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神照集 (5)

1. 脾經穴法分寸歌

二十一穴足太陰,大拇內側隱白侵,

大都節後陷中取,太白核骨後陷尋,

公孫節後一寸取,商丘踝下微前真,

踝上三寸三陰交,漏谷踝上六寸親,

膝下五寸名地機,陰陵內側膝輔際,

血海分明膝髕上,內廉肉際二寸半,

箕門血海上六寸,筋間動脈須詳諦,

衝門五寸大橫下,三寸三分尋府舍,

腹結橫下寸三分,大橫夾臍非所詐,

腹哀寸半日月旁,直與食竇相連亞,

食竇天溪又胸鄉,周榮各一寸六定,

淵液三寸下大包,九肋之間當熟諳。

白話文:

以下是現代白話文翻譯:

在足太陰的二十一個穴位中,大拇指內側的隱白穴應該觸及。大都穴在腳趾關節後面凹陷的地方取。太白穴在腓骨後面凹陷的地方尋找。公孫穴在大腳趾的關節後面一寸取。商丘穴在踝骨下方稍微向前的地方。踝上三寸的地方是三陰交。漏谷穴在踝上六寸的地方。膝下五寸的位置叫做地機,陰陵穴在膝蓋內側,與膝蓋的內側交界處。血海穴在膝蓋上方明顯的位置,內廉穴在肌肉邊緣二寸半的位置。

箕門穴在血海上方六寸處,筋間動脈需要仔細檢查。衝門穴在膝蓋下五寸的大橫下方,三寸三分的地方尋找府舍。腹結穴在橫膈膜下方一寸三分的位置,大橫穴在腹部夾住肚臍的地方。腹哀穴在一寸半的日月旁,與食竇相連。食竇穴在天溪處又接近胸部,周榮穴各一寸六分的地方都有確定位置。淵液穴在下方三寸的大包處,九肋之間的地方非常熟悉。

2. 手少陰心經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二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心手少陰經脈的運行與病症

心手少陰經脈,起於心臟,從心系(心臟與血管的聯繫部位)往外走行,穿過橫膈膜,與小腸相連。

其中一條分支,從心系往上走行,經過咽喉,連接眼睛。

另一條主幹,則從心系往上走行,到達肺部,再往下穿過腋窩,沿著大腿內側後緣往下走行,位於太陰心經(手太陰肺經)之後方,經過肘關節內側,沿著手臂內側走行,到達手掌後側小指根部的兌骨,進入手掌內側後緣,沿著小指內側走行,最後到達小指尖端。

此經脈運行失常,則會出現以下病症:

  • 咽喉乾燥,心痛,口渴想喝水,稱為臂厥。

心手少陰經脈所主之病:

  • 眼睛發黃
  • 脅肋疼痛
  • 大腿內側後緣、手臂內側疼痛、麻木
  • 手掌發熱、疼痛

治療方法:

  • 病症嚴重時,應瀉其經脈,以去除過盛之氣。
  • 病症虛弱時,應補其經脈,以增強其氣。
  • 病症屬熱性時,應疾速治療,以消解熱氣。
  • 病症屬寒性時,應緩慢治療,以溫暖寒氣。

判斷經脈虛實的方法:

  • 寸口脈(手腕橈側寸關尺三部中的寸部)比人迎脈(頸部兩側動脈搏動處)大兩倍,表示經脈氣血充盛。
  • 寸口脈比人迎脈小,表示經脈氣血虛弱。

3. 手少陰心經所發九穴

(左右共一十八穴)

極泉二穴,在腋下筋間聚毛中,動脈入胸。《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

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青靈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七壯,不宜用針。

少海二穴,一名曲節,水也。在肘內廉節後,去肘內大骨端五分陷中,動脈應手,屈肘向頭取之,在肘骨大筋內。手少陰脈所入,為合。《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靈道二穴,金也。去腕骨後一寸五分,手少陰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刺入二分,沿皮向後一寸半,灸七壯。

通里二穴,在手內側腕骨後一寸。手少陰絡,別走太陽者。《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腋窩下方肌肉交界處的毛髮集中處,稱為極泉穴,動脈通往胸腔。心臟重達十二兩,裡面有七個孔和三根毛髮,盛著三合的精華液,負責藏納精神。肘關節上方三寸處,伸直手臂舉起來就能找到青靈穴。少海穴又名曲節,位於肘內側關節後方,距肘內側大骨端五分處,動脈跳動明顯,屈肘朝向頭部尋找,位於肘骨大筋內。靈道穴位於腕骨後方一寸五分處,手少陰脈經過此處。通里穴位於手內側腕骨後方一寸處,手少陰脈分支,通往太陽經。

陰郄二穴,手少陰郄也。在手掌後,前直小指,去腕五分動脈中。《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五壯。

神門二穴,土也。一名兌沖,一名中都。在小指掌後兌骨端陷者中。手少陰脈所注,為俞。《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二分,沿皮向後一寸。

少府二穴,火也。在手小指本節後兩指中間陷中,直勞宮。手少陰脈之所溜也,為滎。《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少衝二穴,一名經始,木也。在手小指內側,去爪甲如韭葉。手少陰脈所出,為井。《針經》刺入一分,灸一壯。竇氏針入一分,更沿皮向後三分。

白話文:

陰郄穴位於手掌後方,沿小指方向直行,離手腕五分處動脈之中。針灸時,根據《針經》記載,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則刺入五分,灸五壯。

神門穴位於小指掌側,兌骨端陷處。此穴為手少陰脈的俞穴,又名兌沖、中都。針灸時,根據《針經》記載,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則刺入二分,沿皮向後一寸。

少府穴位於手小指本節後方,兩指中間陷處,與勞宮穴直線對應。此穴為手少陰脈的滎穴。針灸時,根據《針經》記載,刺入三分,灸三壯。

少衝穴位於手小指內側,距離指甲約一韭葉的距離,又名經始。此穴為手少陰脈的井穴。針灸時,根據《針經》記載,刺入一分,灸一壯;竇氏則刺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

4. 心經穴法分寸歌

少陰九穴始極泉,臂內腋下兩筋間,

青靈肘節上三寸,少海肘後五分端,

靈道腕後一寸半,通里腕後一寸占,

陰郄腕後五分是,神門掌後兌骨端,

少府衝下勞宮對,少衝小指內肚靈。

白話文:

  • 少陰九穴,從「極泉」開始。極泉位於手臂內側腋下,兩筋之間的位置。
  • 「青靈」在肘節上方三寸處。
  • 「少海」則在肘後部,距離五分的位置(古代的五分,約相當於現在的手指寬度)。
  • 「靈道」在手腕後方,距離一寸半的位置。
  • 「通裏」在手腕後方,距離一寸的位置。
  • 「陰郄」在手腕後方,距離五分的位置。
  • 「神門」在手掌後方,靠近兌骨(手背外側的骨頭)的位置。
  • 「少府」與「衝下勞宮對」,指的是手指的「勞宮穴」,在小指內側肚靈的位置。

這些穴位的名稱和位置,都是中醫學中常用的經絡穴位,用於診斷、治療和保健。

5. 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二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小腸經脈從小指尖開始,沿著手外側向上,經過手腕,直上胳膊骨下緣,從肘部內側兩筋之間穿出,沿著大腿外後側向上,穿過肩關節,繞過肩胛骨,到達肩上,進入鎖骨上窩,與心經相連,沿著咽喉向下穿過橫膈膜,到達胃部,屬於小腸。

其中一條分支從鎖骨上窩沿著頸部向上,到臉頰,進入耳中。另一條分支從臉頰上端到達鼻樑,再到眼角,斜著連接到顴骨。

如果小腸經脈不通暢,就會導致咽喉疼痛、下巴腫脹、脖子無法轉動、肩膀感覺被拉扯、手臂感覺折斷。小腸經脈主掌身體液體,如果液體代謝失調,就會導致耳聾、眼睛發黃、臉頰腫脹、脖子、肩膀、手臂外側後方疼痛。

針對這些病症,要根據病情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氣血旺盛就瀉火,氣血虛弱就補氣,有熱就快速治療,有寒就緩慢治療,如果經脈氣血下陷,就用艾灸治療。如果病情不屬於氣血旺盛或虛弱,則根據經脈部位取穴治療。氣血旺盛的人,人迎脈的跳動幅度是寸口脈的兩倍,氣血虛弱的人,人迎脈的跳動幅度則比寸口脈小。

6. 手太陽小腸經所發一十九穴

(左右共三十八穴)

少澤二穴,一名小吉,金也。在手小指外側端,去爪甲如韭葉。手太陽脈所出,為井。《針經》刺入一分,留三呼,灸一壯。竇氏針入一分,更沿皮向後三分。

前谷二穴,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次節後橫紋陷中,握手取之。手太陽脈所溜,為滎。《針經》刺入一分,留三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二分。

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後谿二穴,木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一寸,大橫紋尖上陷,中,捏拳取之。手太陽脈所注,為俞。《針經》刺入二分,留二呼,灸一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後谿為八法之一,以其合督脈而會陽蹻於內眥與頸也。

白話文:

少澤穴位於手小指外側末端,指甲邊緣像韭菜葉一樣的地方,是手太陽經脈的起始點,屬井穴。前谷穴則位於手小指外側,第一節與第二節之間橫紋凹陷處,握拳時可以摸到,是手太陽經脈的滎穴。小腸重約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寬二寸半,直徑八分之少半,左邊迴轉,疊積十六個彎曲,容量為二斗四升,可容納六升三合的水。後谿穴位於手小指外側,第一節後方一寸,橫紋尖端凹陷處,握拳時可以摸到,是手太陽經脈的俞穴,也是八法之一,它與督脈相合,並與陽蹻脈會合於內眼角和頸部。

腕骨二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縫中,必轉手向內,腕骨中分為毒,乃下針。手太陽脈所過,為原。虛實皆拔之。《針經》刺入二分,留三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三分,或透神門穴,灸二七壯。

陽谷二穴,火也。在手外側宛中,兌骨下二分陷者中。手太陽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二分,留二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三分,灸七壯。

養老二穴,手太陽郄。在手踝上一空,腕後一寸陷中。《針經》刺入三分。

支正二穴,在手腕後五寸,手太陽絡,別走少陰者。《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前一寸半。一方:以腕骨肘節為兩端,居中是穴。當臂之中,故曰支正。

白話文:

手腕外側前緣,起骨縫中,轉手向內,腕骨中央分為兩穴,針刺此處。這是手太陽經的原穴,虛實皆可針刺。《針經》建議刺入二分,留針三呼,灸三壯。竇氏則建議刺入三分,或透神門穴,灸二七壯。

手腕外側宛中,兌骨下二分陷凹處,為陽谷穴,屬火。手太陽經循行經過此處,為經穴。《針經》建議刺入二分,留針二呼,灸三壯。竇氏則建議刺入三分,灸七壯。

手踝上一空處,腕後一寸陷凹中,為養老穴,是手太陽經的郄穴。《針經》建議刺入三分。

手腕後五寸處,為支正穴,屬手太陽絡脈,與少陰經相通。《針經》建議刺入三分,留針七呼,灸三壯。竇氏則建議刺入一分,沿皮向前一寸半。另一說法是,以腕骨肘節為兩端,穴位居中,位於臂部中央,故名支正。

小海二穴,土也。在肘內大骨外,大筋內去肘端五分陷中,屈手入腰取之。手太陽脈所入,為合。《針經》刺入二分,留七呼,灸七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二七壯。

肩貞二穴,在肩曲胛下,兩骨解間,肩髃後陷中。《針經》刺入八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寸半,灸二七壯。

臑俞二穴,在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者中。手太陽、陽維、蹻脈之會。舉臂取之。《針經》刺入八分,灸三壯。

天宗二穴,在秉風后,大骨下陷者中。《針經》刺入五分,留六呼,灸三壯。

秉風二穴,夾天髎在外肩上小髃骨後,舉臂有空。手陽明太陽、手足少陽之會,舉臂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

白話文:

小海穴位於手肘內側,大骨外側、大筋內側,距離肘尖五分處的凹陷處,屈起手臂,將手放至腰部取穴。它是手太陽經脈的入穴,也是合穴。肩貞穴位於肩部,肩胛骨下方,兩骨交界處,肩髃穴後方的凹陷處。《針經》記載,小海穴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時間為七個呼吸,灸七壯。竇氏針法則是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二七壯。

肩貞穴位於肩部,肩胛骨下方,兩骨交界處,肩髃穴後方的凹陷處。《針經》記載,肩貞穴針刺深度為八分,灸三壯。竇氏針法則是針刺深度為一寸半,灸二七壯。

臑俞穴位於肩髎穴後方,大骨下方,肩胛骨上緣凹陷處。它是手太陽經、陽維經、蹻脈的交會穴。舉起手臂取穴。《針經》記載,臑俞穴針刺深度為八分,灸三壯。

天宗穴位於秉風穴後方,大骨下方凹陷處。《針經》記載,天宗穴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時間為六個呼吸,灸三壯。

秉風穴位於天髎穴外側,肩部小骨後方,舉起手臂時,該處有空隙。它是手陽明經、手太陽經、手少陽經、足少陽經的交會穴,舉起手臂取穴。《針經》記載,秉風穴針刺深度為五分,灸五壯。

曲垣二穴,在肩中央曲胛陷者中,按之動脈應手。《針經》刺入八分或九分,灸十壯。

肩外俞二穴,在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者中。《針經》刺入六分,灸三壯。

肩中俞二穴,在肩胛內廉,去脊二寸陷者中。《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天窗二穴,一名窗籠。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穴後,動脈應手陷中。《針經》刺入六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三分,灸七壯。

天容二穴,在耳下曲頰後。《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顴髎二穴,一名兌骨。在面頄骨下廉陷者中。手少陽、太陽之會。《針經》刺入三分。禁不宜灸。

聽宮二穴,在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是穴。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謂之聽宮者,宮閫之名,言在內也,居耳輪之內,故名宮。《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輕彈出血。禁灸。

白話文:

曲垣穴位於肩膀中央,靠近肩胛骨凹陷處,按壓時可以感受到動脈跳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八分或九分,灸艾條十壯。

肩外俞穴位於肩胛骨上緣,距離脊柱三寸的凹陷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六分,灸艾條三壯。

肩中俞穴位於肩胛骨內緣,距離脊柱二寸的凹陷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為七次呼吸,灸艾條三壯。

天窗穴,又稱窗籠穴,位於頸部大筋前方,靠近下顎骨曲線處,扶突穴後方,動脈跳動的凹陷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六分,灸艾條三壯。竇氏針法針刺深度為三分,灸艾條七壯。

天容穴位於耳朵下方,靠近下顎骨曲線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灸艾條三壯。

顴髎穴,又稱兌骨穴,位於面頰骨下緣的凹陷處。它是手少陽經與手太陽經的交會穴位。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禁止灸艾。

聽宮穴位於耳朵中,珠狀突起處,大小如赤小豆,是手足少陽經與手太陽經的交會穴位。聽宮之名,源於宮門,表示它位於耳輪內部。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灸艾條三壯。竇氏針法針刺深度為一分,輕輕彈刺出血,禁止灸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