氏針法建議針刺深度為五分,艾灸七次。

三陰交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腳內踝上方三寸,骨頭下方的凹陷處。這是足太陰脈、足少陰脈和足厥陰脈的交匯點。《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次。竇氏針法建議針刺深度為一寸半,穿透至絕骨穴,艾灸十四次。據說,宋太子離開苑林時遇到一位孕婦,他診斷懷的是女孩。但徐文伯卻認為是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想看結果,於是徐文伯在三陰交穴進行瀉法,在合谷穴進行補法,胎兒隨即順利出生,果然如徐文伯所預測,因此後世將此二穴視為孕婦禁用。另一種說法是,在三陰交穴進行補法,在合谷穴進行瀉法,反而能使胎兒安全。

漏谷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內踝上方六寸,骨頭下方的凹陷處,這是足太陰絡脈。《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次。

地機穴:每腳兩個穴位,又名脾舍。位於膝蓋內側骨頭下方的凹陷處,足太陰脈的郄穴,位置比上一個穴位高一寸,位於膝蓋下方五寸,伸腳即可找到該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次。

陰陵泉穴:每腳兩個穴位,屬水。位於膝蓋下方內側骨頭下方一指的凹陷處,彎曲腳部即可找到該穴。這是足太陰脈的進入點,稱為「合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五分,停留七口呼吸時間,艾灸三次。竇氏針法建議針刺深度為兩寸半,穿透至陽陵泉穴,艾灸十四次。

血海穴:每腳兩個穴位,又名血郄、百蟲窩。位於膝蓋上方內側,骨頭上方二寸半,紅色和白色肉的交界處。一種方法是,讓患者用手按住膝蓋骨上方,大拇指向內,其餘四指向外,大拇指盡頭即是該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五分,艾灸五次。竇氏針法建議針刺深度為兩寸半,艾灸二十一次。

箕門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大腿內側,越過兩條肌肉之間的動脈,位於血海穴上方六寸,氣沖穴下方五寸,這是足太陰脈的內市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六口呼吸時間,艾灸三次。有一種說法是禁止針刺。

衝門穴:每腳兩個穴位,又名慈宮。位於胸部直線與兩乳之間,離大橫穴五寸的位置,位於府舍穴下方,橫骨兩端的紋理中,動脈可觸摸到,位於任脈兩側各四寸。這是足太陰脈和足厥陰脈的交匯點。《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次。

府舍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腹結穴下方三寸,胸部直線與兩乳之間,位於任脈兩側各四寸。這是足太陰脈、陰維脈和足厥陰脈的交匯點。此脈上下貫穿腹部,連接胸部,結心肺,從脅至肩,這是太陰脈的郄穴,也是三陰脈和陽明脈的分支。《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次。

腹結穴:每腳兩個穴位,又名腹屈。位於大橫穴下方一寸三分,胸部直線與兩乳之間。位於任脈兩側各四寸。《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次。

大橫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腹哀穴下方三寸,橫向位於肚臍旁的大橫紋中,胸部直線與兩乳之間,位於任脈兩側各四寸。這是足太陰脈和陰維脈的交匯點。《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次。

腹哀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日月下穴下方一寸五分,胸部直線與兩乳之間,位於任脈兩側各六寸。這是足太陰脈和陰維脈的交匯點。《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七分,艾灸五次。

食竇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位於任脈兩側各六寸,需仰臥取穴。另一種說法是,位於兩乳外側一寸半的位置,抬臂取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四分,艾灸五次。

天溪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胸鄉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位於任脈兩側各六寸,需仰臥取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四分,艾灸五次。

胸鄉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周榮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位於任脈兩側各六寸,需仰臥取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四分,艾灸五次。

周榮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處,位於任脈兩側各六寸,需仰臥取穴。《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四分,艾灸五次。

大包穴:每腳兩個穴位,位於淵液穴下方三寸,直脅下方六寸。這是脾臟大絡脈,分佈於胸部和脅部,從第九根肋骨和季脅末端分出,連接所有陰絡脈,統領陰陽,由脾臟滋養五臟。《針經》建議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