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一·神照集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神照集 (6)

1. 小腸經穴法分寸歌

小腸少澤小指端,前谷外側節前論,

節後陷中後谿是,掌盡外側腕骨存,

腕中骨下陽谷討,腕上一寸名養老,

支正腕後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

肩貞在肩曲胛下,臑俞胛上夾肩杳,

天宗大骨下陷中,秉風髎後舉有空,

曲垣肩中曲胛陷,肩外去脊三寸中,

肩中二寸大椎旁,天窗頰下動脈詳,

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頰兌端量,

聽宮耳前如赤豆,一十九穴手太陽。

白話文:

小腸經的起點在小指末端的少澤穴, 往前至小指側邊的關節前,這就是前谷穴的位置, 關節後方的凹陷處則是後谿穴, 再來,手腕外側的盡頭就是腕骨穴, 在手腕骨下方可以找到陽谷穴, 往上一寸的地方叫做養老穴, 從手腕後方開始算起第五寸是支正穴, 而小海穴位於肘部末端五分處, 肩貞穴在肩膀彎曲處、胛骨下方, 臑俞穴則在胛骨上方,夾在肩胛骨間, 天宗穴位於大骨下方的凹陷中, 秉風穴在髎穴後方,當你舉手時可見空隙, 曲垣穴在肩部中央,曲胛骨的凹陷處, 而肩部外側,距離脊椎三寸的位置就是肩外穴, 在肩部中央往上二寸,且在大椎穴旁邊的是天窗穴, 天容穴位於頰下動脈旁, 天容穴後方,耳下的位置為天容穴, 顴髎穴在面部頰部,兌端量的後方, 聽宮穴在耳朵前方,像是一顆紅豆大小的位置, 總計,手太陽小腸經共有十九個穴位。

2. 足太陽膀胱經圖穴十四

3. 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頸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腨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二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合。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足太陽經的脈絡,起始於眼睛的內角,向上到額部,並在頭頂交叉。它的一個分支,從頭頂延伸到耳朵上方的角落。而主脈則由頭頂進入腦部絡脈,再返回出頭部,經過頸項後部,沿著肩膀內部下行,夾著脊椎直到腰部,深入身體後部肌肉,連絡腎臟,屬於膀胱。其中一個分支,從腰部向下夾著脊椎,穿過臀部,進入膝窩。另一個分支,從肩膀內部向左右分開,向下穿透肩胛骨,夾著脊椎內部,經過大腿根部,沿著大腿外側後方,向下與膝窩會合,再往下貫穿小腿肌肉,出現在外踝後方,沿著足跟骨,直到小趾的外側端。

如果這條脈絡發生問題,就會出現衝擊性的頭痛,眼睛感覺像要脫出,頸部感覺像是被拉扯,脊椎疼痛,腰部感覺像要折斷,大腿無法彎曲,膝窩像是有東西纏繞,小腿肌肉像是撕裂,這就是所謂的踝部逆冷。

它主要影響筋絡的疾病,包括痔瘡,瘧疾,狂躁症,癲癇,頭頸和頸部疼痛,眼白發黃,淚水流出,鼻塞或流鼻血,頸部、背部、腰部、臀部、膝窩、小腿、腳部都可能感到疼痛,小趾活動受限。

對於這些病症,如果脈象旺盛就應進行泄放治療,如果脈象虛弱則應進行補益治療,熱症時應快速針刺,寒症時應長時間留針,如果局部凹陷則應進行艾灸,若非極度旺盛或虛弱,則應按經絡進行調治。脈象旺盛時,人迎脈比寸口脈大兩倍;脈象虛弱時,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

膀胱的重量約為九兩二銖,縱橫大小約九寸,可以儲存尿液約九升。

4. 足太陽膀胱經所發六十三穴

(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

睛明二穴,一名淚孔。在目內眥。手足太陽、足陽明之會。《針經》刺入六分,留六呼,灸三壯。一方:刺入一分半。竇氏針入一寸,禁灸。(東垣曰:刺太陽睛明出血則目愈明。蓋此經多血少氣,故目翳赤痛從內眥起者,刺之以宣瀉太陽之熱。)

攢竹二穴,一名光明,一名始光,一名員柱,一名夜光。在兩眉尖陷中。《針經》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透魚腰穴。

曲差二穴,一名鼻沖。夾神庭兩旁各開一寸五分,在髮際,正頭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透臨泣穴,灸七壯。

五處二穴,在上星穴兩旁各開一寸五分,上曲差一寸。《針經》刺入三分,禁不可灸。《銅人》灸三壯。《明堂》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透目窗穴,灸七壯。又宜三稜針出血。

承光二穴,在五處後一寸五分,夾督脈兩旁亦各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禁不可灸。

通天二穴,一名天臼。在承光後一寸五分,夾督脈兩旁亦各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絡卻二穴,一名強陽,一名腦蓋。在通天後一寸五分,夾督脈兩旁亦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三壯。

玉枕二穴,在絡卻後一寸五分,夾腦戶旁各一寸三分,起肉枕骨上,入髮際三寸。《針經》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天柱二穴,在夾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甲乙》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云:得氣即瀉。竇氏針入二寸半,左右相透,灸二七壯。

大杼二穴,在項後第一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陷者中,正坐取之。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七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

風門二穴,一名熱府。在背部第二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陷者中,正坐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針經》刺入五分,留五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五十壯。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陷中。《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五十壯。

心包俞二穴,在第四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針經》刺灸缺。《銅人》針三分,灸七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

心俞二穴,在第五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禁不可灸。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

膈俞二穴,即崔知悌患門穴,在第七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血之所會。《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七壯。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膽俞二穴,在第十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更廣五分,即崔知悌四花旁二穴也。《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

脾俞二穴,在第一十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五十壯。

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入寸半,灸二七壯。一方:隨年為壯。

三焦俞二穴,在十三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禁灸。

腎俞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五十壯至百壯。一方云:植杖度之與臍平是穴。

大腸俞二穴,在第十六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三七壯。

小腸俞二穴,在第十八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齋經》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三七壯。

膀胱俞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伏而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三七壯。

中膂俞二穴,在第二十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夾脊胂而起,伏而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白環俞二穴,在第二十一椎下,兩旁各開一寸五分。取法:挺身伏地,以兩手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針經》刺入八分,得氣即瀉,瀉訖多補之。禁不宜灸。竇氏針入一寸半,灸三七壯。

上髎二穴,在腰髁骨下一寸,第一空,夾脊陷中。足太陽、少陽之絡。《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次髎二穴,在腰髁骨第二空,夾脊陷中。《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中髎二穴,在腰髁骨第三空,夾脊陷中。《針經》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下髎二穴,在腰髁骨第四空,夾脊陷中,足太陽、少陽、厥陰所結。《針經》刺入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會陽二穴,一名利機。在陰尻骨兩旁,去長強一分。《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附分二穴,在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去脊兩旁各開三寸。手足太陽之會,正坐取之。《針經》刺入八分,灸五壯。

魄戶二穴,在第三椎下,兩旁各開三寸,上直附分,正坐取之。《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三七壯。一方云:得氣即瀉,又宜久留針。

膏肓二穴,在四椎下,微帶五椎骨上,兩旁各開三寸,正坐開肩取之。禁不宜針。灸三七壯至百壯。《針經》未有此穴。唐真人孫思邈始指而論之,無所不療,一切痰飲虛損勞瘵,傳屍骨蒸,癰疽發背並治之。竇文貞云:若針此穴,泄人五臟真氣。是在所忌。昔秦和緩,不救晉候之疾,以其病在膏之下,肓之上,針砭湯液皆所不及,即此穴也。

一方云:灸膏肓二穴,宜取臍下氣海、丹田、關元、中極,四穴中灸一穴以應之。又灸足三里,引火氣下行,方為盡善。又曰:人言二十以上不宜灸膏肓,恐致虛火上炎。又多不針瀉三里,是不經師授而妄作也。

神堂二穴,在第五椎下,兩旁各開三寸陷者中。《針經》刺入三分,灸五壯。

譩譆二穴,在肩膊內廉,第六椎下,兩旁各三寸,正坐取之。令病人呼「噫嘻」,其動應手。《針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一方云:多灸益善。

膈關二穴,在第七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開肩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魂門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各開三寸,正坐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外一寸半,灸二七壯。

陽綱二穴,在第十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開肩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意舍二穴,在第十一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銅人》灸五十壯至百壯。

胃倉二穴,在第十二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一方:灸五十壯。

肓門二穴,在第十三椎下,兩旁各三寸,平巨闕。《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志室二穴,在第十四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胞肓二穴,在第十九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秩邊二穴,在第二十椎下,兩旁各三寸陷者中,伏而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承扶二穴,一名肉郄,一名陰闕,一名皮部。在尻臀下股陰上約紋中。《針經》刺入二寸,留七呼,灸三壯。

殷門二穴,在肉郄下六寸。《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七壯。

浮郄二穴,在委陽上一寸,屈膝而展得之。《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委陽二穴,在承扶下六寸,與殷門並,屈伸取之。出於膕中外廉兩筋間,太陽之前,少陽之後,足太陽之別絡也。為三焦下輔俞。《針經》刺入七分,留五呼,灸三壯。

委中二穴,一名血郄,土也。在膝後約紋中央,兩筋之間動脈是穴。伏臥取之。足太陽脈所入,為合。《針經》刺入五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二寸五分。禁灸。四畔紫脈上宜鋒針出血,大經不宜出血。

合陽二穴,在膝後約紋中央下二寸是穴。《針經》刺入六分,灸五壯。竇氏針入二寸半,灸二七壯。

承筋二穴,一名腨腸。在腨中央陷中。《針經》禁不可刺,灸三壯。

承山二穴一名肉柱,一名魚腰。在足兌腨腸下分肉間陷中。伏臥,用兩足大指堅挺,乃取之。《針經》刺入七分,灸三壯。《明堂》云:得氣即瀉,速出針,灸不及針。竇氏針入二寸半,灸三七壯。

飛揚二穴,一名厥陽。在足外踝上七寸。足太陽絡,別走少陰者。《針經》刺入三分,灸三壯。

附陽二穴,陽蹻之郄。在啼外踝上三寸,太陽前,少陽後,筋骨間。《針經》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三壯。

崑崙二穴,火也。在足外踝骨後下五分,足跟骨上陷中,動脈應手。足太陽脈所行,為經。《針經》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三壯。竇氏橫透呂細穴,灸三七壯或五十壯。

僕參二穴,一名安邪,陽蹻之本。在足後跟骨下陷中,拱足取之。《針經》刺入五分,留十呼,灸七壯。

申脈二穴,陽蹻所生也。在足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許。一方云:取外踝尖下二寸,赤白肉際。《針經》刺入三分,留六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一寸,灸二七壯。申脈為八法之一,以其合陽蹻,會督脈於內眥也。

金門二穴,一名關梁。在足外踝下陷中。足太陽郄,陽維別屬也。《針經》刺入五分,灸三壯。

京骨二穴,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按而得之。足太陽脈所過,為原。《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竇氏針入五分,灸七壯。一方:虛實皆拔之。

束骨二穴,木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赤白肉際陷中。足太陽脈所注,為俞。《針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通谷二穴,水也。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足太陽脈所溜,為滎。《針經》刺入三分,留五呼,灸五壯。本節紅腫,彈針出血;腳背紅腫,鋒針出血。一方云:五臟氣亂於頭,宜深取通谷、束骨。此知根結者也。

至陰二穴,金也。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如韭葉。足太陽脈所出,為井。《針經》刺入一分,留五呼,灸五壯。竇氏針入一分,沿皮向後三分。